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车祸9个月 在就是左脚趾不会自如 了脑出血导致左侧偏瘫。现在就是左脚趾不会自如弯曲。左胳膊 及手

我车祸9个月 在就是左脚趾不会自如 了脑出血导致左侧偏瘫。现在就是左脚趾不会自如弯曲。左胳膊 及手,第1张

病情分析:

您好,您的情况属于脑外伤引起的脑出血,导致了中枢性瘫痪。

意见建议:

中枢性瘫痪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痉挛性偏瘫,也就是肌张力高,肌肉紧张,还有偏瘫侧大脚趾上翘也是中枢性瘫痪的病理反射的表现,锻炼要从近心端肢体向远端锻炼,远端肢体功能和感觉恢复的最慢。您的左足需要练习足背伸,活动脚趾,先被动运动,然后逐渐主动活动,这些都需要专门的康复医师指导,还有配合针灸治疗。

一男子患脑梗偏瘫坚持苦练,4年后健步如飞,想要防范患上脑梗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作息。

1、事情的发生经过是怎样?

河北石家庄的李先生因为工作原因经常熬夜,缺乏运动,导致突发脑梗。让人感觉意外的是,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之后,自己的行动也是非常的自如。相关媒体采访李先生,李先生回应道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患病后的最大形物,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是非常的快,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生活习惯,无论是饮食方面还是运动方面都要科学合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预防脑梗。

2、哪些原因会导致脑梗现象的产生?

脑梗这种病症是有一定征兆的,长期的不良习惯也是会导致脑梗现象的产生,如果自己经常在电脑面前进行工作,熬夜加班不怎么运动的话,一定要学会督促自己开心,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好地保持健康。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来说,在生活中一定要进行科学的训练,无论工作多么忙碌,都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身体是自己的,一旦出现问题是需要自己遭罪。

3、怎样才能让自己有更健康的好身体?

对于脑梗这种病症来说,一旦发现一定要及时的就医,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活中如果感觉到自己手脚发麻肌肉无力的话,一定要学会做一些康复性的动作,可以选择从正规医院做一次体检。同时提醒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习惯,千万不可以熬夜,因为熬夜会让自己的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建议小伙伴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去进行体育锻炼。

我以下说的体位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

一、仰卧位。健侧肢体自然摆放。患侧肩胛后垫枕,患侧肩关节外展45°、肘伸直、五指分开伸直、掌面向上。患侧腿外侧垫枕,保证髋关节无外旋,正直。

二、健侧卧位。健侧肢体自然摆放。患侧上肢前伸、垫枕。患侧下肢自然屈曲,于患足下垫枕,防止患足内翻。

三、患侧卧位。健侧自然摆放。患侧上肢拉出前伸、避免被挤压,手掌朝上。患侧下肢自然屈曲摆放。

中风患者的体位摆放,所谓“良肢位”,在不同的偏瘫分期有不同的定义。

在早期,也就是“软瘫期”,良肢位只要是功能位摆放。而在“痉挛期”,良肢位指抗痉挛体位。

脑梗塞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发病后身体的运动能力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合理的康复锻炼,是帮助脑梗患者恢复的重要方式。但许多脑梗患者并不了解康复锻炼,以致效果甚微。那么,脑梗患者可以进行哪些康复锻炼呢?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造成半身不遂、四肢瘫痪、甚至死亡。对于一些症状轻微的脑梗患者或者恢复较好的脑梗患者,进行一些低强度的康复锻炼,可以帮助病情更好的恢复。

活动关节

长时间卧床的脑梗塞患者,家人一定要注意肢体的按摩,尤其是手肘及腿部关节,可以做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锻炼,以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对于病情有所好转并且稳定的患者,还可以在床上进行一些关节活动训练,比如:提腿、伸膝以及进食、穿衣等简单的日常训练。

站立和步行康复锻炼

      站立和步行锻炼可改善患者的下肢活动能力。当患者病情稳定,具备一定负重能力时,可以离床进行站立和借助工具行走锻炼。在自主站立初期,一定要有家人在旁边监护,以防跌倒。患者进行训练时,可以扶着周围固定物或由人搀扶,练习原地踏步,或者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慢慢进行移动。

肢体训练

脑梗患者适当做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不仅能改善肌肉疼痛、退化的情况,还能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消除上肢浮肿的病症。患者在平躺时,还可以将手臂主动屈伸,进行如并拢、撑开手指等训练,这些锻炼能增强手部的灵活度,利于后期更好的康复。

语言功能锻炼

失语是脑梗患者的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交流。为了更好的恢复,家属要学会帮助患者训练语言能力,可针对患者听、说、读、写、复述等,进行简单指令锻炼。在患者训练有所效果后,可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恢复很有帮助,但一定要注意强度的控制,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康复锻炼的原则

方法得当锻炼应遵循由易到难,时间由短到长,动作由简到繁,不能操之过急,避免因过度疲劳而引起身体其他风险。量力而行要根据个人的年龄、耐力、体能,决定训练的项目、时间和强度。对于年龄偏大、体质偏弱者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持之以恒 康复锻炼贵在坚持,要有毅力和恒心。锻炼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当然在身体条件差不好时,可暂时不锻炼。

合理的康复锻炼,能够加强脑梗后的身体以及心脑血管健康恢复。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合理饮食,遵循医嘱,这样,患者康复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吧,现年21,大学在读,在十七岁的时候,也就是高中,出了意外,可以说我的这条命,都是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当时昏迷了十多天,醒来后,话不会说了,只会嗯嗯啊啊,当时根本就不知道偏瘫是什么,父母都也肯定不知道是什么,当时感觉方面,一半身体就感觉嘛嘛的木木的,感觉有点好像这不是我的身体,特别重,开始的时候,焦躁,我高中时候是足球队队长,我很喜欢踢球,感觉足球就是我的生命,没什么就是不能没有足球,后来有一次我在我的康复师治疗闲暇的时候,尝试着问他说我以后还能不能踢球,康复师也道是干脆,说可能不行,只能恢复到百分之七八十,我转过身,心里好难受,感到有一暏山压在我的身上,自己不能改变,是真的没法改变,这是事实,委屈的泪水不由控制的掉了下来,感觉我的世界好像都崩塌了,以往,虽然委屈,虽然难过,但是心理一直都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了,就一定会恢复到以前的。我的治疗师,将我心里的这个水瓶打破了,后来还是接受了现实,虽然心理还是有不甘心,接受了现实。

  按照中医的“非进则退”原理,对于 中风 偏瘫 后遗症患者来说,瘫痪肢体的活动和 锻炼 就显得十分必要。较轻的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适时地、经常性地活动自己的肢体。那么,失去自理能力或长期卧床的重症患者又该怎么办呢?河南省中医中风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创编了一套《偏瘫康复操》,我们认为对于偏瘫重症患者不失为一种好的锻炼方法。

  河南省中医中风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程燕护士:做被动操应该注意,床铺不能太软,枕头高低适宜,帮助做操者站立,患者取仰卧位。

  上肢运动

  第一节 手指运动

  控制患者手腕,握住四指,使患者尽量达到屈曲、伸展,舞动手指,活动关节的肌肉、韧带和神经。

  第二节 手腕运动

  使患者手腕尽量弯曲,活动手腕周围的神经、韧带和肌肉,

  第三节 前臂运动

  使患者前臂尽量贴近上臂,达到屈曲、伸展位,活动上臂的肌肉、韧带和神经。

  第四节 上臂运动

  是上臂屈曲、伸展,活动上臂的肌肉、韧带和神经。

  第五节 肩部运动

  患者取坐位,托住患者手部,环绕活动肩部周围的肌肉、韧带和神经。

  下肢运动

  第一节 脚趾运动

  活动患者的脚趾,达到背曲,使周围肌肉、韧带和神经。

  第二节 足踝运动

  是患者的踝关节达到充分的背曲,活动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和神经。

  第三节 屈膝运动

  屈膝屈关,活动患者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和神经。

  第四节 抬腿运动

  使下肢上抬,活动髋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和神经。

  第五节 踢腿运动

  使下肢侧踢,活动下肢的内收肌群。

  第六节 小腿运动

  是患者腑卧,使小腿后屈、伸展,活动小腿周围的肌肉、韧带和神经。

  康复实践注意问题

  北京华军中医院儿童专家邓欣:在练习 脑瘫 、偏瘫的康复实践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如果患者出现急性 肺炎 、发烧、血压不稳、过度疲劳等情况下不宜做偏瘫康复操。第二,如果病人做偏瘫康复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操,同时要排除杂念,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第三,做偏瘫康复操一般一周5到6天,每天1到3次,每次30分钟,每次做操的时候心率不要超过120次。

  中风病人奇效疗法

  一种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等症的新疗法,在北京神经康复中心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绝大多数患者通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可以恢复肢体活动和语言功能,真正改善中风患者的生活状态,并可使大部分偏瘫患者重新站起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这种疗法叫“微分子药物颈动脉加压注射疗法”。它是采用一种特殊的加压滴注装置,将经过专家筛选配比的国家新药或者进口微分子药物,通过颈动脉滴注给药,直接进入病变侧脑内组织,起到快速溶栓、清除脑内自由基、营养激发脑神经信号传递,使受损脑部病变组织得到修复与再生,使患者恢复肢体以及语言能力,是目前治疗中风、偏瘫十分理想的疗法。

  这种治疗方法说起来也并不复杂。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过打针输液的经历。 我们平时的“输液”是通过静脉给药。静脉给药的方法,药物不能直接作用于大脑,而是要经过其他的组织器官的吸收与代谢后才到达病变部位,所以,静脉给药的方式使药效大大丢失。另外,大脑还有一个特别的组织叫做“血脑屏障”,它的作用是使有害物资不能入侵大脑这个精密的“指挥部”,可是它也使绝大部分药效被“拒之门外”,有研究表明,静脉给药时,能够真正作用于脑部病变部位的药效利用率只有千分之五左右。所以,一般的给药方法和药物对于脑部疾患往往收效甚微。其实,大脑的供氧供血和养料的供应有自己专门的血管,在我们的腮下,有一根离脑部最近的血管叫“颈总动脉”。

  “微分子药物颈动脉加压注射疗法”就是采用特殊的微分子药物,通过颈动脉穿刺,加压滴注给药,这样药效可以直达脑部病变部位,由于给药路径好,药物配合精当,药物穿透性好,病灶吸收完全,所以疗效成倍提高。

  可是,由于颈总动脉的血液压力达到了100—160 mm汞注,因此一直被医界认为是穿刺的“禁区”。虽然很多脑血管病专著如《脑血管病抢救与康复》、《中华中风病大全》等都有关于“颈动脉穿刺”的记载,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可以进行此项操作的临床医生却只是凤毛麟角。而且,作用于脑部疾患的药物其筛选和搭配组方有严格的要求。这也加大了此项疗法的推广难度。

  北京华军中医院神经康复中心联合山东炎黄中医药研究所的有关专家一直研究这方面的课题,一方面研究临床药物的筛选搭配,另一方面派遣医技人员进修学习,经过专家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筛选出了可靠的微分子药物,并熟练地掌握了“颈动脉给药”这一医学操作难题,同时大大简化了原有的加压设备,治疗中和普通的静脉滴注相差无几,使患者在治疗中几乎感觉不到痛苦,这种疗活使脑神经细胞逐渐得以修复。

  为了进一步激活脑神经与肢体神经的信号传递,他们还引进先进的“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进行治疗。患者基本康复后,再配合中药全面调治,防止复发。目前已经采用这种综合疗法治疗1000多例中风、偏瘫患者,年龄最小的36岁,最大的80岁,均收到了极好的治疗效果,未见复发病例。统计表明,配用不同的微分子药物,对于脑栓塞、脑中风、脑血栓、脑梗塞导致的偏瘫、失语、脑萎缩、脑软化、视力障碍、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综合症都比常规的疗法要好,尤其在对于偏瘫和脑萎缩的治疗上均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

  那些人容易得偏瘫

  1、脑动脉硬化患者:脑动脉硬化是脑梗塞、脑出血、冠心病、心肌梗塞的物质基础。

  2、高血压病:高血压是诱发偏瘫的首要危险信号。偏瘫患者发病前有高血压史的占60-- 70%,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史的占885%,无症状高血压患者的偏瘫发生率比有症状者高4倍。

  3、心脏病:如风心病、冠心病、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冠心病患者发生脑梗塞者是非冠心病的3倍,心房纤颤患者脑梗塞的发生率是心律正常的5倍。

  4、糖尿病:脑血栓偏瘫患者中有糖尿病者占10--30%,糖尿病患者的脑血栓发病率比一般人多21倍,约 10%的男性及14%的女性偏瘫患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5、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患者发生脑血栓形成要比一般人多2倍,且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

  6、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约60%的脑血栓偏瘫患者发病前患有血液高粘滞综合征。

  7、吸烟:吸烟者患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3-5倍,因脑血管疾病而死亡者比不吸烟者高2-6倍。

  8、饮酒:酗酒者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的4-5倍。

  9、颈椎病:颈椎病患者患脑血栓偏瘫的发生率比正常人至少高2倍。

  10、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一过性脑缺血是中风的常见先兆,是中风的重要因素和报警信号,必须作为危急症状来处理。据统计,约有三分之一在发病后数年内出现不可逆性脑梗塞,30%在第一次发作后1个月内发生脑梗塞,50%于第一次发作后一年之内发生脑梗塞。

  如何 病后进行自我康复治疗?

  哪种姿势可以对抗中风后的异常姿势?

  上肢姿势:肩上抬,前伸。上臂外旋稍离开躯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伸展,掌心向

  上。手指分开、伸展,拇指外展。 下肢姿势:骨盆前挺。髋关节轻度屈曲,大腿内旋。膝关节轻度屈

  曲。踝关节背伸,站立时全足掌落地支撑。

  2.为预防中风后的异常姿势,卧床期应当怎么办?

  中风后卧床时采取良好的肢体位置的目的为预防患肢痉挛,也即预防异常姿势的出现。中风后卧

  床可取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三种姿势轮换,多向健侧卧位为佳,切忌长期向患侧卧位。

  ⑴仰卧位 *头: 正中位或面向患侧。 *上肢:(患侧) 肩胛骨:尽量前伸,肩垫一软枕。 肩

  关节:外展、外旋与躯干呈45°角,躯干与上臂间可置一毛巾卷。 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手的位

  置高度要超过心脏。 腕关节:背伸。 手指:伸展略分开,拇指外展。 *下肢:(患侧) 髋、腰部

  :下方放置软枕,髋关节稍内旋。 膝关节:屈曲。 踝关节:略呈背屈,足底平放于床上。

  ⑵健侧卧位: *上肢(患侧): 肩向前伸,肘及腕关节均保持伸展位,腋下的胸侧壁置一软枕

  ,使肩及上肢保持外展位。 *下肢(患侧): 髋略屈,前挺,屈膝,踝略背伸。 健侧肢体可以自然

  放置。 ⑶患侧卧位: *上肢(患侧):肩向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腕伸展,手掌向上,手

  指伸开。 *下肢(患侧): 健肢在前,患肢在后,膝屈曲,踝背伸,足掌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

爱人如果生病或者异常造成偏瘫,这个时候的他是内心最脆弱、无助的时候,他肯定更希望你仔细的照顾,让身体快速的康复起来,这个时候是最考验感情的时刻,你应该更认真、仔细的照顾他,让他感受到你的爱,让他身心慢慢的愉快起来,他会好的更快!

  首先得搞清楚患者所谓的“右侧下臂无力”是和具体内容,是处于迟缓状态没有任何随意运动呢还是说肌力有但是较小;

  偏瘫患者的典型模式是: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故其“手指不能伸展”为正常发展状态

  在进行肩关节的运动时候请注意先活动其肩胛骨,否则容易造成损伤 肩痛 进而造成“肩手综合征” 肩关节的活动包括内收 外展 水平内收 水平外展 屈 伸 ;肘关节的运动包括屈和伸;腕关节的运动包括屈 伸 尺偏 桡偏;前臂的运动还有旋前 旋后 (铅笔顺时针方向转为旋后,逆时针为旋前)

  如果病人处于迟缓期,没有任何随意运动,那么我们只有按照上述关节运动对其进行被动活动,同时可拍打肌肉进行刺激 。如果病人某些动作有一定力量但是比较弱,建议进行抗阻训练 增强肌力 偏瘫病人一般肩关节内收容易外展难 曲肘容易伸肘难 前臂旋前容易旋后难 曲腕容易伸腕难 手指抓握容易松开难 ,我们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训练

  请一定注意避免长期卧床 一定注意尽量避免患侧输液 还是建议到正规康复医疗机构就诊

  一 早期康复:

  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一) 基本目的: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二) 早期康复方法:

  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

  2、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撑床。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 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脚交叉侧移等。

  4、床边被动运动——上肢:肩胛带,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关节。

  5、床边被动运动——躯干牵拉,背肌挤压刺激。

  6、床边被动运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及踝趾关节。

  7、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

  8、排痰

  9、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个位置患者能维持30分钟,则渐加10度再训练,直至能床边坐起,无靠`位平衡练习。

  10、面,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 ,顶上腭等,冰冻棉(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11、呼吸控制练习:要求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放松。

  12、坐训练:在床头抬高未达90度前,首先训练患者侧后单手支撑抬头抬肩的动作,直至能支撑坐起。

  13、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14、坐位操:以加强平衡训练,包括双手交叉前平瘵,侧瘵,双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向前指物;健侧下肢肌力训练等,可教会家属及护理人员,然后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练习。

  15、床到轮椅(或椅)的转移。

  16、坐站练习:如有条件可早期给予患者床站立,帮助患者重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出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

  17、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吃饭、穿衣、洗漱等。

  18、应用电刺激:低频直流电刺激,TENS等。

  19、应用肌电反馈技术。

  20、应用推拿针灸治疗。

  21、应用脑循环治疗促进脑血液循环。

  22、言语治疗。

  23、心理治疗。

  (三) 康复安排:

  指导患者和家属每日若干次完成1、2、3、8、9、10、11、17等项;4、5、6、7、12、13、14、15必须由治疗师完成每日一次,每次45分钟;18、19、20、21、22可由各单位自行确定进行与否;23、24如无进行专业的此项训练,治疗师在功能训练过程中应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包括简单的发声练习等;并负责患者的心理疏导以求患者尽可能的配合和以最佳状态进行康复治疗。

  二、中期康复

  此期患者可明显的表现出上肢的屈肌协同运动和下肢的伸肌协同运动,并逐渐可做到某些肌肉关节的独立运动,相当于B恢复3-5期。

  (一)中期康复目的:抑制协同运动模式,尽可能训练肌肉关节能够随意的独立的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渐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

  (二)中期康复方法:

  从被动 助动 主动

  24、抑制上肢的痉挛模式。

  25、伸展躯干促进和改躯干活动性,抑制躯干紧张,痉挛。

  26、双手抱膝左右轻身体以控制上下肢痉挛。

  27、肩关节屈下用患手触摸治疗者手再触摸自己前额,然后再触摸自己对侧肩以训练肘关节随意屈伸功能。

  28、肢体放置与保持活动:在患手活动期间,指示在任意一个角度停住,并保持在此位置片刻以提高患上肢的空间控制能力。

  29、肩关节各向关节自主运动:肩前平举,肩外展,肩外旋。

  30、肘关节各向自主运动:肘,展,前臂旋后。

  31、腕指的自主运动:腕背伸,侧偏,拇指外展,对指等。

  32、肩带的活动:向上、向外、向下。

  33、桥式运动训练髋关节伸展控制。

  34、髋内外,外展的控制训练:健侧中立位患侧做,患侧中立位健侧做。

  35、膝关节屈伸展控制训练。

  36、髋伸展位膝关节的屈伸展控制训练。

  37、患者悬垂位训练下肢准备负重运动。

  38、俯卧位屈患膝训练。

  坐位:

  39、患侧上肢支撑训练。

  40、患侧上肢下做小范围屈伸肘关节。

  41、患手向前推物或双手交叉拾物。

  42、手背推移物体。

  43、前臂旋转压橡皮泥。

  44、患侧下肢屈髋运动。

  45、手指夹拾小物体(越过中线)。

  46、健侧下肢肌力训练。

  47、患侧下肢屈伸膝运动。

  站立位:

  48、站立平衡训练:左右前后移动重心。

  49、站立平衡操:双手交叉(可视情况而定)前平举过头,前平举后躯干左右旋转等。

  50、坐站控制训练,及分解练习。

  51、双手支撑墙面做肘关节屈曲伸展运动以促进肘关节伸展或者患手独立支撑。

  52、双腿前后站立,重心移动以小范围屈伸患膝。

  53、髋伸展位屈膝。

  54、屈髋屈膝准备迈步。

  55、患侧下肢内收、外展和下降骨盆训练。

  56、扶持下单腿分别站立。

  57、低迈步训练以控制骨盆上提下进行迈步。

  58、足ё诺匮盗贰

  59、双杠内步行训练(三点):健侧上肢向前扶杆——〉然后患侧下肢跟进——再健侧下肢上前一步。

  60、持拐杖步行训练(三点、二点):健手持拐向前——患下肢向前迈出——健足跟上。

  61、上下楼梯:上/健手扶——健侧下肢——患侧下肢

  下/健手扶——患侧下肢——健侧下肢

  62、床边ADL训练:洗漱、穿脱衣服、二便处理等。

  (三)康复安排:以上各项基本需治疗师帮助与指导完成,一般每天1-2次,每次45分钟,每周练习4-5天,家庭内一天一次,下午可指导家属练习一次。

  (四)注意事项

  所有的关节应保持最大关节活动范围,并治疗是在无痛或患者能耐受的范围之内,避免暴力,以轻柔手法为宜;治疗师应给适当的保护,辅助力量应由大到小,鼓励患者独立完成。

  三、 后期康复

  (一)康复目的:此期患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患侧肢体,相当Brunnstorm恢复阶段5-6期。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加自如的使用患侧,如何更好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通过训练掌握的技能,提高各种ADL能力,在保证运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速度,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

  (二)康复方法:

  继续前一阶段的训练,进一步巩固,提高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63、手指的精细动作加强训练

  64、侧方行走训练7先向健侧后向后侧

  65、改善步态训练:骨盆放松,屈膝加强训练

  66、改善步态训练:踝背伸牵伸。

  67、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站立位,健腿在前,患腿在后,指示重心前移,患足足跟不能离地。

  68、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患肢负重,健肢前后迈步。

  69、做站立位两足轮流交叉运动。

  70、家庭ADL指导。

  71、居室改造。

  (三)康复安排同前阶段。

  此期训练以社区康复医生和家属及志愿者帮助为主,每周3—4次。两周一次家庭随访或门诊随访。

  (四)关于辅助器具的使用。

  72、足托——足下垂

  73、腕背伸夹板——屈腕痉挛。

  74、拐杖,助行嚣。

  75、轮椅。

  另外 关于病人手不能伸展的问题 我们除了进行被动活动或者让其做在床上撑手外 如果手指屈曲痉挛比较严重我们可以采用夹板(矫形器) 帮其撑开 每天5-6次 每次20分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155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