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击球技巧之手腕发力续篇

羽毛球击球技巧之手腕发力续篇,第1张

手腕发力和手指发力是很多初学者耳熟能详的发力技巧,在初学者的发力体系里, 手腕发力是属于禁忌的 ,但又是羽毛球技术中 很关键的部分 ,不得不说,在前文中曾经讲过手腕发力的联动关系,本文将重点阐述手腕动作本身的一些特性,也是对杀吊理论的补充。

当然还是要警告广大的业余爱好者,手腕发力属于巧力,没有核心力量的保护,盲目使用,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请量力而行!

温故而知新,首先回顾一下前文中手腕的基本动作,下图为腕关节的活动度示意图,可以看出 手腕屈伸 的幅度要比手腕展收的 幅度大, 小臂旋前与手腕屈伸幅度相当。

手腕的内外旋动作 是基于小臂旋肌做功产生的动作,一般称为小臂旋前和小臂旋后,在借助大臂旋转的基础上可以大幅的提升活动度,因此也 是手腕发力的主要动作。 (注:转腕动作只是整个手臂旋转的一部分,实际击球时还包括肩部和肘部的旋转)

手腕的展收动作 是小臂尺侧和桡侧屈伸肌交替做功产生的动作, 是手腕发力的辅助动作。

手腕的屈伸动作 是小臂内外侧屈伸肌群交替做功产生的动作, 一般发力很少会用到屈伸动作。

手指动作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四指动作和拇指动作,由于手指关节较多,所以手指动作有 长屈伸和短屈伸 ,当然手指同样具有 展收动作 。

手指动作 配合手腕动作发力是 挥拍一致性或者挥拍停顿最后的发力点,也是瞬间发力的关键。

在很多文章里已经阐述过,发力是肌肉做功,所以想要了解手腕发力的特性也避免不了检查一下手腕肌群的一些特质。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

其一,控制手腕手指动作的肌群基本都在小臂,只有个别手指肌在分布在手掌上,也就是说 手腕发力是以小臂为主导的 ,并且最主要的内外旋发力是小臂的旋肌,与控制手腕手指的肌肉无关。

其二,手腕手指的 肌肉都很细长 ,也就是说这些肌肉基本都 属于快速肌 ,虽然具 有一定爆发力 ,但相对于大肌肉来说 续航能力很差 。

所以,在常态下,要尽量 保持手腕手指的放松 ,仅在 击球瞬间快速抓紧球拍发力 ,初学者往往因为过于紧张,从一开始就死死的抓住球拍导致最后的击球反而发不出力。

这在很多职业球员的慢动作视频中能明显的看到挥拍前期都会不自觉地松开手指。

其三:腕肌做功属于平衡杠杠运动,手指肌做功属于速度杠杠运动,所以 手指发力 比腕部发力 更快捷 ,但也更容易疲劳。

所以对于瞬间发力来说,或许可以 更多的利用手指发力 ,尤其是拥有多条且独立肌肉群的大拇指。

其四,小臂肌肉的分布是有层次的, 旋肌群在小臂深层 ,紧贴着骨骼(尺骨和桡骨); 腕肌群(屈肌和伸肌)位于小臂表层 ,离皮肤最近,是可以摸到的肌肉; 手指屈肌 则是 在腕肌的下层 , 手指伸肌与腕伸肌并列。

腕屈肌和指屈肌大多是重叠的 ,从这点上来说, 腕部的屈曲动作和手指的屈曲动作不应同时发力 ,这会造成肌肉同时收缩互相挤压达不到最佳发力效果。

如果可以换个方式,依次收缩发力或许可以改善,比如 先屈腕再屈指 ,这样的 顺序发力还会产生叠加波 ,让后发的力量更足,然而这样的发力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 后发肌肉 (指屈肌) 会 反向挤压 先发肌肉 (腕屈肌) ,恢复之前完成的屈腕动作,这一点似乎也与挥拍时手指放松握拍有一定的关联性。

其五: 屈肌和伸肌的起点分别位于 肘部内侧和外侧 (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 。这样的构造会让 手腕 在 同时内旋和屈曲 时 拉扯伸肌 产生一定的反抗动作 ,而当 手腕 同时外旋和伸展 时 拉扯屈肌 产生一定的反抗动作 , 强行动作 还有可能增加一定的负担 造成肌腱受损 。

(注:过多的内旋前屈引发网球肘;过多的外旋后伸引发高尔夫球肘)

反过来说,当你不得已想要屈腕时 (正手压腕) ,小臂为了保护伸肌选择适当的 外旋 会感觉 动作更舒服 ,而当你要伸腕时 (反手压腕) ,小臂同样为了保护屈肌选择适当的 内旋 也会觉得 更加舒服 ,但这与挥拍时的发力方向似乎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基于手腕手指发力的部分特点,也就产生了现在的相对公认的标准挥拍动作。

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 正手挥拍发力时,手腕内旋内收,食指和后三指扣压,不可屈腕 ,适用于初学高远挥拍和重杀发力技术。

反手挥拍发力时,手腕外旋内收,拇指顶压和后三指扣压,不可伸腕 ,适用于反手高远。

上述两种动作是最基础的手腕发力动作,从 摆臂展腕开始,到手腕内收,最后抓紧球拍击球 ,这个 手腕展收发力 的过程可以 称之为甩腕 。

正如前文的阐述,在这个过程中屈伸手腕,会导致 手指发力不足 ,这也是有些初学者总感觉击球时抓不住拍子的主要原因之一;再者甩腕时屈伸手腕更容易引发肌腱损伤,所以请 初学者尽量不要压腕击球。

由于手指肌群的快速杠杠原理,在大多瞬间发力时则会用到更多的手指捻转动作,适用于正手中前场推扑等小发力技术。

同样因为拇指肌群的特殊性,反手的瞬间发力也会用到手指捻转,且适用范围更广,包括后场球技术。

正手后场内旋包击球 是基于主动进攻时的发力方式 (高点) ,当应用在 反手后场球 时,因大多处于被动状态 (低点) ,手臂外旋仅可以提供挥拍加速,而 拇指外旋捻转 受到关节的限制, 很难发挥作用。

在实战中很多职业球员在反手后场都很少用到拍面外旋击球,这与正手击球时的拍面内旋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当然在较为主动,且球在身前的情况下,反手拇指捻转的爆发力还是具有很大的威胁性的。

所以大多反手后场球我们会用下图的发力方式,或许可以称为 反手拳握 ;

而在 正手区 因个人发力习惯的不同,也会出现类似的 拳握 挥拍 ,见下图。

上文中的小臂内外旋是标准的挥拍发力动作,手指捻转是进阶的瞬间发力动作,旋转方向与小臂相同,这两个动作都是基于包击球的理论,可以称为 正向包击 。

然而在标准之外也会有例外,在特定的情况下,当你无法实现正向包击的时候,需要偶尔改变一下内外旋的游戏规则。

正手挥拍发力时,手腕外旋前屈,食指和后三指握紧。

反手挥拍发力时,手腕内旋后伸,食指和后三指握紧。

(注:反手后场球一般不带有内旋动作)

上述两种动作是变化的手腕发力动作, 从 摆臂 开始,到 手腕瞬间外旋前屈(内旋后伸) ,最后 抓紧球拍 击球 ,基于手腕手指肌群的层叠特性,手腕在屈伸后会产生一定的反向动作,看上去像是手腕抖了一下,所以这个 手腕屈伸 的 发力 动作可以 称之为抖腕 。

(注:发力击球时的拍面反作用力也会使手腕和手臂出现反弹现象,所以甩腕时同样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反向包击动作与标准动作是相反的, 对球产生的旋转效果也会不同 ,多用于中后场的快吊和点杀。

不妨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当你在挥拍时拍面已经转正,但又 不想马上发力准备多停顿一会 ,那么之前挥拍的蓄力过程就会消散,这跟劈吊斜线是不是很像;

(注:反手多为被动,击球时经常需要通过停顿破坏对方的节奏)

又或者你举拍的时候 击球拍面没有对着自己 而是向外的,如果用正对自己的那面击球似乎又来不及,这个时候你或许就可以选择反向包击瞬间发力击球了,这跟反手正打是不是很像。

最后我想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老一辈的球员握着苍蝇拍,驾拍时拍面冲外,或许正是用了这种反向包击的击球方式,从一定程度上还拉近了与左手球员的差距。

(注:左手内旋是顺风球即正手球快,右手外旋是顺风球即反手球快)

甩腕是标准的挥拍动作 ,是正向包击;而 抖腕是应对突变 的挥拍动作,相对于甩腕是反向包击; 手指发力可以增加对战时的突然性。

本文的宗旨是抛砖引玉,更期待大家去开发新的技术,有时候换一个方向去思考会带来全新的体验,这类反规则的应用或许还有更多的案例,之后的文章也会陆续讲述,当然这种方式是否仅仅是临时的应变措施,是不是可以本末倒置的作为基础去训练,还有待大家自己去体会!

搬手腕是一种锻炼手部力量和灵活性的运动,下面是一个关于如何练习搬手腕的简单介绍:

手腕转动:坐在椅子上或站立,伸直手臂放在桌面上。开始时,让手掌朝上,慢慢地用手腕将手掌转向下方,再转回原位。重复这个动作10到15次。

反向搬手腕:同样是坐在椅子上或站立,伸直手臂放在桌面上。开始时,让手掌朝下,慢慢地用手腕将手掌反向搬回到上方,再回到原位。也可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手腕。重复这个动作10到15次。

握力练习:握住一个力量球或橡皮软球,保持手臂放松自然。慢慢地用手腕将球旋转,让手腕在不放开球的情况下来回旋转。可以选择不同大小和硬度的球进行练习。

弹簧器练习:使用专门设计的手腕弹簧器进行训练。将手腕弹簧器握在手中,用手腕运动来压缩和释放弹簧器。可以根据个人的力量和适应程度来调整弹簧的紧张程度。

注意事项:

在练习搬手腕时,要确保手臂和手腕的姿势正确,并且不要过度用力,以避免受伤。

在开始新的锻炼计划之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教练的建议,确保你适合进行这样的运动。

请记住,持续而适度的锻炼是提高手腕力量和灵活性的关键,每周数次的练习会带来较好的效果。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练习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手腕训练10套最佳动作

 手腕训练10套最佳动作,在我们日常运动中,一些关节处的地方是很容易受伤的,就比如我们的手腕,所以想让自己的手腕不轻易受伤,对于手腕的训练少不了。以下分享手腕训练10套最佳动作。

手腕训练10套最佳动作1

  第一,活动手腕

 在锻炼手腕全身肌肉以前,请先开展无净重的手腕健身运动来使手腕肌肉充血变暖。这种包含手划圆形(如上图所述)和手腕伸屈。这有利于慢慢释放压力手腕子地区,并给你锻练手腕子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手腕平面弯举

 训练手腕子哑铃弯举非常容易,你能在家里逐渐开展锻炼,有一个杠铃就可以了,这一姿势能够提升为手腕给予驱动力的前臂肌肉的协调能力。手腕子哑铃弯举是慢慢逐渐增大手腕子全身肌肉的最好方式 。

 (如图所示)将上臂后侧放到餐桌或腿上。你的手掌心应朝上,而且手应与胳膊两端对齐。

 用持杠铃的那只手轻放杠铃,随后将杠铃渐渐地调低到极限,随后用劲将手腕子修复到原始部位,维持顶峰收缩两到三秒。

 每一个手腕子每星期做四组或五组2次,每一次10或15次。

  第三,手腕垂直弯举

 手腕子竖直哑铃弯举练习的原理与手腕子平面图哑铃弯举相近,但可以根据更改健身运动方位来练习不一样的全身肌肉健身运动。这类姿势常常运用在手腕负伤后的肢体康复治疗中,你一样能够在家里开展此项健身运动。

 (如图所示)拿一个杠铃,随后手臂站起。将杠铃向吊顶天花板歪斜,随后将其渐渐地减少。

 每一个手腕子每星期做四组或五组2次,每一次10或15次。

  第四,放松手腕

 这也是手腕子练习完毕后释放压力手腕子全身肌肉的极佳方式 ,可降低负伤或酸疼的概率。在每一个姿势完毕时开展此实际操作。

 (如图所示)将一只手放到另一只手的反面,与此同时将手腕子弯折。根据增加一定的压力差来握紧手,上臂略微斜放以提升视角。维持六到十秒钟,随后实际操作另一只胳膊。

  第五,拉伸手腕

 开展手腕子拉伸动作就是你要融合到总体运动健身中的一切肌肉训练姿势的关键构成部分,尤其是当你的手腕子不大或“较差”,提议在逐渐练习以前先开展手腕子拉申。

 (如图所示)伸出手和膝关节,将手平放到路面上,手臂触碰路面,手指头偏向人体。维持胳膊挺直并锁住,并轻轻地拉申手腕子。不必逼迫他们。数到十五完毕。

 如果你对这类屈伸觉得舒服时,请试着将两腿伸到背后,将屁股调低到路面,与此同时根据将手掌心平放到木地板上彻底屈伸胳膊来将躯体往上推。在瑜伽中,这被称作“眼镜蛇式”,在拉申手腕子层面特别合理。

  第六,哑铃弯举变式

 哑铃弯举尽管关键对于肱二头肌,但你还可以利用它的变式作为加强手腕全身肌肉。练习肱二头肌的哑铃弯举规定你维持手腕子挺直,这有利于在锻炼时提高能量,但你也能将其混合应用,(如图所示)做哑铃弯举的是手腕子向卷起翘,以提升手腕子参加的能量。

 哑铃重量要比肱二头肌哑铃弯举的重量较轻,不必像在肱二头肌哑铃弯举中那般将杠铃一直伸出,反而是要弯折手腕子以伸出杠铃。开展与肱二头肌哑铃弯举同样的个数和频次。

 请记牢,你需要锻炼手腕子周边的全身肌肉,而不是骨关节自身。你事实上没法提升骨关节,可是,根据这种练习,手腕骨关节的人体骨骼相对密度能够越来越更强。

  第七,哑铃片手腕弯举

 哑铃片手腕子哑铃弯举是最普遍的手腕肌肉训练健身运动之一,健美冠军一般应用他们来使上臂和座位体前屈扩大。

 (如图所示)两手竖直两端对齐路面上的哑铃片,下蹲,拿手把握住他们,随后站立起来,紧紧握紧它。向自身躯体方位弯折手腕子,更替两手,做三组,每一组十次。握哑铃片的情况下最好是把手指头散掉的相对性宽一点,那样对提高座位体前屈有益处。

  第八,卷腕练习

 卷腕训练必须 一个称之为卷腕器的独特设备,你还可以自身运用杠铃做一个简单的卷腕器。此项活动自身非常简单,但具备趣味性,在提高上臂和手腕子能量层面极其合理,手腕子滚轴杆大部分是一根短杆,正中间有一根绳子,吊有吊物。

 (如图所示)用两手握紧短杆,手掌心朝下,将手臂挺直往前。伴随着吊物的垂悬,每一次用一只手腕子将杆往上和向后扭曲一次,就仿佛你已经用摩托车加油一样。三组每一组10或15次。

  第九,拳头俯卧撑

 假如你要练习手腕子的稳定度和能量,拳头俯卧撑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方法。传统式的平板支撑事实上会让你的手腕子施压,造成 关节酸痛和肌肉僵硬。

 反过来,(如图所示)拳头俯卧撑主要是根据手关节而不是平整的手掌心在路面使力,因此它能够立即锻炼到手腕全身肌肉。做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使你的手腕子维持挺直伸直,不管你觉得多不舒服。做三组,每一组十个。

  第十,不要使用手腕助力带

 在练习中防止应用助推带。很多运动健身发烧友过多应用助推产生提高上臂和手腕的能量,实际上 这得不偿失。

 假如你借助助推带偿还一些净重,那手腕子毫无疑问不容易越来越更健壮。如果你觉得必须助推带,减少净重就可以了。

手腕训练10套最佳动作2

  手腕力量训练的方法。

 挥重拍就是在平时挥动比羽毛球拍重很多的其他球拍,比如网球拍和壁球拍,或者很老的那种铁质的羽毛球拍,总之就是比常用的球拍重一些。也可以在常用球拍的拍头包上几层报纸,或者是半截拍套,这样改造之后的球拍头非常重,经常挥舞会有助于腕力。

 在练球时候也可以练习腕力,就是用网球拍或者壁球拍练球,这样坚持下来,手腕力量会有明显增长。注意这个方法练习的重点是手腕的力量,在挥动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使用腕力来控制,尽量不要使用胳膊的力量。

 利用器械就是用杠铃或者哑铃来练习,即手握杠铃或哑铃,手腕反复屈伸。使用哑铃练习的好处是你可以只练习打球的手腕,但这一般都会造成两个手腕粗细的差异。如果对此很在意,就要同时锻炼两个手腕。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动作快速是锻炼手腕的爆发力,而动作较慢就起不到锻炼爆发力的作用,但可以锻炼手腕的肌肉,对于腕伤的治疗很有帮助。

 以上就是两种手腕力量练习方法,这两种方法一个是挥重拍,一个是利用器械,都比较对腕部的锻炼非常有效。器械练习是最好的办法,利用哑铃和杠铃,能充分提高手腕的'活动力。我最后提醒大家多注意保护手腕,最好带上护腕。

手腕训练10套最佳动作3

  篮球投篮的手腕力量训练

 1、一直练投篮或者双手支撑着一个球做俯卧撑。

 2、自己找个篮筐,投篮的时候,两腿绷直,不要弯曲,两臂举起来,保持好姿势再用手腕的力量把球甩出去。

 3、准备哑铃和握力器,看电视的时候就拿个哑铃练翻腕子(增长腕子力量),边看电视边练习,两者不耽误,坐公交时就拿出握力器练手指(增长手指力量),两个月左右就见效了。

 4、用一跟铁棍子或者木头。中间用绳子绑好。下面吊1块砖头或铁,用手腕上下转动。你每天都练习投篮啊、但是不要太急于出手,你慢点。注意尽量用手腕发力、由慢到快,每天这样投篮。慢慢就好滴。

 5、你可以双手反手提个小杠铃,放在屁股后面。手背冲自己。动作开始的时候让杠铃挂在手指上,也就是手指勾住杠铃,手掌这时候是打开的。然后开始卷手指,直到把杠铃卷到手掌心。这时候是握拳状的。如此反复,练习的就是手腕力量。也可以躺着,把杠铃巨到头上方,然后也是勾住,卷手掌。这时候跟投篮的抖腕发力是一样的。

 6、简单点的,没事的时候空手转动 手腕向下或向上(带点力最好)时间久了抓球很紧而且还可以防止扭伤,非常方便,还可以就是加些辅助,如:哑铃、单杠、这些可以练手腕的道具,要多练习哦。

  三分球练习手腕的动作

 1、“投篮是从脚开始的”是绝对真理,特别是对于三分球这样动作,对于业余队员来说,跳投(是指那种跳起以后再投篮,不是顺带跳起的)三分是太高难度的动作,建议不用去可以掌握,很多情况下地面发射对付业余水平已经够了。

 三分球对于力量要求比较高,奉劝大家千万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胳膊能提供这么大的力量和这么准确的运用力量。屈膝和反弹能获得很大的惯性力有利于手上更多的力量去瞄准。

 2、手上动作的训练是很难用文字描述的,只有用训练才能去自己去体会。达到动力定型,让自己的手,胳膊能有非常稳定的感觉。

 3、三分球的瞄准点一般是篮筐的远距离点,入筐高度一般都要求高,几乎是越高越好,而且投篮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去高投,当然刚开始不适应,但是训练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感觉很好,特别是三分投不准的朋友可以尝试用高弧度去投,也许会给你一个惊喜的。

 4、在边角发炮是比较困难的(由于眼睛瞄准的关系,没有参照物),但是这个地方往往投三分的机会最多,所以这个地方的投篮一定要注意多训练,训练是提高水平的唯一途径。

五指自然微屈、分开呈休息位状,以腕关节的屈伸为动力,以诸指指端为着力点,作轻快而有节律地击打治疗部位,如鸡啄米状,称为啄法(图96)。本法可单手操作亦可双手操作,但以双手操作为多

(1)手法要领:

①腕、指均需放松,以腕力为主。

②手法要轻快灵活,有节律性,双手配合自如。

(2)适用部位:头部。

(3)功效:安神醒脑,疏通气血。

(4)主治: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

(5)举例说明:

头痛、失眠:拿五经、扫散法,按揉列缺、神门诸穴后,常可辅以头部啄法(由前向后、由头顶部向两侧全方位地轻啄)。

推拿手法之弹拨法

用拇指深按于治疗部位,做如弹拨琴弦样的往返拨动,称为弹拨法(图98)。

本法有广泛的适应性,若能掌握得好,可用于肢体一切的痛症。

(1)手法要领:

①拇指深按程度依病变组织而定,一般要深按至所需治疗的肌肉、肌腱或韧带组织,待出现有酸胀、疼痛的指感后,再作与上述组织成垂直方向的往返拨动。若单手拇指指力不足时,可以双手拇指重叠进行弹拨。

②本法国对深部组织刺激较强,所以在使用本法后局部应加以轻快的揉摩手法,以缓解疼痛反应。

(2)适用部位:四肢、颈项、腰背诸部。

(3)功效:解痉止痛,松解粘连。

(4)主治:慢性软组织损伤及痛症,关节屈伸不利等症。

(5)举例说明:

落枕:可在压痛点处施以弹拨法,并辅以颈部屈伸、旋转,侧屈等被动运动。

网球肘:除局部手法治疗后,可在压痛点肌腱处施以弹拨法。

推拿手法之拍法

用五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使掌心空虚,然后以虚掌作节律地拍击治疗部位,称为拍法(图97)。

(1)手法要领:

①指实掌虚,利用气体的振荡,虚实结合,要做到拍击声,声声清脆而不甚疼痛。

②拍法要以腕力为主,灵活自如。

③一般拍打3~5次即可,对肌肤感觉迟钝麻木者,可拍打至表皮微红充血为度。

(2)适用部位:肩背、腰骶、股外侧、小腿外侧诸部。

(3)功效:行气活血,舒筋通络。

(4)主治:风湿酸痛,重着麻木、肌肉痉挛等症。

(5)举例说明:

腰背部风湿酸痛:按揉委中、局部推拿后,在腰背部可涂上少量冬青油,而后作自上而下的拍法,直至表皮微红充血为度。

推拿手法之滚法

滚法是“滚法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具有体表接触面积大、刺激力量强而且又十分柔和的特征。主要用于治疗运动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滚法对自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不想写入本书,但因为在疾病的治疗上往往又少不了此法,所以尽可能作一简明叙述。整个手法动作是由两部份协调来共同完成:一是由前臂的旋转;二是由腕关节的屈伸而组成的复合式手技动作。其受力部位以小鱼际肌至第五、第四掌骨的背侧。

(1)手法要领:

①前臂旋转与腕关节屈伸这二者动作一定要协调。即前臂旋前时,腕关节一定要伸展,以小鱼际肌为着力部位。反之在前臂旋后时,腕关节一定要屈曲,以第五、第四掌骨的背侧为着力部位。如此在体表部位上产生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图101)。其滚动频率每分钟约120~160次。

②躯体要正直。不要弯腰屈背,不得晃动身体。

③肩关节自然下垂,上臂与胸壁保持5~10厘米距离,上臂千万不要摆动。

④腕关节要放松,屈伸幅度要大,约120°(屈腕约80°,伸腕约40°)。

⑤滚法突出是一“滚”字。忌手背拖来拖去摩擦移动、跳动、顶压、及手背撞击体表治疗部位。

③请手指均需放松,任其自然,不要有意分开,也不要有意握紧。

(2)适用部位:颈项部、肩背部、腰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

(3)功效:舒筋活血,解痉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等。

(4)主治:风湿酸痛、肌肤麻木、肢体瘫痪、运动功能障碍等症。

(5)举例说明:

下腰痛:以骶棘肌为主的滚法治疗。

肩周炎:以三角肌为重点施用滚法,并辅以各项关节的被动运动。

坐骨神经痛:沿膀胱经自臀、股后、腘、小腿后侧用滚法而下至足跟、足背,并辅以经穴的按压和被动运动。

推拿手法之拿法

用拇指和食、中二指或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某一部位或穴位,称为拿法。

拿法是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在临床上有三指拿(拇指与食、中指相对用力)和五指拿(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之分。

(1)手法要领:

①一定要以诸手指罗纹面相对用力,去捏住治疗部位肌肤并逐渐用力内收,将治疗部位的肌肤提起,做有节律的轻重交替而又连续的提捏或揉捏动作。

②腕关节要放松,妙巧地运用指力,诸指动作要协调柔和灵活。

③力量要由轻到重,轻重和谐。不可以指端去扣掐。

④本法的刺激性较强,特别是在三指拿法之后,常继以揉法,以缓减刺激。

(2)适用部位:

三指拿:主要用于颈项部、肩并等部。

五指拿:主要用于头部和四肢等。

(3)功效:疏经通络,解表发汗,镇静止痛,开窍提神。

(4)主治:颈项强痛、肌肉酸痛、头痛、鼻塞等。

(5)举例说明:

外感头痛:拿五经,拿风池,扫散法。

落枕:拿风池,按揉痉挛斜方肌,指揉列缺穴。

腹痛:拿足三里,按脾俞、胃俞,摩腹。

五指拿:用于头部时又称为拿头五经。其法如下:

患者端坐,医者站立于后侧方,一手扶其前额,另一手五指分开,用诸指末节罗纹面为力点于头部;

要求是中指定督脉,食、无名指分别置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拇、小指分别置干两侧足少阳胆经(称拿五经)。然后五指同时用力,由前发际起,将头皮抓起,随即松开,重复抓、放动作,并缓慢渐渐向后移动。当手移至后脑部时,食、中、无名、小指要逐渐并拢,改为三指拿法,最后终于风池穴。如此可重复3~5遍,而且左右手可交替操作。

推拿手法之推法

推法是推拿手法中的主要手法之一,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不同的学术流派已将推法衍化出许多不同的动作和名称。按其原意,“推者,一指推去而不返,……”。也就是说用拇指或手掌或其他部位着力于人体某一穴位或某一部位上,作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移动,称之谓推法。推法在成人推拿里应用主要是平推法。在小儿推拿里应用有直推、分推、旋推等多种方法,这有待于在小儿推拿有关章节中学习。

成人推法中,有以拇指为力点的,称拇指平推法;有以手掌为力点的,称掌平推法;有以用拳为力点的,称拳平推法;有以用肘尖为力点的,称为肘平推法。平推法是作直线的单向运动,体表受力较大,但推行速度相对缓慢。其意是推动气血的运行。

1拇指平推法(图89)用拇指指腹为着力点于治疗部位,沿经络循行路线或肌纤维平行方向,由甲点推向乙点,其余四指并拢作支点以助拇指用力。

一般可连续操作5~10遍或更多。

(1)手法要领:

①从甲点推向乙点时用力均匀。

②从甲点推向乙点时要匀速。

③对从甲点推向乙点途中所需加重手法刺激的某穴可配合按揉或按压等手法。

④在治疗部位应先涂抹少量冬青青等油类介质,使皮肤有一定的润滑度,以利于操作,并防止推破皮肤。

(2)适用部位:四肢,肩背,腰臀及胸腹等部。

(3)功效:疏经通络、理筋散结、活血祛瘀。

(4)主治:颈、肩腰腿诸痛症,脘腹胀满。

(5)举例说明:

落枕:拇指平推痉挛的斜方肌。

脘腹胀满:拇指平推中脘(小儿推拿中常用)。

2掌平推法(图90)以掌根为着力点于治疗部位,由甲点推向乙点。若需要增大压力时,可用另一手重叠缓慢推进。一般可连续操作5~10遍。

(1)手法要领:同拇指平推法。

(2)适用部位:腰背、胸腹及下肢等部。

(3)功效:舒筋通络,消积和中。

(4)主治:腰背酸痛、食积、便秘等症。

(5)举例说明:

腰背酸痛:掌平推腰背筋膜。

食积:掌平推上腹部。

3拳平推法(图91)握拳,以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的近节指间关节为着力点于治疗部位,由甲点推向乙点。由于本法刺激力度较强劲,一般连续操作3~5遍,或更少。

(1)手法要领:同拇指平推法。

(2)适用部位:腰背部,臀部,四肢部。

(3)功效:理筋解痉,活血止痛。

(4)主治:风湿痹痛、肌肉劳损。

(5)举例说明:

风湿痹痛:常以拳平推法对患部作手法刺激。

4肘平推法(图92)以肘部尺骨鹰嘴为着力点于治疗部位,由甲点推向乙点,由于本法刺激力度特强劲,一般连续操作仅1~2遍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295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