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9月19日,中国民主同盟在重庆成立,被推举为主席的是A.卢作孚B.张澜C.郭沫若D.黄炎

1944年9月19日,中国民主同盟在重庆成立,被推举为主席的是A.卢作孚B.张澜C.郭沫若D.黄炎,第1张

B

试题分析:1944年9月19日,中国民主同盟在重庆成立,被推举为主席的是张澜,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中国***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有的民主党派之一。中国***通力合作的参政党,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1、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2、中华民国成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促成国共合作后的孙中山不久病逝。

3、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1915年-1916年,又称护国战役、护国战争、护国之役、洪宪之役),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

护国运动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4、护法运动

护法运动是指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又称护法战争。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倒北洋军阀专政的虚假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

5、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

-护法运动

-护国运动

-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

  第一位: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649年) 作为杰出封建政治家,在贞观(627年~649年)年间,由于比较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注意与民休息,留心治道。这个时期,政治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安定,国势强盛,民族关系融洽,被赞誉为封建社会少有的治世,史称“贞观之治”。开创了繁华的唐朝盛世。

  第二位: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 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统一了六国,统一了度量衡,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一生功绩卓著。但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位暴君,实行暴政,秦仅二世而亡,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三位: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 西汉王朝的第六代皇帝。他在位五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汉武帝雄才大略,颇有建树,他当政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时代之一。人们往往把汉武帝的功业和秦始皇相比,史称“秦皇汉武”。

  第四位: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年-1722年)在位近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精明神武,用兵西藏,新疆、蒙古、沙俄,奠定和捍卫了中国的版图。同时崇尚节俭。开创了康乾盛世。除敖拜,平三藩,攻台湾,亲征葛尔丹康熙帝的胆识、远见、气魄,甚至不计“万乘之尊”与将士同甘苦,以及勇于实践的精神,堪称是历代帝王的典范和楷模。

  第五位:武则天(624~705) 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员外置官,破格用人。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巧、省力役等进步的主张。顺应了时代潮流,延续了唐朝盛世。

  第六位:前秦世祖苻坚(公元338~385年) 抑制豪强,整饬军政,强化王权,对于被征服的民族和地区的人采用怀柔政策。在思想意识上以汉化融合各族,提倡儒学,广兴学校,令公卿以下子孙入学,还亲临太学考试学生优劣。关中为前秦的根本所在,因多年混战,生产废弛,他“劝课农桑、赈恤穷困”,行区种法,兴修水利,遂使关陇地区经济发展,国力充实。370年苻坚攻灭前燕,次年灭仇池氐族杨氏,373年取东晋梁、益两州,376年灭前凉和代,统一北方。382年派吕光进军西域。前秦成为十六国中最强大的政权,其疆域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他在位期间致力于修明政治,统一中国北方,政绩显著,是十六国时期许多封建帝王中最杰出君王。

  第七位: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公元1162-1227年) 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攻金灭夏,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军事才能卓越,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力避树敌过多。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退诱敌、运动中歼敌等战法,史称“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为后代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版图国家而奠定了基础。

  第八位: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 宋朝开国君主,公元960年。在“陈桥兵变” 中被拥立为帝,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中国的策略,先后攻灭了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同时又加强了对北方契丹的防御,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

  第九位: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 明太祖是历史上少有的由平民得天下的皇帝,朱元璋削平群雄,统一南北的同时,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着手稳固新建王朝的统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并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统治基础 。但他将中集权君主专制发展到空前程度,以及由此对社会经济产生的阻碍作用。

  第十位: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 汉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他所开创的“光武中兴”是中国封建史上著名的四大治世之一。

禅让制。

传说中的禅让制,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才能生活下去,因此,人们需要选举出贤能、公正的人当首领,以带领大家抵御外来的侵袭,进行生产劳动和平均分配食物。

传说中的禅让制

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但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这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或帝王让位给别人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为事。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最后族人拥戴禹之子启为王。这是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史称“禅让”。但另一种说法是,禅让制只是到禹之子启就终止了,他建立第一个朝代——夏朝

禅让制。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办事。相传尧年老后,他意识到自己快要离开人世,需要选定一位贤明的继承人来继承他的王位,使天下百姓能够继续得到良好的治理。于是尧决定通过选拔来找到这位继承人。他决定制定的是“三纲五常”制。其中,“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而“五常”则是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尧通过考验,选定舜继承自己的王位,传承并发扬了先民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1921年7月,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鉴于当时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决定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 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

首先,嬴政的自称是“朕”,而非“寡人”。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意为我。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既灭六国,议君主称号,王绾、李斯等议:“天子自称曰‘朕’”。此后遂专为帝王自称。而“寡人”一直就是古代君王的自称,比如《孟子·梁惠王上》里就有一篇《寡人之于国也》。至于本王,本宫之类的,前边的“本”其实是个反身代词,表示说的是自己,这和“本人”的用法一样。按照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就相当于整个后宫是她的,所以自称“本宫”。皇太后之所以自称“哀家”,因为一般皇帝不的话是不会退位的,一旦成为皇太后,也就是皇帝的母亲,那就代表他的丈夫已经了,为了表示她的哀伤,就自称“哀家”。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一样,还是自称“哀家”,而太上皇也是自称“朕”。

追问:

额我把嬴政的搞错了可我记得好像是那位皇帝是自称寡人呢那太子为什么要自称孤?

回答:

“寡人”就是寡德之人,用以自谦,是古代君王的通称,比如商周分封的诸侯王,春秋战国的那些君主,都是自称“寡人”的。至于“孤”,汉代以后分封的诸侯王,太子,甚至有的皇帝也这样自称。这主要是因为一旦到了他们这个地位,为了权利连父子兄弟都有可能反目成仇,谁也不能相信,这样以来就如同孤单的一个人,所以自称“孤”。

  夏朝(前2033-前156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

  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

  然而夏的统治并不巩固,启在位的时代就发生了伯益叛乱;启之子太康也治国无方,当政期间更是战乱纷纷,最后被东夷的后羿夺取了统治权,史称“太康失国”后羿与太康相同,也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终日沉溺于游猎之中,将政事完全交与寒浞手中寒浞掌权后,杀后羿而代之,自立为王

  后,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与夏朝遗臣伯靡联手,起兵打败寒浞,恢复夏朝的统治地位,史称“少康中兴”;夏朝的统治这才得以巩固,进入了国势向上的相对稳定时期自少康以后的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等八代的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到夏代的第十三个国王孔甲执政,夏朝开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事*乱”,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故而史书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国语·周语》)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夏桀,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大量驱使百姓为其建造了无数的宫室台榭,又大肆兴兵对外征伐,使得诸侯纷纷离之而去而这时,黄河下游的一个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

  夏朝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至今我们仍未发现任何原始的文献与文字记载,故而,我们今日了解夏朝只能从一些上古典籍及一些传说中略知一二近年来,通过对夏都遗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使我们对夏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宫殿遗址群由此看来,夏朝已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并且掌握了冶金与铸造技术与石器时代相比,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传说,酿酒业也是由夏朝开始的《世本作篇》有“伐狄作酒”的记载)另外,从一些古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夏朝已经采用干支纪年,并且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夏时”,这都是当时科学文化水平的见证

  夏朝共经历十三世、十六王,他们分别是: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发—夏桀,前后约四百七十一年 夏王朝是一个古老的王朝,虽然距我们已经四千年,但关于夏的一些传说至今还广为流传由此可见,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夏作为上古三代的开始,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夏朝就没有此后中华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

  商朝(前562年—106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据传说,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后代之一

  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商在黄河下游崛起,其首领成汤深得民心;在大臣伊尹、仲虺等人的大力辅佐下,开始了伐桀的战争先消灭了个葛、韦、顾、昆、吾等夏的盟国,翦除了夏桀的羽翼,后又在有娀之墟与鸣条两次大败夏桀军队成汤回师毫邑后,便正式即位为王,各路诸侯前来朝贺,商王朝正式建立

  成汤在位十二年而死,死后由外丙即位自外丙经仲壬至太甲几代执政时间都很短,商朝的大权实际掌握于伊尹手中太甲即位后,不遵先法,胡作非为,伊尹便把他放逐到桐及至悔过,伊尹又亲迎太甲回来继续执政,商的统治又呈现出清明气象

  太甲死后,传位于其子沃丁,其后历经太庚、小甲、雍、太戊四代,商朝统治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执政期间,商朝才再度兴盛起来,出现了继成汤之后最好的政治局面,故商人称太戊为“中宗”

  商朝中期的几百年间,历代统治者由于朝廷内部的分争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曾多次迁都:仲丁自毫迁于嚣;河檀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奄;盘庚自奄迁殷自盘庚迁都到殷起,商朝的国势又开始上升武丁即位后,大力选拔人才,任用傅说、甘盘、祖已等贤能志士,征服了周围的各方国,大大的扩充了商朝的疆域和人口,为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段时间,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空前的发展,达到商朝后期的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

  武丁之后的商朝,开始逐渐走向了衰亡武丁之子祖庚、祖甲相继即位后,在政治上没有才能,又荒*无道,致使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而自祖甲之后的六个国王(廪辛、康丁、武已、文丁、帝已、帝辛)则比祖甲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帝辛(商纣王)时,商王朝终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宠爱美女妲己,将商容、比干、微子、箕子等贤臣逐一废除贬斥,将政务完全交给费仲等弄臣为此,不仅朝中大臣、贵族反对纣王,而且诸侯和各方国也于商王朝离心离德公元前一零二七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领导下,在牧野一举击溃商军,从而结束了商王朝六百多年的统治

  商王朝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以及科学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我们考古出土的殷墟遗址来看,商朝已完全脱离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而改为定居在殷墟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龟甲及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物品其中,在安阳发现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这说明商朝的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在占卜龟甲上发现的甲骨文,被普通认为是商时代的文字,这是我们今天可以识别的最早的中国象形文字,为我们今天研究商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商王朝共历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约四百九十六年

  西周(前1027年—前771年)是我国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王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

  周的先祖起源于黄帝族,在夏朝时,周族首领弃为“后稷”,负责管理农事,故而,周族是一个善于农业耕作的部落,这大大促进了周的经济发展至周文王时,周已发展成为一个可与殷商抗衡的大诸侯国文王是周朝历史上卓有政绩的统治者之一他在位期间,在军师姜尚的辅佐下,开始了“翦商”的准备,先后灭耆、邗、崇等国,又迁都于丰(今西安市西南),于是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在迁都后的第二年,文王卒,其子姬发继承王位,即赫赫有名的周武王,继续周朝的灭商行动武王九年,周于孟津大会诸侯,并与诸侯结下同盟,共同讨伐商纣此后,武王又打败商军于牧野,攻占商都朝歌,结束了商朝的统治

  武王死后,其子诵即位,是为成王;因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权在他的统治下,周消灭了各个叛乱势力,东迁国都于“雒邑”,加强了对东方诸部的统治分封周室亲戚及有功大臣为诸侯建立“周刑”稳定了社会秩序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治理,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开始走向繁荣西周自成王,经康王、昭王、至穆王,是向外扩张的时期成王时代周公旦平定了东方的小诸侯国,而康王、昭王、穆王等人也都使周王朝的疆域和人口有所扩大,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达到了周朝的鼎盛时期昭王后期,周王朝又开始了南征十九年,昭王亲率大军伐楚,但却因不得民心而失败了,昭王也死于南方

  厉王是周朝的第十代统治者,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对人民大肆压迫,却又禁止人们议论国事,致使人民怨声载道最后,愤怒的人民冲入王宫,赶走了厉王,结束了厉王的残暴统治至此,周王朝开始走向衰落

  厉王逃走后,诸侯推举共伯和摄理王事,这一年被称为共和元年(司马迁著《十二诸侯年表》就从这一年开始,自此中国才有了准确的纪年)共伯和好行仁义,在诸侯中有很高的威信,他代国王行使权力长达十四年逃亡的周厉王薨后,共伯和立太子静继位,是为周宣王宣王是位开明的君主,以昭公、周公二相为辅,又任用尹吉甫、仲山甫等贤臣,使得国家逐步恢复了往日的统治,各国诸侯纷纷来朝见周天子,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宣王中兴”然而,中兴的局面并没有长久保持下去,宣王薨,子宫涅继位,是为幽王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个皇帝,与厉王一样,他也是昏庸之君他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结果,当犬戎举兵大举进攻的时候,幽王再次点燃烽火,竟没有一个诸侯发兵相救幽王兵败,死于骊山脚下他死后,申侯、鲁侯和许文公拥立宜臼为平王平王东迁,史称“东周”自此,西周王朝宣告灭亡

  周朝礼仪制度比较健全,有自己的官制、兵制、刑法、地制以及礼制直至春秋时期,孔子还在崇尚周礼,这说明周礼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周的先祖是夏时的农官,所以它的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先进,这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最初的物质基础随着物资的丰富,手工业、商业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得到了促进在当时, 已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观测天象,记录历法,而中华民族传统的五行、八卦之说也极有可能起源于周朝这些都无疑证明了当时社会在科学上的进步和发展

  西周王朝共历约二百五十七年,传十一世、十二王

  东周时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

  公元前七七零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诸侯的权利也是名存实亡此间,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其中以楚国、齐国、晋国、吴国、越国、秦国为大

  楚

  楚国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的一个国家,它在周初曾参加了武王发纣的战争,后得到周的封号,居楚地丹阳(今湖北姊归县)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大前七零四年,楚君熊通字号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一些战事通过战争,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并逐步成为春秋前期中国南方的主要强国之一

  齐

  齐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谋臣姜尚之族,姜尚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同时周统治者赐予齐国一种特权——可以讨伐有罪的诸侯,凭借这项特权,齐国在西周时期以发展成为东方的大国春秋年间,齐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政,设各种官吏,各司其职,并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此十五乡即为农乡,乡中之人在 和平时专心务农,战时当兵如此几年之间,齐国国富民强,到公元前六七九年,齐国以称霸北方后来,齐国又于前567年消灭了东夷大国——莱,使之土地扩大了一倍以上,成为真正数一数二的大国

  晋

  晋国原处于戎狄游牧地区,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国的霸业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诸侯国,统一了汾河流域前六三六年,献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献公放逐十九年之久在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游列国,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故而他回国后便立即着手整顿政事,他于大臣们君臣一心,先后两次率晋、秦、宋、齐四国联军南击楚国,占领了南方的大片领土晋军南征促使华夏文明进一步流传到长江以南地区,加快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到了春秋后期,晋国的统治出现危机,并最终分裂成韩、赵、魏等几个独立的诸侯国家,史称“三家分晋”

  吴

  吴国是春秋中前期发展起来的新兴诸侯国家,它本是楚国的属国,但随着后来的强大逐渐脱离了楚国的统治前五零六年,吴国打举进攻楚国在战争中,吴国五战五捷攻破了楚国两百年经营的都城成郢(今湖北江陵),掠去大量的物资这场吴楚大战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大战事,战争的结果使楚国受到空前的创伤,而吴国则渐渐取代了楚国的位置成为南方大国

  越

  越国与吴国相同,都是楚的属国,但越的兴起比吴还要晚一些,直至允常执政时期,越主才始称为王在此之后,越王在楚的旧臣文种和范蠡的协助下,击退来犯的吴国后吴王夫差任又用吴子胥为将,大胜越国,使之臣服但越王勾践并不甘心失败,他住于薪柴之中,并每日尝一次苦胆,以示不忘国仇经过几年的准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四七三年灭吴,成为继吴之后的又一个南方大国

  秦

  在几大强国中,秦国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秦成为春秋时期发展最快的国家在秦穆公执政期间,曾任用谋臣百里溪,使秦国强盛一时但秦国地处中原之北,与戎狄、羌等北方诸族混居,故华夏诸侯一直以秦为戎狄国,禁止其会盟中原,而这却给了秦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到后来战国时期,秦才能以强大的实力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兼并其他小国,其中以楚、齐等大国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统治的的时代至此,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便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割据时代——战国

  公元前365,商鞅变法

  公元前221,秦统一六国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统一货币,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统一的规定;(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隶书;(4)思想上:加强思想控制,分布焚书令,实行“焚书坑儒”;(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开发南疆修灵渠

  公元前209,大泽乡起义 大泽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a秦的暴政 b徭役繁重 c赋税沉重 d刑法残酷 e秦二世更加残暴(2)直接原因:陈胜、吴广等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途中遇雨而误期,按照秦法,误期者要被处斩,被迫举行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政权的地点:陈建;历史作用: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公元前207,巨鹿之战,刘邦攻入咸阳,秦朝覆灭

  公元前202,刘邦建立西汉

  公元前138,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漠北战役,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汉武帝大一统措施:(1)政治上:削弱诸候国的势力,诸候国越分越小;(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3)文化上:在长安举办大学,以儒家的五经为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4)军事上:反击匈奴,巩固了国家的大统一(5)民族关系上:张骞出使西域,进一步加强了汉朝同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公元前60,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公元9,西汉灭亡

  公元25,刘秀建立东汉

  公元75,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66,古罗马派使臣访问洛阳

  200,官渡之战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208,赤壁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

  220,魏国由曹丕建立,标志东汉灭亡

  221,蜀国由刘备建立

  222,孙权称王,吴国标志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29,孙权称帝

  230,孙权派人访问夷洲,也就是台湾

  266,司马炎建立西晋

  280,统一三国

  316,西晋灭亡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1)西晋统一以后,统治集体迅速腐朽;(2)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西晋的皇帝纷纷起兵争夺皇帝,耗竭了西晋的国力;(3)内迁各族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总之,西晋的灭亡是因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不断激化而发生的

  317,司马睿建立东晋

  376,前秦王苻坚统黄河流域

  383,淝水之战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开发的情况怎么样有何影响

  原因:(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2)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3)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小,社会秩序比较安定;(4)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情况:(1)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恳为良田;(2)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你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3)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4)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的开发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4世纪后期,北魏建立

  439,北魏统一黄河流契丹族

  辽(契丹国)

  10世纪初

  阿保机(辽太祖)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族)

  与北宋签订澶洲之盟,此后双方保持长时间和平局面;后被金灭亡

  汉族

  北宋

  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东京(今开封)

  1127年被金灭亡

  党项族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元昊

  与北宋议和;后被蒙古军灭亡

  女真族

  金

  12世纪初期

  阿骨打(金太祖)

  兴庆(今银川)

  后被蒙古军灭亡

  汉族

  南宋

  1127年

  赵构(宋高宗)

  会宁(今黑龙江阿城)

  与金议和,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于1276年被元军灭亡

  蒙古族

  蒙古国

  1206年

  铁木真(成吉思汗)

  元

  1271年

  忽必烈(元世祖)

  大都(今北京)

  元灭南宋后不久统一,结束了唐后期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1368年被明军灭亡

  女真族

  后金

  1616年

  努尔哈赤

  赫图阿拉(后迁盛京)

  满洲

  清

  1636年

  皇太极

  盛京(后迁北京)

  1644年入关,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七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下)2007-10-27 16:02

  5元世祖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哪些

  答:农业:(1)多次下令禁上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2)治理黄河;(3)推 棉花的种植

  6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中书省制度这一制度的内容如何有何影响

  答:内容:(1)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2)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3)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从此,行省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

  6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民族融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元朝统一后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和

  (1)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贡献;

  (2)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3)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

  (4)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7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名称、时间、发明过程和影响)是什么宋元时期我国有哪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名称

  时间

  发明过程

  影响

  造纸术

  西汉

  用麻做的纸,也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

  东汉

  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

  印刷术

  隋唐时期

  已有雕版印刷术

  北宋

  雕版印刷术出现之后,我国刊登了大量精美的书籍北宋时,毕升又发明了话字印刷术

  指南针

  战国

  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

  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火药

  唐代中期

  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唐朝末年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宋元时期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领先世界的科技有: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十二气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033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