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猪出栏要吃多少饲料?

三元猪出栏要吃多少饲料?,第1张

1、三元猪,从出生到110公斤出栏,在180天左右,平均每天长650-700克,累计须要250公斤饲料,现在的猪体形稍微大点,在110-120出栏比较合适。

2、肉猪120公斤出栏,饲料消耗270-300公斤,日增重700-800克,总生长期估计165-180天。

3、肉脂型生长肥育猪:

20~35公斤重:每日每头采食风干料(含水分10~12%左右)152公斤;

35-60公斤重:每日每头采食风干料(含水分10~12%左右)22公斤;

60~90公斤重:每日每头采食风干料(含水分10~12%左右)283公斤。

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大约总共需要400~700斤饲料。

  [补充]

  俄罗斯农作物主要分布在西部的东欧平原和西南部的顿河流域,以小麦、马铃薯、向日葵、甜菜、亚麻为主。东部和北部大片寒冷地区均不适于农作物生长。尽管俄罗斯土地辽阔,但粮食仍不能自给,目前还需大量进口。这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是很不利的。

  ================================

  俄罗斯农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农业发展趋势

  随着政治局面日趋稳定,俄罗斯农业出现明显好转,农业总产值经过多年下降之后开始回升,粮食连年增产。1999 —2002 年间,俄农业总产值连年持续增长, 四年增长了17 8 % , 年均增长4 2 %[1 ] 。1999 年,俄粮食总产量为5 470万吨,整个农业系统开始出现盈利。2000 年,俄农业总产值增长了7 % ,粮食产量达到6 550万吨。2001 年俄粮食产量达到8 520万吨(历史上最高达到1 06亿吨) 。这不仅满足了国内7 000万吨的粮食需求,实现了自给有余,人均550~600公斤,而且使俄再次成了粮食出口国。粮食单产也开始上升了:小麦产量从早几年的每公顷1 300公斤上升到1 600公斤;每头奶牛的产奶量由2 000公斤增加到3 000公斤。这样,俄食品工业得以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2002 年俄粮食产量达到8 550万吨,进一步为粮食出口创造了条件。2003年俄罗斯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仅为7 300万吨,平均产量为每公顷18 3公担,比2002 年少2 9公担,但粮食质量有所提高。2004 年俄罗斯农业部长阿列谢·戈尔德耶夫表示,政府预期今年粮食收获量将达到8 400万吨(毛重) ,净重估计在7 600万吨左右。

  由于2001 年和2002 年的连续粮食大丰收,俄罗斯粮食出口量也大大增加, 分别出口320 万吨和1 400 万吨。俄主要粮食出口市场是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及北部非洲地区,其出口小麦已能够达到欧盟标准。俄农业劳动力成本和耕种成本只有加拿大等国的一半,因此其出口小麦在价格上具有一定竞争力,每吨85~95美元之间,每吨低于欧盟或美国同类品质小麦20~50 美元。目前俄政府已将扩大粮食出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俄政府的十年规划,到2010 年其粮食出口将达到1 400万~1 600万吨[2 ] 。

  二、农业发展潜力

  (一) 良好的自然条件

  1 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南部

  2 南西伯利亚地区

  3 黑海沿岸亚热带地区

  4 西北部地区

  5 西部地区

  (二) 强大的农业科研力量

  1 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农业科研力量。由于俄罗斯幅员辽阔,土壤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农作物种植很难执行一个统一标准或技术,对于每个具体的土壤气候带都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种植标准和技术,为此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在全国各地都设置了自己的科研分支机构。俄农业食品部系统(含俄罗斯农业科学院) 内就有310 个研究单位、64个农业高等院校、528 个试验和教学农场,有9 4万名科技人员从事研究工作。俄罗斯农科院建有63 个育种中心、8 个生物技术中心和工艺中心、28个设计所、405 个试验场和53 个实验工业企业,有试验用地18 5万公顷,试验牧场拥有数十万头优良种畜。这些实验基地成绩卓著,大田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周围农场的50 % ,牲畜产品率高20 %~30 %。

  2 培育新品种潜力巨大。全国有100 多个研究单位在从事育种工作,提供了3 000余个品种(或杂交种) 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据测算,近30 年农产品产量的增长的一半是良种的作用。目前,俄罗斯每年有250~300 个品种(或杂交种) 投入区域性试验。俄罗斯农科院西伯利亚分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在作物育种栽培方面,该分院20 多年来培育与推荐作物新品种近760 个,其中春小麦新西伯利亚67 号、101 号、89 号被大力在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推广(5 月中下旬播种,8 月底至9 月中旬收获;一般每公顷产量可达4~5 吨,最高产量可达7 吨) ;同时建立了规模较大、品种齐全的作物种子资源贮存库。在水果花卉方面,该分院已推广了一批具有抗寒性强、产量高、适合远东地区生长的新品种。在畜牧方面,该分院培育出畜禽新品种,如个体年产奶量达5 000公斤以上的西伯利亚黑花奶牛、日增重达1 000~1 800克的肉用牛新品系、瘦肉率在58 %以上的瘦肉型猪新品种、年产蛋280 枚的鹌鹑新品种、年产蛋250~260 枚的蛋鸡、细毛绵羊新品系,均已被广泛用于生产[3 ] 。

  3 畜牧兽医研究基础比较坚实。俄罗斯草原面积辽阔,饲料资源丰富,宜于发展畜牧业。俄畜牧业在国际上占有一定地位。俄肉牛业的比重大,牛肉在其肉类结构中占50 %以上,远远高于各大洲的平均数和许多欧洲国家。俄农业部计划,在2005 年实现牛乳产量3 800万吨,2010 年达5 000万吨;对牧场的饲料谷物供应量2005 年达到2 200万吨,2010 年达到3 100万吨。畜牧良种研究所为了保存大量的高产种畜资源建立了种公牛精液库,并对黑花奶牛等进行品种改良。不久前,俄罗斯农业食品部育种委员会批准了1995 —2000年保存和利用本国农畜基因储备的计划。该计划要求研究院继续改良现有畜牧品种,要建立三个种内地区型黑花奶牛品种(圣彼得堡、莫斯科和乌拉尔) ,泌乳期的生产潜力要达到8 000~10 000公斤,含脂量要达3 8 %~3 9 %,蛋白质含量要达3 3 %~3 4 %。此外,要继续研究、改良快速增重的CM- 1 猪品种,要求达到昼夜增重800~900 克的国际先进水平,提高饲料报酬,要求每公斤增重消耗不超过3 5个饲料单位,瘦肉率要达到56 %~60 %。

  (三) 俄罗斯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俄罗斯地域广大,农业区土地平坦、肥沃、规模大,非常适合于机械化作业。当前,俄政府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俄罗斯现有大型拖拉机70 万台,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40 万台。粮食作物耕、播、收三项作业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如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基本达到了100 % ,其中90 %为脱粒收获,10 %为摘穗收获(作为种子) 。俄罗斯农机生产企业较多,其中生产大型机械设备的企业占主导地位。其产品主要被销往俄罗斯国内和过去的加盟共和国,一部分被出口到欧洲、亚洲等地。

  (四) 俄罗斯人的整体文化素质较高

  俄罗斯人的整体文化素质较高,有中等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 在城市占85 %以上, 农村在65 %以上。俄罗斯技术工人和专家的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不相上下。

  三、农业发展前景

  俄罗斯农业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但是要把潜力转化为生产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几年俄罗斯农业生产总值累计增长了20 %。这项成就除归功于良好的气候条件外,还应归功于俄罗斯政府为稳定和发展农业而制定的一系列新的政策与措施:

  (1) 选择新的农业发展道路,把叶利钦式的私有化小农业发展道路改为普京式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农业的发展道路,即发展各种生产组织形式之间的合作化和一体化,恢复和发展农工综合体,实现资本和土地集中,以获取规模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效益;

  (2) 实行债务重组,减轻农业企业压力;

  (3) 实行统一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

  (4) 制定并实施《2001 —2010 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农业食品政策基本方针》,明确确定了新世纪头十年农业食品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5)2002 年12 月俄政府下令实施《2010 年前农村社会发展专项纲要》;

  (6) 俄政府于2001 年和2002年先后出台了俄罗斯联邦新《土地法典》和《农用土地流通法》,允许土地买卖,为农用土地的进一步集中、实现规模经营奠定了法律基础; (7) 俄政府干预采购,调节粮食市场,为解决卖粮难而保护粮价,保护农民利益,为此俄2002 年已拨款20 亿卢布(1 美元约合31 卢布) ,2003 年拨款增至60亿卢布; (8) 强调农业科研要符合时代要求,进行跟踪研究,按照市场规则将科研成果有效地推广到生产中去。此外,还实行预算贴息贷款,向购买良种畜禽、优良种子以及收集和加工生物废料者拨付预算补贴;鼓励商业银行向农业贷款;成立农机租赁公司,以解决农机匮乏问题。

  目前俄政府为扩大粮食出口,已计划将港口的粮食出口能力提高3 倍以上。按照俄政府的十年规划,到2010 年俄将有可能跻身于世界主要粮食市场。

  预测俄农业的前景时,不能低估俄转轨十多年农业危机的严重性、复杂性和深刻性;不能低估考虑不周、匆忙的农业企业改组过程对农业生产力破坏的严重程度。关于俄农业发展前景,许多俄罗斯学者也表示不容乐观。俄农业科学院的学者认为,政府文件规定到2010 年农业增长6 %“是非常困难的”。实际上,农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例如,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日益扩大,农业技术设备严重短缺,农产品和食品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企业的沉重债务,农业劳动力匮乏,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等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能解决的。但是,俄罗斯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在其政治和经济形势不发生巨大波动、正确的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得以顺利实施的条件下,农业将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到2010 年,俄罗斯农业有可能恢复到“改革”前(1987 —1990 年) 的水平。

由于目的及依据不同,可将玉米分成不同的类别,最常见的是按子粒形态与结构分类,按生育期分类,以及按子粒成分与用途分类。

(1)按子粒形态与结构分类。

根据子粒有无稃壳、子粒形状及胚乳性质,可将玉米分成9个类型。

①硬粒型:又称燧石型,适应性强,耐瘠、早熟。果穗多呈锥形,子粒顶部呈圆形,由于胚乳外周是角质淀粉。故子粒外表透明,外皮具光泽,且坚硬,多为**。食味品质优良,产量较低。

②马齿型:植株高大,耐肥水,产量高,成熟较迟。果穗呈筒形,子粒长大扁平,子粒的两侧为角质淀粉,中央和顶部为粉质淀粉,成熟时顶部粉质淀粉失水干燥较快,子粒顶端凹陷呈马齿状,故而得名。凹陷的程度取决于淀粉含量。食味品质不如硬粒型。

③粉质型:又名软粒型,果穗及子粒形状与硬粒型相似,但胚乳全由粉质淀粉组成,子粒乳白色,无光泽,是制造淀粉和酿造的优良原料。

④甜质型:又称甜玉米,植株矮小,果穗小。胚乳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及水分,成熟时因水分蒸散而种子皱缩,多为角质胚乳,坚硬呈半透明状,多做蔬菜或制成罐头。

⑤甜粉型:子粒上部为甜质型角质胚乳,下部为粉质胚乳,世界上较为罕见。

⑥爆裂型:又名玉米麦,每株结穗较多,但果穗与子粒都小,子粒圆形,顶端突出,淀粉类型几乎全为角质。遇热时淀粉内的水分形成蒸气而爆裂。

⑦蜡质型:又名糯质型。原产我国,果穗较小,子粒中胚乳几乎全由支链淀粉构成,不透明,无光泽如蜡状。支链淀粉遇碘液呈红色反应。食用时黏性较大,故又称黏玉米。

⑧有稃型:子粒为较长的稃壳所包被,故名。稃壳顶端有时有芒。有较强的自花不孕性,雄花序发达,子粒坚硬,脱粒困难。

⑨半马齿型:介于硬粒型与马齿型之间,子粒顶端凹陷深度比马齿型浅,角质胚乳较多。种皮较厚,产量较高。

(2)按生育期分类。

主要是由于遗传上的差异,不同的玉米类型从播种到成熟,即生育期亦不一样,根据生育期的长短,可分为早、中、晚熟类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划分早、中、晚熟的标准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

①早熟品种:春播80~100天,积温2000~2200℃,夏播70~85天,积温为1800~2100℃。早熟品种一般植株矮小,叶片数量少,为14~17片。由于生育期的限制、产量潜力较小。

②中熟品种:春播100~120天,需积温2300~2500℃。夏播85~95天,积温2100~2200℃。叶片数较早熟品种多而较晚播品种少。

③晚熟品种:春播120~150天,积温2500~2800℃。夏播96天以上,积温2300℃以上。一般植株高大,叶片数多,多为21~25片。由于生育期长,产量潜力较大。

由于温度高低和光照时数的差异,玉米品种在南北向引种时,生育期会发生变化。一般规律是:北方品种向南方引种,常因日照短、温度高而缩短生育期;反之,向北引种生育期会有所延长。生育期变化的大小,取决于品种本身对光温的敏感程度,对光温愈敏感,生育期变化愈大。

(3)按用途与子粒组成成分分类。

根据子粒的组成成分及特殊用途,可将玉米分为特用玉米和普通玉米两大类。特用玉米是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或加工利用价值的玉米,这些玉米类型具有各自的内在遗传组成,表现出各具特色的子粒构造、营养成分、加工品质以及食用风味等特征,因而有着各自特殊的用途、加工要求。特用玉米以外的玉米类型即为普通玉米。特用玉米一般指高赖氨酸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高油玉米等。世界上特用玉米培育与开发以美国最为先进,年创产值数十亿美元,已形成重要产业并迅速发展。我国特用玉米研究开发起步较晚,除糯玉米原产我国外其他种类资源缺乏,加之财力不足,与美国比还有不小差距。近年来,我国玉米育种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在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等育种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我国特用玉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①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既可以煮熟后直接食用,又可以制成各种风味的罐头、加工食品和冷冻食品。甜玉米所以甜,是因为玉米食糖量高。其子粒含糖量还因不同时期而变化,在适宜采收期内,蔗糖含量是普通玉米的2~10倍。由于遗传因素不同,甜玉米又可分为普甜玉米、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3类。甜玉米在发达国家销量较大。甜玉米可分为超甜、加强甜、半加强甜和普甜四种类型。

②糯玉米:又称黏玉米,其胚乳淀粉几乎全由支链淀粉组成。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区别是前者分子量比后者小得多,食用消化率又高20%以上。糯玉米具有较高的黏滞性及适口性,可以鲜食或制罐头,我国还有用糯玉米代替黏米制作糕点的习惯。由于糯玉米食用消化率高,故用于饲料可以提高饲养效率。在工业方面,糯玉米淀粉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可作为增稠剂使用,还广泛地用于胶带、黏合剂和造纸等工业。积极引导鼓励糯玉米的生产,将会带动食品行业、淀粉加工业及相关工业的发展,并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国民经济收入。

③高油玉米:是指子粒含油量超过8%的玉米类型,由于玉米油主要存在于胚内,直观上看高油玉米都有较大的胚。玉米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尤其是油酸、亚油酸的含量较高,是人体维持健康所必需的。玉米油富含维生素F、维生素A、维生素E和卵磷脂含量也较高,经常食用可减少人体胆固醇含量,增强肌肉和心血管的机能,增强人体肌肉代谢,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因此,人们称之为健康营养油。玉米油在发达国家中已成为重要的食用油源,美国玉米油占食用油8%。普通玉米的含油量为4%~5%,研究发现随着含油量的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也相应提高,因此,高油玉米同时也改善了蛋白品质。

④高赖氨酸玉米:也称优质蛋白玉米,即玉米子粒中赖氨酸含量在04%以上,普通玉米的赖氨酸含量一般在02%左右。赖氨酸是人体及其他动物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类型,在食品或饲料中欠缺这些氨基酸就会因营养缺乏而造成严重后果。高赖氨酸玉米食用的营养价值很高,相当于脱脂奶。用于饲料养猪,猪的日增重较普通玉米提高50%~110%,喂鸡也有类似的效果。随着高产的优质蛋白玉米品种的涌现,高赖氨酸玉米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⑤爆裂玉米:即前述的爆裂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角质胚乳含量高,淀粉粒内的水分遇高温而爆裂。一般作为风味食品在大中城市流行。

  如何划分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首先效益,是指效果与利益。只有将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完美的结合,才是发展经济的硬道理。效益是指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它包括项目本身得到的直接效益和由项目引起的间接效益。效益是指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获得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当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相冲突时,如果单纯看这个题目,相信99%的人都会选择长期效益。

  划分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一种新的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是二次相对效益,这种指标可以消除由于客观条件的优劣而造成的影响,从而真正体现由于经营管理而产生的经济效益。

  其划分标准内容如下:

  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评价是在投资估算的基础上,对其生产成本、收入、税金、利润、贷款偿还年限、资金利润率和内部效益率等进行计算后,对建设项目是否可行做出的结论性方案。

研究内容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项目实施前期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内容,是科技项目评估、招投标所要求的,在评估体系和评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至于此,在项目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按照项目经济评价的要求,调查、收集和测算一系列的财务数据,如总投资、销售收入、项目寿命期等,并编制有关财务数据测算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的工作。

  评价指标方法

  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时,我们会用到许多的经济评价指标,若按是否反映了资金的时间因素来进行分类,这些经济评价指标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静态评价指标,如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它们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主要用于经济数据不完善和不精确的项目初选阶段;第二类是动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如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主要用于项目最后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

  划分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就一个企业来说,在一年里,当月的利润是一个短期标准,而年度利润是一个长期标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年度利润对于 5 年来说,又是一个短期标准, 5 年的利润总额又是一个长期标准。如果对企业的总经理只用年度利润来评价,再根据这个评价的结果进行奖励,可能会为了实现当年利润而急功近利。

  从长远来看,对企业的 5 年利润是有害的:员工不培训,技能差;设备不维护,运转效率低;客户不满意,会流失。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单纯运用短期标准是不行的。单纯运用短期标准不行,那么,只运用长期标准会遇到什么问题呢?长期标准,要很长时间后才看得出来。有些工作做了,短期看起来没有效果,从长期来看,效果却很显著,而当时的经理人或者员工,往往已经不在这个位置了。

  那么,如何兼顾短期与长期标准呢?现实的操作办法,是将不同的短期标准组合起来,进而预测长期标准。如:樵夫每天砍的树木是一个短期标准,另外,每天是否把斧头磨快磨光,每天是否编制了计划,也是短期标准。这就是将不同的短期标准组合起来,兼顾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方法。

五大地方良种猪 一)淮猪 淮猪是原产淮北平原的古老地方品种。早在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淮北平原农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为食肉和农田施肥需要普遍养猪,逐渐培育形成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趋于一致的淮猪品种。公元3-6 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和12世纪南宋时期,淮北平原经济遭受战争破坏,两次大规模移民南下,淮猪逐被引入宁、镇、扬丘陵山区,经长期培育形成为山猪。后随沿海地区的开发,淮猪东移,又逐渐形成适应沿海盐渍地带的灶猪。 本省淮猪品种分淮北猪、山猪、灶猪3个类型。其主要特征:被毛黑色而较密,额部皱纹浅而少,嘴筒较长而直,体型较紧凑,四肢结实。性成熟早,母猪产仔数较多,3-9胎平均产仔13头左右。 育肥猪平均日增重475克左右,饲料报酬457:1,胴体背腰部较薄,皮较厚,瘦肉率较高达45%。 淮猪主要分布本省淮北平原和宁、镇、扬丘陵山区及沿海地区。70年代后期,淮北地区因广泛推广新淮猪,当地大部分淮猪被新淮猪及其杂种猪取代。至1987年,淮猪中心产区主要集中赣榆、仪征、高邮、溧阳、高淳、东台、大丰等县,其母猪数量居全省地方品种母猪的第二位。 (二)太湖猪 太湖猪是产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沿江沿海地带多类型地方品种。明末清初,长江下游沿江沿海地区已发展为重要粮食产区,养猪增多。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当地出现了一种体大、骨粗、皮厚、面部皱褶多的大花脸猪。太平天国时期(1851-1864年) 又出现一种由小型淮猪演变的米猪。其后,米猪与大花脸猪经过杂交,渐形成介于 两者之间的小花脸猪(又称三花脸猪)。小花脸猪再与大花脸猪回交,渐又形成二花脸猪。随着杂种猪大量出现,杂种之间的杂交和杂种与亲本之间的回交相应增多,又出现具有不同差异的更多类型猪。这些由当地大花脸猪和淮猪经多种形式杂交和群众长期选育的诸多类型地方猪,清末以前已相继形成。本世纪民国时期至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生长较快、产仔又多的二花脸猪逐渐取代了大花脸猪和小花脸猪,发展成为数量最多、影响较大的类型猪。1974年, 鉴于该地区诸多类型地方猪的品种特性、形成历史和生态环境条件相近,被统一命名为太湖猪品种。 本省尚存的太湖猪,分二花脸猪、梅山猪、枫泾猪、横泾猪、米猪、沙河头猪等6个类型。其主要特征:被毛全黑色或青灰色,有的四蹄或尾尖部带白色。头大额宽,耳特大而下垂,皮厚,额部和后躯有明显皱褶。以母猪产仔多蓍称于世,1-7胎平均产仔数1-7胎达 12-15头以上,8胎后产仔数有所下降,其中二花脸猪产仔数最多,最高个体记录产仔42头、成活40头。育肥猪平均日增重443克左右,饲料报酬463:1,屠宰率7029%,肉质好,肉色鲜红,纤维细嫩,胴体瘦肉率约42%。太湖猪各类型猪分布较相对集中, 二花脸猪分布在江阴、无锡、武进、常熟、宜兴等县(市),梅山猪在太仓、昆山县,枫泾猪在吴江县,横泾猪在吴县,米猪在金坛、扬中县,沙河头猪在启东、海门县。80年代,太湖猪有少量北移到苏北、地区饲养,湖北、 黑龙江等省也有引入,还先后数批(梅山猪)出口日本、美国、法国等9个国家。1987年,全省太湖猪母猪约60万头,居地方品种母猪数的第一位。 (三)姜曲海猪 姜曲海猪是产于本省长江北岸泰县、海安地带的一个较年轻的地方品种。该地带砂质土壤,缺乏团粒结构,需施大量有机肥料而养猪多。群众惯于利用酿酒、榨油、制粉等副产品喂猪,靠施猪粪肥田增产粮食,形成了粮、油、酒、猪的生态循环。这种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下,群众用当地称谓“本种”猪和“沙种”猪,进行长期轮回杂交,逐渐培育形成一种早熟、易肥的猪种新类群。据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海曲拾遗》记载,当地产有“非若淮北苦脸猪”,说明本世纪初已形成姜曲海猪品种。 姜曲海猪主要特征:被毛黑色,皮较薄,头短,耳中等大小,体躯短,腿矮,腹大下垂。性成熟早,母猪3-10胎平均产仔数13头左右。育肥猪平均日增重456克左右, 屠宰率7037%, 肉质鲜美,胴体瘦肉率4227%。 姜曲海猪分布泰县、海安县,因境内姜堰、曲塘、海安三镇为该猪种主要集散地而得名。在如皋、江都县和里下河地区兴化、高邮县也有少量分布。 (四)东串猪 东串猪是产于本省长江北岸泰兴、如皋、南通县之间三角地区的年轻地方品种。该地区北有姜曲海猪,南有大花脸猪、二花脸猪,东北又有灶猪,猪种交流频繁,与当地猪品种串杂。经过复杂的杂交和群众长期选育,逐渐培育形成了一种体大、骨粗、膘厚肉紧的新猪种。该品种猪的形成略在姜曲海猪之后,也已有80年以上的历史。 东串猪主要特征:被毛黑色,体型较大,骨骼粗壮,四肢高立,躯体较长,皮厚,大腿外侧皮肤有较深皱褶,俗称“穿套裤”。按头面形态分“马脸形”和“狮头形”两个类型。性成熟早,母猪产仔数较多,第3胎平均产仔14头左右。育肥猪平均日增重446克左右, 屠宰率682%,肉质好,适宜加工腌腊肉制品,以制作火腿味美著名, 胴体瘦肉率4281%。 (五)新淮猪 新淮猪是新中国建立后在本省淮阴地区较早培育成的一个新的地方品种。从1955年开始,以淮阴种猪场为基地,选用约克夏猪和淮猪为亲本进行杂交,采用多种育种措施,经过20余年精心选育,至1977 年正式由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鉴定,并宣布培育形成为肉脂兼用型新猪种。 新淮猪主要特征:被毛黑色,嘴筒平直或微凹,耳中等大小并向前倾垂,背腰平直,腹稍大但不下垂,臀略斜,四肢强壮有力。繁殖率较高,经产母猪平均每胎产仔数13头左右。育肥性能好,育肥猪平均日增重490克左右,屠宰率72%。 新淮猪育成后,迅速推广到淮河中下游地区。其分布主要集中在本省淮阴市,其次徐州、盐城、扬州市也有一部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引入新淮猪累计约9万头。

大河乌猪是云南省首次育成的适宜腌制优质云腿和优质鲜肉供应的猪种,是农业部2003年2月27日第254号公告的国家级培育猪新品种。  大河乌猪原称大河猪新品系,是云南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省大河猪杂交配套系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示范》的重点课题。该项目在省科技厅、省农大、省畜牧兽医局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由曲靖市畜牧局主持,富源县畜牧局和富源县大河种猪场联合攻关,在富源县大河种猪场进行选育的大河猪新品系,从1994年开始至2002年历经9年6个世代持续选育,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和超过预定目标,是云南省首次培育成功的适宜腌制优质云腿和优质鲜肉供应的优良母本品种。

2002年3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富源县人民政府和曲靖市畜牧局、富源县畜牧局联合承办“大河乌猪申报国家级新品种”工作启动,2002年8月经过云南省农业厅审定向农业部申请,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猪品种专业委员会于2002年10月27日至29日在云南省曲靖市暨富源县对大河乌猪品种作了审定,认为大问乌猪符合新品种审定要求,一致同意通过审定;2002年12月14日,大河乌猪又在海南省海口市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复审;2003年2月27日,农业部以第254号公告将大河乌猪定为国家级新品种。

大河乌猪是农业部审定批准的继江苏省苏太猪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培育猪新品种,是以优良地方猪种乌金猪(大河猪)和引地优质瘦肉型猪种杜洛克为育种素材,经过9年6个世代的持续选育、扩群中试推广,可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大河乌猪具有四大优点:一是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好饲养;二是母猪胎均产仔猪11.80头,与大约克杂交的“约大乌”杂交猪育肥日增重799克,生产性能优良;三是“约大乌”肉猪90kg体重屠宰率为72%,瘦肉率为58%,后腿比例为28.5%,胴体品质好;四是“约大乌”肉猪的鲜肉PH6.3,大理石纹评定3.2分,肉色评分3.1分,肌内脂肪含量5.01%,肉质细嫩味美,是鲜猪肉的上等品,是腌制优质火腿的最佳原料,所腌制的火腿,色、香、味及丰满度最好。因此,大河乌和很高的开发价值。

为打响大河乌猪品脾,充分发挥畜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县委、县政府根据富源县属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农村贫困人口多的实际,在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一是畜牧业要发挥大河乌猪国家级品种的品牌优势,打响大河乌猪品牌;二是要按照“上加工、抓流通、扶龙头、强防疫、促养殖、求效益”的发展思路,建立以大河乌猪为主的仔猪生产基地和生猪交易集散地,大力发展商品羊和菜牛生产,三是以肉食品加工为龙头的畜产品深加工要加快步伐,扩大“富云”牌火腿和优质鲜肉的生产和销售,进一步推动畜牧产业化建设;四是树立优质仔猪品牌、优质鲜肉品牌和优质火腿品牌,通过三个品牌的树立,形成“大河乌猪良种一仔猪一肉猪一鲜肉一火腿一市场”良性循环的产业链,从而推动畜牧产业化建设,确保农民增收。力争到2007年,全县饲养大河乌猪母猪达6万头以上,生产优质仔猪达100万头以上,出栏肥猪达66万头以上,分割加工优质冷鲜肉达5000吨以上,生产销售优质火腿达500吨以上。现有核心育种场1个,扩繁场13个,饲养核心群及扩繁母猪1284头,公猪10个家系67头,累计推广生产群母猪24000多头。大河乌猪遗传性能稳定,育肥期料重比3.3:1,变异系数5.7%,90kg体重背膘厚3.2cm,肌内脂肪含量7.92%,特别适合腌制优质云腿和供应优质鲜肉。

新鲜的也可以

1、菊苣

菊苣是非常优质的一种牧草品种,它的产量非常高,而且有着不错的利用年限,在市面上只要买到优良的种子之后,播种一次能够利用6~8年左右,不过在这段期间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养护,它的产量能够达到一年比一年高的目的。每年可以收割4~5次,在南方地区因为气候比较温暖,收割的次数能够达到6次到8次左右。产量是非常惊人的,一亩地能够达到2万斤到3万斤左右的新鲜牧草。对于多种动物都是可以使用的,它的叶子非常的鲜嫩柔软并且多汁,有不错的口感,让动物非常容易消化。

2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又称作“牧草之王”。紫花苜蓿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亩产鲜草达6000-8000千克,具有较强的抗旱和耐寒性。

3、俄罗斯饲料菜

俄罗斯饲料菜,花茎高1米左右,分枝较多,为枝生型草,全株密布白色短刚毛。根部发达,幼根表皮白色,老根为棕褐色。根颈粗大,能长出多量幼芽和簇叶。主侧根常不明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125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