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营养价值:蝇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非常丰富。有分析表明,干蛆粉粗蛋白含量高达5939%---64%,远高于豆饼、国产鱼粉,与进口的秘鲁鱼粉相当;粗脂肪含量也高达1261%,高于秘鲁鱼粉
⑵饲料效果:美国、前苏联等许多国家,二十多年来一直把养蛆作为养殖业的优质高蛋白、高脂肪饲料来源,取得了巨大成功。近年来,我国一些省市也对蝇蛆的养殖和利用进行了研究,证明用蝇蛆饲喂鸡、猪、鱼等效果良好,既可以增产、增长、提高抗病能力,还可以降低饲料系数、降低成本。有报道表明,采用干蛆粉替代鱼粉无论是饲喂畜禽、水产,效果均十分理想。喂鱼,增重率较鱼粉提高20%,成本降低29%——70%;喂鸡增重率提高70—139%;喂猪瘦肉率提高9—15%,成本降低13%……
⑶可取得程度 蝇蛆营养价值高,饲料效果好,还必须容易获取,才能保证其作为优质饲料真正具有的价值和可行性。而人工蝇蛆繁殖方法简单、其饲料来源广泛,投资少,繁殖产量高,因此可取得程度很高。
据试验,禽畜粪便生产01—03kg蝇蛆,实验时最高达到05kg(指在规模生产情况下,温度在26—36℃间,每100平方米蝇蛆房内有约 20万只以上的种苍蝇;另外粪的质量也取决于产量的高低)。以一100平方米面积蝇蛆养殖房生产为例,日产可达20—50公斤鲜蛆,成本每公斤仅05元左右。可稳定供应一个小型养殖场动物蛋白饲料的来源。
家蝇是优良的动物蛋白饲料。据实验分析,蝇蛆含粗蛋白59%-65%,脂肪26%-12%,无论从原物质,或是干粉,蝇蛆的粗蛋白含量都和鲜鱼、鱼粉及内骨粉相近或略高。蝇蛆中含有动物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蛋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7倍,赖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6倍。蝇蛆原物质和干粉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4.09%和4383%。家蝇幼虫既可作为畜禽和鱼类的鲜活饲料,用于畜禽和鱼类的幼体阶段(如幼鱼、雏鸡等)及喜食活饵料的动物(如牛蛙、观赏鸟类等),更可作为替代鱼粉的动物蛋白饲料。
但是用蝇蛆养殖禽类,其鲜品加入量最多不能超过30%,否则由于其蛋白含量太高,禽类吃了不易消化而患病。饲料中蛋白饵料的价格是最贵的,蝇蛆的加入实际可以大大的降低养殖成本,同时能提高鸡体的免疫能力。
刚出壳的小禽苗一般不投喂蝇蛆、蚯蚓等,待其脱温后可加入蝇蛆饲养。
有关蝇蛆养殖,请看http://wwwdzyzwcom/cyyz/Indexhtml
常规养殖的条件下,牛蛙的产量(年产)通常为1-2万公斤左右/亩,若自身的养殖技术还不成熟,则产量可能只有数千公斤/亩。牛蛙进入成蛙阶段后其生长速度会加快,体重也会明显增加,在食物充足、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平均每月可增重50克左右,饲养5个月左右即可作为商品蛙出售。
一、牛蛙一亩有多少产量
1、在常规养殖的情况下,牛蛙的亩产量(年产)一般为1-2万公斤左右,如果自身的养殖技术尚不成熟,则亩产量可能只有数千公斤。
2、如果饲养得当,牛蛙蝌蚪大约经过70天左右就会变为幼蛙,之后的4个月内若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提供充足的饵料,并做好防范敌害的工作,则牛蛙的成活率会比较高。变态后的幼蛙再经过半年的养殖,体长一般可达到12厘米左右,体重可增加250克左右,如果继续养殖,则再经过半年即可达到500克左右。
3、进入成蛙阶段后,牛蛙的生长速度会加快,从蝌蚪变为幼蛙再到成蛙,体重会明显增加,不过体长的增长速度较缓慢。若食物充足、温度适宜,牛蛙平均每月可增重50克左右,饲养5个月左右(此时个体的重量一般为250克左右)便可作为商品蛙进行出售。
二、牛蛙养殖需要办理什么证
1、所需证件
养殖牛蛙一般需要办理养殖证等证件,不过各地的政策可能有所差异,具体手续建议向当地的水产渔业部门进行咨询。
2、申报流程
(1)申请
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单位还应提交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资信证明材料、养殖技术条件说明等。
(2)审核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审查申请材料,并会同有关单位人员进行现场勘验,确认标界,核实有关情况。
(3)批准
经审核,对符合规定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报请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颁发养殖证。
(4)领证
集体所有或全民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海域和内陆水域,承包人按规定签定承包合同后,到所辖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进行注册登记,领取养殖证。
(5)登记造册、公告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已颁发的养殖证应登记造册,颁证海域和内陆水域要作图标志,及时向社会公告。
技术全称: 蚯蚓的养殖
主题关键词: 其他养殖 养殖技术 蚯蚓 赤子爱胜蚓
技术简介
简介文件
简介文件
蚯蚓的养殖
蚯蚓的养殖
蚯蚓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蚯蚓遍布世界各地,多达2500多种,我国已发现和定名的蚯蚓有150种左右,但可供养殖的种类不多,主要养殖种类是正蚓科爱胜蚓属的赤子爱胜蚓。
蚯蚓性喜温暖潮湿。在自然条件下,除严冬或干旱外,一般在暖和季节都能繁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年四季都能繁殖。蚯蚓从卵茧产下至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作为一个生育周期,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
笔者于1980年开始养殖的大平二号,本地俗名太湖红蚯蚓,原称美国红正蚓和日本花蚯蚓的杂交种。此蚓一般体长50~70毫米,体腔直径3~6毫米,个体大的体长可达90~150毫米,成蚓体重045~112克。体上刚毛细而密,体色紫红,但随饲料、水份等条件改变体色也有深浅的变化。太湖红蚯蚓具有体腔壁厚、肉多,寿命长和繁殖率高等特点,非常适合人工养殖。现着重介绍如下:
一、太湖红蚯蚓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食性
红蚯蚓是腐食性动物,喜欢生活在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土壤里,难以在一般耕地中见到。所以利用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可以大量人工养殖。它食性广,畜禽的粪便以及稻草、各种鲜、干青草,树叶、瓜果、菜皮、甚至泔脚等经发酵后都能食用。蚯蚓一天的摄食量与自己的体重大致相等,其中一半作为蚓粪排出。生产一吨鲜蚯蚓,约要摄食70~80吨有机垃圾。
2温度
蚯蚓是喜温动物,野生蚓在久旱、严冬及高温季节会钻入生土层潜伏休眠。人工养蚓,要调节好温度,使蚯蚓全年都能生长繁殖。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必须异体交配。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交配1周后各自产卵。但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低于10℃时,要35天左右才产卵一粒;温度在18~25℃,湿度30%~50%,通风换气好时,一般15~45天就产卵一粒;当温度高达35℃时,产卵数量下降。卵茧孵化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当温度低于8℃,卵茧停止孵化;15℃时,卵茧约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8条;当平均温度在20℃时,19天孵化幼蚓;32℃时,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仅33%,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2~3条。孵化过程中,当卵茧积温达到220~260℃时,幼蚓便可孵出(卵茧积温指每日扣除卵茧在8℃以下停止孵化的无效温度后逐日积累的能使卵胚胎发育的有效温度总和)。所以把温度控制在18~25℃最利于蚓产卵孵化。幼蚓生长38天左右达到性成熟,全生育期60天左右。一条蚯蚓一个月内产的卵茧,逐渐能孵出50~80条小蚯蚓。
3湿度
湿度与蚯蚓的生长,产卵及卵茧孵化的关系很密切。蚯蚓体内含有约80%左右水份。如久不浇水,会造成蚓体萎缩,影响产卵,甚至自溶死亡。在蚓床含水份30%左右时,蚯蚓吃食多,生长快,产卵多,孵化率高。
4空气
据上海市金山区钱锦康的试验,用空气流通和不流通的二种不同条件饲养蚯蚓30天,它的产卵数分别是78粒和14粒,差距较大。空气中一般含氧20%,含二氧化碳003%~006%。若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就会影响蚯蚓的产卵。
5pH值
蚓床的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危害蚯蚓生长,以pH值6~8为宜。
二、太湖红蚯蚓高效养殖技术
1场地与放养
蚯蚓在室内外均能养殖。南方夏秋季节气温高,室内养殖较好。但室外可进行大面积养殖,低温时可利用太阳能增温。但场地一定要选在靠近水源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农村可利用村旁或林间空隙处。养殖面积大时要装水管或自动喷水器。
蚓床一般5米宽,中间走道70~80厘米,但如用车送料,则宽度均应增加。走道填高30厘米以上,两边两条蚓床各宽2米,在两条蚓床的外侧开沟以利排水。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饲料横放在蚓床上,成20~30厘米宽的条形,间隔10~15厘米。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密度05千克/平方米(约1000条),然后补浇一些水,利于蚯蚓活动。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损失。
2适时添料
太湖红蚯蚓的食性广,几乎什么都吃,但关键是饲料一定要完全腐熟。堆肥需经30天,或挖成塘,把水草、青草、瓜果、菜皮及泔脚等放在禽畜粪水中发酵更好。因蚯蚓一天吃的食物与自己的体重大致相等,所以要"适时"添料。"适时"指蚓床还有二成饲料时采集蚯蚓后添料。添料必须成梅花形,料堆之间留5~8厘米空隙。畜禽粪过薄要浇成条状。留1/3~1/4的空隙面积,并在添料前先浇水。雷雨易将刚添一二天的牛粪冲平,形成板结,不透气,蚯蚓受闷加上地温高,蚓床边上的蚯蚓会爬入沟里,有的窜到蚓床表面,如尚有未发酵好的畜粪正在产生沼气,蚯蚓碰上立即死亡。因此在雷雨前后要勤观察,添料后未盖草的,在雷雨前后把蚓床上刚添的畜粪扒开20厘米宽。冬季蚓床上全部盖一层薄料,也会造成蚯蚓死亡。久不添料又不浇水,会造成蚓体缩小,蚯蚓无法生存时自溶死亡,但它会留下一批卵茧。
有条件的话可利用EM生物技术,这是江苏省1991年从日本引进的一项高新技术,是有效微生物群,如固氮菌、乳酸菌等10个菌属,80余个菌种,该菌群具有加速各种有机肥料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净化环境等功能,并能促使农作物和畜、禽、鱼类处于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生长状态,少施或免施农药化肥。用稀释后的EM液喷洒在畜粪上、蚓床饵料上,可除恶臭,抑制有害细菌繁殖,减少虱、蝇的侵害。蚯蚓吞食EM发酵过的畜粪等有机垃圾,有益菌落在其体内繁殖而被吸收成养分,增强抗病能力,蚯蚓生长快,繁殖率高。本人1995年用EM在室内试养蚯蚓85天,增殖659倍,比对照组(喷清水)增殖516倍,多增值143倍,而且喷洒EM的蚓体略粗些,色泽略红而有力。
3保湿通气
蚯蚓床是养育蚯蚓的场所,要十分重视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夏季每天浇水1次,低温期5~10天浇水1次,凉爽期3~5天浇水1次,使湿度保持在30%在右。并要认真做到常年盖层草,保湿通气。这样能促进蚯蚓多吃食,生长快,产卵多,卵茧孵化率高及幼蚓成活率高。我们于1994年作了盖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盖草帘的蚓床蚯蚓产量提高了80%。另外,盖草后如遇到较大雷雨,可避免蚓床表层板结,并避免蚯蚓碰上沼气造成死亡等情况。低温期少数养殖户管理不善,造成蚓体萎缩,产卵少等,原因有多种,如久不浇水,添加饲料不及时等,最主要的是未做好通风换气工作。蚯蚓在缺氧条件下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后代死亡多。尤其是尚未发酵透的畜粪,在薄膜内继续发酵,产生沼气危害蚯蚓。缺氧,鱼群浮头,易于发现,盖在薄膜内的蚯蚓床缺氧则不易发现。只有做好通风换气,增加氧气,排出有害气体才行。办法有两种:
(1)使用弓形矮棚,做成类似育红薯苗的棚。
(2)扎草笼透气。用稻草或玉米杆二头扎成周长40~50厘米的圆柱,放在蚓床中央,蚓床上均盖二层薄膜夹一层草帘。中午前后揭开两头薄膜,通风2~3小时(雨雪天例外),便能排出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4季节增温增产
冬季在室外按规模大小采用多种增温方法,争取蚓床最低温度在10~15℃以上,以提高蚯蚓生长和繁殖速度。
有的养殖户在蚓床上平铺一层薄膜,虽然蚓床温度可比最高气温要高8~10℃,但到凌晨气温降到0℃以下时,蚯蚓床上只比外界温度高1~2℃。所以平盖一层薄膜不能达到所需温度。经多年探索,我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在无锡地区能起到增温保暖功效。
(1)两层薄膜夹一层草帘:这种方法简单,不需要多少投资,而且增温保暖效果好。据我们测试,要比盖一层薄膜的温度高6℃。反之,在夏季能起到降温调节作用,蚓床上的温度比平盖一层薄膜低6℃。
(2)竹架塑料棚:本人五年来在冬季利用太阳能养蚯蚓,使用竹架塑料棚,投资少、效果好,平均每天增温10℃,按低温期150天算,累计增温1500℃,等于平均气温20℃的75天积温,比一般养殖户多2个月生长期,蚯蚓生长快,产卵早,孵化早,上市早,为全年高产打好基础。在塑料棚的东西北三面挂上草帘子,上下固定,以防风保温。棚内蚓床表面仍盖稻草、干野草或草帘子,并须在蚓床中间放上草笼透气,然后盖一层薄膜,气温低的地区可盖两层薄膜夹一层草帘。
5夏季降温增产
无锡地区从6月至9月,气温较高,十分适合蚯蚓生长繁殖。但7~8月份有高温天气,应采取降温措施,把蚓床温度控制在30℃以内,这是蚯蚓夏季增产的关键。
(1)搭棚遮荫:经多年观察,棚上用麦杆、稻草编的帘子遮荫效果较其他方法(如种攀缘植物,放油菜箕等)要好。可利用冬季搭棚材料。棚要南低北高,草帘由棚顶中心先挂,挂到离蚓床1米左右,南面的草帘子早上放下,傍晚前收起,要做到四面能通风,下雨能漏水。
(2)蚓床盖草:气温较高时,在遮荫棚的蚓床上如须盖草帘子,最好盖水葫芦、水花生、青草等。试验表明,气温34℃时,棚内蚓床上盖草帘子的,蚓床表层下6厘米处温度为30℃,盖40~50厘米厚的水花生的,温度为28℃,无棚只盖旧席条的温度为35℃。搭棚后蚓床再盖草帘子,特别是水葫芦水花生降温的,不仅蚯蚓生长快,而且产卵量大大增加。
(3)浇水降温:高温期必须每天下午浇水1次,以利蚯蚓晚上在潮湿环境中爬到蚓床表层觅食,有条件的早晚2次浇水效果更好。千万不能用晒得很热的稻田水或严重污染的工业废水。高温期综合采用上述降温措施,结合每年绿化,把蚓床温度降到30℃以内,避免蚯蚓受高温休眠而影响产量。
总之,养蚯蚓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采取合适的增温或降温措施,使得蚓床全年温度控制在蚯蚓最适生长繁殖范围内。
1995年本人按照以上综合饲养管理技术,以及合理采集蚯蚓,实养面积32平方米,产鲜蚓225千克,销售纯收入2300元。
三、太湖红蚯蚓的日常管理与采集加工
要十分重视蚯蚓的日常管理,因它与最终能否取得高产有很大关系。须注意以下几点:
1蚓粪清除
在适宜气温清除蚓粪,对蚯蚓繁殖有利,以晴天气温在15~25℃左右较理想。有的养殖户未做好高温和寒冷季节的控温措施,使一部分蚯蚓潜伏休眠,甚至钻到生土层,在早春或高温时清除蚓粪会造成蚯蚓损失,适宜温度可让休眠蚯蚓全部到蚓床上吃食。无锡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及9月下旬到10月上、中旬清除蚓粪,1年2次。工厂化养殖按蚓粪厚度增加清除次数。
具体方法是将蚓床上面约15~20厘米厚度的饵料及蚯蚓粪(其中有大小蚯蚓及卵茧)铲出放在旁边蚓床上或藻膜上,深度以铁铲下面基本无蚯蚓及蚓卵为准,然后把下面的蚓粪铲出运走,把表层再搬回到蚓床上。
2防逃
下雨后有少量蚯蚓爬出活动属正常现象。可在蚯蚓养殖场周围适当处,放几处畜粪,引诱蚯蚓钻进吃食。如遇大雨蚓床被水淹没,为防蚯蚓随水流走,可用绳子捆扎稻麦杆,固定在蚓床四周,以利蚯蚓钻入。如果水不能很快排出,为保护蚯蚓卵茧,可合并蚓床,使之高出水面,使一部分卵茧较快离开水淹而能正常孵化。
3病、敌害防治
除前面提到的引起蚯蚓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外,蚯蚓还有一些病、敌害。
(1)蚓体出现痉挛状结节,变粗而短,环节红肿,全身粘液分泌增多,蚯蚓变白而死亡。原因是蚯蚓吃了有毒的饲料,如在畜粪堆附近喷过农药,蚓床上浇了污染的水,在蚯蚓暂养育壮处曾堆放过化肥、农药,运送蚯蚓的容器接触过有毒物品,以及暂养蚯蚓放在薄膜上又不漏水,喂的饲料太潮,蚯蚓生活的环境过份潮湿,气温高时出现蚓体变白,少数死亡。如因毒害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多次喷水,让有害物质随水洗掉,还要勤添精饲料米糠、麸皮等;室内暂养蚯蚓发病,则要搬离。如因过份潮湿造成蚓体变白,可添加发酵过的干畜粪或精饲料,与原有潮料和蚓粪拌和,并将薄膜取出,如发现已有少数死亡,即搬入蚓床饲养,以使尚能活动的蚯蚓恢复健壮。
部分农药对蚯蚓有毒杀作用,但蚯蚓对大部分农药不太敏感。当土壤中残留某些农药时,蚯蚓还能生存,当蚯蚓吸入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后,就会在其组织内富集。另外,蚯蚓还能富集某些重金属,如在靠近公路的土壤中,蚯蚓体内镉、镍、铅、锌的含量非常高。
如把这些蚯蚓去喂动物,则会引起动物病变或死亡,所以在选择养殖场时,不要选在喷施过大量农药的地方,也不要选在某些工厂、矿山附近或公路沿线,这些地方往往因灰尘、废水、废气或矿渣的影响,使土壤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另外,也不要喂喷过农药的饲料,如农田或果园喷洒过农药的青草、落叶等。
(2)蚯蚓是某些寄生虫如线虫及绦虫的中间宿主,如环细线虫,终宿主为鸡;长刺后圆线虫,终宿主为猪。若蚯蚓吃了有环细线虫卵子的鸡粪,鸡吃了活蚯蚓,蚯蚓肠内的环细线虫卵便进入鸡肠内繁殖,对鸡有危害。
防治方法:①禽畜粪经高温发酵杀灭各种寄生虫及卵;
②活蚯蚓在开水中烫2分钟,然后拌入饲料或采用猪粪喂的蚯蚓不喂猪而喂禽等办法阻断传布;
③养殖蚯蚓几年后,蚓床内会产生白色线虫,状似刚孵出的幼蚓,不易辨别是何种线虫,可采取引诱法,用旧马粪纸在泔脚水中浸几分钟,一块块铺在蚓床上,待一二天线虫爬上吃食,便取出马粪纸烧埋掉,气温在15~20℃时诱捕较宜。
和其他动物一样,蚯蚓也有敌害。主要有田鼠、家鼠、鸟类、蛇、蟾蜍、蛙类、蝼蛄、蚂蚁等。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1)网围:购密眼网,网宽一米多,网的二边均用塑料粗线加固,在网的下面间隔扎小树条或竹枝,埋在养殖场四周土中6~8厘米深,上面扎在桩上。此网可防蝼蛄等钻入,也可防鸡鸭进去啄食。蝼蛄对蚯蚓的危害很大,它先吃卵茧,后吃小蚯蚓。蚓床下有时每平米多达几十只蝼蛄,它春季做窝产卵,窝内会有几十粒卵呈灰色有深褐色斑点,不易破碎,所以见有鸡蛋大小的蚯蚓饲料块,要仔细检查,发现有蝼蛄卵,一定要全灭之。
(2)药物:蚂蚁以食蚯蚓卵茧及小蚯蚓为主,多雨季节蚁窝受淹,便爬入较高的蚓床生活繁殖,所以见到蚁窝即要消灭。预治方法是购买蚂蚁药(即养蚕室内用的),拌匀后一匙三包。用废旧薄膜三面包好,一面畅开使药味慢慢散出,放在养殖四周略高处,用砖、瓦片压住,间隔70厘米左右放1包,1年用药2~3次即可防止蚂蚁进入蚓床。至于蟾蜍及鼠,以捕捉为主,离村远的可用鼠药。
4蚯蚓的采集、育壮及加工
合理采集蚯蚓可使全年蚯蚓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原则是抓大留小,即将多数已性成熟的蚯蚓采集出大部分,采后保持合理密度才能提高繁殖基础。采集方法:
(1)手抓(可戴塑料手套)或用定制铁质扁刺小钉耙。将多数蚯蚓已性成熟的蚓床表层铲出放在薄膜上,堆高50多厘米后,用耙多翻动几次,蚯蚓受到刺激就一直向下部移动直至薄膜,将表层蚓粪及饲料(有卵茧)逐渐取出搬回撒布在蚓床上,最后将采集到的大部分大蚯蚓过秤暂养。
(2)雨后采集:夏秋季气温较高,在雨后早晨,把蚓床表层密集之蚯蚓,连同蚓粪及饲料采集至室内或棚内暂养;
(3)暂养育壮:是1年内经常性的工作,短期暂养,1平方米可暂养蚯蚓5~6千克,按气温高低掌握暂养密度,要取蚓床上的饲料及蚓粪撒5~8厘米厚,每天用水拌湿的精饲料喂1次,多喂要变酸生霉,还要勤添发酵好的畜粪。
除鲜蚯蚓可以直接利用或出售外,还可按需进行加工,如晒干、烘干或速冻等。要晒干蚯蚓可采取炒热玉米粉拌无杂质的鲜蚯蚓,让它在晒的过程中蚯蚓液汁(85%)被玉米粉吸收而充分利用营养。有条件的可添置烘干设备。若作商品出售,要达到条条干蚯蚓脆而无结块,无杂质,水份在10%左右,掌握用手一捏易断为准。晒干后筛去玉米粉,把条形纯蚯蚓当天装袋。内包装用薄膜袋,外加编织袋或纸箱。要能久存,远销不变质,必须健全验收制度和定期复查。随着蚯蚓养殖业发展到产业化、工厂化或企业集团时,蚯蚓的烘干粉碎或冷冻干燥蚯蚓粒子等先进工艺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四、蚯蚓的综合利用
最早养殖蚯蚓的国家是新西兰和美国,美国养殖蚯蚓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日本在1974年才正式开始养蚯蚓,但仅几年时间,交易额就达20亿日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蚯蚓消费国之一。日本、加拿大、菲律宾、印度、新加坡等国在研究蚯蚓和发展蚯蚓养殖生产上都做了大量工作,如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就有五万多养蚯蚓专业户。随着蚯蚓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世界蚯蚓贸易也不断增加,近几年,世界年贸易额已达20亿美元左右,而且每年还在以20%~25%的速度递增(广东食品,1994)。我国70年代末才开始养蚯蚓,80年代在全国推广,现已得到一定发展。
蚯蚓养殖业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不仅是因为蚯蚓本身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而且是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蚯蚓在环境保护,变废为宝,发展生态农业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1蚯蚓是优质动物蛋白饲料
据测定,蚓体的蛋白质含量约占干重的535%~651%,脂肪含量为44%~1738%,碳水化合物11%~174%,灰分78%~23%(黄福珍,1982)。据日本专家对"大平二号"蚯蚓分析,鲜体中水份858%,粗蛋白85%,粗脂肪25%,碳水化合物22%。据钱锦康分析,大平二号干体蛋白质含量5702%。蚯蚓蛋白质中含18~20种氨基酸,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及家禽必需的12种氨基酸,且含量较丰富,其有效能量与鱼粉相当。蚯蚓体内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约占鲜体重的004%~0073%),以及钙和磷(约占鲜体重的0124%~0188%)等矿物质元素(黄福珍,1982)。对蚯蚓生化组成的分析表明,蚯蚓是不可多得的优质动物蛋白质饲料,它可以替代鱼粉作为禽、畜、鱼及特禽、特种水产品的饲料添加剂。
在猪的饲料中添加煮熟切碎的蚯蚓(不超过日粮总量的5%~8%),猪增重多,气温30℃以上,仍继续正常生长。
在养鱼饲料中掺入鲜蚯蚓(一般掺入5%较好),其体液为配合饲料吸收,可提高适口性及饲料效率。1980年,日本有用淀粉类粘着剂固定的冷冻加工蚯蚓出售,其营养价值与鲜蚯蚓相近,可保存,不易变质,养鳗时在白仔鳗期单独使用,黑仔鳗期在配合饲料中掺入10%,中期掺入2%~3%,效果显著(上海科技情报所,1982)。用蚯蚓喂黄鳝,黄鳝的产卵率高,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总之,蚯蚓可作为许多特种水产品如甲鱼、对虾、罗氏沼虾、鳟鱼、牛蛙以及特禽火鸡等饲料添加剂,还可作为经济动物如水貂的饲料添加剂,据报道,一只貂1天加20克鲜蚯蚓比1天吃150克鲜鱼还长得快。
用蚯蚓替代鱼粉不仅价格便宜,而且饲养的禽畜肉质好,味道鲜,这是因为蚯蚓蛋白质中含谷氨酸在起作用,据测定,大平二号的谷氨酸含量达821%,而秘鲁鱼粉腥味重是众所周知的。
2蚓粪是优质有机肥料
据日本食品分析中心对蚯蚓粪进行分析,在含水份325%时,全氮为121%,含水分11%左右时,全氮约为36%。蚓粪的氮磷钾等含量均比土壤高,其保水性、保肥性及通气性都比较好。在农业上应用,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如锡山市东北塘镇朱巷村农业综合服务站王国清于1994年进行了蚓粪增产小麦效果试验,结果见表。
1994年蚓粪增产小麦效果
面积 增施蚓粪 株高 穗数 实粒数 千粒重 亩产
编 号
(亩) (千克/亩) (厘米) (万株) (每穗) (克) (千克)
1 08 800 99 23 32 4039 278
2 18 700 91 28 31 3635 266
对 照 09 70 23 28 3563 1805
从上表可见,增施蚓粪作小麦盖子肥,1号田比对照田亩增产小麦975千克,增产54%,2号田比对照田增产小麦855千克,增产477%。实践还证明,蚓粪具有增肥改良土壤的长期效应,即当季增产、后茬得益的良好效果。
3蚯蚓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蚯蚓在中医学上名叫地龙,性寒,味微咸,是传统的中药。《本草纲目》中就开列了40种蚯蚓药方。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蚯蚓的药用成份进行分析,表明蚯蚓体内含有地龙素、地龙解热素、地龙毒素、黄嘌呤、抗组织胺、维生素B等多种药用成份。我国医学界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蚯蚓有解热、镇静、平喘、降压等药理作用。
我国医学利用蚯蚓制成地龙注射液,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哮喘性支气管炎,特别是"热喘"病,疗效较高。后来制成的复方地龙注射液(与黄芩素复合)疗效更高。据报道,1996年"百奥蚓激酶"技术获火炬计划证书。从特种蚯蚓中分离纯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具有直接和间接溶解纤维蛋白的双重功能。这种酶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可用来制造治疗和预防血管栓塞性心脏疾病的药物。
另外,蚯蚓还是人类的健康食品。国外蚯蚓食品大都以蒸、炒、炸、煎为主,红烧蚯蚓味道鲜美,胜过海味。日本食品工业运用现代技术研制成的蚯蚓保健食品含蛋白质585%,脂质63%,亚油酸110毫克,维生素B113毫克等。经临床服用表明可调节身体疲劳状况,可除去血管内过多胆固醇成份,特别适于高血压患者。无锡市某生物化工厂已小批量生产奶粉状的"纯地龙粉"出口创汇,效益良好。
4蚯蚓在环保中的应用
每个城市周围都有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场,处理成千上万吨垃圾不仅需要化费大量人力物力,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还给土壤、水、大气造成新的污染;一些畜禽养殖场的排泄物没有得到很好利用,除废弃物中的营养物质白白浪费外,还严重污染环境。而蚯蚓吃的是有机废弃物,生产的都是优质蛋白和优质有机肥料。鉴此,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正在让蚯蚓成为有机废弃物的加工者,既把废弃物作为"资源"来利用,又为防治污染开辟了新途径。
日本一家造纸厂从美国引进125吨蚯蚓,用来清除纸浆残渣,10亿条蚯蚓,每天吃50吨造纸废渣,生产25吨蚓粪。在哥伦比亚,养蚯蚓是从70年代开始的,先在大农场中,后来发展到中小农场。农场主们认识到让蚯蚓来处理本场的有机废弃物,进行物质循环,发展生态农业,无论从经济的还是从社会和生态的角度来看都是有利的。南非有一家蚯蚓公司,专门生产各种养蚓设备,从家庭厨房用的到饭店工厂用的应有尽有,主要目的是变有机废弃物为有机肥料,防治环境污染。
我国养蚓历史仅十几年,虽已得到一定发展,但规模养殖少,大多为庭院式,这在我国农村值得大力推广。在城镇新村可推广厨房有机垃圾养蚯蚓,蚓粪用于家庭种花,新村绿化,蚯蚓集中出售。总之,我们要结合特种养殖业,结合环境保护,开发蚯蚓产业,进行综合利用。把蚯蚓养殖发展成一个产业,使其成为大农业的组成部分,让蚯蚓为我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3/Agrotechnical/DL/DL-186928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F2%C7%F2%BE%D1%F8%D6%B3%BC%BC%CA%F5
蛙有许多重要的经济价值。一是名贵佳肴;二是高级药膳;三是上等皮革;四是优质饲料;五是捕虫能手;六是优质润滑油;七是多种激素;八是理想实验材料。
1.蛙是名贵食品
蛙肉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蛙肉与鸡、鸭、猪、牛、羊等畜禽肉相比,其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胆固醇含量很低。不仅如此,蛙肉含有丰富的钙、磷、硫胺素、核黄素、烟酸、葡萄糖、肝糖及其他营养成分。林蛙肉的蛋白质含量比牛羊肉和鸡蛋含量高,而脂肪含量却偏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肉食品。因此蛙肉是人们喜食的珍品,也是国宴上的名贵佳肴。
2.蛙有药用价值
近代中医学认为:经常食蛙,可补中益气,壮阳利水,活血消积,清热解毒,补虚止咳。牛蛙所含的药用成分近似湖蛙。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青蛙的红细胞具有一定程度的吞噬能力,能消灭侵入机体的细菌,吞噬异物颗粒,参与免疫反应。林蛙的油脂叫做田鸡油,田鸡油具有补虚损,解劳热的作用,特别是对神经衰弱及消耗性病人,如结核、肝病等,服用田鸡油可以增强体质。民间也有用来治疗妇女产后无乳或乳汁不足,田鸡油还可治疗小儿全身性胎毒。总之,蛙的药用功能较多,是高级药膳。
3.蛙皮可制革
蛙皮特别是牛蛙皮是很好的皮革原料。牛蛙皮薄,坚韧、柔软,富有弹性及绚丽多彩的花纹,经刮油、洗涤、干燥、修整、染色、防腐等加工处理后,可制作上等钱包、手套、弹性领带、皮鞋等皮革产品。目前在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一双牛蛙皮舞鞋售价高达1400元,以牛蛙皮制作的时髦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牛蛙皮提炼的皮胶是珠宝,钻石等装饰品的优质粘胶,其用量也日益增加。据报道,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约l/2的牛蛙皮需要进口。
4.蛙是优质饲料
蛙可作为畜、禽、鱼等的饲料,且品质优良。牛蛙的内脏约占体重的12%-24%,头部、四肢,蹼部约占10%。以上屠宰下脚料经干燥粉碎后可作为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也可以直接饲喂。从其营养成分及含量上看,是畜禽、鱼类的优质饲料。据试验,用牛蛙屠宰下脚料饲喂蛋鸡(每日每只加喂150克鲜内脏)产蛋率明显提高,平均每枚蛋重60多克,停喂3天后,则产蛋率和蛋重明显下降。牛蛙内脏加入猪饲料中,在100天时间内,每增喂1千克牛蛙鲜内脏,猪平均多增重0.9千克。以牛蛙内脏喂紫貂、水獭、鱼类等动物,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牛蛙屠宰下脚料所制成的干牛蛙粉,可代替鱼粉使用。
5.蛙是捕虫能手
蛙是两栖肉食性动物,既善游泳、潜伏,又善于在陆地跳跃,捕猎害虫的能力很强。1只成年牛蛙1年可捕食昆虫l万多只,每尾蝌蚪每天可吃蚊虫的幼虫100多只。牛蛙所食昆虫中多数为农业与环境害虫,如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叶蝉、稻椿象、粘虫、蚱蜢、蝼蛄、尺蠼、金龟子、象鼻虫、叩头虫、天牛、黄守瓜、白蚁、苍蝇、蝇蛆、蚊子等,也吃少量蚯蚓、蜘蛛、螺、蚌、蜻蜒幼虫等。各种蛙都是人类消灭农业和环境害虫的好帮手。
气候温和,河湖滩地和沼泽地很多,非常适宜牛蛙的生长。一‘牛蛙的生活习性1栖息 牛蛙多栖息于湖沼、小溪、池塘等水域环境,洞穴、阴凉潮湿处是牛蛙最适宜的栖居处所,如水面长有浮水植物,则匍匐于水草,仅以头部露出水面,一遇惊扰便迅速潜入水中。牛蛙有群居习性,往往是几只或几十只共栖一处,当适应了一个环境之后,便不轻易迁居异地。2活动 牛蛙在浅水中产卵。觅食活动在浅水或离水不远的潮湿陆地进行。3食性 牛蛙的蝌蚪与变态后蛙的食性截然不同,蝌蚪期对动物饲料(如水蚤类)和人工饲料如鱼肉、蛋黄、动物内脏、动物尸体等动物性饲料及马铃薯、豆渣、米糠、玉米粉、西瓜皮、水果。 二、牛蛙的饲养一 幼蛙的饲养管理一般性腺尚未成熟,个体在100克以下的牛蛙称为幼蛙。刚变态后的幼蛙,适应能力很差,饲养管理工作要细致,这个时期管理的好坏,对整个养蛙生产有很大的影响。蝌蚪变态成幼蛙后如果继续留在蝌蚪池饲养,会由于条件不适或密度过大而影响其生长,因而要转入幼蛙池中饲养。1幼蛙池 蝌蚪四肢长成并去尾即成幼蛙,幼蛙与蝌蚪要分开饲养。幼蛙池的面积可视生产规模而定,小型1~2亩;大型5~10亩;水深05~08米。土池和水泥池都可养幼蛙,但土池的效果较好(如图4、5)。一般的蝌蚪池也可用来饲养幼蛙, 但池周陆地或池中要放置一些浮水植物作为幼蛙的栖息场所。如是小水泥池,在夏天一定要搭凉蓬,防止水温过高;土池池底要求质地坚实,留有3~5厘米稀泥。其它条件与产卵池基本相同。图4 幼蛙池切面图一图5 幼蛙池切面图二2放养 幼蛙的放养密度应根据个体大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养刚变态的幼蛙100~150只,30天后,体重达25~50克,放养80~100只,体重60~100克,放养60~80 只,如果条件许可,还可适当加大密度。同时也应考虑到气候因素,夏天天气炎热,密度应稍稀,冬、春季密度可适当增大。同池幼蛙,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其生长速度不一致,应按蛙体大小进行分池饲养,否则会产生大蛙吃小蛙的现象,严重影响幼蛙的成活率。3饲料及其投喂 刚变态的幼蛙饲料以蝇蛆和小蚯蚓等小型动物为主。投喂方法是把饲料置于饲料盘上,或撒于池边固定的投饲点。平均每100 只幼蛙每天投饲100~150克,幼蛙长到15~20克时,便可投喂小杂鱼、小虾和个体较大的蚯蚓等,平均每天的投饲相当于幼蛙体重的10~15%。牛蛙在25~30℃时,摄食能力最强,温度太高或太低,食量就会减少,甚至停食,这是正常现象,不必忧虑,但投饲量不可死搬硬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每天的饲料可以一次投喂,也可以分两次投喂,实践证明:分次投喂效果更好,可以避免“分食”不匀的现象。牛蛙从蝌蚪变态成幼蛙后,就只能摄食活动饵料,对静态饲料视而不见,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牛蛙两眼间距较大,不能形成双眼视觉。如能研制出人工模拟生物行为投饲机或以其它方法使静态饲料“活化”,牛蛙也可摄食。据报道,可以通过驯饲使其摄取死的动物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其方法是在变态后期开始,按日减少活饵,而混之以少量“死饲”,但在蝌蚪变态成幼蛙的短期内,因体质变化,将可能出现短期停食情况,不必惊慌。蝌蚪变态成幼蛙后就供给人工饲料(死饲),以养成其摄食死饲的习惯,但还是必须活饵与“死饲”混合投喂。“死饲”如是大鱼、动物内脏等,应根据蛙的个体大小切成粒状或条状,或做成人工颗粒饲料。驯饲开始时,可将人工饲料放进饲料盘内,再在饲料盘中放入数条活泥鳅,将饲料盘一半沉入水中,一半露出水面,活泥鳅在饲料盘中带动盘中之人工饲料,幼蛙一见盘中饲料全部都震动,以为均是活饵,便会抢着吃。如无活泥鳅,可在饲料盘上方装一桶水,桶底开一小孔,使桶中之水一滴一滴不停地滴在饲料盘中,饲料盘中的水一震荡,盘中的饲料亦随着波动,牛蛙又误认为是活饵而抢食。体重达50克以上,可同时采用灯光诱虫,以补饲料不足。有人认为能通过驯饲,使牛蛙能完全摄食死饲,其方法是用动物肉、内脏、各种瓜果皮、豆渣、米糠等制成混合饲料,在变态后一个月内的幼蛙,以三分之二的活饵,三分之一的混合饲料饲养,一个半月时改为三分之一的活饵,三分之二的混合饲料,三个月之后就全部供给混合饲料,这样逐步驯练,时间一久,便可形成摄食死饲的习惯。另外一种驯饵方法就是将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按一定的比例制成膨化饲料,在蛙池中定点建一个较大的饲料台。投饲时,饲料台上浸水4 厘米左右。开始驯饲时,以膨化饲料和活饲料如蝇蛆、泥鳅等混合投放,每天两次,定时、定点、定量投喂,通过几天的驯养后,便可形成条件反射,然后全都改为投喂膨化饲料,蛙仍来取食,由于蛙不停地活动而使水波动,结果,漂浮在水面的膨化饲料也不停的摆动,蛙以为是活饵,便可摄食,这种驯养方法效果较好。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混合饲料都应做成颗粒,颗粒的大小应根据蛙体的大小,以能一口吞下为宜。不论是活饲还是死饲,都应有固定的投饲点,一般饲料的投喂以饲料盘为宜,有的饲料(如蚯蚓等)不宜放在水中,也应在饲料台附近的池岸边设固定的投饲点,既有利于驯养,操作管理也方便。不同饲料对幼蛙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也有影响,以蝇蛆、鱼苗、蓖麻蚕、泥鳅、蚯蚓等作为饲料,其饲料系数鱼苗和泥鳅4、40;蝇蛆227;蓖麻蚕379;但蝇蛆可以作为变态初期的幼蛙饲料,刚变态的幼蛙个体小,不能吞食鱼苗,而蝇蛆个体细小,蠕动缓慢,容易被幼蛙所摄取,幼蛙长大些后,再混合投喂其它饲料。牛蛙的生长速度呈“S”型曲线,即具慢-快-慢的规律,3~8月龄,体重在75~450克之间显示出生长优势。饲料盘一般是用木板钉成长约120厘米,宽80厘米、高8厘米左右的框架,其底部用40目/平方厘米的尼龙窗纱钉紧。饲料盘底部浸入水中约5厘米;水太深,牛蛙不易捕食,太浅,小鱼虾容易死去,最好是象固定网箱那样固定于水中,以不致于入盘取食的蛙太多而使饲料盘沉没。也可按上述要求,用水泥在池中作成固定的饲料盘,但池水须保持在固定的水位线,保证水泥饲料盘中有水。4饲养管理 一般每天投饲一次(有人认为只要饲料充足,可以几天投一次), 投饲前,必须清除饲料盘中的残饲,检查饲料盘是否完好。及时分级饲养,饲养一定时期后,应将大小悬殊的幼蛙分级饲养, 以防大蛙吃小蛙。为使其加速生长,对大小不同的蛙给以不同的放养密度,也是一个重要措施。要经常检查围墙和门四周有无漏洞、缝隙,发现后立即堵塞,防止牛蛙逃跑。消除池边杂草,及时驱除蛇、鼠等敌害,并保持池内通风阴凉,水质新鲜。大多数蛙都是在幼蛙阶段越冬,越冬期间幼蛙成活率的高低与生态条件有密切关系,越冬幼蛙池水深应保持在70厘米以上,池底要有一定的淤泥,池上覆盖芦苇、冬茅等覆盖物,既可保温、又可防止某些敌害的进入。越冬成活率可达90%以上。如果水位太浅,池底又无淤泥,越冬成活率很低。二 成蛙和亲蛙的饲养管理成蛙的饲养是整个牛蛙养殖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生产程序。目前牛蛙养殖可分精养和粗养两种方式。粗养,就是将蛙放养于比较宽广的场所,利用天然饵料任其自然生长;精养,则是利用较小的池子,采用人工投饵,进行高密度养殖。下面主要是介绍精养的方式。1养蛙池 成蛙养殖一般可利用塘堰、藕塘和小型的天然积水池稍加整理改造而成。位置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管理方便、洪水不泛滥、天旱不干涸的场所,如有流水条件则更为理想。成蛙池以300~1000平方米为好。 土质养蛙池除了水面以外,四周和池子中间要留有一定面积的陆地,一般陆地和水面之间的比例为1:1。池的坡度要大,便于牛蛙登陆休憩和捕捉食物。 水深应根据当地冬天结冰的厚度而定,主要应保证冬天在冰层下仍有一定的水深,以便牛蛙在池底安全过冬,长江流域的水深应保持在1~15米。用水泥池养蛙,应在池口设有铁丝网,防止蛙的逃跑和敌害的侵入。土池则要建造障壁。用作障壁的有竹帘、竹蓠笆、铁丝网、尼龙网和砖墙等。因为牛蛙有掘土打洞的习性,所以障壁在土下要埋30厘米,还因为牛蛙能跳高和攀爬逃逸,所以土上部分障壁的高度为15~2米。采用竹帘、竹篱笆作障壁,其缝隙以及铁丝网、尼龙网的网眼大小,要视饲养蛙的规格来确定。 土池饲养时,为了给牛蛙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应在蛙池内安排一个适于牛蛙生活的天然环境。主要是在蛙池内种植一些莲藕、慈姑、菖蒲、茭白、水芹等水生植物,以供牛蛙的栖息。在兼作产卵池的池中,还要种植一些金鱼藻、马来眼子菜、睡莲、聚合草等水生植物,以利牛蛙的产卵。陆地的池埂斜坡要种植花卉青草,以招引昆虫增加蛙的饲料。牛蛙怕热,成蛙最适水温23~30℃, 还应在池内岸边种植灌木树或搭建小的遮荫棚,藉以降低温度供牛蛙栖息。炎热夏季,最好每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1/2, 新旧水温差为1~2℃。牛蛙还有穴居的习性,宜在池埂水边人工挖一些洞穴,以供暑天牛蛙入洞休憩。养蛙池通过这样的安排,可使整个蛙池的环境更适于牛蛙的栖息生活,从而促进牛蛙生长,提高饲养成活率。2放养、饵料及管理⑴放养:成蛙的养殖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20~50只, 密度大小随成蛙体型大小及养殖管理水平、水温、水质等因素而酌情调整。⑵饵料:牛蛙在天然环境中吃食的饵料,主要有家蝇、胡蜂、蚂蚁、金龟子、叩头虫、蚜虫、龙虱、步形虫、蝎蝽、猎蝽、蜻蜓、螳螂、蟋蟀、蝼蛄、蝗虫、蜘蛛、田螺、螺蛳、泥鳅、鲤鱼、蝾螈、龟、鳖、蛇及其它蛙类。所以在人工养蛙池中要装置诱虫灯,以诱集昆虫作蛙的饵料。但在人工高密度养蛙时,单靠诱集昆虫已满足不了牛蛙的生长的需要。据试验,糠虾、小鱼、粪蛆和小型的蚯蚓,都是刚变态幼蛙最喜欢吃食的饵料。但在大规模生产时,光靠吃食这些饵料显然是不可能的。应在幼蛙长到50克左右时在活饵料中掺入蚕蛹、河蚌肉、螺蛳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饵料,将之一起投放在专设的饵料台和饵料盘中,通过活饵料的带动和牛蛙自身在饵料台和饵料盘中的跳动,使静态饵料发生跳动,牛蛙误认为是活饵料而争相捕食。当牛蛙习惯这样取食后,再逐步增加静态饵料的比例,直到全部用静态饵料来取代活饵。牛蛙的吃食量很大,一只牛蛙从深夜12点到次晨1点的1个小时内,可捕食8只蝗虫;另据观察,一只牛蛙在15分钟内吃食13只蝼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牛蛙的吃食量随着温度的不同,大致变动在牛蛙总体重的5~20%之间。牛蛙对几种饵料摄食后的饵料系数大体为:净鱼肉36、动物内脏5、昆虫10、干燥脱脂蚕蛹35。牛蛙的活饲料虽然很多,但当前在活饵料的养殖和应用上,比较成功且易形成生产规模的是养殖蚯蚓和黄粉虫。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水产系,近几年以切碎新鲜猪肺饲养幼蛙和成蛙各50公斤,幼蛙平均个体重25克,日平均投猪肺25公斤,饲养130 天,收蛙250公斤,平均个体重150克,最大重240克,饵料系数16。成蛙平均个体重150克以上,日平均投猪肺28公斤,饲养180天,收蛙350公斤,平均个体重502克,最大709克,饵料系数168,均取得较好效果。 成蛙个体大,摄食量多,能保证充足优质适口饵料,控制适宜环境温度,其体重增长比较快,每月个体增重约30~50克左右。亲蛙摄食量大,一般每只每日投饵量为体重10%,饵料种类宜多,营养全面,其中动物性饵料不应少于60%。亲蛙在发情时摄食量减少,抱对、产卵、排精时基本停食,之后摄食量大增。要根据以上情况酌情增减投饵量。⑶饲养管理:牛蛙在精养条件下,吃食量大,粪便也多,容易污染和恶化水质,从而引起各种疾病。这种情况在水泥池饲养成蛙时更为突出,所以对水泥池要勤于洗刷,更换新水,还要定期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消毒。土池饲养牛蛙虽有土壤的吸附作用,但也要定期加注或更换新水,如有流水条件,采用流水饲养效果更好。防逃是牛蛙饲养管理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必须经常检修防逃设备,堤埂上的洞穴要及时堵塞,以防止蛙从洞中潜逃。雨天牛蛙跳跃攀爬尤为活跃,更要注意防逃。牛蛙的敌害很多,田鼠、鼹鼠、猫、蛇、鸟类都是它的天敌,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捕捉驱除。3牛蛙的生长 在江苏地区人工饲养的牛蛙,一般在变态后1个月能长到50 克,2个半月长到130~150克,第2年可以长到350~400克,第3年能长到700~800克, 达到商品规格要求。4牛蛙的运输运输前,将粘附于蛙体的泥浆等污染物洗干净,然后装入用竹蔑编织的蛙笼中。所装的蛙不能过分拥挤,更不能重叠。蛙笼底层应铺有水草以保持蛙体皮肤湿润,也可适当降低温度,特别在夏季,温度较高,蛙与蛙之间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如是长途运输,应将蛙置于通风阴凉处,每隔6小时洒水一次。运输途中不需投饲。蛙笼用竹篾织成,体积为50×50×20厘米,口呈圆形,口径10~12厘米,有盖, 这样的蛙笼较轻便,通气,造价低廉(形状如图6)。其它容器如木桶、铁桶、木箱、 纸盒等,只要有通气孔,能通风透气,底部有小孔,能将污水滤出,都可以作为运蛙工具,但都不宜过高,以免蛙在容器内过分跳跃而碰伤。未成年蛙的运输密度,根据个体大小,以每平方米200~2000只为宜。 如用塑料箱装运,各箱还可层叠,提高运输效率。成蛙运输因个体大,跳跃力强,故宜在容器内分隔成小室,填入湿水草或湿布,每小室放3~4只成蛙。最好是把每只蛙放入浸湿的小纱布袋内再放入小室,上盖少量水草,然后加盖。这样可防蛙跳受伤,也防相互拥挤、堆压致死。图6 蛙笼五、牛蛙的敌害及疾病防治牛蛙一般不易感染疾病,但在人工集约精养的条件下,特别是在蝌蚪阶段,也会感染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疾病。牛蛙及其蝌蚪都会遭到其它生物敌害的侵袭,如不及早防治,将会给牛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一 敌害牛蛙及其蝌蚪的敌害很多,如水蜈蚣(龙虱幼虫)、蜻蜓幼虫、野杂鱼(乌鳢、鳜鱼等肉食性鱼类)、龟、鳖、蛙类(特别是虎纹蛙及其蝌蚪)、鸟类等都是蝌蚪的敌害。鼠、蛇等能危害幼蛙和成蛙(包括亲蛙),大蛙也能吞食小蛙,池塘中水绵过多也能将蝌蚪和幼蛙网死。一只水蜈蚣一昼夜能杀死蝌蚪20~30尾,以体长2~3厘米的蝌蚪受害最多。 另外,它对幼蛙也有一定的危害。用1~4ppm25%的敌百虫洒在水面即可杀灭水蜈蚣,对蝌蚪无害。蜻蜓幼虫对蝌蚪危害相当大,它主要是从腹部将蝌蚪咬死。在池岸喷洒敌敌畏可避免蜻蜓在池内产卵繁殖。水绵漂浮于水中,蝌蚪或幼蛙游入其中很难脱身,可用硫酸铜(每立方米水07~14克)将它杀灭。二 蝌蚪的疾病与防治1车轮虫病 患病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肉眼观察可见尾鳍粘膜发白,尾鳍组织破坏,严重时,全部尾鳍被腐蚀。蝌蚪游动缓慢,漂浮水面,不摄食,直至死亡。防治方法:减小养殖密度,扩大蝌蚪活动空间;蝌蚪放养前全池遍洒硫酸铜,每立方米水用药07克,或在患病蝌蚪池遍洒5:2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使池水含药浓度为07~1ppm,可有效地治疗车轮虫病。用2%食盐水浸泡蝌蚪5~15分钟, 也有一定疗效。2气泡病 患病蝌蚪肠道充满气泡,腹部膨胀,身体失去平衡浮于水面, 如不及时抢救,会引起大量死亡。防治方法:不用未经发酵的肥料培肥水质, 池中腐殖质不能过多,干粉饲料要充分泡湿后才能投喂,投饲量要适当。对水生植物过于繁殖的池,在高温期间每2~3天冲新水一次,并搭凉棚遮荫,可防此病发生。如发现有气泡病发生,应及时向池中注入新水,防止病情恶化,并将蝌蚪捞出置于新鲜水中暂养1~2天,不投饵,或将蝌蚪置于清水中用20%硫酸镁液泼洒,两天后再放回蝌蚪池,疗效较好。用食盐水泼洒也有疗效。3舌杯虫病 多发生在水质差,饲养密度大的蝌蚪池,传播很快。舌杯虫多寄生于蝌蚪尾部,严重时遍布全身,肉眼观察可见体表长满毛状物,很象水霉。患病时每立方米水体遍洒07~1克硫酸铜,疗效很好。4锚头鳋病 寄生蝌蚪胴体与尾交界处的略微凹陷部分,寄生部位肌肉组织发炎红肿,严重时溃烂。寄生1~2个锚头鳋,蝌蚪生长停滞,寄生3~4个时,很快引起死亡。防治方法:患病蝌蚪用五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2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2~3天,虫体在二星期以后陆续死亡。蝌蚪在浸洗时会出现浮头现象,应用清水洗掉鳃上少量被氧化的粘液和沉积的微量二氧化锰,以保证鳃的呼吸正常。三 幼蛙和成蛙的疾病与防治1红腿病、红斑病 红腿病由病毒引起,蛙后肢红肿以致溃烂;红斑病是蛙体局部红肿,严重时溃烂,病因不明。患此两病蛙可用20%磺胺脒溶液浸泡24小时, 有一定疗效。据报道,高浓度高锰酸钾液浸泡病蛙有较好疗效。对发病率较高的蛙池应即刻灌注新水,改善水质。发病前要用药物预防,每星期用百万分之一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并经常用十万分之一浓度漂白粉液洗刷食台和其它养蛙工具。2烂皮病 是缺乏维生素A所致。开始牛蛙头背部失去光泽,出现白花纹,接着表皮层脱落、腐烂,最后扩展到躯干,全部呈现白,色不摄食死亡。防治方法:饵料多样化,每隔3~4天改喂其它饵料以补充营养。病蛙用鲨鱼肝或猪肝,每只蛙每次喂1克,每二天喂一次,经一周治疗,病蛙皮肤再生,开始摄食。3肠胃炎 多发生于4~9月,传染性强,病蛙东爬西窜,游动缓慢,喜钻泥, 后期平躺池边不怕惊扰。防治方法:胃散片或酵母片日服二次,每次半片,连服三天。_。病蛙用鲨鱼肝或猪肝,每只蛙每次喂1克,每二天喂一次,经一周治疗,病蛙皮肤再生,开始摄食。3肠胃炎 多发生于4~9月,传染性强,病蛙东爬西窜,游动缓慢,喜钻泥, 后期平躺池边不怕惊扰。防治方法:胃散片或酵母片日服二次,每次半片,连服三天。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呵呵1
田鸡又名牛蛙,是蛙类的一种,和青蛙不同。 不能吃青蛙,但牛蛙和青蛙不一样,适当吃一点没关系,不过干锅一般是容易上火,所以不建议你吃。 从怀孕开始的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重3公斤的成熟胎儿,在这280天中,胎儿的生长发育全部依附于母体的营养供给。如何知道孕期的热能摄入是否适宜呢?一个简单的自检方法是观察中、晚期的体重变化,每周应增重04-05公斤,热能摄入不足和过多都是无益的。
我特别爱吃牛蛙,以前买过一些,都是妈妈做给我吃。不过我们不懂怎么做,全是按自己的方法在做,一般都是做的酸辣味的,还不错,很嫩的。我看到网上有一些好的精彩的做法,希望我们一起分享:
一、 制作方法
1、 主料:牛蛙
2、 配料:平菇、罗汉笋、魔芋
调料:花椒、辣椒
制作过程:铁锅牛蛙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
第一步,在平锅内放入少量的油,将去皮洗干净的牛蛙过油;然后将牛蛙出锅;
第二步,煸炒配料和调料,直到几分钟后炒出香味;
第三步,在铁锅内加水,将牛蛙、配料、调料放入其中,用大火炖制约5分钟,即可出锅。出锅后搁置在冷铁锅内,即为冷铁锅牛蛙。
说明:在天冷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将牛蛙和配料、调料直接放置在热铁锅内食用。除了牛蛙,还可以用鲇鱼等鱼类,以及排骨等肉类炖制。炖制的时候也可以加入枸杞、红枣等药材。
口味:麻辣鲜香,味美无比。
营养成分:用铁锅炖牛蛙可以吸收很多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症。
泡椒牛蛙的做法
用料:
牛蛙500克,大葱150克,色拉油200克,料酒10克,泡姜10克,精盐1克,大葱150克,味精2克,泡红辣椒150克,胡椒粉1克,干豆粉20克。
制作方法:
1、牛蛙宰杀去头去皮去内脏洗净,斩成块,用盐、胡椒粉、干豆粉、料酒上浆码味。泡红辣椒去蒂去籽切成节,大葱洗净切成节,泡姜切成姜米。
2、炒锅下油烧至七成热,将牛蛙下锅滑溜断生捞起。炒锅内下少许油烧热,下泡姜米、泡椒节炒出香味,下牛蛙,烹入料酒,放味精、大葱节簸转起锅装盘即可。
特点:
重庆江湖菜中,以泡椒为调料的颇多,而泡椒牛蛙最常见又易烹制,成菜后味咸鲜,肉细嫩,色红亮,泡菜香气浓郁。
鸽戏牛蛙
主料:鸽脯肉500克。
配料:牛蛙300克,玉米笋、面包渣各200克,鸡蛋50克。
调料:精盐、黄酒、湿淀粉、葱、姜各20克,冰糖30克,白糖、酱油、芝麻油各10克,味精、胡椒粉各5克,干淀粉100克,肉清汤500毫升,熟猪油1000克(耗150克)。
做法:
1、将鸽脯一面剞十字花刀,再切成6厘米长、1厘米宽的一字条。玉米笋人水焯过,取出入盘。牛蛙腿去骨,稍切(不切断),人盘加盐(10克)、酱油(5克)、黄酒(10克)、白糖、葱(10克)、姜(10克)腌渍。
2、炒锅上中火,注入猪油(50克),下鸽脯煸炒,下盐(10克)收干水分。另一炒锅,人猪油(20克),下冰糖炒至起泡时倒人酱油(5克)制成糖色,注入鸽脯和肉汤、葱(10克)、姜(10克)、黄酒(10克),加盖炖1小时。
3、将牛蛙拍上千淀粉,拖上蛋汁,滚人面包渣,人油锅炸呈金**,取出围摆在玉米笋盘边。把炼着的鸽脯拣去葱、姜,加人味精、胡椒粉,用湿淀粉勾芡,淋上芝麻油,倒在玉米笋上即成。
二、 牛蛙火锅
原料:牛蛙1500克,青笋200克,茭白200克,白萝卜200克。
调料:精制油100克,姜5克,蒜5克,葱5克,干辣椒5克,花椒3克,冰糖3克,郫县豆瓣100克,味精10克,鸡精20克,料酒20克,胡椒粉5克,红汤2500克。
制作方法:
1)牛蛙宰杀去头的内脏,暂成4厘米见方的块,入汤锅汆水捞起。
(2)青笋,茭白,白萝卜去外皮,改成小块洗净装入火锅盆待用。
(3)姜切成指甲片,葱切成“马耳朵”形。
(4)炒锅置炉上,下油加热,放豆瓣,姜片,葱,花椒,干辣椒,炒香并呈红色,放牛蛙肉,整蒜子,冰糖,炒酥,掺红汤,下味精,鸡精,胡椒粉,料酒,烧沸,出尽浮沫,倒入盛有青笋,茭白,白萝卜的火锅盆,上台即可。
蛆可以吃。
蛆由于头部及口器极度退化,故称无头幼虫。特别是蝇蛆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含有动物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脂肪酸,并且含有大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优质的蛋白源。
蝇类是完全变态昆虫,它的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几个时期。多数种类的雌蝇均产卵,但也有产幼虫的。幼虫经过3~4天变为蛹,蛹羽化即为有翅会飞的成蝇。
扩展资料蝇蛆粉粗蛋白质含量高达56%~63%(平均为595%)、脂肪13%、灰分7%、糖类31%。作为高蛋白质饲料,蝇蛆的营养水平可与进口最好的秘鲁鱼粉媲美,是豆饼的13倍、骨肉粉的19倍。
鲜明含粗蛋白质15%、粗脂肪58%,不仅可直接伺喂常规品种的猪、鸡、鸭、鱼,而且还是特种动物虾、蟹、鳗、黄鳝、美国青蛙、牛蛙、七星鱼、斑鱼、龟等最好的活饵料。
蝇蛆容易培育,成本低,周期短。2000克粪能生产500克蝇蛆。1立方米蝇笼一天大约能生产150克。用10个有上中下层的蝇笼,则每天能获得20~25千克鲜蛆。
生产1000克鲜蛆,全部成本只需014元。以4千克鲜蛆折合1000克鱼粉计算,只有鱼粉价格的30%。据北京饲料研究所试验,在18平方米的养殖面积上,平均日产蝇蛆975千克。
该所用自繁自养的蝇蛆饲料来喂鸡试验,在饲料中添加10%蝇蛆,对照组饲料添加10%鱼粉,结果前者比后者产蛋率提高203%,饲料报酬提高158%。用蝇蛆100克饲喂小猪,比喂等量秘鲁鱼粉的增重7%,成本降低132%。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