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猪体重的增长速是怎样的

肉猪体重的增长速是怎样的,第1张

  我国现代化与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的肉猪多数为二元或三元的瘦肉型品种猪的杂交猪或杂种猪,少数为四元的杂优猪,是肉猪体重增长中最关键时期,肉猪体重的75% 要 110天内完成,平均日增重需保持700〜750克。25〜60千克体重阶段日增重应为600〜700克,60〜100千克阶段应为800〜900克。上述各类型猪种,均有能满足现代化养猪所要求的增重速度。这个性状的遗传力是高的,只要给予合理的环境条件,就能达到工艺技术规定的指标。根据杂种肉猪体重增长速度的分析,75〜80千克体重阶段为增长速度高峰,少数推迟到90千克活重以后,这一般都是在生后180日龄前的时期。在肉猪生产上抓住增长速度高峰期,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增重速度,减少每千克增重饲料消耗,降低词养成本。

每位养猪户都希望养好猪,那么我们需要知道从哪几方面着手。以下提供一些建议供各位参考:

添加饲料添加剂:

1、喂甲酸钙增重。用甲酸钙作仔猪饲料添加剂,能促进仔猪食欲和降低腹泻率。在仔猪断奶后头几周,在饲料中添加15%的甲酸钙,可使仔猪生长速度提高12%以上,饲料转化率提高4%。

2、喂锌增重。锌是动物体内许多酶、蛋白质、核酸的组成部分,参与核酸、蛋白质、糖类及脂肪代谢。在仔猪日糖中添加002—0025%的氧化锌,日增重可提高15—20%,仔猪断奶腹泻率降低5—8%,死亡率下降31—55%。

3、喂稀土增重。稀土对猪有促生长与保健作用。在育肥储的基础日糖中添加600ppm(即10公斤日糖添加6克)稀土,平均日增重提高1376%,饲料效率提高1375%,宰后胴体重提高1424%,且肉质好。

4、喂沸石增重。沸石含有18种猪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且易为猪体吸收利用。在猪饲料中添加5—6%的沸石粉,可使增重提高16%,并能减少胃肠病,减轻粪臭。与沸石有相似理化特性的麦饭石、膨润土、凸凹棒石、海泡石、大理石等,也具有良好的促生长作用。

5、喂糖精增重。猪口腔及舌的味觉细胞达15万个,对甜味敏感。在猪的配合饲料中,每公斤饲料添加糖精005克,能掩盖饲料中猪不适的味道,增进食欲,提高采食量,使日增重提高7%,饲料消耗减少48%。

6、喂有机酸增重。在仔猪饲料中添加15—2%的柠檬酸或其他有机酸,可降低仔猪胃内的PH值,激活胃蛋白酶和其他消化酶,提高消化力,可抑杀有害细菌,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采食量。增重可提高11%,饲料利用率提高7%。

7、喂黄霉菌素增重。从仔猪长到35公斤时开始,在猪饲料中添加黄霉菌素,日增重可提高7%,饲料转化率可提高5%。添加量,仔猪为每公斤饲料20毫克,育肥猪为5毫克。

8、喂酵母增重。酵母所含的蛋白质、B族维尤为丰富,并能帮助消化、提高饲料利用率。在猪饲料中添加5—10%的饲用酵母,猪增重速度可提高15—20%,饲料消耗减少10%,且瘦肉率显著提高。

改善环境,调整营养,加强管理

1、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

猪只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可降低温度、湿度所造成的应激,并且用于抵抗不良刺激的基础代谢较低。

2、饮水充足

供足饮水。水是各种营养物质最好的溶剂和运输工具,体内废物的排除也是通过水来运转的,饮水充足是猪正常生长的保障,因此随时供应清洁饮水,也可饮05%的盐水。

3、调整日粮

在猪只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均可通过调整日粮使之生长速度提高。盛夏时期,日粮中的能量饲料应相对减少,可增加青绿饲料。平时能量饲料为日粮的50-70%,夏季为40-50%;青绿饲料由05-1千克增加到1-15千克。所喂饲料均应新鲜卫生无霉变。冬季应注意饲料能量供应充足,这有助于猪只抵抗严冬的不良刺激。

4、夜间饲喂

在晚间加喂料,有助于猪只增加体重,可采用每晚喂饲3次的方法,在晚7点、夜11点、凌晨4点各喂1次食料,只要饲喂合理,满足需要50千克左右的猪日增重同样可达05-075千克。

5、 几种特别的饲料

(1)醋或酸菜汁:每次可内服,依猪体大小增减量。(2)白扁豆:具有消暑健胃之功效,依猪体重可用20-50克,以煎汁饮汤。(3)绿豆汤:取绿豆适量,加水20倍煮至皮烂,凉后饮汤吃豆。(4)用车前草和淡竹叶的植株加水煎成汤,同饲料拌和喂猪。(5)西瓜皮:用新鲜西瓜皮2千克,捣烂后加白糖100克混合,隔天1次,此外多喂些清热的饲料和添加剂,如麦麸、豆饼、花生饼、人工盐等,可根据条件任意选用添加,尽量少喂高粱、瓜干、棉籽和酒糟等热性的饲料。

6、 搞好卫生,注意通风。猪舍应打开所有通风孔,使猪体凉爽舒服。舍内可铺垫干净的沙粒3-5厘米厚,通过猪体与沙粒的接触而散热。每周用20%的石灰乳喷洒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用3%石碳酸溶液消毒所有的饲具。

新方法:

我国的畜牧科研人员日前发明了“穴位及肌肉注射蛋白养猪催壮方法”,通过采用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加入蛋白中注射颌下腺穴位,用维生素B1和肌芬加入蛋白中进行肌肉注射,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猪的生长,从而达到节省成本快速催壮的效果。

(1)饲喂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有2种:一是限量饲喂,即每天给猪喂规定量的饲料;二是不限量饲喂,即自由采食。不限量饲喂是猪愿吃多少就吃多少,不限制饲料的供应量。采取这种饲喂方法,猪的增重快,但胴体背膘较厚,有较多的饲料浪费,饲料利用率不高。而采取限量饲喂方法时,饲料能充分被利用,利用率较高,胴体的背膘也较薄,瘦肉率较高。因而,为了追求日增重,以自由采食为好。为了得到较瘦的胴体,则限量饲喂优于自由采食。

在商品瘦肉猪生产中要兼顾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这三项指标,并尽可能提高增重速度。所以,在生产实践中,肉猪在育肥前期(体重60千克以前)采用不限量饲喂(自由采食)法;育肥后期(体重60千克以后)采用限量饲喂,即按顿控制饲料的喂量,或在日粮中增加糠麸类的粗饲料比例,不限量按顿饲喂的方法,这样全期日增重既高,背膘脂肪也不至于太多。

(2)饲喂次数 日喂次数应根据饲料形态、日粮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及猪的年龄和体重而定。体重在35千克以下的幼猪,每天至少喂3~4次;体重35千克以上的猪,如果日粮是精料型的每天喂2~3次;如果日粮中青粗饲料、糟渣类饲料含量较高,每天应喂3次。

1能量水平

在不限量饲养的条件下,肉猪有自动调节采食而保持进食能量平衡的能力,因而饲粮能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肉猪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胴体肥瘦度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当饲粮能量浓度降至每千克108兆焦消化能时,对肉猪增重、饲料利用率和胴体品质已有较显著的影响,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胴体瘦肉率提高;饲粮能量降至每千克88兆焦消化能时,则会显著减少猪的日进食能量总量,进而严重降低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但胴体会更瘦。而提高饲粮能量浓度,能提高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但胴体较肥。针对我国目前养猪实际,兼顾猪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胴体肥瘦度,饲粮能量浓度以每千克119~133兆焦消化能为宜,前期取高限,后期取低限。为追求较瘦的胴体,后期还可适当降低。影响饲粮能量浓度的主要因素有水分、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饲料中水分、粗纤维含量越高,消化能越低。

2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

蛋白质不足,猪的增重速度减慢,严重时甚至使体重减轻。因此,以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饲喂生长肥育猪,猪的增重速度及胴体组成会有很大差异。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在175%时猪可获得较高的日增重,当蛋白质水平超过225%时,猪的日增重反而下降,但有利于胴体瘦肉率的提高,但用提高蛋白质水平来改善胴体品质并不经济。在生产实际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猪瘦肉生长的规律和对胴体肥瘦要求不同来制订相应的蛋白质水平。对于高瘦肉生长潜力的生长肥育猪,蛋白质水平前期(60千克体重以前)16%~18%,后期13%~15%;而对于中等瘦肉生长潜力的生长肥育猪,蛋白质水平前期14%~16%,后期12%~14%。为获得较瘦的胴体,可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但要考虑提高胴体瘦肉率所增加的收益能否超出提高饲粮粗蛋白质水平而增加的支出。除蛋白质水平外,蛋白质品质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各种氨基酸的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特别是几种限制性氨基酸的水平及其相互间的比例,会对猪的肥育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生产实际中,为使饲粮中的氨基酸平衡而使用氨基酸添加剂时,首先应保证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添加,其次再添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如果不添加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而单一添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不仅无效,还会因饲粮氨基酸平衡进一步失调而降低猪的生产性能。

3矿物质和维生素水平

肥育猪饲粮一般主要计算钙、磷及食盐(钠)的含量。生长猪每沉积体蛋白100克(相当于增长瘦肉450克),同时要沉积钙6~8克,磷25~40克,钠05~10克。根据上述生长猪矿物质的需要量及饲料矿物质的利用率,生长猪饲粮在20~50千克体重阶段钙060%,总磷050%(有效磷023%);50~100千克体重阶段钙050%,总磷040%(有效磷015%)。食盐通常占风干饲粮的030%。生长猪对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率还难准确测定,目前饲养标准中规定的需要量实质上是供给量。而在配制饲粮时一般不计算原料中各种维生素的含量,靠添加维生素添加剂满足猪的需要。

4粗纤维水平

同其他家畜相比,猪利用粗纤维的能力较差。粗纤维的含量是影响饲粮适口性和消化率的主要因素。饲粮粗纤维含量过低,肉猪会出现拉稀或便秘;饲粮粗纤维含量过高,则适口性差,并严重降低饲粮养分的消化率,同时由于采食的能量减少,降低猪的增重速度,也降低了猪的膘厚,所以纤维水平也可用于调节猪的肥瘦度。为保证饲粮有较好的适口性和较高的消化率,生长肥育猪饲粮的粗纤维水平应控制在6%~8%,若将肥育分为前后两期,则前期不宜超过5%,后期不宜超过8%。在决定粗纤维水平时,还要考虑粗纤维的来源,稻壳粉、玉米秸粉、稻草粉、稻壳酒糟等高纤维粗料,不宜喂肉猪。

提高限制性氨基酸的营养价值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平衡饲粮:提高饲粮中限制性氨基酸与需要限制性氨基酸之间的比例,使二者之间的比例尽可能一致。

2 互补作用:通过将两种或多种原料搭配使用,可以取长补短,弥补个别原料限制性氨基酸的缺陷,从而改善饲粮中限制性氨基酸的平衡。

3 添加必要氨基酸:在饲料中添加必要的氨基酸,以提高饲粮中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

以上是提高限制性氨基酸营养价值的一些措施,具体应该根据不同的限制性氨基酸类型和动物种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搭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115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