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643年8月14日上午,皇太极去世五天。多尔衮在三官殿接见了皇太极一生最信任的大臣索尼和杜尔,并推举了清朝皇帝的继承人。告诉索尼多尔衮,“先帝有个儿子,就立一个。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语气坚定,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清朝发展史上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
本来多尔衮应该被选为最高权力的继承人。但是,此时的情况与努尔哈赤去世后大不相同。皇太极在位十七年后,他们支持皇太极,坚持让他的儿子继承皇位。他们中的一些人叫霍格。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比他的十四叔多尔衮大三岁。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他就一直在战场上领先。豪格不仅是军人,在处理朝鲜大明和蒙古察哈尔的战略关系上也有独到的眼光。豪格多次与多尔衮并肩作战,经常多尔衮为主帅,豪格为副帅。比如国家通过的一个法令,是两个人共同获得的。但是,叔侄之间似乎没有什么交情。豪格似乎对多尔衮不服气,或许是因为他比多尔衮年长。
没有证据证明皇太极对豪格有什么特殊照顾,但到了皇太极去世的时候,作为四大皇子之一的豪格已经成为清朝的实权人物。作为长子,他有包括多尔衮在内的其他皇帝不具备的优势。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皇太极的两个黄旗兵和多尔衮三兄弟的两个白旗兵的不和。他们特别不愿意看到多尔衮继承皇位。多尔衮当摄政王时曾说:“太宗死了,就没有继承人了。国王、贝勒和大臣们都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他们跪下来求我成功。”多尔衮这里说的可能大体属实。几年后,顺治九年,多尔衮被清算的时候,支持他的人说起当时的情况。其实,一个精明能干的多尔衮不可能不注意到,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如果多尔衮想失去理智强行继承皇位,必将遭到激烈的反弹。后果难以预料。
所以,8月14日,皇太极死后的第五天,清朝皇帝继位的会议就意外的结束了。会议开始时,索尼和鳌拜在举着黄旗的两位大臣和八位大臣中率先提议由王子继位。多尔衮命令他们退出会议。后来英国国王阿济格和河南国王多多提出让多尔衮继位,多尔衮沉默若有所思,却没有决定是否可以。铎声称:“如果你不愿意,就让我当皇帝吧。我的名字在太子的圣旨里。”
多尔衮连忙反驳道:“太子遗诏里也有提到苏霍格太子的名字,不只是你。”多尔衮的强势在于他拒绝了多多,把豪格排除在候选人之外。所以多多建议:“既然我做不到,那我就做很久的王子,穿山的王子。”戴珊说:“如果多尔衮太子同意继承皇位,那绝对是一国之福。既然他不愿意,就应该立太子。豪格是皇帝的长子,应该成立。”岱山已经够狠了,仿佛不经意间,他挡住了多尔衮的去路。
霍格说:“我太幸运了,承担不了这么大的责任。”离开会议。这时,举着两面黄旗支持太子的大臣们提着剑走上前来说:“我们都是皇帝支持的,皇帝给我们穿衣服。皇帝对我们的恩情是天赐的。如果没有皇帝的儿子,我们宁愿和皇帝一起地下。”戴珊见此,曰:“吾乃皇帝之长兄也。”我老了。皇帝在,我不参与国家大事。现在哪里能问出这么大的问题?“马上起身离开会场。”你说的也有道理,”多尔衮淡淡地说道。我赞成王子的继承权。既然豪格不是这个意思,就应该让福临这个皇帝的九个儿子当皇帝。他很年轻,我得到了郑亲王齐拉朗的帮助。等他长大了,我们再谈政治。”多尔衮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多尔衮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个六岁的孩子继承皇位,让两人非常不满。一个是戴珊的儿子硕陀,一个是戴珊的孙子阿达里。在小皇帝福临的即位仪式前,他们两人在贝勒王侯府宣誓上天,并动员大家推翻程颐,支持多尔衮。结果谁也没想到,是岱山出面举报儿子孙子违背誓言。最后,他们被无情地处决了。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是被迫帮忙,还是把慈善放在家庭忠诚之上,戴珊都以惨痛的代价扮演了安全阀和稳定器的角色。
在豪格看来,过去只是因为多尔衮是他的叔叔,他带兵打仗就成了主帅,他必须退居二线。现在,我知道我最有资格继承皇位,但我是被多尔衮挑唆的。我不能坐上王位。我不得不服从王多尔衮的命令。就连曾经依附他的两个黄旗大臣,现在也投靠了多尔衮。他很难接受这种语气。他重复了一些恶毒的话:“难道我不能扭断这些人的脖子吗?'
多尔衮的悲愤可能更深。你想想,他妈年轻漂亮,却是臭名昭著。37岁时,她不得不为死者而死。有证据表明多尔衮曾经认为皇太极的权力是从自己手中夺走的。现在,皇太极死了,这个皇位已经属于他自己了。偏偏皇太极的儿子又在面前,只好选他的另一个孩子,一个六岁的毛孩子,坐在龙椅上,这不公平。
虽然多尔衮在这一轮角力中是无可争议的赢家,但实际上他和豪格都是败下阵来,两个人都很痛苦。过去多尔衮和豪格虽然不算亲近,但至少是并肩作战的战友。现在,他们成了死敌。
是辛亥革命。
慈禧太后是晚清统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与实际统治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长达四十七年。慈禧在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巨变”的危殆时刻,没能够像俄国的彼得大帝和日本的明治天皇那样审时度势,放眼世界,富国强兵,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相反,她将一己的权力看得比国家、民族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还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从而使中国大大落后于世界。这是她的悲剧,更是中华民族的不幸之甚。
慈禧一生中曾说过不少遗臭万年的话,如“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等。但有一句话很有趣,不仅逆潮流而动,而且还成为了清朝灭亡的谶语。事情是这样的:晚清的一天,慈禧太后因大臣办事不力,在朝廷上大骂:“我大清朝国力昌盛、百姓富强。虽然现在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但底子在,不是什么人都随便可以推翻的。”随后,慈禧看着皇宫内的蜡烛高声说道:“要大清灭亡,除非灯头朝下!”
文明的步伐,谁也无法阻挡。光绪八年(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招股成立上海电气公司(亦称上海电光公司),在大马路31号(今南京东路190号)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发电厂。同时,在电厂的转角围墙内竖起第一盏弧光灯杆,并沿外滩到虹口招商局码头立杆架线,串接15盏灯。同年六月十二日(1882年7月26日)下午7时,电厂开始供电,夜幕下,弧光灯一齐发光,炫人眼目,吸引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围观。第二天,上海中外报纸都作了电灯发光的报道。
1886年(光绪十二年),西苑三海,大兴土木,营建宫殿。在营建宫殿之时,仪銮殿安上了电灯,这是清宫最早安装的电灯。后来,故宫里也安上了电灯。当时,慈禧还在世,估计她忘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否则,按其性格,她是绝不会允许安装这种“灯头朝下”的电灯的。
颐和园也安装了电灯。孟心史的《明清史论著集刊》中有一篇《记陶兰泉谈清孝钦时事二则》的文章,陶兰泉(名湘,是有名的藏书家)就是盛宣怀委派办理颐和园装电灯和芦汉路北京事务局的大员。慈禧之所以同意在颐和园安装电灯,是为了自己在颐和园里能更酣畅地享乐,白天玩不够,晚上再来玩,这时候电灯比起蜡烛之类可就显出非凡的优越性来了。
令慈禧始料未及的是,她竟一语成谶。“灯头”真的“朝下”后,大清江山更显颓势江河日下,最终在武昌起义的枪声中,无可奈何花落去。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是袁世凯把清朝皇帝赶下台的。
1911年5月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清廷急派新军入川镇压。10月,革命派于湖北发起武昌起义,南方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
清廷任命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并统领清军。袁世凯一方面于阳夏战争压迫革命军,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形成南北议和。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
扩展资料: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
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两千多年的帝制历史宣告终结。
—袁世凯
举 #jǔ
释义 ①向上托;向上伸:举重|举手|举头望明月。②行动;动作:举止|举动|壮举|一举两得。③发起;兴起:举行|举办。④提出:列举|举例|举一反三|不胜枚举。⑤推选;推荐:选举|推举|举荐。⑥全:举国上下|举世闻名。
举办 #jǔbàn 举行活动;办理事业。
〖例句〗大家都期待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
举不胜举 #jǔ bù shèng jǔ 举也举不完,形容数量非常多。
〖例句〗骄傲自满总会使人止步不前并招致失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举动#jǔdòng 动作;行动。
〖例句〗近来他的举动有些反常,你知道是什么缘故吗?
举行 #jǔxíng 进行:举行比赛|会议如期举行。
〖例句〗每周一上午,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举止 #jǔzhǐ 人的姿态和风度。
〖例句〗宋老师学识渊博,举止文雅,言谈亲切,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
举足轻重 #jǔ zú qīng zhòng 举足移动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比喻地位重要或实力强大,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全局。
〖例句〗北京中关村的高科技产业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举 <动>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举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举,对举也。――《说文》
举,擎也。――《广韵》
其坚不能自举也。――《庄子·逍遥游》
举所佩玉玦。――《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举桉(桉同“案”。借指夫妻相敬);举案(举起托盘以进奉食品)
拿起;提起
举全吴之地。――《资治通鉴》
举以予人。――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举白(举杯喝尽。干杯);举踵(举起脚跟。比喻切望);举纲持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皮衣领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顺了。比喻办事要抓关键部分)
飞,飞起;飘动
举(举、擧)jǔ
⒈抬起,向上托:~头。~手。~枪。~案齐眉。〈引〉
①行动,动作:~动。创~。一~成名。
②发起,兴办:~义。~办工厂。
⒉提出:~例。列~。
⒊推选,推荐:推~。选~。
⒋全:~国欢腾。~世无双。
⒌揭发:检~。
⒍
①点火。
②生火做饭。
相关成语
百端待举 (bǎi duān dài jǔ)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百废待举 (bǎi fèi dài jǔ)
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百举百全 (bǎi jǔ bǎi quán)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包举宇内 (bāo jǔ yǔ nèi)
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飙举电至 (biāo jǔ diàn zhì)
飙:疾风、暴风。风起云涌闪电到。形容声势猛烈。
不胜枚举 (bù shèng méi jǔ)
胜: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不识抬举 (bù shí tái jǔ)
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
笃近举远 (dǔ jìn jǔ juǎn)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多此一举 (duō cǐ yī jǔ)
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
纲举目张 (gāng jǔ mù zhāng)
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高蹈远举 (gāo dǎo yuǎn jǔ)
意为隐居避世。
高飞远举 (gāo fēi yuǎn jǔ)
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广大。
管窥筐举 (guǎn kuī kuāng jǔ)
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画眉举案 (huà méi jǔ àn)
画眉:指汉张敞为妻画眉毛的故事;举案:指汉朝孟光为夫送饭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爱。
举案齐眉 (jǔ àn qí méi)
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举步生风 (jǔ bù shēng fēng)
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举鼎拔山 (jǔ dǐng bá shān)
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举鼎绝膑 (jǔ dǐng jué bìn)
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举动荆棘 (ju dong jin ji)
一举一动,就象在刺树林里一样,比喻不能随意,事事都遭威胁。
举国若狂 (jǔ guó ruò kuáng)
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举国上下 (jǔ guó shàng xià)
指全国各方面的人。
举例发凡 (jǔ lì fā fán)
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指分类举例,说明全书的体例。
举目千里 (jǔ mù qiān lǐ)
放眼远眺,可以见到很远之处。形容视野广阔辽远。
举目无亲 (jǔ mù wú qīn)
抬起眼睛,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
举棋不定 (jǔ qí bù dìng)
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jǔ rú hóng máo,qǔ rú shí yí)
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举善荐贤 (jǔ shàn jiàn xián)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举世混浊 (jǔ shì hún zhuó)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举世闻名 (jǔ shì wén míng)
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举世无敌 (jǔ shì wú dí)
世界上没有能胜得过的。
举世无双 (jǔ shì wú shuāng)
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举世瞩目 (jǔ shì zhǔ mù)
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举手加额 (jǔ shǒu jiā é)
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
举手投足 (jǔ shǒu tóu zú)
一抬手,一动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举手之劳 (jǔ shǒu zhī láo)
一举手那样的辛劳。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举无遗策 (jǔ wú yí cè)
举:提出;策:计谋、办法。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
举贤使能 (jǔ xián shǐ néng)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举要删芜 (jǔ yào shān wú)
要:主要部分。芜:杂乱。选取重要的,删除杂乱的、没有条理的。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
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举一废百 (jǔ yī fèi bǎi)
举:提出;废:弃。提出一点,废弃许多。指认识片面。
举直措枉 (jǔ zhí cuò wǎng)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举止失措 (jǔ zhǐ shī cuò)
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举止娴雅 (jǔ zhǐ xián yǎ)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举止言谈 (jǔ zhǐ yán tán)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举重若轻 (jǔ zhòng ruò qīng)
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举足轻重 (jǔ zú qīng zhòng)
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毛举细务 (máo jǔ xì wù)
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轻而易举 (qīng ér yì jǔ)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轻举妄动 (qīng jǔ wàng dòng)
轻:轻率;妄:任意。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轻举远游 (qīng jǔ yuǎn yóu)
指避世隐居。
人存政举 (rén cún zhèng jǔ)
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
兔起凫举 (tǔ qǐ fú jǔ)
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袖然举首 (yòu rán jǔ shǒu)
袖然:出众的样子;举:推举;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
延颈举踵 (yán jǐng jǔ zhǒng)
踵:脚后跟。伸长勃子,踮起脚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言扬行举 (yán yáng xíng jǔ)
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一举成名 (yī jǔ chéng míng)
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一举两得 (yī jǔ liǎng dé)
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一举千里 (yī jǔ qiān lǐ)
一飞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远大。
一举手之劳 (yī jǔ shǒu zhī láo)
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
一举一动 (yī jǔ yī dòng)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在此一举 (zài cǐ yī jǔ)
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众擎易举 (zhòng qíng yì jǔ)
擎:往上托。许多人一齐用力,容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
-------------------------------------------------------
体操术语
举 徒手体操动作的基本术语之一。指臂和腿由低部位向高部位的举起。但活动范围不超过180°,停止在某一部位的姿势。常用的举有基本方向与中间方向的举。
基本方向的举:
1. 两臂前举:两臂伸直经前举起,与肩同高,两手同肩宽,彼此平行,掌心相对。
2. 两臂侧举:两臂伸直向两侧举起,与肩同高,掌心向下。
3. 两臂上举:两臂伸直经前向上举起,两手同肩宽,彼此平行,掌心相对。
4. 两臂后举:两臂伸直向后举起至极限,两手同肩宽,彼此平行,掌心相对。
中间方向的举:指两个基本方向的中间部位的举。
1. 两臂侧上举:两臂伸直经前至侧上方举起,位于上举与侧举之间45°,掌心相对。
2. 两臂前上举:两臂伸直经前至前上方举起,位于上举与前举之间45°,两手同肩宽,掌心相对。
3. 两臂前下举:两臂伸直经前至前下方举起,位于前举与两臂下垂之间45°,两手同肩宽,掌心相对。
4. 两臂侧下举:两臂伸直经侧至侧下方举起,位于两臂侧举与两臂下垂之间45°,掌心向下。
另外还有斜方向的举。指两个中间方向的中间部位。例如:前上斜举:指前上举与侧上举之间45°部位。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汉字、语言、词汇、字典、汉语
参考资料:
1新华字典
贡献者:
系统标准答案、鱼¢龙菲凤舞、pikali、 鬼画符、xztlsy、弦之月NONO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赵尔巽、应举
“举”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to raise; to lift up
2to recommend; to praise
3an action; behavior
4to hold; to conduct (an event)
5to bring up
很多人以为清朝灭亡之后,大牢里面的犯人肯定就被放走了,因为朝廷都没了,狱卒肯定也就全部不干了,因为没人发饷钱,自然就不干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众所周知,清朝灭亡是和平度过的,所以说朝廷下面的部门还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是换了个名字而已,监狱自然也都是正常运作的。
民国取代清朝时所发生的场景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血腥、暴力,除了在1911年南方各省爆发的一部分武力夺权之外,1912年民国全面取代清朝的时候,一切的发生是非常平和的。
清朝和民国的和平交替
1912年,南北局势紧张到了极点,南方孙中山的南京国民政府虽然看起来气势很足,但若论实际的实力,孙中山根本无法和北方的袁世凯对抗。
南方真正拥有实际力量的是那些突然夺权成功的军阀或者由前清旧臣过渡而来的新军阀。
不过他们这些人和掌握着北洋军队的袁世凯相比,却同样有着巨大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南方的民国临时政府为了不使反清大业走到绝路上,他们就选择了和袁世凯展开谈判,最后他们在经过各种交流后,达成了一个共赢的协定。
这个共赢的协定就是由袁世凯帮忙推翻清朝,然后南京国民政府以及南方的其他代表人士推举袁世凯成为接下来的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在和南方交谈的时候,虽然一直犹豫着不知该不该答应他们,但是到后来,他还是答应了。
在他这位晚清最有实力的重臣主导下,接下来并没有发生什么流血事件,民国就取代了清朝。
从此之后,民国开始进入了以袁世凯北洋政府为主导的时代,在清朝和平退出幕后后,袁世凯更是如愿以偿成为了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当时不仅和南方之间有着协议,他和清政府之间也有着协议,他和清政府之间是有着和平交替协议的。
朝被关押的罪犯在民国
不过虽然北洋政府是清朝的合法继承者,但是民国毕竟和清朝这种封建王朝是不一样的,民国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因此有些事情还是要做出改变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待清朝遗留下来的那些犯人,自然就有着不同的对待方式。
在民国时期,如果是一些民国法律也严明惩罚的犯人,那他们的罪行就会在民国时期得到延续惩罚,会继续被关押在牢房中。
比如杀人、抢劫以及其他种种恶劣的罪行,都包含在这种范畴里面。
不过另一些犯人就不一样了,比如那些曾经跟孙中山一起参与同盟会以及各种造反起义被抓的犯人,在民国时代他们则会被当成志士放出来。
虽然当时是由袁世凯主导而不是由孙中山主导的,但是这些表面上的事情还是要做出来的。
还有其他得罪清朝皇亲国戚或者触动了一些清朝专有法律条令而被抓起来的犯人,他们同样会被放出来。
同时,清朝大牢里经常惯用的各种酷刑也随之消失在了历史中,像那些我们听着就心里发毛的刑罚,自此再不复出现。
而那些长年套在犯人们脖子上、手上的枷锁,也被解除了下来,民国时期对待犯人们时,采取了比较接近西方的文明方式。
举例,部首笔画
部首:丶 部外笔画:8 总笔画:9
五笔86:IWFH 五笔98:IGWG 仓颉:FCQ
笔顺编号:443134112 四角号码:90508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3E
基本字义
1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
2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
3 发起,兴办:~义。~办。创~。
4 提出:~要。~例。
5 推选,推荐:推~。荐~。
6 全:~国。~世。~家。
7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
8 攻克:“一战而~鄢、郢”。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举( 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2 同本义 [raise;lift up]
举,对举也。——《说文》
举,擎也。——《广韵》
其坚不能自举也。——《庄子·逍遥游》
举所佩玉玦。——《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举桉(桉同“案”。借指夫妻相敬);举案(举起托盘以进奉食品)
4 拿起;提起 [hold up]
举全吴之地。——《资治通鉴》
举以予人。——宋· 苏洵《六国论》
5 又如:举白(举杯喝尽。干杯);举踵(举起脚跟。比喻切望);举纲持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皮衣领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顺了。比喻办事要抓关键部分)
6 飞,飞起;飘动 [fly]
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
7 又如:举翮(展翅起飞);风举(随风飘动)
8 升起;耸起 [lift]
叔籔,火烈具举。——《诗·郑风》
中江举帆。——《资治通鉴》
9 仰起;抬起 [face upward;raise]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10 又如:举眼无亲(人地生疏,孤单无依);举手加额(把手举上额头敬礼)
11 发问;动问 [question]
主人不问,客不先举。——《礼记》。孔颖达疏:“举亦问也。客从外来,宜问路中寒热无恙,若主人未问,则客不可先问也。”
12 推荐;选用 [recommend;choose]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左传·襄公三年》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举孝廉不行。——《后汉书·张衡传》
13 又如:举孝廉(荐举孝子和廉洁之士);举保(推荐,举荐);举主(古时推举贤者做官或参加考试,被荐者称荐者为举主)
14 提出;列举 [enumerate]
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举数人以训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5 又如:举似(指点,告诉);举案(列出罪状并加以查证);举正(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举陈(列举陈述);举驳(提出理由,予以驳回);举类(举例)
16 兴起;发动 [start]
举事必循法。——《吕氏春秋·察今》
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并举而争起。——《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17 又如:举大事(指发动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举大计(举大事)
18 施行;办理 [carry out]
举先王之政。——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9 攻克;占领 [occupy]
一战而举鄢郢。——《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西举巴蜀。—— 汉· 贾谊《过秦论》
戊卒叫,函谷举。—— 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且秦举 咸阳而弃之,何但 越也。——《汉书》
20 成就;成功 [become famous]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陈涉世家》
21 参加科举考试 [examine]
应举下第。——唐· 李朝威《柳毅传》
岛初赴举。——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乙先得举。——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举乡试。——《明史》
22 又如:举进士;举首(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23 指摘;检举 [censure;report to the authorities]。如:举罚(揭发并处罚);举劾(检举揭发)
24 抚养;生育 [nourish;give birth to]。如:举子(生育小孩);举息(生育子女);举乳(哺乳)
25 放;发 [put;break out]。如:举音(放音喧呼;为悼死者而放声哀哭);举迹(发迹);举阁(放置,存放)
26 点燃 [fire]。如:举烛(点起烛火);举炊(生火做饭);举烽(燃点烽火);举燧(燃起火把;燃起告警烽烟)
27 取;拾取 [pick up]
财务之遗者,民莫之举。——《吕氏春秋》。高诱注:“举,取也。”
28 借贷 [borrow]。如:举债;举假(借贷);举贷(放债)
29 攀援 [climb]
木熙者,举梧槚。——《淮南子》
30 张开 [口] [open]。如:举口(开口,张口)
31 带动;率领 [lead]。如:举众闹事;举众出迎
32 耸立,突起 [tower]
河水翼岸夹山,巍峰峻举。——《水经注》
33 成立,站得住脚 [stand]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晋· 陆机《文赋》
34 记录;登记 [register]
举口数,生者著,死民者削。——《商君书》
35 谈论;称引 [talk]
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唐· 韩愈《原道》
36 赞许;表彰 [praise]。如:举名(称扬其名);举显(表彰)
37 复兴 [revive]
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礼记》
38 祭祀 [offer sacrifice]
靡神不举,靡爱斯牲。——《诗·大雅》
山川神袛有不举者为不敬。——《礼记》
39 没收 [confiscate]
凡货不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人。——《周礼》
40 吃丰盛的饮食 [have a square meal]
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周礼》
41 轻手诊脉 [feel the pulse lightly]
举,轻手诊脉之法。——《中国医学大辞典》
42 总括 [summary]。如:举凡(凡是;所有);举籍(统计人口、田亩等以登记成册)
〈名〉
1 言行;举动 [act;deed]。如:举止失措(举动失常);举指(犹举止,行动);举趾(指举动);举休(举止;举动);举以丧名(有所举动而丧失名誉)
2 科举考试 [examination]。如:举监(明清时以举人资格入国子监读书的人);举场(科举考场);举选(指科举)
3 举人的简称 [Juren]。如:中了举了
4 榉柳 [beech]
5 肺脊;骨体正脊 [vertra]
佐食受牢举如傧。——《仪礼》
6 古代词性术语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名词 [noun]
7 姓
〈量〉
1 古代重量单位,一举重三两 [three ounce]
〈形〉
1 全 [entire;whole]
举家锦衣玉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举门(满门,全家);举时(举世);举族(全族)
〈副〉
1 皆,都 [entirely;completely]
举疾首蹙頞。——《孟子·梁惠王下》
举欣欣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下》
杀人如不能举。——《史记·项羽本纪》
常用词组
1 举哀 jǔ’āi
(1) [wail in mourning]∶指办丧事时高声号哭,表示哀悼
(2) [go into mourning]∶戴孝
2 举案齐眉 jǔ’àn-qíméi
[man and wife respect with each other] 指后汉梁鸿之妻把食具抬举到眉眼那样的高度递给丈夫,极言夫妻相互敬爱之至
3 举办 jǔbàn
(1) [conduct]∶开办
举办训练班
(2) [hold]∶举行
举办展览会
4 举兵 jǔbīng
[dispatch troops] 出兵;起兵
举兵出征
举兵北上
5 举不胜举 jǔbùshèngjǔ
[be too numerous to list] 举也举不尽,形容极其多
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鲁迅《伪自由书》
6 举步 jǔbù
[step forward] 迈步;走路
7 举措 jǔcuò
[act] 举动;行为
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后汉书·王霸妻传》
举措失当
8 举动 jǔdòng
(1) [comportment]∶举止
(2) [act;movement]∶行动
举动自专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轻率的举动
9 举发 jǔfā
[expose, denounce] 检举揭发 [坏人、坏事]
10 举凡 jǔfán
[ranging from…to] 表示总括;凡是(下文大多列举);列举其大要
11 举高 jǔgāo
[rear] 特别是为了要高高地伸上去;使升高,举起
12 举国 jǔguó
[the whole nation] 整个国家
举国欢庆
13 举劾 jǔhé
[impeach sb by listing crimes] 列举罪行、过失加以弹劾
14 举火 jǔhuǒ
(1) [light a kitchen fire]∶生火做饭
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庄子·让王》
(2) [light a fire]∶点火
举火示警
15 举家 jǔjiā
[the whole family] 整个家庭;全家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聊斋志异·促织》
16 举荐 jǔjiàn
[recommend] 作为值得信赖或关注而推荐;作为值得注意或惠顾而提出
举荐人才
17 举借 jǔjiè
[borrow (large sums) money] 借贷;借进 [巨额款项]
举借外债
18 举力 jǔlì
[lift] 使物体上升的力
19 举例 jǔlì
[sample] 举出例子
从中举例
20 举目 jǔmù
[raise the eyes] 抬眼看
举目四望
21 举棋不定 jǔqí-bùdìng
[hesitate about(or over)what move to make] 手举棋子,断定不了往哪儿走。比喻遇事无主见,决断能力差
22 举人 jǔrén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汉代取士人不用考试,令郡国的守相推荐到中央;明清两代称乡试考取的人
23 举身 jǔshēn
[jump;leap] 纵身一跳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4 举世 jǔshì
[throughout the world] 整个人世;全世界
举世闻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5 举世闻名 jǔshì-wénmíng
[of world renown] 全世界都知道,声名远播
中国的象牙雕刻是杰出的, 北京的山水人物和 广州的花卉动物牙雕,尤其举世闻名。—— 秦牧《高高翘起的象鼻子》
26 举世无双 jǔshì-wúshuāng
(1) [unrivalled]∶全世界只有一个。形容极为罕见
(2) [unequaled]∶无与伦比
一种举世无双的职业
27 举事 jǔshì
(1) [stage an uprising]∶指发动武装起义
约期举事
(2) [recommend]∶举用人才
(3) [do]∶作事情
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吕氏春秋·察今》
28 举手之劳 jǔshǒuzhīláo
[hand's turn] 指轻微的劳动
29 举贤使能,举贤任能 jǔxián-shǐnéng,jǔxián-rènnéng
[promote able men] 推举品行正直的人,起用才能出众的人
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演义》
30 举行 jǔxíng
(1) [hold]∶进行 [某事]
大学生队今天下午举行比赛
(2) [perform]∶正式地做或依据规定的仪式做
举行结婚仪式
(3) [give]
(4) 主持办理
每周举行茶会
(5) 演出
这管弦乐队每季举行十次演奏会
31 举言 jǔyán
[speak] 发言,开口讲话
举言谓新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举言谓阿妹。
32 举眼 jǔyǎn
[raise the eyes] 抬起眼睛(看);举目
举眼一看,遍山红叶
33 举眼无亲,举目无亲 jǔyǎn-wúqīn,jǔmù-wúqīn
[have no one to turn to (for help)] 人地生疏,无亲友故旧
中舱只剩得赵不了一个,举目无亲,好不凄凉可惨!——《官场现形记》
34 举要 jǔyào
[list main points] 列举主旨、要点;选出主要部分,多用做书名
唐宋文举要
35 举业 jǔyè
[works fo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科举时代指专为应试的诗文、学业、课业、文字。也指八股文
36 举一反三 jǔyī-fǎnsān
[draw inferences about other cases from one instance]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37 举义 jǔyì
[rise in revolt] 起义;武装暴动
38 举止 jǔzhǐ
[bearing;manner;mien] 指姿态和风度
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后汉书·冯异传》
注意你的举止
察其举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39 举止大方 jǔzhǐ dàfāng
[have poise] 言行举动得宜、不拘束,待人接物不吝啬
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么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40 举踵 jǔzhǒng
[be on tiptoe] 踮起脚后跟
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争归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1 举重 jǔzhòng
[weight lifting] 做为比赛或练习的举杠铃运动
42 举子 jǔzǐ
[a candidate fo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科举时代被推荐参加考试的读书人
43 举足轻重 jǔzú-qīngzhòng
[hold the balance] 以一人向背,可以影响两方面的安危成败。比喻能起到影响全局的关键作用
举足轻重的人物
44 举坐,举座 jǔzuò,jǔzuò
[all those present] 指所有在座的人
举坐皆惊
举坐哗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