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是怎样推举大汗的呢?

蒙古人是怎样推举大汗的呢?,第1张

忽里台大会,是古代蒙古草原上的议事会,由此可以推举出部落的首领及可汗,同时也可在会上批准相应的军事行动。这样的议事会,在蒙元时期则发展成为蒙古和元朝的诸王大会,除了原来推举可汗、进行相关军事决策的功能之外,还在大会上对有功之臣进行加官进爵。

忽里台大会,是古代蒙古推举大汗最重要的方式。

当然它不是唯一的,如果你有实力,也可以自立为王。但是,这样得来的汗位是绝对坐不长久的,因为它缺乏正统性。古代蒙古人是最讲求正统性的,如果没有得到其他部落的支持,那么这个汗位就属于来路不正。同样,在部落内部也是一样,如果没有部族长老的支持,那么也同样不能当首领!

「说蒙」:推举蒙古可汗的“忽里台大会”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种继承制度,一种是“嫡长子继承制(立长不立贤)”,另外一种则是“立贤不立长”。但在古代蒙古,这两种继承制度都不存在。选举可汗,除了本身的实力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则是需要在忽里台大会上得到各个部落代表的支持。

例如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他虽然实力强大,同时也自己举行了忽里台大会获得了东部诸王的支持,但是蒙古三大汗国以及很多部落的首领是不承认的他的正统地位的。因为在蒙哥汗死后,按照蒙古人“幼子守灶”的传统,汗位应该由他的幼弟“阿里不哥”继承。所以忽必烈最后是打败了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并且建立元朝成为皇帝以后,他的合法地位才在大会上被正式被承认。

这里要注意的是,忽里台大会是不进行正式投票的,因为游牧民族都是“用脚投票”。如果你拥护新可汗,那么你就来,如果你不拥护他,那么就不用来。但如果你来了,却表示反对的话,那么其结果就很悲惨了。

举个例子,公元1251年,蒙哥汗举行忽里台大会准备登基为蒙古新一任大汗,窝阔台和察合台系宗王本来就不支持蒙哥汗,却又故意迟到赶赴忽里台大会。随即不久,他们便受到了蒙哥汗的严厉镇压,一场战役打下来,先后处死窝阔台和察合台两系宗王达一百多人。而蒙哥汗的母亲还亲自下令处死贵由汗的皇后。所以,对于蒙古人所尊崇的忽里台大会,是不能够随意对待的,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老覃之前在《刘少奇自称军事外行,但他做的这些重大军事抉择,均获毛主席叹服》一文中提到,抗战胜利后,毛主席明知蒋介石并无和谈的诚意,但不想授人以口舌,还是接受了心怀鬼胎的蒋介石的虚邀,单刀赴会,亲赴重庆谈判。

为了让我中央不受这次和谈的干扰,仍处于正常运转之中,毛主席安排刘少奇在延安代理中央主席,并点了彭真和陈云增补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地位仅次于五大书记。

当时的东北经济力量雄厚,而且地理位置优越,自北而南,居高临下,刘少奇制定了一个军事杰作——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调动10万大军进军东北,抢在国民党的前面把东北建成我党巩固的根据地。

不得不说,“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总体战略部署是非常高明的。

要知道,东北对蒋介石而言,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他从来没有对东北实施过有效管辖,在1931年“九·一八”前,东北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视为禁脔之地;在1931年“九·一八”后,东北又被日军霸占领了14年,他蒋介石在东北并无一兵一卒。

相较而言,在14年的抗战中,一直有我党领导的抗日联军在东北活动,并且,东北背靠苏联,即我党在民众心中有着不小的影响。

因此,只要我军部署迅速,是完全可以抢在国民党的前面把东北建成我党巩固的根据地的。

1945年9月17日,刘少奇手脚麻利地发电报给在重庆谈判的毛主席提出请示:“为了加强冀热辽地区工作,应即成立冀热辽中央局,派高岗、富春、康生等去工作,并须组织强有力的军事指挥机关,以陈毅或林彪或徐向前去担任。”

战争年代,军事为上。

该派谁到东北战略区主持军事工作呢?

刘少奇给毛主席推举的三个人选——陈毅、林彪、徐向前。

这三个人选让人瞩目。

其中的陈毅,毛主席此前已派他回华中战略区工作;林彪则被派往了山东战略区;只有徐向前属于休养闲置状态。

他们中的谁最合适呢?

毛主席陷入了沉思。

军情如火,9月19日,刘少奇在毛主席还没表态的情况下,发电报给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确定下的人选:“以李富春为书记,林彪为司令。”

这次,毛主席很快答复,让正在去山东路上的林彪转向东北地区进发,而改让陈毅前往山东战略区。

显然,毛主席在陈毅、林彪、徐向前这三个人选中,最终还是看好林彪。

另外,老覃在《毛主席去重庆谈判前指定的候补书记,在东北惹怒林彪,后为正国级》一文中又提到,毛主席点了彭真和陈云增补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彭真随后不久就担任了东北局书记兼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政委,调往东北。不过,到了东北后,彭真没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路线,而着眼于抢占大城市,以赢取更多谈判筹码。1945年11月24日,在国民党将要兵袭沈阳的时候,彭真和林彪发生了一场充激烈的争论:彭真准备死守沈阳;林彪建议东北局和自治军总部移到海龙,建立地方根据地。

彭真则是党政工作的第一把手,林彪是军事工作的第一把手,两人的争论直接影响到我党、我军经营东北的方向和路线。

毛主席代表中央给东北局发来指示,给他们的争论划上句号,要求他们“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彭、林间的争论,让毛主席对东北局一、二把手之间不协调的问题长留脑海,挥之不去。

次年6月16日,他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反复权衡,向东北局发出了关于东北局主要领导干部重新分工的决定电报,改组东北局,提升林彪为东北局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彭真降为副书记兼副政委。

显然,在彭真和林彪之间,毛主席看好林彪。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林彪的军事才能是没得说的了。

但最主要的还信任。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毛主席对林彪的信任,可以追溯到井冈山时期。

毛主席第一次对林彪产生好感,是在1928年5月。

当时,红四军在井冈山的茨坪开会,林彪大胆发言,对毛主席的建军思路作了精辟且透彻的总结:“敌人来了,咱们就集合打敌人;敌人走了,咱们就分散做群众工作,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

毛主席带着欣赏的目光问身边的陈毅,说:“这人叫什么名字?”

陈毅说:“林彪,28团1营营长,树林子里的三只虎。”

毛主席对这个“树林子里的三只虎”有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红四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王尔琢被叛徒袁崇全枪杀,毛主席便提林彪继任团长,使之成为红四军绝对主力团的一把手。

而让毛主席对林彪心存感激,并从此信任有加的,还是发生在红四军七大前后的一系列事件。

话说,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七大在福建省龙岩县城召开,讨论红4军建军原则和制度的会议。

毛主席与朱德、刘安恭等人围绕建军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在会议上,林彪明确表示支持毛主席。

在毛主席请辞红四军前委书记时,林彪大呼红四军离不开毛主席,强烈要求毛主席留下来“纠正一切同志的错误思想”。

毛主席落选了红四军前委书记后,林彪多次上门安慰,还凑了200块银元相送。

另外,1932年1月,毛主席极力反对打赣州,他在红三军团打赣州失败后,提出了向闽西南行动的主张,力争挽回局势。

但这时的他已失兵权,论理,是指挥不动部队的。

身为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却听从他的指挥,远离根据地,直下漳州,一举奠定了毛主席领导地位的 历史 基础。

……

毛主席也因此非常留意培养林彪的成长。

比如说,在1930年元旦,林彪写信给毛主席,他以贺年的形式坦叙了自己对红军发展前景的看法,直言不赞成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

毛主席于是给他写了一封温和而诚挚的回信,这,就是后来的传世之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又比如说,长征途中,林彪不满意“尽走弓背路”,向中央写信,要求由“毛、朱、周随军主持大计,请彭德怀任前敌指挥”。

中央政治局在会理城郊铁厂召开扩大会议时,毛主席只是宽容地批评林彪说:“你是个娃娃,你懂什么?”

这之后,毛主席要领导红军奠基西北,林彪表示要到陕南打游击;毛主席在洛川会议提出八路军的作战方针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林彪却大讲大兵团的运动战……毛主席都一一对林彪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当然,林彪最后也都表示了服从。

实际上,林彪到了东北后,也有过两次与毛主席意见相抵触的举动:第一次是1945年11月,毛主席要求林彪在锦州地区与国民党军队决战,林彪却力主放弃锦州,避免决战。第二次是1946年4月,毛主席要求林彪死守四平,林彪守了一月后,主动放弃了四平。

对于这两件事,毛主席并未介怀,反于1946年5月发电报给林彪说:“前线一切军事政治指挥权,统属于你,不应分散。”

可以说,安排林彪全面主持东北工作,毛主席是抱着高度的信任的。

也正是由于毛主席对林彪的高度信任,林彪得以在东北尽情发挥自己的军事才华,仅用三年时间,便解放了整个东北地区,并挥师百万威武入关,自北而南,建下了不世之奇功。

1858年,英国驻清公使额尔金目睹了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后,得意洋洋地在日记里写道:「 ”有一个排的优秀欧洲士兵,带上足够的弹药,就可以踏遍中国。” 英法联军攻进大沽炮台后,清军尸横遍野 ——因外有强敌,必须再造利刃 面对西方列强的轮番欺压,清 开始意识到需要改进提高军事实力。但刚开始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武器装备上,在军队作战上毫无进取。直到中日甲午海战之时,清朝陆军毫无章法,日军还没有走到有效射程内时就开始射击,只求吓唬震慑敌人。日军等待清军消耗完子弹再进攻,清军败逃。 来自插画师:吞千针高调调 甲午战争后的清 终于认识到,旧式八旗兵和绿营兵的无能,如果想要保住江山必须另起炉灶练新兵。但是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经过了太平天国运动,地方割据的苗头已经兴起,中央的权力已经日渐衰微,想练新军的不只有中央皇权这么想。 各地也开始加紧训练新军以求为自己保存实力,在当时可以作为新军代表的就数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和张之洞的湖北新军。 ——北洋新军连成了「 ”袁家军” 北洋新军自袁世凯小站练兵后,日渐壮大。1895年袁世凯凭借着曾帮助朝鲜国王练过500名新兵的美名,主持新军训练。本来作为清 救命稻草的北洋新军,却渐渐的被训练成袁世凯的私人军队。 北洋军人集团 袁世凯非常会笼络人心,军中实物必躬亲,尤其是发放饷银更是亲自进行。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新军每日操课前军官都有三问:「 ”我们吃谁的饭”、 「 ”我们穿谁家的衣” 「 ”我们为谁家出力”。士兵齐声应答:「 ”吃袁宫保的饭” 、「 ”穿袁宫保的衣”、 「 ”为袁宫保出力”。清 费心费力训练出来的新军却皆将袁世凯视为衣食父母,敬若神明。竟达到了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的程度。 从小站练兵走出来了5位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徐世昌、冯国璋、曹锟、段祺瑞都是从小站走出来的,将军粗略一算有28人之多,凑7桌麻将都还剩一个! ——二十年心血铸就「 ”斩清”利刃 我们今天主要说的是湖北新军,这是由北洋派大臣张之洞于湖北训练的「 ”新式”军队。编成张彪任统制的陆军第八镇与黎元洪任协统的第二十一混成协。 清末新军沙盘教学 自袁世凯开始编练新军到辛亥年清帝逊位,全国共练成了新军24万人。袁世凯的北洋系总人数有145万人,占总人数的六成以上,据精锐新军的九成以上。可在这精锐新军里,非北洋系的只有湖北新军第八镇。 张之洞曾经在两广地区与法军交战,深切地感受到中外军事上的差距,又经历了甲午战争理解了清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不只是武器装备上。之后,在他时任两江总督期间,在江苏南京悉仿德制,聘德国军官教导并且指挥军队,建立「 ”自强军”。 各种体能训练 在张之洞看来,甲午战争中日本之胜在于其「 ”用兵皆效西法”,所以中国必须「 ”一变旧法”,即采用西法练兵。他当即提出在江南「 ”拟练万人为一军”,并提出三条练兵办法:一是募洋将管带操练;二是遣员弁出洋学习;三是各直省各设陆军学堂。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大规模展开以练兵、兴学、办厂为三大端的湖北洋务新政,而尤「 ”以练兵为第一要务”。他以「 ”湖北居长江上游,会匪出没,武备尤关紧要,第鄂省财用支绌,无力招延洋弁”为由,向朝廷要来了他在南京「 ”自强军”中的500人调赴湖北。也就用这500人作为基本班底,将他们分成前后两营,以张彪、岳嗣仪为两营管带官,德将贝伦司多尔夫为总教习,参用德国军制,募勇补足两营额数,编成湖北护军,募勇补足两营额数,编成湖北护军。 而接下来的就是在1900年之后,湖北新军的训练照片,这组照片是由斯塔福德·弗朗西斯拍摄的。 实战演练 队列训练 马战演练 湖北新军 湖北新军 湖北新军 唐在礼等人视察湖北新军合影 最后一张照片,我们看到了两个人黎元洪,张彪。湖北新军武昌起义之后打跑了张彪,起义军开会选举了黎元洪为湖北军 都督。这才有了之后的南北议和,清帝退位。 ——关于辫子的问题,没等到辛亥革命剪辫子是从新军开始的 全国编练新军摒弃了过去的那一套,请洋教官,整个学西方,连军医、军乐队都照搬过来。从兵源上就与以往差别很大,旧军士兵多出于市井游民、乡村无赖,而新军在士兵挑选方面尤为严格,对年龄、体格以及文化程度均有严格规定。 一开始辫子绑在头顶,但十分阻碍训练 年龄要求16——25岁;身长四尺八寸;但凡体质较弱或是身体有眼疾、暗疾者,不收;凡是有不良嗜好或是犯有刑事案件者,不收;革勇逃卒、市井游民,同样不收。 后来清廷废除科举,很多读书人也加入了新军行列。由于新军是按照西式的方法来操练,所以更希望有文化的人来参军,往往优先录取。 但是中国人学洋人和日本人不太一样的就是这个辫子。武器装备越复杂越是障碍,辫子很容易绞到器械发生意外。由于满人的统治,所以有无辫子是政治问题,一开始很多人是盘起来但依然很受影响。因此,剪辫子对于新军而言,实在有充分的理由。再加上新军的核心思想就是西学东渐,而且新兵中有很多都是文化人,更有一部分是留过洋的军官。 后来很多士兵都选择剪掉辫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士兵和军官们对脑后的辫子越看越不顺眼,很多人喝了点酒就把辫子给剪了。清 那时候已经有心无力了,再也不会把没辫子的 脑袋割下来。所以,军营里出了没辫子的,也就是惩罚一下了事。碰上开明一点的长官,连罚都不罚。碰上刁钻的士兵,先写了文章发在报纸上,论证剪辫子的正确性,长官想罚也罚不了。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几个月,保定军校就上演了一出千名新生剪辫子的事件。还好段祺瑞给拦住了,不然蒋介石恐怕也要体验一把「 ”革命党”的滋味。 ——湖北新军,师从德国到师从日本 从原来江南的自强军开始,张之洞就是有意模仿德国军制编练而成。当时张之洞认为:「 ”陆军以德国为第一。德国营制,每一军必兼有步队、炮队、马队、工程队,数种合之,始成一军”。他希望仿照德国军制编练一支诸兵种合成的新式军队。 清末新军图 德国作为当时世界最强的陆军,对新军的训练教导有很大的帮助。但国际局势瞬息万变,胶州湾事件后,德国侵略者的面目也已经暴露。德国人的形象在中国人心里大打折扣。 甲午战争之后,远东国际关系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迫使日本为图自保而不得不向中国示好。敏感的张之洞也从仇恨中回过神来,日本为了削减中国人民强烈的仇日情绪,日本参谋本部、军部等机构频频派人来华游说,为了结交,他们表示愿意为中国培养留学生,帮助中国兴学、练兵。 清末军装常服 考虑再三,德国军官的费用和他们嚣张跋扈的态度,日本可以接收留学军事等等优惠条件下。最后确定了师日取向:因为同文、同种、路近、费省等原因,中国可以通过学习日本而更快捷地达到学习西方的效果。1898年,张之洞选派湖北学生20名前往日本学习武备。 张之洞与袁世凯 ——从湖北新军到辛亥革命 时人对两军的评价是:北洋新军「 ”以勇气胜”,湖北新军「 ”以学问胜”。这其实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导致这两支军队为什么一支逐渐走向了革命道路,而另一支则成为「 ”北洋军人集团”的私兵。 湖北新军的训练并不比北洋新军差,但由于是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差异经费上就差距很大了。两军的军官文化素质相差不大,大都有武备学堂毕业,只是湖北新军还有一些回国的军事留学生。但在士兵身上差别就体现出来,北洋新军重视在士兵的体能素质和战斗素质上,而湖北新军更重视文化素养,所以才有这「 ”勇”和「 ”学”的差别。 清末新军也有很多当时先进的武器装备 不过也正是因为张之洞身为儒臣与枭雄袁世凯的区别,张之洞把文化素质作为一项重要条件,不仅予以明文规定,而且逐渐提高要求。湖北新军因为文化素养更高。其中不乏军事留学生,因而士兵相对质朴,将领比较开明,又加上有相对宽松的环境,湖北新军在清末成为革命党人开展宣传与组织活动的良好舞台,换言之,湖北新军没有「 ”军阀”习气,容易为革命党人所争取,这也是湖北新军成为最早觉悟的清朝进步军人的原因。 现在的辛亥革命博物馆 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湖北新军中直接加入革命组织共进会与文学社的人数多达2000多人,受影响的更高达4000多人,站在清 阵营的不足千人,士兵反而因此思想先进,逐渐被革命党渗透,倾心于革命救国,逐步发展成反清的主力,成为了向清王朝打响「 ”第一枪”的首义之师。 湖北新军变成了革命军,北洋新军则给了清 的反戈一击,数十位将领通电赞成共和。北洋军由袁世凯一手带大,实际上已经成为袁世凯的私人军队。他们偏重实战技艺训练,思想上多受到愚忠教育,逐渐被袁世凯控制,倾心于升官发财,变成成谋权的工具。 虽然南北新军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不约而同的脱离了清王朝的忠诚,不同的是一个是自下而上的起义,一个是军事领导的「 ”叛变”。 ——北洋新军怎么倒戈清廷的 武昌起义之后,震惊了清 ,他们重新启用袁世凯带着北洋新军南下镇压革命军(湖北新军)。当袁世凯出山后,亲临湖北前线,湖北新军与北洋新军的第一次兵戎相见「 ”阳夏保卫战”打响。作为袁世凯嫡系的第一镇北洋官兵士气大振,兵临汉口,仅1天就破城而入,势不可当。 武昌起义后当时南北合议的形式 阳夏保卫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却将清军主力死死地拖在湖北,长达四十日之久。这时的华夏大地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朝统治,长江以南地区全部被革命军占据,革命军与清 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此刻大半壁江山尽失清 是否能统治下去全看袁世凯的想法了。 很多人规劝袁世凯 接下来的南北议和,在南方各派普遍赞同的条件:只要袁世凯支持共和,就推举他为总统;袁世凯必须迫使清帝退位。袁世凯开始营造退位氛围,买通大太监小德张吓唬隆裕太后,扔出优待条件,最后更是发起北洋将领的「 ”兵谏”。 袁世凯令段祺瑞联合一众北洋将领共50多人,联名上奏,建议清廷接受优待条件,赞成共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1912年2月2日,清廷举行御前会议决定退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到了2月12日,隆裕太后携六岁皇帝溥仪在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颁发逊位诏书,在在诏书上最后一次盖上大印。 清帝退位招书 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建立,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军人集团明亮亮的站上了中国历史的领导位置,主政中国。 清 的遗老们回想5、6年前(1906年10月)的「 ”彰德秋操”,南北新军还恭顺地服从清王朝的指挥。当时的媒体盛赞:「 ”举数省已编之军队,萃集一处而运用之,使皆服从于中央一号令之下,尤为创从前所未有,系四方之瞻听。” 这是清朝中央最后一次完美地操控南北新军。 ——湖北新军的结局 黎元洪 清廷逊位之后,能有筹码和袁世凯逐鹿天下的对手,黎元洪可以算一个。袁世凯一再邀请黎元洪赴京任职,黎元洪一拖再拖,却被段祺瑞以近乎绑架的方式请入京。段祺瑞以陆军总长之职兼任湖北都督,湖北新军阵营中的最高山头轰然倒塌。 清末全国一共有新军十六镇(师)和十八混成协(旅),湖北新军占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南北议和之后,第八镇的一小部分被端方带入川镇压四川保路运动起义,端方被杀后返回湖北之后改编再之后1913年被解散。 黄兴像 大部分湖北新军之后被陆续裁员,民国元年湖北陆军八镇改并五镇;民国二年二院五镇复并为三师两旅;民国三年二月改为一师一旅,四月改为步兵两旅之后陆续遣散。还有一些被其他军阀势力收编。用一句俗语叫做:坛子里养王八,越养越小。 其实作为地方军队,一个省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养活8个师的兵力。不只是袁世凯想方设法解决湖北新军连他们自己也知道不可能长久。到后来革命党根本无兵可用几次「 ”反袁”战斗都是依靠其他军阀,这可能也是他们之后选择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吧。

推举的都督是黎元洪。

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武汉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

扩展资料

黎元洪平生牵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例如反对袁世凯称帝、拒绝王封,为他赢得了较高的威望。其后护国军拥戴他,护法力量争取他,他也与护国护法运动相呼应,对袁世凯的垮台、北洋军阀的分裂,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他的最大历史贡献是介入武昌起义,并与众多辛亥志士一起推翻二千余年的帝制,走向共和。在武昌起义中,他的介入与存在,就是一个历史性的象征,就已经正式敲响了满清政府及千年帝制的丧钟。这一历史贡献是完全不容抹杀的,也无法抹杀的。

-武昌起义

说到颜真卿,相信很多人心目中,这位出自山东临沂的他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他所创立的“颜体”更是流传千古,同时他在楷书和行书上也有不小的成就。如若大家就认为颜真卿只是个文弱书生,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在军事上他还是有不小成就的。

颜真卿剧照

以安禄山为首的安史之乱爆发后,颜真卿联合唐兵20余万牵制叛军

安禄山发动叛乱后,安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激起了唐朝老百姓的愤恨。颜真卿当时是平原太守,不愿意与安禄山等人同流合污,就联合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等人组织军民奋起抵抗,河北前后有17个郡纷纷响应,加入抵抗安军的行动中。颜真卿所联合抵抗安军的义军达到了20万,大大的牵制了安军。

颜真卿剧照

安禄山叛乱前就有迹可寻,颜真卿提前就做好了抵抗的准备

平原郡原来是属于安禄山的辖区,当安禄山谋反叛乱的迹象显露出来后,颜真卿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后他还是想出了一个好计策,他以阴雨不断为由,暗中把城墙加高,护城河进行疏通,通时还招募壮丁,储备粮草。

在暗中进行这些准备的时候,颜真卿却每天与宾客饮酒作对,以此来麻痹安禄山。安禄山看到颜真卿就是一个书呆子,认为这不足为虑。

颜真卿剧照

安禄山发动叛乱后,平原城因防守严密,没有能被安禄山快速拿下。之后还联络周边其他郡守起兵抵抗安军,使得安禄山被大大的牵制住了。颜氏家族为朝廷和平定安史之乱作出了巨大牺牲,后被玄宗称赞为“卿之一门,义冠千古”

希波战争的一些事

希波战争,是在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以雅典、斯巴达为领袖的希腊城邦和波斯帝国在东地中海地区所进行的一场东西方两大文明的较量。当然,战争的胜负并不足以说明文明的优劣,而且古代文明也不能以此优彼劣来评价。战争从公元前500年小亚西海岸的希腊人城邦米利都发动爱奥尼亚诸城邦反抗波斯统治的起义开始,到公元前449年希波双方缔结和约为标志,断续延绵达半个世纪之久,可谓是古典世界的一场巨大持久战。

1波斯第一次远征希腊

波斯帝国在公元前6世纪后半期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作为古代东方奴隶社会发展到帝国阶段的后起之秀,它一开始就以征战见长,具有强烈扩张性。进行掠夺在波斯人看来是比进行创造性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勇武"被看成是"一项最大的美德"。

波斯凭借一支强大的军队,东征西伐,从公元前546年至525年其王居鲁士和冈比西斯先后攻占了小亚细亚的吕底亚、新巴比伦、中亚、埃及,控制了巴勒斯坦和腓尼基,建立了领土广阔,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公元前522年,更具勃勃野心的大流士上台,他进行了有名的军事改革,把全国划分为五大军区,每个军区辖若干行省。常备兵包括步兵、骑兵和海军。军队指挥官有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

军队的精锐部分由波斯人组成,称为"不死队",始终保持一万人的员额缺员时立即补足。在帝国境内,波斯人的主要职业就是当兵。据色诺芬说,波斯国王颁发奖赏的时候,首先约请那些在战场上显身扬名的人,因为如果没有人保家卫土,耕种多少亩地都是没有用的。除了波斯人组成的军队,大流士还广泛使用由各征服民族的成员组成的军队,其最高指挥官由波斯人担任。为了密切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保证军队的迅速调动,大流士继像亚述人那样,修筑道路、设置驿站,使帝国境内道路四通八达。

大流士改革以后,军事力量更为增强,西进之势更为紧张。公元前514—前513年,他率军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欧洲,远征西徐亚人却失败而归。

但他占领了色雷斯和黑海海峡,截断希腊与黑海的交通,在此留下一部分军队,由将领美伽巴佐斯率领,屯驻在色雷斯。大流士妄想建立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不以仅仅逼近希腊门户而为满足,他要征服希腊半岛,希波战争是在所难免的。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米利都等希腊城邦不堪波斯的统治发动了反抗波斯统治的暴动,这却成了希波战争的导火线。当时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向斯巴达和雅典求援,没有海外利益,又没有海军力量的斯巴达以路程太远为由拒绝了,雅典派出20艘军舰和与米利都曾经是同盟者的埃列特里亚派出5艘军舰联合到达小亚细亚,但被波斯军所败,援军只好回国。公元前497年,波斯集中兵力围攻米利都,到公元前495年被攻陷。接着别的希腊城邦也再次沦为波斯殖民地。不久,大流士又以雅典和埃列特里亚援助米利都为借口决定武力进攻巴尔干希腊。

公元前492年,波斯派马尔冬尼斯率海陆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沿色雷斯海岸海陆两路进军希腊半岛,开始第一次远征希腊。

但是波斯海军航行至亚陀斯海角时,遭遇暴风。据希罗多德描述,这次损失相当惨重,"许多船舶被吹得撞到亚陀斯山上面去了。据说,毁坏的船只总数达300只,失踪的人数有两万多人"。陆军也遭到色雷斯人的袭击,死伤很多,波斯只有撤军退回亚洲。

第一次远征的失败并未让大流士死心,他一面命令加紧建造新的战舰和船只,一面进行外交恫吓,要求希腊献出"土和水"。不少城邦慑于波斯*威而屈从,但雅典把波斯使者抛入深渊,斯巴达则投之于井以让其自取水和土。于是战端又起,大流士决定发动第二次远征希腊的战争。

2波斯第二次远征希腊与马拉松战役

公元前490年,大流士派其甥阿尔塔弗涅斯率大军乘600艘舰船,由以前的雅典僭主希庇阿斯当向导,向巴尔干希腊进发。波斯军队在占领那克索斯后,进达优卑亚岛,迫使卡里斯托斯降服。进而围攻埃列特里亚,遭到顽强抵抗,但终因叛徒出卖而被攻陷此后,波斯军乘船来到雅典东北的马拉松平原,登陆扎营。消息传到雅典,雅典立刻向斯巴达求援,并组织一万重装步兵急赴马拉松应战。前来援助的有普拉提亚的重装步兵一千人,斯巴达虽决定援助但不能及时出兵。而波斯海陆兵员总数在五万以上,其中还有希腊人最为畏惧的精锐骑兵队。

雅典,以一万公民之旅迎战,不啻以卵击石,但雅典也有自己的优势,除了公民以死卫国的昂扬士气外,其重装步兵无论在战备和战术上都是第一流的:战士皆着头盔铠甲,左手持盾,右手握矛,以密集队形冲刺;而波斯步兵则是轻装,只有籐盾护身,并且是在各地强征入伍,士气涣散;在地形上,希腊人布阵于山麓,波斯则扎营于山下平川地带,希腊军有居高临下之利,若主动进攻便于长驱直入,迂回包围。

另外,率兵到达马拉松的雅典十将军,推举雅典名将米尔太德为战斗的总指挥。米尔太德的祖先是雅典著名的显贵家族。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他的叔父老米尔太德在庇西特拉图当僭主的时候是雅典很有势力的人物。公元前524年老米尔太德曾任执政官,他因与庇西特拉图不睦,便招集一批人,到色雷斯建立了一个殖民地。

米尔太德的父亲客蒙是雅典的大富翁,曾用同一队马在奥林匹亚赛会上三度赢得塞车的胜利。米尔太德本人也当过雅典的执政官,后来成了在色雷斯的殖民地赫尔松涅索斯的僭主。他娶了色雷斯的国王的女儿赫格西皮列为妻。

由于长期生活于色雷斯地区,米尔太德对波斯军队的虚实与战术特点有所了解,合乎知己知彼的要求。波斯方面则只带着被逐出雅典数十年且不熟悉军事的希庇阿斯。应战之前,米尔太德对士兵和司令部同僚作了热烈的演讲,他说,雅典将披上奴隶的枷锁,还是永远保存其自由,关键就在他们自己的身上。米尔太德特别选定了波斯骑兵夜间放马于北面沼泽,受阻而不能返回的最好时机,在清晨向波斯军队发动猛攻。

他根据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和波斯军队惯于中央突破的特点,排出传统希腊方阵,把重装步兵重点布置在两翼,中央兵力较弱,只有数列厚度。战斗一开始,雅典军队的中央部分突入敌军阵地后又且战且走,让波斯主力尾追,然而雅典军的两翼很快就突破对方的阵线,迅速插向敌军纵深,形成包围封合之势,把首尾失援并被分割包围的波斯军打得狼狈逃窜,伤亡惨重。

这时,迟到的波斯骑兵虽冲入战场也由于阵营已乱而无所作为。因此经过几小时的激战,雅典军获全胜,俘获战舰七艘,打死波斯士兵6400人。溃败的波斯军窜上舰船,离岸南逃,波斯第二次对巴尔干希腊的入侵终于以失败告终。雅典人在战地为阵亡的192名勇士建陵合葬,世代垂念,陵墓至今仍屹立于马拉松平原之上。

雅典人在马拉松战役中,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英勇奋战,以弱小的兵力战胜强大的入侵者,成为世界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这一空前巨大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整个希腊民族抗击侵略者的斗志,而雅典孤军应战独抗强敌,大大提高了它在希腊各邦的威信。以雅典为榜样,许多动摇观望的城邦开始转而积极主战,为日后希腊联军的组成打下了基础。希腊人也正是从此战役开始了拯救自己文明的斗争,这次战役为日后希腊人战胜波斯人打下了基础。

3波斯第三次远征希腊的战前备战

大流士得知第二次远征希腊又失败了,感到非常恼火,但他还是不甘心失败,积极筹划准备第三次远征。希罗多德说:"他于是立刻派遣使者到一切城市,命令他们装备一支军队,要他们每一个城市提供远比以前为多的船只、马匹、粮饷和运输船。由于这些通告,亚细亚忙乱了整整三年(即从公元前489年至前487年),精壮的人们都给征入了讨伐希腊的军队并且为这件事作了准备。"但正在准备过程中,公元前488年大流士死去,其子薛西斯即位后,继承父志,积极继续作远征准备。

据说薛西斯建立了包容骑兵、陆军、海军的强大远征军。希罗多德甚至说:"除去那些巨川大河之外,哪一条河的水不是给他的大军喝得不够用呢。"为远征后大军有足够粮秣,薛西斯在他即将远征的途中,包括整个色雷斯沿岸,设置了许多贮备粮秣的兵站基地。他还为远征顺利通过赫勒斯滂海峡,建造了横渡赫勒斯滂海峡的索桥,用绳索连锁桡船,又为稳住连锁船只而在海中坠下了许多巨大的锚,桥面上铺实树枝,桥两侧设有栅栏,既稳固又便于人马通行。

薛西斯征集建立了多民族组成的,服装和兵器各异的古代世界规模最大的杂牌军,只参加远征的士兵足有20多万。他还组建了强大的骑兵和战车兵,由沿海民族组成一支相当庞大的舰队。海军的主要部分是三列桨舰船,据希罗多德报道共1207艘。薛西斯就是率领这支庞大的军队远征希腊,刮起另一场战争飓风。

4希腊人的战备工作

正当波斯帝国积极备战,暴风雨即将来临前夕,雅典却围绕怎样对抗波斯,展开了激烈斗争。以阿里斯帖德为代表,力主陆上卫国,要建立强大陆军;以特米斯托克利为代表力主海上卫国,要发展海军。最终特米斯托克利胜利,提出了加强雅典海上势力和建造新舰队的海军纲领。

(1)   特米斯托克利建立雅典海军

特米斯托克利是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雅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当时雅典政坛上的风云人物。他的父亲涅奥克列斯虽然富有,但不属于最显赫的望族。

公元前493年,特米斯托克利当选为执政官时,就考虑到加强海军对于雅典的重要性,开始增建比雷埃夫斯港的防御设施。特米斯托克利的巨大历史功勋在于,他能正确地认识,马拉松战后雅典的国内外形势,在复杂的斗争中,善于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推动有利于发展民主政治、增强国力的政策,使雅典变成拥有强大海军的海上强国。

他巧妙地利用雅典人与拥有强大海军的近邻埃基那的敌对关系,说服了公民的大多数,在公元前480年,把劳里温新发现的丰富银矿的收入用于建造军舰。这样,到波斯再次入侵前,雅典已经拥有当时希腊诸城邦中数量最多的新式军舰,总数达200艘左右。

在特米斯托克利倡议和主持下建造的雅典军舰共分两类,一类是战舰,也即"长舰";另一类是供运兵和军用物资的运输船。此时建造的军舰主要为三列桨舰船,每舰有170名划桨手,分上、中、下三层配备划桨手。舰船头角包以黄铜用以冲撞敌舰。在舰上还设有小桥,在与敌舰接舷后可将小桥搭在敌船上,舰上的重装步兵便可以上冲入敌船,与之展开白刃战。后来的罗马海军也采用了这种接舷战术。

(2) 希腊军事防御同盟初步形成

希腊世界城邦既小又多,单以一两个城邦是无法与波斯帝国时对抗的,于是各城邦使者穿梭往返于各城邦之间,为建立一个反波斯同盟、团结御侮,保卫自己家园而奔走,参加反波斯同盟的城邦共有31个,特别是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强国联合起来,对以后的战争胜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雅典自特米斯托克利主持建立强大舰队以后,一跃成为爱琴海上第一流的海上强国。特米斯托克利把雅典从陆上防卫波斯转为海上防卫是很有远见的。如果说未来的第三次希波战争中希腊的胜利是某种意义上海军的胜利,那么雅典组建强大海军的改革使雅典海军赢得了战争,而且为战后在希腊世界称霸奠定了基础。

但是雅典海军强大了,陆军的作用则相对降低了,于是在未来战争中,就需要有别的陆军强邦的协同作战,斯巴达勇敢的陆军,正好补其不足。

反波斯军事防御同盟,以斯巴达为马首是瞻,斯巴达人占据了陆军统帅职位,还占据了海军统帅职位。

这与特米斯托克利的团结御侮为重,说服雅典人,奉斯巴达人为最高统帅有关。但雅典在战争中的作用并没有因此而逊于斯巴达,这也可以从战后雅典称霸希腊世界看出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095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