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多为腿保持半蹲状态,重拍向下。
双膝放松在弯曲中屈伸、动作,以屈伸带动身体颤动和左右摆垮;双脚后踢,快踢慢落。傣族舞蹈分为水傣,花腰傣,孔雀舞等 。
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当地常见动物的模拟,进而提高并艺术化。傣族民间流传着很多有关动植物的故事,大都以解释人与动物、植物的关系入手,以拟人化的手法,把人类社会生活映射在动植物身上,使动植物具有人的某种思想情感,表达人与动植物的和睦关系。
傣族舞蹈注意
除驰名中外的孔雀舞外,还有白象舞、马鹿舞、蚌舞、猴子舞、蝴蝶舞、蜻蜓舞等模仿动物的民间舞蹈。其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爱、 最熟悉,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民间舞蹈之一。
在傣族聚居的坝区,几乎月月有“摆”(节日),年年有歌舞。在傣族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赶摆”等民俗节日,只要是尽兴欢乐的场所,傣族人民都会聚集在一起,敲响大锣,打起象脚鼓,跳起姿态优美的孔雀舞。
傣族舞有六大舞种,你说的是哪个舞种的动作名称啊,我不明白。六大五种:嘎光———集体舞,象脚鼓舞,长甲舞,蜡条舞,嘎巴——鱼舞,孔雀舞。每个舞都有几十个动作名称的,如孔雀舞的常用步伐就有:屈伸后踢,蹲后踢,跳后踢,之字走,丁字走,点吸,吸踮,碎踏,碎飞等常用步伐名称。
傣族舞特点:
1、傣族舞一位手:大拇指向回扣,放在大腿前侧。
2、旁一位手:双手手腕蛇回来,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在大腿2侧。
3、后一位手:双手放在臀部后面,不能在一起,稍稍分开,手不能离身体太远,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
4、侧一位手:双手放在身体的一册,和一位手差不多。
跳傣族舞的注意事项:
1、正面起伏
重拍向下沉,慢慢的沉,向下走的要均匀,脊椎要垂直,蹲的时候不能前侵也不能后仰,脊椎对着脚后跟下沉,向上提的时候慢慢的,跟下垂一样。
2、旁边起伏
下沉的时候出右垮,双膝向下弯,左膝顶住右脚的膝盖,上身向左比出,头向右看,反方向动作,出左垮,右脚点地向左腿,这个时候左腿是主力腿,重心都在左腿上,出垮的时候上身不能前侵后仰,保持正直,顶出右腰,头往左看。
3、脚部的正步起伏
当身体下沉的时候都有个抬腿,勾回来的时候膝盖不能向前顶(因为傣族舞蹈穿的是桶裙)向前会很难看,一定要垂直向后踢腿,而且是勾脚,每当踢起时都要迅速,动作要做的干净,还要带有呼吸。当腿向后踢的时候上身有点左右起伏,不能直直的起伏。当起左腿的时候,出右垮,起右腿的时候出左跨。
扩展资料
傣族的表演性舞蹈:
表演性舞蹈有“孔雀舞”、“大象舞”、“鱼舞”、“蝴蝶舞”、“篾帽舞”……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特点的表演性舞蹈,在德宏地区、西双版纳地区及景谷、孟连、耿马等县都有流传。
孔雀舞,在德宏傣语为“嘎洛永”。在西双版纳傣语为“凡糯永”。“嘎”和“凡”都是跳或舞之意;“洛永”和“糯永”都是“孔雀”之意。表演时,舞者头载宝塔形金冠及面具,身背孔雀架子道具,以象脚鼓、镲等乐器伴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歌舞剧的表演。
各地孔雀舞的跳法都不一样,以表演者各自不同的技艺特长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独舞最具代表性的是瑞丽县的艺人,他们以模拟孔雀走路、飞跑、吃水、抖翅、飞翔、开屏等动作,形成丰富的舞步;瑞丽县半职业艺人较多,如瑞板、贺费、毛相、约相、旺拉等人,他们在表演上各有创新,以各自的流派风格而闻名全省。
双人孔雀舞也称“凡南诺”,最具代表性的双人孔雀舞流传在景洪县。“南”意为“高贵的女性”,“诺”意为“雀”或“鸟”;“凡南诺”可译为“雀公主舞”,此舞主要表现雌雄两只孔雀的飞翔、相对而舞的情景。潞西县芒市的孔雀舞,原是表演“孔雀与魔鬼”的三人舞,后演变为独舞,以孔雀道具做得大而精美华丽,开合自如,吸引着广大观众。景谷县的孔雀舞属歌舞剧表演,边舞边唱,舞蹈步伐较简单,以走步和碎步为主,表演的是佛经故事“召贺罕打孔雀”。
-傣族舞
傣族舞蹈的动作虽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既有潇洒轻盈的“篾帽舞”,也有灵活、矫健、敏捷,且充满阳刚之气的象脚鼓舞、刀舞、拳舞等。
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时而节奏缓慢单一,动作舒展,感情内在含蓄,时而节奏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放而豪爽。傣族舞蹈那以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的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特点,以及刚柔相济、动静配合等特有的表演风格,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傣族的居地大多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傣族人民善於吸收来自四方的文化精华,并能融於本民族古老的文化中,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傣族舞蹈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
扩展资料:
傣族舞蹈的分类
1、蝴蝶舞
傣语称“戛吆”。流行于耿马县孟定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一带。据说蝴蝶舞是为了赛舞时别开生面而创作的。表演时舞者将蝴蝶形的道具套系在身上模仿蝴蝶飞舞的形态,其动作和鼓点都与小孔雀舞的跳法有相似之处。
2、斗笠舞
流行于金平县一带。那里炎热而多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都离不开斗笠。因而有了斗笠舞。笠帽的动作有“扛帽”、“体前滚帽”、“滚肩帽”、“摆帽”等,舞时膝部起伏柔和,略呈三道弯造型,但不明显。
3、鸡舞
傣语称“戛该”。是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的儿童舞蹈。舞蹈主要模仿鸡觅食、相斗等动作,以跳的时间长、速度快为胜。没有乐器伴奏,一般由孩子们数数而舞。
4、十二马舞
傣语称“马西双”,是由十二个人表演的歌舞,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潞西县等地。表演者腰间套系马形状的道具,一手拉缰绳,一手拿扇,以半脚掌碎颤跑步为主,变化各种队形。一般演唱十二个月的劳动,有时也表演一定的故事情节。
-傣族舞蹈
傣族民间舞蹈基本舞姿中有什么的舞姿造型特点如下:
自然环境、劳动生活、民族性格、审美观念,融为安详、舒缓的动律,贯穿于舞蹈动作之中。在傣族民间舞蹈的动作形态上,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匀的节奏中,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颤动和左右轻摆;
舞步的踏或跺,看似着力向下,却是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是动律的基本特征。节奏多是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动作平稳,仪态安详。多规律性的重复,跳跃性动作很少见。在这种均匀的舞蹈动律中,有孔雀的轻盈、柔美的舞姿;
有大象漫步森林的稳健的步态;更有舞蹈者的生活感受和创造。傣族舞蹈除下肢有丰富的步伐外,手和上身舞姿的丰富也是其特色之一。傣族舞蹈有多种手势,同一姿态,同一动作,手势不同,就有不同的舞蹈形象和含义。
云南地区的舞蹈家和舞蹈教师们整理傣族教材时,从纷繁多彩的民间舞蹈中,归纳出8个“手的基本位置”:“高低翅”、“低展翅”、“高展翅”、“平展翅”、“双合翅”、“双抱翅”等。
所以,傣族舞蹈既有韵律美又有造型美,既有动态美又有静态美。而且,这些动态形象是在象脚鼓、钹等乐器和谐击打的伴奏乐声中,像河水、小溪汩汩流淌,赏心悦目,沁人心脾。
说到蛇、鸟图腾时,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傣族民间舞蹈基本舞姿中“三道弯”的造型,柔软如水波的臂部动作,以及各种孔雀舞的优美形象。当然,这种舞姿动态的形成虽和信仰小乘佛教的宗教影响有关,和王公贵族及头人的爱好和推崇有关。
但根本原因则在于两千年前其先民的蛇、鸟的图腾崇拜和由此发展而来并逐渐深化的民族审美心理。一些云南的考古学者们认为:“今日傣族人民的舞蹈,若考其源源,有着很长的历史可寻。
他们优美的舞蹈动作从云南出土的历史文物中可以找到印证。”云南晋宁石寨的出土文物上的舞蹈动作,就像今天傣族的三道弯舞蹈造型;西汉初期青铜文物上显示的一个奴隶形象,她的发式与今天傣族未婚女青年一模一样。
从古越人的鸟图腾到今日傣族的孔雀崇拜,是千百年来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理的发展。由于该地区适于孔雀生长和繁殖,傣族人民才能够仔细观查孔雀,从而进行孔雀舞的艺术创造,并于后来融入了宗教因素。
孔雀的自然形态也有三道弯的特点。当孔雀立于高处或栖息在树桠上,长长的尾羽垂下来,其形态正好是三道弯。从自然科学角度上看它的骨骼结构,三道弯与弯曲的特点就更加鲜明。
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孔雀形象,不仅仅在舞蹈中,就是在傣族织锦,饰物上的孔雀图案,也多是三道弯的形象。
如杨丽萍编导、表演的《雀之灵》在体态上运用修长、柔韧的手臂和灵活自如的手指形态变换,尤其是运用了手臂各关节魔术般有节奏,有层次的节节律动创造了高洁、纯真和富有生命激情的形象和真、善、美。
每一组动作无不体现了“三道弯”。现在,傣族人对蛇并不喜爱,但在远古却不然。当时,蛇和水一样,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傣族古歌谣中就有把水比作蛇的描写。例如《打水歌》:“山头有小河,流过树林间,水清流得快,看去像跑蛇。”
此诗不仅描述了蛇似清水,而且反映出山地、林间的生活环境。当然,今日体态的三道弯和手臂弯曲的造型,远非自然地模拟蛇、鸟和水,而是千百年来群众智慧的结晶与升华。云南的地形非常复杂,山地高原占全省面积的93%以上。
傣族虽然住在上谷间的平坝上,但山地的动态特征也反映在人们的劳动生活中。尤其是妇女,她们在担水、挑谷、扬场等劳动时的步态和形体动态中,就有一顺边的特点。
例如:过去,傣族在秋收后扬场时不使用风车,而是两手各持一大竹蔑扇,用扇风的方法筛选稻谷,这种筛法就是别致的一边顺的动态。当她们右手高举蔑扇的同时,右脚亦弯曲并高高抬起,然后,手脚同时向下用力的扇风,身体由右方向左侧转动;
左手扇风时,姿态和转动与右手一致,都是手脚同出一侧。作为舞姿的造型的一顺边,又和审美情趣有关。过去,我们比较多地讲述“三道弯”和手臂各关节的弯曲,而忽略了手和脚同出一侧的一顺边特点。
追溯其源,前者源于古代百越人的“蛇鸟图腾崇拜”和对水的深切感情。而一顺边的美,则源于高原地区的劳动生活。两者融合后形成的体态,才是傣族特色的舞蹈造型。
如舞蹈《水》的开始,女演员挑着水款款走来,这就有了三道弯与一顺边的特点。特别是在中间洗头部分,她跪坐在水边,散开瀑布般的秀发清洗并整理时的舞姿造型使这一特点更加突出。“三道弯”的体态并不限于傣族。
许多少数民族舞蹈中也多如此,就连汉族的胶州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的女子舞姿中都有此造型。若寻其源,可以说都是百越人的审美遗风,是稻作文化型民间舞蹈的特点之一。
一顺边是高原舞蹈的特有的动律和形态,高原民族的舞蹈中都有这种文化现象。而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则在于三道弯与一顺边融合后,在傣族特有的安详、舒缓的动律中体现出来,成为民族审美情趣和舞蹈者心理活动形象化。
不论是自娱性的轻歌曼舞,还是舞台上的表演,以及大型的游行表演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优美的动态形象。总之,傣族舞蹈艺术是古越遗风的承载,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水文化的表现形式。
天人合一的自然景物,如诗如画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清新优雅的傣族舞蹈艺术;悠久的历史背景,淳朴的民族风格,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傣族舞蹈艺术。
加之千百年来傣族人民在生活和实践中不断地感悟创新,使傣族舞蹈艺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地,成为当今独具特色的知名民族舞蹈艺术形式之一。
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文化
傣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苑中的一朵奇葩,它体现着傣族人民的灵魂、心声。下面我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文化,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舞蹈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积淀古代文化,而又不受语言文字局限的特殊文化现象,传承着民族审美心理。不同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不同的社会群体、风尚习俗,都哺育、陶冶着不同的审美心理,同时又塑造着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风格。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特色、水文化特征及亚热带风情、拟兽舞及图腾崇拜、艺人及艺术家对傣族舞蹈风格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来探寻傣族舞蹈风格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以求对其有一个文化层次的深层把握。
一、地域文化的特色
傣族人民居住在平均海拔500~1000m之间的平坝地区和江河之畔。那里风光绮丽、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史书记载,大约两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们就已进入“盖房建寨、定居种瓜”的农耕时期,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傣族长期生活在丰衣足食的安定环境之中,故而人们具有清新、雅致、平和、善良的民族心理。
一千多年前,小乘佛教传入,成为傣族的全民信仰,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有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普度众生”不同,只主张“自我解脱、自我拯救、积善行、修来世,最终达到涅槃”。因此,它的舞蹈风格不似大乘佛教那样雄阔、壮美,有救众人于水火的气势,而是比较柔婉、秀美,与秀丽的山水风光融为一体。如“蜡条舞”,这是一种由女子表演的仪式性舞蹈,舞者两手各托一支燃烛,在鼓、钹等乐器的伴奏声中起舞。主要动作是两手向内或向外划圆旋绕,或半蹲,或跪下,形成各种“三道弯”的舞姿,十分柔美。有时做缓步流动,烛光随着舞姿的变化而摇曳,营造出端庄、典雅、安静、祥和、虔诚、神秘的气氛。烟烛在佛教中喻意光明,因此舞蹈带有祈福、祝愿的含义,希望通过这种舞蹈仪式求得佛祖保佑,使自身能够在光明中超脱、升华。又如广为流传的孔雀舞,也是按佛经中孔雀明王的故事改编的。舞者身穿白衣,头戴璎珞,手执莲花,乘金孔雀传经,这些白衣、莲花、金孔雀都是佛祖降福的吉祥之物,是民族审美心理的写照。再如狮舞、象舞等都源于佛经,且都形成了固定的表演程式。这种“佛在舞中”的现象也是傣族舞蹈风格的一大特征。
二、水文化特征及亚热带风情
(一)傣族民间舞蹈的亚热带风情的成因
傣族多居住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这里土地肥沃,山川秀丽,四季常青。如德宏和西双版纳等地的傣族村寨,多依河傍水,椰树高耸,蕉林处处。人们都住在干栏式竹楼上,翠竹掩映,溪流环绕,优美宁静,一派南国田园景象。在这种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哺育、陶冶下,傣族人民性情温和、善良,民间舞蹈洋溢着亚热带特有的风情。
1、安详、舒缓的动律
傣族民间舞蹈安详、舒缓的动律,来自他们劳动生活的环境,来自他们传统的审美情趣。傣族生活在天气炎热的亚热带地区,人们自然喜欢树阴和水,喜欢明月和繁星,劳动生活的节奏也不能过于激烈,劳动后归来清洗洁净,饭后大家和着轻缓的鼓声自由跳舞。素以洁净、爱美和擅长歌舞闻名的傣族,就是这样把水的清纯和水波流淌的轻柔,化为他们安详、舒缓的舞蹈动律。此外,人们生活在亚热带与动物相处,舞蹈中自然也融入了对这些珍禽异兽的艺术升华,使之成为动态的文化因素。
傣族群众不同程度地保存着原始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农耕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使他们对自然界充满亲切感,人们之间和谐、融洽。小乘佛教传入后,教度所宣扬的“唯我独善”、以佛祖为榜样的积德行善与原有的传统观念相结合,形成傣族人民平和、善良的性格和独特的审美心理,融为安详、舒缓的动律,贯穿于舞蹈动作和表演之中。
傣族民间舞蹈的动态形象上,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在均匀的节奏中,以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颠动和左右轻摆;舞步或踏或跺,看似着力而下,却是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这种均匀的舞蹈动律中,有孔雀的轻盈、柔美的舞姿,有大象漫步森林和缓、稳健的步态,更在象脚鼓、钹等乐器和谐打击的伴奏乐声中,像河水、小溪汩汩流淌,赏心悦目,沁人心脾。鼓平稳的节奏、绵延的`乐音和舞蹈均匀的动律相呼应,增强了安详的气氛和热带的风情。
2、“三道弯”与“一顺边”的舞姿造型
傣族传统的审美心理还体现在舞姿造型上。
傣族舞蹈中的“三道弯”和手臂关节的弯曲,其渊源是古代百越人的“蛇鸟图腾崇拜”和对水的深切感情。从古越人的鸟图腾到今日傣族的孔雀崇拜,是千百年来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理的发展。孔雀的自然形态也有“三道弯”的特点,傣族人民通过对孔雀的仔细观察,进行孔雀舞的艺术创作并于后来融入宗教因素。傣族舞蹈中“一顺边”的美,则源于高原地区的劳动生活,手与脚同出一侧而形成“一顺边”的特点。傣族虽然居住在山谷间的平坝上,但山地的动态特征也反映在人们的劳动生活中,尤其是妇女,她们在担水、挑谷、扬场等劳动的步态和形体中就有“一顺边”的特点。作为舞姿造型的“一顺边”,又和审美情趣有关。“三道弯”与“一顺边”两者融合后形成的体态,才是傣族特色的舞蹈造型。
3、亚热带风情的舞蹈
傣族民间舞蹈都充满亚热带风情,比较典型的是“孔雀舞”“象脚鼓舞”“嘎光”“依拉贺”“嘎甸(蜡条舞)”等。
(二)水文化特征的成因
水是生命之源,滋润万物,勤于洗濯,有益健康。傣族人民喜爱水、勤于洗濯,是水文化的特征之一。人们劳动归来,先洗濯后才吃饭。村寨内的水井上,设有精致、美观、塔形井盖式的小建筑物,以保持水源清洁。这种风俗是古代祓禊习俗的延续。祓禊,源于祓禊与“三月三”有关的习俗,后来虽因地区与民族之不同,日期不一定在这一天,或者内容已与水无关,但水节是辞旧迎新的年节,其形式虽和“浴佛节”的宗教活动结合在一起,但沐浴更衣、以水互相泼洒、赛龙船等项目,依然是“洗濯祓除,去宿垢契”的古风,又是古越人“习水便舟”的发展,泼水节的三四天中,人们欢歌起舞,表演各种民间舞蹈。在带有祓禊古风的节日中,人们所表演的各种舞蹈也就带有水文化的特点。
三、拟兽舞及图腾崇拜
在亚热带丛林中,常有珍禽奇兽出没。比如孔雀、马鹿、猴子、大象、鱼、蝴蝶等动物,是原始游猎时期的傣族先民最常相处的善良伙伴。人们观察它们的种类、形态、习性,久而久之,这些动物就在他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狩猎而归、喜庆捕获的时候,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所跳的动作自然是那些穿梭印在他们头脑里的动物形象及其动作姿态。无意识地再现这些动物的简单动作,逐渐成了他们表达满足、喜悦等情绪的方式。随着见识范围的扩大,他们就能模仿更多动物的更为复杂的动作姿态,于是也就产生了早期的孔雀舞、马鹿舞、猴子舞、鱼舞、蝴蝶舞等舞蹈。
以象舞为例,傣族地区气候炎热、森林茂密,古时即有“乘象国”之称,至今仍常有象群出没其间。人们对象怀有好感,以掌心手背相合,前后甩动来模仿大象鼻子的动作。傣族人民只要一跳舞就用象脚鼓为之伴奏,小象脚鼓舞动起来,舞步灵活跳跃,舞蹈以斗鼓、赛鼓为基本内容。斗和赛中以灵活机智的进攻、退让、躲闪,最后抓住对方包头或帽子为胜。只要有节会、庆丰收、大型仪式或舞蹈就要打象脚鼓,而傣族人民只要一听到鼓声就会从四面八方拥来合着鼓声尽情舞蹈。
另外,傣族人民对孔雀的喜爱和崇敬已经带有一定的民族图腾崇拜性质。这对傣族舞蹈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傣族是个崇尚和平的民族,据说“傣”的含义就是和平,傣族就是和平的民族。他们把美丽、善良的孔雀视之为吉祥、幸福、纯洁、和平的象征,把自身的情感都寄托在孔雀身上,并把它看作自己民族的象征。傣族人民喜爱孔雀、崇尚孔雀,当他们赞颂孔雀的时候,也就是在赞颂自己的民族。孔雀舞代表了傣族舞蹈的最高水平,是傣族舞蹈风格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艺人及艺术家对傣族舞蹈风格的影响
谈论傣族舞蹈的风格,就不得不谈到杨丽萍这位著名的傣族舞蹈艺术家。她对推动、发展傣族舞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艺当随时代。今天创造的民族民意舞蹈作品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再创造而成的。白族舞蹈家杨丽萍的《雀之灵》甩脱了表层的描述,把创作的意向、内含的意蕴,与由此而生发的形式美,融合成一个趋于完美的统一体。使人们在耐人寻味的形式美中,仿佛看见一个纯洁、高尚、典雅的精灵,漂游在森林中,徜徉在小溪边,是那样坦荡自如、高尚妩媚。她在表演舞蹈《雀之灵》时,每片肌肤都好像在吟诗,都好像在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她的手乃至每根手指的关节,都能表演出极其细微的舞蹈诗情,有如五根琴弦一样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震颤和频闪。她用手和手臂的细腻动作描绘了孔雀走路、喝水、抖翅、觅食等情态,让人们通过她的手和手臂的动作,感受到一只活生生的、人性的孔雀。她把这种手影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审美的高层次。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傣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苑中的一朵奇葩,它体现着傣族人民的灵魂、心声。今天的傣族民间舞蹈在艺术内容、表现形式、舞蹈风格上有着飞速的进展,在不失其古朴、稚拙的原始风貌的同时更真挚直率、浪漫自由。傣族舞蹈正走着一条由传统娱乐方式向舞台艺术升华的道路,其审美趣味也更具有时代感。人们在参与和观赏傣族舞蹈的同时,也在追求自我个性情感的呼应,并获得自娱和超脱的审美感受。
中国民间舞在不断孕育时代精神的过程中流传数千年不衰,在不断加入新的审美情趣、新的文化因素中,愈发生机勃勃。另一方面,只有在对本民族文化深切理解的基础上,以最富特色的形式美、情趣美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精粹,才能使舞蹈文化更具生命力。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傣族舞蹈更需在本民族丰沃的传统文化土壤中博采众长、立足传统、锐意创新,创造属于自己的舞蹈精品,在绚丽纷呈的舞坛中独树一帜,以崭新姿态迈向新世纪。
拓展阅读
傣族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也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流行于整个傣族地区,以瑞丽县和耿马县孟定的孔雀舞为代表,而且有不少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他们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跳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和富于雕塑性的舞姿造型。他们的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和地位,甚至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伴奏。
傣族介绍
聚居地
傣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并散居于临沧、澜沧、新平、元江、金平、华坪、大姚、禄劝等30多个县。
地理风貌
傣族地区山川秀丽,资源丰富,森林茂密,被称做“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河谷地区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宜于农作物种植和经济作物栽培。长期以来,西双版纳享有“滇南谷仓”的美称;德宏地区“芒市谷子,遮放米”誉满全省;大部分傣族地区都是我省产粮基地和经济作物产区。
悠久历史
远在公元前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汉代称傣族为“哀牢”,隋唐称傣族为“哀牢”、“乌蛮”、“白蛮”;宋沿称傣族为“金齿”、“白衣”;元明时期,“金齿”继续沿用,“白衣”则写作“百夷”或“僰夷”。清以来则多称为“摆衣”。
语言文字
傣语属东亚语系,自己的文字,过去有过不同形体的傣文,皆由梵文字母演化而来。[1]
宗教信仰
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傣族宗教信仰上也有不同。在傣族聚居区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在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的同时,也信仰原始宗教。散居各地的傣族多信仰原始宗教,也有信奉关帝、观音的。
傣族的民族节日,各地虽不尽相同,但都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在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聚居区,主要节日有傣历新年、关门节和开门节、跳摆。傣历新年俗称 “泼水节”,傣语为“桑勘比迈”、“梭贺桑勘”,时在傣历六月(公历四月),节期三至五天不等。活动内容有采花、堆沙、浴佛、泼水、划龙船、放高升等,歌舞活动更是傣历新年时的重要活动内容。关门节和开门节,傣语为“毫瓦萨”和“奥瓦萨”,系由佛教术语“萨沙那”演变而来,意为“斋戒”。在傣历九月至十二月(公历七至九月),这三个月正值雨季,人们要集中精力到佛寺拜佛听经,停止其他活动;男女青年不能恋爱和结婚,称为关门节。雨季结束,丰收即将到来的时候过开门节,届时,男女青年们穿上新衣,成群结伙,敲鼓敲锣,走村串寨,最后到佛寺举行赕佛。过去在夏历二月初八举行跳摆:村寨中的男人们备丰盛的食物到佛寺中献佛,然后在佛寺院中,由四人分别持小钹、大锣、象脚鼓跳舞,舞毕痛饮而散。这种跳摆活动现已不多见。过去在跳摆时还要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也叫 “做大摆”,白天诵经,晚上有歌舞演出,如今也不进行了。
在多民族杂居区的傣族多信仰原始宗教,有的与其他民族共过春节、赶花街等活动;有的地方有祭龙树和祭祖活动,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有祭把性舞蹈存在。
舞蹈特点
傣族的居地大多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傣族人民善于吸收来自四方的文化精华,并能融于本民族古老的文化中,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傣族舞蹈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
傣族舞一位手:大拇指向回扣,放在大腿前侧。
旁一位手:双手手腕折回来,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在大腿2侧。
后一位手:双手放在臀部后面,不能在一起,稍稍分开,手不能离身体太远,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
侧一位手:双手放在身体的一册,和一位手差不多。
;基本动作:
1、傣族舞一位手:大拇指向回扣,放在大腿前侧。
2、旁一位手:双手手腕蛇回来,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在大腿2侧。
3、后一位手:双手放在臀部后面,不能在一起,稍稍分开,手不能离身体太远,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
4、侧一位手:双手放在身体的一册,和一位手差不多。
5、重拍向下沉,慢慢的沉,向下走的要均匀,脊椎要垂直,蹲的时候不能前侵也不能后仰,脊椎对着脚后跟下沉,向上提的时候慢慢的,傣族舞的动作要柔中带刚。
扩展资料:
1、傣族的居地大多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傣族人民善于吸收来自四方的文化精华,并能融于本民族古老的文化中,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傣族舞蹈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
2、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特点的表演性舞蹈,在德宏地区、西双版纳地区及景谷、孟连、耿马等县都有流传。孔雀舞,在德宏傣语为“嘎洛永”,在西双版纳傣语为“凡糯永”。“嘎”和“凡”都是跳或舞之意;“洛永”和“糯永”都是“孔雀”之意。
参考资料:
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是优美、灵活、朴实;动作特点具有雕塑性,下肢多保持半蹲状态。
风格特点:
傣族舞动作优美、灵活、矫健、感情含蓄。
动作特点:
舞姿富有雕塑式的造型美。下肢多保持半蹲状态,躯干和手臂保持一定的弯度,形成了特有的舞姿造型,俗称“三道弯”。
舞蹈时,以双腿半蹲,上体向旁倾斜为基本姿态。腿是半蹲状态在音乐重拍时做向下动作(身体重心下沉),做有节奏均匀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颤动为基本的律动特点。呼吸与动作要默契配合。
分类:
1、依拉贺舞
也称“烦依贺”。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在傣历新年“泼水节”和“开门节”或喜庆的日子,傣族人民都要欢跳此舞,因每段唱词后面都有“依拉贺”做衬词而得名。依拉贺舞的特点和戛伴光舞相似。
2、斗笠舞
流行于金平县一带。那里炎热而多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都离不开斗笠。因而有了斗笠舞。笠帽的动作有“扛帽”、“体前滚帽”、“滚肩帽”、“摆帽”等,舞时膝部起伏柔和,略呈三道弯造型,但不明显。、
傣族舞练习方法:
1、傣族舞手式与基本位置:
手式、掌式、掌式摊掌、掌式按掌、掌式托掌、平掌、领腕、掌式侧提腕、孔雀手、眼式手、嘴式手、鱼舞手式、准备手、抓式手。
2、手位:
一位手(前旁后侧)、里二位手、大小二位手、三位手、大三位手、侧三位手、四位手、大四位手、五位手、小五位手、六位手、七位手、小七位手、斜七位手、一七位手、小一三位手、一三位手、一二位手、八位手。
3、脚位:
正步、丁字步、小之字步、大之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小踏步、大踏步、中踏步。
4、动律元素:
起伏动律、脆动律、颤动律。
5、头与眼睛:
头眼脆动律、头眼顺倒、头眼逆倒、卷身逆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