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DrRiyadharonCastlecottFarren-PriceenatoGonclavesndreRemmersdwardRobertson
别名:伊拉克,伊拉克的祖国
导演:劳拉·珀特拉斯
编剧:
年份:2006
地区:美国
语言:库尔德语语拉伯语
片长:90分钟
上映日期:2006-06-02西雅图国际**节
类型:纪录片
剧情介绍
伊拉克,我的祖国剧情讲述的是独自在伊拉克工作了8个多月后,Lauraoitras近距离详细的记录了在美军占领之下的伊拉克人民的生活。导演Lauraoitras将焦点对准了一名伊拉克医生Riyadh,他是六个孩子的父亲,同时还是伊拉克逊尼派政治候选人。
在对美军的占领进行了强烈的批评后,他还同样强烈的表示在伊拉克建立民主的重要性。在他的周围完全是一片混乱,他的休息室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受伤的患者。本片将处于美国占领下的伊拉克以及中东民主进程,如戏剧般一幕幕的展开在人们的面前
2004年1月7日,我去拜访战后首批返回巴格达的中国商人陈先生。从我住的曼苏尔区到陈先生所在的商业大街,大约40分钟的车程,这也是我首次有机会穿越巴格达主要市区,看一看这座战云阴影下的城市,对伊拉克战后生活做匆匆的一瞥。
“堵城”
蓝天、白云,高大的椰枣树,在雨水中被唤醒的格外鲜绿的青草,中东地区的冬季是最美丽的季节,巴格达也不例外。马路宽阔,但明显破旧,路上跑的车也大多破烂不堪,有的像是从垃圾场捡回来的。
我们路过一个很大的加油站。由于战争对电力、炼油能力的破坏非常严重,加上对抗双方对输油管道和其他基础设施的蓄意破坏,以石油著称的伊拉克竟闹起了严重的油荒。市区各个加油站都是限量供应,加油经常要排几个小时的队。这样,油贩就应运而生,并且很快形成了黑市。在巴格达,如果问起汽油的价格,他们首先回答的大半是黑市的价格,因为所谓的平价油实际上是很难加到的。
在加油站,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队美国装甲车和全副武装的士兵。同事说,一般看到这么严密的保卫架势,就知道可能是一个加油站。美国的军车停在公路边上,当地的汽车在一旁往来穿梭,似乎各不相扰,显然人们已经有些习惯了这种占领下的街头一景。
我拿出相机,拎着枪转来转去的当地伊拉克警察立即摆起姿势,示意我给他们照相。他们都喜欢照相,连街头卖大饼的青年人看到我拿出相机,也用手势要求我给他们拍合影。正要按下快门,路边又会跑出一个人加入到合影行列。就连在街头各个店铺伸手讨要零花钱的流浪汉,看到我在拍照,也会大度地配合。
但是美国大兵很快阻止了我的拍照。他们并不像我所习惯的以色列士兵那样,看到有人接近就如临大敌,而是继续聚拢一堆,一边继续他们的聊天,一边似乎很不经意地告诉我,“不要拍照,这里是军事禁区”。
一进入商业区,人流和车流都明显多了起来。同事告诉我,战前伊拉克经历了连续13年的全面封锁制裁,物资极度短缺。战后百废待兴,各种物资进入都没有关税。在巴格达,光汽车一下子就增加了20万辆。到了商业区,我发现各种标牌的电器商店最为醒目。这些商店店面不大,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装修,但是人来人往,很热闹。
同事说,这里现在卖的就是电视机和卫星天线。以前在萨达姆时代,人们是没有机会用卫星电视收看外国节目的。在10多年的国际制裁期间,伊拉克也买不到电视机,电视节目只有官办的三四个频道。现在一下子开了禁,多年积累的市场需求一下子爆发起来,所以每天都能看到整车整车的电视机运来又很快被分别拉走。
由于萨达姆期间多年没有修缮道路,所以市区塞车很厉害,有人说整个巴格达现在成了一个“堵城”。在个别路口偶尔也能看到交警。由于还来不及统一着装,他们有的还穿着萨达姆时代的老旧制服,有的干脆什么制服也不穿,踩着拖鞋、拎着一把长枪往路口一站,车辆就得听他指挥。
车流中穿梭着不少报贩,他们抱着好几份不同的阿拉伯文报纸,站在每一辆汽车的窗前叫卖,但是生意似乎并不好。伊拉克战后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新报纸诞生,都标榜自己独立的新闻理念,但是最重要的舆论工具,其实仍然控制在美国人手里。尽管电视机热销,但当地的电视台却只有一个频道,就是美国人办的伊拉克电视台。当地惟一的一份英文报纸,高层我中英国人占了一半。
在巴格达开车
战后的伊拉克百废待兴,原来的警察和政府机构都解散了,新的还不能立即有效地运转起来,所以不但目前到伊拉克不用签证,没有关税,就连水电费也没有人收,开车更是不用驾照,所以如果要开车上路的话,我的中国和以色列驾照也无须更换。我问小李如果出了事故怎么处理,他回答说,当然绝大部分都是私了,谁厉害谁就占些便宜。不过伊拉克人开车虽然粗鲁,处理事故时却也还讲些道理,基本的行车秩序还能勉强维持。
既然这样,我顿时有个念头,想尝尝在巴格达街头开车的滋味。但是一上路,这辆老爷车的左后视镜就被颠得挪了位置,行车变道的时候很不方便。另外当地人开车基本上没有交通规则可言,明明我先进的环岛,但是别的直行车就是不让,我每过一个路口都要小心翼翼地费半天劲。幸亏在几个主要路口有一些警察在指挥交通,要不然我怀疑所有的车像行人那样挤来挤去,整个城市就要乱成一锅粥了。
看到我一上车就找安全带的样子,阿德南笑着说:“你这样开车别人会觉得很奇怪,因为我们这里人开车很少有人用这个玩意儿。”我想起摄影记者黄敬文告诉我的一件事:昨天他和夏南去采访联军释放囚犯。在开车猛追运载囚犯的卡车时,前面一辆全速行驶的汽车忽然一个急刹车停下来,正在一边开车一边抽烟的夏南吓了一跳,幸亏他训练有素,两辆车擦肩而过。后来一看,原来前面车急刹车的原因是在路边看到了熟人,要停车和熟人说两句话。
我们都不禁连连摇头。
阿德南说,他刚学开车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告诉他,在巴格达开车就像玩过关斩将的电子游戏,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埋伏着什么样的危险。正说着,前面出现了一个大坑,我急忙绕行,但汽车还是重重地颠簸了一下。阿德南对我开玩笑说,如果是在玩电子游戏,你的“一条命”已经没有了。我笑笑,欣赏地望着这个看起来粗粗的伊拉克汉子,他对电子游戏的玩法竟然也如此熟谙!
在一个车少的地方,我赶紧靠边停下来对阿德南说:“还是你来吧,我还真玩不了这个游戏。”
中国使馆,伊拉克穷人的家
失业、贫穷,这些无疑都是战争的后遗症。但是给我震撼的,是我刚刚在中国驻伊拉克使馆看到的景象。
我从散发着异味的便门走进使馆,迎面碰到一个衣着破旧但面容很年轻的当地伊拉克姑娘。我问这是什么人,他们告诉我是住在中国使馆的一家人中的儿媳妇。我吃惊地问:这是一户什么样的人家,怎么竟然能居住在中国使馆?穆哈默德告诉我说,他们是无家可归的人,听人说这里有个使馆的房子空着,就在混乱中强行占领了使馆的门房,把这里当做他们临时的家。
这户人家姓哈穆森,有10口人,除了父母外,还有4个男孩、3个女孩和一个儿媳妇。我看到除了一个10多岁的男孩和他的嫂子外,其他人都外出打工或者溜达去了。除了父亲晚上要给别人值夜守更外,一家9口晚上都住在中国使馆的门房里抵御寒风。他们在2003年4月美军刚刚占领巴格达后就搬进来了。那个叫伊娜斯的姑娘说,和惨遭洗掠的中国使馆一样,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她丈夫一家过去租住别人的住户,后来战争打响,房东就把房子卖了跑到了国外,他们无处可去,就搬进了已经人去楼空的中国大使馆。
已经为新华社工作多年的夏南告诉我,伊拉克战后房租上涨,加上萨达姆倒台后前警察机构和军队被全部解散,失业率超过了50%,成千上万名像哈穆森一家一样住不起房子的人于是就在战争造成的权力真空和混乱中,占领了从伊拉克前部委大楼到前伊拉克军队营房等所有暂时没有人管理的房子,清理这些住户已经成为新政府最为头疼的难题之一。
伊娜斯介绍说,他们一对夫妇住在一个狭小的储物间里,其他人住在门房的另外一个小屋,门房的过道就成了一家人的厨房。我看到在储物间里堆满了破旧的棉被和毯子,他们就靠这些东西铺在地上过夜。厨房里有一口小锅和一堆油乎乎的厨具,另外一个小屋里摆着一个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的破沙发,点了一盏碗口大小的煤油炉取暖,屋里烟气熏人。
令我吃惊的是,这家临时居民的儿媳妇伊娜斯竟然就是在中国使馆成的亲,而且现在已经身怀六甲,如果到夏天还没有其他合适的住处,她就打算把孩子也生在中国使馆。
夏南详细询问了情况后告诉我说,2003年7月,因为家里太穷,伊娜斯的父亲为了减少吃饭的人口,就威胁女儿说,如果不马上结婚,就把22岁的她嫁给一个她并不认识的人。于是伊娜斯就和现在的丈夫、23岁的史哈夫匆匆结婚了。他们的婚礼是2003年7月15日在中国使馆内的空地上举行的。婚礼进行时,负责保卫这里的警察鸣枪表示祝贺。
伊拉克“粮票”
按照计划,我和阿德南、贾迈勒去供应卡换领中心。这是伊拉克遭受国际制裁后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从卖石油的钱里划拨专款,购买米面油茶糖等生活物资按人头免费发放给人民,发放的凭证就是供应卡。它有点像中国的粮票,但是必须根据人口变动情况一年一换。
我们去的第一个供应卡领换中心设在一个幼儿园里。我看到在这个遭受战乱的国家,连幼儿园墙上贴着的图画,也有好几辆坦克,武器是这个国家最常见也最喜欢画的东西之一。
第二个供给卡换领中心在一个青年活动中心内。偌大的足球场早已弃之不用,成为寸草不生的泥泞不平的废地。贾迈勒说他原来经常来玩,但现在人们好像已经忘记生活中还有休闲和户外活动这样的内容了。排队的人很多,窄小的窗口里挤满了脑袋。这些简陋的票证盖章签字后,就成为有价证券,可以在作为政府发放物品代理的街道店铺老板那里交付象征性费用(相当于每人几块钱人民币)后,领取若干公斤的面粉、糖、茶、油乃至婴儿奶粉等生活必需品。
这个供应卡中心的经理告诉我们,伊拉克现在70%以上的人依然把供应卡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这一制度是1990年伊拉克遭受制裁后开始实行的,后来在石油换食品计划中换来的食品都是通过这一福利体系发放的,这一制度对稳定伊拉克局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联军占领伊拉克后,也不敢轻易改动这一制度。尽管几次有改的风声,结果都因为反对声音过于强烈和没有合适的替代计划而作罢。
这个经理已经在这里干了10多年,每月有130美元工资,这在伊拉克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但还是不够养家,也必须依靠供给卡,一家人的生计才能维持。他说,他每月从供给卡得到的食品大概可以够20天左右的生活,其余的就得依靠这点工资过活。最近又听到要取消供给卡的传言,他和邻居们都很生气。但是他说,他对这一制度也有意见,主要是供应的东西质量太差,没有选择余地。
在巴格达看“**”
下一站就是要找一个大的电,这是当地人文化生活的一个窗口。这并不难,阿德南把车拐上当地一条繁华的大街,说巴格达总共10来个电,有6个都在这条以一位伊拉克皇室时代内阁总理名字命名的西亚杜大街上。但是的生意显然也不好做,我们路过的几个电中只有一家叫“明星”的还开着门,的门厅聚集着不少年轻人,似乎生意都让这家做了。
门厅的橱窗里贴满了海报,大多是衣着暴露的性感影片,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人围在橱窗前一边指指点点,一边哄笑打闹。
我和卖票窗口的老头聊起来。他衣着破旧,表情冷漠,说话也不多。他告诉我,这里主要放映一些“不好的影片”,偶尔也放放来自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生活片,美国的大片肯定会有观众,但是播放权买不起。他说,战前政府对放什么影片、不能放什么影片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那个时候播放这些色情影片,肯定会被关进监狱,但现在做什么都没有人管。他自己虽然也很厌恶这些“坏**”,但这是他的工作,不卖票他就得失业,一家人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目前他一个月的工资大概相当于80美元。
我们花3000个伊拉克第纳尔(2个多美元)买了3张票,想进去看看到底观众有多少、都是些什么人。这时候的经理走过来,要检查我们随身带的包,并要求我们把无线步话机关掉。这是一个目光有些凶狠、一脸横肉的家伙。他说,现在这个电播放色情影片出了名,观众很多,为了维护传统的道德风尚,一些比较极端的什叶派穆斯林已经把他们列入袭击的对象,经常来这里骚扰观众,打砸设备,所以他对所有可疑的人都要进行检查。
里非常黑,空气污浊,脚下都是果皮纸屑等杂物。一个瘦瘦的年轻人跟过来用手电筒给我们找了几个坐位,是在大厅的一个角落里,这样正好符合我们的心意,一是可以随时方便地离开,二是万一碰到极端教徒的袭击也多些安全的保证。很快我的眼睛就适应了这里的光线,这才看清原来200多个坐位已经几乎满员,放映大厅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屏幕很小,不像是在放**,倒像是播放屏幕投影的录像。色情之声在空中飘荡着,没有任何情节的性交镜头乏味地换来换去,但观众竟然还都聚精会神,默默注视着屏幕,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看起来非常滑稽。
我对在场的观众略做观察,发现他们都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没有一位是女士。我又发现,所谓的**实际上并不是真的**,而是从色情电视频道录下来的质量粗糙的录像带。目前巴格达街头最畅销的东西之一就是卫星电视接收天线,那里有很多免费收视的色情频道。这些廉价的东西录制下来,就成为一个战后文明古国的年轻人的业余文化活动,成为年轻一代成长的文化环境的重要一部分。
打下过美国飞机的出租车司机
出租车也许是这个刚刚经历过战争的城市目前最繁荣的行业了。很多人失了业找不到工作,就开着新旧不一、各式各样的汽车干起了出租。在大街边一站,很快就有人在你身边停车,探出脑袋来问你要不要乘车。车费并不贵,没有起步价的说法,当然也没有计价器。
一上车夏南就有新发现。他指着旁边一辆看起来还不错的车对我说,你看这个车少了什么?我一看,汽车的前保险杠不见了。夏南告诉我,这就是前几天他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说是政府机构的汽车为了防盗,要求司机一律要把汽车的某些部件拆下来,把一辆好车弄成破车的样子,以避免因车况相对较好而被盗贼惦记上。
一路上,夏南不断告诉我哪个车的哪个部件被拆下来了,看来美军占领下的伊拉克临时新政府已经开始运作了,起码这一指令就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在路上我还看到一辆满载乘客的小汽车,汽车倒并不太旧,但坐的人太多,有一个小伙子不得不把身子从右后侧的车窗里伸出来,还有一个10来岁的男孩干脆就坐在后备箱里,后备箱的车盖在他头顶一晃一晃地。就是这样一辆后备箱高高翘起、后座里有人被挤得不得不把大半个身子探出车窗的汽车,竟然也能开得飞快,在车流中左突右冲,让我不禁对司机的车技和乘客的胆量惊叹不已。
在刚刚被战争夺取近万名无辜平民生命的伊拉克,在一个已经在过去20年里经历了三次大战的国家,人们的生命意识已经被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巴格达街头已经有了很多警察,但是没有人对这一近似“死亡游戏”的乘车方式说“不”。
我们无意中碰到的这个出租车司机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和他攀谈,他先是告诉我们挣不着什么钱,因为安全局势不好,天一黑人们就不敢出门,人们在战后基本上连原来就少得可怜的一点夜生活也取消了,晚上他早早地就得收车。加上交通秩序混乱,交通道路系统多年没有改善,白天到处都堵车,挣点钱很不容易。
后来才知道,他原来在本次战争期间还是驻守在巴格达的一个防空部队的士兵。他说,战争初期他们还曾打下两架美军飞机,但是后来军心不稳,传说上面和美军有交易,很多人都开了小差。他说,开战一周后,他的上司还命令他说,“如果看到有人开溜就就地枪毙”。但是很快,这位上司就让司机开车送他到一个地方,然后对司机说:“我就不回部队了,如果你不想当替死鬼的话,现在就回家逃命去吧。”这样他也没有回部队,眼睁睁地看着美国人轻易地拿下了巴格达。
他说,如果萨达姆不是这样不得人心,如果萨达姆军队高层始终与全体将士生死与共,他相信美国人在伊拉克战场抗不了多久就得灰溜溜地撤走。他说,当时他们的武器弹药都很充足,士兵总数比美国人多,但是就是因为没有士气,才导致一败涂地的。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萨达姆号称自己有百万雄兵,可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后,根本就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的反抗,难道这百万军队只是萨达姆在撒谎吗?
其实,萨达姆并没有说谎,当时伊拉克在役士兵加上预备役的确是有100万的。可惜的是他们面对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世界第一强国美国。除了因为美国太强大之外,当时的萨达姆也因为长期的暴政和独裁,失去了民心。
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之后,伊拉克惨败,萨达姆非常生气,他认为军队的那些高层们在打仗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尽心尽力,所以判处了很多人死刑,这一举动让伊拉克的高官们非常寒心。
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有官员背叛萨达姆投靠了美国。而且因为萨达姆和他的长子乌代平时的所作所为,当时很多伊拉克人民已经对他们产生不满,美国的到来反而是他们乐于看见的。
因为海湾战争这一仗,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擅长的,并且引以为傲的战术穿插,包抄战术在这一场战争中成为了过去式。在我们当时的思维里,是没有现代化电子战争的概念,也想不到美军现代化制导武器的威力,甚至无法料到战争会以空袭为主。 而且在由机械化作战转变为信息化作战的差距中,让我们认识到了在军事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是什么样子的,也开始认识到战争形态已经完全改变了。
1991 年 1 月 17 日,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爆发,就在此前,我们的军事专家还在预测美军会怎么打,并且预言美国人如同侵略越南的战争一样,将会陷入伊拉克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凌晨 2 点左右,巴格达上空飞过来两个如同幽灵一般的 B-117 隐形轰炸机,随着战机携带的炸弹落下,伊拉克国防军事最高指挥和雷达防御系统在一瞬间烟消云散,美国第一次展现出来的新式电子战,斩断了伊拉克的一切通讯设备,这就是美国以及盟军发动的"沙漠风暴"作战行动的开始。
早就盘踞在伊拉克周边的美军基地以及航母上的飞机、坦克,一批批的进入了伊拉克的天空和地面,伊拉克精心布置的几万枚防空导弹形同虚设,不但飞机场被炸的弹坑累累,而且700多架飞机大部分还没起飞就被干掉了,萨达姆和他的几百万精锐部队也一时间失去了联系。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的统计中,伊拉克地面部队中的 42 个师就有 40 个师被摧毁,伊拉克军队约有10万人的伤亡,其中可以确认的死亡人数是2万人。而美国及其盟军在海湾战争中的实际阵亡人数是148人。在七周时间里,就让号称“第四军事强国”的伊拉克丧失抵抗能力。
这是一场灭国之战,其过程就如《三体》里的著名台词:“消灭你与你无关”,这种跨越时代的战争思维和武器差距的军事能力俨然是妥妥的“降维打击”,这场战争也标志着传统军事作战理论指导下的军事发展,在美国这种强悍的、没道理可讲的军事能力 ,让作战思维以及对战争的理解还停留在二战时期的一众国家彻底被打醒了,通过1991年海湾战争,我们对美军现代化战争的特点、装备、信息技术手段等等方面开始学习,不断地发力追赶。在武器装备实现了追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国。可以说唐国强海湾战争,中国军队也实现了安全战略、军事手段上的飞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