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要通过突触结构,所以其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图2中信息分子的运动方向是⑤→④→⑥.由于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所以在F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的反应不属于反射.
(2)皮肤感受器受针扎之后,经过F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入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传导过程中①处神经纤维保持舒张,所以其膜外的电位情况是保持正电位,②处神经纤维接受兴奋后,Na+内流,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
(3)由于痛觉中枢位于人的大脑皮层,所以皮肤被针扎之后,神经冲动经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向上传导至大脑皮层,会使人感觉到疼痛.
故答案为:
(1)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⑤→④→⑥不属于
(2)F 保持正电位 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
(3)神经冲动经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向上传导至大脑皮层(痛觉中枢)
婴幼儿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 可分为四个时期,即第一屈曲期、第一伸展期、第二屈曲期、第二伸展期;
②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 小婴儿由于受紧张性颈反射及交叉伸展反射的影响,出现屈曲与伸展的动作以及非对称性姿势,随着原始反射的逐渐消失,出现了随意运动的发育、翻身以及四肢的自由伸展和屈曲; ③手、口、眼的协调发育: 从4~5个月开始出现对称性屈曲姿势,可用手抓住双脚放人口中,虽然肩部与臀部都抬高,躯干弯曲,接触床面积小,但仍能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产生手、口、眼协调。
8~9个月开始出现四肢自由伸展和屈曲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1)新生儿: 头经常转向一侧,上、下肢呈外旋、外展的半屈曲位,四肢基本上呈对称体位。上肢的肩、肘、腕关节,下肢的髋、膝、踝关节均呈屈曲位,呈现整体屈曲模式。躯干与上、下肢均着床,基底支持面积最大。
(2)2个月: 头部有时可保持正中位,但只能维持10s左右。由于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出现,使小儿呈非对称姿势,头扭转的颜面侧上肢与下肢呈整体伸展姿势,后头侧上、下肢呈整体屈曲模式。
(3)3个月: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仍存在,所以仍然呈非对称姿势。颜面可以左、右扭转,上、下肢逐渐失去整体的屈曲模式。两下肢有时可出现外旋,髋关节有时伸展。这时期小儿的下肢时而可从床面抬起,使身体的基底支持面缩小。
(4)4个月: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消失,身体呈对称姿势。两手可在正中线上合在一起。当两下肢伸展时脊柱成弓状,两髋关节屈曲时两膝关节随着一起屈曲。下肢可以呈髋、膝屈曲位足底着床,可以呈现出将一只脚放在另一侧膝盖上的姿势与运动模式。
(5)5个月: 两髋关节可向躯干屈曲,膝可伸展,可抬起臀部,可进行两足底着床进行屈膝抬臀的动作,基底支持面积进一步缩小,有时两下肢可呈现蛙状肢位。
(6)6个月: 可抬头,可从仰卧位向俯卧位翻身。髋关节屈曲角度可达90°,下肢外旋、膝屈曲,两手可抓自己的脚。
(7)7个月: 两手可抓脚并放入自己的口中,可抬起臀部与肩部,在仰卧位上的基底支持面积最小。上、下肢呈现各种多样的姿势与运动模式组合。重心抬高,成为成熟的仰卧位姿势。
(8)8个月: 小儿讨厌仰卧位,常翻身坐起或变为其他体位。
当宝宝躺着的时候,他的头部、躯干及四肢等都在不停的活动,随着月龄增加,能力越来越强,4个月开始出现中线活动,6个月完成翻身。 如宝宝总喜欢躺着,不爱动,6~8个月还没有翻身的迹象,家长需要注意及时检查,宝宝可能存在发育落后问题。
本通路又称浅感觉传导通路,由3级神经元组成。 1. 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 第1级神经元为位于背根神经节的脊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躯干、四肢皮肤内的感受器;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其中,传导痛、温觉的纤维(细纤维)在后根的背外侧部脊髓后角的胶状质中上升l~2个节段,再终止于脊髓后角的第2级神经元;传导粗触觉的纤维(粗纤维)经后根内侧部进入脊髓后索,再终止于第2级神经元。第2级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脊髓后角Ⅱ板层,它们发出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的外侧索和前索内上行,组成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侧束的纤维传导痛、温觉,前束的纤维传导粗触觉)。脊髓丘脑束上行,经延髓下橄榄核的背外侧,脑桥和中脑内侧丘系的外侧,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它们发出纤维称丘脑上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在脊髓内,脊髓丘脑束纤维的排列有一定的次序:自外向内、由浅入深,依次排列着来自骶、腰、胸、颈部的纤维。因此,当脊髓内肿瘤压迫一侧脊髓丘脑束时,痛、温觉障碍出现在身体对侧半部,逐渐波及下半部。若脊髓神经受到神经根外侧的肿瘤压迫,则发生感觉障碍在脊髓同侧。
2.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导通路 第1级神经元为三叉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经三叉神经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及口鼻腔粘膜的有关感受器;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根入脑桥,传导痛、温觉的纤维再下降为三叉神经脊束,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传导触觉的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第2级神经元的胞体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内,它们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组成三叉丘系,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发出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下部。在此通路中,若三叉丘系以上受损,则导致对侧头面部痛、温觉和触觉障碍;若三叉丘系以下受损,则同侧头面部痛、温觉 和触觉发生障碍。 听觉传导的第1级神经元为蜗螺旋神经节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的螺旋器(Corti器);中枢突组成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一道,在延髓、脑桥交界处入脑,止于蜗神经前核和后核。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蜗神经前核和后核,发出纤维大部分 在脑桥内经斜方体交叉至对侧,至上橄榄核外侧折向上行,称外侧丘系。外侧丘系的纤维 经中脑被盖的背外侧部大多数止于下丘。第3级神经元胞体在下丘,其纤维经下丘臂止于内侧膝状体。第4级神经元胞体在内侧膝状体,发出纤维组成听辐射acoustic radiation,经内囊后肢,止于大脑皮质颞横回的听区。
6听觉传导通路 第1级神经元为蜗螺旋神经节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的螺旋器(corti器);中枢突组成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一起,在延髓。脑桥交界处人脑,止于第2级蜗神经腹侧核和背侧核。此二核发出的纤维在脑桥背。腹两部之间横行越至对侧,组成斜方体,至上橄榄核的外方折向上行,是为外侧丘系,向上经中脑被盖的外缘,主要止于下丘,下丘再发纤维到内侧膝状体(外侧丘系中可能有少量纤维直接到内侧膝状体),自此发出纤维组成听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听区(颞横回)。 蜗神经腹侧、背侧核的纤维除直接形成对侧的外侧丘系外,也有些纤维在听觉通路上的某些中继性核团(如上橄榄核等)换元,以后再加人同侧或对侧的外侧丘系,故听觉冲动是双侧传导的。 若一侧外侧丘系及其以上的听觉传导通路受损,不产生明显的症状,但损伤蜗神经、内耳或中耳,则引起患侧听觉障碍。下丘还发出纤维到上丘,再经顶盖脊髓束下行至脊髓,完成听觉反射。 传导平衡觉的第l级神经元是前庭神经节内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半规管的壶腹嵴、球囊斑和椭圆囊斑;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与蜗神经一道入脑桥,止于前庭神经核群。由前庭神经核群发出纤维至中线两侧组成内侧纵束,其中,上升的纤维止于动眼、滑车和展神经核,完成眼肌前庭反射(如眼球震颤);下降的纤维至副神经脊髓核和上段颈髓前角细胞,完成转眼、转头的协调运动。此外,由前庭外侧核发出纤维组成前庭脊髓束,完成躯干、四肢的姿势反射(伸肌兴奋、屈肌抑制)。由前庭神经核群还发出纤维与部分由前庭神经直接来的纤维,共同经小脑下脚(绳状体)进入小脑,参与平衡调节。前庭神经核还发出纤维与脑干网状结构、迷走神经背核及疑核联系,故当平衡觉传导通路或前庭器受刺激时,可引起眩晕、呕吐、恶心等症状。由前庭神经核群发出的第2级纤维向大脑皮质的投射径路不明,可能是在背侧丘脑的腹后核换神经元,再投射到颞上回前方的大脑皮质。
空肠始于十二指肠空肠曲,占空回肠全长的2/5,占据腹腔的左上部;回肠占空回肠全长远侧3/5,在右髂窝续盲肠。回肠位于腹腔右下部,部分位于盆腔内。
空肠与回肠均由肠系膜连于腹后壁,其活动度较大。空肠与回肠的粘膜形成许多环状襞,襞上有大量小肠绒毛,因而极大地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环状嬖在空肠上1/3段,最密最高,向下逐渐减少变小,到回肠下部几乎消失。粘睡层内含有淋巴滤泡,分孤立淋巴滤泡与集合淋巴滤泡两类,前者分散于空肠与回肠粘膜内,后者多见于回肠下部,有20~30个,呈梭形,其长轴与小肠长轴一致,常位于回肠的对系膜缘。肠伤寒的病变发生在集合淋巴滤泡,可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
空肠与回肠在腹腔内迂曲盘旋形成肠样。空、回肠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但外观上,空肠管径较租,管壁较厚,血管较多,颜色较红;而回肠管径较细,管壁较薄,血管较少,颜色较浅。此外,肠系膜的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变厚,脂肪含量越来越多。空、回肠肠系膜内血管的分布也有区别,空肠的直血管较回肠长,回肠的动脉弓的级数多(可达4级或5级弓),而空肠的动脉弓级数少。
距回肠末端03~1m范围的回肠壁上,约2%的成人有长2~5cm的羹状突起,自肠壁向外突出,口径略细于回肠,称Meckel憩室,此为胚胎时期卵黄蒂未消失形成的。此憩室可发炎或合并溃疡穿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其位置靠近阑尾,故症状与阑尾炎相似。
提高腿部爆发力需要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应该选择大重量、低次数的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具体如下:
1大重量、低次数(1到4次)主要增长肌肉的力量和体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力气,这里也包括肌肉的爆发力。这种锻炼肌肉的方法针对腿部大肌肉群。
2中等以上重量、中次数(6到12次)主要增长肌肉的围度,也可以说是增长肌肉块。
3轻重量、超高次数(30次以上)主要是提高肌肉的质量以及消耗局部的脂肪。
提高腿部爆发力运动项目:
1跑步:跑步会让自身的肌肉变得强壮,尤其对小腿肌肉更是有着很大的好处。经常跑步,会让小腿的肌肉慢慢的变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坚硬,最后提升爆发力。
2跆拳道:众所周知,跆拳道对腿部肌肉的要求有着极为严苛的条件。不论是防御、攻击,甚至保持中心的站立姿势,这些都离不开腿部肌肉的支持。所以,经常练习跆拳道,对腿部爆发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3跳绳:想要提升腿部的爆发力,就要在平时让腿部时刻都有着爆发潜力。跳绳的时候,每一次的起跳都要有着很强的劲力,在一瞬间的爆发才会获得更好的成绩。抑扬顿挫的节奏,会让腿部的肌肉变得活力十足,提升爆发力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4深蹲:一般情况下,腿部爆发力惊人的人负重的能力总是比别人更胜一筹。在训练的时候,可以选择深蹲来提升自己的负重能力,为了效果显著,适当的可以为自己增添一些重量。长久坚持,腿部的力量将会有质的发展。
5骑自行车:骑自行车的时候,大多数的力量来源都是来自腿部。训练的时候,想要提升腿部的爆发力就不能慢慢的训练,最好像职业选手那样进行中长距离的冲刺训练,或者进行远距离的马拉松比赛,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踢足球:踢足球是非常讲究技巧的,一个好的位置或者好的起球角度都会决定着一场比赛的胜负。经常踢足球,会让自己的腿部各个方向以及部位得到充分的锻炼,时间久了腿部的肌肉将会大幅度的增强。
脑瘫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类型、受损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若同时存在两种类型,则表现更为复杂,即使单一种类型,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也不一样。虽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但脑瘫小儿一般都有以下四种表现。
一、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
运动发育落后表现在粗大运动和(或)精细运动两方面。判断运动发育是否落后的指标很多,每个动作在不同年(月)龄中表现又不一样,但一些主要指标在临床应用时应熟练掌握。正常小儿3个月时能抬头;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能在胸前相握,安静时能在眼前玩弄双手;6~7个月时会独自坐在较硬的床面不跌倒,8~10个月时会爬,爬时双上肢或下肢交替向移动;1岁时能独自站立;l岁~l岁半时能行走。脑瘫小儿在上述年龄阶段一般都不能达到正常小儿水平。
脑瘫小儿在新生儿时期常表现为动作减少,吸吮能力及觅食反应均差。正常3个月小儿仰卧位时常有踢腿、蹬踏样动作,而且为交替的蹬踢。脑瘫小儿踢蹬动作明显减少,而且很少出现交替动作,正常4~5个月的小儿上肢活动很灵活,脑瘫小儿上肢活动也减少。正常小儿在l岁以内尚未形成右利或左利,而痉挛型脑瘫偏瘫型则表现为经常只利用一只手持物或触物,另一侧手的活动减少,而且手常呈握拳状。
二、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是安静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通过被动地屈曲、伸直、旋前、旋后肢体,了解其肌张力。小婴儿可握住其前臂摇晃手,根据手的活动范围了解上肢肌张力。测下肢肌张力还可握住小腿摇摆其足,根据足活动的范围判断其张力,张力低时摇晃手足时手足甩动的范围大,张力高时活动范围小。
还可根据关节活动范围大小来判断,被动运动关节若活动范围大,说明肌张力低,关节活动范围小,活动受限说明肌张力高。了解上肢肩关节活动范围可检查"围巾征",观察肘关节与躯干正中线的关系,了解下肢肌张力可检查外展角、胭窝角、足跟触耳试验及足背屈角。
检查肌张力时还可以通过"牵拉试验"来了解,此项检查容易掌握,握住小儿双手,将其从仰卧位拉成坐位,观察头后垂的情况可了解颈背部肌肉张力。
肌张力的发育过程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屈肌张力增高,随着月龄增长肌张力逐渐减低转为正常。所以一些不太严重的痉挛性脑瘫,在6个月以内肌张力增高并不明显,有时造成诊断困难。但一些严重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仍可在6个月以内表现出肌张力增高。
痉挛性脑瘫肌张力增高表现为"折刀式",但需注意在检查时如反复连续多次屈伸肢体,则"折刀"的感觉逐渐不太明显。手足徐动型在l岁以内往往无肌张力增高,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表现出来,常呈"齿轮状"或"铅管状"。强直型表现为"铅管状"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不增高,肌张力低下型则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关节活动范围增加,但腱反射活跃或亢进。
检查肌张力时要注意,一些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儿,由于关节挛缩,以致关节活动受限,不要误认是肌张力增高。
三、姿势异常
脑瘫患儿异常姿势多种多样,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有关。
1。俯卧位 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延缓消失,婴儿时期(3~4个月以后)表现为俯卧位时屈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屈曲,臀部高于头部;或不能抬头,双上肢不能支撑躯干,肩部着床,臀部高举;或上肢内旋、屈曲,两手握拳,下肢伸直,内收内旋,足尖朝内;也可表现为一侧异常,一侧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图中所示为左侧受累。
2。仰卧位 也受紧张性迷路反射影响,头后仰,下肢伸直,有时呈角弓反张姿势。由于不对称颈紧张反射持续时间延长(正常小儿4~5个月时消失),表现为头转向一侧时,枕部的一侧上肢及下肢呈屈曲状,面部一侧上下肢伸直。有时呈 Mom反射状姿势。有时呈双下肢伸直。四肢肌张力低下,仰卧位时腕、肘、肩、髋、膝、踝等关节均可同时平置于床面,呈青蛙仰卧状
3。由仰卧位 牵拉成坐位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双手,缓缓从仰卧位拉成坐位,观察在牵拉过程中姿势的变化。正常小儿4~5个月时头即不再明显后垂,两上肢能主动屈曲。3~4个月以后的脑瘫小儿可表现为躯干拉起,但头后垂;一侧下肢伸直,足跖屈;双下肢均伸直伴足跖屈;一侧上肢正常,呈屈肘动作,另一侧伸直;牵拉时不经坐的过程直接成为直立姿势;头极度后垂,脊柱背屈。
4。直立位 正常3~4个月的小儿当扶其腋下呈直立悬空位时,表现为双下肢屈曲,6个月扶成直立位时,下肢能支持体重。脑瘫小儿直立悬空位时往往两下肢内旋、伸直、足尖下垂,两下肢由于内收肌张力增高表现为两腿交叉呈剪刀状。脑瘫小儿直立位时,头、脊柱、足跟往往不能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髋腰部侧弯;或表现为两大腿内旋,膝半屈,下肢呈X形,足尖着地。
手足徐动型及共济失调型表现与痉挛型不同,在第一年内,常安静躺着,几乎没有自主运动,仰卧位时其姿势与痉挛型相反,表现为下肢屈曲,髋外展,踝背屈。抱起呈直立位时,能控制头在正中位。
四、反射异常
痉挛型脑瘫小儿深反射(膝反射、二头肌反射、跟腱反射等)活跃或亢进,有时还可引出踝阵挛及Babinski征。
脑瘫小儿神经反射常表现为原始反射延缓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延缓出现。
1。Moro反射 即拥抱反射,正常小儿生后即出现,6个月时消失,如生后3个月内不出现或生后6个月后仍不消失均属异常,痉挛型脑瘫患儿此反射活跃,但若肌张力极度增高时,此反射也可能引不出。
2。交叉伸展反射 小儿仰卧位,按住一侧膝部使下肢伸直,并刺激此侧足底,出现另侧下肢先屈曲后伸展的动作。此反射生后即出现,正常情况下1个月后消失。若2个月后仍存在,支持脑瘫诊断。
3。不对称颈紧张反射 正常情况下生后1个月以内明显,4~5个月时消失。脑瘫小儿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此反射的存在阻碍了患儿翻身动作的发育。例如当患儿向右翻身时,头转向右侧,但随之右臂外展伸直,以致不能向右翻身。
4。握持反射 正常情况下2~3个月逐渐消失,痉挛型脑瘫时持续时间延长,手经常呈握拳状。
脑瘫小儿各种保护性反射延缓出现或不出现。正常小儿1个月扶成直立位时,小儿能竖头,4个月直立位时将小儿躯干向左右倾斜时头能保持正中位。脑性瘫痪小儿不出现此反射。正常4~5个月小儿扶成坐位时,如突然向一侧倾斜其躯体时,能伸出上肢,做支持躯体的姿势,而脑瘫小儿不出现此动作。8~9个月的正常小儿能引出"降落伞反射",脑性瘫痪小儿不能引出。
脑瘫小儿除以上4种典型表现外,在早期往往还有以下一些表现:
①过度激惹,持续哭闹、入睡困难,有些家长甚至反映"这孩子整夜地哭"。大约有30%脑瘫小儿在生后3个月以内有类似严重"肠绞痛"的表现,突然发生剧烈的哭叫。
②喂养困难,吸吮及吞咽不协调,有时家长反映吃奶时"一边吃一边从嘴往外流"。体重增长困难。
③频繁吐沫,经常半张着嘴,舌头不停地伸出运动,这常常是手足徐动型脑瘫的早期症状。
④非常"敏感"或"激动",正常小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在饥饿时会出现容易"激动"、"敏感"等现象,但脑瘫小儿即使在不饥饿时也容易出现。
⑤对突然出现的音响或体位改变很"敏感",似惊吓状。
⑥护理困难,表现在穿衣时很难将其手臂插入袖中,换尿布时难将大腿外展,洗澡时不易将拳头掰开。家长常反映"孩子不爱洗澡",当脚刚触及浴盆边缘或水面时。背部立即僵硬呈弓状。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情况在正常小儿也可能见到,但不经常、不持续存在。不能根据其中一、两条就诊断为脑瘫。但若有多种表现,而且是发生在有脑瘫高危因素的小儿中,就应想到是否可能为脑瘫。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一、脑瘫的诊断条件:
⑴引起脑瘫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
⑵引起运动障碍的病变部位在脑部;
⑶症状在婴儿期出现;
⑷有时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⑸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的运动发育迟缓。
脑性瘫痪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体格检查、脑电图、 CT及 MRI等。
CT及 MRI能了解颅脑结构有无异常 ,对探讨脑性瘫痪的病因及判断预后可能有所帮助 ,但不能据此肯定或否定诊断 ,脑电图可以了解是否合并癫瘸 ,对治疗有参考价值。
二、脑瘫体格检查
主要检查患儿的神经发育状况。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发育落后和解离。 vojta认为落后 3个月即为异常。发育解离指发育上各个领域的发育阶段都与正常儿童有很大差距。脑瘫患儿会有运动发育与精神发育之间的解离。
脑瘫患儿的发育特征为 3个月以上的发育迟缓和异常发育,即脱离正常发育路程,由异常的姿势、运动模式决定的病态发育。
脑瘫患儿的运动发育如抬头、独坐、爬、站、走显著落后于同年龄儿童,同时还有原始反射的持续存在,姿势反射出现推迟以及肌张力的改变,这些神经运动发育异常可引起患儿运动方式和姿势的改变。
1姿势异常
有的患儿静卧时即表现明显的异常姿势,有的患儿则在运动时表现出明显的姿势异常。
静止时姿势异常包括紧张性颈反射姿势、角弓反张姿势、偏瘫姿势等;运动时姿势异常包括舞蹈样手足徐动及扭转痉挛、痉挛性截瘫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等。
a.紧张性颈反射姿势
是头部位置变动时,影响四肢肌张力、眼位的变化。分为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与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在新生儿出生后 1周左右出现, 2~ 3个月呈优势,以后受上位中枢的控制而逐渐消失,若生后 3个月仍然持续存在则为异常;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出生后 6个月仍存在则为异常。
b.偏瘫姿势
患儿常表现为一侧肢体运动,而另一侧肢体的废用,左右肢体有明显的不对称。
c.角弓反张姿势
患儿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头背屈。
d.舞蹈样手足徐动姿势
患儿表现为不自主的动作,其运动常以舞蹈的形式或扭动的形式,不间断地出现。运动外观显的持续而松散,幅度大而无法控制。
e.共济失调步态
患儿呈醉汉步态,他们常不能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当站立时为维持站立姿势,必须不停地进行调节。
f.其他
2个月以后的小儿仍有手紧握拳现象,患儿上肢内旋位,双下肢呈硬性伸展、交叉,尖足位。有的患儿安静时无明显的姿势异常,而当检查者突然扶患儿腋下,使其足底着床时,可见患儿下肢内收、交叉,同时双上肢内收、内旋。
超过 6个月的小儿仍不能呈现正常的坐位姿势,而表现出特殊的异常坐位姿势,如前倾坐位、后倾坐位等。
2反射异常
a.原始反射不消失
(1) 觅食反射、吸吮反射:这两种反射在足月新生儿都存在,新生儿期的反射或消失应怀疑脑损伤, 6个月后仍存在则为异常。
脑瘫患儿若两种反射存在 1年以上,提示摄食障碍。
(2) 手抓握反射:该反射一般生后 2个月开始减弱,出生后 4个月消失。
(3) 紧张性颈反射:是头部位置变动时,影响四肢肌张力、眼位变化的反射,分为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与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3个月后仍存在为异常。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6个月后仍存在则为异常。
(4) 紧张性迷路反射:指头部位置变动及其引起的重力方向改变时,出现四肢、躯干的肌张力紧张的反射。正常婴儿阳性反射持续到 4个月左右, 4个月以后仍存在则为异常。
b.该出现的生理反射不出现
(1)保护性伸展发射: 若小儿10个月后仍不出现该反射,则有病理意义。
(2) 背屈反射:正常小儿于 15~ 18个月出现,若 18个月后阴性为异常。
c.Vojta姿势反射异常
Vojta 姿势反射是西德学者 Vojta博士首先提出的用于婴幼儿神经发育检查及脑瘫早期诊断的 7种姿势反射的总称,其原理是依据小儿神经发育的各个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姿势反射形态。如果运动发育年龄较生活年龄落后 3个月以上或出现异常姿势,则为早期诊断脑瘫的重要临床依据。依顺序检查患儿,参考正常标准进行判定。
d.病理反射的引出
可引出的病理反射有 Babinski征、 Chaddok征、Oppenhaim征及 Gordon征,这些反射在 12个月以内的健康婴儿运动系统发育没有完善时也可为阳性,但 2岁以后的小儿若还能够引出这些反射则为病理状态,代表锥体束受损害,可见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及徐动型脑瘫患儿。
3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止状态时的肌肉紧张度,检查方法是用触摸患者肌肉硬度及被动伸屈其肢体时检查者所感知的阻力来判断。
小儿脑瘫是脑损伤导致肌肉调节系统受损,出现姿势反射的异常、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异常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降低或动摇性。
肌张力增高时肌肉较硬,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太,关节运动的范围缩小。
肌张力降低表现为肌肉迟缓柔软,被动运动时阻力减退,关节运动的范围扩大。
肌张力的动摇性指患儿安静时肌紧张完全正常,但在随意运动肌肉活动时,肌紧张明显增强,从低紧张到高紧张来回变化。
锥体束损害时所致的肌张力增高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即上肢的屈肌与下肢的伸肌张力增高更为明显,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大,终了时阻力小,称为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锥体外系损害时所致的肌张力增高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即伸肌、屈肌张力均等增高,被动运动时所遇阻力是均匀的,故称为铅管样肌张力增高。
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是增高还是降低,都可以引出腱反射,可与肌原性疾病相鉴别。
三、头颅 CT、 MRI检查
头颅 CT是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像学反映,脑瘫患儿头颅 (t检查常有异常,其 CT表现因脑瘫的类型、不同致病原因及合并症而不同。
1 .头颅CT的异常率
小儿脑瘫头颅 CT异常率有多高,国内各家报道不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刘德云等对本院 83例脑瘫患儿进行头颅CT检查,异常率为 51 9%;杨欣伟等观察 66例脑瘫患儿头颅 CT结果,发现其异常率为 74 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小安等对 1 112例脑瘫患儿进行头颅 CT检查,异常率为 791%。
2 .头颅 CT异常的主要表现
分为非脑畸形表现及脑畸形表现。
非脑畸形表现主要有脑萎缩,脑室扩大,脑沟增宽、增深,脑软化灶、脑积水,空洞形成等。
脑畸形多由于胚胎期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及神经元移行异常所致,主要有脑裂畸形、巨脑回畸形、灰质异位及脑穿通畸形等。
3 .不同致病原因头颅 ct的不同表现
有窒息史者 CT异常主要表现为脑萎缩,皮质、皮质下软化灶及室旁脑白质软化灶,侧脑室扩大。
室旁白质软化灶是早产儿 及其相关合并症导致的缺血缺氧损伤的典型表现。
新生儿早期颅内感染者主要表现为脑积水和硬膜下积液。
4 .不同类型脑瘫头颅 CT的不同表现(1) 痉挛型脑瘫头颅 CT的异常率最高,主要表现为脑萎缩或皮质及皮质下软化灶,其病变部位、大小与临床肢体瘫痪基本一致。(2) 徐动型表现为第三脑室扩大,基底节区病变。(3) 失调型表现为第四脑室扩大及小脑低吸收区为主,并可见小脑萎缩及蛛网膜囊肿。(4) 低张型表现为侧脑室扩大,脑积水及胼胝体发育不全,而出现侧脑室大,预示将来可反正成痉挛型。(5) 混合型其表现多种多样,大多较严重,常在侧脑室扩大基础上伴第三脑室扩大、脑萎缩、脑积水或实质内脑软化灶等。5 .不同肢体功能障碍头颅 CT的不同表现痉挛型双瘫者,可见到对称性侧脑室扩大。痉挛型偏瘫者,可见对侧侧脑室扩张及低密度影,四肢瘫表现为脑发育畸形、基底节病变、脑软化、脑积水、空洞样改变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