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触诊

腹部触诊,第1张

腹部触诊(浅部触诊手法,腹壁紧张度、压痛与反跳痛)(18分)

  

(1)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6分);

来源:考试大

  ①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并嘱其平卧于床上,头垫低枕,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放松腹肌。(2分)来源:考试大

  ②检查者手法正确:检查者应手温暖、指甲剪短,右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2分)

来源:考试大

  ③检查顺序正确: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2分)

  (2)

腹壁紧张度(4分)

  ①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正常(柔软):按压时腹部有一定弹性,但无肌紧张或抵抗,亦不饱满。(2分)

  ②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增加: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触诊时腹壁有明显紧张强直呈木板状,使检查者手指不易下压,有明显抵抗感觉。(2分)(或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减低:当手指按压时腹壁软弱无力,失去弹性。(2分))

  (3)

压痛及反跳痛(6分)检查者用手触诊腹部各处,特别是与各脏器有关的部位(如上腹部、脐部、右肋下、左腹下、麦氏点等),观察压痛。(3分)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称为反跳痛。(3分)

  (4)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腹部有局限压痛,考虑什么?(1分)

  ②炎性包块和肿瘤性包块在触诊时各有什么特点?(1分)

  ③如果有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其临床意义是什么?(1分)

检查者以手指按压病变部位,寻找压痛点,了解肿块的大小形态、软硬度、与皮肤和骨骼的联系等,对肿胀部位,检查皮肤温度,有无可凹陷性水肿和波动感等,以及对肌张力、肌腱滑动、关节摩擦、骨折端异常活动的检查。

2叩诊。

很少使用这种方法,有时为了判断骨骼有无损伤或疾病,以资区别软组织病变,可用此法。如沿下肢轴线叩击足跟,或轻叩骨突如棘突、掌骨头、大转子等处来寻找压痛点。

3听诊。

当关节主动或被动活动时,可听到一些声音,如膝关节盘状软骨和肥厚肌腱摩骨突的弹响,肌腱通过肥厚腱鞘和粗糙关节软骨面相互摩擦的捻发音。有时可用听诊器检查肿块有无血管杂音,或干骨端闻听由另一骨端轻叩的骨传导音,骨折时此音明显减弱。

4关节活动。

主要指被动活动,了解各关节的活动范围,如屈曲、伸直、外展、内收、旋转等方面的角度。

5肌力。

通过各关节的主动抗阻力运动,来检查各组肌群有无麻痹,并分为6级分类判断肌力。

0级:完全麻痹。

1级:肌肉微动。

2级:无地心引力运动。

3级:抗地心引力运动。

4级:次于正常。

5级:正常。

中医四诊:望 闻问 切

简介:

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四诊法",即: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解释:

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四诊法”,即: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类别:

所谓“望诊”,就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神”是精神、神气状态;“色”是五脏气血的外在荣枯色泽的表现;“形”是形体丰实虚弱的征象;“态”是动态的'灵活呆滞的表现。这就是对病人面目、口、鼻、齿、舌和苔、四肢、皮肤进行观察,以了解病人的“神”。扁鹊很重视也很善于望诊,把它列为四诊之首。

中医四诊:

所谓“闻诊”,是指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的声动,还要以鼻闻病人的体味、口臭、痰涕、大小便发出的气味。

所谓"问诊"就是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

扁鹊在总结前人诊法的基础上,又发明创造了“切诊法”。《史记》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司马迁为名医立传,扁鹊居首,可见司马迁对扁鹊的尊敬和对切诊法的重视。

所谓“切诊”,就是脉诊和触诊。脉诊就是切脉,掌握脉象。触诊,就是以手触按病人的体表病颁部分,察看病人的体温、硬软、拒按或喜按等,以助诊断。

详解:

一、医生必须具备的条件:

1、手指灵活,屈伸自如

2、粗细均匀,间距适当。

3、纹理细腻,触觉灵敏。

二、诊脉程序

(一)时间选择

1、平旦

2、空腹

3、休息五分钟

(二)患者伸手

伸手放脉枕上,与心脏处同一水平线上。

(三)定寸关尺

1、中指定关 桡骨茎突为关。

2、食指为寸

3、无名指为尺

4、拇指察反关脉

5、寸上为鱼际

(四)浮中沉

1、浮——皮肤

2、中——肌肉

3、沉——筋膜

(五)举按寻

1、举——皮毛

2、按——骨

3、寻——移动

(六)用心体察

1、浮沉——表里

2、迟数——寒热

3、短长——阴阳

4、大小——虚实

5、滑涩——气血

6、力量——胃气

7、节律——神

8、寸上——头

9、尺下——根

三、脉诊原理

(一)肺朝百脉

脉会太渊,独取寸口。

候胃气——柔和有力

候神气——有节律

(二)全像学说——全息律

1、左

寸——心

关——肝

尺——肾

寸上——头

尺下——性

2、右

寸——肺

关——脾

尺——命门

寸上——颈项

尺下——下肢

四、脉象与所主病症:类比推导

1、浮 2、沉 3、数 4、迟 5、缓

6、洪 7、细 8、滑 9、涩 10、 短

11、 长 12、 弦 13、 紧 14、 结 15、 代

16、 散 17、 叉 18、 伏 19、 动 20、 芤

21、 疾 22、 脱

推拿治疗在临床上最多应用的还是颈、肩、腰腿疼痛和四肢骨关节、肌肉、神经等病变,为了杜绝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发生,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鉴并融为一体的。通过此方法可以排除炎症、肿瘤等各种非推拿治疗适应证的疾病。而且还能使疾病得到明确诊断和提高治疗效果。由于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甚多,医学科学又是日新月异地发展,本书重点介绍四肢骨关节和脊柱最基本而又是最实用的物理诊断方法。

上肢部的物理诊断法

肩关节

1.望诊由于肩关节周围肌肉丰富,所以望诊时必须两侧对比检查。检查时两肩一定要裸出,对比两肩外形是否对称,高低是否一致,有无畸形、肿胀、窦道、肿块及静脉怒张、有无肌肉萎缩等情况。正常肩关节外形为浑圆形,若三角肌膨隆消失,呈“方肩”状,多提示有肩关节脱位或三角肌萎缩。若肩肿高耸,多为先天性肩肿骨高耸症。除静观外,还要视其动态情况,嘱患者做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观察有无活动障碍及其异常活动,如前锯肌瘫痪向前平举上肢,可出现“翼状肩胛”。

2.触诊首先要知道在肩部有几个骨性标志。在肩外侧最高点骨性突出是肩峰;其下方的骨性高突处是肢骨大结节;肩峰前方为锁骨外侧端;锁骨中,外1/3交界处的下方一横指为喙突。还要检查局部皮肤温度,有无肿胀,如系肿物,要检查其硬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何。要仔细地寻找压痛点,肩关节周围常见的压痛点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压痛点在结节间沟;冈上肌腱损伤,压痛点局限于大结节的尖顶部;肩峰下滑囊炎,压痛点局限在肩峰部。除压痛外应检查肩关节有无异常活动,如肩锁关节脱位时,当按压锁骨外端,可有弹性活动。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可在结节间沟触及肌腱的弹跳。

3.肩关节活动度检查要注意其运动方式,幅度,有无疼痛、受限,尤其注意其肩肿骨的动态;避免肩胛骨一起参与活动而造成的假象活动度。

肩关节的中立位为上臂下垂,屈肘90°,前臂指向前方。

关节活动度(图18)如下:

前屈:70°~90°后伸:40°外展:80°~90°内收:20°~40°内旋:70°~90°外旋:40°~50°上举:160°~180°(是前屈、外展和肩肿骨旋转的复合动作)

4. 特殊检查

1.搭肩试验:患肢肘关节屈曲,手放在对侧肩关节时,如肘关节不能与胸壁贴紧,则为阳性,表示肩关节脱位、粘连。

2.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嘱患者屈肘并做前臂旋后动作,检查者给以阻力,如肱骨结节间沟部位疼痛,则为阳性,表示肢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3.直尺试验:正常人肩峰位于肽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节连线之内侧。用直尺的边缘贴在上臂外侧,一端靠近肱骨外上髁,另一端如能与肩峰接触,则为阳性,表示肩关节脱位。

肘关节

1.望诊首先观察有无畸形。正常肘关节伸直时,有5°~15°的携带角。一般女性比男性要稍大。若大于此角度称之为肘外翻;若小于此角度称之为肘内翻。肽骨髁间骨折、肘关节脱位、桡骨小头脱位等未经整复时,均可见到肘部轮廓的改变。

其次要观察肘部有无肿胀。当肘关节肿胀时,肘后肱三头肌腱两侧饱满。肽骨内或外上髁骨折时,肿胀区常较局限。挠骨小头骨折,鹰嘴挠侧正常皮肤凹陷消失2触诊首先要注意肘部压痛点位置。肱骨外上髁压痛,多为防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压痛,多为肱骨内上髁炎;尺骨鹰嘴压痛伴囊性肿物,多为鹰嘴滑囊炎。此外还应包括对肘关节周围皮肤张力,肱动脉的搏动、尺神经硬度及粗细的改变,有无肿块以及肿块大小,硬度、部位,与活动的关系,以及滑车上淋巴结是否肿大等。

3.肘关节活动度检查

肘关节中立位为前臂伸直。屈曲:135~150°过度伸直:10°旋前:80°~90°旋后:80°~90°

4.特殊检查

1.网球肘试验:又称腕伸肌紧张试验。肘关节伸直,同时前臂旋前,腕关节被动屈曲,能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疼痛者观为阳性,表示肱骨外上髁炎。

2.肘关节外翻挤压试验:肘关节伸直位,检查者一手抵住肘关节外侧,并使肘关节被动外翻,如有疼痛,则为阳性,表示桡骨小头骨折。

3.肘三角(图20):正常的肘关节于完全伸直时,肽骨外上髁、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三个骨性突起点,在一条直线上;当肘关节于完全屈曲时,这三个骨性突起点构成一等腰三角形。若肘三角关系改变,表示有骨折、脱位。

腕关节与手

1.望诊 对比检查两腕关节与两手,观察有无畸形、肿胀和异常动作等。

常见畸形有桡骨远端骨折引起的银叉样畸形;正中神经损伤所致大鱼际肌萎缩,呈猿手畸形;桡神经损伤所致腕下垂;尺神经损伤所致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呈爪形手;以及并指、多指、钮扣畸形、鹅颈畸形等。

腕关节肿胀以背侧指伸总肌腱两侧明显。“鼻烟窝”消失常提示有腕舟状骨骨状。两侧腕关节肿胀伴多发性、对称性近节指间关节棱形肿胀多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指骨棱形肿胀常见于指骨结核或内生软骨瘤。手指末节呈鼓褪样肿胀,则提示为肺性骨关节病变,也称槌状指。腕背或掌指关节的掌侧面有局限性肿块,与皮肤无粘连,但附着于深部组织,有囊性感,多为健鞘囊肿。

手指震颤,多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震颤性麻痹、慢性酒精中毒等。双手呈搓泥丸的颤动,在运动时减轻,静止时加重,多为巴金森综合征。

2.触诊自尺挠骨远端向指骨方向依次检查腕及手部压痛的部位和程度,是否伴有肿胀、放射痛、异常感觉等。手掌部位应包括大小鱼际肌及屈肌肌健部位有无压痛。局部肿块的性质,是否随肌腱活动等。在屈伸手指过程中,如有弹响,多为弹响指或称为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当前臂旋转时,下桡尺关节发生弹响,多为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

3.腕关节及手部各关节活动度(图21)检查

1.腕关节中立位为手与前臂成直线,手掌向下。

伸;30°~60°掌屈:50°~60°桡侧倾斜:25°~30°尺侧倾斜:30°~40°

2.手指关节中立位为手指伸直。

掌指关节:伸为0°,屈可达90°近节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90°远节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

3.拇指中立位为拇指沿食指方向伸直。

外展:可达40°屈曲:掌拇关节可达20°~50°,指间关节可达90°对掌:不易量出度数,注意拇指横越手掌之程度内收:伸直位可与食指桡侧并贴

4. 特殊检查

1.握拳尺偏试验(图22):患者握拳,拇指在其余四指之下,使腕关节做被动尺偏运动,引起桡骨茎突部疼痛为阳性。见于挠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2)桡侧伸腕肌腱摩擦试验:医生握住患肢前臂远端,手掌放在前臂挠侧背部,嘱患者主动做腕屈曲活动或握拳及放松的连续运动。如医生掌下有明显摩擦声则为阳性。见于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

3.腕关节尺侧挤压试验:腕关节于中立位,并被动使之向尺侧偏斜井挤压,若下桡尺关节疼痛为阳性,见于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或尺骨茎突骨折。

下肢部物理诊断法

髋关节

1.望诊 站立位有无髓关节畸形、臀部肌肉萎缩、腰前凸代偿性增加、大腿皮肤皱折加深,下肢有无内收、外展或内外旋转畸形和下肢短缩或增长的改变;同时还要观察两侧髂嵴和两侧臀皱襞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行走时患肢能否持重,步态是否均匀、稳定,并描述步态的特点。2触诊 髋关节肿胀,可触及其周围皮肤张力增高。髋关节脱位,可在异常部位触到股骨头或扪及股动脉搏动减弱。臀肌挛缩可在臀部触及紧张的束带。弹响髋可在粗隆处触及肌腱的弹跳,并出现弹响声。大粗隆处浅压痛伴有囊性肿块,多为大粗隆滑囊炎。

3.髋关节活动度检查 中立位为髋关节伸直,髌骨向上。

关节活动度(图23)如下:屈曲:130°~140°后伸:10°~15°外展:30°~45°内收:20°~30°内旋:40°~50°外旋:30°~40°4特殊检查

1)单腿独立试验(图24):患者直立,背向医生,患肢屈髓屈膝上提,用健肢单独站立。正常时,骨盆向健侧倾斜,患侧臀皱襞向上提起,称为阴性。同法使患肢单独站立,如发现健侧骨盆及臀皱襞下降,即为阳性,见于髋关节病变或臀中、臀小肌麻痹。

2)望远镜试验: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医生一手握住小腿,沿身体纵轴向上推;另一手摸着同侧大粗隆,此触及有活塞样活动感,为阳性。见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尤以幼儿体征更为明显。

3)“4”字试验(图25):患者仰卧,嘱患肢屈髋屈膝并外旋髋关节,使其外踝置于健侧下肢膝关节上部,形如“4”字。若无法完成“4”字动作而髋部疼痛者,为髋关节病变。若能完成“4”动作时,医生一手压对侧的髂前上棘,另一手将患肢膝关节内侧向下压,如出现骶髂关节部疼痛,则为阳性。见于骶髂关节炎等骶髂部病变。图25

4)屈膝屈髋分腿试验:患者仰卧,双下肢屈曲外旋,两足底相对,医生两手分别置于膝做双膝分腿动作,出现股内侧疼痛,为阳性,提示内收肌痉挛。

5)足跟叩击试验: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医生以一手将患肢略作抬高,另一手沿体纵轴叩击其足跟,使髋部产生震痛,为阳性,见于髓部骨折、炎症或下肢骨折。

6)中立位试验: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用手平托患肢足跟,足呈外旋位为阳性,见于股骨颈骨折。

7)髂胫束挛缩试验(图26):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将健侧髓膝关节屈曲,抱于胸前;医生站在患者背后,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上方,使膝关节屈曲90°,患髓先屈曲后外展再伸直,此时医生除去外力使其自由坠落,如有髂胫束挛缩,则患肢可被动地维持在外展位,则为阳性,并可骼崎与大粗隆之间摸到挛缩的髂胫束。8)托马征(图27):患者平卧,健侧髓膝关节尽量屈曲,使大腿贴紧躯干,双手抱住膝关节,并使腰部贴于床面,如患髓不能完全伸直,或虽伸直但腰部出现前突,则托马征阳性,并应记录患髓关节屈曲角度。见于髓关节僵硬,腰椎结核或骼腰肌痉挛。

膝关节

1.望诊 比较两侧股四头肌,特别是观察股四头肌内侧头有无明显萎缩。当膝关节屈曲位,骸韧带两侧“膝眼”消失,表明关节有肿胀。站立时双腿并拢,两腿股骨内髁及双足内踝可以接触。若两内踝分离,即为膝外翻,又称“X”型腿;若两内髁分离,即为膝内翻,又称“O”型腿(图28)。膝内、外翻畸形,常见于佝偻病、股骨下端或胫骨上端骨折、骨髓炎或软骨发育不良等引起,因骺板生长不对称所致。在站立时,膝关节呈明显的过伸状态,称为膝反屈或称为军刀腿(图29),常见于小儿麻痹后遗症。股骨内、外髁任何一侧见有局限肿大,伴浅静脉怒张,提示有肿瘤的可能性。2触诊确定压痛的部位,对诊断膝关节疾患十分重要,膝部常见压痛点(如图30)示。若发现肿块(包括胭窝部),应检查其大小,硬度,深度,有无压痛与周围组织及膝关节活动的关系。膝关节周围触及滑膜增厚、变韧,提示慢性滑膜炎。在伸直膝关节时,将骸骨作上下或左右推移时,出现沙沙的摩擦音及痉痛,提示骸骨软化症。膝关节在运动时出现音调清脆的弹响同时伴有疼痛者,提示半月板损伤。

3.膝关节活动度检查 中立位为膝关节伸直。

膝关节活动度(图31)如下:

屈曲:120°~150°过伸:5°~10°内旋约:10°外旋约:20°4 特殊检查

1)浮髌试验(图32):患者仰卧位,患肢伸直放松,医生一手虎口对着骸骨上缘,手掌压在骸上囊上,使关节积液集中在骸骨之下,另一手食指以垂直方向挤压髌骨,并迅速放开。如感觉髌骨浮动或有撞击股骨髁的感觉,即为阳性,提示膝关节内有积液。

2)髌骨摩擦试验:患者仰卧,患肢伸直放松,医生用一手按压住骸骨,并使其在股骨髁关节面上作上、下及左、右的移动,如有摩擦音或患者感觉疼痛,则为阳性。提示骸骨软化症。

3)麦氏(McMurray征)试验(图33):患者仰卧,医生一手握住患肢足部,另一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别摸住膝关节内、外侧关节间隙,先使膝关节极度屈曲,然后将小腿内收,外旋,并逐渐伸直膝关节,此时内侧膝关节疼痛或有弹响,说明内侧半月板损伤。反之使小腿外展、内旋,逐渐伸直膝关节,如有外侧膝关节疼痛或弹响,说明外侧半月板损伤。

4)研磨试验(图34):此试验为鉴别侧副韧带损伤与半月板损伤的方法。患者俯卧位,下肢伸直,患膝屈曲90°,可请一助手将大腿固定不使转动,医生双手握住足踝沿小腿纵轴提起小腿,然后再内外旋转小腿,此时侧副韧带处于紧张状态,如有损伤,在旋转时会引起疼痛,提示侧副韧带损伤。另一方法是医生双手按压足部,并内外旋转小腿,若出现疼痛,提示半月板损伤。5)侧向挤压试验(图35):患者仰卧,伸直下肢,医生一手握住踝关节向外侧施加压力,另一手在膝关节作向内侧加压,使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承受外翻张力,如有疼痛或有侧方活动,则为阳性,提示内侧副韧带损伤。如作相反方向施加压力,使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承受内翻张力,此时有疼痛或侧方活动,提示外侧副韧带损伤。

6)过伸试验: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医生一手抬起小腿,另一手按压住膝部,使膝关节出现被动过伸运动,如有疼痛为阳性。可见于半月板前角损伤、股骨髁软骨损伤或脂肪垫肥厚、损伤等。

7)抽屉试验(图36):患者仰卧,屈膝90°,足平放于床上,医生可坐在患者的足部,以稳定其足,双手握住小腿上端作前拉后推的动作,如小腿上端能向前拉动,说明前交叉韧带损伤;如小腿上端能向后推动测说明后交叉韧带损伤。

髋关节由髋臼、股骨上端,以及所附的韧带和肌肉组成。前方为腹股沟,呈轻度凹陷,有股动脉、静脉和股神经通过。后方臀肌饱满,有坐骨神经走行。

视诊:畸形髋关节畸形复合者居多,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和屈曲外展外旋畸形等。由于腰椎前凸和骨盆倾斜的代偿,畸形不明显,检查时需注意将骨盆放正。屈曲畸形:将骨盆在矢状面上放正,可将健腿极度屈曲,患髋屈曲畸形即显示出来。可用角度尺测量;展收畸形:使髂前上嵴连线与躯干直线垂直,骨盆在冠状面上摆正,患髋的内收和外展畸形显示出来;旋转畸形:使两侧髂前上嵴距床面距离相等,骨盆在横截面上摆正,患髋的内旋或外旋即显示出来,可利用髌骨面的垂线测量。有时对比双足体位,可作粗略估计;缩短畸形:因髋关节伤病引起的下肢短缩,除尺量法之外,可通过对比两侧大转子的位置来判断。

肿胀和肿块。髋关节本身的肿胀显于前方,即腹股沟饱满;而臀部的异常丰满,常反映髂骨本身的病变。髋关节外上方突起,多因先天性脱位或半脱位引起,而外下方肿胀则属大转子病变或系腰骶部感染流注的脓肿。大腿内上方肿胀,除耻骨和小转子病变外,也可考虑流注脓肿。

臀皱襞婴幼儿双侧臀皱襞不对称,可反映先天性髋脱位的存在。

臀肌萎缩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中常见。

步态。臀式步态:在负重期,髋关节应呈轻度外展位,当臀中、小肌(外展肌)麻痹或髋关节脱位时,髋关节不能外展负重,而是相反的呈内收位,即显臀部下垂。为了减轻臀下垂,每走一步,主动将躯干侧向负重侧的患腿,这种跛行步态称之为臀式步态。当双侧髋脱位时,双侧臀部交替下垂,类似鸭行;下肢广泛麻痹步态:主要表现在摇摆期的腿不能作屈髋动作,靠提升骨盆(腰方肌)离地。负重期也属臀式步态,同时躯干后倾,因臀大肌麻痹,靠髋后伸紧张前方韧带来维持站立。有时病人以手扶大腿来维持伸膝站立;关节强直时,靠骨盆的扭转来移动下肢,即腰椎代偿性的伸屈动作;髋关节各类型的畸形体位,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异常步态,有的难于描述,但经仔细分析即可明确。

触诊:压痛点。髋关节本身疾患可在腹股沟中点或臀部中央区寻找压痛。大转子压痛易于寻找,有的按压大转子可引起髋关节痛。

肿块。髂窝部可表现肥厚或饱满(脓肿),有时在耻骨上可触及肿块(肿瘤)。疑有髋关节感染或耻、坐骨肿瘤时,应作肛门指诊,寻找脓肿或肿块。疑有髋关节脱位时,需在臀部或髋关节外上方寻找股骨头,通过关节的旋转可触及股骨头的转动。

活动:被动活动。病人平卧位,髋关节伸直为0度,屈曲时大腿可贴腹壁,与躯干交角约为30度,屈伸角度可连续记录为0~150度,即屈曲到150度位,伸直为0度,实际活动范围共150度,外展和内收则以中立位为0度,小腿内收的角度等于髋外旋的角度,小腿外展等于股内收。检查时需要注意固定骨盆,避免骨盆的转动代替了髋关节的活动而引起误差。

主动活动主要检查肌力。有的病人主动伸屈髋关节,同时出现弹响声,即所谓的“弹响髋”,常因为阔筋膜张肌腱肥厚与大转子磨擦所致。有时在内侧是髂腰肌肥厚的肌腱与小转子磨擦而来。

什么是腰肌劳损?

腰部慢性积累性损伤或是急性腰扭伤治疗不当可引起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早期症状有哪些?

慢性腰痛特点是久坐、久站或弯腰时腰痛,弯腰双手搬起重物时,疼痛加重,有反复发作史,疼痛在单侧或双侧,腰椎横突、髂嵴及骶骨后方等腰背肌的起、止点处。腰部乏力,稍有不慎即有扭伤感,症状随之加重,并伴有腰活动障碍。

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时腰肌劳损患者会有牵掣不适感。不能久坐久站,不能胜任弯腰工作,弯腰稍久,便直腰困难,常喜双手捶击腰背部。腰部酸楚、疼痛受寒后腰肌劳损调查症状会加重,遇热后症状可缓解。弯腰过久则疼痛加重,直腰困难。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酸痛不适,或呈钝性胀痛,腰部重着板紧,如负重物,时轻时重,缠绵不愈。

腰肌劳损要做什么检查?

1、触诊

压痛点多在骶棘肌、腰椎横突及髂嵴后缘等部位。腰部肌肉紧张痉挛,或有硬结及肥厚感。

2、X线检查

这是需要做的腰肌劳损的检查之一,也是腰肌劳损较为科学准确的判断方法。

3、ECT检查、骨密度检查

年老或骨质疏松患者检查可选择ECT检查、骨密度检查,检查是否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司机腰肌劳损怎么办?

1、理筋手法

①俯卧按摩法,患者俯卧,术者用手掌揉按两侧骶棘肌,然后找出压痛点或痛性结节,由上而下逐个进行点穴、弹拨、拿捏,然后施于滚法,注意手法不宜过重。

②侧卧屈伸法,令患者侧卧,患侧在上,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按其腰部痛处,一手握持患侧踝部并向后牵拉,使髋关节过伸,继而屈髋屈膝,使大腿触及腹部,然后将下肢牵拉伸直,反复3次。

2、针灸疗法

①针刺取阿是穴。肾俞、志室、气海俞、命门、腰阳关、次髎、委中等,针刺后可在腰部穴加拔火罐,以散瘀温经止痛。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②耳针刺腰骶区、神门区、肾区等,可稍作捻转,两耳同刺,留针10分钟,隔日1次,可连作23次。这也是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3、饮食治疗

①寒湿腰痛

②湿热腰痛

③瘀血腰痛

④肾虚腰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017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