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森是怎么训练的

泰森是怎么训练的,第1张

不论从事哪种运动,决定参与者是否出类拔萃的因素首先是天赋,然后是名师指导,再次是个人努力。

《肌肉奇迹》记者跟踪记录了上世纪80年代,泰森巅峰时期一天的训练和饮食计划。

泰森一日训练时间表:

凌晨5点:起床,简单洗漱后进行3英里(48公里)晨跑。 在晨跑之前泰森会认真完成热身训练,泰森的热身区别于一般选手的缓慢拉伸,而是采用了爆发式的训练动作:包括10组木箱跳跃,以及10次短距离冲刺跑。通过大幅度的爆发动作可以快速提升神经系统兴奋性,并提高肌肉的伸展度,仅需极短的时间就可以令其进入最佳训练状态。

早上6点:回到房间,淋浴后上床继续休息。

早上10点:早餐,当日是以燕麦粥为主。

中午12点:去拳馆进行10回合拳击实战训练。

在实战之前,泰森会先进行跳绳、空击和移动靶来进行热身,此后泰森会和不同的陪练进行至少10回合、每回合3分钟的实战练习。

下午2点:午餐:牛排、意大利面、果汁饮料。

下午3点:拳击训练,然后是60分钟固定自行车训练。

下午的拳击训练更注重基本功和各项素质提升,包括速度球训练和强化重拳力量的重沙袋击打训练。

泰森会带上较薄的手套来击打沙袋,他先用左手将沉甸甸的沙袋向前一推,当沙袋弹回来之时,泰森配合摇闪技术挥拳打向沙袋。

泰森表示:“没有任何训练能比打重沙袋更提升重击能力。大腿蹬地,通过臀部和胯部的扭转将力量最大程度砸向目标,这就是重击的秘诀。”达马托深知重击的重要性,从泰森13岁起就让他训练打击重沙袋,并且不断加大沙袋重量,当泰森19岁时已经能将其他人无法推动的沙袋打得如爆炸般震动。

泰森的攻击姿势压得非常低,屈膝爆发出拳加上反作用力的冲击,对大腿肌肉刺激很大,而此后1小时的固定单车在强化心肺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大腿肌群。

下午5点:力量素质训练。 在2小时之内,泰森会总共完成2000个仰卧起坐、500~800个双杠(平板)臂屈伸、500个俯卧撑、500个30公斤杠铃耸肩以及10分钟反向背拱头顶地的桥式颈部肌肉训练。早在上世纪80年代泰森就采用了当今非常流行的高次数的循环训练计划,他将力量训练分为10个循环组,每组包括:200个仰卧起坐、25~40次双杠(平板)臂屈伸、50次俯卧撑、25~40次双杠(平板)臂屈伸以及50次杠铃耸肩。当完成10个循环组之后,他会在地板上做10分钟的反向桥式训练。仰卧起坐、俯卧撑和臂屈伸强化了泰森的核心肌肉和上肢力量。

杰夫刘易斯 比迈克泰森牛B的人比黑熊还庞大的体格

  当看到巨无霸杰夫·刘易斯的时候,没人能掩盖住自己的惊讶,即使是像迈克·米勒这样的顶尖大力士。现年35岁的刘易斯身高6英尺3英寸(1.90米),体重539磅(244公斤),体格比一头成年黑熊还要庞大!他的大腿围超过许多人的臀围和胸围。他的小腿围、臂国和胸围也分别达到了29英寸(73厘米)、25英寸(63厘米)和65英寸(165厘米)。迄今为止所有项目的运动员中,只有柜扑世界冠军亚伯勒的体型比他更庞大。

  世界上极限力量最大的人

  不过,千万不要认为刘易斯是个脂肪堆积的超重者。他的力量比他的体型更令人惊讶。他是当今世界上极限力量最大的人。他能用标准杠铃深蹲1202磅(545公斤),台式深蹲2.81吨,台式腿举37.15吨。在表演台式深蹲或台式腿举时,坐满人的公共汽车、装满货物的卡车、消防车,甚至火车机车都成了他表演的工具。2003年,当他在达拉斯体育场数千名观众面前台式腿举起一辆重37.15吨的重型卡车时,在场的著名壮汉、四届“世界最强壮男人”大赛冠军玛格纳斯·沃尔·玛格纳森感叹道:“刘易斯简直是从外星球上来的,他的力量能轻松压倒我们每一个人。”

  橄榄球场上的“重型坦克”

  虽然有着令人望而生畏的体重,刘易斯却丝毫没有笨拙感。他的运动能力比很多体重只有他1/4的男人还要强。他的百米成绩是12秒26,立定跳远3.22米。除了力量项目,他还喜欢橄榄球、短跑和跳远。当他在橄榄球场上疯跑的时候,简直像一辆横冲直撞的坦克。虽然橄榄球运动员大都身强力壮,还是很少有人敢阻拦他。可惜刘易斯缺乏耐力,而且没有一点战术意识,否则NFL又要多一位“金刚”级的超级明星了。刘易斯还渴望参加自行车比赛,但这个梦想基本已经破灭了,因为根本没有能承担他那么大体重的自行车。

  大力士之家

  查查刘易斯的家谱,你会发出这样一种感叹:有这么好的遗传优势,想不成为大力士都难。刘易斯的父亲获得过好几届全美力量举冠军和职业腿举冠军,祖父也是著名的大力士。刘易斯的母亲也出生于“大力士之家”,与刘易斯的父亲志同道合。用力量台深蹲和腿举汽车,这种一般人既陌生又异常困难的事情,对刘易斯家的男人来说可谓是既亲切又简单的事情。

  刘易斯认为家庭对于他强壮体格的塑造至少有三点作用。第一点当然是遗传因素,但是后面两点更为重要。刘易斯说:“我家里堆满了力量训练的书籍、录像带。我们家看的电视节目总是和力量有关的,聊天话题也都是深蹲、腿举等等。父亲从不要求我进行力量训练,但他把力量世界所有的美都展示在我面前。我从小就崇拜保罗·安德森,并且发誓要成为世界上力量最大的人。我想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渴望成功或想出名,而是因为力量世界对我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刘易斯认为,家庭对于他的最大帮助,是让他从小就使用最高效的力量训练方法,几乎没有走过什么弯路。刘易斯说:“我在家就能得到非常权威的指导。我10岁的时候对于力量训练的了解就超过了很多所谓的力量教练。”刘易斯的家人几乎个个都是力量训练专家,他们教刘易斯使用各种力量训练器械,向他演示正确的动作,并且告诉他哪些训练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刘易斯说:“每当我看到一些人花比我还多的时间进行力量训练,却因为方法的错误收效甚微,甚至一无所得的时候,都会感到幸运。我的强壮有一半来源于我的家庭。”

  训练原则

  刘易斯有一条著名的训练原则:一定要快乐地训练。他的父亲从小就告诉他,不管做任何事,如果快乐地去做,就会事半功倍。如果变成了一种负担,结果就会相反。正因为这样,刘易斯一直反对“苦行僧式”的训练。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付出艰苦的努力就能获得强大的力量。刘易斯说;“你应该从大强度的力量训练中获得快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还是放弃力量训练的好。”

  刘易斯的另一条训练原则是:精选训练项目。不熟悉他的人,经常为他能在生活中同时做很多事而感到惊讶。刘易斯能够做到这一点,秘诀是他做任何事都只抓关键环节。力量训练的关键环节就是核心力量项目。刘易斯认为很多人苦练力量最后却一无所获,症结就在于他们把过多的时间花在非核心力量项目,如卧推、弯举上。刘易斯说:“你听说过哪位卧推冠军成为大力士,或者哪位大力士的卧推重量超过660磅吗?”根据这一原则,他把精力集中在腿举、深蹲、腿屈伸等少数几个最有效的核心力量项目上,而且大量使用力量台和载重汽车这样的大家伙。整天蹬扛这些数吨重的东西。他的力量能不迅速增长吗

  刘易斯的第三条训练原则是:瞄准极限力量。刘易斯认为,极限力量和力量耐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目标,它们不可能同时达到。例如,深蹲1200磅的人,很难在1000磅深蹲次数的比赛中获胜,反过来也是一样。力量举、奥林匹克举重属于极限力量运动,壮汉运动是力量耐力运动,而职业深蹲、职业腿举和台式举重既有极限力量项目,也有力量耐力项目。虽然刘易斯对所有的力量运动都有浓厚的兴趣,但他把自己的目标明确地设立为:获得最大的极限力量。刘易斯说:“我经常参加力量举和职业腿举中的极限重量项目。但我从不参加‘世界最强壮男人’大赛,或者深蹲固定重量比次数的项目,因为力量耐力不是我的强项,也不是我的目标。”

  力量世界的朋友和对手们

  大力士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在两年以前,布伦特·迈克塞尔还是当之无愧的大力士之王。但现在迈克·米勒、弗拉迪斯拉夫·阿尔哈佐夫、保罗·查尔德瑞斯、安迪·博尔顿和刘易斯都超过了迈克塞尔,并且跨进了“杠铃深蹲1200磅”的门槛。虽然刘易斯目前位居大力士之首,但在深蹲成绩上和几位主要对手的差距并不大。而且他的体重几乎是对手们的两倍,这一点经常遭到攻击。例如有人说刘易斯的杠铃深蹲重量还不到体重的3倍,在相对力量(杠铃深蹲重量上只是业余水平。刘易斯反驳说,杠铃深蹲受到腰部承重能力和平衡能力的限制,并不能准确地体现绝对力量。只有台式腿举和台式深蹲才是绝对力量的标尺。刘易斯说:“我希望大家在力量台上比赛力量,而不是在媒体上较量口舌。”

  “杠铃深蹲与台式两项之争”由来已久。台式腿举和台式深蹲(合称“台式两项”)是最古老的力量项目,它们使用载重汽车等各种配重,加重范围大,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20世纪以前,“台式两项”一直是最重要的力量项目。但进入20世纪以来,杠铃深蹲逐渐取代了它们的位置。杠铃深蹲用杠铃杆代替了力量台,杠铃片代替了五花八门的台式配重,使用方便,而且能提高全身力量,但腰部承重能力、平衡能力和杠铃杆本身都极大地限制了加重范围。力量举比赛的深蹲使用杠铃,而职业深蹲、职业腿举和台式举重的深蹲和腿举都使用力量台。近年来刘易斯一直垄断着台式深蹲和台式腿举的王座,早就是“古典力量举之王”了。现在他进军力量举,就是为了在整个力量世界都成为无可争议的王者。但目前在杠铃深蹲上区区几磅的优势,显然不足以令对手们信服。

  和刘易斯一样,同时在杠铃深蹲和台式两项上征战的还有弗拉迪斯拉夫·阿尔哈佐夫、保罗·查尔德瑞斯、布伦特·迈克塞尔、史蒂夫·高金斯、恰克·沃卡伯、柯克·卡瓦斯基和希恩·海曼。在刘易斯看来,他们才是真正的对手。刘易斯说:“不管在哪项力量运动的决赛中,我都会遇到他们中的几个人。虽然我们互相竞争,互不服气,但我把他们都看作朋友。”在刘易斯看来,他们就像是一群正在向山顶攀登的登山运动员。虽然大家都想第一个登上山顶,但如果没有同伴们的支持,这一点是不可能做到的。

拳击运动员的脖子大概是所有运动员中最强壮的了,因为头部是拳击手主要的打击目标,所以为了能最大限度的承受击打,拳击手需要针对脖子进行很多训练,力求脖子强壮,稳固,不会因为击打而大幅摇晃,甚至更危险的情况。而泰森作为拳击手中的佼佼者,颈部肌肉的强壮自然不会差。

其实不只是泰森,我们看现在的重量级拳王,安东尼约书亚的脖子,维度也是比头部更大的。

颈部肌肉的练习是包含在所有拳击手的日常健身中的,而泰森粗壮的脖子也就来源于这些训练。

比如颈桥,用头和双腿支撑住全身,并且用颈部控制头部绕环。对于健身新手来说,这是个很危险的动作,应该做好充分的热身,以及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做到。

然后再比如负重颈部绕环,比如像下面梅威瑟这样,用特质的头盔增大颈部承受的重量。

在比如安东尼约书亚这样的,直接用牙叼住重量,当然了会对牙齿有一定伤害,普通人大可不必这样练。

此外还有那些健身爱好者都熟知的,肩部三角肌训练的动作,都会锻炼到颈部周边的肌肉群,也会有强健颈部的效果,比如下面这个耸肩。

对于其他的格斗运动,脖子的强壮也都很重要,所以不只是泰森,其他很多格斗运动员,都有脖子粗的特点。

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也不是伙夫,也有可能是拳击手哦。

说起拳击我们不得不联想到泰森,他在拳坛就是一个神话。如果不是恩师达马托的去世,泰森还能保持更久的连胜纪录。泰森不仅擅于进攻,他的出拳正如我们所说“稳准狠”,他的防守能力也很强。泰森硬抗对手的能力很可怕,只要对手不打到他的要害,泰森基本都能硬扛下来,这抗击打能力确实出色。那么竟然大家都是职业拳手,为何唯独泰森特别抗打,当你看了他的脖子就能明白。

拳击运动员对于身体素质要求很高,什么技巧,寸劲,敏捷,这些在绝对力量面前,真的是不堪一击。泰森身高身高178,但是体重达到了100公斤,这身体完全是被肌肉包裹了。他把身上能练的地方都练了起来,就连脖子都比一般拳手粗太多。

我们常说看一个人打架是否厉害,外行看腹肌,内行看背,专家就看脖子。脖子上的肌肉非常难练,但是泰森已经把脖子的肌肉练得非常厚实,脖子比头都还要粗。虽然这样的身形看起来不好看,不过作为拳击运动员那是相当有利。

泰森练成这样比头都还粗的脖子,私底下的付出非常巨大。他的训练量一般运动员根本吃不消,看看他对于脖子的训练方式,完全就是在挑战人类的极限。如果脖子没有强大肌肉群保护,自己的力量不够出色,要做泰森这一动作,很有可能把脖子给弄脱臼。

泰森抗击打能力强是全方面的,他的训练也是非常繁多。跳绳,游泳,深蹲,举重,跑步,泰森在达马托的指点下,完全锤炼成了“机械战士”。

我们如果在现实生活遇到跟泰森这样体形的人,避开走才是上策。泰森身上确实有很多争议点, 不过不可否认他 是近代最伟大拳王之一。现如今各种哗众取宠,靠点数赢比赛的事泰森不会做。要么你把他KO,要么就是被泰森KO,这才是最纯粹的拳击!

泰森是个美国W丅O金腰带拳击冠军,其身体训练就是为提高自身的打击和抗击打能力。如何使脖子比头粗,相信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具体训练、营养、保健等方法曾有专门纪录片,有兴趣的可自己找一下!

首先是天赋,其次是后天的努力训练。

遗传基因就是一种天赋,

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够“突变”,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最适合自然的个体。泰森就是一个天赋的拳手,难怪他的教练达马托当时六十多岁了,第一次看见泰森,就说,我的后半辈子,为你而活,我要把你培养成世界冠军。

泰拳的训练也是极其刻苦,加上达马托几十年的教练生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这些动作当然只是泰森练脖子训练一种方法,肯定还有其它方法,还包括营养、恢复、等等一系列体系。

正是因为泰森特殊长期专业化训练才会使的泰森有特殊结构身材的,也跟人种基因有遗传关系的,泰森是黑种人,黑种人本来基因就是强悍的,凶猛的彪悍的,再加上后天专业化训练所以泰森造就一身不同寻常的肌肉群,正是因为泰森脖子说是比自己头还大就是这个原因,脖子粗大,颈动脉粗大,心脏血流向上,供给大脑血液充足,使的泰森大脑灵活,动作协调,反应灵敏,出击有爆发力,所以泰森一直是在搏击散打中处于不败之地,称为拳王?

身体素质好,天生占一部分,外加对于脖子的抗击打性做专业性的训练,以达到头部超强抗打的能力,脖子粗只是外像,头部能挨多次重拳而不倒才是目的,播求的脖子训练也很有一套,

因他当拳王之前是做厨子的,所以他脖子粗。

从来不相信天赋

进行专业格斗训练的人,无论是拳击跆拳道泰拳散打,都会特别注意颈部力量的训练,增加头部的抗击打能力,否则在格斗中特别容易被击倒。所以不是练拳击的人脖子粗壮,而是练习拳击的人会有意识的使脖子变得粗壮。

遇到菜花耳和脖子粗壮的人都要绕着走

可以这样说,职业拳击运动员的脖子是所有运动中最强壮的了,因为在比赛中,头部是对手主要的打击部位,而不够发达的脖颈很难快速的做出避闪动作以及承受巨大的打击,所以说一个强大而又结实的脖子是拳击运动员的基础条件。 泰森是一位极具天赋的拳王,不仅仅拥有着天生的神力与超强的抗击打,他还在恩师的教导下刻苦训练拳击。90年代的泰森可以说所向披靡,很少有拳王愿意与他同台竞技。泰森确实是一位传奇拳王。

前世界拳王泰森,他的脖子和正常人不一样,要粗很多,但这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后期训练练成的,为了达到这种程度,泰森做了大量的针对脖子的训练,并且这种训练也不是一时能练成的,需要一日复一日的专业练习。泰森很小的时候就被他的养父严格要求,早晨天不亮就要起床跑步,跳绳,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等,一直到天黑。从13岁到20岁每天从不间断,仿佛泰森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只剩下训练了。泰森坚持了下来,并且很好地完成了这些在同龄人眼里枯燥乏味并不敢想象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抱怨,只是默默地做着他认为他应该做的事情。

现在泰森的脖子比他的脑袋还要粗一圈,为了达成这种成果,需要付出什么?网友们们认真地思考一下吧。想想这种训练的难度就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泰森的训练程度非常地夸张,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别说一般人能否做到,估计一些职业拳手也不敢轻易地尝试吧。在这里友情提醒大家,专业动作请勿模仿!

其实,泰森之所以能够成为拳王,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系,他从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打架,他特别想打赢每一次架,从而迷上了拳击!

其实泰森之所以能够成为拳王第一和他的从小的痴迷有关系,第二点就是和他变态一般的训练有关系,其实我们拿到泰森的一日训练表,我们就知道泰森为什么能够一直称霸拳王了,凌晨五点的时候,泰森就起床了,简单洗漱过后并进行了三英里的晨跑,在晨跑之前,泰森会选择完成认真的热身的训练,而泰森的热身并不是如同我们平常的热身一样会去缓和自己的身体机能,而相反的是,泰森则是采用爆发式的训练动作来提高自己的一个灵敏度。也提高自己肌肉的延展性,让自己的身体快速处于良好的一个运动的状态!

早上六点就回到房间上床休息,十点进行加餐,十二点的时候去拳馆进行训练,在实战训练前,泰森也会选择利用跳绳空击和移动靶来进行热身,以保证泰森在轻精力充沛的状态下能够应付对手,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疲劳战术的可能性,而泰森面对训练以及实战都是毫不留情的。但是这也导致了很多陪练,因为被泰森打伤而放弃工作。正是因为泰森的专注训练和认真对待,才会有泰森后来成为拳王的可能!

二下午两点要进行加餐,三点的时候泰森会着重于拳击训练,并且还有近一个小时的单车时间来保证自己的几率,下午五点的时候,他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力量素质训练,两个小时之内,仰卧起坐就达到了2000个以上,500个俯卧撑,500个30公斤杠铃,耸肩等肌肉拉伸,这对于常人来说是非常非常疯狂的,而这也炼就了泰森的非常强大的力量和体能。七点的时候又进行加餐,八点的时候又开始了30分钟的单车训练,来保证自己的体质比以及心肺力量。正是因为泰森近乎疯狂的训练,才有了后来的拳王!

泰森身矮臂短,必须在较近距离才能攻击对方,所以对距离的要求比一般拳手更高比如,一般拳击手的攻击范围如果是05-15M,那泰森的攻击范围可能只是04-12M,如果双方距离总保持在10-15M之间,这对泰森是非常不利的怎么能尽可能长时间地把距离控制在05-10M附近,这是泰森首先要解决的而对方的刺拳就是阻止他逼近的最有效武器,近距离的上勾平勾对矮个拳手的威胁也很大,这也是要考虑的

针对这种身体特点,业余时代的泰森就在达马托鲁尼的教导下磨练了一套逼近对方的方法达马托以前的弟子帕特森在五十年代的重量级拳坛也是属于相对矮小的,而且他没有泰森粗壮,但他照样能成为世界拳王,看来达马托的训练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而要做到这点至少在以下几方面要格外加强,泰森和他的大师兄帕特森在这几方面做的都非常出色:

1)双手对头部的防护

似乎是老生常谈,拳击手都知道应该随时举起双手保护头部(罗宾逊阿里伦纳德哈梅德等另类风格的除外),但是同样是'防护'还有严谨和疏松的区别可以这么说,近20年的职业重量级拳坛,泰森可能是对头部尤其下颌防护最严密的拳手,咱们回想一下泰森的经典动作,双拳几乎是顶在自己下巴上(甚至有些做作了),其他人包括以技术好著称的老霍风格保守的老刘甚至跟泰森体型风格有些类似的莫里森都没有这么严谨的防护动作,谁看见过老霍拳头紧贴着自己下颌稳步前进:)这样严谨的防护动作是多年被教练疯狂鞭笞才形成的,这也让泰森可以用他习惯的姿态冒着对手的炮火前进而不用担心被冷拳突击下颌导致被动还记得霍亚对马约加时小马突袭得手的那记上勾拳吗颠峰时期的泰森是很少被这样击中的,因为他的双拳就挡在那个位置

2)头部的躲闪

受人体骨骼的限制,头部的动作幅度不是很大但是在拳击场上,配合腰位的高低起伏双手的遮掩拦挡,拳手的头部躲闪的范围还是够用了前面已经说过了,一般拳手面对泰森这样随时想逼近的矮个运动员,最有效的阻止武器是刺拳但是,所谓枪扎一条线棍扫一大片,直线前进的刺拳因为攻击点狭小,反而容易躲避,头部只要移动一点距离就能躲开刺拳的锋芒(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中因为刺拳运用频率最高且速度最快,所以还是比赛中击中次数最多的拳法)泰森头部躲闪动作的敏捷灵活,纵然不能说是20年来重量级第一,起码也是一流水准,这就使他能用最小的代价挨最少的刺拳完成对敌方的逼近

3)躯干的防护

拳击圈有句俗话,'杀死身子,头也就死了',意思大致就是对躯干的攻击可以导致头部防护的松懈,最终让头部变成一个无防护的理想目标(呵呵个人理解)泰森的标准防护姿势就是拳贴下颌肘夹两肋,一双手臂就像披挂在上身的铠甲一样高大拳手打泰森的头部很容易但打泰森两肋就难了,必须压低重心侧身用勾摆拳才可能奏效问题是这种动作的幅度太大,在泰森这种相对矮小迅速的对手面前用这种动作很容易吃到反击拳因此身材矮小的特点在对躯干防护上反倒成了优势

以上三点都是关于防护的,有了这样严密的防护,泰森自然能冒着对方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4)简单有效的步法

不怕对方的出拳是前提,但是想逼近到自己预期的理想距离这就要靠步法了泰森的步法和前辈阿里伦纳德以及同辈的霍利是两种类型阿里型步法特点是:步距不定,方向多变,总是处在频繁移动中(对那些小碎步我管它叫微调)是个妖气十足不好捕捉的目标而泰森的

步法和利斯顿哈格勒巴雷拉有类似的地方,特点是步伐稳健,相对步距比较大,优点是重心稳定,能随时扛重拳更能随时打出重拳随时扛重拳的经典反例就是

王子在展现灵活步法时挨了巴雷拉一拳后差点表演体操动作,

还有就是同样步法灵活的朱达被茨尤一拳打成'抽了'的赵本山:)而泰森巴雷拉这样步法稳健的拳手永远不会被一记突发重拳打的如此狼狈随时打出重拳就更好理解了,步伐稳健有利于随时蹬地发力,免去了从虚步到实步那片刻的转换时间

但是泰森和其他步伐稳健型拳手还有个小区别,他最后一步幅度比较大,突袭性非常强别的步伐稳健型拳手可能是发现机会后才大步突进,而泰森主动性更强,经常是进入对方攻击范围(此时还不是泰森的理想攻击范围),在躲过对方一记刺拳阻击(或者虚发一记刺拳干扰对方视线)后突然跨一大步就进入近距离,然后'马上'展开组合拳,这往往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值得注意的是'马上',泰森有时候并不详细观察对方的防护姿态而是直接打出组合拳,这种2-4拳的组合我猜是泰森在训练中重复过无数次的,以至于下意识就能挥出若干套(有点类似传统武术的套路,不过更简洁)也许这套拳法会被对方同样无意识的标准防护姿势挡住,但作为突击方的泰森已经在此刻占据了先手,他可以利用对方的慌乱相对从容地观察对方的站位防护等,再有的放矢地打出后续重拳这种技巧最经典的场景就是泰森两度击败布鲁诺的时候,泰森都是靠前期命中率不高但凶狠快速的出拳把布鲁诺逼到死角,并迫使布鲁诺放弃常规姿态采取双手护头的纯防御姿势,然后'相当从容'地观察了一下再打出更凶猛的组合拳结束比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688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