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鲜卑族的首领是谁

古代鲜卑族的首领是谁,第1张

檀石槐

檀石槐是古代鲜卑部落首领。少时有勇有谋,被推举为部落首领。东汉末在高柳北弹汗山(今山西阳高县西北一带)建立了王庭,向南劫掠沿边各郡,北边抗拒丁零,东方击退夫余,西方进击乌孙,完全占据匈奴的故土,东西达1.4万余里,南北达7000余里。永丰二年(156年)秋,率军攻打云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延熹元年(158年)后,鲜卑多次在长城一线的缘边9郡及辽东属国骚扰,汉桓帝忧患,欲封檀石槐为王,并跟他和亲。檀石槐非但不受,反而加紧对长城缘边要塞的侵犯和劫掠,并把自己占领的地区分为3部,各置1名大人统领。汉灵帝即位后,鲜卑更加变本加厉地在长城内外骚扰,幽、并、凉3州常遭攻掠:灵帝遣夏育、田晏、臧文各率万骑分3路攻击鲜卑,檀石槐命3部大人率军迎战,得胜而归。接着,檀石槐又率军征辽西,讨酒泉,使汉王朝缘边地区一直不得安宁。光和四年(181年)去世。

历史事件

汉朝

西汉时期的鲜卑几乎名不见经传,只是个屈膝于强大统一的匈奴帝东汉-鲜卑等部国下的小部族。鲜卑登上历史舞台要从东汉说起。东汉初,鲜卑族从属于匈奴,建武二十一年(45年),汉辽东太守祭彤大败鲜卑人,收其地,其首领偏何率部降汉。不久,鲜卑族另一部落首领仇贲到洛阳朝见汉皇,刘秀封其为王,与宁城护乌桓校尉同辖鲜卑人。及至北匈奴被汉击溃,鲜卑人乘机进入匈奴故地,将当地人遗留的匈奴人同化为鲜卑族人。东汉桓帝时,鲜卑人在其首领檀石槐领导下,制定了法令,发展了农牧、狩猎、捕鱼等业,并在仇水(今河北怀来)建立行政中心,自分其地为三:右北平以东为东部;右北平以西为中部;上谷以西为西部。今河北承德地区南境为乌桓之地,其中部和北部概属鲜卑所辖。熹平六年(177年)鲜卑领兵南下扰边抢掠,东汉军前往击之,败归。东汉晚期东胡、北鲜、西羌三边地区皆与汉朝对峙和冲突。但最终为东汉击败。

三国

东汉末年,檀石槐一度统一了鲜卑诸部,在长城以北的广袤地域,建立了东、中、西三部的军事部落三国-鲜卑等部(公元236~262)大联盟。但延时不久,鲜卑又陷于诸部林立的分散状态。东汉丞相曹操当权时,西部鲜卑叛离,漠南自云中以东分裂为三个集团:一是步度根集团(檀石槐后裔),拥众数万,据有云中、雁门一带,二是轲比能集团,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来联盟“东部大人”所领属的若干小集团,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其中轲比能集团势力强,影响大。袁绍据河北时,汉人为避其苛虐刑政,多投奔鲜卑轲比能,轲比能令其族人向汉人学汉语,学汉字,学兵器制造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建安年间,曹操驻军幽州时,轲比能等鲜卑首领通过乌桓首领阎柔贡献方物,表示臣服汉朝。直至后来三国时期的魏国曹丕,对这些首领依然给予安抚。黄初元年(220年),轲比能向魏文帝曹丕献马;二年,轲比能交还留居鲜卑的汉族500余家归汉;三年,又率部3000余骑,驱赶牛马7000余口与魏国“互市”,再送归汉人千余家返回上谷等地。后轲比能集团势力不断强大,先后兼并了步度根等部,最终统一了漠南地区。轲比能强大后,屡犯魏国边境,后为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王雄遣刺客所杀。漠南统一局面又再度陷于四分五裂之中。东部鲜卑先后兴起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三股势力,他们乘机南迁,占有乌桓故地。宇文部本非鲜卑,后来东迁辽东与鲜卑人杂处,归附檀石槐后,逐渐鲜卑化。段部出自辽西鲜卑,居地中心在令支(今河北迁安县)。

东晋十六国

西晋-鲜卑等部(公元281) 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部的统治者形成了纷争割据的局面,在100多年中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史书称"五胡十六国",其实,建立政权的不只五个少数族,也有汉族:割据政权也不只16个。在这100多年中,鲜卑族先后建立九个政权:辽西(今辽宁、河北一部)、代(今内蒙古西部、山西北部,后改北魏,逐渐统一北方)、宇文(史称北周,今河北北部)、前燕(今河北、山西、河南和辽宁一部分)、后燕(今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一部分)、南燕(今山东、河南一部分)、西燕(今陕西、山西一部分)、西秦(今甘肃西南)、南凉(今甘肃西部、青海一部分)。

1)前赵、后赵的对峙与统治

西晋灭亡后,匈奴部族统治者刘聪占有了北方大部分土地,公元318年刘聪死,刘曜乘内部变乱之机,夺取政权,迁都长安称帝,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公元319年,石勒反刘曜,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以河内等24郡为赵国,拥有民户29万,史称后赵。后赵羯族地位优越,时称“国人”。石勒为巩固其统治,重用汉族人赵郡张宾为谋士,采用汉族的一些统治政策,国力日强。公元321年,遣石虎进取幽州,俘刺史段匹磾,幽、冀、并三州皆归属后赵。不久,石虎又率军进讨鲜卑郁粥于离石,郁粥逃奔乌桓,石虎悉降其众,继尔南下,尽收河南之地。前赵与后赵为争夺地盘,多次交战,公元329年,石勒攻灭前赵,并有关陇之地。后赵之地“南逾淮海,东滨于海,西至河西,北尽燕代”,统治了北方广大地区,与江南的东晋政权形成北南对峙局面。石勒在位期间,实行过一些汉化政策。

2)冉魏灭后赵,前燕灭冉魏

石勒死后,石虎继位,于公元335年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石虎荒*残暴,任意迫害人民,在邺城大建宫室,筑楼台高阁,众役繁兴,加之征辽西、征东晋的穷兵黩武,终于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强烈反抗。公元349年,梁犊率边兵起义,打击了后赵的统治者。石虎病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帝位,自相残杀,后赵大将军冉闵(汉族人)乘机依靠汉族人民的支持,起兵攻杀后赵皇帝石鉴,夺取政权,国号大魏,史称冉魏,仍都邺城。

冉魏主张民族复仇,号召汉族人起来杀胡羯,结果“爆发了多年来汉族人对胡羯的积忿(范文澜《中国通史》)”,致使北方各地汉族人民群起响应而斩胡羯(史载仅邺城即杀死20多万人),引发了胡人的猛烈反扑,冉闵领导汉族军民进行了英勇的反击,并于公元352年正月破襄国,杀后赵主刘显(匈奴人)。公元352年,鲜卑族首领慕容俊从东北攻入冀州,冉闵率军殊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兵败被杀,企图南逃的20余万汉族人民也惨遭屠杀,冉魏政权仅两年零8个月就覆灭了。

3)前秦统一北方

慕容俊灭冉魏后,自称皇帝,迁都于邺,国号燕,史称前燕。前燕占据北方东部广大地区,但在北方西部又分裂为四个政权:氐族苻氏建立前秦,占据今陕西省;氐族杨氏建立仇池,占有今甘肃东南部;汉族张氏建立前凉,占据今甘肃西北;鲜卑族拓跋氏建立代,占据今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

前秦苻氏政权,废除了石虎统治时的一些苛政,又以汉人王猛为谋主,整顿吏治,加强军备,发展生产,10余年间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势力。从公元370年至376年间,先后攻灭前燕、仇池、前凉、代四个政权,统一了北方。

4)淝水之战后北方的大分裂

前秦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局面后,苻坚又于公元378年派军南向进攻东晋,企图统一全国,淝水之战为东晋谢玄所败。由于国力大伤,鲜卑和羌族上层分子,乘机脱离前秦控制,各自建立政权,3年间相继出现了后燕、后秦、西燕、西秦、北魏、后凉六个政权。分裂林立的各个政权,经过10年左右的相互战争,后燕灭西燕,拥有北方东部地区;后秦灭前秦、后凉,拥有北方西部地区;后燕与后秦东西相对。公元395年,后燕攻北魏,惨遭失败而衰落,分裂为南燕、北燕,北魏则强盛起来。北方西部,匈奴、鲜卑、汉族上层分子又扩张势力,先后建立了南凉、西凉、北凉、夏四个政权。北方又呈现分裂割据局面。各政权统治者纷争战乱50多年,使北方的农业生产遭受到极大破坏,是历史上北方各族人民极度痛苦的时期,直到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了这种局面。

5)北朝时期北方民族间的融合统一与分裂

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魏政权统一了北方,与南朝形成南北对立的局面。公元534年,魏又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北周又灭北齐,至公元581年北周为隋所代。天下经历的四百年的折腾重归一统。而北方这140多年,历史上称之为北朝。

南北朝

1、道武帝建立北魏和北魏的崛起

鲜卑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酋长拓跋诘芬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酋长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但这时,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公元338年,首领什翼犍建立代政权,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376年,前秦苻坚攻代,什翼犍战死,代灭。淝水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公元386年,鲜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孙)恢复代政权,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公元395年,后燕攻北魏,拓跋珪在参合陂(今山西大同东南)大败后燕军,并乘胜南下,夺取中山(今河北定州市)、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重要城镇,拥有黄河以北地区,成为北方的强大势力之一。

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珪称皇帝--即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击败后燕进入中原后,奖励农业生产,其奴隶主贵族也逐渐汉化转化为封建地主。拓跋珪招纳汉族大地主参加统治集团,加快了鲜卑拓跋部的汉化进程。

2、北魏太武帝马踏漠北,一统北方

拓跋珪死后,其子拓跋嗣(魏明元帝)、孙魏太武帝拓跋焘承其前业,擢用汉族大地主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渤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数百人担任官职,形成了拓跋贵族与汉人世家豪族的联合封建政权,国势大盛,

拓跋嗣死后,16岁的拓跋焘即位,即位之初就以少胜多,顶住了当时北方大漠政权——柔然的疯狂入侵。拓跋焘开始主动反击柔然,先后13次出兵柔然,以429年战果最为辉煌(参见百科北魏破柔然之战)征服了漠北一带,柔然臣服,为日后统一北方又迈出重要一步。另外,在对柔然的作战中,俘获的牛羊骆驼等牲畜也为北魏缓解了后来的饥荒。

于公元427年,用3万骑兵攻破了坚不可摧的统万城,从此北魏统一北方的形势已经不可逆转。

于公元431年灭夏,平山胡,西逐吐谷浑,又于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使北方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复归于统一,南北朝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拓跋焘统一北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同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为安定的环境。

3、北魏孝文帝的卓越改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实行均田制和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政策。492——493年迁都洛阳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者力求限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使鲜卑贵族进一步封建化,并与汉族地主紧密结合,更有效地共同统治各族人民。因此冯太后和魏孝文帝元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①首先整顿吏治。延兴二年(472),政府规定,地方牧守治绩 好的可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②延兴五年,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③太和八年(484)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的处死。次年颁行的均田令中,又规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职高低给一定数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准买卖,离职时移交下任。④九年十月,颁布了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详尽的受田规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桑田种植 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以出卖多余的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还授土地时对老少残疾鳏寡都给予适当的照顾(见均田制)。⑤九年或十年初,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采用邻、里、党 的乡官组织,抑制地方豪强荫庇大量户口。⑥十年,孝文帝对租调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新租调规定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从事耕织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头的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⑦十八年,孝文帝排除穆泰、元丕及太子恂等鲜卑旧贵族和保守势 力的反对,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⑧孝文帝改革鲜卑旧俗,主要是禁着胡服,改穿汉人服装;朝廷上禁鲜卑语,改说汉话;规定鲜卑贵族在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并改他们的籍贯为河南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鲜卑贵族门阀化,提倡他们与汉族 高门通婚。⑨太和中,议定百官 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从品为北魏之首创。十九年,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标准,将代北以来的鲜卑贵族定为姓、族,姓为高,族次之,其中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所谓四姓,一说为中原汉族高门崔、卢、李、郑,一说为汉族甲、乙、丙、丁四种郡姓,后者似为确。班定姓族,使鲜卑贵族与汉士族得以进一步结合。

均田制政策。北方广大地区由于战乱,户口流徙,田园荒芜,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北魏政权为增加财政收入,稳定社会秩序,颁行均田制。先审定户籍,再按户口分配土地,实行新的租调制。奴婢和牛都可受田。均田制在当时地旷人稀的前提下施行,在不损害地主阶级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施行,有益于生产发展和稳定的。北方大量的荒地被开垦,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农业的发展,使养蚕、牧畜、酿造等农村副业也发展起来,改变了北方荒凉残破的景象。

汉化政策。北魏统治下的中原,以汉族为主,具有较高的封建文化,魏孝文帝在政治和社会风俗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消除鲜卑与汉族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即封建化,在服饰、语言、丧葬、通婚、吏治、门阀等制度方面都有相关的汉化规定。这些改革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进入封建社会,适应了各族人民间的自然融合趋势,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4、北魏的分裂与北齐北周的建立

北魏末年的农民大起义动摇了统治者的基础,内部发生变乱。公元530年,魏孝庄帝杀死了专权的尔朱荣,尔朱兆(尔朱荣弟)又杀死北魏孝庄帝,立元恭为帝,政权又为尔朱氏所握。后来尔朱氏又为其部将鲜卑化的汉人高欢所灭,高欢杀元恭,另立元修为帝(魏孝武帝)。元修为摆脱高欢所控,从洛阳出逃,奔镇守关中的将领宇文泰。此后,北魏分裂为两个政权:高欢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宇文泰杀元修,立元宝炬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公元547年高欢死,其子高澄、高洋相继执政,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元善见,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都邺。

西魏在汉化很深的鲜卑人宇文泰执政下,国势日盛,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公元560年,周武帝宇文邕采取了一些经济政治的重大举措,国势日渐强大。

5。北周统一北方

北齐与北周东西对峙。公元576年,北周发兵攻北齐,先占晋阳,继又东进,577年攻陷北齐邺城,北齐亡,北方归于统一。周武帝灭北齐后,又进军南方的陈朝,取得了长江以北的土地,北周领域扩大,为后来隋朝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隋唐以来,鲜卑已不再作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但他们的后裔却在这两个朝代居于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国者杨、李二家即是鲜卑化的汉人,而他们的母、妻又是汉化的鲜卑人。至于两朝的达官显宦有很多鲜卑人--位至宰相的就有20余人,其他如尚书、侍郎,地方上的都督、刺史,更不胜枚举。这不仅表明了这时北方与中原的民族融合的深度,也显示了鲜卑人在社会重要性方面的广度,如隋代筑造学家宇文恺,《切韵》作者陆法言,唐初权相长孙无忌,中唐诗人元稹,直至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6鲜卑的汉化

{1}迁都洛阳{2}政治制度;采用汉族官职,律令。{3}社会制度;朝廷中兴、心必须使用汉语,穿戴汉服,改姓汉于汉组通婚。{4}思想文化;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1 艾子杖责孙儿孙文言文翻译 急呀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jiǎ)楚而不悛。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tuán)雪而嬉,艾子见之,褫(chī)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译文]

艾子有个孙子,年龄十岁左右,懒惰顽劣不学习,艾子常用木条和棍棒打他也不悔改。他的父亲只有这一个儿子,常常担心儿子受不住杖刑而死去,每当艾子责罚孙子时就流泪哭泣着求饶。艾子愤怒地说:“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用木条棍棒打孙子越发严厉。艾子的儿子对艾子也不知怎么办好。

有一天早晨,雪下了起来,孙子捏雪球玩耍,艾子看见了,剥掉他的衣服,让他跪在雪中,冻得冷颤的神色十分明显。艾子的儿子不再敢说求饶的话,艾子的儿子也脱掉自己的衣服跪在自己儿子的旁边。艾子告诫地问道:“你的儿子有罪,应当受到这种惩罚,你为什么加入进来?”艾子的儿子哭着说:“你让我的儿子受冻,我也让你的儿子受冻。”艾子笑着宽释了孙子。

2 老人的品德和教育影响子孙,用古文或者文言文怎么说

1训 xùn

例:《孟子•万章上》:「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

2风 fèng

例:宋周辉《清波杂志》卷十一:「唯择其好学从善者稍加崇厉,以风其余。」

3教 jiào

例:《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4诲 huì

例:《诗·小雅·绵蛮》:「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5育 yù

例:唐韩愈《顺宗实录五》:「思翔春风,仁育群品。」

还有不少词表示教育、培育,如:教迪、教管、教泽、诰教、诲化、诲育、豫教、教治、培育、埏埴、喻教等

3 文言文刘裕戒子孙翻译

原文:

刘裕诫子训

高祖既贵,命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帝至故宫,见之,有惭色。近侍或进曰:“大舜躬耕历山,禹亲事水土。陛下不睹遗物,安知先帝之至德,稼穑之艰难乎?”

(选自《资治通鉴·宋纪》)

注释:

①高祖既贵:指刘裕做了南朝的宋武帝。既:已经

②示:给……看

③帝:指刘裕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

④故:以前的

⑤或:有的

⑥ 躬耕:亲自耕种

⑦历山:古地名,今山东境内。

⑧ 事:治理

⑨陛下:对君主的尊称

译文:

刘裕已经做了南朝的宋武帝,下命令把他地位卑微时所用农作工具收藏起来给子孙看。文帝抵达先帝居住的宫殿,看到他父亲早年用过那些耕具,深感惭愧。他身边侍臣中有人进言说:“当年大舜亲自在历山耕田种地,大禹也曾亲自治理水土。陛下不看到这些遗物,怎么能够知道(去世的)先帝的极高的品德和播种收获的艰难呢?

启示:

无论我们是贫穷还是富裕,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品格,虚心学习他人

4 子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子 zǐ 名 (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婴儿) 同本义〖baby;infant〗 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

古文从巛,象发也。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

——《说文》。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广韵》 居然生子。

——《诗·大雅·生民》 子也者,亲之后也。——《礼记·哀公问》 子者,父之合也。

——《春秋繁露基义》 子者,父之阴也。——《汉书·杜钦传》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

——《荀子》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child〗 孀妻弱子。

——《列子·汤问》 又 有子存焉。 又 又 孙又生子。

子墨衰绖。(晋襄公的丧服都染成黑色。

子,指晋襄公。墨,动词,染黑。

衰,通縗,丧服,粗麻布做成。绖,头巾和腰带。)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子党(儿女辈);子道(儿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子姓(泛指子孙,后辈);子辈(儿女) 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son〗 无子,有女二人。——唐·陈玄佑《离魂记》 又如:子侄(本指子与侄。

后用以通称晚辈);子胤(子息,后嗣);子父(父和子);子母(母和子);子客(儿子的宾客) 子孙〖descendant〗 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执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荀子·正论》 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石崇《王昭君辞》 人的通称〖person〗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诗·邶风·匏有苦叶》 又如:樵子;舟子;子马(人马);子童(后妃或仙女的自称);孤子(年少死了父亲的人);才子(特别具有才华的人);女子(女性);小子(年幼的人;晚辈);内子(内人,即妻子);夫子(旧时对学者的称呼;旧时学生称老师);孝子(对父母十分孝顺的人);游子(离乡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literateandofficialdom(infeudalChina)〗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

——赵彦卫《云麓漫钞》 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man〗 子年少。——晋·干宝《搜神记》 而独不足子所乎。

——明·刘基《卖柑者言》 子之说。——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master〗 子曰:学而时习之。

——《论语》 子墨子闻之。——《墨子·公输》 又 子墨子解带为城。

地支的第一位〖thefirstoftheelveEarthlyBranches〗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子日困敦。——《尔雅》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子,又以纪月。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 用以纪日 不辟子卯。——《仪礼·士丧礼》 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

——《西游记》 又如:子夜 专指女儿〖daughter〗 缵女维莘,长子维行。——《诗·大雅·大明》。

毛传:“长子,长女也。” 曹丞相因念令先君是绝代儒宗,夫人是名公爱子,不忍埋没这白草黄云之外。

——明·陈与郊《文姬入塞》 又如:子媳(女媳) 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honorifictitlewiththesurname〗 此三子者。——《战国策·魏策》 非郑尹而快孙子。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程氏子以蠹贫。——《聊斋志异·促织》 姓 子 zǐ 形? 小〖 all〗 时大武军子将郝灵荃奉使在突厥。

——《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子将(小将);子舍(小房);子闩(小门闩);子墙(院落内部的小墙);子亭(小亭);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 嫩的或易咀嚼的〖tender〗。如:子姜 幼小〖young〗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

——曹操《四时食制》 又如:子鸭(幼鸭,嫩鸭);子鸡(小而嫩的鸡) 属于别人的,受别人控制的〖subsidiary〗。如:子公司 子 zǐ 动 通“慈”(cí)。

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love〗 天迪从子保。——《书·召诰》。

王引之云:“子,当读为慈。” 子以爱之。

——《礼记·缁衣》 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唐·柳宗元《封建论》 又如:子谅(慈爱诚信);子惠(。

5 或者在文言文中怎样表示

《左传·僖公十九年》:“今 邢 方无道,诸侯无伯,天其或者欲使 卫 讨 邢 乎?”《孟子·公孙丑下》:“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宋 苏洵 《田制》:“数世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於贫,而彼尝已过吾限者,散而入於他人矣,或者子孙出而分之,以为几矣。”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 文王 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 武王 伐 商 之时, 文王 若在,或者不致兴兵。”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假若 虎妞 是个男子,当然早已成了家,有了小孩,即使自己是个老鳏夫,或者也就不这么孤苦伶仃的了。”

如这段话中,“或者”就表示或许,也许的意思,可以直接用“或者”或“或”(我认为“或”更好些)

6 文言文翻译

(译文)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杨震从小好学,博通经术。众儒生说:“真是关西的孔子杨伯起啊。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

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乾符五年(公元878),王仙芝的余部在尚让的带领下与黄巢在亳州城外汇合。尚让是尚君长的弟弟,身负杀兄之仇,与朝廷不共戴天,而且如今草军首领王仙芝已死,他率领众人推举黄巢为王。 黄巢答应了,号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并设置官僚体系,开始了向腐朽的晚唐朝廷宣告「 ”我,黄巢来了!” 这一年,黄巢已经58岁。 黄巢40岁那年,他见证了裘甫起义的失败。 黄巢49岁那年,他见证了庞勋起义的失败。 黄巢57岁那年,他见证了王郢起义的失败。 今年的他58岁,见证了王仙芝起义的失败。 近二十年间,他亲眼见证了晚唐四大起义的失败,这个藩镇割据动乱不止的年代,年近花甲的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这条路有多难,但也比任何人都坚定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条「 ”冲天之路”只有一个人能够完成,他的名字叫——黄巢! 但是「 ”冲天之路”并不是口嗨一下,就可以完成的,晚唐起义军的火种,如今只剩下了黄巢这一支独苗。这意味着黄巢要独自面对着「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唐王朝,不仅如此,他的高龄也为这条「 ”冲天之路”增加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何况眼下,刚诛杀完王仙芝的「 ”草贼招讨使”曾元裕率领着士气如虹的诸道行营兵马,磨刀霍霍向自己而来,形势危矣。 危机也是转机,但如何在生死存亡之时,转危为安,这需要大毅力与大智慧,58岁的老人,在此时做了一个决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回到梦想的起点,也许那里会有想要的答案。 《资治通鉴》记载:「 ”乾符五年戊戌,春,二月,黄巢方攻亳州未下,尚让帅仙芝余众归之,推巢为王,号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署官属。巢袭陷沂州、濮州。” 沂州城。 乾符三年(876)七月,黄巢与老上司「 ”草头王”王仙芝的第一次大溃败在这里,在这里被「 ”草包”宋威(第一代草贼招讨使)打的溃不成军; 乾符四年(877)二月,黄巢与王仙芝分道扬镳后,第一个选择的依然是这里,不过不同于上次,这次他成功破城劫掠,取得军饷,扬长而去; 时隔整整一年,乾符五年(878)二月,黄巢又一次来到了沂州城,破城劫掠梅开二度,然后转向去了濮州。 濮州,是王仙芝与尚君长、尚让的老家,也是王仙芝的起义之地。 黄巢为何要率兵再度来到濮州,史书上没有过多的记载,但羚羊推断不单单是为了劫掠这么简单,或是为了安抚尚让及所率草军残余部众,或是为了给起义之火再添一把干柴,亦或是黄巢只是单纯为了到这里缅怀一下老上司王仙芝,黄巢这一举动到底有何深意,今天的我们不得而知。 但黄巢的这一举动,在唐廷看来,却是诛心之举。乾符三年的时候,黄巢与王仙芝就是在沂州之战败北后,攻打东都洛阳,威胁大唐运河补给线,旧事不能重演,于是唐廷发起了紧急军令。 《新唐书•黄巢传》记载:「 ”巢取濮州,元裕军荆、襄,援兵阻,更拜自勉东北面行营招讨使,督诸军急捕。” 黄巢的突袭北上,使驻守在荆襄的「 ”草贼招讨使”曾元裕鞭长莫及,唐廷事急从权,临时设置「 ”东北面行营”,任「 ”草贼招讨副使”张自勉为「 ”东北面行营招讨使”。 张自勉是黄巢的老对手,就在去年黄巢与张自勉两次交锋均告失败: 乾符四年(877)七月,黄巢与王仙芝合围当时的「 ”草贼招讨使”宋威于宋州城,差点成功之时,就是被张自勉带领的七千忠武军击溃; 同年十二月,黄巢劫掠匡城后,进攻濮州之时,被张自勉第二次击溃,张自勉可以称得上是「 ”扫黄先锋”,逢「 ”黄”必胜。 果不其然,张自勉督忠武军(其治所在许昌)前来濮州「 ”扫黄”,黄巢再度败北。唐朝的时候,黄河还没有改道,黄河流经濮州。濮州此时已势孤,北面黄河水难渡,南有忠武军拦路,黄巢成进退失据,冲天之路何在? 这时的黄巢,在脑海中快速闪过晚唐四大起义的种种往事,灵机一动,王郢附体,向朝廷招安,将书信传递给天平节度使张裼,请他代自己上表给唐廷。唐廷大喜,诏命封黄巢为从三品右卫将军,这是之前王仙芝与王郢都没有过的招安条件,可见唐廷此时平乱急切的心情,但唐廷也不傻,授官有个条件,那就是黄巢必须得率部众到郓州城解散。 黄巢假意回信答应,佯装北上郓州,然后急转南下,逃过忠武军的围堵,直接扑向卫南,转而攻向滑州,一路向西的进攻路线,造成直指东都洛阳的假象。 黄巢再清楚不过,唐廷接下来的动向,当年黄巢与王仙芝打算攻东都洛阳之时就是如此,如今不过是依葫芦画瓢。最终果然不出黄巢所料,唐廷开始大规模调兵遣将,布防东都,一如两年前的层层布置(详情请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扯下晚唐帝国僖宗朝的遮羞布:山河破碎谁做主?)。 「 ”乾符五年,三月,诏发河阳兵千人赴东都,与宣武、昭义兵二千人共卫宫阙。以左神武大将军刘景仁充东都应援防遏使,并将三镇兵,仍听于东都募兵二千人。景仁,昌之孙也。又诏曾元裕将兵径还东都,发义成兵三千守轘辕、伊阙、河阴、武牢。” 黄巢摸着白须,微微一笑,带着部众南下长途奔袭劫掠叶县(今河南平顶山叶县),紧接着再度北上阳翟劫掠,其实这也是虚晃一枪,为的是让唐廷还是以为黄巢会进攻东都洛阳,稳住唐廷的战略部署后,黄巢从阳翟回转,横跨整个河南道、淮南道,历经五个月,终于在八月的时候,渡过长江达到了江南西道的宣州城外。 这之后黄巢如开了挂一般,再打润州,开山路七百里,途掠杭州、越州、衢州、建州,又花了四个月,终于在十二月攻占福州。宣歙、浙东、福建三大东南藩镇被黄巢彻底搅乱,而黄巢山高皇帝远,逍遥快活,逃出生天。 「 ”八月,黄巢寇宣州,宣歙观察使王凝拒之,败于南陵。巢攻宣州不克,乃引兵入浙东,开山路七百里,攻剽福建诸州。” 「 ”十二月,甲戌,黄巢陷福州,观察使韦岫弃城走。” 黄巢这一神操作,不仅搅乱了三大东南藩镇,更为致命的是黄巢从此打破了唐朝与藩镇平衡的格局,这是黄巢后来能攻入长安的基础,这也是史学家认定黄巢起义是唐朝灭亡的导火索的重要原由。 唐代藩镇的历史,是从安史之乱后开始的,「 ”安史平而藩镇之祸方始”,而黄巢的搅局,让「 ”天下分裂而无纪”,而后开启五代十国的动乱年代,所以欧阳修在《新唐书》中称:「 ”唐亡于黄巢”。 唐代藩镇,其实在黄巢搅局之前,已经存在了一百一十多年,与大家普遍印象中藩镇就是割据地方与朝廷对抗不同的是,唐代的藩镇并不全是割据与唐廷抗争的。唐代藩镇,按照张国刚先生的理论,可以分为四大类,即河朔割据型、中原防遏型、边疆御边型,东南财源型,除了河朔是割据,其他三大藩镇并不割据。而且这四类藩镇之间与唐廷是相互维系,因此这个格局才可以相对稳定的存在了一百一十多年。 故《宋史•尹源传》说:「 ”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久而不亡者,诸侯之维也”。 具体来说,唐代藩镇与唐廷够相互维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藩镇割据的区域性与藩镇割据的制约性两方面。 第一,藩镇割据的区域性 刚才我们说道,唐代四大类型藩镇中只有河朔型藩镇是割据型,其余的中原藩镇、边疆藩镇与东南藩镇都不割据,虽然这三类藩镇也有动乱,但总体上它们都是唐王朝控制下的地方政权,其节度使调任与派遣基本上都由唐廷决定。所以藩镇割据仅在河朔一地,未影响全国,这就是藩镇割据的区域性。 第二,藩镇割据的制约性。 中原藩镇、边疆藩镇与东南藩镇虽然都不割据,但是他们本身以各自不同的地理特点与唐廷的政治、经济、军事关系,深刻影响与制约着整个唐代藩镇的形势。 具体来说就是,在军事和地理上,中原藩镇一直遏制着割据的河朔藩镇;边疆藩镇在西北与关中的稳定,同时稳定了唐廷在全国的政治与军事基础;东南藩镇,从财力上源源不断的支撑朝廷,使唐廷始终保持着经济优势与政治优势。 而河朔藩镇虽然割据,但是河朔藩镇的发展,不光取决于自身势力,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三大藩镇的动向,这是藩镇割据的制约性。 而现在唐廷与藩镇相互维系的格局,被黄巢打破,黄巢搅乱了宣歙、浙东、福建三大东南藩镇,加上王仙芝所率草军各部之前肆虐的淮南、鄂岳、江西、荆南、湖南,至此东南九大藩镇无一幸免。 尤其最靠东南、最远离起义军的福建被黄巢打破,使东南藩镇全部陷入战火之中,唐廷这条主要贡献赋税的经济大动脉被黄巢拦腰截断,这次重击,宣告了唐朝的灭亡的倒计时已经开始。 但是有一个问题来了,既然东南藩镇如此重要,为什么唐廷没有加以防范,反而让黄巢长驱直入? 黄巢从中原藩镇的围追堵截中突围到宣歙,花了五个月,从宣歙到福建,进行了长途跋涉,又耗时四个月,这期间唐廷在做什么? 其实,唐廷一直在严加防范这一事态发生,但是因为三个大原因,导致战略布局产生了纰漏,最终使得黄巢破局。 1 江西患 乾符四年,王郢起义失败后,朝廷士气高涨,发布《讨草贼檄文》,草军陷入生存危机,王仙芝因此将草军一分为三,尚让率领一部,最后与黄巢合流;自己亲率一部,被曾元裕击杀在黄梅;还有一部,由柳彦璋为主将,王重隐、徐唐莒为副将(此三人均为「 ”草军二十四将”))率军南下劫掠江西,柳彦璋在王仙芝之前就被唐廷击杀,这之后,王重隐为主将、徐唐莒为副将,依然为祸江西。 不仅如此,草军二十四将之一的曹师雄也依附王重隐,王重隐俨然成为了王仙芝的接班人,与曹师雄兵分两路,将祸乱蔓延至湖南、江西与宣歙三大东南藩镇。祸害东南,这就是要祸害唐廷的金库,唐廷因此进行了一些系列重磅调动,但也因此给了黄巢从中原突围的可趁之机。 「 ”乾符五年,三月,王仙芝余党王重隐陷洪州,江西观察使高湘奔湖口。贼转掠湖南,别将曹师雄掠宣、润。诏曾元裕、杨复光引兵救宣、润。” 「 ”贼引兵度江,攻陷虔、吉、饶、信等州。” 贼劫掠湖南,威胁荆南,尤其王仙芝在去年冬天的一把火将江陵城元气大伤还没有回复过来,「 ”江陵城下旧三十万户,至是死者什三四”(详情见羚羊往期精彩文章历史有哪些细思极恐事件:晚唐四大农民起义,黄巢全部亲眼目睹!),急需有重臣坐镇。 这时政事堂首相——守司徒、同平章事王铎自告奋勇,要求出镇,担任荆南节度使,坐镇江陵。唐僖宗大喜,王铎因此被任命为守司徒、侍中、江陵尹、荆南节度使、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又封晋国公。王铎到江陵后,也没有消极怠工,绥纳流亡百姓,招募士卒,修缮兵甲,使得江陵武备严整。 王铎出镇,长安的政事堂又迎来了一波调动。卢携之前因保举曾元裕诛杀王仙芝有功,升任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弘文馆大学士;而原兼任兵部尚书的郑畋,改兼任礼部尚书,升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出身于陇西李氏的吏部尚书李蔚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与卢携、郑畋一同辅政。 王铎的分量,可谓之重,前首相、晋国公坐镇荆南,但这唐廷觉得还不够,于是在不久之后,罢免王铎荆南节度使之职,其余官职保留依然镇守江陵,诏命屡破南诏的名将高骈(此时的大唐王朝第一名将)任职荆南节度使,这相当于唐廷把最后的杀手锏都用上了。 2 长安变 河东沙陀人振武节度使李国昌及李克用父子,趁唐王朝忙于应付草军和黄巢的间隙,起兵作乱,李克用杀大同防御使段文楚,在代北作乱,这影响了唐廷的注意力,也使长安政事堂里的分歧加大。 西南边,也不消停,屡次范边的南诏遣使节赵宗政来和亲,只称南诏为弟之国,但不称臣,其无礼举动,让政事堂在一次陷入分歧中。 乾符五年,五月,卢携同意和亲,但是郑畋坚决不许,于是两位宰相像往常一样再度争执了起来,但这次卢携含怒拂袖,却把桌上的砚台打碎在地,这使得唐僖宗大怒,将卢携与郑畋双双罢相,郑畋贬为太子宾客,卢携贬为太子宾客分司,还在郑畋之下。不仅如此,还迁怒于李蔚,将他也罢相,改任东都留守,派往洛阳。可怜的李蔚,相位还没捂热,就被打发走了。 唐僖宗按照自己的意思,一下提拔了三位听话的宰相。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豆卢瑑加同平章事,兼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崔沆加同平章事,兼任户部侍郎;吏部尚书郑从谠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 ”五月,丙申朔,郑畋、卢携议蛮事,携欲与之和亲,畋固争以为不可。携怒,拂衣起,袂罥砚堕地,破之。上闻之,曰:「 ”大臣相诟,何以仪刑四海!”丁酉,畋、携皆罢为主子宾客、分司。以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豆卢瑑,吏部侍郎崔沆为户部侍郎,并同平章事。” 「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蔚罢为东都留守。以吏部尚书郑从谠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卢携虽然工于心计,但宋威、曾元裕、高骈等诸多大唐将领都与卢携有私交关系,有卢携在政事堂中,可以保持前线将领与唐廷的紧密联系;郑畋更不用说,是唐廷中少有的真正知兵的宰相,最主要从王仙芝、黄巢起义开始之初,郑畋与卢携先后担任兵部尚书,对黄巢知根知底,也对前线藩镇部署知根知底。 而此时16岁的少年天子唐僖宗,将卢、郑二人全部罢相,改为提拔豆卢瑑为相,并让他兼兵部尚书,豆卢瑑之前没有与军事有关的任何履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唐廷在之后的剿匪平乱中指挥相当混乱。 草贼招讨使曾元裕(卢携保举的将领)、草贼招讨副使张自勉(郑畋保举的将领)在五月之后,毫无建树,这跟卢携与郑畋罢相有明显的关联,失去了朝中的支持,临时设置的「 ”讨草贼诸道行营”调动其他中原藩镇兵马的指挥权受到了明显的阻碍,这无疑给了黄巢从中原突围的可趁之机。 3 高骈到 由于王仙芝草军余党以曹师雄为首肆虐浙西,新上任的宰相们把刚到荆南没有多久的晚唐名将高骈从荆南调往浙西,改任镇海节度使。因为高骈早年当过天平节度使,在郓州很有名望,想以此震慑住起义军。 高骈的威名,黄巢黄老爷子再也熟悉不过了,正是因为高骈的到来,历经五个月才从中原突围到宣州的黄巢,在攻打宣州不力后没有留念,果断放弃,避开浙西,前往浙东,然后一路南下长途跋涉,去往福建。 如果威名赫赫的高骈没有被唐廷派到浙西,黄巢不可能一反常态,再度进行长途跋涉,历经四个月,最终在乾符五年的十二月到达偏远的福州。而且此前黄巢在河南道、淮南道、东都府肆虐的时候,虽也有长途奔袭,但时间从未超过两个月以上。 可以说唐廷这次的威慑非常有效果,但是效果却是负面的,黄巢为避开高骈的锋芒,反而使出了去往福建的神操作,致使东南九大藩镇全部陷入战火之中。 大唐王朝的赋税重地——东南九大藩镇全部遭受重创,这是安史之乱之后110多年来的第一次。就在黄巢进入福州的这一刻起,黄巢不仅彻底地扭转了自己被唐廷绞杀的命运,也将大唐王朝彻底地拉进了灭亡的深渊。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与关注,我是羚羊飞渡,中简堂历史文化交流群领头羊,擅长隋唐五代史与网文小说创作。中正简素,立志弘扬历史文化,羚羊挂角,多元角度解读历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059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