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第1张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湖北省武汉市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篇1

 辛亥十八景,包括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孙中山铜像、起义门、楚望台、首义英雄烈士雕像、抱冰堂、蛇山炮台等辛亥革命遗迹,以及首义南轴线景观、楚望台遗址公园、辛亥百年纪念碑林等旅游景区(点)。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很多游客前往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的起义门、楚望台等辛亥十八景景点旅游参观,提前感受武汉那段辛亥往事。2011年10月6日,我有幸到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参观,深受教育,感想深刻。

 原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又称“红楼”,是鄂军都督府办公地。2002年成立博物馆并挂牌。辛亥革命博物馆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也称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址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也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俗称红楼。2011年10月6日,就在红楼对面,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将正式开展了,新馆就如一艘气势磅礴的飞船横空出世,气势恢弘。它的平面‘V”型,寓意胜利,向上的尖,寓意勇往直前,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其建筑方案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手法,除了有“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色,还能看到红色几何形拼出的“破土而出”意象,颂扬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博物馆外墙采用“楚国红”颜料,庄严肃穆。馆内设置了四项主要功能;辛亥革命历史展览、辛亥革命文物存储、武汉近代史研究及学术交流以及综合服务。如此雄伟壮观的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必将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和体现武汉精神的新的城市景观。

 一踏入进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就被震撼住了,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多媒体……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拉开崭新帷幕。由一楼进入“晚清中国”部分,将看到“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等一排硕大的昔日“不平等条约”名称,以雕刻的形式在整面墙体呈现。展览由此开始,通过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多媒体等,再现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在序厅和五个展厅参观,常常被声光电结合的陈列方式、精彩新鲜创意十足的技术和艺术亮点所震撼,“身临其境”地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穿行在序厅和5个展厅,我的思绪在历史长河中最亮丽耀眼的这一段停顿逗留。在辛亥革命中,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民主共和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言:这种精神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一幕幕辛亥革命的人物、场景、事件,展示了历史的惊魂时刻和精彩瞬间,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人真切缅怀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先驱们为振兴中华、不怕牺牲、忧国忧民、敢为人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及武昌首义的伟大壮举,历史将永远铭记,我们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居民也将永远铭记。而《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为支撑,文物与场景并重,运用陈列展示技术和艺术语言,充分吸收上海世博会的技术与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使人耳目一新。陈列中,可见大量的微缩景观,让人感觉仿佛进入百年前的武昌街景。尤其惊叹的是多媒体呈现首义之夜之场景,让参观者看到“起义士兵”的走动,听到他们在“干大事”之前的窃窃私语。还有用沙盘再现的旧武昌城全景,并用多媒体展现首义之战全过程。让人感觉一脚踏入沉重的历史。归纳起来,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共有八大看点,下略为大家表述一二。

 一,国内最大壁雕《共和之基》,序厅内,中国室内最大壁雕《共和之基》扑面而来,武昌首义志士们前仆后继,耳边似乎能听到他们疾行的脚步声……整座雕塑呈“V”字型走向,以浮雕结合圆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分为起义背景、武昌首义、创建共和三部分,涵盖“同盟会的成立”、“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等元素。其中表现武昌首义的雕塑部分,起义的士兵队伍从浅浮雕、高浮雕到圆雕,逐渐推进,首尾呼应,既突出了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又体现出首义中的民众力量。

 二.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人喘不过气,步入第一展厅,两面条约墙向头顶压来,《南京条约》等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人喘不过气,条约墙尽头是被列强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晚清时局图》,满清帝国大厦将倾,人民在夹缝中求生存。第一展厅后面展示戊戌政变后,1900年,唐才常、秦力山等在汉口组织自立军,预定8月9日在鄂、徽、赣、湘同时起兵,拥护光绪皇帝重新当政,但因经费不济、未能统一行动而失败。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唐才常被捕于汉口,并在1900年8月22日就义于武昌紫阳湖畔。“唐才常汉口被捕”历史事件复原场景中,唐被绳索反手捆绑,在紫阳湖畔的草木间不屈地瞻望远方,慷慨激昂的就义蜡像栩栩如生。而秦力山在日本结识孙中山,转而投身革命,展厅中有1901年孙中山与秦力山等在日本东京的合影。

 三.“孙中山赴檀香山”复原场景,这是根据孙中山自述“十三岁随母往夏威夷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而以真人比例还原的场景。1878年,13岁的孙中山随母从香港前往夏威夷檀香山,开始求学、行医、开创革命事业的历程。“孙中山赴檀香山”历史事件复原场景中,站立的少年孙中山和端坐着的母亲在轮船上,凝神远眺大海,船下沿有灯光闪耀,声光电融合,颇有波光粼粼的效果。1894年11月,孙中山再赴檀香山,创建兴中会,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四.同盟会誓词写在天幕上,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被确定为同盟会纲领。展览按比例复原了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时的会址,头顶上的“星空”以世界地图为底,同盟会各分部的地点群星闪耀。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誓词十六字纲领,一笔一画写在天幕上,直入民心。展厅中有孙中山与布鲁塞尔中国留学生石瑛、马君武等人的合影,以及孙中山与芝加哥同盟会员黄三德等人的合照。在展厅中间最为特别的是有一个大圆台,盘面上是展示长江把武汉分成三镇的近代工业的地图和面貌,手一触摸,地图、、文字介绍就显现在眼前,如汉阳铁厂、武昌造币局等,非常直观便利。

 五.“花园山聚会”镶嵌在墙内,进入第三展厅,仿佛进入了武昌城内小巷,耳边传来一阵阵狗吠声和蛐蛐叫,暗夜黑影里弥漫着重重杀机,“花园山聚会”微缩场景镶嵌在墙内玻璃里。只见留日回国的吴禄贞等人借武昌花园山李廉方寓所为聚会点,此为1903年5月,吴禄贞邀集曹亚伯、李书城、冯特民等主要成员畅谈革命方略,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派遣知识青年进入新军。武昌花园山聚会虽没有正式名称和确定的组织形式,但实际上是湖北革命团体的源头,在湖北军界、学界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六.180度环幕影院还原“第一枪”,青石板、老屋、古树、小巷茶馆、德和酒庄、街上奋勇当先的革命党人……一幕幕微缩实景,1911年10月10日那晚惊心动魄的一幕如在目前。当晚7时许,城外塘角辎重队纵火为号,8时许,城内新军工程营八营革命党人打响首义“第一枪”,新军官兵和军事学堂学生等纷纷响应,迅速占领楚望台、控制中和门,部署攻打湖广总督署的战斗,一系列历史事件实景得到真切还原。最吸引人眼球的是180度环幕影院,放映的是专门为辛亥革命博物馆拍摄的影片《武昌首义》,还原了10月10日那夜武昌起义全过程的真实影像,而在银幕下方是硕大的大型电子沙盘模型,展示了武昌旧城风貌,观众可以想象当年先烈们在此上演的传奇故事。

 七.巨幅油画“黎元洪祭天”,第四展厅是展览“创建共和”主题,进门就是巨幅油画《黎元洪祭天》。10月11日上午,起义军攻占武昌城后,在原湖北咨议局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获绝大多数人赞同。革命党人李翊东代黎元洪签署了第一份安民告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黎布告》。1911年10月17日,都督黎元洪在武昌阅马场登坛祭天,大典振奋了民军士气,激励了革命热情。画面上,黎元洪一身戎装,目光坚毅,显露了黎元洪军务娴熟、为人厚重的一面。此展厅同时展出了有关黎元洪的一组文物,如黎元洪大总统入殓服饰、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章、中华民国鄂军政府大都督印等,让人怀想“创建共和”的艰辛历程。

 八.脚步触摸全国起义地图,刘家庙之战拉开了阳夏战争汉口战役序幕,1911年10月18日凌晨三时,民军向盘踞在刘家庙一带的清军进攻,肉搏至车站附近受阻。下午三时再度轮番冲锋,清军乘车逃跑,次日民军攻占刘家庙车站。展览用声光电手段,营造了枪炮齐鸣、慷慨悲壮、气贯长虹的场景。展厅中,黄兴“笃实”押角章、睡衣等,湘军步队独立第九标阳夏血战纪念章、沪军都督赠名誉章、康有为为吴兆麟题词横幅“为民兴利”,黄兴骑马率民军指挥阳夏保卫战雕塑,无不反映当年的实况。展厅中,走路时不经意间脚踩着互动版晚清地图,响应湖北的省份会亮起蓝灯,直隶、山东、河南、甘肃、新疆、东三省等纷纷起义,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此外,还用一面墙展示了宋教仁、林森、马君武等人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而孙中山就职典礼现场复原颇具气势。

 参观完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和众多参观者一样深受教育,感想深刻。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以辛亥精神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胜信心,勇于进取,甘愿奉献,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贡献一切力量。辛亥革命,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新时代,拉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腾飞的序幕,使中国历史步入民主主义革命的新进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先烈,为推翻封建统治,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以“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的革命精神。以鲜血和生命开展这场伟大的革命,其光辉业绩彪炳千秋,值得后人永远歌仰、怀念。我们要深刻缅怀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弘扬辛亥革命精神,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篇2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来到了那以前只在书上见过,听老师说过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绵延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我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亲身亲身感受了那革命的气息,去与历史真正的“零”距离接触。

 还未走进博物馆,就可以看到由红色砖砌的鄂军都督府,它庄严宏伟的气势立刻吸引了每个人的目光,在解说员的陪同下,我们先后参观了传达员室,外交部,都督会客与会议室,黎元洪起居室等十余间古色古香的房屋,然后就去参观辛亥革命的壁画,在墙壁四周都陈列有关辛亥革命的画,同学们在仔细看着,想象着,解说员了也就一旁不停地叙说着,不仅如此,我们还见到了先烈们的部分遗物与手迹,还有战斗时的血衣,大炮,刀等战斗工具。最后,在孙中山的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则昌,逆之则亡”。结束了参观,每个人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而博物馆的一切却永驻每个人心中。

 历史,那是属于过去的东西,当然我们不能忘记,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但未来与现在相比之下却更加重要。未来,是属于当代大学生的,未来的历史的乐章由我们去谱写,如何才能写好呢?那就是我们现在应努力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

 未来是美好的,是更加辉煌灿烂的。为了自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明天一定是我们的!

您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下面的答案希望您会满意

深圳免费旅游景点大全

龙行天下推举-红树林

龙脉在线皆知红树林,因为这是深圳唯一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自然景观。这里的真正景色实际上既不是被

称为“活化石”的红树林,也不只是蔚蓝的海湾,而是体验当一群群海鸥、白鹭翱翔于碧海蓝天时的天地

之辽阔。至于为什么看不到“红色的树林”,最好去请教当地的“居民”。

龙行天下推举-农科中心

这是一座庞大而免费观赏的植物园,园里有许多花木养殖专业户,笔者家中的步步高、发财树都是在这里

买的。农科中心的东南面有一座水中小岛,岛上台湾相思树遮天蔽日,可谓情侣幽会的好去处。

龙行天下推举-笔架山

这是一座离市中心最近的山,由于山体与周围的现代建筑距离过近,因而登山的感觉有点像爬楼梯。每年

深秋时节,不少人家老少出动,爬次山的感觉如同吃次团圆饭。

龙行天下推举-莲花山

公园到莲花山公园放风筝,已成为龙脉在线的一大时尚。另外,傍晚到莲花山顶观落日,夕阳余晖别有一

番情调。

龙行天下推举-荔枝公园

位于市政府与市图书馆之间的荔枝公园,作为深圳的“第一公园”,近年有人广揽海内名流雅士,吟诗作

画并树碑勒石,体现了龙脉在线不断提高的文化档次。

龙行天下推举-东湖公园

先有深圳水库,后有东湖公园,或者说公园的主体就是深圳水库。公园里有一座可能是全国最小的山,名

为“匙羹山”。酷夏的傍晚,水库大坝上凉风习习,北望烟波浩渺,山水相连,南望万家灯火,火树银花。

龙行天下推举-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占地15公顷,种植有各种月季,为全国四大月季基地之一。周围市民可饱了不少眼福。

龙行天下推举-梧桐山

需要提醒的是,人们在罗沙路上看到的只是小梧桐山,其后更高的大梧桐山却少有人知。

龙行天下推举-大小南山

南山,山不在高却郁郁葱葱,更难得的是海天一色、山城合一。在大南山山顶东望蛇口花园式建筑,西瞰

鲤鱼门海滩,由山脊而下可顺路参观有名的龟山别墅。

龙行天下推举-海上世界

海上世界本身是要门票的,但其附近的女娲补天雕像则是纳凉休闲的好去处。

龙行天下推举-赤湾炮台

从海上世界可乘大巴去炮台。赤湾原来有左右有两个炮台,目前只剩下左炮台了。旅游点上新建有一座高

大的林则徐雕像,与现存的左炮台正好成“犄角之势”。

龙行天下推举-四海公园

公园由于位居蛇口中心地带,因此四海公园成为蛇口的大众娱乐中心。每年的中秋之夜,草坪上聚满了

“举杯邀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人们。

龙行天下推举-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被誉为学院派跨世纪建筑的代表作,其设计颇具超前意识。宿舍楼都是别墅式建筑,取名也非常

“典雅”,如邀月斋等。市民若可以在校园的林荫小道和湖边走走,感觉一定不错。

龙行天下推举-杜鹃山

深圳最有名的旅游点集中在华侨城,但是很少有人发现,华侨城医院后面有一座杜鹃山。当你站在杜鹃山

近观远眺时,蓝蓝的海湾与处处公园融为一体,景色重叠、层次分明,绝对不枉此行。

黎元洪为都督,实为借势而为之临时举措武昌之役猝然而起,革命党标志性人物无有一人在武汉三镇,且革命党内派系有别,推举黎为都督,实乃一时之需。

孙中山回国的时候,正是袁世凯重新掌握清朝军政大权,各地革命军正面临几乎弹尽粮绝、而袁世凯北洋六镇大举围攻的危机关头。革命也需要钱啊,当时各支起义军都以为孙中山募集了海外侨胞的巨额捐款,而且有能力获得洋人的支持,因此才拥立孙中山为民国首任大总统。但实际上,由于海外华侨因资助他孙中山搞武装革命起义屡战屡败,对其信心难免产生动摇,故孙中山募款并不顺利,在武昌起义打响之时,他所获寥寥。不过历史也会因“信息不对称”而忙中出乱,让名不副实的孙中山成了民国的创立者、首任大总统。

竺绍康出身于一个财主家庭,为人豁达,重侠义,自幼好学,22岁时中秀才。但他淡泊功名,以向仕途求功名为耻。因此,他不再读所谓的“圣贤书”,而是游历新昌、奉化、余姚等县,积极宣传反清灭洋的思想。他广交青年朋友,并被推为朋友中的“盟长”。

当时,嵊东四明山、大湖山一带盗匪蜂起,周边村庄屡遭其害,官吏束手无策。竺绍康“斥私财,制战具”,组织团练以抗击盗匪,并进而攻破他们的巢穴,地方得以安宁。时有邻村土豪蔡旭人,因与竺绍康父辈有私怨,竟诬告竺绍康结伙“沿溪勒索”,绍兴知府受理此案。竺绍康当庭侃侃陈词,揭穿阴谋,使蔡旭人无言以对。在场观审的徐锡麟见竺绍康“雄辞伟辩,英挺磊落”,当晚便挽人介绍至竺寓会晤。两人相见互倾肺腑,共谋推翻清廷事宜。 1902年秋,竺绍康在嵊县东乡一带组织“平阳党”(平洋党),发给每个成员画有“瓶、羊”的执照,举起反清抗洋的大旗。

当时任镇海炮台司令的张伯岐,因打抱不平犯下命案,遭清廷缉捕,闻知竺绍康在嵊结党反清,便率24名把兄弟投奔而来。当时,王金发参加乌带党,成为乌带党首领,也与竺绍康联络,作为平阳党的别支开展活动。竺绍康则变卖田产,充作活动经费,明以御盗,暗中以“反清抗洋”为号召,发展组织,号称万人。在此期间,他多次秘密领导农民暴动,抗捐抗税、杀官夺械,清兵不能禁控。1904年,竺绍康与谢飞麟、王金发、周志由等数十人在嵊县创办了“大同学社”,名为“研究学术、砥砺德行”,暗中开展政治活动,传播民主思想,“结纳党人,厚聚士众,图谋举事。”同年12月,大同学社的成员都参加了当时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革命组织——光复会。

为建立武装起事据点,徐锡麟于次年到灵鹅拜访竺绍康。竺绍康应徐锡麟之邀率领王金发、张伯岐等20余名会党骨干来到绍兴,入绍兴普通陆军中学校(大通学堂前身),由徐锡麟任总理,竺绍康任襄办。大通学堂招收来自诸暨、东阳、金华、永康、缙云、兰溪、富阳等地的会党骨干,为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在浙江的大本营,是培训革命党人、培养军事干部的地方。1906年1月,徐锡麟去日本学习军事,竺绍康接办大通学堂,训练会党骨干,并奔走各地募款筹饷,购置武器。 1907年春,竺绍康陪同秋瑾赴金华、义乌、武义、天台等地联络会党,筹谋浙江武装起义,总称光复军。徐锡麟为统领,秋瑾任协领,竺绍康被推举为光复军“源”字号分统,赴杭州白云庵出席秋瑾主持的浙江各会党首领秘密会议,制订浙、皖同时举义方案。

农历六月初五,竺绍康在嵊城南门外“恒源兴”秘密集结部众。当天下午,得到徐锡麟发动的安庆起义失败、绍兴秋瑾被捕、大通学堂被查封的消息后,竺绍康就昼夜奔赴各地,通知会党兄弟分散待命,并密谋劫狱,终因清兵防范严密,没有成功。他被清廷悬赏千元通缉,先后避往台州、上海,不久加入同盟会。11月间又潜回嵊县,策划嵊西农民暴动的“白竹之战”,抗击清兵,击毙清军统领刘庆林等数十人。 1908年春,竺绍康率浦可长、张伯岐、竺朝鉴等秘密回嵊筹措起义军费。次年,浙江要求“废除与英帝所订的沪、杭、甬铁路借款条约”群众运动深入开展,竺绍康又潜回上海参加“保路运动”,受命组织“保路拒款决死党”,在沪、杭、甬等地联合绅民,开展拒款保路运动,两次密谋行刺勾结清廷、英帝、出卖路权的罪魁盛宣怀,均因盛宣怀护卫严密,诡计多端,未能成功。

1910年,竺绍康响应孙中山、黄兴等策划的江、浙、皖、赣、闽五省武装大起义,联络各地会党,运送武器,协同筹款。次年,竺绍康等革命党人在嵊县清风岭劫囚车,救出张伯岐。竺绍康为反清奔走呼号,历尽艰险,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终年仅32岁。在病中仍大呼“杀贼”,临终时嘱咐战友:“革命未竟,尚祈奋斗!”于右任特为其作传,称“武昌首义,两浙响应;光复诸健儿,大半出公麾下……从文人而为实业家,纵横一时,声振两浙”。

您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下面的答案希望您会满意

深圳免费旅游景点大全

龙行天下推举-红树林

龙脉在线皆知红树林,因为这是深圳唯一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自然景观。这里的真正景色实际上既不是被称为“活化石”的红树

林,也不只是蔚蓝的海湾,而是体验当一群群海鸥、白鹭翱翔于碧海蓝天时的天地之辽阔。至于为什么看不到“红色的树林”,

最好去请教当地的“居民”。

龙行天下推举-农科中心

这是一座庞大而免费观赏的植物园,园里有许多花木养殖专业户,笔者家中的步步高、发财树都是在这里买的。农科中心的东南

面有一座水中小岛,岛上台湾相思树遮天蔽日,可谓情侣幽会的好去处。

龙行天下推举-笔架山

这是一座离市中心最近的山,由于山体与周围的现代建筑距离过近,因而登山的感觉有点像爬楼梯。每年深秋时节,不少人家老

少出动,爬次山的感觉如同吃次团圆饭。

龙行天下推举-莲花山

公园到莲花山公园放风筝,已成为龙脉在线的一大时尚。另外,傍晚到莲花山顶观落日,夕阳余晖别有一番情调。

龙行天下推举-荔枝公园

位于市政府与市图书馆之间的荔枝公园,作为深圳的“第一公园”,近年有人广揽海内名流雅士,吟诗作画并树碑勒石,体现了

龙脉在线不断提高的文化档次。

龙行天下推举-东湖公园

先有深圳水库,后有东湖公园,或者说公园的主体就是深圳水库。公园里有一座可能是全国最小的山,名为“匙羹山”。酷夏的

傍晚,水库大坝上凉风习习,北望烟波浩渺,山水相连,南望万家灯火,火树银花。

龙行天下推举-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占地15公顷,种植有各种月季,为全国四大月季基地之一。周围市民可饱了不少眼福。

龙行天下推举-梧桐山

需要提醒的是,人们在罗沙路上看到的只是小梧桐山,其后更高的大梧桐山却少有人知。

龙行天下推举-大小南山

南山,山不在高却郁郁葱葱,更难得的是海天一色、山城合一。在大南山山顶东望蛇口花园式建筑,西瞰鲤鱼门海滩,由山脊而

下可顺路参观有名的龟山别墅。

龙行天下推举-海上世界

海上世界本身是要门票的,但其附近的女娲补天雕像则是纳凉休闲的好去处。

龙行天下推举-赤湾炮台

从海上世界可乘大巴去炮台。赤湾原来有左右有两个炮台,目前只剩下左炮台了。旅游点上新建有一座高大的林则徐雕像,与现

存的左炮台正好成“犄角之势”。

龙行天下推举-四海公园

公园由于位居蛇口中心地带,因此四海公园成为蛇口的大众娱乐中心。每年的中秋之夜,草坪上聚满了“举杯邀明月,低头思故

乡”的人们。

龙行天下推举-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被誉为学院派跨世纪建筑的代表作,其设计颇具超前意识。宿舍楼都是别墅式建筑,取名也非常“典雅”,如邀月斋

等。市民若可以在校园的林荫小道和湖边走走,感觉一定不错。

龙行天下推举-杜鹃山

深圳最有名的旅游点集中在华侨城,但是很少有人发现,华侨城医院后面有一座杜鹃山。当你站在杜鹃山近观远眺时,蓝蓝的海

湾与处处公园融为一体,景色重叠、层次分明,绝对不枉此行。

郑成功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荷兰侵略军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褐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康熙元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施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奉旨专征台湾,统帅福建舟师迅速攻取澎湖,尔后,利用有利的态势,主动、积极地招抚台湾郑氏集团,促使郑氏集团放弃抵抗而就抚。台岛不战而下。

刘铭传1884年,中法战争起,以巡抚衔督防台湾。8月,法军侵犯基隆,攻陷炮台,他发挥官兵陆战优势,将敌击退。后法军再陷基隆,他指挥清军守沪尾,卫台北,与敌肉搏激战,相持八个月。战后台湾建省,为第一任巡抚,任内增设州县,修筑炮台、电线,并兴建铁路沟通南北,加强台湾防务。1890年,加兵部尚书衔,命帮办海军军务,但旋因病去职。 刘永福1895年4月,清政府战败求和,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6月初,日军由三貂角澳底登陆进逼台北。刘永福在台南草拟了《盟约书》,发出联合抗日的号召。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6月7日,日军陷台北,6月28日,台湾地方绅民推举刘永福继任台湾民主国总统,领导抗日。刘永福不受,仍以帮办之职,入府城领导台湾人民抗战。将全台各军,及各地义军百数十营,分别调遣巡防各要隘,并派人接替“内渡”大小文武各官的职务,积极领导全台的抗日斗争。 10月21日,日军占领台南。至此,刘永福领导的台湾抗战宣告失败,台湾抗战虽然失败了,但刘永福领导台湾军民在外无救援,内缺粮饷的极其困难局面下,坚持4个多月的浴血奋战,英勇地抗击了日军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个海军舰队的进攻,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侵台日军共5万人,因伤亡和疾病减员达三万两千人,其中在台丧命者4600人。侵台日军头目,近卫师团长、陆军中将北白川能久亲王、第二旅团长、陆军少将山根信成也被台湾军民击毙。

王全斌,生于五代梁太祖开平二年( 908年),卒于宋太祖开宝九年( 976年),并州太原(分属山西)人,是五代至宋初的著名将领。

王全斌出身将门,自幼就胆识过人。同光四年( 926年),郭从谦发动兵变,打进宫城,庄宗的近臣宿将全部逃遁,只有王全斌等十几个人拼死抵抗,混战中唐庄宗被乱箭射中,王全斌不顾危险将其扶至绛霄殿,直到庄宗死去,才大哭而去。唐明宗即位,任命王全斌为禁军列校。后晋初,以战功升护圣指挥使,后周时历官右厢都指挥使、行营马步都校等,曾跟随周世宗平定淮南,攻克瓦桥关。宋初,王全斌又以其勇猛善战受到重用。建隆元年( 960年),李筠起兵抗宋,王全斌受命与慕容延钊率东路军配合大军征讨,战事结束后,以其军功显赫,升任安国军节度使,建隆四年( 963年),又与(氵名)州防御使郭进等率兵政北汉,抓获战俘数千,攻克乐平。

一连串的胜利,使王全斌成为宋初统一战争中的重要将领。乾德二年( 964年)冬,宋太祖又委以重任,任命他为西川行营前军部部署,率禁军步骑2万,诸州兵1万,由凤州路讨伐后蜀。王全斌旗开得胜,十二月初,即连克乾渠渡、万仞燕子二寨,攻下兴州,败蜀军七千人,缴获军粮40多万斛。又乘胜进军,连克20余寨,其先锋史延德在三泉一带打败蜀军数万,俘获其将领韩保正。蜀军伤亡惨重,遂破坏阁道,退守葭萌。王全斌采纳康延泽的建议,修治阁道,分兵由阁道和罗川两路进击,会师深渡,三战三胜,攻克利州,俘获军粮80万斛。蜀兵仓惶逃过桔柏江,烧毁桥梁,企图依凭剑门天险进行抵抗。王全斌的辉煌战绩使宋太祖十分高兴,这年冬天,京师下了大雪,赵匡胤亲自脱下自己的紫貂裘帽派人送给王全斌,王全斌十分感动,更加紧了对蜀兵的进攻。

蜀后主孟昶见蜀军节节败退,情况危急,就派太子元(吉吉)为元帅,统兵增援剑门。王全斌深知剑门天险,自古即有“一夫荷戈,万夫莫前”之称,不可强攻,便派史延德从来苏渡江,与大军夹击剑门,大败蜀兵,活捉其将领王昭远、赵崇韬。乾德三年( 965年)正月七日,后蜀正式投降。立国近40年的后蜀政权,仅66天就被王全斌等灭亡。宋军共得其州46、县240 、户534029,王全斌为赵宋王朝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王全斌尽管骁勇善战,屡建奇功,但其治军不严。攻克成都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日夜饮宴,不恤军务,纵部下掠子女财货,蜀人苦之。”其部将王继涛受命押孟昶至汴京,却乘机勒索宫人、金帛,其军士酗酒持刀沿街抢劫商人的钱财。这时朝廷为稳定巴蜀,命王全斌将后蜀降军押送京城,并诏“人给钱十千,未行者,加两月廪食。”而王全斌却“擅减其数”,于是激起了兵变。降军推举原蜀将全师雄为首领,号称“兴国军”,应者云集,很快发展到10万余人。面对如此严重的局势,王全斌措置不当,他派刘光绪率 700骑兵前去招抚,刘光绪却“尽灭师雄之族,纳其爱女及橐装”,更加激化了矛盾。全师雄率军攻克彭州,杀死都监李德荣,成都10县皆起兵响应,全师华自号“兴蜀大王”,置僚属、署节帅,分兵占领灌口、新繁、青城等战略要地,屡战屡胜,很快兵临成都,邓、蜀、眉、雅、东川、果、遂、渝、合、资、简、昌、普、戎、荣、陵十七州纷纷响应,形势十分严峻。当时成都尚有二万多降兵,王全斌害怕他们起兵内应,就将其诱至夹城中全部杀掉。康廷泽曾请求择其老幼病者70多人,以兵押送沿江而下,若蜀兵前来劫夺,再杀不晚,但“全斌亦不听”。残暴的屠杀,愈发坚定蜀兵血战到底的决心,各地兵变此起彼伏,宋军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花了两年多时间才逐渐平定。

乾德五年( 967年),王全斌被指控“破蜀时,豪夺子女玉帛及擅发府库、隐没财物诸不法事”,经对质查证,“凡所取受隐没,共为钱644800余贯,而蜀宫珍宝及外府地藏不著籍,又不与焉”,连同其“擅克削兵士装钱,杀降致寇”,一并治罪,罪当大辟。宋太祖念其战功,仅令其退还赃物,贬为崇义军节度使观察留后,随州安置。

开宝九年( 976年),宋灭南唐,江南基本统一。四月,宋太祖特意召见王全斌对他说:“联顷以江左未平,虑征南诸将不遵纪律,故抑卿数年,为朕立法。今已克金陵,还卿节钺。”授其为武宁军节度,赐银器万两、帛万四、钱千万。同年六月,王全斌去世,时年69岁

====================================================

郭进(922-979),北宋名将,深州博野人。少贫贱,为钜鹿富家佣保。有膂力,倜傥任气,结豪侠,嗜酒好赌。其家少年患之,欲图杀进,妇竺氏阴知其谋,以告进,于是逃亡到晋阳投靠刘知远。刘知远认为他是个人才,将他留在帐下。后晋开运末,契丹犯边境。刘知远称帝太原。契丹主道殂,刘知远将入汴,进请以奇兵间道先趋洺州,因定河北诸郡。累迁乾、坊二州刺史。少帝即位,改磁州。

后周广顺初,移淄州。二年,吏民诣观察使举留。是秋,迁登州刺史。当时群盗攻劫居民,郭进率镇兵平之,部内清肃,民吏千余人诣阙请立《屏盗碑》,许之。显德初,移卫州。卫、赵、邢、洺间多亡命者,以汲郡依山带河,易为出没,伺间椎剽,吏捕之辄遁去,故累岁不能绝其党类。进备知其情状,因设计发之,数月内剪灭无余,郡民又请立碑记其事。改洺州团练使,有善政,郡民复诣阙请立碑颂德,诏左拾遗郑起撰文赐之。进尝于城四面植柳,壕中种荷芰蒲薍,后益繁茂。郡民见之有垂涕者,曰:“此郭公所种也。”

建隆初,宋太祖亲征泽、潞,迁本州防御使,充西山巡检。尝与曹彬、王全斌入太原境,获数千人。开宝二年,太祖亲征河东,以进为行营前军马军都指挥使。九年,命将征河东,以进为河东道、忻、代等州行营马步军都监,招徕山后诸州民三万七千余口。太平兴国初,领云州观察使、判邢州,仍兼西山巡检,赐京城道德坊第一区。 四年,车驾将征太原,先命进分兵控石岭关,为都部署,以防北边。契丹果犯关,进大破之,又攻破西龙门砦,俘馘来献,自是并人丧气。时田钦祚护石岭军,恣为奸利诸不法事,进虽力不能禁,亦屡形于言。进武人,性刚烈,战功高,钦祚以他事侵之,心不能甘,自经死,年五十八,钦祚以暴卒闻。太宗悼惜久之,

赠安国军节度,中使护葬。后颇闻其事。因罢钦祚内职,出为房州团练使。进有材干,轻财好施,然性喜杀,士卒小违令,必寘于死,居家御婢仆亦然。进在西山,太祖遣戍卒,必谕之曰:“汝辈谨奉法。我犹贷汝,郭进杀汝矣。”其御下严毅若此。然能以权道任人,尝有军校自西山诣阙诬进者,太祖诘知其情状,谓左右曰:“彼有过畏罚,故诬进求免尔。”遣使送与进,令杀之。会并人入寇,进谓诬者曰:“汝敢论我,信有胆气。今舍汝罪,能掩杀并寇,即荐汝于朝;如败,可自投河东。”其人踊跃听命,果致克捷。进即以闻,乞迁其职,太祖从之。

============================

王全斌(908年~976年),五代至北宋初将领,太原人。曾在后唐、后晋、后周为将。王全斌宋建立,参加平叛将李筠、攻北汉之战,功升安国军节度使。公元964年宋攻后蜀,他为西川行营凤州路都部署,率军3万克兴州(陕西略阳),乘胜连拔二十余寨。蜀军烧毁栈道,阻之。他纳部将建议,修栈道,与副将崔彦进分进合击,大败蜀军,克利州(四川广元),获粮八十万斛。次年蜀军退保北部门户剑门(四川剑阁东北),凭险固守。他率主力进逼剑门,命部将史延德迂回故后,两面夹击,剑门破,歼蜀军万余人,擒其帅王昭远等。兵至魏城(四川绵阳东北),蜀主孟昶遣使投降,后蜀亡。他入成都后,纵兵掳掠,残杀无辜,激起蜀中军民反抗,降为崇义军节度观察留后。976年复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年病逝。

王全斌出身将门,自幼就胆识过人。926年(同光四年),郭从谦发动兵变,打进宫城,庄宗的近臣宿将全部逃遁,只有王全斌等十几个人拼死抵抗,混战中唐庄宗被乱箭射中,王全斌不顾危险将其扶至绛霄殿,直到庄宗死去,才大哭而去。唐明宗即位,任命王全斌为禁军列校。后晋初,以战功升护圣指挥使,后周时历官右厢都指挥使、行营马步都校等,曾跟随周世宗平定淮南,攻克瓦桥关。宋初,王全斌又以其勇猛善战受到重用。960年(建隆元年),李筠起兵抗宋,王全斌受命与慕容延钊率东路军配合大军征讨,战事结束后,以其军功显赫,升任安国军节度使,963年(建隆四年),又与洺州防御使郭进等率兵进攻北汉,抓获战俘数千,攻克乐平。 一连宋灭南平武平后蜀南汉之战串的胜利,使王全斌成为宋初统一战争中的重要将领。964年冬(乾德二年),宋太祖又委以重任,任命他为西川行营前军部部署,率禁军步骑2万,诸州兵1万,由凤州路讨伐后蜀。王全斌旗开得胜,十二月初,即连克乾渠渡、万仞燕子二寨,攻下兴州,败蜀军七千人,缴获军粮40多万斛。又乘胜进军,连克20余寨,其先锋史延德在三泉一带打败蜀军数万,俘获其将领韩保正。蜀军伤亡惨重,遂破坏阁道,退守葭萌。王全斌采纳康延泽的建议,修治阁道,分兵由阁道和罗川两路进击,会师深渡,三战三胜,攻克利州,俘获军粮80万斛。蜀兵仓惶逃过桔柏江,烧毁桥梁,企图依凭剑门天险进行抵抗。王全斌的辉煌战绩使宋太祖十分高兴,这年冬天,京师下了大雪,赵匡胤亲自脱下自己的紫貂裘帽派人送给王全斌,王全斌十分感动,更加紧了对蜀兵的进攻。 蜀后主孟昶见蜀军节节败退,情况危急,就派太子元喆为元帅,统兵增援剑门。王全斌深知剑门天险,自古即有“一夫荷戈,万夫莫前”之称,不可强攻,便派史延德从来苏渡江,与大军夹击剑门,大败蜀兵,活捉其将领王昭远、赵崇韬。965年(乾德三年)正月七日,后蜀正式投降。立国近40年的后蜀政权,仅66天就被王全斌等灭亡。宋军共得其州46、县240 、户534029,王全斌为赵宋王朝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过失

王全斌尽管骁勇善战,屡建奇功,但其治军不严。攻克成都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日夜饮宴,不恤军务,纵部下掠子女财货,蜀人苦之。”其部将王继涛受命押孟昶至汴京,却乘机勒索宫人、金帛,其军士酗酒持刀沿街抢劫商人的钱财。这时朝廷为稳定巴蜀,命王全斌将后蜀降军押送京城,并诏“人给钱十千,未行者,加两月廪食。”而王全斌却“擅减其数”,于是激起了兵变。降军推举原蜀将全师雄为首领,号称“兴国军”,应者云集,很快发展到10万余人。面对如此严重的局势,王全斌措置不当,他派刘光绪率 700骑兵前去招抚,刘光绪却“尽灭师雄之族,纳其爱女及橐装”,更加激化了矛盾。全师雄率军攻克彭州,杀死都监李德荣,成都10县皆起兵响应,全师华自号“兴蜀大王”,置僚属、署节帅,分兵占领灌口、新繁、青城等战略要地,屡战屡胜,很快兵临成都,邓、蜀、眉、雅、东川、果、遂、渝、合、资、简、昌、普、戎、荣、陵十七州纷纷响应,形势十分严峻。当时成都尚有二万多降兵,王全斌害怕他们起兵内应,就将其诱至夹城中全部杀掉。康廷泽曾请求择其老幼病者70多人,以兵押送沿江而下,若蜀兵前来劫夺,再杀不晚,但“全斌亦不听”。残暴的屠杀,愈发坚定蜀兵血战到底的决心,各地兵变此起彼伏,宋军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花了两年多时间才逐渐平定。 乾德五年( 967年),王全斌被指控“破蜀时,豪夺子女玉帛及擅发府库、隐没财物诸不法事”,经对质查证,“凡所取受隐没,共为钱644800余贯,而蜀宫珍宝及外府地藏不著籍,又不与焉”,连同其“擅克削兵士装钱,杀降致寇”,一并治罪,罪当大辟。宋太祖念其战功,仅令其退还赃物,贬为崇义军节度使观察留后,随州安置。

======================================

五代名将折从阮(同杨滚一样是折家将的第一位)

折从阮,五代时后晋将领,西京大同人。初名从远,因避后汉高祖刘知远之讳,改名从阮,字可久。是羌族折掘氏之后裔。初为后唐庄宗牙将,后升为府州刺史。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他在府州驻守。开运元年(公元944年),后晋与契丹败盟后,他攻取契丹城堡十余处,每次作战必胜。后汉时,在府州建永安军,擢本州团练史、兼领朔州刺史、安北都护振武军节度使。

后周时期,折从阮镇守北方边塞的宣义、保义、静难、永安等四镇,为节度使。因镇守边关有功,去世之时,周太祖赠他为中书令。

折从阮一生经历了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王朝,这个时期内外混战交替,他的主要功绩是抵御契丹入侵,戍守边境,对于维护中原安全,效忠于后周统一中国之大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折氏门中,从折从阮到折可适,几代人为宋朝将领,其中有三个节度使、四个团练使、一个观察使、一个防御使。折从阮之孙女折赛花,为杨业之妻,折氏家族对于杨家将忠心抗辽具有很大影响。

==============================================

曹彬

931~999北宋名将。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严于治军,尤重军纪。曾为后汉、后周将领。宋初为客省使,后擢左神武将军兼枢密都承旨。乾德二年(964)冬,攻后蜀为东路都监,与西川行营归州路副都部署刘光义,率军由归州(今湖北秭归)溯江西上入蜀。军至夔州(今四川奉节),舍舟上岸,迂回至蜀军侧后,夺取浮桥、炮台,克夔州及峡中郡县。三年正月,与北路军合兵入成都,灭后蜀。北路都部署王全斌纵兵殃民,曹彬部军纪独严,升宣徽南院使。开宝七年(974),为崩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率水陆军10万攻南唐。由江陵(今属湖北荆沙)沿江东进,连克数镇,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架浮桥渡江,直抵南唐都城江宁(今南京)城下。次年,城破,肃军纪,严禁杀掠,安抚降卒城民,旋擢枢密使。宋太宗即位,加同平章事。雍熙三年(986),宋分兵三路攻契丹,为东路军主将,率兵10余万自雄州(今河北雄县)北进,连克固安、涿州、新城(今均属河北)。后因孤军冒进、兵疲粮乏撤军,至岐沟关(今涿州西南)被契丹军击败,致宋军全线溃退,降右骁卫上将军。后复起为侍中、武宁军节度使。

宋真宗即位后,复任枢密使。咸平二年卒。

======================================

高怀德

926~982五代末、宋初勇将。字藏用。真定常山(今河北正定南)人。出身将门,武勇过人。青年时从军,后晋开运元年(944),随父出战,被辽军围于戚城(今河南濮阳北),临危不惧,单骑奋击,挟父突出重围,以功领罗州刺史。后周显德元年(954),任先锋都虞候,从周世宗柴荣于高平(今属山西)南败北汉军,迁铁骑右厢都指挥使。三年,从征南唐,率军战于庐州(今合肥)城下,杀700余人,旋迁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四年,周世宗复攻寿州(今安徽寿县),南唐军筑连环寨据守,奉命侦察其营,率数十骑乘夜渡淮,拂晓突临寿州城下,擒其裨将,察明南唐军虚实,深受世宗赏识。六年,随世宗攻辽,升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授宁江军节度使。后因拥立赵匡胤称帝,擢殿前副都点检。宋建隆元年(960)四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联合北汉反宋,高怀德与侍卫马步军副指挥使石守信率前军平定李筠之乱。五月,于泽州(今山西晋城)南,破李筠军3万,俘北汉河阳节度使范守图,杀其宣徽使、监军卢赞。十月,参加平定扬州(今属江苏)李重进叛乱。二年,罢殿前副都点检,迁归德军节度使。开宝六年(973),加同平章事。太平兴国四年(979),从宋太宗灭北汉。七年,病逝。

1858年,英国驻清公使额尔金目睹了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后,得意洋洋地在日记里写道:「 ”有一个排的优秀欧洲士兵,带上足够的弹药,就可以踏遍中国。” 英法联军攻进大沽炮台后,清军尸横遍野 ——因外有强敌,必须再造利刃 面对西方列强的轮番欺压,清 开始意识到需要改进提高军事实力。但刚开始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武器装备上,在军队作战上毫无进取。直到中日甲午海战之时,清朝陆军毫无章法,日军还没有走到有效射程内时就开始射击,只求吓唬震慑敌人。日军等待清军消耗完子弹再进攻,清军败逃。 来自插画师:吞千针高调调 甲午战争后的清 终于认识到,旧式八旗兵和绿营兵的无能,如果想要保住江山必须另起炉灶练新兵。但是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经过了太平天国运动,地方割据的苗头已经兴起,中央的权力已经日渐衰微,想练新军的不只有中央皇权这么想。 各地也开始加紧训练新军以求为自己保存实力,在当时可以作为新军代表的就数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和张之洞的湖北新军。 ——北洋新军连成了「 ”袁家军” 北洋新军自袁世凯小站练兵后,日渐壮大。1895年袁世凯凭借着曾帮助朝鲜国王练过500名新兵的美名,主持新军训练。本来作为清 救命稻草的北洋新军,却渐渐的被训练成袁世凯的私人军队。 北洋军人集团 袁世凯非常会笼络人心,军中实物必躬亲,尤其是发放饷银更是亲自进行。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新军每日操课前军官都有三问:「 ”我们吃谁的饭”、 「 ”我们穿谁家的衣” 「 ”我们为谁家出力”。士兵齐声应答:「 ”吃袁宫保的饭” 、「 ”穿袁宫保的衣”、 「 ”为袁宫保出力”。清 费心费力训练出来的新军却皆将袁世凯视为衣食父母,敬若神明。竟达到了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的程度。 从小站练兵走出来了5位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徐世昌、冯国璋、曹锟、段祺瑞都是从小站走出来的,将军粗略一算有28人之多,凑7桌麻将都还剩一个! ——二十年心血铸就「 ”斩清”利刃 我们今天主要说的是湖北新军,这是由北洋派大臣张之洞于湖北训练的「 ”新式”军队。编成张彪任统制的陆军第八镇与黎元洪任协统的第二十一混成协。 清末新军沙盘教学 自袁世凯开始编练新军到辛亥年清帝逊位,全国共练成了新军24万人。袁世凯的北洋系总人数有145万人,占总人数的六成以上,据精锐新军的九成以上。可在这精锐新军里,非北洋系的只有湖北新军第八镇。 张之洞曾经在两广地区与法军交战,深切地感受到中外军事上的差距,又经历了甲午战争理解了清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不只是武器装备上。之后,在他时任两江总督期间,在江苏南京悉仿德制,聘德国军官教导并且指挥军队,建立「 ”自强军”。 各种体能训练 在张之洞看来,甲午战争中日本之胜在于其「 ”用兵皆效西法”,所以中国必须「 ”一变旧法”,即采用西法练兵。他当即提出在江南「 ”拟练万人为一军”,并提出三条练兵办法:一是募洋将管带操练;二是遣员弁出洋学习;三是各直省各设陆军学堂。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大规模展开以练兵、兴学、办厂为三大端的湖北洋务新政,而尤「 ”以练兵为第一要务”。他以「 ”湖北居长江上游,会匪出没,武备尤关紧要,第鄂省财用支绌,无力招延洋弁”为由,向朝廷要来了他在南京「 ”自强军”中的500人调赴湖北。也就用这500人作为基本班底,将他们分成前后两营,以张彪、岳嗣仪为两营管带官,德将贝伦司多尔夫为总教习,参用德国军制,募勇补足两营额数,编成湖北护军,募勇补足两营额数,编成湖北护军。 而接下来的就是在1900年之后,湖北新军的训练照片,这组照片是由斯塔福德·弗朗西斯拍摄的。 实战演练 队列训练 马战演练 湖北新军 湖北新军 湖北新军 唐在礼等人视察湖北新军合影 最后一张照片,我们看到了两个人黎元洪,张彪。湖北新军武昌起义之后打跑了张彪,起义军开会选举了黎元洪为湖北军 都督。这才有了之后的南北议和,清帝退位。 ——关于辫子的问题,没等到辛亥革命剪辫子是从新军开始的 全国编练新军摒弃了过去的那一套,请洋教官,整个学西方,连军医、军乐队都照搬过来。从兵源上就与以往差别很大,旧军士兵多出于市井游民、乡村无赖,而新军在士兵挑选方面尤为严格,对年龄、体格以及文化程度均有严格规定。 一开始辫子绑在头顶,但十分阻碍训练 年龄要求16——25岁;身长四尺八寸;但凡体质较弱或是身体有眼疾、暗疾者,不收;凡是有不良嗜好或是犯有刑事案件者,不收;革勇逃卒、市井游民,同样不收。 后来清廷废除科举,很多读书人也加入了新军行列。由于新军是按照西式的方法来操练,所以更希望有文化的人来参军,往往优先录取。 但是中国人学洋人和日本人不太一样的就是这个辫子。武器装备越复杂越是障碍,辫子很容易绞到器械发生意外。由于满人的统治,所以有无辫子是政治问题,一开始很多人是盘起来但依然很受影响。因此,剪辫子对于新军而言,实在有充分的理由。再加上新军的核心思想就是西学东渐,而且新兵中有很多都是文化人,更有一部分是留过洋的军官。 后来很多士兵都选择剪掉辫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士兵和军官们对脑后的辫子越看越不顺眼,很多人喝了点酒就把辫子给剪了。清 那时候已经有心无力了,再也不会把没辫子的 脑袋割下来。所以,军营里出了没辫子的,也就是惩罚一下了事。碰上开明一点的长官,连罚都不罚。碰上刁钻的士兵,先写了文章发在报纸上,论证剪辫子的正确性,长官想罚也罚不了。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几个月,保定军校就上演了一出千名新生剪辫子的事件。还好段祺瑞给拦住了,不然蒋介石恐怕也要体验一把「 ”革命党”的滋味。 ——湖北新军,师从德国到师从日本 从原来江南的自强军开始,张之洞就是有意模仿德国军制编练而成。当时张之洞认为:「 ”陆军以德国为第一。德国营制,每一军必兼有步队、炮队、马队、工程队,数种合之,始成一军”。他希望仿照德国军制编练一支诸兵种合成的新式军队。 清末新军图 德国作为当时世界最强的陆军,对新军的训练教导有很大的帮助。但国际局势瞬息万变,胶州湾事件后,德国侵略者的面目也已经暴露。德国人的形象在中国人心里大打折扣。 甲午战争之后,远东国际关系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迫使日本为图自保而不得不向中国示好。敏感的张之洞也从仇恨中回过神来,日本为了削减中国人民强烈的仇日情绪,日本参谋本部、军部等机构频频派人来华游说,为了结交,他们表示愿意为中国培养留学生,帮助中国兴学、练兵。 清末军装常服 考虑再三,德国军官的费用和他们嚣张跋扈的态度,日本可以接收留学军事等等优惠条件下。最后确定了师日取向:因为同文、同种、路近、费省等原因,中国可以通过学习日本而更快捷地达到学习西方的效果。1898年,张之洞选派湖北学生20名前往日本学习武备。 张之洞与袁世凯 ——从湖北新军到辛亥革命 时人对两军的评价是:北洋新军「 ”以勇气胜”,湖北新军「 ”以学问胜”。这其实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导致这两支军队为什么一支逐渐走向了革命道路,而另一支则成为「 ”北洋军人集团”的私兵。 湖北新军的训练并不比北洋新军差,但由于是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差异经费上就差距很大了。两军的军官文化素质相差不大,大都有武备学堂毕业,只是湖北新军还有一些回国的军事留学生。但在士兵身上差别就体现出来,北洋新军重视在士兵的体能素质和战斗素质上,而湖北新军更重视文化素养,所以才有这「 ”勇”和「 ”学”的差别。 清末新军也有很多当时先进的武器装备 不过也正是因为张之洞身为儒臣与枭雄袁世凯的区别,张之洞把文化素质作为一项重要条件,不仅予以明文规定,而且逐渐提高要求。湖北新军因为文化素养更高。其中不乏军事留学生,因而士兵相对质朴,将领比较开明,又加上有相对宽松的环境,湖北新军在清末成为革命党人开展宣传与组织活动的良好舞台,换言之,湖北新军没有「 ”军阀”习气,容易为革命党人所争取,这也是湖北新军成为最早觉悟的清朝进步军人的原因。 现在的辛亥革命博物馆 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湖北新军中直接加入革命组织共进会与文学社的人数多达2000多人,受影响的更高达4000多人,站在清 阵营的不足千人,士兵反而因此思想先进,逐渐被革命党渗透,倾心于革命救国,逐步发展成反清的主力,成为了向清王朝打响「 ”第一枪”的首义之师。 湖北新军变成了革命军,北洋新军则给了清 的反戈一击,数十位将领通电赞成共和。北洋军由袁世凯一手带大,实际上已经成为袁世凯的私人军队。他们偏重实战技艺训练,思想上多受到愚忠教育,逐渐被袁世凯控制,倾心于升官发财,变成成谋权的工具。 虽然南北新军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不约而同的脱离了清王朝的忠诚,不同的是一个是自下而上的起义,一个是军事领导的「 ”叛变”。 ——北洋新军怎么倒戈清廷的 武昌起义之后,震惊了清 ,他们重新启用袁世凯带着北洋新军南下镇压革命军(湖北新军)。当袁世凯出山后,亲临湖北前线,湖北新军与北洋新军的第一次兵戎相见「 ”阳夏保卫战”打响。作为袁世凯嫡系的第一镇北洋官兵士气大振,兵临汉口,仅1天就破城而入,势不可当。 武昌起义后当时南北合议的形式 阳夏保卫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却将清军主力死死地拖在湖北,长达四十日之久。这时的华夏大地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朝统治,长江以南地区全部被革命军占据,革命军与清 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此刻大半壁江山尽失清 是否能统治下去全看袁世凯的想法了。 很多人规劝袁世凯 接下来的南北议和,在南方各派普遍赞同的条件:只要袁世凯支持共和,就推举他为总统;袁世凯必须迫使清帝退位。袁世凯开始营造退位氛围,买通大太监小德张吓唬隆裕太后,扔出优待条件,最后更是发起北洋将领的「 ”兵谏”。 袁世凯令段祺瑞联合一众北洋将领共50多人,联名上奏,建议清廷接受优待条件,赞成共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1912年2月2日,清廷举行御前会议决定退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到了2月12日,隆裕太后携六岁皇帝溥仪在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颁发逊位诏书,在在诏书上最后一次盖上大印。 清帝退位招书 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建立,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军人集团明亮亮的站上了中国历史的领导位置,主政中国。 清 的遗老们回想5、6年前(1906年10月)的「 ”彰德秋操”,南北新军还恭顺地服从清王朝的指挥。当时的媒体盛赞:「 ”举数省已编之军队,萃集一处而运用之,使皆服从于中央一号令之下,尤为创从前所未有,系四方之瞻听。” 这是清朝中央最后一次完美地操控南北新军。 ——湖北新军的结局 黎元洪 清廷逊位之后,能有筹码和袁世凯逐鹿天下的对手,黎元洪可以算一个。袁世凯一再邀请黎元洪赴京任职,黎元洪一拖再拖,却被段祺瑞以近乎绑架的方式请入京。段祺瑞以陆军总长之职兼任湖北都督,湖北新军阵营中的最高山头轰然倒塌。 清末全国一共有新军十六镇(师)和十八混成协(旅),湖北新军占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南北议和之后,第八镇的一小部分被端方带入川镇压四川保路运动起义,端方被杀后返回湖北之后改编再之后1913年被解散。 黄兴像 大部分湖北新军之后被陆续裁员,民国元年湖北陆军八镇改并五镇;民国二年二院五镇复并为三师两旅;民国三年二月改为一师一旅,四月改为步兵两旅之后陆续遣散。还有一些被其他军阀势力收编。用一句俗语叫做:坛子里养王八,越养越小。 其实作为地方军队,一个省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养活8个师的兵力。不只是袁世凯想方设法解决湖北新军连他们自己也知道不可能长久。到后来革命党根本无兵可用几次「 ”反袁”战斗都是依靠其他军阀,这可能也是他们之后选择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044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