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然后真相并非如此!
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其实就是逃出许昌的汉献帝——换而言之,有一刻开始,曹操手里的献帝是假的。试想刘备是皇叔,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为什么要沐浴更衣去草庐拜访一个村夫?为什么刘备绝不能让张飞动粗,要三个人一起毕恭毕敬地候着?真相只有一个:他们要见的是真的大汉天子,他们行的是朝拜天子的礼仪。
为什么诸葛亮平居敢自称“卧龙”?敢用龙来自比,难道不怕掉脑袋吗?为什么称诸葛亮是“卧龙先生”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这件事要追溯到诸葛亮年轻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在早年间一直处于隐居的生活,在隆中,诸葛亮,身为翩翩青年,能文能武,博览群书,所以,经常有小伙伴来找诸葛亮玩耍,诸葛亮也会以茶会友,没事的时候,喝喝小酒,唱唱小歌,吟吟小诗。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时常的精研兵法,所以,在和朋友交流的时候,往往能够惊艳全场,长此以往,诸葛亮“博学多学”的盛名广为流传,知道被江南的一位名士誉为“卧龙”
为什么刘备临终前会对诸葛亮说,“汝可取而代之”?因为这位就是大汉天子,终究还是汉室天下……
三顾茅庐其实是汉献帝和刘备之间的往返磋商。他内心的苦闷只有自己知道。《出师表》中,他说了那么许多,最后却说: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刘备的意思应该不是要诸葛亮自己取代刘禅,而是授权诸葛亮可以在必要时在刘氏子孙里选择比刘禅更合适的来取代他。刘备临死之前对诸葛亮说的那句“君可自取”的意思一直有所争议,有些人认为是刘备肺腑之言,比如陈寿,对此事评价就是“诚君臣之至公”。
也有一些人认为刘备只是为了让诸葛亮尽心尽力辅佐刘禅,所以用这句话来逼诸葛亮表明态度,比如像孙盛,就认为刘备这句话是“诡伪之词”。现在也出现了第三种意见,认为“君可自取”并非是让诸葛亮取代刘禅,而是授权给诸葛亮,如果刘禅昏庸无能,那么诸葛亮有权废立,在刘备其他几个儿子中选择贤能继位。
以个人观点,第三种意见比较可信,第一种可能性不大,而第二种说法显然最不可信。在中国古代,君王历来是家天下,皇位是传给子孙的,不大可能轻易让给其他人,特别是异姓。从这点来说,刘备不可能随便把皇位让给诸葛亮,所以不大可能。
第二种说法最大的问题是,如果诸葛亮真的有野心,也不是此时刘备一句话能逼得诸葛亮回心转意的。曹睿临死前托孤,让曹芳抱着司马懿脖子,嘱托司马懿不要忘了今日之情,结果还不是一样。而且既然这种话连陈寿都知道,那么肯定不是对着诸葛亮一个人说的,很多人都听到了刘备这句话。
这么试探肯定会产生很多流言蜚语,有野心的人也会蠢蠢欲动,诸葛亮如果真有异心,反而会被逼得篡位。以刘备识人之准,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所以刘备这么说,肯定是出于真心,刘备的本意,应该是希望诸葛亮监督刘禅,如果真的不行,可以改立其他皇室子孙。
其实在汉代,废立皇帝改立他人的事情有过先例,比如霍光就曾经废立了刘贺,改立刘询。所以刘备也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除了刘禅外,他还有刘永、刘理两个儿子,如果刘禅真的不可救药,换一个也不是不能接受。
刘备告诫刘禅,对诸葛亮要“事之如父”,也是希望刘禅多听从诸葛亮的话,尽量避免这种事情发生。而且这样也比较可以解释刘备为什么不是秘密对诸葛亮这么说,这也是为了减轻诸葛亮在废立时的阻力,废立是得到了自己的授权,并非诸葛亮专权独断。
所以个人认为第三种说法的可能性最大。而诸葛亮最终也没有辜负刘备的希望,尽心尽力为蜀汉效力,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信大家都听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里面讲的是刘备在临死前把还是很小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希望诸葛亮能辅助刘禅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心愿。同时还告诉诸葛亮“阿斗能扶就扶,不能扶自己为皇”?为什么刘备临时前要说这句话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刘备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的原因。
原因一,刘备快要离世时,他的旧部剩下的也不多,能担任此重任的就更少之又少了,张飞本可以算是这个少之又少的人,可惜的是他喜欢喝酒,喜欢喝酒本没有什么,但是因喝酒就误事就不行了。像有一次战役时,就是因为张飞喝酒,导致刘备家人都被掳走了,所以能担任此重任的似乎只剩下诸葛亮了。
原因二,诸葛亮确实有这个才能,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帮助刘备找到了光明道路,取得了三分天下的好成绩;是诸葛亮出的联吴讥曹策略,帮助刘备起死回生;是诸葛亮为刘氏集团集资备战,解决了刘备后勤之忧;也是诸葛亮的谐调荆益的人才,全心全意的为刘左将军服务,解决了刘备的后顾之忧。所以刘备绝对相信诸葛亮能担此重任。
原因三,他们的政治理念是一样的,都是要匡扶汉室正统,无论刘禅有多荒唐,但是他是正统的汉室呀,再加上诸葛亮这个人十分注重纲常,在他心目当中,君就是君,臣就是臣,他绝不会越俎代庖。所以刘备敢于把刘禅把自己的江山交到诸葛亮手上。
大家现在好奇的是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能理解,毕竟那时候的刘禅还很小,需要人来帮助他打理江山。那么刘备为什么要加上“阿斗能扶就扶,不能扶自己为皇,这句话呢?
原因一,刘备十分清楚诸葛亮在蜀国的位置,如果自己的儿子真的是昏庸无能,即使自己不说诸葛亮也势必会取代自己儿子的地位,与其这样不如由他自己说出来,要真到了那一步,诸葛亮好歹也得顾虑一下他的提携之恩,在加上他直接把这样的话说出来了,诸葛亮他还好意思坐上那个位子吗?
原因二,刘备心里十分明白诸葛亮并非是个不忠不义之人,相反他很重视自己的名声,绝不会背叛刘备。因为刘备对诸葛亮而言有知遇之恩,所以刘备故意说这句话是为了试探诸葛亮。而这时候的诸葛亮当然不能说遵旨,只能拒绝,还要表示自己对刘氏的绝对忠诚,让天下人都知道诸葛亮在刘备临死前所发的誓言,不得不佩服刘备的政治手腕。
原因三,是为了拉拢诸葛亮。自古以来,一旦有大臣的功盖过了主,那么皇帝对这个人就不得不防了。即使诸葛亮并无二心,但是刘备他自己就快要死了,而刘禅还那么小压根没有什么威望,他担心也许开始诸葛亮真的没有要自己为皇的意思,但是时间久了呢?大臣们又都推举他呢,所以他临死前说的阿斗能扶就扶,不能扶自己为皇,并不是真的说当刘禅不行时,诸葛亮自己可以为皇,而是为了表达他自己对诸葛亮有多么重视他,相信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