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附子汤简介

桂枝加附子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伤寒论》:桂枝附子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桂枝加附子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云岐子脉诀》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桂枝加附子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桂枝加附子汤 1 拼音

guì zhī jiā fù zǐ tāng

2 《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

21 处方

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 甘草9克(炙)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附子6克(炮)

22 功能主治

调和营卫,回阳固表。治太阳病发汗太过,遂致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

23 桂枝加附子汤的用法用量

上六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100毫升,温服。调养如桂枝汤法。

24 摘录

《伤寒论》

3 《云岐子脉诀》 31 方名

桂枝加附子汤

32 组成

桂1两,附子(炮)1两,甘草3钱半。

33 主治

腹中痛,脉迟缓。

34 桂枝加附子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服。

古籍中的桂枝加附子汤 《伤寒论辑义》:[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玉函。脉经。千金翼。汗上有其字。漏下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编

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注太阳中风,本当解肌,若大发其汗,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一湿病脉证第二]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

邪气乘虚而入。因成痉者。乃内虚所召入也。宜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固表温经也。由此推之。凡病出汗过多。新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一·伤寒部阳明病]自汗

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加附子汤附子(制,一个)桂枝(去皮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气”的意义,在中医理论概念中,颇为广泛。根据《内经》所述“气”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谷气”、“宗气”、“元气”等;二是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如脏腑之气(即胃气、脾气、肺气等),经脉之气(即经络的功能活动种种)。前者(精微物质)是后者(功能活动)之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功能表现。《灵枢·决气篇》所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乃指物质之气而言。《素问·经脉别论》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津,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其中的“脾气”系指功能活功之气而言。

气分寒指寒疫之病,在于气分,也可叫阳衰卫陷。寒本伤营,营伤而束其卫气,是以病在气分。肺藏卫气,而阳明为气化之原。胃以阳土而含阴气,胃阴一降,则清凉而化肺金。寒疫之病,非第在肺,而实连于阳明,胃阳不虚,足以发越其卫气,则卫郁外达而毛理泄。阳明胃腑,从燥金化气,阳衰传脏,燥化为湿,阴旺而生里寒,则卫气内陷,而不外达。寒疫之死,死于胃阳之虚,水土湿寒,而卫郁不能达也。

治气分寒常用方剂:

1、桂枝加附子汤

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宜服之。

桂枝、芍药、甘草、附子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

2、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治发汗后身疼痛,脉来迟者,此主之。

桂枝、人参、芍药、甘草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

1、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5月

2、(清)黄元御撰.《黄元御医籍经典四圣心源四圣悬枢》: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

3、(元)罗天益著.《卫生宝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4、天津中医学院主编.《卫气营血辨证》: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07月

​一、太阳病总纲

1、太阳病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伤寒证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无汗)麻黄汤类为主。

3、太阳中风证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有汗)桂枝汤类为主。

4、温病鉴别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阳明病范畴)

二、少阴病总纲

1、少阴病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

2、少阴伤寒

少阴之为病,无热恶寒,无汗。或无大热,头痛项强,咽痛,鼻塞嚏涕,周身骨节痛,腰痛,咳喘,脉微细,或微浮细紧。但欲寐。麻黄附子甘草汤类为主。

3、少阴中风

身冷,汗出多而恶风,面无华,但欲寐。或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手足冷,脉微浮无力。桂枝附子汤类主之。

三、阳明病总纲

1、阳明病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2、阳明中风

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烦躁口渴欲饮水,脉洪滑。白虎汤类为主。

四、太阴病总纲

1、太阴病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2、太阴中风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恶风重而汗出,身重。或微发热,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或欲嚏不能,脉浮弱。甚则风水血痹,脉微。桂枝黄芪五物汤类为主。

五、少阳病总纲

1、少阳病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病,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善太息,寒热往来,项强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腹痛、或便溏,舌苔薄白,脉弦。

2、少阳中风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脉弦。小柴胡汤类为主。

六、厥阴病总纲

1、厥阴病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2、厥阴中风

厥阴中风,汗出恶风,或但头汗出、但寒不热或微发热,或寒多热少往来,咽痛、头痛、或耳鸣目眩。身痛,手足冷,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心烦,脉沉弦。柴胡桂枝干姜汤类为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456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