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成语第二个字是贤

什么成语第二个字是贤,第1张

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称贤荐能

称:称扬。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大贤虎变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妒贤嫉能

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举贤使能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礼贤下士

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求贤若渴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任贤使能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思贤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称贤荐能

称:称扬。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大贤虎变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妒贤嫉能

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举贤使能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礼贤下士

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求贤若渴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任贤使能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思贤如渴

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推贤让能

推:举荐;让:谦让。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

招贤纳士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妒贤疾能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同“妒贤嫉能”。

规贤矩圣

指效法圣贤。

嫉贤傲士

嫉妒和轻慢有才德的人。

嫉贤妒能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

简贤附势

轻视贤良,依附权势。

简贤任能

指选用贤能。

进贤拔能

犹言进贤任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齐国历史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吕氏,侯爵。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田氏。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吕尚(齐太公)的封国。初封于营丘(今山东昌乐东南)后迁至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疆域最初只在今山东北部,东与纪、莱,西南与鲁,北与燕、卫为临。周公旦摄政时,三监作乱,淮夷叛周,周公命令齐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有了征伐权,成为周王朝东方大国。

  春秋初期,齐与主要竞争对手鲁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689年,齐襄公灭鲁的与国纪,扫除东面障碍。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公子纠奔鲁,公子小白奔莒。次年,无知被杀。鲁伐齐,欲纳公子纠,而齐高氏、国氏已召小白先入,击败鲁师,立为齐桓公。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成为霸主。公元前684年, 齐国是最先迈入霸主地位的,它首先灭掉了位于今天山东寿光西南的纪国,然后在今山东汶上北,灭掉了位于那里的 成阝国

  齐灭掉西面小国谭,向鲁推进。公元前681年,又与宋、陈、蔡、邾会于北杏,南下灭小国遂,迫使鲁与齐言和,盟于柯。次年,齐假王命合陈、曹伐宋,迫使宋国屈服,并与宋、卫、郑会于鄄,又次年,齐与宋、陈、卫、郑复会于鄄,开始称霸诸侯。

  春秋中期,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中原诸夏,讨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公元前664年,齐北伐山戎,救燕;又逐狄,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合诸侯之师侵蔡伐楚,与楚盟于召陵。此后,齐多次大会诸侯。公元前651年,齐会鲁、宋、卫、郑、许、曹于葵丘。齐霸业达于顶峰。公元前643年,桓公卒,齐从此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89年,齐、晋大战于鞍(今山东济南),齐大败。到灵公、景公时,齐依旧是仅次于晋的中原强国。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国,疆土扩大到山东东部。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

  春秋末年,齐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548年,崔抒杀庄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庆封灭崔氏之族。庆封专齐政。次年,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封,庆封奔吴。景公时,陈桓子施惠于民,民归陈氏,陈氏因而强大。公元前532年,陈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国氏、高氏(齐文公之后)立晏孺子,次年,陈僖子联合鲍氏攻国氏、高氏,国夏、高张奔鲁,遂杀晏孺子,立公子阳生为齐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杀,阚止为政。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阚止,专齐政。齐康公,本名姜贷。在位时*于酒色,敬仲的后代田和为相。周安王十一年(前386年),齐康公被田和放逐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后来唯一的食邑也被收回,康公只好在钭坡上挖洞为灶,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齐太公。前379年齐康公死。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吕氏绝祀。

  田氏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公元前672年,陈完入齐,事齐桓公。陈完传五世至陈桓子,陈氏开始强大。以后陈氏逐渐兼并齐国的栾、高(齐惠公之后)和国、高(齐文公之后)以及鲍、阚等族,专齐政。田齐的国都仍在临淄,疆域亦袭吕氏齐国之旧。田氏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齐侯。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到威王 、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齐宣王时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之。公元前298-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攻秦,罢于成皋。又次年,齐灭宋。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齐愍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愍王子法章为齐襄王。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田单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161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