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坚强后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军队履行职能使命的能力显著提升,国家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为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而不懈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赢得广泛国际赞誉,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1、世卿世禄制
根据《史记》记载,我国最早的人才选拔制度应为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具有很大的缺陷性,因为该制度本质上是为世族阶级服务的,这就导致寒门子弟根本难以通过该制度翻身。
之后,随着西周宗主地位的衰弱,世卿世禄制度也开始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荐举制以及军功制。
2、荐举制
《左传 昭公十七年》中记载了这样的一段话:“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大致意思是说教育开始逐渐地普及,这也是荐举制产生的主要原因。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加强国家的实力,便不再如昔日世卿世禄制一样只提拔贵族子弟,而是不管出身贵贱,依照能力来安排官职。
于是许多人便或毛遂自荐或被他人推举,步入到了仕途之中,比如说诸位很熟悉的荆轲,他便是被人推举给太子丹的。《史记》有文可证:“田光急见荆轲,言举荐之事,荆轲应之。”
3、军功制
与荐举制同处一个时期的还有军功制,这种制度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统治者为了激励百姓从军,也为了能选拔军事人才,提高本国军事实力所设置的一种选拔制度。战国时不少士兵便是通过军功制一跃成为将军,甚至名垂千古,最为著名的便是长平之战坑杀了四十万人的白起。
客观来讲,这两种制度即使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极难挑出毛病,它们皆是符合时代背景的产物,为日后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开拓了一个新方向。
4、察举制
待到秦汉建立后,便在荐举制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形成了察举制度。《文献通考 卷二十八 选举考一》记载:“孝武元光元年冬,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察举制跟荐举制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更加专业化官方化,是需要地方向中央推举人才,并且人才还要接受考核,没有荐举制那样随意。因为察举制的考核很注重品行,所以也有人称其为“举孝廉”,汉光武帝刘秀的叔父刘良便曾是举孝廉出身。
值得一提的是,察举制虽然为士人为官提供了途径,但却依旧被贵族阶级所掌控。许多察举出身之辈,并不是真的品行高尚才华横溢,而是买通了考察官,或是背后有官僚阶级的支持。对于这种情形,甚至有史学家称“一场作秀的察举”,足以见制度背后的腐败。
5、科举制
之后,便是古代实行时间最长,也是最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科举始建于隋朝,后来唐朝对其加工完善,历朝历代进行一些改动,继续沿用下去,一直到1905年时,这项制度才被废除。科举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故有学者认为“科举即是古代的高考。”
唐朝时,科举考试流程则为乡试---省试---吏部复试,主要分为常科以及制举两类。北宋时,科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将考试程序进行了改革,把吏部复试改为了殿试。
并在此之后成为北宋的定制。除此之外,为了防止考官舞弊,考试后一律将卷子密封,把考生的名字所遮掩住,并且不允许在卷子上留有特殊印记,有些类似于如今的高考阅卷。
而且为了得到更多人才,北宋也对科举进行了扩招,根据《宋史》记载,宋太祖在位期间便录用了近万人的科举取士,远比唐朝要多。这跟宋朝重文轻武的制度是有所关联的,正因此,才有学者发出:“宋朝是读书人最幸福的一个朝代”这样的感慨。
元朝时,科举经常停考,并且并无太多新意,在此就不多做叙述。明朝时科举有了新的变化,它开始跟学校制度结合起来,想要参加乡试,就比如成为各级行政单位的生员亦或是国子监的监生。
并且,明朝的科举考试的流程也进行了一些小修改,将省试换为了会试,在乡试之前还加入了一个县府院试。清朝时则是沿袭明代,几乎没有任何改动,只是使学校制度跟科举制度完全融合在一起,并把县府院诗改为了童试。
科举制度相比较之前的几个选拔制度,其优点不言而喻。它帮助了更多寒门子弟进入仕途,让士人看到了一条光明大道,也给国家带来了太多人才,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天祥以及一代文豪苏轼便是科举进士出身,还都是二十岁考上进士的学霸人物。
不过科举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它还是做不到如当今高考一样绝对的公平,不少地方的考试依旧有舞弊现象,甚至就连最重要的殿试,也完全是看皇帝心情而定。并且科举太过死板,尤以清朝的八股文最束缚士人思想,这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人才的损失。
扩展资料
隋唐科举的积极意义:
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有积极意义: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肩部围度与力量对卧推有极大贡献,当我的过顶推举动作有提高(不管是实力推还是借力推),我的卧推也会水涨船高。我不但能推起更大重量,还会觉得更轻松、更顺畅。实际上,当我使用肩部强化计划时卧推得到了最大化提升,使用卧推强化计划却不会。
肩部围度与力量提高,卧推就提升;反之,卧推就倒退。当我放弃了过顶推举选择做更多卧推时,我的卧推反而变差了。我那时以为提高胸部的训练量能让我的卧推提高——确实,我的肱三头肌和胸肌增长了,其他肌肉也有一定提升。然而,我的卧推水平却毫无起色,甚至倒退。不久,我觉得推多重都很难受。
开始训练卧推前,可以先做5组5下的过顶类动作(实力推、借力推、哑铃推举)。一开始因为疲劳,卧推力量会有所下降。但不用多久,你的卧推力量就会回来,而且会越来越强。卧推是最受体重变化影响的。第二是推举,第三是深蹲,第四是硬拉。似乎肩关节对体重的丢失非常敏感。
如果要减脂,要想办法维持力量,避免肌肉丢失,进而影响到卧推。为了保持力量,我推荐你在减脂时,用略高一点的动作次数。用5-7下做组,似乎比1-3下做组更不容易受影响。这个次数范围能让你在收紧热量的时候维持持。大重量卧推时,你的肩会很脆弱。这可能导致动作变形或肌力失衡。大多数人会选择放弃卧推,直到肩膀恢复。
用反向弹力带做卧推。把弹力带绑在力量架顶部,让杠铃挂在弹力带上。这样,弹力带减轻了你在动作底端需要的启动力量,有效减小了肩部的负担。能让你在不伤肩的情况下继续训练卧推。当恢复常规卧推的训练时,你早已有了充分准备。当你肩部不适时,就用这种方法来训练卧推,直到你找到问题的所在,并将其解决——这往往是卧推技术不佳导致的。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国防需求是军事高科技发展的推力,例如之前的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虽然总体是一个欺骗前苏联的布局,但是还是研发了一些高技术军事太空技术,即使是目前的美国反导系统,也有当年星球大战计划的影子。又例如中国的北斗导航计划,可以帮助我们的导弹精确打击目标;大飞机计划明显是为了解决我们战略运输能力的不足;发展第四代隐身战斗机,开发新式雷达,则是为了对抗美国的第四代战斗机给我们造成的压力;中华神盾的研制,则是为了给我们的海军远海作战撑起一张空中保护伞。
经济发展也推动了军事高技术发展。我们需要一支拥有高科技装备的海军保护我们的海上生命线,我们需要装备最新式的空军来保护我们的领空不受侵犯。同时,没有经济支持,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来研发新技术,购买新装备。其实两者也是互相协助的。
1858年,英国驻清公使额尔金目睹了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后,得意洋洋地在日记里写道:「 ”有一个排的优秀欧洲士兵,带上足够的弹药,就可以踏遍中国。” 英法联军攻进大沽炮台后,清军尸横遍野 ——因外有强敌,必须再造利刃 面对西方列强的轮番欺压,清 开始意识到需要改进提高军事实力。但刚开始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武器装备上,在军队作战上毫无进取。直到中日甲午海战之时,清朝陆军毫无章法,日军还没有走到有效射程内时就开始射击,只求吓唬震慑敌人。日军等待清军消耗完子弹再进攻,清军败逃。 来自插画师:吞千针高调调 甲午战争后的清 终于认识到,旧式八旗兵和绿营兵的无能,如果想要保住江山必须另起炉灶练新兵。但是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经过了太平天国运动,地方割据的苗头已经兴起,中央的权力已经日渐衰微,想练新军的不只有中央皇权这么想。 各地也开始加紧训练新军以求为自己保存实力,在当时可以作为新军代表的就数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和张之洞的湖北新军。 ——北洋新军连成了「 ”袁家军” 北洋新军自袁世凯小站练兵后,日渐壮大。1895年袁世凯凭借着曾帮助朝鲜国王练过500名新兵的美名,主持新军训练。本来作为清 救命稻草的北洋新军,却渐渐的被训练成袁世凯的私人军队。 北洋军人集团 袁世凯非常会笼络人心,军中实物必躬亲,尤其是发放饷银更是亲自进行。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新军每日操课前军官都有三问:「 ”我们吃谁的饭”、 「 ”我们穿谁家的衣” 「 ”我们为谁家出力”。士兵齐声应答:「 ”吃袁宫保的饭” 、「 ”穿袁宫保的衣”、 「 ”为袁宫保出力”。清 费心费力训练出来的新军却皆将袁世凯视为衣食父母,敬若神明。竟达到了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的程度。 从小站练兵走出来了5位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徐世昌、冯国璋、曹锟、段祺瑞都是从小站走出来的,将军粗略一算有28人之多,凑7桌麻将都还剩一个! ——二十年心血铸就「 ”斩清”利刃 我们今天主要说的是湖北新军,这是由北洋派大臣张之洞于湖北训练的「 ”新式”军队。编成张彪任统制的陆军第八镇与黎元洪任协统的第二十一混成协。 清末新军沙盘教学 自袁世凯开始编练新军到辛亥年清帝逊位,全国共练成了新军24万人。袁世凯的北洋系总人数有145万人,占总人数的六成以上,据精锐新军的九成以上。可在这精锐新军里,非北洋系的只有湖北新军第八镇。 张之洞曾经在两广地区与法军交战,深切地感受到中外军事上的差距,又经历了甲午战争理解了清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不只是武器装备上。之后,在他时任两江总督期间,在江苏南京悉仿德制,聘德国军官教导并且指挥军队,建立「 ”自强军”。 各种体能训练 在张之洞看来,甲午战争中日本之胜在于其「 ”用兵皆效西法”,所以中国必须「 ”一变旧法”,即采用西法练兵。他当即提出在江南「 ”拟练万人为一军”,并提出三条练兵办法:一是募洋将管带操练;二是遣员弁出洋学习;三是各直省各设陆军学堂。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大规模展开以练兵、兴学、办厂为三大端的湖北洋务新政,而尤「 ”以练兵为第一要务”。他以「 ”湖北居长江上游,会匪出没,武备尤关紧要,第鄂省财用支绌,无力招延洋弁”为由,向朝廷要来了他在南京「 ”自强军”中的500人调赴湖北。也就用这500人作为基本班底,将他们分成前后两营,以张彪、岳嗣仪为两营管带官,德将贝伦司多尔夫为总教习,参用德国军制,募勇补足两营额数,编成湖北护军,募勇补足两营额数,编成湖北护军。 而接下来的就是在1900年之后,湖北新军的训练照片,这组照片是由斯塔福德·弗朗西斯拍摄的。 实战演练 队列训练 马战演练 湖北新军 湖北新军 湖北新军 唐在礼等人视察湖北新军合影 最后一张照片,我们看到了两个人黎元洪,张彪。湖北新军武昌起义之后打跑了张彪,起义军开会选举了黎元洪为湖北军 都督。这才有了之后的南北议和,清帝退位。 ——关于辫子的问题,没等到辛亥革命剪辫子是从新军开始的 全国编练新军摒弃了过去的那一套,请洋教官,整个学西方,连军医、军乐队都照搬过来。从兵源上就与以往差别很大,旧军士兵多出于市井游民、乡村无赖,而新军在士兵挑选方面尤为严格,对年龄、体格以及文化程度均有严格规定。 一开始辫子绑在头顶,但十分阻碍训练 年龄要求16——25岁;身长四尺八寸;但凡体质较弱或是身体有眼疾、暗疾者,不收;凡是有不良嗜好或是犯有刑事案件者,不收;革勇逃卒、市井游民,同样不收。 后来清廷废除科举,很多读书人也加入了新军行列。由于新军是按照西式的方法来操练,所以更希望有文化的人来参军,往往优先录取。 但是中国人学洋人和日本人不太一样的就是这个辫子。武器装备越复杂越是障碍,辫子很容易绞到器械发生意外。由于满人的统治,所以有无辫子是政治问题,一开始很多人是盘起来但依然很受影响。因此,剪辫子对于新军而言,实在有充分的理由。再加上新军的核心思想就是西学东渐,而且新兵中有很多都是文化人,更有一部分是留过洋的军官。 后来很多士兵都选择剪掉辫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士兵和军官们对脑后的辫子越看越不顺眼,很多人喝了点酒就把辫子给剪了。清 那时候已经有心无力了,再也不会把没辫子的 脑袋割下来。所以,军营里出了没辫子的,也就是惩罚一下了事。碰上开明一点的长官,连罚都不罚。碰上刁钻的士兵,先写了文章发在报纸上,论证剪辫子的正确性,长官想罚也罚不了。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几个月,保定军校就上演了一出千名新生剪辫子的事件。还好段祺瑞给拦住了,不然蒋介石恐怕也要体验一把「 ”革命党”的滋味。 ——湖北新军,师从德国到师从日本 从原来江南的自强军开始,张之洞就是有意模仿德国军制编练而成。当时张之洞认为:「 ”陆军以德国为第一。德国营制,每一军必兼有步队、炮队、马队、工程队,数种合之,始成一军”。他希望仿照德国军制编练一支诸兵种合成的新式军队。 清末新军图 德国作为当时世界最强的陆军,对新军的训练教导有很大的帮助。但国际局势瞬息万变,胶州湾事件后,德国侵略者的面目也已经暴露。德国人的形象在中国人心里大打折扣。 甲午战争之后,远东国际关系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迫使日本为图自保而不得不向中国示好。敏感的张之洞也从仇恨中回过神来,日本为了削减中国人民强烈的仇日情绪,日本参谋本部、军部等机构频频派人来华游说,为了结交,他们表示愿意为中国培养留学生,帮助中国兴学、练兵。 清末军装常服 考虑再三,德国军官的费用和他们嚣张跋扈的态度,日本可以接收留学军事等等优惠条件下。最后确定了师日取向:因为同文、同种、路近、费省等原因,中国可以通过学习日本而更快捷地达到学习西方的效果。1898年,张之洞选派湖北学生20名前往日本学习武备。 张之洞与袁世凯 ——从湖北新军到辛亥革命 时人对两军的评价是:北洋新军「 ”以勇气胜”,湖北新军「 ”以学问胜”。这其实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导致这两支军队为什么一支逐渐走向了革命道路,而另一支则成为「 ”北洋军人集团”的私兵。 湖北新军的训练并不比北洋新军差,但由于是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差异经费上就差距很大了。两军的军官文化素质相差不大,大都有武备学堂毕业,只是湖北新军还有一些回国的军事留学生。但在士兵身上差别就体现出来,北洋新军重视在士兵的体能素质和战斗素质上,而湖北新军更重视文化素养,所以才有这「 ”勇”和「 ”学”的差别。 清末新军也有很多当时先进的武器装备 不过也正是因为张之洞身为儒臣与枭雄袁世凯的区别,张之洞把文化素质作为一项重要条件,不仅予以明文规定,而且逐渐提高要求。湖北新军因为文化素养更高。其中不乏军事留学生,因而士兵相对质朴,将领比较开明,又加上有相对宽松的环境,湖北新军在清末成为革命党人开展宣传与组织活动的良好舞台,换言之,湖北新军没有「 ”军阀”习气,容易为革命党人所争取,这也是湖北新军成为最早觉悟的清朝进步军人的原因。 现在的辛亥革命博物馆 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湖北新军中直接加入革命组织共进会与文学社的人数多达2000多人,受影响的更高达4000多人,站在清 阵营的不足千人,士兵反而因此思想先进,逐渐被革命党渗透,倾心于革命救国,逐步发展成反清的主力,成为了向清王朝打响「 ”第一枪”的首义之师。 湖北新军变成了革命军,北洋新军则给了清 的反戈一击,数十位将领通电赞成共和。北洋军由袁世凯一手带大,实际上已经成为袁世凯的私人军队。他们偏重实战技艺训练,思想上多受到愚忠教育,逐渐被袁世凯控制,倾心于升官发财,变成成谋权的工具。 虽然南北新军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不约而同的脱离了清王朝的忠诚,不同的是一个是自下而上的起义,一个是军事领导的「 ”叛变”。 ——北洋新军怎么倒戈清廷的 武昌起义之后,震惊了清 ,他们重新启用袁世凯带着北洋新军南下镇压革命军(湖北新军)。当袁世凯出山后,亲临湖北前线,湖北新军与北洋新军的第一次兵戎相见「 ”阳夏保卫战”打响。作为袁世凯嫡系的第一镇北洋官兵士气大振,兵临汉口,仅1天就破城而入,势不可当。 武昌起义后当时南北合议的形式 阳夏保卫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却将清军主力死死地拖在湖北,长达四十日之久。这时的华夏大地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朝统治,长江以南地区全部被革命军占据,革命军与清 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此刻大半壁江山尽失清 是否能统治下去全看袁世凯的想法了。 很多人规劝袁世凯 接下来的南北议和,在南方各派普遍赞同的条件:只要袁世凯支持共和,就推举他为总统;袁世凯必须迫使清帝退位。袁世凯开始营造退位氛围,买通大太监小德张吓唬隆裕太后,扔出优待条件,最后更是发起北洋将领的「 ”兵谏”。 袁世凯令段祺瑞联合一众北洋将领共50多人,联名上奏,建议清廷接受优待条件,赞成共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1912年2月2日,清廷举行御前会议决定退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到了2月12日,隆裕太后携六岁皇帝溥仪在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颁发逊位诏书,在在诏书上最后一次盖上大印。 清帝退位招书 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建立,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军人集团明亮亮的站上了中国历史的领导位置,主政中国。 清 的遗老们回想5、6年前(1906年10月)的「 ”彰德秋操”,南北新军还恭顺地服从清王朝的指挥。当时的媒体盛赞:「 ”举数省已编之军队,萃集一处而运用之,使皆服从于中央一号令之下,尤为创从前所未有,系四方之瞻听。” 这是清朝中央最后一次完美地操控南北新军。 ——湖北新军的结局 黎元洪 清廷逊位之后,能有筹码和袁世凯逐鹿天下的对手,黎元洪可以算一个。袁世凯一再邀请黎元洪赴京任职,黎元洪一拖再拖,却被段祺瑞以近乎绑架的方式请入京。段祺瑞以陆军总长之职兼任湖北都督,湖北新军阵营中的最高山头轰然倒塌。 清末全国一共有新军十六镇(师)和十八混成协(旅),湖北新军占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南北议和之后,第八镇的一小部分被端方带入川镇压四川保路运动起义,端方被杀后返回湖北之后改编再之后1913年被解散。 黄兴像 大部分湖北新军之后被陆续裁员,民国元年湖北陆军八镇改并五镇;民国二年二院五镇复并为三师两旅;民国三年二月改为一师一旅,四月改为步兵两旅之后陆续遣散。还有一些被其他军阀势力收编。用一句俗语叫做:坛子里养王八,越养越小。 其实作为地方军队,一个省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养活8个师的兵力。不只是袁世凯想方设法解决湖北新军连他们自己也知道不可能长久。到后来革命党根本无兵可用几次「 ”反袁”战斗都是依靠其他军阀,这可能也是他们之后选择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