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职场篇4

论语职场篇4,第1张

论语职场篇4

领导力是每个员工都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1441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孔子讲到管理的事儿,他说居上位的人如果能够喜欢礼,就是以礼而行不代表着用礼来驾驭下民,因为你知道,礼这件事情是上层社会的问题,礼是君子大人这层的事情,下民并不讲究这个东西,所以上好礼不是说用礼做工具来驱使下民,而是他愿意遵守礼,他愿意依礼来处事,然后民众就易使了,为什么?因为名正言顺,礼乐刑罚都中,所以上面的人讲规矩,下面的人就变得好领导, 胡适 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在一个乱世当中,如果人们更多的讲规则,这个乱世就会变得越来越治理,但是如果在乱世当中,人们不讲规则而更多地讲道德,这个乱世就会变得越来越乱,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上层的人,需要的是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当你用礼制来约束自己行为的时候,下边的老百姓才会相信你,才会愿意跟着你一块做事儿。

3 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这是说了一个在上位的人所应该表现出来的态度,居上不宽,就是一个人在领导岗位上,但是对于下属,没有任何宽厚的表现,没有宽容,上面讲过, 君使臣以礼 ,就意味着你对下边提的是一个底线式的要求,所以下边有些事做不到,很正常,你要能够包容,居上得宽,你不能居上不宽,然后 为礼不敬 ,就是不知礼之本,他不知道这个礼的本质是什么,他都没法调动内心,发自内心地去尊敬,去把这个礼表达出来,但是你注意很有意思,普通老百姓如果完全不知礼的话,他就不会为礼,没有礼这回事,不会为礼,但是这个人很虚伪,又要做这个礼仪,但是又不敬,那代表什么呢,他为什么要为礼,他是为了利益,他本可以不做的,他是为了利益做这件事,他没法调动内心去产生那个诚敬的心情,所以孔子说这种人, 吾何以观之, 没法看~孔子的意思就是不是什么好人,所以为礼不敬,是不知礼之本的原因, 临丧不哀 参加葬礼的时候连一点哀痛的心情都没有,你知道孔子说,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一天到晚都唱歌,高高兴兴的,整天嘴里都哼着歌儿,音乐家,然后 子于是日哭 ,如果孔子今天参加了葬礼,哭了一次一天都不唱歌,因为临丧要哀这叫作 慎终追远, 就是你知道你的哀痛是发自内心,我们有很多人去参加,为了应酬去参加别人的葬礼,给人送一个白包,给人送一个花圈,等等,他只是为了社交,他只是完成了一个仪式,他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感受到对方的伤痛,这个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大脑神经元不够发达,当大脑的镜像神经元不过发达的时候,我们看到别人难过,我们心里不难过,我们没有这种感觉,但是为什么一个人临丧的时候,你要庄重你要哀伤,是因为你能够感受道作为人类共通的痛苦,共通的难过,所以当你把这三句放在一起,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 其实这三个表现其实就是一个表现,是什么呢?就是不仁,不仁,心中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和利益,当一个人心中只有自己和利益而没有仁爱之心,没有感受他人的能力的时候,他对于礼对于丧的这个礼节,他都不能理解,他都只觉得那是上边的一个规定,我们就按照规定来,但是他不会感受到本身的意义所在,所以归根到底礼的背后才是仁,所以归根到底礼的背后还是仁,我们内心需要培养我们柔软的有触感的对他人对这个世界,有感知的那个爱心,而不是一颗僵硬的官僚的,随着按部就班地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混日子的那种坚硬的态度,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 可以理解为宣导,可以理解为使用这个东西, 政 我用行政命令,我用行政的手段, 齐 是约束,就是我用刑罚来约束,就你出了问题我就上刑罚,所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就是当年法家所倡导的东西,就是咱们之间不用谈礼,不用谈义,我们谈的是规矩,你符合这规矩咱就可以,你不符合这个规矩就不行,所以这是现在国家,大量所使用的这种手法,孔夫子说,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叫作 民免而无耻 ,就是老百姓可能会免于犯罪的责罚,就是他们可能不去犯罪,因为刑罚很重,在春秋战国然后到秦朝甚至到汉朝,大家不要被刘邦的约法三章给骗了,刘邦的约法三章是说给大家听的,假的,表面上说约法三章实际上汉朝是沿袭了,秦朝的很多制度,犯了错割鼻子,要砍腿,要削各种地方,各种各样的肉刑都还有,是非常严苛的,用这些严苛的手法,来管理国家的时候,民免而无耻,老百姓会逃避,老百姓会尽量可以做到尽量不犯法,但他无耻,他内心不觉得这是由什么问题,你怎么理解这种感觉呢?就是我只要不犯法,你怎么你都别说我。我只要不犯法就行,但是我内心并没有对自己约束,并没有向上的那个力量,然后孔子的希望是什么呢?叫 道之一德,齐之以礼 ,就是我跟你讲的是德性,讲的是伦理学,讲的是道德,然后齐之以礼,我约束你的是礼,就这事咱们不用法律来说,不用说判你几年徒刑,你合礼不合礼,你这样做你面子上过得去过不去?所以你看 《白鹿原》 你就能够理解一点,讲的是整个中国的变化,就是白嘉轩他们那个时代,出了任何问题,都是唾沫星子淹死你,就是整个族里的人说闲话,你就受不了了,你觉得后脊梁被人戳的,在村里边没法呆了,这是宗族礼法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孔夫子说这样做德结果是什么呢? 有耻且格 ,就是老百姓不但会有羞耻心而且他能够守规矩,当然品格也是这么来的,你也可以拥有品格,这是孔夫子的一个理想,但是今天的人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比如胡适先生有一个说法,很有意思,胡适说法是说,在一个混乱的社会里边,如果人人都讲道德,这个社会会越来越混乱,而在一个混乱的社会当中如果人人都讲法律,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规矩,所以胡适先生说你应该多讲法律,少讲道德,当然这里边有个前提,混乱,就是那个国家已经是乱糟糟的一团粥了,如果这时候,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变成了,我要想尽一切办法多吃多占,想办法给自己私欲的膨胀,这时候你跟他讲道德,那他就游走在道德的边缘,为什么?因为法律是强约束,道德是弱约束,强约束是你必须要去做的事,弱约束时我倡导你做的事,我希望你做的事儿,所以胡适先生讲这个话也没错,在乱世当中,法律很重要,你要把它拿出来讲,但是孔夫子的理想是大同世界,他是希望这个社会好上加好,这个社会已经规范了,这时候我们应该,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让老百姓有更高的追求,所以我们读书,我们去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然后让大家能够 慎终而追远、民德归厚、有耻且格, 这是两种不同的治国境界,所以我们,不用拿孔子跟胡适先生辩论,我们要知道这是不同环境之下的不同的执政理想。

217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国君鲁哀公问孔子,怎么做老百姓才能服气,老百姓能够服我,这个很重要,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你把直的那些人,好的那些人推举上来,让这些真正能干的好人,能够被人看到,提拔起来,这时候则民服, 举直错诸枉 ,能使 枉 者直, 举枉错诸直, 能使直者 枉 , 枉 (wǎng)不正直的人,所以你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把这个不正直的人打压下去,老百姓就服了,因为老百姓看你的价值观,就看你用什么样的人,然后如果你一天到晚,提拔的是那些不正直的人,而你把正直的人放在一边,老百姓就不服了,这里边讨论的是一个对干部考察的问题,自古以来,对干部的考察问题,都是一个难题,为什么你要知道,位高之人禁不住别人的琢磨,你说你能当上皇帝,可能也不笨,你是一个很棒的一个人,但是一旦你坐到那个位子上,你不琢磨别人,别人琢磨你,底下有一群人天天研究,怎么让皇帝高兴,怎么让领导高兴,怎么让领导觉得我很棒,这时候你很容易看走眼,你会觉得这人对你很好,干工作又有能力,因为凡是你说的事他就很重视,所以当一个领导自己膨胀要面子,要拉帮结派的时候,他就特别容易, 举枉错诸直 因为你所做的事儿,不是第一性原理,你所做的事不是说,我每年做这个事对于事业好不好,对于老百姓好不好,对于我们要完成的愿景好不好,而是你所做的这个事对于我们加强这个小团队好不好,对于我个人的权威好不好,对于我的面子好不好,当你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所提拔起来的人,就糟糕了,这是非常大的教训,很多人最后都栽在这件事上,那什么情况下能够 举直错诸枉 你要有科学的体系,你要有基层的声音,然后你要学会权威的自我弱化,权威的自我弱化,和权威被别人弱化,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被别人整天挑战,你会很不爽,但如果一个权威真的有自信的话,你可以在会议上跟别人讲,你说这只是我的意见,未必科学,你们要研究以后再决定,因为这事你们说了算,这叫权威的弱化,当你能够做出这样的举措的时候,你发现面子并不重要,你的对错并不重要,你要的是这个事本身做得好,这时候能做到,举直错诸枉。 举、拔 这两个字是两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举是什么动作呢?上 举 ,你是被下面的人举起来,当一个管理者,被下面的人举起来的时候,这个管理者往下看,我怎么能对下面的人好啊,怎么能让下边的人支持我。 拔 像抓娃娃机,从上往下,从底下从底下把这个人拔出来的时候,这个人要朝谁看呢?天天朝上看,怎么让领导高兴,怎么样讨领导欢心,领导喜欢什么,所以你发现我们选拔人才的制度,如果不科学,尤其在我们的企业里边,如果选拔人才的制度没有一定的规矩,没有数据做支撑,没有对于事业的这种关注,他眼睛永远朝上看,因为决定他命运的人是个人的好恶,这就是拔的过程,但是如果他眼睛朝下看说,我事怎么能够干得更好,怎么能够把数据做得更好,怎么样能够把这个事业往前推进,让我的员工觉得更好,这时候是举的过程,所以举和拔事两种不同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所以哀公在这个地方问孔子,老百姓看你的价值观,就是看你用的什么人。或者不同的人在你手下的命运,老百姓就能够看出来你的直和枉。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有一天来问孔子,怎么样为政、管理,请教管理之道,孔子说先之劳之,之(代词,被管理者)就是民众,先之,就是你首先要走在他们前面,你首先要成为他们的楷模,然后劳之就是你得让他们干活,这里边有很多支持点很有意思,有本书 《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课》 讲到,一个管理者在成为团队的领导以后,你就变成了团队的大猩猩,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一举一动,在团队的成员眼睛里边都会被放大,所以如果你要求人家不要迟到,你说我今天是因为堵车,所以我是有理由的,我昨天晚上谈判谈得晚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有很多得解释,但问题是你的团队成员,他会把你的行为放大,这就叫作先之,就是你希望别人做到的事,你自己首先要能够努力的做到,然后劳之这件事,听起来好像是要让他们干活,要让他们劳累,让他们参与进来,实际上这个牵扯到一个概念,管理者角色,我们讲过 《可复制的领导力》 这边就是说,管理者的定义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而很多管理者干了一辈子,都没有意识到管理者的主要角色是要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所以很多管理者特别喜欢干的事是亲历亲为,自己上手,然后自己跟别人抢着干,最后干的自己很累,结果效果还很糟糕,凡是特别喜欢亲历亲为的,什么事情都要插手的,这种管理者,这时候你发现底下的人既没有感谢,也没有成就感,同时他们也不知所措,就是上级如果什么事都管到,深入到细节里面去,底下的事儿没人干了,因为凡事都要你来插手,大家就不会干活了,所以别看 先之劳之 这四个字,蕴含着管理者角色在这里边,子路就是一个比较性急爱干活的人,所以孔子告诉他,你得想办法让别人干活,你要能调动他人的积极性,但同时你要成为他们的楷模,就行了,你把自己的德行放正,位置摆正,稳稳地坐在那儿,然后大家围着你转,开始干活,这就是为政之道,然后子路说 请益 ,意思就是能不能多说点儿,就这四个字我听着不过瘾, 无倦, 你如果还想要做得更好的话,就是一个人做管理者,是会很容易陷入到惯性当中去的,人最容易疲倦的是大脑,就是人的大脑一旦陷入到惯性当中去,就是前面怎么做的,我也就怎么做, 萧规曹随 就这么做就行了,慢慢地会容易陷入到官僚主义的路径当中,所谓的官僚主义,就是不愿意再动脑子去思考这个问题,而只希望通过流程来解决,这时候你会发现在很多大组织里边,这个事儿能不能干,不行,虽然很好,但是流程上说不过去,我们明之道这件事是一件正确的事,但是没有人愿意为它去动脑子,去调整流程或者去做一些这种创新,我们说我没法干,这就是厌倦的表现,就知道这件事,对于组织是有好处的,但是大家不愿意去创新,不愿意去做调整,问题就是因为他们习惯于依赖过去的路径,依赖过去的体系,这就是官僚主义的体现,所以一旦一个人做管理者做的时间长了,很容易陷入到那种疲倦的态度当中去的,所以不 忘初心方得始终 就是无倦的概念。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前面季康子曾经问过孔子怎么为政,孔子说政者正也,你只要正了,底下的人肯定跟着就正了,一个道理,所以这个其身正,不令而行,这里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飞将军李广,李广就是一个很木讷的人,长得也很朴素,也很一般,但是这个人的话虽然不多,在部队里面特别有威信,因为其身正,他做事做得特别的自己 身先士卒 勇敢,然后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士兵,爱兵如子等等,这个是在《史记》叫《李将军列传》里边,曾经有过介绍,然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如果你的身不正,你虽然有发号施令的权力,你可以发布自己的命令,但是执行起来会产生大量的偏差,然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来了,因为大家根本就不信服你,这里边我们可以谈到,管理者其实有两个力量,一个力量是权力,就是我们大量的管理者都会认为,我得有权力,你看到了一个组织里边,首先就问,人权在谁手里?我得有人权,财权在谁手里,我能不能签字,大家觉得有人权有财权,你才能够管理这个团队,但实际上对一个管理者来讲,除了权力这个力量之外更大得一个力量叫作影响力,就是很多组织里边都有那种非正式组织,这里面有CEO同样也有一个元老,这个元老虽然没什么职位,但是大家愿意听他的,他成为了一股力量,那他这股力量从哪儿来呢?他又不能干嘛,好多人觉得这些人是个麻烦,但其实你想想看,我们如果从正面的角度来理解这件事情,为什么管理者自己不能够建立这样的影响力呢?所以孔子在这谈的不是权力问题,而是影响力的问题,对于一个组织来讲,你要想获得影响力你自身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影响力不能来自于交换和买卖,比如说我想收买这些人,我请他们吃饭,我给他们发点红包,这样的话变成了一个,小人结党营私的一个氛围,这种结党营私的氛围是短暂的,如果你是用这种短暂的利益结合,所形成的小人团体,它不是一个影响力,它还是一个收买关系,这种收买关系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旦这个利益没有了,这些人可能立刻就跟你四散而逃了,这个组织是不会有凝聚力的,所以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使得整个组织的沟通成本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管理者要好好调动自己的影响力。

13-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这段话有争议的,解释是不同的,这个仲弓为季氏宰,大家知道给季氏给家宰是当时的非贵族,所能做到的最高的官职了,一共孔子有三个学生做过季氏宰,其中有被孔子骂过的叫作冉有、子路、仲弓,这个仲弓也是德行科之中的学员,所以他的德行是很好的,仲弓问孔子说怎么管理,我现在突然当了这么大的管怎么管,孔子给了他三个建议,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先有司,有司就是一大堆重职,底下的这些小官们,先有司就是你要 先给下属做表率 ,跟对子路的建议是一样的,然后赦小过,不要求全责备,我们这里谈到一个领导力的话题,如果一个管理者不能够容忍属下的人所犯的错误,那属下的人就会手足无措,因为一个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做得完美,更重要得是就算他做得是对的,他也有可能跟管理者所想象的不一样,所以很多管理者把自己脑子里边,想象的那些行为,当做了标准的答案,这时候你去看任何一个人工作,你都会觉得虽然不错,但是还有在什么地方需要调整,所以你知道 柳井正 曾经讲过,他管理优衣库,在你要培养一个年轻人的时候,你觉得他不错了,你授权给他,接下来要做的一件事非常的重要,这件事叫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时候你就要学会说,看到他做错事儿的时候,你能够忍住,这种能忍住是培养人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态度,所以 赦小过, 有一些小的过错,你可以不要看在眼里,看在眼里没有反应,这时候有司,有司众人底下的小官,才会知道该怎么样干活儿,才会有自己判断的能力,也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否则的话小过是纠不完的,纠不完的结果就是,大家根本没有方向,这里也呼应了《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课》一个关键的领导步骤,叫 寻找关键要务 ,在这过程当中,需要知道我们近期最重要的那个目标是什么,只要是朝着这个最重要的目标去做的,你就需要重视,你就需要强调,而如果一个领导者出现的时候,各种小过都不放过,各种细小的问题你都需要插手都需要指出,底下的人真的不知道方向在哪儿,所以这一条非常重要,孔子的建议第一条,先有司,就是给下属做表率,接下来 赦小过,举贤才 一个公司的CEO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寻找人才,花大量的时间去跟人谈, 杰克韦尔奇 说他每天98%都在跟人谈话,就是要不断地去发掘可以使用的人才,这个对组织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然后这个仲弓就问,焉知贤才而举之,就是那我怎么能够识别一个人才呢我怎么能够知道这些人才都到哪儿呢这是很难的一件事,实际上孔子这里边的答案应该是什么呢就是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这个是识别人才的一个建议,但是孔子在这说了一句令后人有争论的话, 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1 你把你知道的人才举上来就好了你不知道的人才难道其他人会舍弃他们吗意思就是你不要操那么多的心,你作为一个管理者,漏掉几个人才也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不要那么焦虑,你漏掉的别人会发现,因为你是先有司,你是给大家的表率,其他人也会帮你发现这些人才,这样解释很顺,2但是后来在 上博楚简 ,就是举尔所知是一类人知道的你是要举出来的,尔所不知是一类人,你不知道的这些人也要想办法把他举出来,然后人其舍之者,其他人忽略的人,甚至也是我们要照顾的对象,就是用这个断句的方法来解读,变成了哪一个人你都不要放过,每一个人才都不要放过

13-16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近悦远来 ,叶(she)公在前文当中曾经出现过,就是楚国有一个大县,叫作叶县,成语,叶公好龙,叶公是叶县哪儿的县长,叶公有一天,孔子周游列国到他那儿了,然后就问政,说我怎么管理呢孔子就给他六个字,很简单近者悦,远者来,你先把你底下的子民,老百姓服务好,你能够让你老百姓的生活指数提高了,幸福度指数提高,大家开开心心的,这时候远方的老百姓自然背着儿子就来了,这就是近悦远来的道理,实际上影响圈,关注圈就这个道理,就是我们老希望看关注圈,老希望全世界都尊重我们,老希望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现在有多么的了不起,但其实你根本需要做那样的事,你只需要管好我每年身边的事,我们让中国人民幸福地生活,让中国人民能够很愉快然后我们出国以后我们的行为举止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发展,我们的文明程度不断地提高,你慢慢就会发现有大量的人说我能不能移民中国,我想到这边来,现在这个趋势已经逐渐地开始冒头了,慢慢会发现近悦远来到今天都不过时要提升人民的生活满意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祁黄羊 推荐人才的例子很有代表性,留下了“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千古佳话。

以下是他推荐人才的故事

原文: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1)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译文: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地方没有长官,谁适合去补这个缺?”祁黄羊回答:“解狐适宜。”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仇人呀。” 平公说:“很好。”依着他任命了解狐。国都里的贵族都称赞任命的对。

隔了一些时候,平公又问祁黄羊:国家缺少了军事统帅,谁适宜担任这个工作?”他回答:“祁午适宜。”平公说:“祁午不就是你的儿子吗?”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儿子呀。平公说:“很对。”又依着他任命了祁午。国都里的贵州都称赞任命得好。

孔了听到了这些事,说:“真好啊,祁黄羊作的建议!推荐外人不排除仇人,推荐自己人不回避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大公无私了。”

全文: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翻译: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出处:《论语·子路第十三》,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所著。

儒家一直注重内在的修炼,给人们提供发展的秩序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一个过程。自身正需要自己能管好自己,需要具备自制的能力,管好自己是管好他人的前提,也是管好他人的起点和基础。

有自制力的人往往都有威信,不能管理自己的人难有威信,没有威信又何以服人?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本章里孔子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把“正身”看作是从政为官的重要方面,是有深刻的思想价值的。

扩展资料:

子路少年时,从事各种劳作来维持家庭生活,甚至据不可考之传言,常吃野菜充饥 。拜入孔门之前,《史记》记载,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耍威风,佩戴着公猪装饰的宝剑显示自己的无敌,曾经瞧不起柔弱的孔子,屡次冒犯欺负孔子。

为此孔子设计出少许礼乐仪式慢慢加以引导,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成为孔子的学生。

《论语·子路》是出自《论语》的文章,共有30篇,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论语·子路

本篇主题取名子路篇,为孔子论政思想的集中体现。子路是与孔子情感最为亲密的学生之一,在子路的身上,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忠诚。孔子的为政思想在我看来实质上就是实践教学的思想体现,因此从孔门师生的问政、论政中我们或许会得到一些实践教学的启示。

原文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译文子路问从政之道。孔子说:"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子路要求多讲一些。孔子说:"始终如一,永不倦怠。"

解读朱熹注"勇者喜于有为而不能持久,故以此告之。"唐代宰相魏征说:"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诗经》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原文 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而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译文冉雍做了季氏的家臣,向孔子请教怎么做。孔子说:"为那些基层干部作出表率,不计较他们工作中的小过错,推举优秀人才。"冉雍问:"怎么知道谁优秀提拔他呢?"孔子说:"提拔你所知道和了解的。你所不熟悉了解的,别人会舍弃(不推荐)吗?"

解读此章说的是知人之难、识人之难、察人之难。诸葛亮在《知人性》中说知人之道有七:"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其实,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使用干部。在干部的使用上,首先选择自己熟悉了解德才兼备的人,然后依靠群众的举荐使用,这个道理古今亦然。

原文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该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子路说:"假如卫国国君等着您去治理国家,您先作什么?"孔子说:"一定要先正名分!"子路说:"真是这样吗,您太迂腐了!有什么可正的?"孔子说:"子路,这就是你的粗俗浅薄了。君子对自己不懂的事情总是保持沉默。如果名分不正,讲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本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复兴不起来;礼乐制度就复兴不起来,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不知所措。所以君子有了名分一定可以说话,说出来的话才能可行。只是君子说出的话要格外谨慎而已。"

解读孔子的正名今天看就是整顿秩序。范氏说:"事得其序之谓礼,物得其和之谓乐,事不成则无序而不和,故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施之政事皆失其道,故刑罚不中。"我的理解还有,正名也就是要有组织赋予的正式权力,这样说话才能算数,才能实现施政目标。只是在位说话要极为谨慎。今日思之,孔子的话依然深刻。这段话还包括了中国思想史上关于"名与实"的关系问题。我们今天理解孔子的正名,也可以看做是领导机关确定岗位职责。

原文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译文樊迟问种庄稼的学问。孔子说:"这方面我不如老农。"又问种菜的学问。孔子回答说:"我赶不上菜农。"樊迟退出。孔子说:"没有远大志向,樊须就是这样。***好礼仪,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敬重的;***好讲道理,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喜好讲信用,老百姓就没有不说真话、讲实情的。如果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抱着孩子来投奔你,哪里还用得着你种庄稼呢?"

解读我们需要用客观、辩证的眼光看待这段对话。樊迟这个学生好学,但似乎有没有主见,什么都问,什么都学。这让孔子的内心多少有些情绪上的不舒服,孔子可能会认为樊迟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不知学习的重点。孔子回答樊迟的问题,说自己不如老农和菜农,也是实情,应该无他意。孔子一句"小人哉,樊须也",却让后人以为是孔子骂了樊迟。实际上我的理解,鉴于樊迟学习的内容庞杂,孔子不过就是认为樊迟没有远大目标和志向罢了。上好礼、义、信这段话的评论,孔子的议论也是实情,自古以来从来都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言外之意,樊迟应该问礼义信,又成为"上"者的志向,如果这样就不用学种菜、种庄稼了。但孔子的这句话,又不能不让一些后人怀疑他轻视劳动。其实,这其中包含了一个老师对自己学生的巨大期望,并非轻视劳动。

原文13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译文孔子说:"诵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却做不好;让他出使外交,又不能很好地答对。诗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解读孔子强调的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知行结合的问题。《诗经》有感染情绪的作用。今天看,读到博士不会用又有什么用?

原文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自身端正,不用下命令老百姓就会主动去做;***自身不端正,虽然下命令也不会有人听从。

解读还是讲修身的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

原文137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文孔子说:"鲁国和卫国的政治就像兄弟一样。"

解读这句话今天看来隐含的意思太深,要考察孔子当时说话的情境才能更准确的理解。

原文138子谓魏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译文孔子评价卫国公子荆时说,"他善于治理家政。刚宽裕一点就说'差不多够了'。稍微多了一些的时候就说'真齐备了',等到富足的时候就说'完美极了'。"

解读这一章谈论的是俭德。知足常乐,俭以养德,这就是公子荆。人生易老,人生有限,世事难长,生活不仅仅是物质追求和享受,还应该有更多的追求,心灵的高贵,精神的富有,绝非华美居室、物质享受可比。

原文139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译文孔子到了卫国,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真多呀!"冉有说:"人多了,还要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足起来。"冉有又说:"富起来后,又要做什么呢?"孔子回答说:"让他们接受教育。"

解读孔子对弟子的教育都是随机教化,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常常都置于情境之中,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会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教育高明就在于随机点化。于平常、平淡之中进行教化,有润物无声之奇效。此等教育方式往往很容易达成学用的结合。我们看师徒的这段对话就很有意味,旅游随机看到的情况,一句平常的感叹,引起学生冉有的追问,而且一问到底,穷追不舍。这里体现了孔子看待社会治理的基本思想,那就是先富后教,边富边教。自古以来,所有的优秀统治者都注意富民,教化民众。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后,目的就是富民,民富却忘记教化。所以,改革开

放后10年,邓小平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之处,改革开放的最大失误就是教育的失误,邓小平所言的教育正是对民众的教化。

原文13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就治理差不多,满三年就会卓有成效。"

解读这里体现了孔子对治国的自信。其实从世事的发展大致经历来看,三年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周期。

原文 1311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好的领导者治理国家百年,就可以克服残暴消除杀戮。'这话真对呀。

解读建立一项制度,强行要求众人去做容易。但若让人从内心往外自觉遵守制度难。历朝历代优秀的统治者,若想基业长青,都必须考虑赢得人心,使老百姓自觉自愿服从领导。而做到这样,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一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邦百年需要的就是持续发展观念,需要领导者始终如一,一以贯之。难就难在这一点,很少有帝王会做到这一点。但凡能做到这一点的朝代,存活的时间都比较长。

原文 13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实行王道的人出现,一定要努力一辈子才能使仁德泽被天下。"

解读孔子面临的大势是霸道渐兴,王道衰微的年代。孔子的看法与上一章思想一致,若要使世道能够达到仁德行于天下,就一定要努力一生。必世,一说是30年。30年也就是一个人工作的时间。

原文1313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孔子说:"如果自身行为端正,对于当官从政有什么难的?不能端正自己的行为,管理好自己,又怎么能去管理好别人?"

解读儒家一直注重内在的修炼,给人们提供发展的秩序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一个过程。自身正需要自己能管好自己,需要具备自制的能力,管好自己是管好他人的前提,也是管好他人的起点和基础。有自制力的人往往都有威信,不能管理自己的人难有威信,没有威信又何以服人?

原文13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译文冉有退朝回来。孔子问:"为什么这么晚回来?"冉有回答说:"有政事商议。"孔子说:"那不过是事务罢了。如果有政务,虽然与我无关,我也会知道的。"

解读冉有作季氏的家臣,孔子很不赞成季氏。所以孔子这样说话。至于孔子说到国务的政事,因为他是国老,曾经在朝廷做官,有政事国君就会告诉他,因为没有告诉他,所以也就不是什么政事。

原文13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之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知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译文鲁定公问:"有一句话就能使国家兴盛的吗?"孔子回答说:"话虽然不能这样说,但也差不多吧。有人说:'做国君难,做大臣同样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国君难,(就会努力勤勉的去做,)不是差不多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有一句话就能使国家灭亡的吗?"孔子回答说:""话虽然不能这样说,但也差不多吧。有人说:'我做君主没有感到有什么快乐的,唯一高兴的事是我说话没有人敢违抗。'如果我说的话正确,没有人违抗不也很好吗?如果我说的话不正确,也没有人敢违抗,不是差不多一句话就丧国吗?"

解读鲁定公很想一下子解决治国问题,一口吃个胖子,于是讨教孔子。另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作为领导不可以随便说话,说话就要说正确的话,总说错话、不对的话,还要求他人听从就不是好事。孔子的回答极为巧妙,虽与鲁定公期待的答案有距离,但鲁定公又有口难言。

原文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译文楚国的叶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使自己领土的人快乐,让远方的人愿意来。"

解读这是王者的治国之道,依靠的是德、是仁政。

原文1317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做了莒父的长官,向孔子请教如何处理政务。孔子说:"不要求立刻见成效,不要贪图小利。求快很难达到目的,贪图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解读《反身录》中说:"为政欲速非善政,为学欲速非善学。"做什么事都贵在持之以恒,始终如一。人的一生之所以荒废,难求成功,很大的原因就是多数人缺乏坚持的品性和自制力,承受不了外界的诱惑,朝三暮四,终至一生平平。

原文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译文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那里有个做事很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们那做事直的人和你说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直就在这里了。"

解读以今天的思想观念来理解,这段对话有些费解。为什么父亲做了坏事,儿子告发不是直呢?从孔子的回答来看,孔子显然不认为这样的人是直行的人,我们今天看,这个儿子大义灭亲,真直呀!反思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后来才明白儒家文化是情感文化,伦理本位的文化,亲亲为大,感情第一,所以这样的事情第一反应就会"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因此孔子说"直在其中矣"。

原文13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在家生活要谨慎庄重,在外做事要敬业,与人交往要真诚守信。即使是到了恶劣的环境也不丢掉这样的信念。"

解读看来樊迟这个学生很好问,就仁的问题就问了孔子三次。有意思的是孔子三次的回答都不一样,不像今天的教育要有一个标准答案。对于这类问题,孔子之所以这样答复樊迟,大多因为这师生两处于不同的情境。换一个角度看,孔子的的教育往往是学生缺什么他就会给补什么,所以教育的针对性很强,也真能解决生命的成长问题。我们看孔子其他两次不同的回答"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622" "爱人。1222"

原文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译文子贡问:"如何做才能称为士?"孔子说:"对自己的行为保持羞耻的心,出使国外,能够不辱使命,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为士了。"子贡进一步问:"次一等的士是什么样?"孔子回答说:"家庭之中的成员称赞他孝顺父母,邻里乡亲称赞他友爱兄弟。"子贡又问:"那再次一点的呢?"孔子说:"说话守信,行动果断,讲起话来硬邦邦的普通百姓,也可以说是次一等的了。"子贡问:"那么现在当官的那些人怎么样?"孔子说:"嗨,这些气度狭小的人,怎么能算数呢?"

解读子贡问问题总是愿意穷根问底,这是子贡性格当中的优点。从另一方面看,人是有不同境界的,古人常有圣人、君子、善者、士、小人等等之区别,这段对话但对"士"而言,就存在三种不同的层次。其实,能够区分不同境界、不同层次的人也是识人的智慧,有了这样的智慧,就知道该如何与人打交道了。

原文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孔子说:"得不到与行为合乎中庸的人交往,那么就与狂者和狷者交往吧。狂者积极进取,狷者不会为非作歹。"

解读按理我们结交朋友应该寻找不狂不狷的人,但能达于这样境界的人实在太少,所以孔子给出的下策,那就是结交狂者和狷者,这两类人一个太过,一个不及;一个积极进取、激进,一个保守谨慎、不犯错误。朱熹说:"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狷者志未及而守有余。"

原文13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没有恒心,都不能做巫医。'这话说得很好!"(《周易·恒卦》中有这样一句话)"不操守德行,有可能受到羞辱。"孔子说:"这就是告诉不能坚持没有恒心的人不去占卦罢了。"

解读孔子在《彖传》中将恒卦推衍为"天地之道",即宇宙恒久之道。"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恒德可以通天神之道,巫医可沟通天道与人道。其实,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持之以恒才能成功。做人亦如此!

原文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和谐共处但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但很难和谐相处。"

解读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心地宽广,能容纳不同意见;小人心胸狭窄,不能接纳他人意见。君子追求不止利益,更在精神和心灵,小人逐利,难与人合作。

原文13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子贡问:"大家都说好的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能认可。"子贡又说:"大家都说不好的人,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能认可。不如好的人说他好,不好的人说他坏。"

解读看认识人要全面,不可以偏听偏信,要尽可能地全面考察。

原文1325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译文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做事容易,讨他喜欢很难。用不正当的方法讨君子喜欢,他会不高兴的;等到君子用人的时候,他会用人所长。在小人手下做事困难,讨他喜欢却容易。让小人高兴虽然不用正当手段,但却能使他高兴;等到这样的小人用人的时候,他会求全责备。"

解读当官的也会有君子与小人,遇到君子是幸事,可以一起干点事情;遇到小人,不仿寻机等待。

原文132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孔子说:"真正的君子通达安泰而不骄横,小人骄横而不通达安泰。"

解读君子与小人行为表现之别。

原文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孔子说:"刚强、坚韧、朴实、少言,这四种品德接近仁了。"

解读大智若愚指的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原文1328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译文子路问:"怎么做才能算是士呢?"孔子说:"互相帮助,愉快相处,就可以称为士了。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兄弟之间和睦相处。"

解读子贡问士与子路问士不同。子贡问得详细,老师回答认真,致力于探讨。子路之问,孔子针对其性格下药,对症施治。

原文13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孔子说:"好的人教导人民七年,就可以让他们参军作战了。"

解读参军作战也是大有说道的。

原文1330子曰:"以不教民战,是为弃之。"

译文孔子说:"用没有训练的老百姓去作战,这是抛弃他们啊。"

解读孔子一生谨慎对待的事情"斋战疾",可见战争对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影响之大,不做军事训练就让士兵参与作战,是对生命不负责任,所以孔子才这样说。

这样的事太多了,就举个例子吧。比如曹操。早在创业之初,曹操就非常中重视网罗人才;建都许昌之后,又一再下达“求贤令”,以朝廷的名义招纳贤士,试图把散落在民间的人才都聚集起来。

在选择人才的标准上,曹操以其政治家的独特气魄,一反过去以门阀和名气取人的传统标准,主张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著名的《八月令》竟然明确地提出要起用那些“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这是对以门阀品第为唯一标准的传统人事制度的一次猛烈冲击。对于曹操“识拔人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的选才标准,连宋代保守主义政治家司马光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罗致到了人才,还有个如何任用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曹操亦有独到之处,这就是清人赵翼所概括的“以权术相驭”。至于具体的做法,赵翼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盖曹操当初起时,方欲籍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杨阜所谓曹公能用度外之人也。及其削平群雄,势位已定,则孔融、许攸、娄圭等,皆以嫌忌杀之;荀彧素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甚至杨修素为操所赏拔者,以厚于陈思王而杀之;崔琰素为操所倚信者,亦以疑似之言杀之;然后知其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之度外用人,特出于矫伪,以备一时之用,所谓以权术相驭也。(《二十二史札记》)

曹操在创业之初,需要人才帮助打天下时,他可以虚心纳士,和刘备、孙权一样对有用之才极尽礼遇。曹操厚待刘备、关羽的事情是尽人皆知的,其实他给予自己重要的谋臣将士的优待远在刘、关二人之上,故大多能得人死力。

尤为难得的是,曹操在创业之初能用度外之人,即对有用的人才做到不记前嫌,即使是仇敌也不念旧恶,不加报复,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恢弘大度。

例如官渡之战后,发现许多“许下及军中人”与袁绍暗通的书信,有人提出要查清之后收而杀之,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同上),遂命“皆焚之”。

又如陈琳,原是袁绍的部下,曾为其起草讨曹檄文,直骂到曹操祖宗三代。但归附曹操之后,仍然受到重用,并未遭受报复。

再如张绣,与曹操有杀子之仇。但张绣归降后,曹操不计前嫌,仍拜他为扬武将军,并结为儿女亲家。官渡之战中,张绣力战有功,后又击破袁谭,曹操论功行赏,增邑二千户,其他“诸将未有满千户者”。(《三国志·魏书·张绣传》)

然而,曹操对于人才的恩惠、友谊和礼遇、宽大等都直接服务于其政治目的,他的目的很明确,笼络人心、以让人才为其所用;一旦达不到这一目的,或者过去倚仗的人才对其产生了异心,那么就毫不留情地加以剪除。

曹操智囊团的首席人物荀彧的遭遇就很能说明问题,他“弃绍从操”之后,在政治方面给予了曹操很大的支持,曹操也与他颇为投缘,甚至称赞其为“吾子房也”。但荀彧自幼受儒家礼法教育,毕竟心存汉室,他之所以为曹操出谋划策就是希望能通过曹操“削群雄,以匡汉室”,所以当他看到曹操权位日高,欲加国公和九锡时,便和曹操在政治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他明知曹操有僭越之心却不肯附和,这就成了曹操实现个人野心的绊脚石,于是遭到嫉恨。关于荀彧的结局,有人说是被曹操用药酒毒死,也有人说是受胁迫而自杀身亡,总之是不得善终。

像这样先受礼遇后遭忌杀的自然并非荀彧一人,还有不少早年曾为曹操的统一大业建立功勋的人,到后来却不得不通过回避隐退以求自保。曹操的重要谋士程昱就以“知足不辱”为由,自动交付兵权,乞求退休;而贾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何夔见“太祖性严,掾属公事,往往加杖”,便“常畜毒药,誓死不辱”。这些史实都说明在曹操后期的高压政策下,他的臣属们进退维谷,忐忑不安的心理状态。

因此,将曹操对人才既任用又猜疑的态度比照起来看,他在人才问题上奉行的其实是实用主义的方针。为了建立统一天下的王霸事业,他重视人才、礼遇人才,表现了他有囊括英才的雄才大略和容纳人才的恢弘大度;但是为了维护个人的绝对权威,他又猜忌、枉杀人才,表现了其在人才问题上奸诈诡秘的

1、刘备

刘备在选人上不求多,而在精,要求所用之人在某些方面能独挡一面。诸葛孔明及“五虎上将”都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选人才时,他能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礼请孔明出山,成为尊重人才之美谈。他还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搞种族地域歧视。当时西凉不属中原,但收服马超后委以重任,封为“五虎上将”。

刘备还能取人之长,优势互补。关、张、赵、黄、马及诸葛孔明都是个性非常鲜明之人,刘备注重平衡,岗位设置互不重叠,权责明晰,使他的团队形成了核心的竞争力。敢用比自己强的人,也是刘备的高明之处。

2、曹操

唯才所宜是荀_和郭嘉这两个人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统一的。比方说崔琰和毛_,他们的特点是作风正派,清正廉明,曹操就让他们去主持组织部和干部部的工作,选拔官员,果然他们两个选拔推荐上来的那都是德才兼备的。

再比方说枣祗和任峻这两个人,这两个人的特点是任劳任怨,曹操就让他们去屯田,结果曹操的屯田制得到了贯彻和落实,曹操获得了丰厚的粮草和经济基础。这就是曹操用人的第一个特点,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3、尼克松

1968年12月2日,尼克松当选为第37届美国总统,随后,他任命基辛格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一职,基辛格万万没有想到,多年来不断追求却屡遭白眼,最后寄托于洛克菲勒的一切雄图厚望,却在洛克菲勒的劲敌尼克松的身上实现了。

他决心出山受任,以其雄韬伟略来辅佐这位开明的总统。他首先提醒总统,20世纪70年代与50年代不同之处,就在于世界已由“两极”向“多极”演化。他建议美国重新调整自己的敌、我、友关系。

在对“北大西洋公约”各国伙伴问题上,要改变以前那种由美国“单独承担一切责任”和“统一指挥”的方式,就必须建立一种具有政治创造力的全新秩序,实行划分打击目标的“明智联盟”政策。这样,在对苏关系上,基辛格认为,尽管苏联是美国的一贯对手。

但是时代不同了,通过谈判是可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合作和规定冲突的“绝对极限”的。基辛格的上述建议,对尼克松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至于在后来的对华关系和苏美和谈上使他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4、唐太宗李世民

任用贤才,他选用官员不分出身、不分民族、不分地域、不分亲疏贵贱,无论是中原、关陇、山东、江南的汉族,还是周边高鼻深目的胡人,都能得到重用。他重在选贤任能,喜看天下英雄尽入其彀中。

同时,他用人又不求全责备,所以臣下能够心情舒畅,特别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前者善谋,后者能断,二人配合默契,同心报国,世称“贤相”,被并称为“房谋杜断”。一个精诚团结又深得皇帝信赖的宰相班子对于实现贞观之治,显然是功不可没的。

5、子发

楚国将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

子发麾下不乏智谋之士,不缺彪勇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简直无计可施。这时,子发突然想到了“神偷”这个人,众多智勇双全之将都搞不明白子发葫芦里到底买的什么药。夜幕降临,“神偷”在夜幕的掩护下,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

第二天,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给齐军主帅,并对他说:我们出去打柴的士兵拿到您的帷帐,特地赶来奉还。

当天晚上,“神偷”又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子发再次派人送还。第三天晚上,“神偷”连齐军主帅头上的发谮子都偷来了,子发照样派人送还。此时,齐军上下听说了此事,甚为惶恐,主帅惊骇地对战将们说: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发要派人取我的人头了。于是,齐军打道回府。

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避亲

春秋时晋国大夫祁奚(祁黄羊),在晋悼公时曾任“中军尉”,是一个正直无私的人《史记·晋世家》载,祁奚年纪老了,请求退职晋悼公同意他的请求,并请他推荐一位有才能的人来继任他的工作祁奚当即推荐解狐悼会奇怪地问:“他不是同您有私仇吗”祁奚说:“您不是要我推荐有才能的人吗私仇不私仇,我没有考虑!”悼公就命解狐继任祁奚的职务不料解狐奉命以后,还没有上任就死了悼公就请祁奚再推荐一位合适的人才为继任者祁奚当即推荐了祁午悼公又惊诧说:“他不就是您的儿子吗”祁奚说:“您不是要我推荐合适的人才吗儿子不儿子,我没有考虑!”悼公就命祁午接替了祁奚的工作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

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039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