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的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的运动系统,第1张

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肌3部分。全身各骨借关节连接构成骨骼。运动系统不仅构成人体的骨骼支架,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各种运动,而且还对身体起着重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如颅骨支持、保护脑,胸廓支持保护心、肺、脾、肝等器官。四肢的骨骼则以运动为主。

骨骼肌附着于骨,收缩时牵动骨,通过关节产生运动。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运动的枢纽在关节,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故骨和关节是运动系统中的被动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骨骼肌是运动系统中的主动部分。

第一节 骨学

一、总 论

骨bone是一种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坚硬而有韧性,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能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并具有改建,修复和再生的能力。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促进骨的良好发育和生长,长期不用导致骨质酥松。骨在成人为206块,按其在人体的位置不同,可分为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和颅骨四部分1),其中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颅骨29块。骨的重量,在成人约占体重的l/5,而新生儿则占1/7。每块骨都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的器官,既坚硬而又有弹性。

(一)骨的形态

骨有不同的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1.长骨long bone 呈管状,分布于四肢。长骨有一体和两端。体又名骨干,骨质致密,内有骨髓腔,容纳骨髓。端又名骺,较膨大,并有光滑的关节面,由关节软骨覆盖。

2.短骨short bone 一般呈立方形,多成群地连结一起,如腕骨和跗骨。

3.扁骨flat bone 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对腔内器官有保护作用,如颅盖骨、胸骨、肋骨等。

4.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形态不规则,如椎骨。有些不规则骨,内有含气的空腔称为含气骨,如上颌骨、额骨等。

(二)骨的构造

每块骨都由骨质、骨髓和骨膜等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

1.骨质bone substance 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致密坚硬,分布于长骨干、其他类型骨和长骨骺的表层。骨松质呈蜂窝状,分布于长骨骺和其他类型骨的内部。

2.骨膜periosteum 为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的致密结缔组织膜,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成骨细胞,故感觉敏锐,并对骨的营养和生长有重要作用。

3.骨髓bone marrow 充填于骨髓腔及骨松质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内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的血细胞,呈红色,有造血功能;黄骨髓为大量脂肪组织,呈**,无造血功能。胎儿和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六岁以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但红骨髓仍保留于各类型骨的骨松质内,继续保持造血功能。

(三)骨的理化特性

成年人的骨由1/3的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蛋白)和2/3的无机质(主要是磷酸钙、碳酸钙和氯化钙等)组成。有机质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质使骨具有硬度和脆性。有机质和无机质的结合,使骨既有弹性又很坚硬。

(一)中轴骨骼

1躯干骨

包括24块游离锥骨、一块骶骨、一块尾骨、一块胸骨和12对肋。

椎骨由椎体、椎弓和从椎弓发出的突起构成。

各部颈椎的主要特征

第7颈椎特长且末端不分叉,活体易触摸,是临床计数椎骨的标志。

肋由肋骨和软肋骨构成,共12对。第1~7对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接,称真肋。第8~12对肋不与胸骨直接连接,称假肋。

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3部分。

2颅

由23块形状、大小不同的骨块组成。分为上部的脑颅和下部的的面颅。

幼前缘向前突出称为岬,为女性骨盆测量的重要标志。骶骨尖向前下,与尾骨相连。

骶骨的两侧有耳状面,中央有一纵贯全长的管道为骶管,向上与椎管连续,向下开口形成骶管裂孔,骶管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骶骨前面略凹而平滑,有4对骶前孔;后面凸隆粗糙,有4对骶后孔。

⑤尾骨coccyx呈三角形,底朝上,借软骨和韧带与骶骨相连,尖向下,下端游离。

2.胸骨sternum 是位于胸前部正中的一块扁骨,由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胸骨上部较宽称为胸骨柄。胸骨中部呈长方形称为胸骨体,其侧缘连接第2~7肋软骨。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触及,它平对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的下端为一形状不定的薄骨片称为剑突,幼年时为软骨,老年后才完全骨化。

3.肋ribs 共12对,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肋骨为细长弓状的扁骨,可分为中部的体及前、后两端。肋骨前端接肋软骨,后端膨大称为肋头。肋体有内、外两面及上、下两缘。内面近下缘处有肋沟,肋间血管和神经沿此沟走行。

(二)上肢骨

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侧共计64块。

1.上肢带骨 包括锁骨和肩胛骨。

(1)锁骨clavicle:呈“~”,位于胸廓前上部两侧。全长于皮下均可摸到,是重要的骨性标志。内侧端粗大为胸骨端,与胸骨柄相关节;外侧端扁平为肩峰端,与肩胛骨的肩峰相关节。锁骨中、外1/3交界处较脆弱,易发生骨折。

(2)肩胛骨scapula:为三角形的扁骨,位于胸廓后外上方,介于第2~7肋骨之间,有三缘、三角和两面。

上缘的外侧角有一弯曲的指状突起称为喙突,体表可触及。内侧缘薄而长,外侧缘稍肥厚。

上角和下角分别为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可作体表标志。外侧角最肥厚,有梨形关节面称为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

前面为一大的浅窝,朝向肋骨称为肩胛下窝;后面被一横行的肩胛冈分成上方的冈上窝和下方的冈下窝。肩胛冈的外侧端,向前外伸展的突起称为肩峰。

2.自由上肢骨 包括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除手骨的腕骨外,其他都属长骨。

(1)肱骨humerus:位于臂部,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膨大为半球形的称为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头周围的环行浅沟称解剖颈。肱骨头的外侧和前方有隆起的大结节和小结节,向下延伸的似嵴,称为大结节嵴和小结节嵴。大、小结节之间的纵形浅沟称为结节间沟,其中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为外科颈,是骨折的好发部位。

肱骨体的中部外侧面有一粗糙呈“V”形的三角肌粗隆,是三角肌的附着处。体的后面有由内上斜向外下呈螺旋状的浅沟称为桡神经沟,有桡神经通过。肱骨干的骨折,易损伤桡神经。

肱骨下端前后扁平而略向前卷曲,外侧份有半球形的肱骨小头,与桡骨相关节;内侧份有形如滑车的肱骨滑车,与尺骨相关节。小头的外侧和滑车的内侧各有一个突起,分别称为外上髁和内上髁。内上髁的后方有一浅沟称为尺神经沟,有尺神经通过。肱骨内上髁骨折时,易损伤尺神经。

(2)桡骨radius:位于前臂外侧部,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细小,有稍膨大的桡骨头,头的上面有关节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头的周缘有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相关节。头下方变细的部分称为桡骨颈,颈的内下方有一粗隆称为桡骨粗隆。下端粗大,内侧面有关节面称为尺切迹,与尺骨头相关节;下端的外侧份向下突出称为桡骨茎突;下端的下面为腕关节面,与腕骨相关节。

(3)尺骨ulna:位于前臂内侧,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较为粗大,前面有一半月形关节面称为滑车切迹,与肱骨滑车相关节。在切迹的后上方和前下方各有一突起,分别称鹰嘴和冠突,冠突外侧面有关节面称为桡切迹,与桡骨头相关节。冠突前下方的粗糙隆起称为尺骨粗隆。尺骨下端称为尺骨头,其前,外,后有环行关节面与桡骨的尺切迹相关节。尺骨头的后内侧有向下的突起称为尺骨茎突。

(4)手骨:分为腕骨、掌骨及指骨。

①腕骨carpal bones由8块小的短骨组成,排成两列,每列各有4块。由桡侧向尺侧,近侧列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②掌骨metacarpal bones共5块,由桡侧向尺侧,分别称为第l~5掌骨。

③指骨phalanges of fingers共14块,拇指有2节指骨,其余各指均为3节。由近侧至远侧依次为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

(三)下肢骨

下肢骨每侧31块,共62块。

1下肢带骨 包括髂骨、坐骨和耻骨

(1)髂骨ilium位于髋骨的上部,分为髂骨体和髂骨翼两部分。

(2)坐骨ischium位于髋骨的后下部,分为坐骨体和坐骨支。

(3)耻骨pubis为髋骨的前下部,分为一体和两支。

2自由下肢骨 可分为近侧部的股骨,中间部的胫骨、腓骨和髌骨以及远侧部的足骨三部分

(1)股骨femur位于大腿部,是人体最长和最结实的长骨。其长度约占身高的1/4,分为体和两端。股骨上端包括头、颈及大、小转子。

(2)髌骨patella是全身最大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上宽下尖,前面粗糙,后面有光滑的关节面与股骨髌骨面相关节。髌骨可在体表摸到。

(3)胫骨tibia位于小腿的内侧,为呈三角棱柱状的粗大长骨,分为体和两端。

(4)腓骨fibula细长,居小腿外侧,分为体和两端,无承重功能。

(5)足骨 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共26块。

①跗骨tarsal bones每侧7块,属于短骨,与手的腕骨相当,但跗骨承重并传递弹跳力,故粗大而理解紧密。

②跖骨metatarsal bones共5块,与掌骨相当,由内侧向外侧依次命名为第1~5跖骨。

③趾骨phalanges of toes共14块。

(一)JGJ肩关节

1、主要结构: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借关节囊连接而成。

2、辅助结构:

(1)关节盂唇:由纤维软骨环构成。

作用:加深关节窝,使两关节面相适应。

(2)肌腱与韧带

①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起于盂上结节,从上方穿过肩关节。止于肱骨结间沟。

作用:从上方加固肩关节

②喙肱韧带:位于关节囊上方,起自喙突根部,止于肱骨大结节。

作用:可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

③盂肱韧带:位于关节囊前壁,起于关节囊前缘,止于肱骨小结节。

作用:加强关节囊前壁。

④喙肩韧带:横架喙突与肩峰之间。

作用:能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

3、肩关节关节的运动

(1)绕冠状轴作屈伸:垫排球、跑步前后摆臂动作

(2)绕矢状轴作外展内收:两手侧平举或直立飞鸟动作、挥拍网球

(3)绕垂直轴作旋外旋内:健美操动作、铁饼预摆动作

(4)绕多个轴作环转:武术抡臂动作

(5)水平屈伸、水平外展:健美操动作、自游泳、侧平举

(二)ZGJ肘关节

1、主要结构:肘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构成复合性关节。

(1)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的滑车切迹构成屈戍关节。

(2)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的关节凹构成 球窝关节。

(3)桡尺关节:由桡骨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 切迹构成车轴关节。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紧张形成侧副韧带。

2、关节的辅助结构

(1)尺侧副韧带:位于肘关节的内侧,起于肱骨内上髁,止于尺骨滑车切迹的内侧缘。

作用:从内侧加固关节。

(2)桡侧副韧带:位于肘关节的外侧,起于肱骨外上髁,止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

作用:从外侧加固关节。

(3)桡骨环韧带:两端附着于尺骨的桡切迹前后缘,与桡切迹共同组成一个纤维环包绕桡骨头。

作用:能在环内沿纵轴旋转而不易脱位。

3、肘关节的基本运动:

(1)绕冠状轴作屈伸运动:负重弯举、撑杆跳;

(2)绕垂直轴作旋前旋后:乒乓球正反手扣球、击剑

(一)KGJ髋关节

1、关节基本结构: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球窝关节。

2、关节的辅助结构

(1)髋臼唇附于:髋臼周缘的

结构:纤维软骨环 构成。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稳固性的功能

(2)韧带

①骼股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前面,呈倒置“V”字形。起于髂前下棘;止于股骨转子间线。

作用:有限制髋关节过度伸和维持人体立姿势,是人体中最强大的韧带之一。

②耻股韧带:位于髋关节囊前内侧。起于耻骨上支,斜向外下方与髋关节囊 融合;止于转子间线下部。

作用:限制大腿在髋关节处过度外展和旋外。

③坐骨韧带:位于髋关节后面。起于坐骨体;止于大转子根部。

作用:限制大腿在髋关节处过度内收、旋内。

④股骨头韧带:位于关节腔内,一端附着髋臼,另一端附着股骨头凹。

作用:有滋着股骨头的血管通过,起着关节垫的作用。

3、关节的基本运动(了解)

(1)绕冠状轴佐屈伸运动:前后踢腿动作

(2)绕矢状轴作外收内展:侧踢腿运动

(3)绕垂直轴作旋内旋外:交叉步跑动作

(4)作环转:武术里合腿动作

(二)XGJ膝关节

1、关节的基本结构:由股胫关节和股髌关节构成的椭圆屈成关节。

(1)股胫关节:由股骨和胫骨相应的内、外侧髁关节面构成椭圆关节。

(2)股髌关节:由股骨的髌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屈戍关节。股胫关节头大,关节窝浅使两关节面不相适应,关节囊薄而松弛。

2、关节的辅助结构

(1)半月板:由2个纤维软骨板构成,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内侧半月板:呈“C”字形,前端窄后部宽,外缘中部与关节囊纤维层和胫侧副韧带相连。外侧半月板:呈“O”字形,外缘的后部与腘绳肌腱相连、前部与前交叉韧带相连。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2)翼状襞:位于髌骨下方的两侧,含有脂肪的邹襞。

作用:填充关节腔,增大关节稳固性,有缓冲震动功能。

(3)髌上囊和髌下囊:位于股四头肌腱与骨面之间。

作用:具有减少腱与骨面之间相互摩擦。

(4)加固关节的韧带

①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分别附着于股骨髁内侧面与胫骨髁间隆起。

作用: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移位。

②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起于股骨外侧髁;止于腓骨小头。

作用: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③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偏后方。起于股骨内侧髁;止于胫骨内侧髁。

作用:从内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④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部分。起于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

(三)HGJ踝关节

1、基本结构:由胫骨下关节面和胫、腓的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屈戍关节。关节囊的前后壁薄而松弛,关节头前宽后窄。这样容易造成踝关节受伤。

2、辅助结构

①内侧韧带

位置:位于踝关节内侧的强大韧带。起于胫骨内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舟骨、距骨、跟骨的内侧。

作用:限制足过度外翻。

②外侧韧带有三条: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

位置:起于腓骨外踝尖;止于距骨前、距骨后、跟骨。

特点:此韧带比较分散,较薄弱,过度内翻易损伤此韧带。例如球类、体操、田经等最多见外侧韧带损伤。

3、关节的运动特点

绕冠状轴作屈伸:勾足、绷足动作

内翻-— 足的内侧缘提起、外侧缘下降。

外翻----足的外侧缘提起、内侧缘下降。

XFJ斜方肌

(1)位于:颈部和背上部皮下,三角形阔肌,两侧相合斜方形。

(2)起止点:起于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上部止于锁骨外侧1/3,中部止于肩峰和肩胛冈上缘;下部止于肩胛冈下缘的内侧

(3)发展力量练习:飞鸟展翅,负重直臂、侧上举,提拉铃耸、肩,持哑铃扩胸。在儿童时期发展此肌,预防和矫正驼背。

2、XDJ胸大肌

(1)位于:胸廓前壁浅表,为扇形扁肌。

(2)起止点:锁骨部起于锁骨内侧半;胸肋部起于胸骨前面与第1—6肋软骨;腹部起于腹直肌鞘前璧上部。上下部肌纤维扭转180°换位交叉,止于肱骨大结节山嵴。

(3)辅助练习:仰卧推举发展该肌力量,拉力器练习发展伸展性。

3、BKJ背阔肌

(1)位于:腰背部皮下,上部被斜方加遮盖,是人体最阔肌。

(2)起止点:起自于下位6个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中嵴、髂嵴后部和10—12肋骨外面。上下部肌纤维扭转180°肌腱止于肱骨小结嵴

(3)辅助练习:引体向上、拉力器练习、拉象皮筋、爬杆等。

4、QJJ前锯肌

(1)位于:胸廓外侧面,为扁阔形肌肉。

(2)起止点:以第8—9个肌齿起于上 位第 8—9助的外侧面。上部肌纤维止于肩胛骨内侧缘;下部肌纤维止于肩胛骨下角前面

(3)辅助练习:推掌、冲 拳、推铅球

一、家兔解剖步骤 :

1、将已处死的家兔腹面朝上置于解剖盘上,用水湿润腹中线的毛,用解剖剪在腹部开一V形小口,再向后将皮肤剪开至泄殖孔前缘,向前剪开皮肤至下颌, 然后用镊子提起皮肤,用解剖刀向左右两侧剥离皮肤与皮下肌肉。

2、用镊子提起腹壁,用解剖剪剪开一小口,再沿腹中线剪开腹壁(向前至胸骨剑突,向后至泄殖孔前缘),用骨剪剪断胸骨骨侧的肋骨,移去胸骨,打开腹腔。

3、将内脏的各系统(消化系统:口腔、食管、嗉囊、由肌胃、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肝脏、胆管以及胰脏。循环系统:心脏、脾脏以及 血管等。呼吸系统:肺脏、气管、支气管、鼻、气囊等。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泄殖腔。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等)取出观察有无病变的发生。

二、剖检方法 :

兔病死后,应立即进行剖检,以便更清楚地了解病情,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避免更大的损失。

1术式 :

取仰卧式,腹部向上,置于搪瓷盘内或解剖台上,四足分开固定,腹部用消毒液消毒。

2剖检程序:

①沿腹中线上起下颌部,下至耻骨缝处切开皮肤,再沿中线切口向每条腿切开,然后分离皮肤,检查皮下有无出血及病变。

②沿腹部中间用镊子挑起腹肌防止刺破肠管,切开腹壁。

③打开腹腔后,顺次检查腹膜、肝、胆囊、胃、脾脏、肠道、胰、肠系膜及其淋巴结、肾脏、膀胱和生殖器官。

④剪断两侧肋骨、胸骨。拿掉前胸廓,使胸腔暴露后,依次检查心、肺、胸膜、肋骨、胸腺。

⑤从咽部至胸前找出气管剪开。

⑥打开口腔、鼻腔及脑作检查。

三、剖检内容 :

按照病理剖检要求进行解剖,认真检查。按由外向内、由头至尾的顺序检查。所见内容提示相应疾病如下:

1、体表和皮下检查

主要查有无脱毛、污染、创伤、出血、水肿、化脓、炎症、色泽等。

①体表脱毛、结痂提示螨病、霉菌病;

体毛污染提示由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引起的拉稀。

②皮下出血提示兔病毒性出血症;

皮下水肿提示粘液瘤病;

颈前淋巴结肿大或水肿提示李氏杆菌病。

③皮下化脓病灶提示葡萄球菌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④皮下脂肪、肌肉及粘膜黄染提示肝片吸虫病。

2、上呼吸道检查

主要查鼻腔、喉头粘膜及气管环间是否有炎性分泌物、充血及出血。

①鼻腔内有白色粘稠的分泌物提示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等;

鼻腔出血提示中毒、中暑、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等。

②鼻腔流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则提示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李氏杆菌病、兔痘、粘液瘤病、绿脓杆菌病等。

……普通解剖:限于医药院校和其他有关教学、科研单位的人体学科在教学和科学研究时施行。下列尸体可收集作普通解剖之用:

  1.死者生前有遗嘱或家属自愿供解剖者;

  2.无主认领的尸体。

  二、法医解剖:限于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以及医学院校附设的法医科(室)施行。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法医解剖:

  1.涉及刑事案,必须经过尸体解剖始能判明死因的尸体和无名尸体需查明死因及性质者;

  2.急死或突然死亡,有他杀或自杀嫌疑者;

  3.因工、农业中毒或烈性传染病死亡涉及法律问题的尸体。

  三、病理解剖:限于教学、医疗、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预防机构的病理科(室)施行。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病理解剖:

  1.死因不清楚者;

  2.有科学研究价值者;

  3.死者生前有遗嘱或家属愿供解剖者;

  4.疑似职业中毒、烈性传染病或集体中毒死亡者。

  上述1、2项的尸体,一般应先取得家属或单位负责人的同意。但对享受国家公费医疗或劳保医疗并在国家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病死者,医疗卫生机构认为有必要明确死因和诊断时,原则上应当进行病理解剖,各有关单位应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家属工作。

  第三条 解剖尸体必须经过医师进行死亡鉴定,签署死亡证明后,方可进行。

  第四条 供普通解剖使用的无主尸体,应保存一个月后方可使用。在此一个月内,如发现姓名及通讯地点时,应及时通知尸主,在限期内前来认领。逾期不领者,在呈报主管机关或公安部门批准后,即可解剖。

  第五条 病理解剖科(室)只接受医疗、预防、科研、卫生行政机构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的委托进行尸体解剖。

  第六条 在实行病理解剖时,如发现有他杀或自杀可疑时,病理解剖单位应报请公安局派法医进行解剖或由法医与病理医师共同解剖。

  第七条 凡病理解剖或法医解剖的尸体,可以留取部分组织或器官作为诊断及研究之用。但应以尽量保持外形完整为原则。如有损坏外形的必要时,应征得家属或死者生前所在单位的同意。

  第八条 病理解剖或法医解剖,一般应在一个月内向委托单位发出诊断报告,如发现其死因为烈性传染病者,应于确定诊断后十二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主管部门。

  第九条 病理解剖应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要积极宣传病理解剖的科学意义,提倡移风易俗。

  第十条 死者生前有遗嘱或家属自愿供解剖者,如系自费医疗,医院可酌情补助火葬费(每例不超过四十元为限)。

  第十一条 凡开展病理解剖和法医解剖的单位,应建立解剖簿,登记下列事项:

  1.尸体编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

  2.尸体来历;

  3.附解剖原因;

  4.临床诊断;

  5.解剖年、月、日;

  6.解剖人姓名;

  7.解剖后诊断;

  8.解剖报告日期;

  如无法知其姓名、籍贯者,第1项可仅列编号、性别以及估计年龄,其余可填未详字样。

  第十二条 施行病理解剖和法医解剖的单位,应将解剖尸体的情况(包括尸体解剖诊断),每年至少向其主管部门书面汇报一次。

  第十三条 自本规则发布之日起,凡与本规则有抵触的过去的有关规定一律停止实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101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