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古诗的作文?

写古诗的作文?,第1张

依依满别情

唐天宝十四年的一天早晨,温暖的阳光洒满汪家小楼。大诗人李白被窗前小鸟的叫声惊醒,他戴好纱帽,穿好红衫,来到楼下,向桃花潭走去。风光旖旎的桃花潭镶嵌在群峰之中,水质清澈,波平如镜。从桃花潭到上游的玉屏山,沿途长满了桃树。现在正是三月仲春,桃花盛开,姹紫嫣红,将潭水映得一片火红。在旭日的照耀下,水花相映,似红霞缭绕,又如彩练舞空……李白看到这里,不禁心旷神怡,深深陶醉于这独特秀美的山野风光中……

吃早餐了,主人汪伦特地为李白端来了百年陈酿桃花潭酒。

李白小抿一口,红晕顿时涌在脸上,他轻捋胡须,连连赞道:“好酒,好酒啊!”

“观潭景,沐潭水,饮潭酒,此桃花潭三乐也!”汪伦笑道。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楼。’老弟呀,亏你想得出,给我写这封信,骗我过来。”

“不如此,安能请你大诗人驾到?”

“十里桃花,是村十里之外的桃花渡口也;万家酒楼竟是姓万的人家开的酒楼。老弟你……”

“你后悔了?”汪伦扬起脸庞,狡黠地眨了眨眼。

李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水好,酒好,人更好,不虚此行,不虚此行也,哈哈……”

饭后,李白开始上网了。在网上发现了一份电子邮件:

老兄:

明儿黄山,不见不散! 豆腐

“豆腐……豆……腐……杜甫!”李白默读了几遍。不禁哑然失笑,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子美兄今天也开起了玩笑。你别说,也只有杜甫才想得出这押韵的顺口溜呢!

李白急急收拾行李,匆匆来到楼下。他不忍当面向汪伦告别,想不辞而别。

来到桃花潭渡口,天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潭水泛起点点碎碎的微波,岸边的树木随风摇摆,好像伸出长长的臂膀也在挽留李白似的。站在船头,李白环视四周,一股淡淡的怅意涌上心头,汪伦会不会……

突然,从来的路上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李白侧耳细听,好像是几个人合唱,很有声势。歌声高昂时,彻遏云天,低沉时,缠绵悱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李白叹道。他踮起脚,向岸上望去。来人近了,打头的那个不是汪伦吗?戴幞头,穿麻布衣,后面跟着一大群村民。他们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合着节拍,急匆匆地向渡船走来……

李白眼睛一热,失声叫道:“汪伦老弟……”再也说不出话来。

人群来到岸边,停了下来,但他们的脚还在踏地,手还在不停地打着拍子……

“李兄,我率众乡亲特来相送。”好大会儿,歌声戛然而止,汪伦对着李白,双手抱拳,举过头顶。

李白用手拭了一下眼泪,好半天才说:“汪伦老弟,你可愿与我同游黄山?”

汪伦没有回答,突然他开口朗声唱道:“长亭外,古道边……”一时间,众乡亲以脚踏地,一齐和着汪伦的调子唱起……

李白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潸然泪下,他整了整斗篷,头扭向一边,向船家挥了挥手。船缓缓地开了……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歌声继续着。望着岸上的众乡亲和深深的桃花潭水,李白似乎在想着什么……

汪伦回到家里,打开电脑发现一份李白发来的邮件“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看了,自言自语道:“李兄真不愧是文坛奇才,诗中豪杰啊!我哪能同他相提并论呢?”

踏歌是兴起于汉代,盛行于唐朝的中国传统舞蹈,又名“蹋歌”,是一种多人手拉着手,用脚踏地打节拍的舞蹈。

踏歌一般是在节日里或者宴会上才出现,平时高兴时,也可以联袂跳一段,不过情况比较少,大抵是一个表达喜悦欢快之情的舞蹈。既然是舞蹈,就有一定的难度,“踏歌”的基本形态就包括敛肩、含颏、掩臂、摆背、松膝、拧腰、倾胯。又是协众共跳的舞蹈,跳好是不容易的。

那么这句“忽闻岸上踏歌声”就耐人寻味了。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下,李白虽然并没有评价舞蹈的好坏,但以汪伦对李白的仰慕程度,舞蹈必然是提前排练过的,再以汪伦对李白的重视程度,很可能自己会参与其中,甚至是这踏歌的领舞。

想象一下,时年55岁的李白,看着近40的老小伙和他的仆从侍女们联袂踏歌,扭腰倾胯,载歌载舞,会是怎样的感受?以旁观者的我来说,虽然没看到,但想来是不怎么赏心悦目的。

但李白不认为,他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从蜀川到边塞,从市井到深宫,相信宫中百媚的舞姿要比一个老小伙子跳的好看多了,但他感动了。踏歌欢送,离别是伤感的,可汪伦却把节日里、宴会上的舞蹈,摆在这河岸边,巧妙的冲淡了伤感,使踏歌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1描写桃花潭的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赏析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

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

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

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

如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

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这首诗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

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艺术感染力。 另外,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

而这首诗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

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有一种不期而然之妙。“看似寻常最奇崛”,正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种功夫是极不易学到的。

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了李白这种自然高妙的诗风。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

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喜好游览名山大川。

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请他去泾县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

汪伦是泾县的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于是李白问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这首诗写的是汪伦来为李白送行的情景。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从诗中分析,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

不辞而别的李白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由于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他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

2带谭的诗句有哪些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赠我情

《送刘相公朝觐二首》贯休

九苞仙瑞曜垂衣,一品高标百辟师。

魏相十思常自切,曹溪一句几生知。

久交玉帐虽难别,须佐金轮去已迟。

唯杜荆州最惆怅,柳门回首落花时。

急征只是再登庸,生意人心万国同。

燮理久征殷傅说,谭真欲过李玄通。

程穿岘首春光老,马速商於曙色红。

从此龙颜又应瘦,寰瀛俱荷代天功。

《送隆公上人》齐己

独携谭柄去,千里指人寰。

未断生徒望,难教白日闲。

空江横落照,大府向西山。

好骋陈那孔,谁云劫石顽。

《谢王詹事垂访》齐己

鸟外孤峰未得归,人间触类是无机。

方悲鹿轸栖江寺,忽讶轺车降竹扉。

王泽乍闻谭涣汗,国风那得话玄微。

应惊老病炎天里,枯骨肩横一衲衣。

《寄征士魏员外》罗隐

家遁苏门节,清贫粉署官。

不矜朝命重,只恨路行难。

窗晓鸡谭倦,庭秋蝶梦阑。

羡君归未得,还有钓鱼竿。

《王夷甫》罗隐

把得闲书坐水滨,读来前事亦酸辛。

莫言麈尾清谭柄,坏却淳风是此人。

《散关晨度》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咏数探得七》皎然

邹子谭天岁,黄童对日年。

求真初作传,炼魄已成仙。

鹤驾迎缑岭,星桥下蜀川。

逢君竹林客,相对弄清弦。

《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称其美夏首获赏果》张九龄

忆昨闻佳境,驾言寻昔蹊。

非惟初物变,亦与旧游暌。

幽渚为君说,清晨即我携。

途深独睥睨,历险共攀跻。

林笋苞青箨,津杨委绿荑。

荷香初出浦,草色复缘堤。

乐处将鸥狎,谭端用马齐。

且言临海郡,兼话武陵溪。

异壤风烟绝,空山岩径迷。

如何际朝野,从此待金闺。

《酬信州刘侍郎兄》顾况

刘兄本知命,屈伸不介怀。

南州管灵山,可惜旷土栖。

樵隐同一径,竹树薄西斋。

鸟陵嶂合杳,月配波徘徊。

薄宦修礼数,长景谢谭谐。

愿为南州民,输税事鉏犁。

胡为走不止,风雨惊邅回。

《衰病》白居易

老辞游冶寻花伴,病别荒狂旧酒徒。

更恐五年三岁后,些些谭笑亦应无。

《洛阳》温庭筠

巩树先春雪满枝,上阳宫柳啭黄鹂。

桓谭未便忘西笑,岂为长安有凤池。

《送李湜下第归卫州便游河北》韩翃

莫嗟太常屈,便入苏门啸。

里在应未迟,勿作我身料。

轻云日下不成阴,出对流芳搅别心。

万雉城东春水阔,千人乡北晚花深。

旧竹青青常绕宅,到时疏旷应自适。

佳期纵得上宫游,旅食还为北邙客。

路出司州胜景长,西山翠色带清漳。

仙人矶近茱萸涧,铜雀台临野马冈。

屡道主人多爱士,何辞策马千馀里。

高谭魏国访先生,修刺平原过内史。

一举青云在早秋,恐君从此便淹留。

有钱莫向河间用,载笔须来阙下游。

3关于桃花潭的诗句古诗

1、《赠汪伦》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蕲州送别易副使》

年代: 明 作者: 周忱

江头柳花白如雪,江上行人正催别。

欲把长条赠远行,荡扬花飞不堪折。

今年花飞犹去年,此时一去何时还。

含情再诵江淹赋,如在桃花潭水边。

望君重来在旦晚,愿君不道蕲州远。

君看柳絮若无情,犹自随风去还转。

3、《赠别郑秋蕃兼谢惠画》清 梁启超

桃花潭水兮情深千尺,长毋相忘兮攀此繁枝。(节选)

赠汪伦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百度[引用时间2018-1-16]

4关于莲花的名言(古诗和爱莲说里的就算了)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南朝陈·徐陵《侍宴》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唐·骆宾王《晚泊》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芙蓉:荷花。

唐·王维《临湖亭》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不著水:不沾水,指荷叶不没于水。

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唐·杜甫《狂夫》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荷的别名 东风:春风。

唐·高蟾《上商侍郎》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宿雨:指荷叶上隔夜的雨水珠。清回:形容荷叶清净圆润。风荷举:晨风吹动着荷叶在水面上舒展开来。

宋·周邦彦《苏幕遮》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仙》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西陵:西兴镇,在今浙江萧山。

宋·姜夔《湖上寓居杂咏》:苑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胭脂雪瘦:形容红中稍透白色的荷花颜色。沉水:沉香,闺房熏用。

走夜光:反射月光的露珠在荷叶上滚动。指荷叶上滚动的水珠。

金·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5关于花的诗句

1油菜花:油菜花开满地金,鹁鸪声里又春深。

2素心花:垂帘莫对此花身,意态修然欲出尘,淡写风神浓 写韵,天涯知有素心人

3百合花: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

4梅 花:一片两片两三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5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芙蓉花:玉蕊坼蒸粟,金房落晚霞

7迎春花:金英翠萼带春寒,**花中有几般!凭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8秋海棠: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9山茶花: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10月季花:花谢花开无日了,春来春去不相关。

依依满别情

唐天宝十四年的一天早晨,温暖的阳光洒满汪家小楼。大诗人李白被窗前小鸟的叫声惊醒,他戴好纱帽,穿好红衫,来到楼下,向桃花潭走去。风光旖旎的桃花潭镶嵌在群峰之中,水质清澈,波平如镜。从桃花潭到上游的玉屏山,沿途长满了桃树。现在正是三月仲春,桃花盛开,姹紫嫣红,将潭水映得一片火红。在旭日的照耀下,水花相映,似红霞缭绕,又如彩练舞空……李白看到这里,不禁心旷神怡,深深陶醉于这独特秀美的山野风光中……

吃早餐了,主人汪伦特地为李白端来了百年陈酿桃花潭酒。

李白小抿一口,红晕顿时涌在脸上,他轻捋胡须,连连赞道:“好酒,好酒啊!”

“观潭景,沐潭水,饮潭酒,此桃花潭三乐也!”汪伦笑道。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楼。’老弟呀,亏你想得出,给我写这封信,骗我过来。”

“不如此,安能请你大诗人驾到?”

“十里桃花,是村十里之外的桃花渡口也;万家酒楼竟是姓万的人家开的酒楼。老弟你……”

“你后悔了?”汪伦扬起脸庞,狡黠地眨了眨眼。

李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水好,酒好,人更好,不虚此行,不虚此行也,哈哈……”

饭后,李白开始上网了。在网上发现了一份电子邮件:

老兄:

明儿黄山,不见不散! 豆腐

“豆腐……豆……腐……杜甫!”李白默读了几遍。不禁哑然失笑,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子美兄今天也开起了玩笑。你别说,也只有杜甫才想得出这押韵的顺口溜呢!

李白急急收拾行李,匆匆来到楼下。他不忍当面向汪伦告别,想不辞而别。

来到桃花潭渡口,天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潭水泛起点点碎碎的微波,岸边的树木随风摇摆,好像伸出长长的臂膀也在挽留李白似的。站在船头,李白环视四周,一股淡淡的怅意涌上心头,汪伦会不会……

突然,从来的路上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李白侧耳细听,好像是几个人合唱,很有声势。歌声高昂时,彻遏云天,低沉时,缠绵悱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李白叹道。他踮起脚,向岸上望去。来人近了,打头的那个不是汪伦吗?戴幞头,穿麻布衣,后面跟着一大群村民。他们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合着节拍,急匆匆地向渡船走来……

李白眼睛一热,失声叫道:“汪伦老弟……”再也说不出话来。

人群来到岸边,停了下来,但他们的脚还在踏地,手还在不停地打着拍子……

“李兄,我率众乡亲特来相送。”好大会儿,歌声戛然而止,汪伦对着李白,双手抱拳,举过头顶。

李白用手拭了一下眼泪,好半天才说:“汪伦老弟,你可愿与我同游黄山?”

汪伦没有回答,突然他开口朗声唱道:“长亭外,古道边……”一时间,众乡亲以脚踏地,一齐和着汪伦的调子唱起……

李白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潸然泪下,他整了整斗篷,头扭向一边,向船家挥了挥手。船缓缓地开了……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歌声继续着。望着岸上的众乡亲和深深的桃花潭水,李白似乎在想着什么……

汪伦回到家里,打开电脑发现一份李白发来的邮件“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看了,自言自语道:“李兄真不愧是文坛奇才,诗中豪杰啊!我哪能同他相提并论呢?”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1], 遍插茱萸少一人[2]。

  赏析

  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他从十五岁开始作诗,二十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广泛为人们传诵。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清人沈德潜以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唐诗别裁集》卷十九)。的确,二者在表现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诗经·魏风·陟岵》末章有云:“陟彼高冈,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梦想亲人,转而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王维诗中也用了这种表现方法,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作者料定,当亲人团聚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王维的诗,有字句不苟、浑然天成、音调谐美的特点,这已在他的这篇少作中略露端倪了。宋人朱熹说:“古人诗中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去。这般诗一日做百首也得”(《朱子语类辑略》卷八)。他鄙薄宋诗的意见固然偏颇,但所赞赏“古人诗中有句”还是有道理的。所谓诗中有句,是合观全诗自为一体,而其中的佳句又独具意义,可以单独流传。王维这首小诗就属诗中有句,它的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所以,每当人们在节日思亲时,便很自然吟诵这两句诗了。

  注释

  [1]登高:传说晋人桓景从仙人费长房学道,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桓景依言登高,果然避免了灾祸。后遂以九日登高为习俗。

  [2]茱萸(yu予):一名越椒,又称吴萸,芳香植物。古人以九月九日为上九,又叫重阳节。这时茱萸之实气味香浓,色赤似椒子,相传折来插在头上可以避秽恶之气和抵御寒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458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