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铃颈后推举怎么做?

杠铃颈后推举怎么做?,第1张

开始姿势。双脚紧紧的撑住地面,腰部弯曲,把杠铃从支架上去下来,抬到头的上方。

>02

做动作的技巧势。把杠铃从头上放下至眼睛或眼睛稍下的位置,吸气。向上举起杠铃,完成动作后呼气。握距要使前臂运动至下部时小臂与地面垂直,不要完全伸直手臂,这样会减少对肱三头肌的锻炼。杠铃仅仅在头部上下运动,所以锻炼位置平均分布在三角肌的前束和侧束。

>03

做动作的技巧势。把杠铃从头上放下至眼睛或眼睛稍下的位置,吸气。向上举起杠铃,完成动作后呼气。握距要使前臂运动至下部时小臂与地面垂直,不要完全伸直手臂,这样会减少对肱三头肌的锻炼。杠铃仅仅在头部上下运动,所以锻炼位置平均分布在三角肌的前束和侧束。

共3图>04

常见错误:1、请将动作幅度做大最大。2、握距不要太窄,也不要太宽。

3、不要用力向前移动臀部。

三角肌

颈后的推举对颈椎压力非常大,按解剖原理杠铃颈后推举是练习三角肌前束和中束,是冠状面运动,往往被以为是练三角肌后束的,如果肩带没有向后打开,会导致颈椎向前,长期导致颈部后侧肌肉劳损,对颈椎不好

很多人在锻炼肩部肌肉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用推举这个动作。而杠铃肩上推举是几乎所有人都会练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好处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肩带部分的肌肉的协调性,可以增强肩部的肌肉力量,让我们的肩膀变得宽大好看,练出气质去来。

一般来说,做肩上推举的时候,都是将杠铃推起到双臂伸直,但是手臂不锁死。杠铃向下的时候,将杠铃放在颈部高度。

推起的时候,主要发力的肌肉是三角肌的中束。而三角肌的前束这个时候发力比较少,相当于辅助发力的作用。这个时候主要锻炼的就是三角肌的宽度。

但是现在却有很多人,觉得用颈后的肩上推举练三角肌中束,更加有效果。这实际上是大错特错了。

相对颈前的推举,颈后的推举更多的其实是三角肌前束在发力,而这个时候中束发力少之又少。所以想用这个动作去增加肩部的宽度,是无法做到的。

我们的三角肌前束发达,可以让我们的肌肉从体前看起来更加饱满,让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链接,整个体前看起来就非常漂亮了。

中束发达,可以让我们的肩部宽度更好,肩宽的人会更有气质,并且只有肩部宽了,才能拥有好看的肩腰比例,让腰部显得更细。

做颈前推举的时候,双手宽握距,让杠铃向下的时候,小臂可以垂直于地面,并且这个时候,我们的手臂尽量在身体两侧运动,充分发挥我们三角肌中束的力量,达到刺激的目的。

这样一来,可以保护我们的手肘,避免肘关节遭受过大的压力,并且可以充分的锻炼肌肉的力量和围度。

但是,当我们做颈后的推举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让我们的大臂向后旋转一定角度,这样一来,我们的三角肌前束会在颈前的基础上,再收缩一些。

进行推举的时候,三角肌前束就会变成肩部三个部分最紧张的一个部分,收缩发力也是最充分的一个部分。所以达到的锻炼效果也是最充分的一个部分。

用这个动作锻炼肩部肌肉,这个部分最容易疲劳的,它疲劳之后,这一组动作也就结束了。更不要提还没有充分锻炼的中束肌肉了。

所以用颈后推举这个动作,不是不能做,而是说,这个动作锻炼的部位不要搞错了,以免达不到锻炼想要的效果。如果搞不清楚自己在练什么,那么就不要练了。

提起中医骨伤疗法,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孙树椿的孙氏手法可谓知者甚众。当人们出现手麻无力、胳膊疼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时,中医骨伤科医生运用孙氏手法中的“扳脖子”方法,不仅可以在短期内缓解患者疼痛,还能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

但由于操作技巧性较强,中医手法往往只被少数专业人员使用。在2009年度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中,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副院长朱立国,在孙氏旋转手法的基础上,改良创造的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获得了二等奖。他的这项研究首次评价了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增加了应用的可重复性。目前,该方法正在50多家医疗机构推广。

按循证医学方法验证中医手法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症中,颈椎病被列为第二大顽症。有调查报告称,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已达到173%,其中约60%属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而中医手法因方便易行、费用低廉、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成为该病临床治疗主要方法之一。据悉,目前临床上94%以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症状。

“与针灸、中药治疗相比,中医骨伤治疗虽然从诊断到病名都与现代医学联系相对紧密,但传统旋转手法操作是由医生凭经验独立完成,其旋转角度及发力时间和力度难以控制与规范。初学者稍微掌握不到位,就容易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对颈椎造成损伤。”朱立国认为,目前对中医手法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多局限于一般经验总结,缺乏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为此,在2000年,朱立国开始着手研究制定中医手法治疗的规范。“有了规范,才能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验证中医手法治疗疾病的效果。”朱立国说,以前西医专家对中医手法不接受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觉得中医手法容易造成人体的损伤。实际上,只要将中医手法规范在人体正常生理范围内,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其造成损伤的概率极低。

判定疗效不靠感觉靠仪器

起初,朱立国希望直接从有明确疗效的传统手法着手研究。但后来他发现,由于运用中医手法的医生存在个体差异,直接导致其治疗效果不一。于是他决定改变思路,看能否对传统中医手法进行创新。

“通过临床试验,我们在中医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基础上,慢慢归纳出了旋提手法。”朱立国说,旋转手法中最可能出现问题的关键步骤是“旋”和“提”,原先都是由医生瞬间完成。经过改良,他们根据旋转手法放松局部肌肉和调整微细结构的作用机理,制定了新的旋提手法操作步骤,将“旋”与“提”两步分离。“旋”由患者完成,当患者的关节旋到绞索处于紧张状态时,医生只要轻轻一提拉,就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旋’和‘提’的分离也是这项研究的主要亮点。” 朱立国说。

规范了操作步骤后,朱立国带领的课题组开始收集有效数据。通过研究,他们找到了颈椎旋提手法平均预加载力、作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加速度、扳动位移及扳动冲量等一系列力学参数。随后,朱立国将临床力学参数用于模拟旋提手法的程序,建立了旋提手法动态力学模型,形成一套新的中医手法考核办法。朱立国说,这种考核办法使对中医手法疗效评价的基础研究不再单纯依靠病人疼与不疼的主观感觉,而是通过仪器收集的发力时间、作用力等相关数据,检测初学者手法操作的力学要素是否达到要求。“就像心脏按压训练一样,按压的力度准确、频率得当,仪器会显示绿灯,合格;如果操作不当,仪器则显示红灯,不合格。”

旋提手法在国内外推广

朱立国认为,临床研究与机理研究互为因果,临床上规范了才能进行机理研究,机理研究明确了,可以进一步促进临床发展。以此为切入点才能促进中医骨伤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为此,朱立国率领课题组首次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量化主要效应指标的研究方法,评价了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用自主研发的人体压痛力学定量测试仪等仪器,对不能量化的主要效应指标(颈部压痛、颈椎活动度)进行量化研究。经第三方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处理后证实,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率为9151%、愈显率为5644%,无不良事件发生,明显高于对照组牵引治疗6442%的有效率和673%的愈显率。

朱立国等人的这项研究正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方法和全国骨伤科行业标准推荐方法在国内外推广。一份最新统计表明,在全国各医院用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6万多个病例中,有效率均超过90%,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目录 1 拼音 2 疾病分类 3 疾病概述 4 疾病描述 5 症状体征 6 疾病病因 7 病理生理 8 诊断检查 9 治疗方案 91 治疗 92 术前准备 93 麻醉要求 94 术中注意点 95 术后处理 96 护理 97 出院标准及随访 10 预后及预防 附: 1 治疗颈部肿块的穴位 1 拼音

jǐng bù zhǒng kuài

2 疾病分类

普通外科

3 疾病概述

颈部肿块是颈部最常出现的疾病之一,国外学者Skondalakis对颈部肿块的诊断总结出一条“80%规律”:①对于非甲状腺的颈部肿块,有大约20%属于炎症、先天性疾病;而其余80%属于真性肿瘤。②对于属于真性肿瘤的病人中,又有大约20%属于良性肿瘤,80%为恶性来源;同时与性别有关,女性约占20%,男性占80%。③在颈部恶性肿瘤中,有20%为颈部原发,而绝大多数为来源于全身其它部位恶性肿瘤的转移灶(占80%)。④颈部的转移灶有80%来源于头面部,20%来源于人体躯干部位。必须引起重视的是颈部所有的转移癌中仍有约20%的患者尽管进行了临床、影像学、细胞学及实验室检查,最终甚至至死仍未找到原发病灶,称为隐匿性原发癌。

4 疾病描述

颈部肿块是颈部最常出现的疾病之一,国外学者Skondalakis对颈部肿块的诊断总结出一条“80%规律”:①对于非甲状腺的颈部肿块,有大约20%属于炎症、先天性疾病;而其余80%属于真性肿瘤。②对于属于真性肿瘤的病人中,又有大约20%属于良性肿瘤,80%为恶性来源;同时与性别有关,女性约占20%,男性占80%。③在颈部恶性肿瘤中,有20%为颈部原发,而绝大多数为来源于全身其它部位恶性肿瘤的转移灶(占80%)。④颈部的转移灶有80%来源于头面部,20%来源于人体躯干部位。必须引起重视的是颈部所有的转移癌中仍有约20%的患者尽管进行了临床、影像学、细胞学及实验室检查,最终甚至至死仍未找到原发病灶,称为隐匿性原发癌。

对于颈部原发的肿瘤,局部根治疗效可靠。而对于颈部的转移癌,必须首先找出原发部位,在原发部位病灶控制的条件下,可同时行颈部淋巴清扫术,同样可获得较好疗效。而对于原发部位不明的颈部转移癌,可针对转移癌作颈部淋巴清扫术或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并继续寻找原发病灶,此类患者疗效不佳,预后不良。

5 症状体征

①颈部外形、皮肤颜色。静脉怒张,肿块部位、大小、数目(分散或融合)。②肿块形状、硬度及移动性,可否随吞咽活动,波动、搏动、震颤和杂音,③肿块邻近器官是否受压或受累,气管移位或声音嘶哑,霍纳(Horner)综合征。④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颈部肿块转移癌。

6 疾病病因

根据发病原因,一般将颈部肿块分为先天性、炎症性和肿瘤性三类。

7 病理生理

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8 诊断检查

诊断

1详询病史,包括:①肿块初起的准确部位及时间,有无结核、外伤、炎症及溃破史。②肿块发展速度及方向,肿块的移动性与硬度有无改变,有无压痛及搏动感。③有无气管和食管受压征象,有无口腔或耳、鼻、咽喉疾病,有无新近发生的呼吸系或消化系疾病。④曾接受过哪些诊断和治疗措施,疗效如何。⑤有无任何恶性肿瘤史。

2体检时应注意:①颈部外形、皮肤颜色。有无静脉怒张,肿块部位、大小、数目(分散或融合)。②肿块形状、硬度及移动性,可否随吞咽活动,有无波动、搏动、震颤和杂音,透光试验如何。③肿块邻近器官是否受压或受累,有无气管移位或声音嘶哑,有无霍纳(Horner)综合征。④其他部位有无淋巴结肿大,肝、脾是否肿大,颈部肿块是否为转移癌。

3检验:查血象及血沉,注意白细胞形态,有无血液系统疾病。

4诊断不明确时,应进一步作下列检查:

(1)X线检查:①胸部透视或摄片,注意气管位置,胸骨后、纵隔及肺部有无肿瘤阴影;②钡餐检查,注意食管有无移位、阻塞或静脉曲张;③颈部摄片、CT、MRI或血管造影。

(2)诊断性细针穿刺:注意穿刺液性质,并作细菌学及细胞学检查,如怀疑为冷脓肿,应行潜行穿刺。

(3)请有关专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会诊。

(4)超声及放射性核素检查。

(5)必要时作肿块活体组织检查。

9 治疗方案 91 治疗

1良性肿瘤可予手术切除。

2甲状腺癌见甲状腺肿瘤节。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见恶性淋巴瘤节。

3转移性癌肿应与放射治疗科及原发病所属科室医师共同研究治疗方案。

4颈淋巴结结核应及时进行抗结核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脓肿形成并伴继发感染者,须切开引流;较大的孤立病灶或伴有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或窦道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前后应予抗结核治疗。

92 术前准备

较广泛的颈部手术,术前2h开始给予抗生素,配血200~800ml备用。

93 麻醉要求

与麻醉师共同研究决定,选用局麻、颈丛麻醉或气管内插管全麻。

94 术中注意点

1应熟悉颈部解剖,切勿损伤重要器官、血管、神经及胸膜。动脉及大静脉损伤可引起大出血及空气栓塞,遇有出血时应先以手指压迫,然后缝合或结扎止血。非根治性颈部手术,伤及颈内静脉时应争取修补,不得已时才结扎;根治性手术也应保留一侧颈内静脉。左侧手术,注意勿损伤胸导管,如有损伤,应将其断端妥善结扎。

2颈部大手术随时有发生窒息的危险,应作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

3在颈动脉周围施行手术时,应先以普鲁卡因封闭颈动脉窦。

4.手术结束时,在创口内放置乳胶半管引流或用细导管作持续负压吸引。

95 术后处理

1注意有无呼吸困难,一旦发生,应根据其原因及时适当处理,必要时作紧急气管切开术。

2注意创口引流液的量及性质,量不多者,术后24h可拔除引流物,根治性手术在48h之后拔除。

3皮下如有积液或积血,量少时可用空针抽吸后以厚软敷料包扎,次日同样处理,直至积液消失,量多时,则视情况放置引流条或置管持续负压吸引。

4如无皮肤坏死,一般术后4~5d拆除缝线,根治性淋巴结清除术则在术后5~7d拆线。有创口感染时,宜立即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通畅引流,以免感染引起大出血。

5根据需要作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或中医中药治疗。

96 护理

1根治性手术后2~3d内,按需要予以特别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改变,协助咳嗽,吸出口鼻腔内分泌物。

2麻醉未苏醒前取平卧位,清醒后如血压正常,改为斜坡卧位。

3密切注意有无切口出血及呼吸困难等情况。床旁应备有气管切开包、吸氧装置、吸引器及其他必要的急救物品。

97 出院标准及随访

切口愈合即可出院。辅以化疗或放疗者可住院或在门诊继续进行治疗。恶性肿瘤出院后3个月、6个月及1年复查,注意有无复发或转移的早期症状;如无异常,以后每年复查1次。

10 预后及预防

无特殊预防方式。

治疗颈部肿块的穴位 大包

,每次1~3分钟,有利于清除穴位内部的瘀血,消除肿块,调理肺气,对肺部具有改善和养护功能。文献摘要:

膀胱

你好,皮脂腺囊肿又称为粉瘤,是因为皮脂腺管堵塞,腺体分泌物潴留而引起腺体增大所形成。皮脂腺囊肿有引起感染化脓的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才可以治愈,手术在良好的麻醉下进行,一般基本没有痛苦,如果位于颈部,一般手术后七天左右恢复拆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950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