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制改革方面,根据1920年底俄共(布)第一次国民教育问题会议决议,七年制学校成为普通学校的主要形式,并且许可在七年制学校的基础上设立学制为3—4年的中等技术学校和职业学校。稍后,俄罗斯联邦教育人民委员部通过《改组第二级学校的条例》,决定自1921—1922学年始,把原第二级学校改组为中等技术学校。后因教学设备不足和师资缺乏等原因,此改组未能普遍推行。
唐代科举制虽较汉代的察举制公平,但其亦有不足的地方,反之汉代的察举制虽有不足之处,但亦有其优点。
取士标准方面: 汉~取才重德行,但士人德行虚矫,受荐举者爱憎影响甚重(失)
唐~较公平客观(得)
取录名额方面: 汉~例如:岁举、孝廉充斥仕途(失)
唐~考者人数众多但官位有限,使仕途拥塞(失)
影响方面: 汉~结成朋党引起东汉党锢之祸(失)
唐~促成朋党之争(失)
两汉之世实施察举制作为选举官员的制度,这时的选举制虽甚粗疏,却开后世的先河;而唐创出科举制,中国文官制度逐进入科举时代。科举考试,更成为此后一千三百多年的楷模,开创中国公平选士的先河。而唐代科举考试制度,在中国政治制度方面虽具有辉煌的成就和重大贡献,但就其本身的运用来说,亦尚有若干缺陷,仍不免为当时和后世的人所评议。反之汉代的察举制虽有不足之处,但亦有其优点。
在考试科目方面,汉代察举制能应当时所需而设,但唐代科举的科目则有欠实用。汉察举之精神在於选贤任能,除一般定期选举外,大抵随皇帝之意旨,以应当时之需,访求的真才有文有武,如「直言极谏」、「勇猛知兵法者」、「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也」、「武猛堪将帅者」等,这种用人唯才的考选方法,在政治上不仅有「募求」的作用,更使汉代人才辈出,据《文献通考》所列,就「孝廉」出身的大臣,西汉有师丹、萧望之 、京房、鲍宣等;东汉有左雄、荀彧、陈蕃,李膺等,由「贤良」出身的,在西汉有晁错、孔光,公孙弘、董仲舒等;东汉有鲁丕、荀淑,刘焉等,可见察举制下人才辈出。汉室富强之基得以奠定。
然而,唐代所开的科目,如明法、明算、明字诸科,颇能切会实用,拔取真才,但其后仅重明经、进士二科,明法一科更随之而废,流弊因此而生,此因明经科重视「帖经」,士子对经籍遂极力背诵,久之「试学者以帖字为通经,而不穷意旨」,进士科则重诗赋创作,久之「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而唯择浮艳。」明经和进士科皆为文学性科目,并非为官的学问与实际技能,文学知识成为考试唯一标准后,实用技能便全被忽视,故唐代后期的官员人才种类减少,社会对实用技能亦有所忽视,如《文献通考‧选举考》载时人赵匡谓:「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故当官少称职之吏,其弊三也」,实指出考试科目的币病。
在取士标准方面,汉察举制较受荐举者的个人爱憎影响,而唐科举则较公平客观。汉代察举制令地方长官推荐孝廉,在郡国官吏把持州郡察举制度下,请托舞弊多有发生,东汉以后,地方官之察举人才,多凭一己之好恶、贪污而恂怯或依托而虚荐,鲜能客观公正,故所举者多名不符实,遂为当时童谣所讥:「举秀才,不知书,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足见当时滥举之弊;而且以「品德」和「资望」为选才标准,表现出德治主义的观念,故所举之人每非政治人才;汉时的孝廉须由州郡官吏所推荐,达官贵人为要博得孝廉一官,乃极力奉承高官,各人竞相仿效,致造成社会诃谀伪之风。
反之,唐科举取士挑选严密,分科细密,确定从政人员兼备「经」、「史」、「文学」、知「身」、「言」、「书」、「判」等条件,选人不仅要有德,且要有才,这在中国政治观念上是一重大的转捩点,降至现代仍不失为具有科学精神的方法;此外,唐代人士初登第多任藩府小职,待其能习吏事,通达民情,藉之对政事先有一番实习,然后始迁入京,此乃配合学历,故官吏主政更能驾轻就熟,政务亦能尽善必备,故唐代名区辈出,如房玄龄、姚崇、宋璟、张九龄等,造就唐国势之强、文治武功之鼎盛。然而,唐代科举考试除考卷外,尚有「温卷制」,然温卷取才,诚未尽公允。举子得先将自已的文章送呈京师的达官贵人,以采名誉,观素学,到临场应试时,可以不问试艺的高下,专取知名之士,谓之「通榜」,其榜贴也可以托人为之。其作用本在使考官不仅据考试成绩,且更参考平时习作以为取舍标准,但流风所被,全国士子奉弊利以谒典客的,投上自已的文章,名曰「求知已」,为求达官贵人的注意,士子卑躬屈节的状态实在可怜,甚至有走门路,通关节,以求必得。既及第则肆意轻薄,举进士不得志的,则含恨於心,挺而走险的亦甚多,又由於科举考试阅卷时有偏差,试卷又不糊名,使取才欠其实,因阅卷甄士之不足凭信,亦容易使人对考试失去信心及造成结纳权贵的风气。
由此可见,於取士标准方面,唐代的科举制与汉的察举制,都未能做到完全公允。唐代的科举制相对汉的察举确实较为公允,然而其温卷取才,却诚未尽公允。而汉的察举制行之既久亦请托舞弊多亦常有发生。
在风气形成方面,汉察举使士风纯良,而唐科举能令文风鼎盛。「孝子」、「廉吏」皆由郡太守岁举方可进身仕途,东汉光武帝提倡气节,尤重「孝廉」,官吏多由「孝廉」一途出身,此制在政治上既起了「奖励」作用,更无形中鼓励了敦品励行之风气,汉代士风优美,崇尚德行,诚与汉察举孝廉关系密切。
同样地,唐科举对当时风气亦有建树,它予天下人入仕机会,入仕者又享有种种特权,遂为时人所慕,加上入仕须凭个人学识,比前代更为重视知识,知识分子亦倍受社会尊重,且唐科举以进士及明经为主,以进士科尤为重要,而进士科所考重视诗赋文章,遂使诗文创作特为时人所重,形成唐代文风兴盛,其诗歌尤为后世推崇。
在政权体现方面,汉察举和唐科举皆使政权开放,汉察举制下,令政治机会开放,调和文化,时汉察举孝廉起初为分区察举,但后演进到按照户口数比例分配,制为定额,由是参与政治机会开放给全国各地,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选拔,因此中央政府永远有全国各地域人民参加,故政府能代表全国性;汉制郡县长官避用本郡本县人,避免其陷於地方性,这使大一统的局面永远维持,全国各地方声教相通,风气相移,令地方文化经济水准走向融和、平均,不致隔绝分离,如东汉和帝时,边区蛮夷人口日多,郡国察举包括荐人在内,此对抚慰边陲、调和文化有很大贡献。
如是,唐科举制下,各地皆有选才到中央应试的机会,故学者钱穆强调唐代是一开放的政权,每人也有可能参与中央政府,固提高人民对中央的向心力,亦可打破个别豪族聚居地区对仕途的垄断,而且寒门子弟亦可「怀牒自列」,自由报考,地方官及门第因而较难操纵选举,久之,门第垄断仕途的情况逐步消除,门阀政治及社会的势力亦将消减。
取录名额方面,汉代察举制,例必岁举,孝廉充斥仕途。汉武帝时令地方长官岁举孝廉,汉代一百多个郡至少每年有两百多孝廉举上朝廷,自此制形成之后,往后的二、三十年,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其后孝廉不分,仅成为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全失当初孝廉之意。
而唐代的科举制,考者众多,官位有限,致仕途拥塞亦为唐科举之一大毛病。唐科举取录虽有名额,而报名投考则无限制,於是因报考之人无限增加,而录取名额亦不得不逐步放宽,而全国知识分子,终於求官者多,得官者少,政府无法安抚,祇有扩大政府的组织范围。由於参加考试者越来越多,政府遂设有员外官、后补官,所谓士十於官,求官者十於士,士无官,官乏录,而吏民扰民,亦因待选者众多,任用者少,於是时有贿赂,茍得任用,其官位亦不高,使新进者仕途多滞,这实是一参政机会开放中的大流弊,自两汉以来,早已把参政机会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而同时有压抑工商资本,祇鼓舞人为大学者、当大官,却不许人为大商人,於是知识分子被单引导上政治舞台一途,竞求做官,仕途充斥,造成政治上的臃肿病。同时,政府组织扩大,官员人数增多,不但增加国加开支更减低行政效率。
汉代好以察举举孝廉以致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而唐的科举制因考者众多,官位有限,以致仕途拥塞,后来更使官员数目大增,对政府的开支造成沉重的负担。
在整个制度的影响方面,汉察举与唐科举皆促成朋党之争。东汉二百多年培养出的士族与士风,在汉末时已成为操纵选举的标准,士大夫重清议,互相标榜,品第人物形成社会舆论力量,他们的褒贬可在选举方面产生左右的作用,汉末人士照例要有一个「品题」,经过「品题」才能定名,於是一些企图在政治上获得名位的士子,多依靠主持清议的名士,名士领袖为扩张势力也「标榜交游」与「臧否人物」,这种风气相互激汤,便结成朋党,其末流演变成沽名钓誉的浮华风气;又在东汉和帝后,因外戚和宦官相争权,政权腐败,朝延士大夫与太学生勾结为朋党同对付宦官,引致党锢之祸,士人被诛锄殆尽,东汉亦因此种下灭亡危机。
亦然,唐科举每年皆有不少考生报考,由主考官负责评选,遂出现「座主」、「门生」的关系,「座主」即主考官员,经其「提拔」中式的考生,便成为其「门生」,门生多对座主有知遇之感,故曾为主考者各有其门生支持;唐中叶出现的牛李党争与此甚有关系,座主各有其门生支持,牛、李二党得以援引大量官员为助,最终演成意气之争,形成政治混乱,间接促成唐亡,故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指出:「贡举者,议论之丛也……李德裕修其父之夙怨,元稹助之以击李宗闵、杨汝士。长庆元年,进士榜发,而攻奸以逞,於是朋党争衡,国是大乱,迄於唐亡而后亡,」道出了党争激烈,与座主门生的纽带有关系密切。
总括而言,考试科目方面,察举能应当时的需要、反之唐的科举则欠缺实用;取士标准方面,唐代的科举制虽较汉察举制为公平客观,但其「温卷制」亦有不足之处;又於汉代的察举以孝廉为标准,故其士风纯朴,而唐的科举制确能选到真正的人才,但由於科举制没有参看士子之德行,故所选之士则有欠缺德行之弊病;政权的体现方面,汉的察举和唐的科举制都能使政权开放,收到调和文化之效;察举制使孝廉充斥仕途,而唐科举亦使仕途拥塞增加国家的开支;结果,两个取士制度都导致朋党之争的出现。
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确立的察举制
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制是汉代至隋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就是考察推举,
始于汉高祖刘邦,至汉武帝时成为一种制度,即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过考核,然后授予官职。察举的科目很多,主要有孝廉(孝敬廉洁者)、秀才(才能优秀者)、明经(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
从察举科目的可以看出它是封建伦理道德为中心,注重声名取士。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察举制是在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系统的选官制度,它对当时社会以及后来的选官制度产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隋唐时期,察举演变成了影响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
汉代选官制度。始于武帝时,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合格即任以官职,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是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
汉代规定选任得当与否,选任者和被选任者都要负连带责任,功罪奖惩相同。汉武帝诏令郡国贡举贤才,由于选令过于苛刻,竟造成各郡未荐一人。于是元朔元年(前128年),汉武帝又两次下必须定期举人的诏书,明令若有才不举,轻则免官,重则以“不敬”罪论处。(在汉代,“不敬”为重罪,法为斩首,甚至族诛)西汉末年,汉平帝即位,王莽执政,曾诏令适当放宽荐举法,结果滥举之事屡见不鲜。东汉初年,为纠正察举不实,重申严格选举之法,保证了察举制的正常实施,但在察举法规的执行过程中,也有过严或过宽、矫枉过正的弊端。
汉代察举以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复核;复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均须经过中央复试。汉代察举制下的考试,在西汉时并不占主导地位,考试只是区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 ,这与后世以考试为主、以推荐为辅的科举制截然不同。至东汉时,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
察举制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的选官制度,先后约持续了约八百多年,对中国古代的社会有深刻的影响。
秦代和汉初用人,承袭了战国以来政府奖励军功的政策,主要凭军功赐爵。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为了削弱贵族的势力,西汉前期逐步建立完善察举,大举纳入人才并大胆果断地打破了汉兴以来非列侯不拜相的惯例,任命没有封爵的公孙弘为丞相,然后再封他为平津侯,这对贵族势力企图长期把持高官显位,是一个强有力的打击。汉武帝通过健全察举取士标准,亲自选用干练有实才的官吏充任三公九卿及高级军事职务,如桑弘羊、张汤、张骞、李广、卫青、霍去病等都曾官居高职。特别是两汉时期,察举制在大部分时间里起着积极的作用,它带来了汉代英才辈出、功业兴盛的局面,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汉王朝之所以能在华夏文明史上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成为当时举世无双的文明大帝国,这也与察举得人密切相关。
与科举的区别
察举制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系统的选官制度,经过局部变更产生曹魏以后的九品中正制。特别是隋唐时期,为了弥补察举客观性差的弊病,逐步加大考试在其中的比例,最终形成了后期的科举制。它对中国的教育制度、人才选拔制度、官吏制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察举各科设置之初,颇能体现选贤任能的原则,也的确选拔出不少济世之材。同时极大地促进了讲习儒经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但是察举的主要特点是以主管官员(地方长官和中央各部门长官)的推荐为前提。加上察举荐举为主、考试为辅的特点,以及对伦理道德的要求,导致察举制主观性很强,客观性差。因此到了实施后期,“声望”是很重要的,于是,士人便沽名钓誉,弄虚作假,或者攀附权贵,贿赂请托。因而,士风日下,察举不实。
首先,科举制是一种考试制度,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取人,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察举制则是一种推荐制度,主要由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按科目要求定期地或即时地向王朝贡上合乎相应标准的士人。定期的察举如秀才、尤异、孝廉、廉吏等科,在成立之初皆不考试,举至中央后即授与相应官职;不定期的如贤良方正等科,举后须经对策方能授官,但这种对策有“应诏陈政”、“求言于吏民”之意,与科举制的那种对士人才艺的程式化检验考试,尚有很大差异。
其次,科举制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一决于程文之等第;考试成绩,是得官与否的关键。而察举制的取人标准,则是多种多样的,德行、经术、吏能、功次、文法等,都可以构成得举之资格。察举制的取人标准,相对来说更为注重人的整体素质,把士人笼统地视为一个完整的人格,而不像科举制,把某一项具体的知识才能作为录用标准。所以,察举制下,被举者中有大量的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等等人物,其所为人称道的人格素质使之成了察举对象;而士人在社会上的个人声望,往往也就对察举实施有了重大影响,这在东汉后期尤为明显。
再次,科举制下入仕和铨选有明确区别。科举制是一种入仕制度,未仕的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获得的仅仅是一个任官资格,此后须参加吏部铨选方能得官。而察举制下,得举者固然有不少布衣平民,但也有大量仕州仕郡的掾吏,甚至还有中央朝廷的官员。察举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铨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如尤异一科实际就相当于考课)。这里不把察举称为入仕制度而漫称为选官制度,也是为此。
最后,科举制度下,学校制与考试制是相互配合的。唐代“乡贡”与“生徒”同应省试,使科目与学校初步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在后来日趋紧密,并在明清时代最终完成。士子须先入国子监或地方学校为生员,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之后,方有资格参加中央会试,即所谓“科目必由学校”。而在察举时代,学校与察举大致为互不相涉的两种仕途。关于第一点,参见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载燕京大学《史学年报》第二卷第一期。关于第三、四点,参见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第十五章第一节“明显的原始性”,及第三节“先选后考,选举与考课不分”,其中已有类似意见。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察举制与科举制,是有重大区别的,但前者最终又演变为后者。这一漫长的变迁过程,有内在的规律在其间支配,同时也联系着更大范围的政治文化背景的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之中,察举制的不同地位、作用和形态,联系或对应着不同的历史条件。在这些表象背后,有一些因素发挥着支配性的作用。在那些支配着察举制之变迁的诸多动因之中,本书选定如下三个作为分析的基本出发点。它们分别是:一、官僚科层制的理性行政因素;二、官僚帝国政体之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因素;三、构成了王朝官吏主要来源的知识群体因素。
学校里的规章制度作用如下:学校能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参与、科学管理、社会监督的重要制度,可以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可以促进学校内部及学校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督导部门发挥监督和指导两大职能,对于推动学校制度的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满足本地区社会大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实现本地区教育化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需要。
学校制度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和规范的学校制度,一则可以逐渐摆脱“人治”,使教师不再看领导的眼色行事,而是遵照制度行事。二则可以逐渐使学校的人际关系变得宽松和谐起来。三则可以使教师能够在制度的基本框架下去进行各种活动,明白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可以做。
如果说,“制度的规范”和“规范的制度”是学校制度的立足点,那么“指导”则是其关键点。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指导,没有指导价值的制度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效能。
-学校制度
是要进行审查的,以下几种人是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
1、属于贱籍的:商人、奴婢、娼妓(比如韦小宝)这些人是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
2、有罪籍的人:被发配、被流放的人的后代是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
3、皇帝特别规定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家族,比如明朝的时候,洪武皇帝就规定,宋末状元留梦吉的后代、泉洲蒲寿庚的后代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朱元璋认为这两个人都当过大汉奸。
4、曾经有过科举舞弊记录的人,是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
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形成、原始社会的解体,为过渡到奴隶制社会准备了条件。
夏启打破了前代传承的禅让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奴隶制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持续了约1600年。
为了适应奴隶主贵族垄断政权、培养子弟成为统治人才的需要,设置了教育机构,形成了学校制度。
这个制度可以概括为公式、政教合一、官师不分的学习。
延续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都在发展,而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比较完善,有小学、大学学习阶段之分,有乡学、国学的联系,其教育特点是六艺教育,体现了当时文化发展的成果。
西周教育制度可以作为三代教育的典型。
到了奴隶制解体的春秋时代,官学衰落,私学兴起,产生了思想流派,出现了法家、道家、儒家的先驱,宣扬各自的主张。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主张改良,试图利用教育的力量改造社会。
他提出了一系列教育主张,形成了教育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基础,流传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华教育传统的主流,也是世界宝贵的教育遗产。
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形成,发生了阶级分化,原始社会开始解体,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到了夏代,终于进入了奴隶社会。
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阶级占有社会物质生产资料,在政治上居于支配地位,成为脱离生产劳动的工人。
奴隶主为了将年轻人培养成强有力的统治者,需要组织特殊的教育培训,教育逐渐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主要形式。
在社会阶级分化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的基础上,奴隶主阶级脱离了生产劳动,垄断了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
被统治的奴隶阶级只能接受生产劳动教育和统治者的社会教化。
教育分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的进步。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制社会时期,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夏代,从前2070年到前1600年,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经历了470多年,是奴隶制的初期。 商代,前1600年至前1046年,历经554年左右,为奴隶制发展时期西周,前1046年至前771年,约276年为奴隶制全盛时期; 春秋,前770年至前476年,近三百年是奴隶制走向崩溃的时期。
奴隶社会的教育,本质上是为奴隶制的政治、经济服务,并适应其需要。
因此,奴隶社会教育的发展变化也相应地经历了四个阶段,表现出不同阶段的特点。
根据历史传说,夏朝部落首领禹在他统治时期,为废除推举的禅让制实行传子世袭制铺平了道路。
其子夏启获得政权,建军建城,对外掠夺,开始向内镇压平民和奴隶,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夏直接统治的是以伊洛为主的黄河两岸地区,夏政权涉及的范围包括参与联盟的各部落,北起长城以南地区,南至长江中下游,东至沿海,西至陕西中部渭河中下游,纵横千余公里,是当时疆域最大的国家。
在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度下,农业发展到人工灌溉的百谷栽培,手工业也发展到可以制造出多种纹样的陶器和青铜器,这些都表明生产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这种经济基础上,统治者建立以国王为中心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从而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由于需要在经济上扩大交流范围,在政治上实施政令,给文字带来了新的发展。
山东出土夏朝历史文物,莒县陵阳河出土的4个灰陶壶分别刻有图像文字,2个刻有工具象形文字,2个刻有工具象形文字。
据文字学家分析,这两个字有联系,后一个字上部似日形,中间似云形,下部似有五峰的山形,寓意山云,初山阳光照射下的朝旦明景象是一个原始的“旦”字,会意
这表明当时已经有由三个旁组成的复写字。
由此可见,夏代的文字发展相当快。
夏代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
先秦典籍《左传》、《国语》等书引用《夏书》的材料,如《左传昭公十七年》所记载,“故《夏书》曰辰不聚房,瞿奏鼓、吕夫驰
这是日食的最初记录,表明已经有夏代的书。
《礼记礼运》说孔丘曾去杞作历史调查获得《夏时》,在春秋末期还可以看到《夏时》这一有关夏代天文历的书籍,这再次证明夏代有文字记载。
文字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可以记录人类的思想活动,积累知识经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知识传递给下一代。
文字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促使教育发生质的变化。
掌握文字的是贵族中的文化人,只有少数贵族子弟借文字接受教育。
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机关中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关于夏代学校的设置,古籍中有一些记载。
《礼记明堂位》 :“序,夏后氏序也。
”《王制》 :“夏后氏的养国比东序古老,养庶比西序古老。
”《古今图书集成学校部》 :“夏后氏以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
”这些古书都提到夏代有一所叫“序”的学校。
其性质,古人已经探索过了。
《孟子滕文公上》 :“序者,射也。
“序”最初是教“射”的地方,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的一切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地方,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女的地方。
所以,教育不是独立纯粹的教育机构,教育只是其重要功能之一。
据说不仅每个国家都有学校,地方上也有学校。
《孟子滕文公上》《夏玉学校》,《学校者,教也》。
《说文》 :“从学校,树上,搭话。
“原义是以木囚,也就是木材为围栏,作为养马的地方。
后来利用这个宽敞的地方进行军事训练,把它变成习武的地方。
“学校”是一所乡学,《史记儒林传》中公孙弘与太常臧、博士平进行三代讨论时表示:“乡有教,夏玉学校。
”宋朱熹灌《孟子》,指出“学校”是乡学。
夏代学校教育的目的、内容都与夏政权的性质有直接关系。
贵族为了巩固和扩大奴隶制统治,必须镇压部落奴隶的反抗,同时征伐其他部落。
因此,军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夏朝为政尚武,实际上是“武人”专政。
为了适应这种政治需要,教育的目的是把本阶级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能善战的武士。
在教育内容方面,统治者重视军事训练。
在当时,弓箭是重要的武器,是教练的主要项目,所以《文献通考学校考》说:“夏后氏是射造师。
“习射是军事教育的重点。
此外,还有使用其他武器的教练。
在河南偃师二里的夏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青铜戈、钹、刀。
这些铜武器的使用,也是当时教练的内容。
教育内容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宗教教育。
《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远之。
”的宗教教育以尊敬天尊祖为主。
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据《孟子滕文公上》报道,古代学校有共同的任务,被指出“人人都很优秀”。
朱熹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个人伟大的伦也。
厦序学校,都只是把这个弄清楚了。
”
总之,在奴隶社会初期,国家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
教育机关和政治行政机关结合起来,既有国家的学校,也有地方的学校,等级开始上升。
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目的是培养奴隶主贵族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训练。
二商代教育
商王朝是1600年前就统治着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的奴隶制国家。
商的历史已有文字记载,仍有许多出土文物供研究。
后期王都殷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出土了大量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和青铜器。
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活动和社会生活状况,充分表明商代已经是文明的奴隶制国家。
商王作为奴隶主的总代表,名义上占有所有的土地和奴隶。
他把土地和奴隶分为侯甸邦伯(各地诸侯)、百僚庶尹(百官和管理员)等奴隶主贵族。
奴隶来源于战争俘虏,被认为是比牛马更便宜的财产,实行强迫劳动。
农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大量奴隶从事耕作。
手工业也进一步发展,有织麻、制陶、制铜等手工业。
司母戊大鼎重875公斤,是铜制造技术发展的标志。
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条件下,交换活动也发展了。
在商王统治下,由奴隶主贵族组成国家管理机构,组织军队,制定刑法,对人民实行暴力统治。
商奴隶主贵族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宗教意识。
《礼记表记》“殷人尊神,领民事神,先以鬼礼之。
“敬鬼神,是为了求福免灾。
他们极端崇拜祖先,认为祖先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支配着自然界和人类的祸福,在天上祝福子孙。
那时,无论大小,人们都要占卜,祈求上帝的旨意。
与鬼神有关的神职被称为“巫”,之后进一步分工为祝、宗、卜、史等专职人员。
他们根据需要掌握一定的政治、历史、天文、历法、医药等知识技术,由史官负责制定政策命令、记录国家大事、管理政策令典等,是当时的文化人。
这些专业都与宗教有关,敬奉鬼神成为商代文化思想的特征。
(一)商代有成熟的文字作为教育工具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日益复杂,商代文字也在发展,基本达到成熟阶段。
从安阳出土的16万多甲骨文来看,卜辞记录160多万字,据1965年出版的《甲骨文编》统计,所用字达4672字。
被识别的字,根据熟练的《古文字类编》,变成了1072字。
商代的文字中也有陶器上的陶文、青铜器上的金文、玉石上的文字。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等造字几个原则已经具备,并普遍使用。 这是文字发展达到成熟的标志。
写字的工具是裁纸刀和毛笔,卜辞有“”的形状,手里拿着笔就是“笔”字。
在一些甲骨和陶器上,可以看到用毛笔书写的朱墨笔迹。
有成熟的文字和合适的书写工具,便于撰写系统的文章。
文字用于描述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已经出现了分量很大的典籍。
《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据。
“册”的原字“”是用索带把甲骨和竹片编成串的象形。
这证明商代已有文字记载的典籍。
文字是教育的工具,典籍是教育的重要材料。
(二)商代学校
甲骨卜辞大多与教育有关,可以了解当时学校教育的情况。
贵族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重视年轻一代的教育,把子弟送到学校接受教育。
“壬子卜、弗、酒小学? ”的甲骨卜辞。 意思是:在壬子日进行占卜,问问神,王子为了入学,能否喝酒祭祖求福。 这表明贵族很重视教育下一代,入学时会占卜、设酒祭祖。
有对贵族子弟集中进行教育的地方。
这个专用的地方离居住区有一定的距离。
有甲骨卜辞说,“丙子卜、贞、多子其()”是过渡的分体字,义与“去”相同。
或“,延也。
“不间断”的意思(学、版(假托反过来,和“回去”一样)不是大雨吗? 丙子日进行占卜,贞求问神,意思是孩子们去学校,回来的时候会不会遇到大雨。 担心大雨会影响孩子们回家,这表明学校和居民区有一定程度的距离。
由于商朝的教育设施比较完善,邻近的诸侯国也派子弟去游学。
一位甲骨卜辞说:“丁酉,你用许多儿童大臣的教诲告诫他吗? ”。 也就是说,指的是周围的邻国,表示邻国向殷派遣子弟游学。
甲骨文中也有关于学校名称的记载,发现有“大学”和“庙”等名称。
根据《小屯南地甲骨》第六十片卜辞,“太可惜了? 王惟癸? 好的? 祖丁丹? 在厅旦? 在大学? ”根据专家的考试发布,是指捕捉祖先的仪式。
卜辞说,先问是否举行这个祭礼,再问举行祭礼的最佳日子是癸日还是甲日,最后再问举行祭礼的地点。
列举的地点有祖丁神坛、宗庙中庭神坛、大学。
这一记述证明商代确实成立了大学,大学也是祭祀场所之一。
甲骨文的研究证实了古籍中关于商代学校的记载是可靠的。
《礼记明堂位》 :“殷人以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乐于瞿宗。
”《礼记王制》 :“殷人养国比右学老,养庶人比左学老。
“郑玄注: “右学、大学、西郊; 在左学、小学、国家王宫的东边。
“根据这些记载,有大学,有小学,有瞿宗。
甲骨卜辞证实了大学相对于小学,既有大学也有小学。
右学和瞿宗,都是大学的性质,实际上是同一机构的不同名称。
古人西为右,殷人尚西,大学设在西郊,又称右学。
瞿宗是商代大学的名字。
当时,大学很重视乐教,乐教教师也是乐师。
乐师在学校里把老师作为乐祖供奉,大学也成为乐师的宗庙,所以被称为瞿宗。
瞿宗当时是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
由于有大学小学或右学左学之分,商代已根据年龄提出了不同的教育要求,说明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商代不仅在王都有大小学,地方上也有学校。
《孟子滕文公上》《殷玉序》,朱熹注:“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
”《汉书儒林传序》 :“殷曰庠。
“庠”是虞舜时期教育机构名称的继承,利用养老活动,达到对青年一代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老而民兴孝,小而长而民兴悌。
”可以起到推进孝敬父母教育的效果。
“序”是对夏教机关名称的继承,序以习射为义,保留了军事体育训练的内容。 奴隶主贵族很重视军事,“序”不再只是一个习射的地方。
为了巩固统治,统治者强调思想品德修养,礼乐教育也成为其基本内容。
(三)商代教育内容
商代学校由国家管理,接受教育是奴隶主阶级的特权,旨在培养尊神重孝、勇敢善战的未来统治者。
商代学校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训练,思想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1 思想政治教育
奴隶主贵族为了加强统治的需要,大力提倡宗教迷信,把本族祖先作为至高无上的神,尊神和孝祖实际上是一回事。
“孝”成为奴隶主贵族最强调的基本道德规范,遵守孝道才能继承王位,不遵守孝道就要受到政治制裁。
据《尚书太甲》记载,太甲不守丧礼,被认为是违反孝德的行为,贵族们把他驱逐到梧桐那里反省,他悔改后,接他回政。
尹今后向他说“奉先思孝”,遵守祖先的一切训诫,不忘祖先的恩德,才是孝。
“孝”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思想教育的中心内容,文字中体现的是“孝”至“教”字。
甲骨文的“教”字多为“”,左半部的“”即“孝”字,“子曲伏于父”,右为“”,象征手持木棍。
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从“教”字可以想象出来,当时是在棍棒体罚的威胁下,教新一代“孝”。
孔丘曾经说过:“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生也。
“这也概括了商代的教育实际。
把“孝”作为思想教育的中心内容,是奴隶主教育的重要特征。
学习统治经验是未来统治者所必需的,基本途径是学习先王典籍,了解先王的成就,继承其政治经验,以加强传宗接代,巩固统治意识。
属于这样的典籍的是《尚书盘庚》。
记录了盘庚迁都殷的历史事件。
商王对群臣和万民分别发表训词,第一篇讲述群臣,再三进行政治劝诱; 第二篇对万民说话,严厉威逼; 第三篇是迁殷后对群臣的话,劝其不要怀念故都。
新一代通过学习这些典籍,可以具体了解如何对每个阶级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手段。
2 军事教育
奴隶主阶级通过其军事武力维持统治。
商王为了排除外邦人的入侵,同时也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掠夺财物和奴隶,不断向外邦人出兵。
战争是往常的事情,用兵的规模有时多达3万人,动员面很广。
奴隶主贵族都要成为大小头目和武士,具有战斗能力,这需要经过一定的军事训练。
当时的战争车辆战争,车兵是中坚力量。
《诗鲁颂宫》郑笺写道:“上古“战车之法,左者拿弓,右者拿枪,中者御之。
“贵族成员可以当车兵。
车兵使用很多武器,但以弓箭为主,射箭是军事教练的重要内容。
坦克是由马来拉的,武士必须学会操纵车马。
学校有射御的教育活动,有时进行比赛和演习,验证教练的效果。
3 礼乐教育
殷人们相信鬼神,经常举行祭祀活动。 这样的活动需要相应的礼仪和音乐。
贵族青年只有接受礼乐教育后,才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在礼乐教育中,乐教尤为重要,“乐造士”是殷人教育的特点。
《诗商颂那》 :“庸鼓有,万舞有游戏,我有嘉客,亦非夷怿。
这是供奉在温泉上的赞歌,描绘了祭礼盛行的场面。 其中提到了敲“庸”的钟,跳“万”的舞。
音乐的教学范围广泛,有歌诗、奏乐、舞蹈等。
在乐教中也渗透了军事教育的要求,前面引用的卜辞是“丁酉时,其训诫有很多大臣的教诲吗? ”。 据专家介绍,“戒”字就像人拿起戈物,有拿着戈物警戒和拿着戈物跳舞两种意思。
在学校教“戒”,可能兼具习武和习乐两方面的内容。
4 数量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文字,识字是教育的要求。
而且,读和写相结合地进行,写字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 这是一种教育方法。
甲骨中多见习字骨片,用笔画简单、常用的生肖文字进行练习。
学习写作要经过示范、示范和练习的过程。
有甲骨片,上面有五行字,从甲子到癸酉反复刻有十根干支。 经过仔细比较,发现其中一行字刻得很漂亮,而其他四行字歪七扭八的,中间夹有两三个工整的字,颇有违和感。
郭沫若分析说,那一行漂亮的字是教师刻的字,其他四行是学生练习,其中夹有几个工整的字可能是教师亲手刻的。
这是商代教学的实际物证,反映了当时文字课程的学习情况。
商代的数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提高。
天文历法的改进,对数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
商代在数学上已采用十进制,甲骨文中已有一至十、百、千、万等数字,最大的数字是三万,说明商代的数量观念比较完善。
数量计算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旨在帮助贵族子弟适应自己生活范围内各方面计算的需要。
总之,处于奴隶制发展阶段的商代,贵族教育也得到了发展。
殷墟甲骨的挖掘,证明商代文字已经成熟,成为有效的教育工具。
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是建立不同层次教育组织的依据,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已具备“六艺教育”的形态。
商代教育是重要的历史遗产,西周在这一历史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日本学制是怎么样的
中国的学制相信大家都知道,那么日本的学制和中国的一不一样呢日本的学制又是怎么样的呢
日本学校学制简介
日本的学制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硕士2年和博士3年。与中国的9年义务教育不同,日本是小学到高中为12年义务教育。在日本还设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大学学部(即中国本科)、研究生、修士、博士等。
日本大学学制
日本大学学部的修业年限为四年,但医科,牙科以及兽医学的大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四年制学部课程相当于中国的大学本科。
日本大学的医学,牙科以及兽医学课程的学制为六年,因此大学毕业后可直接报考博士课程。博士课程的学制为四年。所以报考这一类的研究生院,必须就被18年以上的学历,并且若修不完大学的六年课程,不具备参加国家考试资格。
日本“大学院”学制
日本大学的`“大学院”,在中国称为研究生院,相应的“修士”中国称为硕士。研究生院设有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硕士课程学制为两年,博士课程学制为三年。有的学校将博士课程分为前期两年和后期三年,前期的两年亦可看做硕士课程,也有单独设置后期三年博士课程的情况。
日本语言学校学制
语言学校,外国留学生赴日留学,一般选择先进入日本的语言学校进行学习。进入语言学校是以升学为目的,进行日语学习和及受日本文化以及升学辅导。学制分为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一年,一年六个月,一年九个月,两年。
日本专门学校学制
设有专门课程的学校称为专门学校(分为专门学校和高等专门学校),属于高等教育机构之一,通常学制两年,是以传授职业教育和学习实际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学习技能和提高教养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包括医疗、工业、文化、教养、商业实务、卫生、教育、服饰、家政等领域的学校,有意从事以下职业者,可以经此取得必要的资格,如室内设计师、建筑师、系统工程师、汽车修整师等。
日本短期大学学制
短期大学其修业年限为两年或三年,在日本的短期大学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中一般被认定为大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