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正常有四个生理弯曲,分别是颈胸腰骶,颈椎的曲度向前,胸椎曲度向后,腰椎曲度向前,骶椎曲度向后。从侧面看脊柱呈现一个S型,这样的生理弯曲存在增加脊柱的弹性,缓冲振荡,减少运动和日常动作对脑和脊髓的冲击。
一方面辅助形成胸廓,腹腔,盆腔,容纳各种脏器,另一方面,增加了人体直立行走时的稳定性,增加了脊柱的活动度,是人类进化的结果。
正常情况下人的脊椎是S型的,脊椎是有生理性弯曲和病理性弯曲引起的,生理性弯曲通常是由于不良的坐姿或者是缺钙等引起的脊柱弯曲,像这种是可以通过矫正坐姿以及行走的姿势来矫正的,如果比较严重的话,最好是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平时适当的补钙,对身体健康的好处也是很多的。
扩展资料:
脊柱弯曲异常是常见的脊柱发育畸形。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病理性、特发性和姿势性四种。在儿童少年中多见姿势性脊柱弯曲异常,由从事学习和活动时身体姿势经常不端正造成。
人体脊柱在冠状面上没有弯曲,但是在矢状面上观察,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分别是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人体脊柱生理弯曲度是适应直立功能的结果。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运动越来越少,尤其是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经常使用电脑、习惯高枕头睡觉等等原因,可以造成颈椎过度前屈,从而造成颈椎、腰椎生理曲度变直。生理曲度变直是颈椎和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结果,已经属于颈椎病、腰椎病的范畴。
临床症状分为脊柱侧弯,脊柱向一侧弯曲成弧形或S形;脊柱后凸,即驼背;脊柱前凸;平背,即直背,脊柱缺少正常的生理性弯曲。严重者无法从事某些专业的学习和工作。
参考资料: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疾病分类 4 疾病概述 5 疾病描述 6 症状体征 7 疾病病因 8 病理生理 9 诊断检查 10 治疗方案 11 预后及预防 附: 1 脊柱畸形相关药物 1 拼音
jǐ zhù jī xíng
2 英文参考deformity of spine
deformity of spinal column
3 疾病分类骨与创伤科
4 疾病概述脊柱畸形:人类脊柱在胚胎期发育较快,全部结构在数周内完成。脊柱形成后即有其形态和稳定性。全部发育过程分为四期。第一期称脊索期,于胚胎的第十五天形成,其残留部分终生存在,称为髓核;第二期称膜性期,第21天开始到三个月结束;第三期为软骨期,从5~6周到出生前;第四期为骨性期,从二个月到出生后完成一部分。胚胎发育到第14~21天时有板状细胞层将羊膜腔和卵黄囊分开。从此分为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外胚层形成神经板,其中部下陷成为神经沟,继之发育成神经管。脊索源于间叶细胞,位于神经管的深层,上自枕后下达尾椎。沿正中线围绕脊索形成42对体节。中胚层沿神经管形成原始的体节渐演变成"生骨节",沿神经管和脊索发育,最后形成椎体。
5 疾病描述
脊柱畸形:人类脊柱在胚胎期发育较快,全部结构在数周内完成。脊柱形成后即有其形态和稳定性。全部发育过程分为四期。第一期称脊索期,于胚胎的第十五天形成,其残留部分终生存在,称为髓核;第二期称膜性期,第21天开始到三个月结束;第三期为软骨期,从5~6周到出生前;第四期为骨性期,从二个月到出生后完成一部分。胚胎发育到第14~21天时有板状细胞层将羊膜腔和卵黄囊分开。从此分为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外胚层形成神经板,其中部下陷成为神经沟,继之发育成神经管。脊索源于间叶细胞,位于神经管的深层,上自枕后下达尾椎。沿正中线围绕脊索形成42对体节。中胚层沿神经管形成原始的体节渐演变成""生骨节"",沿神经管和脊索发育,最后形成椎体。
椎体发育缺陷可分为:1分节不良:单侧的分节不良称为骨桥,可导致脊柱侧弯,因骨桥限制了凹侧的生长发育。椎体前方分节不良可产生进行性驼背。后方分节不良可致脊柱前突。两节以上的分节不良称为""大块椎体"",该部脊柱活动受限,如颈部的K1ippelFeil综合征。2椎体形成不良:侧方形成半椎体的引起脊柱侧弯;后方半椎体可致脊柱后突。上述先天性椎体畸形多并发肋骨畸形。
6 症状体征(一)脊柱侧凸
刀背样畸形、半椎体畸形。
(二)脊柱后凸
晨起后腰背部僵硬感、呼吸困难感及髋部疼痛,双侧髋关节压痛及活动受限。
7 疾病病因先天性。
8 病理生理先天发育不良所致脊柱不正常生长。
9 诊断检查一、脊柱侧凸
(一)诊断
1询问有无家族史,脊柱侧凸的发现时间、程度与发展情况,有无外伤、感染、肿瘤及代谢性疾病等病史。
2测量身高,检查侧凸畸形的程度,注意全身发育情况,尤其是胸廓外形和心肺功能,有无刀背样畸形。
3X线检查以确定有无半椎体畸形,除外后天性病变,并按Cobb法测量侧凸畸形角度。同时还应对脊柱发育程度进行估计。必要时应行去旋转位摄片。
4必要时行脊髓造影或MRI检查。
5畸形严重者应行心肺功能检查。
二、脊柱后凸
(二)诊断
1询问有无家族史,有无外伤、感染、肿瘤及代谢病史,有无晨起后腰背部僵硬感、呼吸困难感及髋部疼痛,发现后凸畸形的时间、程度和发展情况。
2检查脊柱后凸畸形的程度、脊柱活动受限情况及心肺功能。双侧髋关节有无压痛及活动受限。
3化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沉降率、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血清HLAB27检查。
4X线检查应包括脊柱及骨盆片,以观测畸形角度及是否累及髋关节。
10 治疗方案(一)脊柱侧凸的治疗
1轻型病例(Cobb角<20°)以纠正学习及工作姿势为主,辅以体疗。
2Cobb角在20°~40°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包括支架矫形、石膏背心固定及体疗等。
3Cobb角超过50°者以手术矫正为主,可酌情选用病变节段脊柱融合术及器械手术。半椎体畸形者应考虑切除半椎体后行脊柱融合术。矫正严重畸形时术中应注意脊髓监护。
4Cobb角在40°~50°者可先采取非手术疗法,并密切观察,如非手术疗法无效或畸形发展较快,则行手术治疗。
(二)脊柱后凸的治疗
1早期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包括病因治疗、矫正不良 ,支架保护、体疗、腰背肌锻炼及应用消炎止痛药物等。
2对后凸畸形严重且原发病史已静止者,可行脊柱截骨及内固定术。
11 预后及预防无特殊预防方式,尽量避免外伤。
脊柱畸形相关药物 盐酸乙胺丁醇片%。本品在小鼠实验中高剂量可引起腭裂、脑外露和脊柱畸形等;大鼠中本品高剂量可引致轻度颈椎畸形;在家兔
盐酸乙胺丁醇胶囊理本品大剂量时在小鼠试验中可引致腭裂、脑外露和脊柱畸形等;在大鼠试验中可引致轻度颈椎畸形;在家兔试验
盐酸乙胺丁醇胶囊理本品大剂量时在小鼠试验中可引致腭裂、脑外露和脊柱畸形等;在大鼠试验中可引致轻度颈椎畸形;在家兔试验
维生素AD胶丸妊娠动物服用过量维生素A可能致胎仔中枢神经系统、脊柱、肋骨、心脏、眼及泌尿道畸形。有维生素A过量摄入
维生素AD滴剂①视诊。
首先应该观察病人的整体,包括骨骼发育、肌肉状态、身体姿势、步态等,然后针对患部畸形、肿胀、皮肤情况,如颜色、瘢痕、创面、分泌物等仔细观察。
身体姿势:冠状面观。病人直立时,脊柱呈一条直线,双肩和胸部对称,两髂棘连线与躯干垂直,双下肢靠拢,大腿呈轻度内收,髌骨向前,足跟直立,足平地面,内侧显足纵弓,悬起。姿势异常时有下列表现:脊柱侧弯。根据原发部位、范围和程度不同。在颈胸段可见斜颈、双肩高低不对称、颅面变形等。在中胸段和胸腰段,除少数极严重者外,常代偿较好,即胸廓畸形明显,而颈和骨盆仍近乎正常体位。在胸腰段,胸廓和骨盆皆倾斜,下肢不等长;骨盆倾斜。一侧髂前上棘高于另一侧,可因脊柱侧弯、髂内收或外展畸形,或下肢不等长所致;下肢畸形。如膝内外翻畸形、足内外翻畸形等;
矢状面观。躯干呈4折曲线,即颈前突、胸后突、腰前凸和骶后突。双下肢直立位,由乳突作一垂线,通过肩外侧、胸侧中线、髂嵴中部、股骨大转子前、髂外侧中线,达外踝前方。姿势异常可有下列表现:驼背。胸后突曲线加大。腰前凸代偿性加大;闪腰。为胸陷腹挺姿势;腰前突加大。驼背、闪腰、髋屈曲畸形,皆引起腰前凸代偿性加大;腰前凸消失或后凸。与腰前凸相反的姿势;下肢畸形,如膝关节屈曲或反屈、畸形、足马蹄、高弓、仰趾、跟足畸形等。
步态:双腿走路时,总是一条腿离地,另一条腿负重,相互交替,躯干即向前移动。离地的动作称摆动期,负重的动作称负重期。
摆动期。先靠髋和膝关节屈曲足尖离地,然后膝关节伸直,躯干向前移动,足跟向前着地。髋关节由屈曲位转向近伸直位,同时由于骨盆的扭转,髋关节呈轻度内收或外旋位。
负重期。由足跟着地到足尖离地的动作中,足由近中立位转向跖屈,膝关节保持伸直位,髋关节由近伸直位转向过伸,同时由于骨盆的扭转,髋关节呈外展内旋位。
步态异常。即所谓跛行,根据髋、膝、足的畸形和下肢肌肉麻痹的范围和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来。
②触诊。
检查者以手指按压病变部位,寻找压痛点,了解肿块的大小形态、软硬度、与皮肤和骨骼的联系等,对肿胀部位,检查皮肤温度,有无可凹陷性水肿和波动感等,以及对肌张力、肌腱滑动、关节摩擦、骨折端异常活动的检查。
③叩诊。
很少使用这种方法,有时为了判断骨骼有无损伤或疾病,以资区别软组织病变,可用此法。如沿下肢轴线叩击足跟,或轻叩骨突如棘突、掌骨头、大转子等处来寻找压痛点。
④听诊。
当关节主动或被动活动时,可听到一些声音,如膝关节盘状软骨和肥厚肌腱摩骨突的弹响,肌腱通过肥厚腱鞘和粗糙关节软骨面相互摩擦的捻发音。有时可用听诊器检查肿块有无血管杂音,或干骨端闻听由另一骨端轻叩的骨传导音,骨折时此音明显减弱。
⑤关节活动。
主要指被动活动,了解各关节的活动范围,如屈曲、伸直、外展、内收、旋转等方面的角度。
⑥肌力。
通过各关节的主动抗阻力运动,来检查各组肌群有无麻痹,并分为6级分类判断肌力。
0级:完全麻痹。
1级:肌肉微动。
2级:无地心引力运动。
3级:抗地心引力运动。
4级:次于正常。
5级:正常。
⑦测量。
轴线的测量:上肢屈曲时,手正对肩,而伸肘时,上臂与前臂并非直线,后者桡侧,在肘部形成10度左右的“携物角”。下肢也非直线,膝关节有10度左右的外翻,小腿本身轻度向内侧弯曲。下肢正常轴线的测量是由髂前上棘,通过髌骨中线,达足趾和二趾间隙,连成一条直线。下肢畸形如膝内、外翻时,轴线即变位。
下肢长度的测量:尺量法。病人平卧,双腿并拢,由髂前上棘达足内踝的距离可代表长度;垫高法。对下肢不等长病人,在站立位,用不等厚度类似的鞋底形状的木板,垫高短腿,使两侧髂前上棘在同一高度。所垫木板厚度即等于腿短的长度。
四肢周径的测量:选择肢体肿胀或萎缩明显的部位,用皮尺测量周径。再于同一水平位测量健侧周径,以资对比。
关节活动范围和畸形角度的测量:用各种类型的角尺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一般以肢体伸直位为起点,皆按0度计算,仅踝关节由90度位按0度位计算,另外前臂以中立位为0度。
根据病情,有些固有的体征,可用特殊体检的方法显示出来。如X线、CT、MR等检查。
⑧神经系统检查。
对骨科病人来说,主要了解脊髓和周围神经的功能障碍,通过感觉、肌力、反射等检查进行判断神经有无损伤等。
⑨颈椎检查。
视诊:有无斜视、有无后突等畸形。急性病人常以手托下颌,颈呈僵硬状态。疑有颈椎结核时,须让病人张口检查咽后壁有无脓肿。
触诊:沿棘突、棘间和椎旁肌群寻找压痛点、肌痉挛和肿胀等。在锁骨上窝作同样检查。有时按压痛点引起肩胛内缘或上肢放射痛。在定位上,颈2颈7和胸1棘突显著,下颌角平颈3,甲状软骨上缘平颈5椎,可作参考。
活动:作前屈、后伸、侧倾或旋转活动,观察有无不对称性受限,即某几方面较好,另几个方面较差,或均匀受限或僵硬。正常屈颈时,下颌角可触胸骨,后伸时可望天花板,侧倾和旋转都有60度在右的活动范围。
⑩腰背部检查。
腰背部包括肋骨、胸椎、腰椎、骶椎和髂骨大部,有胸肋关节、椎间关节、腰骶关节、骶髂关节,以及附着其上的韧带和肌肉等软组织。
视诊:一般在站位和坐位检查,观察姿势有无异常,如脊柱侧弯或倾斜、驼背、腰前凸增大或相反减少(平腰)、骨盆倾斜等。注意棘突后凸的局部成角畸形,常属椎骨破坏后遗现象。肩胛骨和肋骨的位置变异或畸形,可继发于脊柱侧弯或胸腔内疾病,也可能是本病疾患如高肩胛症、佝偻病、纤维异样增殖症等。腰前凸的加大除为姿势异常、代偿胸椎或髋关节畸形外,也可能是腰骶椎本身的畸形,如水平骶椎、脊椎滑脱等;注意下肋与髂嵴缩短的现象。
常见的腰部软组织肿胀,一为中线凸出的硬脊膜膨出,一为侧方腰三角区的流注脓肿。有的背腰部不同表状的咖啡斑点反映了神经纤维病变或纤维异样增殖贯综合征的存在。
触诊:在站位或俯卧位检查,沿棘突、棘间、椎旁寻找压痛点。肩胛骨相当于第2胸椎水平,肩胛骨下角相当于第7胸椎平面,第12肋与胸椎交角相当于第12胸椎,髂嵴连线相当于第3、4腰椎间隙平面,髂后上嵴连线相当于腰椎关节,而骶髂关节在髂后上嵴下方,相当于第2腰椎水平。下腰痛时,压痛点多在位于腰骶髂三角区,有时臀部有反射点,该处可有压痛。
检查椎旁肌肉有无痉挛时,痉挛的骶棘肌较健侧肥厚,且常有压痛。有时发现索条和结节,为肥厚筋膜或痉挛的肌纤维。相当腰椎横突处,可有压痛和肥厚感,额似肿块,但界限不清,乃因腰椎轻度侧弯,凸侧横突向后外侧突起所致。
叩诊:有时为了寻找深在压痛点,按压尚不能引起,可用拳轻叩棘突。
活动:病人站立位,作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活动前屈时棘突间距离应加大,腰椎应呈弧度弯曲。若前屈时,棘突间距离不变,腰椎直立位曲线不变,病人由髋关节屈曲,说明腰部僵硬。用角度尺测量各方向活动角度,也可作粗略估计,注意腰部僵硬和腰活动均匀受限、不对称受限的区别。
有些畸形如脊柱侧弯,在脊柱前屈时,表现胸廓不对称的情况,更为明显。
一、体格检查检查脊柱和肢畸形应严格按照望、触、动、量步检查。肢的检查特别要强调双侧对照。躯干和肢体的动态观察十分重要,包括站立时躯干的屈伸、下肢行走的步态,上肢的使用情况等。对畸形的检查应明确畸形的结构、性质与程度,区分畸形发生的部位是骨、关节、还是软组织。关节活动度的检查要包括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测量各个方向的活动度并须双侧对比。肢体的长短、粗细均应正确测量。对于有神经症状的畸形应测量肌力。另外,对于不同的关节均有些特异性的检查试验或体征,利用这些是试验或体征可分有效的对畸形进行诊断。二、实验室检查单独发生的畸形般无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即可明确诊断,但对于某些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畸形,实验室检查常可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三、器械检查在脊柱和肢畸形的诊断中最常应用的、最有价值的器械检查是X线摄片。X线的摄片般应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摄取,以便对畸形的立体定位,但对于某些骨重叠的部位如骨盆,只能从一个方向摄取,对于些不易明确诊断的肢畸形常需要做对侧的摄片来做对照,定期的X线摄片还可以观察到畸形的发展情况。但X线摄片对软组织的畸形诊断价值不大。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准备和清点器械
(2)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3)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4)当受检者在场时洗手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
(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
(9)测右上肢血压二次
2头颈部
(10)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
(11)触诊头颅
(12)视诊双眼及眉毛
(13)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
(14)检查下眼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15)检查泪囊
(16)翻转上睑,检查上睑、球结膜和巩膜
(17)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眉、闭目)
(18)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方向)
(19)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
(20)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
(21)检查聚合反射
(2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2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2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2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摩擦手指,或用手表音)
(26)观察外鼻
(27)触诊外鼻
(28)观察鼻前庭、鼻中隔
(29)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
(30)检查上颌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
(31)检查额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
(32)检查筛窦,注意压痛
(33)检查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
(34)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
(35)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
(36)检查舌下神经(伸舌)
(37)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露齿、鼓腮或吹口哨)
(38)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
(39)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
(40)暴露颈部
(41)检查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
(42)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
(43)检查副神经(耸肩及对抗头部运动)
(44)触诊耳前淋巴结
(45)触诊耳后淋巴结
(46)触诊枕后淋巴结
(47)触诊颌下淋巴结
(48)触诊颏下淋巴结
(49)触诊颈前淋巴结浅组
(50)触诊颈后淋巴结
(51)触诊锁骨上淋巴结
(52)触诊甲状软骨
(53)触诊甲状腺峡部
(54)触诊甲状腺侧叶
(55)分别触诊左右颈总动脉
(56)触诊气管位置
(57)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
3前侧胸部
(58)暴露胸部
(59)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等
(60)触诊左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61)触诊右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62)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
(63)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
(64)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
(65)检查双侧呼吸动度(上、中、下,双侧对比)
(66)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67)检查双侧触觉语颤(上、中、下,双侧对比)
(68)叩诊双侧肺尖
(69)叩诊双侧前胸和侧胸(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对比)
(70)听诊双侧肺尖
(71)听诊双侧前胸和侧胸(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对比)
(72)检查双侧语音共振
(73)观察心尖、心前区搏动,切线方向观察
(74)触诊心尖搏动(两步法)
(75)触诊心前区
(76)叩诊左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77)叩诊右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78)听诊二尖瓣区(频率、节律、心音、杂音、摩擦音)
(79)听诊肺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80)听诊主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81)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82)听诊三尖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听诊先用膜式胸件,酌情用钟式胸件补充
4背部
(83)请受检者坐起
(84)充分暴露背部
(85)观察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
(86)检查胸廓活动度及其对称性
(87)检查双侧触觉语颤
(88)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89)请受检者双上肢交叉
(90)叩诊双侧后胸部
(91)叩诊双侧肺下界
(92)叩诊双侧肺下界移动度(肩胛线)
(93)听诊双侧后胸部
(94)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
(95)检查双侧语音共振
(96)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
(97)直接叩诊法检查脊椎有无叩击痛
(98)检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有无压痛
(99)直接双侧肋脊角有无叩击痛
5腹部
(100)正确暴露腹部
(101)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平静呼吸
(102)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
(103)听诊肠鸣音至少1分钟
(104)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
(105)叩诊全腹
(106)叩诊肝上界
(107)叩诊肝下界
(108)检查肝脏有无叩击痛
(109)检查移动性浊音(经脐平面先左后右)
(110)浅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诊至脐部结束)
(111)深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诊至脐部结束)
(112)在右锁骨中线上单手法触诊肝脏
(113)在右锁骨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
(114)在前正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
(115)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
(116)检查胆囊点有无触痛
(117)双手法触诊脾脏
(118)如未能触及脾脏,嘱受检者右侧卧位,再触诊脾脏
(119)双手法触诊双侧肾脏
(120)检查腹部触觉(或痛觉)
(121)检查腹壁反射
6上肢
(122)正确暴露上肢
(123)观察上肢皮肤、关节等
(124)观察双手及指甲
(125)触诊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126)检查指间关节运动
(127)检查上肢远端肌力
(128)触诊腕关节
(129)检查腕关节运动
(130)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状突
(131)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132)检查肘关节运动
(133)检查屈肘、伸肘的肌力
(134)暴露肩部
(135)视诊肩部外形
(136)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
(137)检查肩关节运动
(138)检查上肢触觉(或痛觉)
(139)检查肱二头肌反射
(140)检查肱三头肌反射
(141)检查桡骨膜反射
(142)检查Hoffmann征
7下肢
(143)正确暴露下肢
(144)观察双下肢皮肤、外形等
(145)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
(146)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
(147)触诊腹股沟淋巴结纵组
(148)触诊股动脉搏动
(149)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
(150)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
(151)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
(152)检查膝关节屈曲运动
(153)检查髌阵挛
(154)触诊踝关节及跟腱
(155)检查有无凹陷性水肿
(156)触诊双足背动脉
(157)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
(158)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
(159)检查踝关节内翻、外翻运动
(160)检查屈趾、伸趾运动
(161)检查下肢触觉(或痛觉)
(162)检查膝腱反射
(163)检查跟腱反射
(164)检查Babinski征
(165)检查Chaddock征
(166)检查Oppenheim征
(167)检查Gordon征
(168)检查Kernig征
(169)检查Brudzinski征
(170)检查Lasegue征
(171)检查踝阵挛
8肛门直肠(仅必要时检查)
(172)嘱受检者左侧卧位,右腿屈曲
(173)观察肛门、肛周、会荫区
(174)戴上手套,食指涂以润滑剂行直肠指检
(175)观察指套是否有分泌物
9外生殖器检查(仅必要时检查)
(176)解释检查必要性,消除顾虑,保护隐私
(177)确认膀胱已排空,受检者仰卧位
男性:
(178)视诊荫毛、荫茎、冠状沟、龟头、包皮
(179)视诊尿道外口
(180)视诊荫囊,必要时作提睾反射
(181)触诊双侧睾丸、附睾、精索
女性:
(178)视诊荫毛、荫阜、大小荫唇、荫蒂
(179)视诊尿道口及荫道口
(180)触诊荫埠、大小荫唇
(181)触诊尿道旁腺、巴氏腺
10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
(182)请受检者站立
(183)指鼻试验(睁眼、闭眼)
(184)检查双手快速轮替动作
(185)检查Romberg征(闭目难立征)
(186)观察步态
(187)检查屈腰运动
(188)检查伸腰运动
(189)检查腰椎侧弯运动
(190)检查腰椎旋转运动
近年来,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关节炎(SpA)临床专家共识或指南不断更新,但如何更好地理解与执行,患者自我参与管理是提高诊疗水平的关键环节之一。《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关节炎患者实践指南》,按照国际规范流程,提出AS/SpA患者实践指南意见15条。
问题: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HLA)‑B27阳性能否确诊AS/SpA?
意见1:HLA‑B27阳性不能确诊AS/SpA(1A)
问题:HLA‑B 27 阳性的AS/SpA,会遗传下一代吗?
问题:为何AS/SpA 患者要定期检查C 反应蛋白(CRP)?
意见3:AS/SpA 患者需定期检测CRP(1C)
监测CRP有助于:
(1)监测炎症状况:判断AS/SpA炎症程度通常采用定量评分方法,如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除了患者和医生的评估外,还包含客观检测指标CRP,故临床检测CRP有助判断炎症情况,甚至在评估无疼痛、无症状AS/SpA患者亦有参考价值。
(2)预测放射学进展:CRP水平较高者其影像学的脊柱炎症(骨髓水肿)及破坏进展(骨侵蚀等)更严重。
(3)预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的治疗反应:CRP水平较高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更明显。
问题:AS/SpA 患者为何复查MRI?
意见4:AS/SpA 患者需定期复查MRI(1B)
MRI在AS/SpA中广泛应用:
(1)辅助诊断:根据AS/SpA诊断分类标准,MRI显示骶髂关节骨髓水肿及骨炎可作为AS/SpA放射学诊断标准。
(2)监测疾病活动度:MRI可显示急性炎症,如骨髓水肿,并可行脊柱、骶髂关节炎影像学评分,以了解关节炎症程度。
(3)监测骨结构破坏:MRI可显示骨结构破坏的征象,如脂肪病变、侵蚀、硬化和强直等慢性改变征象,并可行脊柱和骶髂关节影像学评分。MRI评估椎角炎症、脂肪病变征象对预测新骨赘形成有一定价值。
(4)辅助预测预后及疾病严重度:1~3年定期复查MRI,显示骨赘增加1~3个,常提示疾病进展未得到有效控制,预后较差。
(5)评估药物治疗效果:通过评估炎症及骨结构改变情况,可评估多种药物的治疗效果。
问题:吸烟是否影响AS/SpA 患者疾病活动度及功能?
意见5:AS/SpA 患者应戒烟(1C)
问题:AS/SpA 患者运动锻炼有何益处?
意见6:AS/SpA 患者应坚持运动锻炼(2D)
运动锻炼是AS/SpA的治疗基础,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运动,适度运动均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运动功能、增强心肺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问题:治疗AS/SpA 的首选药物
意见7:AS/SpA 患者若无使用NSAIDs 禁忌证,治疗时首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1B)
NSAIDs对AS/SpA有以下作用:
(1)缓解疼痛、晨僵和改善脊柱活动度。
(2)长期使用NSAIDs可降低CRP、红细胞沉降率(ESR)。
(3)长期使用NSAIDs可延缓脊柱关节骨结构破坏的进展。
问题:AS/SpA 患者口服NSAIDs 治疗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意见8:AS/SpA 患者服用NSAIDs 应定期监测心血管风险指标(2C)
NSAIDs可能具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包括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
问题:AS/SpA 患者口服NSAIDs 对胃肠道有何影响?
意见9:AS/SpA 患者服用NSAIDs 应注意消化道风险(2B)
NSAIDs可通过抑制胃肠道黏膜前列腺素的产生,减少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和修复能力,导致胃肠道副反应,如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和溃疡等。
问题:AS/SpA 患者何时接受TNFα 抑制剂治疗?
意见10:AS/SpA 患者标准治疗疗效不佳可接受TNFα 抑制剂治疗(1A);AS/SpA 患者经TNFα抑制剂治疗后缓解半年,可考虑减量维持治疗(2C)
问题:为何AS/SpA 患者要检查乙型肝炎病毒(HBV)?
意见11:AS / SpA 患者用药前应筛查HBV(1C)
AS/SpA 患者行HBV 常规筛查非常必要,因HBV在炎症性疾病患者,如伴乙型肝炎AS/SpA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包括NSAIDs、柳氮磺吡啶、TNFα抑制剂时易被激活。
治疗前不仅要筛查,治疗期间也建议根据病情及医生建议可半年左右定期复查HBV的DNA定量。
问题:AS / SpA 伴HBV 携带者,能否使用TNFα 抑制剂治疗?
意见12:AS/SpA 伴乙型肝炎慢性感染者接受TNFα 抑制剂治疗应定期复查HBV 激活情况(2C)
问题:AS/SpA 患者使用TNFα 抑制剂对生育有何影响?
意见13:TNFα 抑制剂对AS/SpA 患者生育、妊娠无不良影响(2D)
问题:AS/SpA 患者使用TNFα 抑制剂治疗后会增加结核感染吗?
意见14:AS/SpA 患者接受TNFα 抑制剂治疗应筛查结核感染情况(1C)
由于疾病本身及多种药物影响, 建议 :
(1)所有准备使用TNFα抑制剂治疗者均需详细询问结核病病史,包括接触史、治疗情况及详细体检。
(2)用药前需接受胸部X线检查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查如结核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检查,治疗期间每半年可根据病情及医生建议复查IGRA。
(3)用药期间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IGRA由阴变阳,综合临床情况决策是否进行预防结核治疗。
问题:参加病友会和患者教育对AS/SpA 患者有何获益?
意见15:AS / SpA 患者建议参加病友会组织(1C)
以上内容摘自:谢雅,杨克虎,吕青,等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关节炎患者实践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07):511-518
运动疗法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侧凸的柔韧性和患者的依从性。其中运动疗法中以体操训练最为常用,涉及到脊柱减重、侧移、旋转等多个动作。最近新兴的运动疗法是三维运动疗法。
(1)姿势训练:目的是减少腰椎和颈椎前凸程度来伸长脊柱。
1)骨盆倾斜训练:通过骨盆倾斜运动减少腰椎前凸。通过腹肌收缩骨盆前壁部上提,同时臀部肌和大腿后肌群收缩使后壁部下降。训练时患者仰卧,髋膝屈曲,下腰部贴紧治疗床面,并维持在此位置;然后平稳而有节奏地从床面提起臀部,同时注意下腰部不离开床面。当患者掌握了上述方法后,继续伸直双下肢,直至双髋和双膝完全伸直。
2)姿势对称性训练:患者通过意识控制,保持坐立位躯干姿势挺拔和对称;可在直立位作上肢外展、高举前屈、腰背部前屈、后伸、双足交互抬起,进一步在俯卧位锻炼腰背肌、在仰卧位锻炼腹肌及下肢肌。
(2)矫正侧凸:有意识地加强训练凸侧肌肉,减轻凹侧肌肉所产生地拮抗肌收缩反应。训练时可让患者取仰卧位,对胸段侧凸则让患儿凸侧的手提1~2kg的重物,在身体的一侧作上举活动。腰段侧凸则让患者凸侧的下肢在踝部负荷1~2kg沙袋,作直腿抬高运动。卧位下运动可以消除脊柱的纵向重力负荷,放松脊柱各关节,增加脊柱活动度。进行矫正体操练习时,要求动作平稳缓慢,充分用力,准确到位,并至少保持5秒,每次练习20~30分钟,每日坚持训练2~3组。凸侧椎旁肌将会较凹侧强壮有力,从而使两侧椎旁肌达到新的平衡。
矫正体操应与矫正支具结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在佩戴矫形器或进行其他治疗期间都不能中断做操(如在佩戴矫形器期间,每天有1小时可卸下,此时即可重点进行矫正体操)。
(3)成套体操:通过体操训练,增加背部、腰部、腹部及臀部肌肉的力量,调整脊柱两侧肌肉力量的平衡,增强脊柱支撑能力,对Cobb角25°以内患者有益无害。Cobb角30度以内的轻度侧凸,矫正体操可以作为主要的矫正手段单独使用;若脊柱侧凸度数的增大,可以配合支具同时进行矫正。下面推荐的这套体操共九节:①前、后爬行:患者肘膝跪位,用肘膝向前及向后爬行。②左、右偏坐:患者跪位,双手上举,先臀部向右侧偏坐,然后再向左侧偏坐,反复交替练习。③头顶触壁:患者俯卧,鼻朝地,双肩外展,双肘屈曲,双手向前,使头尽力前伸,用头顶触墙壁,然后头缩回,再以头顶触壁,反复练习。 ④双臂平伸:患者俯卧,双手枕于额前,双手臂慢慢抬起离开地面,向前伸直,然后双手再回额前,如此反复练习。⑤仰卧起坐:患者仰卧,双臂上伸平放垫上,然后仰卧起坐,躯体屈曲,双臂前伸,双手触及趾尖,然后再慢慢双臂上举回至仰卧位。⑥下肢后伸:患者俯卧,双肩外展,双肘半屈曲,双手掌平放垫上,双下肢后伸,从垫上抬起,左、右腿上、下交叉呈剪式运动。⑦双腿上举:患者仰卧,双手枕于头下,双下肢半屈曲,双足平放垫上,然后双下肢上举,两腿前后交替作剪式运动。⑧深吸慢呼:患者仰卧,双上肢平放身体两侧,手掌向上,双下肢半屈曲,双足掌平放垫上,用鼻孔深吸气,使胸廓扩展,然后作轻呼呼声,将气慢慢由口吐出。⑨挺立站立:患者双足平行靠墙站立,使双肩及髋部紧贴墙壁,使头颈及脊柱尽力向上挺立。
(4)其它运动疗法:其它针对姿势与力量的训练方法推荐如下:①转体动作:两脚开立,扭转躯干,做向脊柱侧凸的同方向的体转运动。完成一次体转后,两臂轻置体侧,再反复上述动作(不要做另一方向的体转动作),在动作过程当中强调双腿伸直,不要移动双脚,以免降低效果。②手扶肋木体侧屈:身体侧面面对肋木站立,用胸椎侧凸面方向的手扶持肋木下档,另一侧的手攀握在头顶上的肋木侧,然后向反肋木方面不停作体侧屈运动,必须抬头、挺胸,收腹,上体不能前倾。③悬垂体侧摆:正面双手握单杠或肋木。两腿合拢,向左右侧摆,以使“S”形的脊柱逐渐伸直。④单杠单臂悬垂运动:凹侧臂手握单杠悬垂20~30秒钟。⑤单臂拉引橡皮筋:身体直立,两足与肩同宽,手握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挂在固定物上),凹侧臂侧平举,使劲向身体另一侧拉引。⑥单臂上举哑铃运动:身体直立,两足与肩同宽,凹侧手持哑铃(10~15kg),向上举起时伸直臂,放下时屈肘,哑铃位于肩侧为1次,自然呼吸,反复10~15次。⑦普拉提训练及一些瑜伽动作。用于加强弱侧肌肉的肌肉强度,增加紧缩结构的伸展度,促进腹肌肌力,以及弱侧胸、腰以及髋部伸肌群的发展。患者进行姿势训练、力量训练的时间、频率及强度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最好是由医生制定运动处方。
(5)改善呼吸运动:胸椎侧凸达50°以上且合并椎体旋转时,常会产生呼吸困难。呼吸练习应贯穿在所有运动练习中。可按下列步骤指导患者进行胸腹式呼吸:
1)患者仰卧,屈髋屈膝;
2)指导患者有意识地限制胸廓活动;
3)患者吸气时腹部应隆起,可用视觉或用手去检查,而且在腹部加上一沙袋可加强这种腹部隆起;
4)患者呼气时腹部尽量回缩;
5)逐渐把胸腹式呼吸相结合,缓慢的腹式吸气后(腹部隆起),胸廓完全扩张。随着呼气过程,腹部回缩,胸廓回复;
6)进行慢吸气和慢呼气锻炼。呼气时间为吸气时间的两倍;
7)胸腹式呼吸锻炼先在仰卧位进行,然后在坐位,最后在立位下进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