第一步,你需要加入俄国才能触发主线剧情(我认为的),这个加入可以是做佣兵,也可以是做领主对沙皇宣誓效忠。
第二步,你加入俄国后随便找个领主对话就会自动触发剧情。
选择“给我些如何能赢得声望与荣誉的建议吧”主线剧情开始
第三步,你会接到一个叫“劫掠村庄”的任务,让你去烧三个波兰的村子。(先BS那个领主下,MD不是什么好东西。让我这个仁慈的人去干土匪干的事,但是我还是选择去烧了)烧的时候注意点,被抓住就等着被吧!而且带好人手啊。村民是有可能反抗的,而且不是空手反抗哦!人家是有枪的!
第四步,任务完成后回去找给你任务的那个垃圾领主,他会让你去找福音派教徒杰拉西姆。新的任务“福音派教徒杰拉西姆”开始
第五步,任务提示他是在查基,距离维尔纳很近的一个小村子,进去后和长老对话找福音派教徒杰拉西姆,这个时候长老是不会告诉你的,他要你帮忙找到他们的圣像。接到新任务“避难的神父”。
第六步,到维尔纳去和市民交谈,直到有人说神父昨天坐大车逃往里加了。需要注意的是维尔纳是波兰的,当时和你是敌对国,你需要偷偷溜进去。如果被发现就开杀吧,提供的刀还是比较不错的(和战团比)。
第七步,到里加和市民交谈,直到有人说神父在酒馆,然后去酒馆找到神父。(你不和市民交谈,神父是不会出现在酒馆的,别偷懒啊!还有里加好像也要偷偷的进去,打枪的不要)
第八步,用各种手段把圣像弄到手,回到查基,交给长老。长老会告诉你,你要找的人在叶夫列莫沃。
第九步,带好人手,这个很重要,因为要开打了。对方人不多,好像是40个强盗吧,自己掂量带多少人。到了叶夫列莫沃,菜单里就有与福音教徒交谈的选项,但是没说几句,强盗就来了。没说的开打。
第十步,强盗虽然打走了,但是杰拉西姆缺奄奄一息了,他用最后的力气讲完了他的故事。并把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给了你。
第十一步,让你去找个领主。在这里我需要专门的BS那个领主几句。有人说他胆小,我觉的他就是个骑墙的两面派,什么人啊!这点一会就能看出来了!
和领主对话后,他会让你去完成个任务,叫“带艾丽诺见卡尔”。这个任务去诺夫哥罗德去接人,你先进大厅,从大厅出来,右前方有个带守卫的房子,那里就是监狱。(去监狱接人,我当时就怀疑有问题了?贵宾能住监狱吗?)
第十二步,接到人后,千万别急。尤其不能使用瞬移之类的。你就走出诺夫哥罗德后到处走走,然后突然艾丽诺会和你说话。告诉你事情的原委,要你带她去见她父亲。我是个善良的人,所以我把他带到了他父亲那里,他父亲很高兴啊!而且他父亲也很善良,很地道啊(太TMD地道了)他会让你帮他送份信给沙皇。
第十三步,去见沙皇前,我建议你换上你最好的兵器,按步战算。等你给沙皇鞠躬的时候,沙皇看到了你脖子上的十字架(杰拉西姆给你的,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很重要的东西),很是开心啊!直接把你送到监狱喝茶!
然后你杀出监狱(用的是你自己的兵器,这就是我让你换兵器的原因)
第十四步,杀出监狱后你随便找个俄国的领主说话,记住以后都不要单独见沙皇了。因为这个游戏有没有大结局我不知道,但是小结局是有的。(最后告诉你们小结局是什么)领主会告诉你,让你去找斯捷潘拉辛 。然后仁慈的沙皇任务完成(真的仁慈,没有直接杀了你)。“斯捷潘拉辛”任务开始。
第十五步,找到他并收到队伍后,找他谈话。他会给你一个任务,让你去和贵族们对话。完成这个任务后会有两个领主加入你,一起造反。记住尽量在造反的前期,也就是沙皇还没有派集团军灭你前,多和他手下的贵族交谈。你有很高的成功几率把他拉过来。(虽然你什么都没有)
我和大半贵族交谈后的结果是直接拥有8领主2城2堡4村(有几个领主在包围瑞典的城堡,没敢去)
最后一步,统一俄国,打到沙皇后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这段话的翻译要多谢PZL的帮助。大意是这样的
不要忘记,我知道你的真实身份。因此我的说话会适度的。否则我会把你是骗子的事大声喊出来,然后着看着你的尸体从克里姆林宫拖出来。像德米特里一样。(可能之前和主人公索要什么职位了,因为也都是英文我没注意)
我所担心的不是你的威胁,斯捷潘。但是你是配得上这个职位的,你去做吧。
卫兵!抓住这个叛徒!抓到地牢去!
通过上面的说明,主角也是个假沙皇
德米特里是历史上的伪德米特里一世,他的下场就是被民众打死,然后骨灰填进炮口往波兰方向发射。(PZL提供)
选择第一个选项后,你将直接加冕为俄国沙皇。第二个是什么结果,目前不知道。
但是任务并没有结束,你的任务栏还有2个任务,一个是让你统一周围国家,一个是沙皇的秘密。
这就要看你的了。如果成为沙皇后有BUG,记着保存后重启计算机就好了(我指的是点左键就出角色的界面的这个BUG)
其实当沙皇挺蛋疼的,没有战团的国王权力大,但是火与剑好的地方是领主就是没封地也不会造反(我还没遇到),不好的是好像不能招降其他国家的领主(我没找到),而且谁当元帅不是你说了算。(由大家推举真民主啊)
最后上两张图。是我前面说的小结局(其实是我从监狱出来后直接跑到莫斯科见沙皇玩去了)
小结局就是沙皇直接杀了你
应该是希腊与波斯的战争。希腊波斯战争发生于: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49年
这场战争中,雅典的主要斗争有: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0年)马拉松会战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之一。雅典军于马拉松战役只有192人阵亡,而波斯军则损失了6400人,但这对于庞大的波斯帝国来说并不是重大的打击,因此波斯帝国在此战后仍时刻寻找机会进攻希腊。此后10年间,双方紧张备战。波斯征集大量兵员物资,建造大批舰船,架设浮桥,开凿运河。希腊方面,雅典政府建造100多艘三层桨战船,扩建各项防御工事,并加强海军训练,30多个城邦结成军事同盟,推举拥有强大陆军的斯巴达为盟主,随时准备抗击波斯入侵。萨拉米斯海战,是整个希波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它扭转了整个战局。第二年,以斯巴达军团为核心的希腊联军又在普拉提亚彻底击败波斯陆军。从此,希波战争的主动权完全被希腊人所操纵,最后不仅将波斯人彻底赶出了欧洲,而且还解放了长久被波斯占领的小萨拉米斯海战,公元前449年,希腊军队在塞浦路斯岛彻底打败波斯,双方订立和约,希波战争宣告结束。亚细亚沿岸各希腊移民城邦。公元前449年,希腊军队在塞浦路斯岛彻底打败波斯,双方订立和约,希波战争宣告结束。
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这次战争对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
希波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结果是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一蹶不振。
希腊人在战争中的胜利首先归因于战争对他们而言所具有的正义性,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巨大爱国热情,促使各邦内部和各邦之间紧密团结;同时也由于希腊重装步兵和军舰技术上的优势以及将领的正确指挥。希腊人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并为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战争进程和结局对雅典城邦制度的发展和雅典的对外扩张影响尤深,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和奴隶制的发展。希波战争所造成的希腊政治格局,对于后来希腊历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普鲁士这个词语相信大家一定都比较耳熟,说起普鲁士大家肯定就会想到了德国人,德意志,腓特烈大帝等一些词语。普鲁士与德国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有时候可以说普鲁士其实就是德国,那么普鲁士到底又是什么呢?他跟德国又有着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失?他的前世今生是个什么样子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普鲁士是历史,一段属于整个德意志民族的历史。德意志人,是日耳曼人一部,日耳曼则是罗马人对生活在其北部边界的外族人的统称。罗马与日耳曼的恩怨纠葛贯穿整个罗马帝国时代。公元五世纪,不断涌入帝国内地的日耳曼人终于压垮西罗马帝国,把西欧变成他们的天下,也把历史的车轮拖入泥泞的中世纪。八世纪后期,查理大帝的法兰克帝国分裂。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子孙们将帝国以阿尔卑斯山和莱茵河为界,分成东中西三部分。
中西两个法兰克王国地处原罗马帝国境内,陷于拉丁文化的包围,渐渐与日耳曼人拉开距离,脱离日耳曼的历史范畴,分别成为意大利和法国历史的一部分。而位于莱茵河以东,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东法兰克王国,延续了日耳曼传统,成为现代德国的雏形。
公元九世纪初,德意志语言文字出现,在东法兰克王国地域上通用这种语言的人有了新的认同感,德意志民族就此产生。公元919年,没有法兰克王室血统的德意志人萨克森公爵亨利被贵族们推举为东法兰克国王,改朝换代建立萨克森王朝。这一事件成为德意志民族的里程碑,标志着德意志民族上下都脱离了法兰克体系,以独立的姿态正式加入世界历史舞台。这是德意志历史的开端。这个时候,一切都还没普鲁士什么事。
此后的一段德意志历史,也没普鲁士什么事,但有必要简要说明。萨克森王朝在其第二代君主奥托的率领下走向强盛,他几乎征服了如今德国的全境,还翻越阿尔卑斯山,控制了亚平宁半岛北部。
奥托仰慕罗马人的伟业,自称奥古斯都,这是当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的名号,以此宣称自己的统治地位乃是上承罗马。奥托死后,其子奥托二世自封罗马皇帝,定国号罗马帝国。德意志人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建立了一个后罗马帝国。
十二世纪中叶时,罗马皇帝巴巴罗萨又在自己的名号前加上神圣二字,德意志人国家也因此定名为神圣罗马帝国。后来的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嘲讽:这个国家既不神圣,也不在罗马,更不是一个帝国。一群武夫靠打打杀杀抢来的皇冠,当然说不上神圣。这个国家建立之后不久就丢失了意大利的领地,德意志势力退回阿尔卑斯山以北,跟罗马的关系也变得八竿子打不着。
由于采邑制封建关系的发展,地方的各种土地领主,也就是国王、公爵、伯爵、侯爵这些贵族的势力愈加强大,帝国皇帝被架空,外加罗马教廷的不断搅和,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成了一堆碎渣,领主们内战不断,皇帝宝座也被众人哄抢,完全没有帝国应有的样子。
公元1356年,领土的乱斗终于告一段落。皇帝查理四世颁诏,确定境内七大领主世袭罔替地享有选举帝国皇帝的权利。这七位德意志大佬被称为选帝侯。
其中一位是勃兰登堡伯爵。日后,勃兰登堡伯爵将代表德意志与普鲁士发生关系。而此刻,普鲁士也已经诞生,正在历史的角落里寂寞生长。
别的国家有支军队,而普鲁士这支军队却有个国家。人们如此形容普鲁士历史上泛滥的军国主义。但同时,这也是对普鲁士诞生的真实概括--普鲁士的确是一支军队自行建立的国家。
十字军东征时,罗马教廷亲自出钱,拉起了一种称为骑士团的宗教军队,用来作为教廷直辖的武装力量投入东征。先后建立的有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其中条顿骑士团的兵员主要来自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德意志人。
第三次东征失败后,条顿骑士团一无所获,铩羽而归,反逼罗马教廷给与妥善安置,唬得教皇如坐针毡。幸好这时,波兰公爵致信教皇邀请条顿骑士团帮助讨伐居住在其北方地区的野蛮异教徒。公元1225年,教皇赶紧打发骑士团去了,并大慷他人之慨,承诺把那些野蛮异教徒的土地送给骑士团安家。
那些所谓野蛮异教徒居住在波罗的海南岸地区,包括今天的波兰北部,直至立陶宛西部。这些地方叫做普鲁士。这是普鲁士一词的最初含义。
条顿骑士团血洗当地土著后,就在那里建了个天主教共和国,定都柯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骑士团长充任国家元首,与其他头目一起管理全国二十个行政区。为了填充土著人留下的空地,他们大量招徕外来人口,吹气球似的把这个国家从无到有充实起来。这个国家被叫做普鲁士,这是普鲁士的第二层含义。
一支军队,不从属于任何政治团体,独立地建立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再凭空地去设计自己的制度,招募自己的百姓。普鲁士的建国逻辑与众不同。
建国初期,骑士团致力于东扩。不过在1242年他们败给了诺夫哥罗德公国(战斗民族俄罗斯的雏形之一),东进的势头被遏制。
骑士团又南下与波兰争雄,双方打累了歇,歇完了打。直到公元1410年的坦能贝格战役,骑士团遭遇决定性惨败。此后骑士团长期受波兰欺压。1466年,骑士团被迫承认波兰的宗主权。
东进受挫,南下遇阻,北边是海,海的那边是更加贫瘠的冰原。未来何去何从,骑士团需要一个能作出新选择的机会。回首西望,是骑士们的家乡,德意志。
十六世纪初,马丁·路德掀起的宗教革命将基督教撕裂为新教和旧教,许多德意志诸侯为趁机侵占自己境内的教廷财产,纷纷宣布改宗新教。
1525年,骑士团长阿尔布雷希特接受马丁·路德的建议,抛弃骑士团与罗马教廷的传统联系,改宗新教,并将骑士团转变为世俗化国家。变革的重要标志就是国家元首不再是公推公选的骑士团团长,而是世袭罔替的普鲁士公爵。首任公爵就是阿尔布雷希特本人。普鲁士公国就此诞生。
阿尔布雷希特放弃与波兰和俄罗斯在东欧争雄,将普鲁士的发展方向重新向西拨回德意志。他努力与西部近邻勃兰登堡选帝侯靠拢,试图以此摆脱波兰的压迫。
公元1618年,普鲁士第二代公爵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去世,没有男丁继承爵位。根据公爵生前与勃兰登堡的协议,普鲁士公爵桂冠由他的女婿,勃兰登堡选帝侯,霍亨索伦家族的约翰·西吉斯蒙德继承。勃兰登堡与普鲁士合而为一,新国家的首都是勃兰登堡的柏林。
这次合并是双赢的,阿尔布雷希特家族在绝嗣的不利情况下将普鲁士完整地交给了在德意志诸侯中地位显赫的勃兰登堡,免于落入波兰手中,骑士团的后人们凭借勃兰登堡这扇大门,正大光明地回到家乡,而且还一下子就来到了德意志争霸赛场的中心。勃兰登堡也获得了普鲁士的广袤领地,拥有了一片全新的战略空间。
更重要的是,从骑士团时代就流淌在普鲁士人血液中的武神精魄,从此汇入德意志的躯体。
霍亨索伦家族的经营非常成功。到十七世纪末,勃兰登堡-普鲁士的实力在德意志诸侯中已相当可观。这时,时任勃兰登堡选帝侯兼普鲁士公爵的弗里德里希三世按捺不住荡漾的野心,他想升格做国王,做勃兰登堡国王。
但称王不是那么简单。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也就是德意志诸侯国中,只有波西米亚因为历史原因保留着国王称号,其余诸侯都没称王。况且这个波西米亚国王称号的所有者是当时诸侯中实力最强的奥地利公爵,他还同时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是德意志的总盟主。因此,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擅自称王,就是挑衅奥地利。弗里德里希三世还没那个实力。
为此他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勃兰登堡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自封勃兰登堡国王,是侵犯奥地利的德意志总盟主地位,这没错。但自己不还兼着普鲁士的公爵吗?普鲁士是祖上从帝国外面带回来的,人家早年间是罗马教皇的骑士团,跟神圣罗马帝国没有瓜葛,不是德意志诸侯。那我自称普鲁士国王,就不算是挑战奥地利了吧?
恰好奥地利当时正有求于他,就默认了他的擦边球,公元1701年,弗里德里希三世在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加冕,称在普鲁士的国王,改叫弗里德里希一世。
普鲁士,经过这一巧妙的借壳上市,终于由当年的蛮荒之地升格为欧洲列强之一。普鲁士也终于就此成为德意志史上的一个正经角色。而他所带给勃兰登堡、德意志,乃至整个欧洲与世界的,远不止一个名字。
多年前第一次见到普鲁士那片被称为欧洲的沙砾罐头的荒贫土地时,条顿骑士们深感自己从此将一无所有,除了手中的《圣经》与圣剑。
骑士团在普鲁士建立了欧洲少有的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农业经济所造就的文化特点我们中国人很熟悉,就是固执地保守原来的传统,试图在无限的未来复制有限的过去。在中国,实现这个文化基因传承的中坚力量是无数的地主乡绅,而在普鲁士,也有一群这样的小土地领主阶层,称为容克。
容克将普鲁士人同时崇尚思考与武力的文化基因融入勃兰登堡,使得这个原本普通的德意志诸侯逐渐变得与众不同。
公元1700年,弗里德里希请来了伟大的科学家莱布尼茨,在柏林建立科学研究院,将近代科学的种子播撒到了普鲁士,普鲁士也随即开始拥有了许多属于自己的伟大思想者。比如克里斯提安·沃尔夫,欧洲唯理论派哲学的集大成者,莱布尼茨与康德之间的桥梁。
普鲁士的思想开始探问天机时,普鲁士的军靴也开始震撼大地。公元1713年到1740年,统治普鲁士的第二代国王威廉一世用毕生之力为普鲁士留下了一支十万人的正规军和军事立国的传统。
1740年,弗里德里希二世继位,先王们的耕耘也在此刻迎来收获。弗里德里希二世刚继位就发动了对德意志总盟主奥地利的战争,并击败了对方,开启此后长达百余年的普奥争霸。
1756年,弗里德里希二世又与英国一起发动了被丘吉尔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七年战争。
战争中,英国忙于在海外争抢殖民地,没有给欧洲主战场上的盟友普鲁士什么像样的帮助。即便如此,普鲁士依然独立招架法国、奥地利、俄罗斯、瑞典的四面狂攻。凭借钢铁意志的军队,普鲁士从炼狱般的七年战争中生还。
从此,普鲁士军队成为世界历史舞台上一段新的武神传奇,普鲁士也才真正拥有大国地位。此后,弗里德里希二世又以重商主义和宗教宽容为主要特征的开明专制手腕,将普鲁士的经济与文化同步带向昌盛。
1781年,普鲁士人伊曼纽尔·康德发表哲学巨著《纯粹理性批判》,在哲学界引发了一场哥白尼式的伟大革命,开启哲学史上属于普鲁士、属于德意志的宏伟时代。此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前仆后继地将普鲁士人的思考引向巅峰。
十八世纪末,拿破仑战争考验了欧洲,包括普鲁士在内的所有德意志人从法国的成功中明白了民族统一的重要。拿破仑大潮退去后,德意志人渴求统一,他们撇开了昏昏欲睡的盟主奥地利,将希望寄托给蒸蒸日上的普鲁士。
《圣经》和圣剑两种传统互为因果。在莱比锡战役中击败拿破仑的战绩为普鲁士在战后的分红中赢得话语权。1815年,维也纳会议将莱茵河两岸划给了普鲁士,成为普鲁士的莱茵省。1818年,卡尔·马克思作为一个普鲁士人诞生在莱茵省,在普鲁士的教育体系下成长。五十年后的1867年,他为未来世界的统治者写就的圣经,《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
普鲁士是个奇妙的国家,他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的第四年,公元1871年,铁血宰相俾斯麦率领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大业。普鲁士王国拓展为德意志帝国,霍亨索伦家族的普鲁士王冠也随之升格为德意志皇冠。
这个历史过程类似于秦始皇统一中原,普鲁士相当于秦王国,德意志则相当于整个中国。但统一后的德国没有沿用普鲁士这个国号,而是将其升级为德意志帝国。
作为一个国家名称的普鲁士消失了。但不难看出,这个德意志帝国的主干与脊梁依然还是当年那个尚武的普鲁士,依然热衷于对着全世界张牙舞爪,直至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一战结束,德意志帝国战败解体,皇帝退位,普鲁士的帝国时代终结。战后重组的德国抛弃了普鲁士人的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然而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依然阴魂不散,又在疯狂的希特勒身上借尸还魂,于是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3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上怒吼:普鲁士是万恶之源!偏激地将世界大战的责任与纳粹暴行完全归于普鲁士传统。
战后,同盟国对德意志土地上有关普鲁士的一切进行了彻底的阉割,普鲁士邦,作为德国领土的一部分被强行拆分,大部分给了波兰,而首府哥尼斯堡则被苏联占据,改称加里宁格勒。普鲁士土地上的德意志人被全部迁移,家族庄园被夷平,政府机构被解散,就连地名也差不多都改了。
在如今的德国,至少从表面上已经看不出多少普鲁士存在过的印记,但普鲁士依然是德国人心中最敏感的历史名词之一。德国人不愿谈及普鲁士,害怕别人以为那是军国主义余毒。但客观地说,如此简单化地理解普鲁士,是非常鲁莽的。
普鲁士早已归于尘土。他留给欧洲的,大半是噩梦,但留给德意志的,却大半是精彩。普鲁士是德意志战车曾经使用过、现已被拆卸的一台动力强劲但安全性能不佳的发动机。
第二次波兰-土耳其战争
背景
波兰-哥萨克-鞑靼战争
1666年,波兰刚刚经历大洪水时代,国力日渐式微。鞑靼部落和哥萨克首领联合入侵波兰,史称波兰-哥萨克-鞑靼战争。
1667年10月6日,波兰人和哥萨克鞑靼人之间爆发了波达伊采战役。
近4万哥萨克-鞑靼联军与索别斯基指挥的9000人大军之间爆发了决战。战斗持续了10天。波军指挥官扬索别斯基依靠成功的防御反击战术,以9000人的兵力成功击溃了近40000人的军队。哥萨克-鞑靼联军迫使占上风的鞑靼汗撤军。
1670年,鞑靼-哥萨克联军再次犯界,又被索别斯基击败。鞑靼可汗无奈,只得向奥斯曼苏丹求援,愿臣服于他。苏丹很快答应,并积极向边境增兵,准备发动全面侵略战争。
利普卡叛乱
在波兰的利普卡地区生活着一群鞑靼人。他他们的祖先从14世纪开始就定居在这里,并与波兰的统治者建立了长期的协议。波兰政府承认他的军事合法性,给予利普卡鞑靼酋长贵族地位,对他的伊斯兰教信仰给予宽容。
几个世纪以来,利普卡鞑靼人忠实地为联邦服役,是联邦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即使在大洪水时期,他也拒绝了鞑靼可汗的怂恿活动,自此利普卡鞑靼人一直竭尽全力帮助联邦抵御外族入侵。
洪水过后,波兰政府与利普卡鞑靼人的关系恶化。战争的破坏让利普卡鞑靼人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日益保守和仇外的贵族也逐渐对他产生了不信任。
1667年,英联邦通过了几项针对他s的法律,包括取消利普卡鞑靼人的一切特权、限制宗教自由、禁止他s建造清真寺等。而最可怕的是军方他的工资被削减了四分之三,许多鞑靼人的生计被断绝了。
波兰贵族的一系列举动,无异于将忠诚的利普卡鞑靼人逼上绝路。即便如此,他并没有立即反抗,只是爆发了几次骚乱。
波兰国王察觉到不妙,于1668 年及时废除了这些法律,但利普卡鞑靼人已经受到了侮辱。 1772年,利普卡鞑靼人发现他连最后一个季度的工资都没有领到,忍无可忍的他终于爆发了利普卡叛乱。战争过程。
奥斯曼初期胜利
奥斯曼苏丹迅速与叛乱的利普卡鞑靼人取得联系,双方应内外合作,展开军事行动。奥斯曼帝国在战争初期的战绩,很大一部分可以归功于利普卡鞑靼人。他们熟悉波兰的地理环境、军事战略和城防,极大地方便了奥斯曼军队的入侵。
八万奥斯曼大军进入联邦,攻占了卡梅涅茨要塞,并于八月成功包围了利沃夫。另一方面,波兰被奥斯曼人的进攻打得措手不及,最糟糕的是,由于上层贵族的内讧不断,联邦无法在第一时间有效地提高税收,集结可用的军队。军队去战斗。一直拖到10月,联邦被迫派使者签署布哈赫条约。在《布查奇条约》中,联邦将东南部的波多尔省、布拉茨拉夫省和南基辅大片地区割让给奥斯曼帝国,每年向其支付22000泰勒作为“贡品”。
波兰的反击
国家的痛苦沦陷终于让瑟姆的议员和贵族们暂时搁置了政治斗争,转而全力应对迫在眉睫的战争。
在教皇国等外部势力的支持和国王本人的努力下,新的征税和征兵法案很快获得通过,一支约37万人、50门大炮的军队迅速集结起来。 4万人。这支由扬索别斯基指挥的军队于1673 年10 月发起反攻。
扬索别斯基出色的军事才能再次得到展现。 010到300,他亲自率领23000骑兵为主的部队对南部的奥斯曼军队发起奇袭。 10月5日至6日,以机动迅速的优势兵力,在克拉斯诺布罗德会战中歼灭数以千计的鞑靼骑兵。 7日,在那若尔战役中大败鞑靼军队。
同一天,涅米罗夫以损失100人为代价斩首234人,俘虏6000人。 10月8日休息一天后,索别斯基于10月9日强行100公里赶上鞑靼汗国苏丹。在科马尔诺之战中,他围歼鞑靼主力约15000人,损失甚微。
短暂休整后,索别斯基率部渡过德涅斯特河,几天内强行行军450公里。 10月14日,他追上了鞑靼人和突厥人的联军。在6,000 名鞑靼人中,波兰方面只有十几人受伤。 1673 年11 月11 日,索别斯基率领30,000 名准备充分的军队在边境附近的Khotyn 城堡与35,000 人的奥斯曼军队主力进行了决战。这被称为第二次霍京战役(Battle of Khotyn 1673)。
10日,索别斯基发动小规模攻势,意在探明奥斯曼军队的阵型和战场地形。当晚,一场狂风暴雨倾盆而下,在此地长征后饱受骚扰的奥斯曼军队疲惫不堪,随着气温的急剧下降,军队的士气再次受到打击。索别斯基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11月11日拂晓,他亲自率领全部部队全面进攻。奥斯曼军队根本没想到波兰军队的攻击速度会这么快。他仓促出动的西帕希骑兵在波兰骠骑兵的冲锋下完全招架不住,纷纷撤退。波兰骑兵在数公里战线上撕开无数缺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继续纵深突破土军简陋的防御,继续向土军后方突袭进攻。波兰步兵在大炮的掩护下向营地内被分割的奥斯曼步兵发起进攻。
奥斯曼军队的帕夏被迫撤退到德涅斯特河对岸,唯一经过的桥梁却被波兰人的大炮炸毁,无数土耳其士兵掉入河中淹死。剩下的大部分土耳其军队在断桥旁被波兰骑兵无情屠杀。只有4000多名土耳其军队成功撤退到附近的要塞。剩下的2万主力不是阵亡就是被俘,波军的总伤亡不超过2000人。第二次霍廷战役仍然作为波兰的完全胜利而载入史册。
会战前一天,波兰国王维斯涅夫斯基病逝,战功卓著的扬索别斯基被推举为国王。
波兰内讧
然而,在战局好转之后,波兰再次陷入了内讧的漩涡。议会否决了新国王扬索别斯基提出的增加税收和扩充军队的提议。不仅如此,以往的军事维修费用也大大降低。大批士兵没有军饷,负担不起高昂的武器维修费用和家庭开支,纷纷离开部队。
发生了一件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事情。大获全胜的波军很快自行瓦解,原本4万多人的军队迅速缩减到不足1万人。
杨三世索别斯基不得不承认,来自内部的束缚远比战场上的敌人来得凶猛。最好的反击机会就这样浪费在了国王与内阁的角力上。尽管如此,索别斯基还是继续战斗,试图收复之前失去的土地,而实际上从这里开始直到战争结束,波兰军队都是由索别斯基亲自承担的。
战斗还在继续
奥斯曼人很快恢复了实力,并于1675 年8 月越过边界,向德涅斯特河沿岸进发,目标是波兰南部的重镇利沃夫。
索别斯基迅速率领2000名步兵和4000名骑兵前去拦截。他,他选择了一处陡峭的峡谷作为穆斯林墓地。 8月24日,利沃战役打响。
沿着峡谷前进的奥斯曼军队遭到波兰人的伏击。索别斯基利用地形优势灵活分兵。少量步兵和骑兵挡住了奥斯曼骑兵的冲锋。收费。索别斯基亲自上阵指挥,奥斯曼军队很快被击溃,波兰骑兵追杀奥军直到这天傍晚。索别斯基率军继续进攻,沿途收复不少失地,才返回参加加冕典礼。
特伦波拉战役
1675年夏,突厥人发动第二次大规模进攻。由于内部斗争,波兰没有及时进行防御部署,数座边境城堡倒塌。被索别斯基打败后,土耳其人决定避开他们的进攻,继续进攻波兰军队驻守的空城。
此时,位于格涅兹诺河上游的特雷姆波拉城堡是为数不多的仍在波兰人手中的据点之一。城堡虽然面积不大,但防御却很坚固,易守难攻。负责防御城堡的是80 名波兰正规军和200 名乡镇志愿者和小贵族。波兰军队由Jan Samuel Chrzanowski 上尉指挥。 9 月20 日,10,000 名土耳其人包围了城堡。精通波兰语的利普卡鞑靼人派使者劝降,切尔诺夫斯基拒绝,战斗爆发。
特伦波拉城堡和里面的280个波兰人,就像一艘在惊涛骇浪中航行的小船。土军日夜发动巨浪般的猛攻,想用有力的一击将小艇击碎,但小艇被击中了无数次。在海浪中生存。但经过几天的围攻,守卫伤亡不断增加,食物和水也越来越匮乏,情况变得危急。
一天,切尔诺夫斯基和几名副官正在商量投降事宜,作战室的门突然被人踹开,看见司令官的妻子安娜多罗塔切尔扎诺夫斯卡(Anna Dorota Chrzanowska)手持一把锋利的刀走了进来。在安娜的鼓励下,切尔诺夫斯基放弃了投降的念头,决定坚持下去。之后,守军接连击退了数次土耳其人的进攻,奇迹般的生还。土军伤亡惨重,而波军也已经到了极限。
击退了10 月5 日晚的最后一波进攻后,切尔诺夫斯基坐到了地上。从010到300,还在战斗的士兵只剩下二十人了。人啊,剩下的战友,基本上都战死了。10 月11 日,由于害怕索别斯基的威胁,奥斯曼军队撤退,特伦波拉战役以波兰人奇迹般的胜利告终。 280 名波兰人击退10,000 名奥斯曼军队的传奇消息轰动一时。
战后,幸存的舍尔诺夫斯基夫妇得到索别斯基的赏识,破格晋升为什拉赫塔,并获得贵族纹章。
战争结束
1676 年9 月25 日的祖拉诺战役标志着第二次波土战争的结束。 50,000 名奥斯曼军队将Sobieski 指挥的20,000 人包围在一个木制据点中。双方激战了三个星期。土耳其军队攻不破波军阵地,波军也攻不破。双方僵持不下,决定议和。值得注意的是,在开战前夕,索别斯基亲自来到议会,试图说服议员们增加军费开支,但再次遭到拒绝。1676年10月17日,双方代表签署了《祖拉诺停战协定》,奥斯曼帝国作出让步,将其先前吞并的三分之一领土归还给波兰,但不包括卡梅涅茨要塞。取消波兰向奥斯曼提交的年币,规定利普卡鞑靼人可以随意选择效忠。但议会以Kanemenc 堡垒的所有权为由拒绝了该合同。
不过,双方还是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获得了七年的和平。
这七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导致索别斯基选择与奥地利结盟,奥斯曼军队发动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攻势,维也纳被围困,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维也纳之战即将打响,随之而来的是正是大土耳其战争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威胁。
和波兰领主做任务,选择成为为波兰服务的雇佣兵队长之后,与领主谈话后,会触发“如何拯救波兰”
任务栏中会出现“大洪水”剧情。(此后成为波兰封臣的选项会消失)
就该问题与不同的领主对话,他们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与某个波兰领主谈话后,会告诉你“和上校成为朋友吧”,就可以让克拉科夫酒馆中的波兰上校加入队伍。
与该上校对话会出现“下一步我该怎么做”,但目前用处不明。
完成送马任务后,向国王要求特别任务,会得到“拯救波兰遗迹”的任务。地图上会出现一队215人的瑞典军队,消灭即可,或者去遗迹所在地村子消灭他们。
完成该任务后,波兰国王会要求你送交瑞典俘虏。(该任务似乎有bug, 你带了俘虏国王也不收,直接算完成,但任务栏里仍存在)
此时华沙和克拉科夫都已落入瑞典人手中,国王发出“华沙!”任务,你得到召集领主的权利,要求攻克华沙。
华沙有四百多人的守军,建议召集1000人以上的部队围攻。围攻过程中领主们总是会乱跑,建议多存档。
攻下华沙后,成为“华沙保卫者”,你成为波兰国王的封臣。(国王还要你提交一个瑞典将军俘虏 很悲剧的是,事成后国王只封给我一个小村子)
这一部分是AAAAAA写的,直接抄了注明一下
“华沙”之后国王会要求你解除对他的誓言,然后辅助克里米亚汗国的窜位者争夺皇位,以换取克里米亚汗国对波兰的支持。
ps这过程最好加多点说服成为叛军之后可以直接用大义名分争取一些领主过来。
当你千辛万苦地帮助新可汗争下了皇位之后,便有你要求新可汗履行承诺的剧情,起初可汗会耍赖,可是在手下那位波兰上校的威胁下他会妥协,但妥协的条件是要你帮他攻下两座沙俄的城池。
ps这段时期你是克里米亚叛军的元帅,尽量召集人马一起去攻城
城攻下后便有“英雄归来”的任务。你向波兰国王说明想回归的意思后,他会狡辩的设下绊子,要求你获得贵族的支持才允许回归。与上校商议(打开部队菜单,点上校,交谈,问他有什么看法)后他会让你争得三位领主的支持。如是触发3个子任务,第一个是要你活捉一位沙俄领主,第二个是要你救出他的妻子(随便抓到一个瑞典领主,俘虏之后他会说出领主妻子的位置,直接前往营救),第三个是要你找回失马(与上校商议便可知道马在一哥萨克村子中,前去进入特定场景上马杀光所有敌人即可,据说换上哥萨克装扮可以减低任务难度)。三个任务完成后找国王完成英雄归来,我们光荣伟大正确的波兰国王马上同意你回归,并且封赏你全国最穷的一条村。
之后你向国王要求封赏城池,他只答应你攻下的第一个城池归你,于是接到“攻下城镇”任务,随便攻下一座你喜欢的城。有了据点后你可去质问国王,当初许诺的元帅位置怎样,他说会召开贵族会议来表决,这时候你有“竞选元帅”的任务,在地图上到处找波兰领主,获得10个以上领主的支持(和他们友好度上升才会支持你,没事多跑跑腿,救救人),便可找国王要求表决。
恭喜你获得波兰元帅的位置,但坑爹的任务继续来,国王质疑你当元帅的能力,要求你攻下数座城池。这里说一下,没测试过是否要求的城池是随机的,我本人做的时候是4座(杜边斯克(哥萨克占),卢布尔(瑞典占),华沙(瑞典占),以及最坑爹的基辅(哥萨克)!)。这时候元帅发号令要似乎你与其他人友好度,相熟的都会来帮忙。攻下4城之后回复国王,他认可了你的能力,然后问你解决最大隐患——沙俄的办法,你提议进攻莫斯科,而国王认为攻下莫斯科作用不大,于是交给你一个终极变态任务,活捉沙皇。他妹的沙皇长期带着6,7位领主1000多号人到处扫荡,这让哥情何以堪啊。无数次SL之后终于活捉沙皇,波兰国王终于可以狂妄自大地笑了。
一离开国王的城堡后,上校会找你聊天说觉得国王最近有古怪,国王支持的克里米亚汗国出工不出力,害波兰入不敷出,而且国王居然想和最大的敌人瑞典议和。上校提议废黜国王,因此你又获得任务要获得贵族领主的支持(这次好办多了,依然要求是10个以上领主支持,可是这次的领主友好度高或者十分正义的都可以直接说服,友好度不高的可以用钱收买。)获得支持后直接去国王的堡垒与国王摊牌,观察敏锐的同学会发现国王穿着盔甲在城堡里等你,而你也带着武器。于是哥十分阴险地跳出双管火枪,和国王说完话他果然想招卫兵杀人灭口,在国王话都没说完的时候,我直接一枪打晕了他,并干掉所有卫兵(火枪爆头都只是击昏- -)。国王被废黜了,上校和其他领主一致推举了一位英雄成为波兰新国王,是哪位英雄我不说大家都知道了。
最后的任务是“最后的国界”,最后的任务我个人觉得不是统一,而是要你灭了哥萨克与另外一个国家(估计是克里米亚),因为任务提示说领导三个民族
有。
波兰,全称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是一个中欧国家,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接壤,北面濒临波罗的海。
摘自http://baikebaiducom/view/21934htm
飞机失事的相关新闻:
据新华社电 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乘坐的一架图—154专机于莫斯科时间10日10时50分(北京时间14时50分)在俄罗斯西部斯摩棱斯克机场附近坠毁,乘客和机组人员97人无一幸免。
除卡钦斯基外,遇难者包括波兰多名军队、政府和金融部门高级官员。卡钦斯基的妻子玛利娅在失事飞机上。两人育有一女,有两个外孙女。
“波兰最大的政治灾难”
波兰外交部说,失事飞机上有88名政府官员,除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外,还有波兰军方总参谋长弗朗齐歇克·加戈尔、中央银行行长斯瓦沃米尔·斯克日佩克、外交部副部长安杰伊·克雷默、波兰最后一位流亡总统卡丘罗夫斯基以及多名议会议员。波兰瞬间损失诸多政府要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连线一名波兰记者时,后者用“波兰最大的政治灾难”描述这一事件。
波兰外交部发言人彼得·帕什科夫斯基说:“我们仍然无法完全理解这一悲剧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波兰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这种事情。”
所有遗体将被运往莫斯科
据介绍,飞机在距机场跑道300米至400米处撞上树木。多名调查人员赶赴现场搜索,希望发现“黑匣子”,以期确定坠毁原因。波兰总理图斯克当天举行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措施。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下令成立调查委员会,配合波兰方面调查。俄塔社报道,绍伊古在坠机事件现场说,所有遇难者的遗体将于10日当天被运往莫斯科加以识别辨认。
总统遗体和黑匣子都已找到
失事现场
综合新华社消息 据最新报道,搜救人员10日已经在波兰总统专机失事地点找到总统卡钦斯基的遗体,失事专机上的两个“黑匣子”已全被找到。电视画面显示,坠机地点为一处树林,靠近机场跑道。
客机机身断裂为几段,引擎与机身分离。机翼竖起,显现红色和白色,即波兰国旗的颜色(见上图)。现场散落着客机部件以及箱子、纸张等物品。一些树木折断,散落不少树枝。地面有几处深坑,表明客机曾经猛烈撞击地面。
现场燃起几处大火,升腾浓烟。当地天气阴沉,雾气弥漫,能见度低。
波兰举国哀悼一周
据新华社电 代行总统职权的波兰众议院议长科莫罗夫斯基10日宣布举行为期一周的“全国哀悼日”,悼念当天在飞机失事中遇难的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及其随行人员。
科莫罗夫斯基对媒体表示,在巨大的悲剧面前,“我们团结在一起,不分左右”。
总统坠亡,波兰举国震惊,各地发起悼念活动。总统府降半旗致哀。一些波兰民众自发前往总统府,不断有人点燃蜡烛,或祭献鲜花。
华沙市民埃娃·罗巴克韦斯卡说:“我心碎……这种感觉无法用言语表达。”华沙街头,居民住宅,四处可见黑色丝带。
国内对策
议长暂代理总统
6月底前将选举
据新华社电 波兰政府发言人帕维尔·格拉斯10日说,众议院议长科莫罗夫斯基将“自动”成为代理总统。科莫罗夫斯基当天晚些时候宣布暂时履行总统职责。
按照波兰宪法,如果总统在任时死亡,总统职务将由众议院议长暂时代替;如果众议院议长无法履职,将由参议院议长接手。按照波兰宪法,在总统去世后,众议长应在14天内做出总统选举的决定。总统选举将在代总统宣布大选日期60天内进行。
科莫罗夫斯基现年57岁,是反对党公民纲领党推举的总统候选人,将角逐下届总统选举。总统选举原定于今年秋季举行。
俄美反应
俄宣布4月12日为全国哀悼日
据新华社电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10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4月12日为俄罗斯全国哀悼日,以悼念波兰总统专机失事遇难者。
梅德韦杰夫就波兰总统专机失事向波兰人民发表电视讲话说,他同所有俄罗斯人民对波兰总统专机失事这一悲剧表示震惊,“我代表俄罗斯人民向波兰人民致以最诚挚的慰问,向遇难者家属和亲人表示深切同情和支持”。他承诺俄方将同波兰方面密切协调,以调查飞机失事原因。
美国总统奥巴马10日对波兰总统因专机失事遇难表示哀悼,称这“对波兰、美国和世界来说是灾难性的”。奥巴马还说,美国民众心情沉重。“美国珍视和波兰人民之间深厚、持久的关系。”
http://newsqqcom/zt2010/poaircrash/indexhtm
够你了解全部动态了。。
两国联邦的贵族民主制政治教条是:本国是一个国王之下的共和国。司法官扬·加莫耶斯基以这句话总结了上述教条:Rex regnat et non gubernat(“国王当政但不统治”)。联邦有一个议会,称作瑟姆,相当于参议院和选举的国王的联合体。国王在他的统治时期内不得不在对亨利国王条款和女修道院条约的谈判中详述他会如何尊重公民的权利。
君王的权力很有限,他的权力被人数众多的贵族阶级的权力替代。每一位新国王不得不赞成波兰政体的基础——亨利国王条款(其中甚至还有近乎前所未有的对宗教宽容的保证)。随着时间的流逝,亨利国王条款与女修道院条约逐渐合二为一,国王选举制支持这些详尽的协议。在这一点上,国王事实上是贵族阶级的伙伴,并经常被参议员监督。
联邦整体的基础,“贵族民主制”包括:
自由选举权:所有贵族根据其愿望参加;
瑟姆:每两年由国王命令召开的国会;
女修道院条约(拉丁文:pacta conventa),由国王选举制“支持的协议”,包括权力清单,约束国王的条约,起源于更早的亨利国王条款;
起义(拉丁文:rokosz),施拉赤塔(贵族)的权力,可以对侵犯他们自由的国王发动叛乱;
自由否决权(拉丁文:liberum veto),私人土地公使的权力,可以在瑟姆开庭时反对较多人发动,支持的决定;动用“自由否决”可以令在开庭时宣布通过的所有法规无效;在17世纪后半期的动荡后,波兰贵族也可以在地方瑟姆中动用自由否决权;
结盟(波兰语:konfederacja)(来自于拉丁文confederatio),为通过常见政治目标组织军队的权力。
联邦的三个主体部分(见下文)都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每个省都有自己的、行使强大政治权力的议会(瑟姆),这些权力包括挑选由派往国家瑟姆的波瑟夫(下院议员)、且地方瑟姆可指定派去的波瑟夫遵循特定的命令投票。立陶宛大公国军队、财政和其他大部分政府部门独立于波兰。
贵族民主制创造了那时独一无二的国家,但是在当时的城邦中仍然能够找到与其类似的政治制度,例如威尼斯共和国。(有趣的是这两个国家都被称为“最尊贵共和国”。)当大多数的欧洲国家向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挺进,并随时为宗教和王室而战时,联邦却大胆地进行权力分散、邦联制、联邦制、民主制、宗教宽容甚至是和平主义的尝试。因为瑟姆经常否决君王发动战争的计划,这导致贵族们对民主和平论的辩论。
这个在它所处的时代里非常特别的政体源于施拉赤塔(贵族阶级)在阶级冲突中,对其他社会阶级与君主制政体的胜利。最后,施拉赤塔积累了让任何君王都没法解除其特权的特权。联邦政体很难简单地进行分类,但是可以通过它的特点暂时描述为以下几个制度的混合物:
邦联制和联邦制,它的地区有广泛的自治权。然而它很难称联邦为邦联或是联邦,联邦政体是它们两者的混合物(中文通称“波兰立陶宛联邦”为“联邦”);
寡头政治,只有施拉赤塔(贵族,约占人口的10%)拥有政治权利;
民主制,因为所有的施拉赤塔在权力和特权上人人平等,而且瑟姆可以在重要事情,如立法(采纳新法)、外交事务、宣战和税收(更改现有税种或征收新税)上否决国王。而且,在国家中有10%的人享有政治权利(施拉赤塔)与任何其他欧洲国家相比,是十分先进的;在1831年法国只有1%的人有投票权,而在1867年英国也只有3%的人有投票权;
选举君主制,因为君主由施拉赤塔选举,是国家元首;
君主立宪制,因为君主受限于女修道院条约和其他法律,而且施拉赤塔可以违抗所有他们认为不合法的国王下达命令。 联邦的主要政客为:
君主,为扩大他们的权力而努力,并尽力将国家推向君主专制。
权贵,富有的贵族,想将国家推向寡头政治,并支配君主和穷贵族。
贵族(szlachta,音译施拉赤塔),渴望加固瑟姆的权力,并以贵族民主制治国。
权贵和贵族远远没有联合起来,他们之间有很多支持君主或不同权贵的派系。 直到1569年,波兰和立陶宛的议会(Sejm/Soim)是彼此独立的,但在签署卢布林条约后,联邦两国的贵族开始集中于一个议会里。波兰于1493年在皮奥迟科夫召开第一次瑟姆(国会),并此后每两年(大多在华沙)召开为期6周的瑟姆。从17世纪末期开始,随着赫罗德诺(靠近波兰与立陶宛边界)在区域与国家政治上影响力日增,瑟姆也时常在该地召开。
国王为议会的从属,而议会权力涵盖整个波兰与立陶宛。议会由以下三种阶级组成:国王本身、由贵族构成的参议院和各省省议院代表(众议院)。一会的所有决定必须要议员一致同意才能通过。国王禁止任命继承人,下任国王需要经过议会的选举。国王出兵他国得经参议院许可;一个由六位参议员构成的委员会永久监视国王,以确保他没有滥权。总而言之,波兰国王主要是执行议会决议的战争指挥官。而议会则被充满个人主义和独立意志的贵族控制。不像其他加强中央集权的大部分欧洲君主国家,波兰是一个以半自治的贵族为主导的王国。
只有克拉科夫、波兹南和卢布林、以及1569年卢布林联合后的维尔纽斯与1658年后的利沃夫,拥有指派代表参加瑟姆的权力,但自1565年起,它们便没了投票权,除非事务直接关系到其城市本身。 一旦雅盖隆家族成员自1572年起烟消云散,联邦政府与贵族间脆弱的均衡就宣告瓦解。权力逐渐由中央政府转移到了各个贵族的手里。
当王位定期留空待补时,贵族们偏好推举还未承袭其他强大王朝的外国继承人。这种策略使得瑟姆常常选出完全无能的,或在与贵族的冲突中处于下风的君主。此外,除了某些有名的例外情况,如有才干的特兰西瓦尼亚斯特凡·巴托里(1576年-1586年)之外,外国血统的国王一般瞧不起联邦势力而倾向采用自己国家的势力执政。这种情况在来自瑞典瓦萨王室头两位获选国王的政策与行为上特别明显。这两位国王的政策将联邦带入与瑞典的冲突中,而在1648年称为大洪水的战争中冲突更是达到了顶峰,而这场战争是许多标志联邦黄金时代结束的事件之一,也是联邦衰败的的开始。
泽布鲁基多夫斯基的起义(1606年–1607年)标志着权贵权力的长足增长,以及由贵族民主转向权贵寡头的政治制度转变。联邦政治体系易受外来干预,例如瑟姆议员受到外国势力的贿赂使他们运用自由否决权,以妨碍改革尝试。这让联邦大耗元气,并使其陷入从17世纪中至18世纪末超过一世纪的政治瘫痪及无政府状态,而另一方面,它的邻国在同时间里解决了他们的内政,并大修武备。 联邦终于认真改革了其政治制度,它在1791年通过现代史上欧洲第一部、世界的第二部宪法:五三宪法——仅次于在两年前通过的美国宪法。革命性的宪法改造了过去波兰立陶宛联邦为波兰立陶宛联邦国,采世袭君主制,并废除了旧体制中很多有害的制度。新宪法:
1、废除了自由否决权并禁止贵族结盟;
2、为三权分立作准备;
3、建立“民权”,并将贵族的政治权力延伸至中产阶级;
4、增强农民权力;
5、维持宗教自由(但增加天主教的叛教罪)。
但是这些改革来得太晚了,联邦遭到了强邻四面八方的入侵,这些邻国尚且能让联邦作为弱小的缓冲国,但是它们强烈反对斯坦尼斯瓦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与其他改革者强盛国家的尝试。俄罗斯帝国害怕五三宪法政治改革中的革命成分,和联邦重新获得欧洲帝国的地位的未来。叶卡捷琳娜大帝十分注意五三宪法对她势力的重大影响,并宣称波兰宪法是极其激进的。格里高利·亚历桑德洛维奇·波将金主持塔戈维查联盟,宣称宪法是“民主的歪门邪道”。 同时,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也害怕强盛的波兰,用它作为扩张领土的外交借口。普鲁士公使埃瓦尔德·弗里德里希·冯·赫兹堡称宪法为“对普鲁士君主制的冲击”,害怕强大的波兰再次控制普鲁士。到最后,五三宪法从没完全实行,而且在宪法推行四年后,联邦就完全被强邻瓜分了。
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战争狂人
战争,自诞生以来就对人类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伤害,战争是一种极端使用的手段,破坏力极强,所以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人类不会轻易的发动战争。但是,在过去的历史中,有些人却以战争为兴趣,通过这种极端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欲望和野心,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战争狂人”。
细数历史上单挑了全世界的四个“战争狂人”:
一、希特勒
希特勒(1889年-1945年),在奥地利出生的德国人,参与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时加入了德国纳粹党,1921年成为了纳粹党党魁,1933年成为德国元首,称之为“纳粹德国”。1939年,希特勒发起对波兰的战争,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希特勒最为疯狂时,横扫欧洲各国,除了英国等几个国家,德国几乎占领整个欧洲大陆。二战后期,希特勒更是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盟军集团,这也就等于对抗整个世界。1945年,希特勒自杀,纳粹德国也随之覆灭。
二、昭和天皇
昭和天皇(1901年-1989年),日本人,名裕仁,百姓称之裕仁天皇,时任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大正天皇去世后继位登基,同时他也是日本海陆空三军统帅,拥有着实权。昭和天皇在任期间,延续了明治天皇时执行的军国主义道路,先后对亚洲多个国家发动了侵略战争,最疯狂时占领了半个亚洲。1945年纳粹德国覆灭之后,昭和天皇也以日本一国之力对抗整个盟军集团。1945年8月,昭和天皇迫于无奈只能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之后,1989年1月,昭和天皇病死,病因是十二指肠癌。
三、萨达姆
萨达姆(1937年-2006年),伊拉克人,时任伊拉克第五人总统,平民出身,青年时加入复兴党,从事政治活动,因其表现出色被看重。1979年,萨达姆发动政变推翻前总统内克尔后上台,第二年就对伊朗发动两伊战争。1990年,萨达姆又对科威特发起战争。1991年,萨达姆因拒绝联合国提出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的要求,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随即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此时的萨达姆以伊拉克一国之力对抗世界多国部队,最终失败收场。2003年,美国发起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翻了由萨达姆领导的政权,同年12月被美军抓捕。2006年12月,萨达姆被执行绞刑。
四、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蒙古人,名铁木真。年轻时他就以武力统一了蒙古各部落,1206年正式建立蒙古帝国。成吉思汗以蒙古帝国为根基,随后不断对外界进行侵略,他灭了金国、西辽、花剌子模、西夏,把蒙古帝国的领土扩张到了中亚,最远时打到东欧。成吉思汗的一生以战争与征服为目标,其一生都在侵略中度过。1227年8月,成吉思汗因病去世,如果他不是因病而死,以他的性格必然还会继续征服下去,直到把版图扩张到全世界。
按严格的地域和朝代来算,成吉思汗的出生地是现在的蒙古国,元朝也不是他建立的,而是他的后代忽必烈,所以成吉思汗并不算中国人。他才是真正的战争狂人。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战争自出现以来就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战争中通过极端的手段完成自己的欲望和野心,他们被称为:战争狂人”。
拿破仑(1769年_1821年)出生于科西嘉岛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
希特勒(1889年_1945年)奥地利裔德国人,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总理,纳粹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9月,加入德国工人党(纳粹党)并担任党主席团委员,1921年7月,成为德国工人党元首 。并于1939年指挥德军入侵波兰,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期间犯下种种罪行,并迫害和屠杀六百万的犹太人。
东条英机(1884年_1948年)第四十任日本首相,二战甲级战犯,侵略中国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重要罪犯之一。东条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希特勒、墨索里尼齐名的三大法西斯头目之一,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侵略亚洲的首要战争罪犯之一。
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蒙古族,也是蒙古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宾,东跨几乎整个东亚,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着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地帝国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