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锻炼髋关节

如何锻炼髋关节,第1张

中老年人髋关节发生退行性的变化,会产生髋部疼痛及活动障碍。在人体的大关节中,活动最多的就是肩关节和髋关节。人们在日常行走、上下楼、下蹲等,都少不了髋关节的参与,而髋部又处于人体的中间位置,负重日久,非常容易产生疼痛、麻木等症状。因此一定要多做髋部运动,充分放松髋关节和臀部肌肉,可防治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疼痛、股外侧肌肉疼痛、股内侧肌肉劳损、臀肌萎缩等症。髋关节锻炼动作如下。

膝贴地面:端坐在地上,两脚掌心贴在一起,同时向身体靠拢,尽量贴近会阴部,弯曲的两膝向两侧的地面压,直到贴地。保持这个动作15秒后放松,重复10次。如果双腿同时做有困难的话,可以两腿分开,一腿伸直,一腿弯曲交替地做10次。

肘碰大腿: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弯曲右腿架在左腿上。将右腿向下压,平放于地,然后右转上身,使左手肘部能够触碰到右侧大腿的外侧时为止。坚持10秒后放松,左右交替做10次。

踝拉胸前:仰卧,右腿弯曲,踝部放在左膝上,呈“4”字形,左腿伸直上举,双手抓住右足踝向胸前拉,使弯曲的右大腿感到紧绷,保持10秒后放松,左右交替做5-10次。

胸触大腿:面对齐腰高的桌子站立,将右腿抬高放在上面,使右臀部充分伸展。这时右腿与身体呈垂直方向,上身前倾下压,使胸部尽量触到右大腿。这样保持10秒后放松,左右交替做5-10次。

放松髋关节及臀部肌肉的最佳方法是在水中行走,水的浮力大大减轻了腰臀的负重,这时人可以借助浮力,轻松自如地向各个方向活动髋关节。不会游泳的人,可站在浅水中进行练习。

关于人体关节的5种运动方式:

(1)屈伸: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左右方向)在矢状面(前后方向)内做的运动一般来说,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但膝关节及其以下关节则相反

(2)外展、内收:运动环节绕矢状轴在额状面做的运动运动环节末端远离正中面为外展,向身体正中面靠近为内收

(3)回旋:运动环节绕本身的垂直轴在水平面内做的运动由前向内旋转为内旋(或旋前),由前向外旋转为外旋(或旋后)

(4)环转:运动环节以近侧端为支点,绕额状轴、矢状轴以及它们之间的中间轴做连续的圆周运动此运动可描绘成一个圆锥体图形的运动,故又称圆锥运动如上肢在肩关节处做向前或向后的绕环运动

(5)水平屈伸:运动环节在水平面内绕垂直轴做前后运动,是体育运动中的一种运动形式,生活中少见,如上肢(或下肢)在肩关节(或髋关节)处,外展90度后再向前运动称水平屈,如向后运动则称水平伸

跑步是大部分人健身运动的首要选择——因为容易执行,并且有氧运动对于身体有极其多的益处。

到底为什么会造成如此高的跑步伤病呢?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屈髋肌与伸髋肌的肌力不足。

我们先简单来解释跑步生物力学:

跑步生物力学分为:

00001 前侧力学:屈髋、屈膝、足背屈——大家可以看到,上图跑步时,前侧腿部的3个关节角度,这样的角度形成方便与落地时下肢成一个弹簧式的缓冲。

00002 后侧力学:伸髋、伸膝、足背伸(又叫跖屈)——后侧腿的各个角度接近于平直,用于更好的推进身体。

然而,大部分的运动人群,在开始跑步时无论屈髋肌与伸髋肌都无法自如的活动,步幅极小。

前侧力学不足,无法把髋关节屈曲起来,很大程度上引起前脚落地时,在膝关节几乎完全伸直的情况下,足跟落地——这样无聊膝关节与踝关节都无法更好的把落地的冲击力卸掉。

在长跑中反复的无法缓冲的冲击力就会对身体,特别是膝关节造成严重的压力,这种反复疲劳会造成膝关节的损伤。

后侧生物力学,关系到你是否有足够的推进能力,这个与跑步成绩有直接的关系。

如何检测屈髋肌群的力量?

检测方式很简单:单腿站立,将凌空腿拉至胸前,放开手后躯干完全直立,在保持膝关节比髋关节高的水平位置的情况下,保持15秒。不达标者为屈髋肌无力。

如何检测伸髋肌群?

使用托马斯测试,去检测是否存在代偿:

如果,屈髋肌群与伸髋肌群都不通过,那么就需要进行纠正训练:

使用泡沫轴进行筋膜放松:

拉伸相关肌肉:

进行相关肌肉的孤立激活

再进行运动模式的重新塑造

就算你喜欢跑步,也不能只是跑步,要注意整体关节与肌肉的平衡性,积极进行针对性的阻力训练预防伤病。

纠正性训练并不会让你获得庞大的肌肉,但是会让你在运动中更安全、更高效。

参考:《Understand and Training Hip Flexion》

《美国国家运动医学院纠正训练专家》

《美国国家运动医学院运动表现专家》

《姿势跑法》

髋关节的屈伸运动是围绕()的运动。

A额状轴

B矢状轴

C垂直轴

D纵轴

E水平轴

正确答案:A

股骨头康复运动有哪些方法

 股骨头康复运动有哪些方法,要知道股骨头坏死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很大的疼痛感,同时需要很长的治疗时间以及康复时间,知道些知识对我们有好处,下面来了解下,股骨头康复运动有哪些方法?

股骨头康复运动有哪些方法1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功能锻炼很重要。

 1坐位分合法:坐在椅子上,双手扶膝,双脚与肩等宽,左腿向左,右腿向右同时充分外展,内收。每日300次,分3—4次进行。

 2立位抬腿法:手扶固定物,身体保持竖直,抬患腿,使身体与大腿成直角,大腿与小腿成直角,动作反复。每日300次,分3—4次进行。

 3卧位抬腿法:仰卧,抬患腿,使大小腿成一直线,并与身体成一直角,动作反复。每日100次,分3—4次进行。

 4扶物下蹲法:手扶固定物,身体直立,双足分开,下蹲后再起立,动作反复。每日枷次,分3—4次进行。

 5内旋外展法:手扶固定物,双腿分别做充分的内旋、外展、划圈运动。每日300次,分3—4进行。

 6坚持扶拐步行的训练或骑自行车锻炼。

 股骨头患者的康复运动,对于提高我们自身的身体素质是非常有帮助的,大家可以去尝试一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恢复自身的身体健康,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日常一定要增加一些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减少出现这种疾病的几率。

股骨头康复运动有哪些方法2

 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功能训练的目的是防止组织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僵直、改善关节营养血供及的功能状态,重塑坏外的股骨头。

  一、股骨头坏死为什么要进行康复训练?

 股骨头坏死常见的疼痛表现为负重或活动时髋部疼痛,有时疼痛可向膝部及大腿内侧放射。腹股沟区疼痛是髋关节受累的最常见的症状,常伴有行走和起立困难。髋关节内旋受限,并常常保持轻度屈曲和外旋位,这是由于该体位关节囊松弛,减轻关节内压力,可使患者感到舒适。但长期保持此体位可导致关节周用软组织挛缩及僵硬,髋关节活动度下降及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因此,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特别注意训练髋关节,防止长时间处于相对较舒适屈曲外旋位而导致的关节强直。髋关节有6个自由度的活动,即屈和伸,内收和外展、内旋和外旋。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屈伸和外展。

  二,如何进行股骨头坏死康复训练?

 股骨头坏死康复训练应以屈伸,外展和内旋训练为主,训练方法如下

 1、髋关节屈伸活动锻炼,每次10—15个,每天3—5组,屈髋官超过90°方能保持功能;

 2髋关节外展训练,外位或立位向外摆腿,每次10—15个,每天3—5组,防止髂腰肌挛缩;

 3、内旋的生理功能不如前一者重要,在屈伸及外展训练到位后,内旋功能往往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持。

 遵循以上方法,可使证缓股骨头坏死的进展,减少畸形及股骨头塌陷的发生。长期锻炼还可减轻疼痛,推迟髋关节罟挣的年龄,并目一日需要关节罟挣,还有利干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手术效果。

  三、股骨头坏死功能训练应遵循哪些原则?

 1、功能锻炼要在接受治疗后疼痛缓解,病情稳定后,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2、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功能段炼中出现疼痛加车时可适当减少运动量或服用镇痛药物,待疼痛缓解或减轻后逐渐增加运动量;

 4、以主动锻炼为主;

 5、常用的锻炼方法为非负重活动,如骑车、游泳等。条件不允许者可在床上卧位进行锻炼。

股骨头康复运动有哪些方法3

 股骨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我们的股骨头有损伤或受到外部压力引起的损伤,就应该马上到医院进行治疗,目前治疗股骨头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那么我们在做完手术后应该怎么进行康复训练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1、病人在手术后6小时内可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足屈伸运动。

 2、病人做手术后2天左右,可以让病人做一些脚尖向下踩、向上勾脚的动作,也可以做一些踝泵的动作。这种方法一天进行3—4次,每次5—20分钟即可完成,通常一天完成量在500次左右;在进行这种方法时需要指导病患股进行静力收缩,以及踝关节背屈等运动,具体做法是病人绷紧自己腿部的肌肉,再放松,再放松,每20次为一组,每天进行三组。

 术后后期应开始注重髋关节的锻炼,这种锻炼方法主要是在床上抬起直腿,练习时要注意90°的距离,做完此项目时要做床边体位的转移,包括从卧位到坐位、坐位到定位、站到站、站姿、站姿等。

 上述几种股骨头术后的康复方法在促进机体肌群肌力恢复和促进患肢静脉回流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能减轻病人肢体肿痛,防止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肺栓塞等并发症。

 通过以上对股骨头手术后的恢复方法的一些介绍,相信大家对股骨头手术的认识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因为股骨头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行走离不开它,所以做康复训练对于我们来说是异常重要的一件事,因为股骨头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行走对于我们来说是异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们不能马虎。

  在进行股骨头置换术后,需要依据年龄而进行康复锻炼,通常可分为如下情况:

 1、60—70岁的患者:患者较年轻、身体较好,在术后第一天可以依靠助步器进行负重行走,同时还可以做躺卧位屈身锻炼;

 2、80—90岁的患者:此类患者年龄较大,可以在床上进行适度的屈髋、伸髋锻炼,然后逐步进行床边坐位锻炼,或由家人扶着站在床边,尝试负重锻炼。

 通常在进行股骨头置换术后2周,50%的患者可以脱离拐杖进行行走锻炼。在术后1个月左右,患者可以不用助步器或仅用小型单拐,进行辅助下行走锻炼。在术后2个月,患者可以进行长距离的行走锻炼,而对于年轻体壮的患者,甚至可以进行适当的跑步锻炼。因此,股骨头置术换通常用于70岁以上、身体较差的患者,出现股骨颈骨折、股骨颈坏死后的治疗。

 此类患者在术后可采取循序渐进的锻炼方式,包括早期肌肉收缩、关节屈伸、行走功能康复,以行走功能康复为主。另外,在康复锻炼过程中,患者需要避免髋关节外旋、盘腿、坐矮凳子,否则可能会引起关节脱位。

髋关节(hip joint),由股骨头与髋臼相对构成,属于杵臼关节。髋臼内仅月状面被覆关节软骨,髋臼窝内充满脂肪,又称为Haversian腺,可随关节内压的增减而被挤出或吸入,以维持关节内压的平衡。

在髋臼的边缘有关节盂缘附着。加深了关节窝的深度。在髋臼切迹上横架有髋臼横韧带,并与切迹围成一孔,有神经、血管等通过。关节囊厚而坚韧,上端附于髋臼的周缘和髋臼横韧带,下端前面附于转子间线,后面附于转子间嵴的内侧(距转子间嵴约1厘米处),因此,股骨颈的后面有一部分处于关节囊外,而颈的前面则完全包在囊内。所以股骨颈骨折时,根据其骨折部位而有囊内、囊外或混合性骨折之分。髋关节周围有韧带加强,主要是前面的髂股韧带,长而坚韧,上方附于髂前下棘的下方,呈人字形,向下附于股骨的转子间线。髂股韧带可限制大腿过度后伸,对维持直立姿势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关节囊下部有耻骨囊韧带增强,可限制大腿过度外展及旋外。关节囊后部有坐骨囊韧带增强,有限制大腿旋内的作用。关节囊的纤维层呈环形增厚,环绕股骨颈的中部,称为轮匝带,能约束股骨头向外脱出,此韧带的纤维多与耻骨囊韧带及坐骨囊韧带相编织,而不直接附在骨面上。股骨头韧带为关节腔内的扁纤维束,主要起于髋臼横韧带,止于股骨头凹。韧带有滑膜被覆,内有血管通过。一般认为,此韧带对髋关节的运动并无限制作用。

髋关节为多轴性关节,能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但由于股骨头深嵌在髋臼中,髋臼又有关节盂缘加深,包绕股骨头近2/3,所以关节头与关节窝二者的面积差甚小,故运动范围较小。加之关节囊厚,限制关节运动幅度的韧带坚韧有力,因此,与肩关节相比,该关节的稳固性大。而灵活性则甚差。这种结构特征是人类直立步行,重力通过髋关节传递等机能的反映。当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时,股骨头大部分脱离髋臼抵向关节囊的后下部,此时若外力从前方作用于膝关节,再沿股骨传到股骨头,易于发生髋关节后脱位。

髋就是你的臀部 也就是屁股 它最大的连接点就是我们腰腹部的肌肉 可以说你的腰柔韧性好的话 同样你的髋关节的柔韧性也会很好的 其次就是大腿深部了 只要你经常性的拉伸你的大腿肌肉 和腰腹部肌肉你的髋就会很灵活的 同时也要练一点协调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379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