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蚀衬里管道是如何制作的?

防腐蚀衬里管道是如何制作的?,第1张

有喷涂的,利用可以在管道内行进的机器在内壁喷涂

也有加热膨胀的,例如将折叠的塑料管道塞进去,在管道里加热水或蒸气,使得管道膨胀,胀在外壁上,这些塑料是耐酸耐碱的

防腐衬里

具有保护金属或其他基体免受各种介质侵蚀的能力,耐受酸、碱、无机盐及多种有机物的腐蚀。并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抗冲击性及金属和其他基体的粘合性能。

简介

色 泽 黑色,红色等

产品用途 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化肥、冶金、电力的酸碱储存罐、反应器、地坪隔离层等。

防腐衬里是 耐酸 或 碱类 橡胶保护类产品

因使用情况复杂,需要根据产品实际使用情况,调整生产配方。

配方调整条件

酸或碱介质 浓度多少

流动 或静止

高温 或 常温

使用环境

其它要求

防腐衬里 又称作 橡胶衬里

其分为四大类 1设备防腐衬里

2磨机衬里

3浮选机衬里

4烟气脱硫衬里

防腐衬里是为防止设备腐蚀的未硫化、预硫化或硫化的橡胶板或片。在金属或其它材料工作表面用衬里胶板形成一连续的隔离性的覆盖层的技术称为衬胶技术。衬里胶料可分为软质胶、硬质胶和半硬质胶,一般根据使用条件用NR,CR和SBR等制造。衬里的制造包括对金属基材表面处理、衬里胶板加工、裁剪、贴合和硫化等工序。衬里胶板作为化工防腐、防机械磨损材料广泛用作化工设备衬里和矿山、冶金用泥浆泵、浮选机、磨机、建材工业用水泥磨机等设备的衬里。

防腐蚀衬里的施工方法

防腐蚀衬里是一种综合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防腐方法。根据不同的介质条件和设备及管道需求,可选取不同的衬里材料

(一)聚氯乙烯塑料衬里

聚氯乙烯塑料衬里分为硬聚氯乙烯塑料衬里和软聚氯乙烯塑料衬里。衬里的施工方法一般有三种:松套衬里、螺栓固定衬里、粘贴衬里

1松套衬里是以钢壳为主体,里面加衬硬聚氯乙烯板材。这种结构常用于尺寸较小的设备,衬里和钢壳不加以固定,因此钢壳不限制硬聚氯乙烯的胀缩

2当设备尺寸较大时,为了防止衬里层从钢壳上脱落下来,可采用螺栓固定衬里。

3粘贴衬里是用胶粘剂(一般称为胶),把硬聚氯乙烯薄板(2-3mm)粘贴在钢壳内状的物件,除干性快、流平性较差的涂料外,可适用于各种涂料。刷涂法可使涂料渗透金属表面的细孔,加强涂膜对金属的附着力。缺点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涂布外观欠佳。

(二)铅衬里

铅衬里适用于常压或压力不高、温度较低和静载荷作用下工作的设备;真空操作的设备、受振动和有冲击的设备不宜采用。铅衬里常用在制作输送硫酸的泵、管道和阀等。

铅衬里的固定方法有搪钉固定法、螺栓固定法、压板固定法(焊接式)等。

1搪钉固定法是在设备内表面某些部位搪上铅,其形状为圆形或方形,称为搪钉,把铅衬里铅板焊在这些搪钉上。

2螺栓固定法是采用埋头螺栓,贯穿钢制压板、衬铅板和壳体,将三者加紧固定,而后在钢制压板上蒙上铅覆盖板,将其周边与衬铅板施以铅焊封闭

3压板固定法(焊接式)是衬铅施工中较新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采用单板双端固定,是把衬铅板铺设在壳体上以后,在铅衬里需要固定的位置开两个方孔,两个方孔的距离随实际而定

4铅衬里施工中还应注意:铅板焊接可采用氢氧焰火乙炔氧焊接。施焊时必须采用中性焰,并应避免仰焊;施焊的焊缝中不应有油脂、泥沙、水等杂质;焊口边缘及焊口的坡度必须用刮刀刮净,使之露出金属光泽,并应随刮随焊焊缝为多层焊时,每焊完一层必须将表面刮净后,方可焊下一层

(三)玻璃钢衬里折叠

玻璃钢衬里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手糊法、模压法、缠绕法和喷射法四种

1手糊法:边铺衬玻璃布(毡),边涂刷胶粘剂(配制好的胶液),直至要求层数(厚度),固化后即成玻璃钢制品。

2缠绕法:连续将玻璃纤维纱或玻璃布浸胶液后,用手工或机械连续缠绕在胎模或内衬上,经固化后即成玻璃钢制品。主要用于制造管道、高压容器和圆筒形设备。

3模压法:将已干燥的浸胶液的玻璃布叠好后放人压模内进行加温加压,经过一定时间后即固化成型。

4喷射法:利用喷枪将树脂和固化剂喷成细颗粒,并与有玻璃钢纤维切割器喷射出来的短切纤维混合后喷覆在模具表面,再经滚压固化而成。

例如:对于受气相腐蚀或腐蚀性较弱的液体介质作用的设备,一般衬贴3-4层玻璃布即可。而条件比较苛刻的腐蚀环境,则衬里总厚度至少应大于3mm。在衬贴过程中,涂刷胶粘剂必须使每层玻璃布充分浸润,尽可能挤出纤维间空隙中的空气。并且最好每衬粘一层,待干燥或热处理后再衬粘下一层,这样可以使溶剂充分挥发和树脂固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玻璃钢衬里的抗渗性。

(四)橡胶衬里

橡胶衬里施工采用粘贴法,把加工好整块橡胶板利用胶粘剂粘贴在金属表面上,接口以搭边方式粘合。

(五)砖板衬里

1砖板衬里施工是采用胶泥砌衬法,在设备的内壁,采用胶泥衬砌耐腐蚀砖板等块 状材料,将腐蚀介质同基体设备隔离,从而起到防腐蚀作用。

2砖板衬里的优点:所用主材砖板和胶泥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工艺简单,施工方 法成熟,适应砌衬各种尺寸、形状的设备、地坪、渠沟、基础、烟囱等;选用不同材质的 砖板和胶牯剂,可以获得耐蚀性、耐热性、耐磨性良好的保护层。

3砖板衬里缺点:施工要求严格因为胶泥缝较多,极少数胶泥缝的损坏,都可能 引起被保护设备的损坏。而且砖板衬里只能采用手工操作,施工期长,劳动强度大;另外 衬层厚,施工后设备增重较大,也增加了制造成本;其抗冲击、振动或温度急变性能差。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转基因生物的大面积推广,在关注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同时,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否会带来潜在不良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民意调查认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及产品对环境潜在益处重要性顺序是:土壤解毒(74 %) ,减少水土流失(73 %) ,减少化肥流失(72 %) , 降低作物需水量( 68 %) , 开发抗病濒危树种(67 %) ,减少原始森林采伐(63 %) ,减少化学农药用量(61 %) 。可能导致的环境风险顺序为:基因漂移,产生“超级杂草”,提高有害生物抗性,影响非目标生物体,减少生物多样性,改变生态系统。因此,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及产品安全性监管,对保护和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和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1转基因生物可能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人们担心转基因产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主要有:

11“异源重组”或“异源包装”产生有害“突变体”

担心外源基因会通过转基因产品进入人的遗传体系中。专家认为这种可能性在理论上概率极小。此种现象的发生在使用”抗生素标记基因”时有很小的可能,但随着“标记基因定位删除技术”及更安全的标记基因的使用,这种担忧可被解除。担心由“异源重组”或“异源包装”所产生的具有“超级抗性”的病原微生物会危害人类健康。

12 转基因食品“毒性”问题

担心转基因食品有毒性或引起人体过敏反应。转基因食品毒性问题目前只有一些相关的动物试验报道。据美国孟山都公司测定,转基因抗虫棉植株中Bt 含量很低(约占棉株鲜重的00001 %) 。用含5 %~10 %棉籽的饲料喂养小鼠28 天,转基因棉籽与非转基因棉籽对小鼠增重、饲料消耗量、死亡率、行为、器官毛重均无影响。用含10 %棉籽的饲料喂养鹌鹑8 天,对鹌鹑的饲料消耗、增重、死亡率、行为等无影响。用含20%转基因棉籽的饲料喂养鲇鱼10 周,鲇鱼的增重、饲料消耗、饲料转化率、死亡率、体征等与用非转基因棉籽饲喂的无显著差异,说明Bt蛋白对啮齿类动物、鸟类、鱼类安全。转基因棉籽脂肪酸组成与非转基因棉籽无差别。转基因棉籽油或纤维中检测不到Bt 蛋白,说明Bt 蛋白难以进入食物链。目前尚无关于人体的研究报告。转基因食品引起人体过敏性反应的发生概率相对高一些,但随着相应的过敏源检测和安全管理的完善和严格,该类问题可以解决或避免。

13 转基因药物“毒性”和“人兽共患”疾病传播

据报道,日本和欧洲发现11 例用转基因方法生产的人类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比对照高出3 倍。担心用转基因动物的器官进行移植会将一些“人兽共患”疾病传给人体。目前,包括“疯牛病”(BSE) 在内的人兽共患病160 多种。此类问题正在进一步观察研究中。

2转基因生物可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对生物种类的影响

担心转基因作物“新”基因“逃逸”,如抗除草剂的基因通过花粉漂移转到可配的杂草上,使杂草获得除草剂抗性,特别在同一地区推广抗不同除草剂作物时,若多种除草剂抗性基因都转到同一杂草上,将使所有的除草剂失效。向日葵、草莓、油菜等作物异交率较高,其长期效应需跟踪研究。

22 标识基因毒性问题

转基因作物植入了抗生素基因作为“标识基因”,人__们担忧这些基因会不会逃逸到人体内,或者进入环境中其它植物或动物体的染色体,一些新的基因改良食品可能会涉及健康和安全问题,导致一些难以预见的后果。

23 对生物抗性的影响

担心出现高抗药性有害生物。“病毒重组”或“异源包装”是否会产生新的农作物病原物,自然界存在着植物病毒的重组现象,包括DNA 病毒和RNA 病毒。转外壳蛋白(CP) 基因的抗病毒植物,当有其它病毒侵染时,入侵病毒的核酸有可能被转基因植物表达的外壳蛋白质包装,从而改变病毒的寄主范围,使病毒病防治更加困难。担心作物中转入抗虫或抗病基因后,会加大对某一种害虫或病原体的选择压,使害虫或病原体加速突变产生抗性,给防治增加麻烦。但在田间试验中尚无报道。已有实验证明棉铃虫对Bt 棉的耐受性已提高了十余倍,任其发展,约80 年后,棉铃虫有可能对现在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产生抗性。

3 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在自然进化过程中,自然界不同物种间遗传物质交流缓慢。转基因技术使物种间遗传物质交流频率成倍提高。人们担心转基因生物的释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已知的转基因作物的影响和传统栽培作物的影响非常相似,目前尚无实例证明和传统培育方式相比,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和社会生态系统存在更大的潜在影响。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和影响有:

31 对野生生物的影响

转基因植物种植推广后,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机会多。因其具有野生植物缺少的多种抗性,将会迅速成为新的优势种群,从而影响生态平衡。虽然利用“终止因子技术”,以及“化学催化”技术可以限制转基因植物的扩散,但因此项技术对农业的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影响而受到多方面的关注。

32 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对非目标生物的危害将不利于生物的多样性。Hilbeck 用转基因Bt 玉米,Birch 用转基因马铃薯进行的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作物可减轻虫害,也会对有益昆虫种群产生不利影响。但英国耕地研究所( IACR) 研究认为,Bt蛋白对小菜蛾寄生蜂的生存无直接不利影响。需要对该问题进行长期细致的研究。

4 转基因产品可能引起的社会问题

国际上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已不是纯粹的科学技术问题,包含政治、经济、伦理等诸多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加以限制,并在安全法规的制定上采取不平等的政策,为减少转基因产品对本国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将其研制的转基因生物及产品输入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实验或经营。欧美国家之间在转基因产品进出口问题上的争论不仅仅是安全技术,也是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制约。有人对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给人体持有伦理学上的异议,认为这对于动物和人类两者都是不仁道的。在转基因产品的销售过程中,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缺乏公平,消费者经常是在不知情或被动的情况下接受了转基因产品。

转基因产品对人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转移基因在受体中的表达安全性及”基因逃逸”所造成的“基因污染”问题。但目前的科技水平还不能完全确定转移的基因在受体遗传背景中的全部表达情况,对基因逃逸的控制能力也很有限。而“基因”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若一旦发生由转基因产品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将可能是不可逆转的和无法控制的。

5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

香港绿色和平组织多次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对近60 个著名食品品牌进行采样检测,结果发现16个样品含有转基因成分。除已曝光的雀巢6 种产品外,还有品客洋葱口味薯片、日清鸡味方便面、麦当劳汉堡的面饼以及肯德基的薯条和面饼等。调查结果被印制成一本小册子,名为《如何避免转基因食物》,并用醒目的绿、黄、红三种颜色分别标识了这些公司对转基因食品的不同立场。不肯做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承诺的食品商,被贴上了红色标签,其产品因而被认为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112 种产品因此载入“红色警报”之列。它们都是一些大名鼎鼎的品牌:雀巢、乐天雪糕、旺旺薯片、品客薯片、美极鲜酱油、顶好调味、朝日啤酒、麦斯威尔咖啡、新奇士橙汁等, “红色警报”的传播几乎立刻引发了转基因恐慌,最早被曝光的世界第一大婴幼儿营养食品雀巢公司,瞬间在中国内地遭受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大多数是对雀巢的抨击和不满之声。

大多数人对转基因食品了解甚少,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有怀疑。西欧出现了强烈抵制转基因食品的潮流。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制定了一系列法规,要求基因改变不得超过基因总量的1 % ,市场上出售的转基因食品必须贴标签,要求有关国际机构对转基因食品的无害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检验。对转基因食品评估主要包括:是否有毒性、过敏反应、营养或毒蛋白特性、基因稳定性、基因改变引起的营养效果及其他不需要功能等。使用不同的基因技术可得到不同的转基因食品,须逐个进行检验。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按照上述要求进行了严格审查,证明它们对人类健康无副作用。检验不仅在生产国进行,而且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委员会负责监管。

亚洲食品信息中心对600 名亚洲消费者(包括200 名普通中国市民) 进行了调查。受访者对番茄、大豆、玉米、大米和马铃薯5 种已开发的生物技术作物普遍知晓。亚洲消费者对生物技术可能给他们的饮食带来的好处持谨慎乐观的态度,66 %的被访者相信在未来5 年内他们会亲身受益于生物技术食品。他们普遍预期会在营养价值、饮食质量、安全性提高及成本降低方面受益。但也有一些消费者在可能对身体产生副作用,或食品可能产生潜在的过敏反应等方面心存疑虑,这些疑虑表现为期望获得更多信息。

美国在将Brazrlnuts 高含硫蛋白质基因转入大豆时发现有过敏性反应。现在2/ 3 以上的生物制药借助于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制药作物玉米污染普通食用作物的风险已引起关注。2004 年12 月,美国农业部下令焚毁奥热拉地区的1800 × 104L。原因是人们不小心将这些普通食用大豆同用于生产抗猪腹泻疫苗的转基因玉米混杂。这次“猪腹泻玉米”事件,使一些大公司避开“农场带”,转而到亚利桑那州、加州和华盛顿州的隔离地带种植药用玉米,并不断加强对转基因药用作物的管理、检查与监测,在美国的玉米主要生产区限制种植制药作物,将转基因药用玉米和食用玉米之间的缓冲区扩大到16km。

6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政策

世界主要国家农业转基因产品管理状况

美国、加拿大使用转基因技术最广泛,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比较宽松。对转基因食品在生产、流通不加以任何限制,不区分消费食物是否属于转基因类,转基因生物及产品不用标识,反对在国际贸易中对转基因食品施加贸易壁垒。规定只标识对与原来品种不具实质等同性和含有消费者一般认为不会出现的致敏原的转基因食品。

墨西哥2000 年3 月通过健康法规,要求转基因食品标识,标签上注明转基因成分,并注明“此食物经转基因镲生成”。

欧盟1997 年5 月15 日通过的《新食品规程》决议,规定欧盟成员国对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必须要有GMO 的标识,1998 年9 月1 日欧盟增补了标识指南,规定来自于转基因豆类和玉米的食品(不包括食品添加剂如大豆卵磷脂) 须加标识。如果食品的原料及在加工过程中没有添加转基因的成分,则可标识为非转基因食品。规定2001年4 月起,食品中的任何成分、添加剂或食用香料若含有超过1 %的转基因原料须标识。标识项目有:任何与原来品种不实质等同的特性,如成分组成、营养价值以及拟定用途;转基因原料可能会影响某类人群健康;转基因原料可能会引起道德方面的疑虑。

挪威是全世界监管转基因最严格的国家,政府禁止数种含有耐抗生素标识基因的转基因作物及制品进口,执行转基因标识制度。

波兰政府于2000 年4 月宣布所有转基因食物都需要贴上标签,要求将有关信息印在包装纸上,以显眼的颜色印上易读的文字。

澳大利亚1999 年5 月起实施《转基因食品标准》,规定对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食品必须进行安全性评价,如在安全性评价中未获认可者,不得进入市场销售。

俄罗斯规定1999 年7 月1 日起进口转基因食品,授权医学科学院食品研究所和国家生物工程中心对进口转基因食品进行质检。从2002 年10 月1 日开始,要求所有转基因食品必须注册登记。

日本对转基因食品管理持中立态度。一方面需要进口转基因食品,另一方面顾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规定采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农作物及食品不作为绿色食品。2001 年4 月起对某些转基因食品实施强制性标识制度。日本农林水产省要求对于在本国市场上流通的30 种食品(包括豆腐、纳豆等日本人常吃的食物和豆渣等饲料) ,必须在包装上注明是否属于转基因食品。规定转基因作物产品的量(重量) 居该食品所有原材料中的前3 位,并占总重量的5 %以上时,必须在包装上注明。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规定从2001 年12 月起,食物中转基因原料的含量超过1 %的必须标识,标识内容包括: (1)转基因生物内一种或多种成分组合或营养物质显著超过正常含量; (2) 影响人体吸收营养的物质或天然毒性物质含量与转基因食品原来品种的含量显著不同; (3) 转基因食品含有一种已确定会引起某类人群过敏反应的新物质; (4) 转基因食品的指定用途与原来品种显著不同; (5)转基因原料的来源引起道德、伦理或宗教方面疑虑的。

韩国政府从2001 年3 月1 日开始,实施转基因食品强制性标签制度。对大豆和玉米等4 种作物必须标识是否是转基因农作物。食品医药品安全厅制订颁布了《转基因食品标识基准》,并于2001 年7 月30 日正式实施。对于生产、加工和进口的大豆及玉米制品、豆粉、玉米淀粉、辣椒酱、面包、点心、婴儿食品等27 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5 种主要原材料中,只要有一种__或一种以上为转基因技术种植、培育及养殖的农、畜、水产品,且外源DNA 或产物蛋白质存留在最终产品中时,均须进行标识。从2001 年9 月1 日起对所有进口转基因大豆、玉米及含有其成分的食品加贴”转基因”标识,并出具转基因检测证明。

泰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米出口国和其他食品的主要进口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关心日益增强,在未经科学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之前,禁止进口转基因种子。

印度政府对所有进口食品实施转基因安全证书管理制度,确保食品正确标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要求所有进口商出具其进口食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证明。印度最大的进口食品是食用油,所以大豆、油菜籽和葵花籽是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的首要进口食品。

斯里兰卡从2001 年5 月1 日起,禁止进口所有转基因食品,政府亦禁止进口、制造、运输、储存、分发及销售任何转基因食品。

我国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将农业转基因生物分为四个等级。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为ⅲ和ⅳ的研究以及所有安全等级的实验和进口的单位以及生产和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类别和安全等级,分阶段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办公室报告或者提出申请。由指定的测试机构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测,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审批合格后,方可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业转基因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的安全工作,对进口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按照用于研究和试验的、用于生产的以及用作加工原料的三种用途实行管理。

农业部2002 年1月5 日颁发配套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三个配套规章。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管理,自2002 年3 月20 日起施行。第一批列入标识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是: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等。凡是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用于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必须进行标识;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标识的,不得进口货销售。

7 结语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农业转基因技术在21 世纪会有更快、更辉煌的发展,植物基因工程食品在解决人类粮食危机和健康问题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基因产品在解决人类食物短缺和医疗保健等需求的同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理智、客观、安全地运用转基因技术,尽量避免负面效应。在研究与开发转基因产品的同时,加强其安全性防范的长期应用研究。政府对转基因产品的产业化及市场化速度进行有序的宏观调控。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既符合国际标准又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检测体系,确保转基因产品进出口的安全性。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普宣传教育,培养公众对转基因产品及其安全性问题的客观公正意识和判断能力。设立足够数量的具有高度权威性的相关咨询机构,对消费者提供有效的指导性帮助,培育健康、规范的转基因产品市场。让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成为21 世纪解决健康、环境、资源等重大社会与经济问题的有效手段

包衣的目的

  片剂包衣是指在片剂表面包上一层物料,使片内药物与外界隔离。包上的物料称为“衣料”,被包的压制片称为“片心”,包成的片剂称为“包衣片”。片剂包衣的目的如下:

  (1)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2)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3)控制药物释放的部位。

  (4)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5)改善片剂的外观。

  2包衣的种类

  片剂的包衣一般分为薄膜衣、糖衣、肠溶衣三种。

  (1)薄膜衣

  薄膜衣系指以高分子聚合物为衣料形成的薄膜衣片,又称保护衣。薄膜衣料包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括成膜材料、增塑剂、着色剂、溶剂和掩蔽剂。

  优点:①节省辅料,衣层薄而增重少;②操作简化,生产周期短;③衣层牢固强度好,对片剂崩解影响小。缺点:①有机溶媒耗量大;②美观作用差,不能完全掩盖片剂原有色泽。

  常用薄膜衣材料如下:

  ①纤维素类及其衍生物:常用成膜材料。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

  ②丙烯酸树脂类聚合物:常用成膜材料。国外商品名为“Eudragit”,有胃溶型、肠溶型、不溶型等多种型号。

  ③聚乙烯吡咯烷酮:常用成膜材料。

  ④水溶性增塑剂:甘油、聚乙二醇、丙二醇。

  ⑤非水溶性增塑剂:蓖麻油、乙酰化甘油酸酯、邻苯二甲酸酯。

  (2)糖衣

  糖衣物料包括糖浆(有色糖浆)、胶浆、滑石粉、白蜡等。

  ①糖浆:浓度为65%~75%(g/g),用于粉衣层的黏结与糖衣层。

  ②有色糖浆:为含可溶性食用色素的糖浆。用量为003%左右。

  ③胶浆:常用作黏结剂,可增加衣层黏性、塑性和牢固性,并对片心起保护作用,多用于包隔离层。常用品种有15%明胶浆、35%阿拉伯胶浆、4%白及胶浆及35%桃胶浆等。

  ④滑石粉:作为粉衣料,可增加片剂的洁白度和对油类的吸收。

  ⑤白蜡(虫蜡):常与2%二甲基硅油熔融混匀后使用,用于糖衣片打光。

  包糖衣工序为:包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

  ①隔离层:系指包在片心外的起隔离作用的胶状物衣层。将片心与糖衣层隔离,防止药物吸潮变质及糖衣被破坏。包隔离层物料多用胶浆或胶糖浆,另加少量滑石粉。一般包4~5层。

  ②粉衣层(粉底层):系指使衣层迅速增厚,消除药片原有棱角,为包好糖衣层打基础的衣料层。包衣物料为糖浆及滑石粉等。一般包15~18层。

  ③糖衣层:系指由糖浆缓缓干燥形成的蔗糖结晶体连接而成,增加衣层的牢固性和甜味,使片面形成坚实、平滑的衣料层。一般包10~15层。

  ④有色糖衣层:为增加美观,便于区别不同品种的色衣或色层。见光易分解破坏的药物包深色糖衣层有保护作用。先用浅色糖浆,颜色由浅渐深,易使色泽均匀。一般包8~15层。

  ⑤打光:在包衣片衣层表面打上薄薄一层的虫蜡。使片衣表面光亮,且有防潮作用。

  (3)肠溶衣

  概念:肠溶衣片系指在37℃的人工胃液中2h以内不崩解或溶解,而在人工肠液中1h内崩解或溶解,并释放出药物的包衣片。

  适用范围:凡药物易被胃液(酶)所破坏、对胃有刺激性,或需要在肠道发挥疗效者。

  肠溶衣物料:必须具有在不同pH值溶液中溶解度不同的特性,可抵抗胃液的酸性侵蚀,而到达小肠时能迅速溶解或崩解。

  常用肠溶衣物料主要有以下品种。

  ①丙烯酸树脂Ⅱ号、Ⅲ号

  ②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③虫胶俗称洋干漆

  3片剂包衣的方法

  (1)滚转包衣法:可用于包糖衣、薄膜衣和肠溶衣。

  (2)流化床包衣法:适于包薄膜衣。

  (3)压制包衣法:适用于包糖衣、肠溶衣或药物衣,也适用于长效多层片的制备,或有配伍禁忌药物的包衣。

起重机械是现代经济建设中改善物料搬运条件,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缺少的物流运输设备。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要求愈来愈高,与此相适应的起重机械技术也在高速发展,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特别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民营企业迅速崛起,起重机械需求量日益增大,根据济宁市2000年~2005年五年起重机械的增加量统计,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16倍。但使用企业的起重机械管理水平发展相对滞后,由此引发的设备事故、安全事故也日益增多。2003年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颁布实施,说明国家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落实《条例》精神,科学地对起重机械进行综合管理,充分发挥起重机械效能,努力提高起重机的装备技术素质和作业水平,高效、优质、低耗的完成施工安装、生产、装卸作业任务,保障安全生产,获取经济效率,促进企业经营持续发展,是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的任务与目标。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包括设备的选型论证,安装调试,特检机构的检验、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维护保养、操作运行、改造、大修、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

 1起重机械的选购安装及检验

 11选型

 企业在选购起重机械时,首先要对本企业的使用范围、工作频繁程度、利用率、额定起重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本单位使用要求工作级别的起重机。根据拟定的技术参数,进行市场调研。选择的供货厂家,必须是具备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的专业起重机制造企业。并考察制造厂家加工设备的配套性,生产的规范性,产品的先进性,进行比较后选择价格合理,质量好,性能优良,安全装置齐全的起重机械。

 设备到货后,开箱验收时要检查随机技术资料是否齐全,随机配件、工具、附件是否与清单一致,设备及配件是否有损伤、缺陷等,并做好开箱验收记录。

 12安装单位的选择

 起重机械的安装队伍可选择有安装资格的制造厂家,形成制造、安装、调试一条龙的服务模式。除此之外,选择的安装单位必须是具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安全认可证》的专业队伍,并具有安装相应起重量的安装资格。安装单位确定后,安装前要协助安装单位办理特种设备开工报告,并检查安装队伍的施工组织方案、安装设备、安装程序、技术要求、安装过程中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自检报告等是否符合要求。安装完毕后要监督安装单位进行全面自检和运行试验、载荷试验,确认自检合格后,申报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安装验收。验收合格并取得了《安全使用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合格后,使用单位应将起重机随机技术资料、安装资料及检验报告书等有关技术资料存档。以后在使用中发生的定期检验、大修、改造、事故记录等资料也一并存入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

2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全面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政策,通过采用技术、经济和组织管理一系列措施,应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与方法,对起重机械实行综合管理,做到周密规划、择优选购、合理配置、精确安装、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安全生产、定期检验、适时改造、适时报废等全过程管理。以获得起重机寿命周期费用经济,综合效率,确保安全运行,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高效经营。

 21安全技术档案

 起重机械使用企业要建立健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起重机械档案包括:

 (1)起重机械出厂技术资料、产品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易损零件图、电气原理、电器元件布置图、必要的安全附件型式试验报告、监督检验证明文件等有关资料。

(2)安装过程中需要的技术资料,安装位置,启用时间。

(3)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出具的验收证明或定期《检验报告书》。

(4)日常保养、维护、大修、改造、变更、检查和试验记录。考试大

(5)设备事故、人身事故记录。

(6)上级主管部门的设备安全评价。

(7)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维保及检测记录。

 22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要保证起重机械安全运行就要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使作业者有章可循,管理者有法可依。健全与落实特种设备组织管理机构,配置强有力的专业管理队伍,并保持相对稳定以适应管理工作要求,管理制度应有如下内容:

 (1)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职能管理部门与司机的岗位责任制。

(3)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4)维保大修、改造、报废制度。

(5)日常检查及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制度。

(6)管理、操作维修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7)操作人员交接班制度。

(8)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23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援救预案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1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立以单位领导牵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为主,相关部门配合的紧急事故救援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判断可能出现的故障、引发的险情、意外事故的发生,制定出适合本单位起重机械特点的应对措施。该措施应包括对起重机械出现事故后的处理原则,紧急情况下所采取的程序、方法、步骤及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分工协作等,并定期组织现场演习。

 3起重机械运行管理

 31操作人员的管理

 操作人员在上岗前要对所使用的起重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安全操作规程、保养维修制度等相关知识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标准进行学习掌握。经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取得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两个方面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32起重机械的“三定”管理

 “三定”管理是指定人、定机、定岗制度。起重机械的“三定”制度首先是制度的制定和制度形式的确定,其中定人、定机是基础。要求人人有岗有责,起重机台台有人操作管理:“定岗”责任是保证。

 33定期检查维护管理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要经常对在用的起重机械进行检查维保,并制订一项定期检查管理制度,包括日检、周检、月检、年检,对起重机进行动态监测,有异常情况随时发现,及时处理,从而保障起重机械安全运行。

 (1)日检。

 由司机负责作业的例行保养项目,主要内容为清洁卫生,润滑传动部位,调整和紧固工作。通过运行测试安全装置灵敏可靠性,监听运行中有无异常声音。

 (2)周检。

 由维修工和司机共同进行,除日检项目外,主要内容是外观检查,检查吊钩、取物装置、钢丝绳等使用的安全状态、制动器、离合器、紧急报警装置的灵敏、可靠性,通过运行观测传动部件有无异常响声,及过热现象。

 (3)月检。

 由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检查、同使用部门有关人员共同进行,除周检内容外,主要对起重机械的动力系统、起升机构、回转机构、运行机构、液压系统进行状态检测,更换磨损、变形、裂纹、腐蚀的零部件,对电气控制系统,检查馈电装置、控制器、过载保护、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可靠。通过测试运行检查起重机械的泄漏、压力、温度、振动、噪声等原因引起的故障征兆。经观测对起重机的结构、支承、传动部位进行状态下主观检测,了解掌握起重机整机技术状态,检查确定异常现象的故障源。

 (4)年检。

 由单位领导组织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挑头,同有关部门共同进行,除月检项目外,主要对起重机械进行技术参数检测,可靠性试验,通过检测仪器,对起重机械,各工作机构运动部件的磨损、金属结构的焊缝、测试探伤,通过安全装置及部件的试验,对起重设备运行技术状况进行评价。安排大修、改造、更新计划。

 4起重机安全技术检查内容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感官检查;另一种是利用测试仪器、仪表对设备测控。

 41感官检查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查很大部分凭检验人员通过看、听、嗅、问、摸来进行。《起重机械检验规程》(2002)296号所规定的起重机械检验项目中占总项目70%以上是感官检验。通过感官的看、听、嗅、问、摸对起重机械进行全面的直观诊断,来获得所需信息和数据。

 看:通过视觉根据起重机械结构特点,观察其重要传动部位、承力结构要点、故障现象源兆。

 听:通过听觉分析出起重机械设备各部位运行声音是否正常,判断异常声音出自部位,了解病因,找出病源。

 嗅:通过嗅觉分辨起重机械运动部位现场气味,辨别零部件的过热、磨损、过烧的位置。

 问:向司机及有关人员询问起重机运行过程中,易出故障点,发生故障经过、类别。判定起重机安全技术状况。

 摸:通过用手触摸起重机运行部件,根据温度变化、振动情况,判断故障位置和故障性质。

42测试仪器的检查

 根据国内外起重机械发展趋势,现代化的应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已在起重机械设计和使用中广泛推广。在起重机械运作状态下,利用监测诊断仪器和专家监控系统,对起重机械进行检(监)测,随时掌握起重机技术状况,预知整机或系统的故障征兆及原因,把事故消除于萌芽状态。

43起重机通用部件的安全检查

 (1)吊钩。

 检查吊钩的标记和防脱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吊钩有无裂纹、剥裂等缺陷;吊钩断面磨损、开口度的增加量、扭转变形,是否超标;吊钩颈部及表面有无疲劳变形、裂纹及相关销轴、套磨损情况。

 (2)钢丝绳。

 检查钢丝绳规格、型号与滑轮卷筒匹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钢丝绳固定端的压板、绳卡、契块等钢丝绳固定装置是否符合要求。钢丝绳的磨损、断丝、扭结、压扁、弯折、断股、腐蚀等是否超标。

 (3)制动装置。

 制动器的设置,制动器的型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制动器的拉杆、弹簧有无疲劳变形、裂纹等缺陷;销轴、心轴、制动轮、制动摩擦片是否磨损超标,液压制动是否漏油;制动间隙调整、制动能力能否符合要求。

 (4)卷筒。

 卷筒体、筒缘有无疲劳裂纹、破损等情况;绳槽与筒壁磨损是否超标;卷筒轮缘高度与钢丝绳缠绕层数能否相匹配;导绳器、排绳器工作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5)滑轮。

 滑轮是否设有防脱绳槽装置;滑轮绳槽、轮缘是否有裂纹、破边、磨损超标等状况,滑轮转动是否灵活。

 (6)减速机。

 减速机运行时有无剧烈金属摩擦声、振动、壳体辐射等异常声音;轴端是否密封完好,固定螺栓是否松动有缺损等状况;减速机润滑油选择、油面高低、立式减速机润滑油泵运行,开式齿轮传动润滑等是否符合要求。

 (7)车轮。

 车轮的踏面、轮轴是否有疲劳裂纹现象,车轮踏面轮轴磨损是否超标。运行中是否出现啃轨现象。造成啃轨的原因是什么。

 (8)联轴器。

 联轴器零件有无缺损,连接松动,运行冲击现象。联轴器、销轴、轴销孔、缓冲橡胶圈磨损是否超标。联轴器与被连接的两个部件是否同心。

 44起重机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

 (1)超载保护装置。

 超载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符合设计要求,液压超载保护装置的开启压力;机械、电子及综合超载保护器报警、切断动力源设定点的综合误差是否符合要求。

 (2)力矩限制器。

 力矩限制器是臂架类型起重机防超载发生倾翻的安全装置。通过增幅法或增重法检查力矩限制器灵敏可靠性,并检查力矩限制器报警、切断动力源设定点的综合误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3)极限位置限制器。

 检查起重设备的变幅机构,升降机构、运行机构达到设定位置距离时能否发生报警信号,自动切断向危险方向运行的动力源。

 (4)防风装置。

 对于臂架根部铰接点高度大于50米的起重机应检查风速仪,当达到风速设定点时或工作极限风速时能否准确报警。露天工作在轨道上运行的起重机应检查夹轨器、铁鞋、锚固装置各零部件是否变形、缺损和它各自独立工作的可靠性。对自动夹轨器,应检查对突发性阵风防风装置与大车运行制动器配合实现非锚定状态下的防风功能与电气联锁开关功能的可靠性。

 (5)防后倾翻装置。

 对动臂变幅和臂架类型起重机应检查防后倾装置的可靠性,电气联锁的灵敏性,检查变幅位置和幅度指示器的指示精度。

 (6)缓冲器。

 对不同类型起重量、运行速度不同的起重机,应检查所配置的缓冲器是否相匹配,并检查缓冲器的完好性、运行到两端能否同时触碰止挡。

 (7)防护装置。

 检查起重机上各类防护罩、护栏、护板、爬梯等是否完备可靠,起重机上外露的有可能造成卷绕伤人的、开式传动;联轴器、链轮、链条、传动带等转动零部件有无防护罩,起重机上人行通道,爬梯及可能造成人员外露部位有无防护栏,是否符合要求。露天作起重机电气设备应设防雨罩。

 45电器控制装置

 (1)控制装置。

 应检查电气配件是否齐全完整,机械固定是否牢固、无松动、无卡阻;供电电缆有没有老化、露;绝缘材料应良好。无破损变质;螺栓触头、电刷等连接部位应可靠;起重机上所选用的电气设备及电气元件应与供电电源和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相适应。对线供电应检查外部涂色与指示灯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对软电缆供电应检查电缆收放是否合理;对集电器要检查滑线全长无弯曲,无卡阻接触可靠。

 (2)电气保护。

 在起重机进线处要设易于操作的主隔离开关,起重机上要设紧急断电开关,并检查能否切断总电源。检查起重机电源与各机构是否设短路保护、失压保护、零位保护、过流保护及特殊起重机的超速、失磁保护。检查电气互锁、连锁、自锁等保护装置的齐全有效性。检查电气线路的绝缘电阻,电气设备接地、金属结构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起重机上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变压器铁芯及金属隔离层、穿线金属管槽、电缆金属护层等与金属结构均应有可靠的接地(零)保护。

 46金属结构

 应检查主要受力构件是否有整体或局部失稳、疲劳变形、裂纹、严重腐蚀等现象。金属结构的连接、焊缝有无明显的变形开裂。螺栓或铆固连接不得有松动、缺损等缺陷。高强度螺栓连接是否有足够的预紧力。金属结构整体防腐涂漆应良好。

 47司机室

 应检查司机室的悬挂与支承连接牢固可靠性,司机室的门锁和门电气联锁开关、绝缘地板与干粉灭火器应配置齐全有效。对于有尘、毒、辐射、噪声、高温等有害环境作业的起重机应检查是否加设了保护司机健康的必要防护装置。司机室照明灯、检修灯必须采用36V以内的安全电压。

 48安全标志

 应检查起重机起重量标志牌,技术监督部门的安全检查合格标志是否悬挂在明显部位。大车滑线、扫轨板、电缆卷筒、吊具、台车、夹轨器、滑线防护板、臂架、起重机平衡臂、吊臂头部、外伸支腿、有人行通道的桥式起重机端架外侧等,是否按规定要求喷涂安全标志色。

北戴河通联公司增长势头强劲

 2005年以来,铁路客运专线的全面开工对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产生了旺盛需求。

 2006年初至今,秦皇岛市北戴河通联路桥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联公司)分别与中铁十二局三公司、四公司,中铁十三局,中铁十四局,中铁十八局,中铁二十三局各单位屡签高铁客运专线合同,其合同总额将近2个亿,其中包括TLJ900t型铁路客运专线架桥机8台,MG450t/50m-40m门式提梁机1台,MG500t/18m-18m双梁门式吊机1台,MZ32/900t移动模架造桥机8台,MZ40/1200t移动模架造桥机1台。

 京津城际客运专线:通联公司于1月5日在天津与中铁十八局集团签订了两台包括900t铁路架桥机、两台900t运梁车的大合同,合同总额达5500万元,这是通联公司有史以来承接的一笔合同,也是中国客运专线桥梁施工设备采购的的订单。

 2006年1月6日又与中铁十二局集团签订了用于石太客运专线的第2台900t铁路架桥机和两台预制梁场用450t提梁机。

 这些重大合同的签订显示了通联公司在路桥施工企业中的巨大影响力,充分显示了通联公司在我国大型桥梁施工设备领域的研发、制造的雄厚实力,也标志着通联产品由公路工程领域跨入到铁路工程领域,是该公司发展的突破性飞跃。

 通联公司是面向公路、铁路桥梁设备的集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厂商,拥有武汉通联技术公司、特种车辆控股公司和上海特种车辆研发中心。公司于2003年在武汉成立武汉通联技术公司,2004年成立特种车辆控股公司,2005年在上海设立特种车辆研发中心。聘请多名在钢结构及桥梁、车辆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和业绩的专家,并有多名年富力强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级工程师作为业务骨干,从而使公司在架桥机、造桥机、节段拼装架桥机及特种车辆、客运专线专用设备等方面的研制更具实力。

 2004年2月18日通联公司首批顺利通过了铁道部高速办关于“900吨级架桥机及运梁车技术设计”的审查,成为客运专线设备的重要供货商之一。2005年7月与中铁十二局签订TLJ900吨铁路架桥机合同。

 目前,通联公司生产制造公路架桥机、客运专线900吨铁路架桥机、大型梁场龙门吊、900吨轮胎式运梁车、900吨提梁机、公路、铁路造桥机、悬浇挂蓝与悬拼吊机、节段拼装架桥机、起重设备安装调试服务等。通联公司在诸多高层领导、专家及高级工程师的有效指导和精心设计下,公司的产品日益更新、综合实力日趋增强。通联公司现已成为客运专线设备的重要供货商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146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