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的隆科多为什么要向康熙告密他的六叔

雍正王朝里的隆科多为什么要向康熙告密他的六叔,第1张

在雍正王朝中,面对大家推举新太子之争,关键时刻,隆科多向康熙帝举报自己的六叔佟国维与八爷党结党忤逆,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这件事发生的背景谈起!

在佟国维保举八阿哥之前,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那就是康熙帝在八大山庄的时候,有人伪造太子手谕调兵围困,作为睿智的康熙帝,一看到手谕就明白了,可是怎么查出这个伪造者,是一个难题。

所以,在八大山庄,康熙帝把所有的皇子都叫到了一起,就是为了查出到底是谁在陷害太子,但是并没有发现异常。

但是康熙帝怎么可能善罢甘休,他自然会想,如果太子被废,到底对谁最有利,那么这个最有利的人,他伪造太子手谕的可能性就最大,所以他才联合张廷玉演了一场废太子的闹剧!

其实从康熙帝此时的本意来讲,根本就不希望废太子,最后的结局也说明了这个结论,因为这一次废太子以后,很快又恢复了二阿哥的太子身份,而在这场闹剧中,最受伤害的,一个是八阿哥,一个就是佟国维。

那么佟国维作为康熙王朝的老臣,他到底有没有猜透康熙帝的心思呢?

这就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我们来慢慢的分析:

八大山庄这一场暗战之后,佟国维敏锐的捕捉到,二阿哥的太子估计是保不住了,那么剩余的皇子中谁只有实力竞争太子呢?

只剩下了四爷为代表的一派和八爷为代表的一派,其余的大爷和三爷在这之后基本无望了。

而佟国维一直就是八爷的支持者,此时康熙帝给了一个推举太子的任务,他作为上书房首府大臣,即使他明白皇帝不想推八阿哥,他又能怎样做?

其他大臣们暗中或者明着推举八阿哥,他如果视而不见,那么他就得罪了八阿哥,万一八阿哥真的成为太子,他第一个被干掉,即使八阿哥做不了太子,得罪了八阿哥,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如果他选择同样推举八阿哥,万一此人并不是皇帝的心中人选,那么皇帝这边他是逃不了了,但以他对康熙帝的理解,他还不至于有性命之忧。

后来的一切说明他选择了第三条方案,那就是在皇帝跟他吃饭谈话的时候,他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自己保八阿哥可能站错了队,于是马上向皇帝提议启用他的侄子隆科多……

但是一切事情不能明说,毕竟这是关系到佟氏家族的命运,就看隆科多这个小子能不能体会到六叔的无奈了:

所谓事出异常必有妖,隆科多作为一个长期向六叔要官当的进步青年,这点敏感度还是有的:

1、佟国维主动找了隆科多,又是倒茶又是看座的,这在《雍正王朝》中很少见,隆科多自然就敏锐的捕捉到,要有大事发生。

2、佟国维给隆科多显摆康熙帝送给他的老花镜,这是最有深意的地方。在这之前康熙帝见了佟国维跟他说了一句:

“你要退下去,你的后人可以上位,作为你家族继续兴荣的代价。”

而佟国维见到隆科多又跟他说了这么一句: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赴科场……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这两句话结合到一起分析,就是告诉隆科多,自己老眼昏花,走错了路,而这条路已经走到头了,能保住性命辞官就是最好的结局,但是佟氏家族不能就此衰落,需要你星夜赴科场啊。

3、佟国维当机立断,让隆科多支持四爷和十三爷,如果他判断的不错,八爷和四爷中至少有一个要当太子,自己压中了,佟氏家族继续辉煌,自己压错了,隆科多继续支撑佟氏家族的辉煌。

当天晚上隆科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也能看出他内心的纠结。

而隆科多再细细一思考,自己是康熙帝提名的九门提督,这还是佟国维向康熙帝要来的,说明康熙帝还是非常信任佟国维的。

其实佟国维的意思比较含糊,他肯定已经知道了康熙帝的意思,是打算牺牲佟国维,打击八爷党,但是他还在支持八爷,弄得康熙帝以为他老眼昏花了,其实他并不昏,也不花,他要配合皇帝演完最后一场戏。

所以当康熙帝问:

“没有举荐太子的奏章吗?”

佟国维硬着头皮继续推举八阿哥,而隆科多站了出来,“大义灭亲”了一把!

这场戏演完以后,八阿哥内心还是非常感激佟国维的,而隆科多又顺利的站位到了四阿哥身边,即使皇子最后重新立二阿哥为太子,但是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康熙帝的缓兵之计,也是在保护未来继任者,毕竟继续拿二阿哥当挡箭牌,总比过早的把四阿哥推出来挨箭要稳妥的多!

而隆科多的做法,我猜并不一定是佟国维教的,因为当时康熙和佟国维都是大吃一惊的,虽然目的是一致的,但是方式有点过于偏激,从后来佟国维大骂张廷玉为奸臣也可以看出来。

可以说隆科多很能把握局势,他的做法就是康熙帝的想法,也是向康熙帝表忠心的一种方式,从后来让他宣读诏书也可以看出来,康熙帝对他非常信任的。如果没有他后来误判形势,低估了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的实力,我想隆科多能够让佟氏家族继续兴旺的~

邬思道建议四阿哥胤禛保举复立废太子,算不上是一个阴谋,但绝对是一个非常聪明并且正确的“夺嫡方略”。

这个方略就是“不争是争”。四阿哥胤禛就是遵照这个“夺嫡方略”最终胜出的。

我们先看看这个保举复立废太子的奏折的背景。当然这是一个电视剧虚构的情节,所以只能以电视剧《雍正王朝》为依据。

康熙四十七年,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胤礽被康熙给废了。太子胤礽的被废,完全就是这个昏庸,贪婪,失德的太子自己一手造成的。

自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发水造成重大水患灾情牵扯出国库空虚这个令康熙震怒的重大问题。康熙就对他这些年把朝政托付给太子打理感到后悔,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太子把朝政打理成这个样子。

但这仅仅是开始,围绕着追比国库欠款的案子,康熙发现,在众多的拖欠国库银两的各级官员和王公贵族当中,原来自己的这个太子居然是欠款第一大户!这和“监守自盗”几乎如出一辙,康熙觉得颜面扫地。

太子胤礽为了尽快还清国库欠款,开始了疯狂的“卖官鬻爵”的勾当,当然这些个勾当没能逃过康熙的眼镜,看着这个贪婪的,胆大妄为的太子,康熙产生了深深地怀疑:这难道就是大清未来的皇帝吗?

太子胤礽的贪赃枉法胆大妄为不仅仅是卖官鬻爵这点事,为了搂钱,他还干起了“买卖人命”的缺德勾当,他的这个见不得人的勾当,终于被他的死对头八阿哥胤禩抓住了把柄,并以此威胁康熙,大有逼着康熙废掉太子的架势。

康熙非常厌恶八阿哥这种“假公济私”,用太子的把柄威胁自己的行为,按照他的想法,这就是“其心可诛”。这个时候康熙对八阿哥胤禩的厌恶已经超过了那个不成器的太子。

但是这个太子也实在是太不像话,他居然勾引了他爹的妃子郑春华,并且被康熙抓个正着。

本来就对太子十分失望的康熙忍无可忍,怒不可遏,一气之下他废掉了太子胤礽,同时也把那个对太子之位垂涎三尺,心急火燎的大阿哥也给废了(终身监禁)。

这个时候,最有实力登上储君之位的就剩下八阿哥胤禩了。

在康熙的诸多皇子当中 这个八阿哥胤禩是人气最旺,美誉度最高的皇子,人称“八贤王”,当太子被废,康熙宣布公开推举新太子的时候,八阿哥胤禩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在公开推举太子的过程中,八阿哥胤禩的行为可以用“上窜下跳”和“志在必得”来形容。他不仅纠集自己的亲信党羽争取更多的选票,还争取到了号称“佟半朝”的上书房首辅大臣佟国维的支持。推举新太子呈现出了八阿哥胤禩的选票一边倒的压倒性多数的局面。

同时,八阿哥胤禩为了造势,也是为了试探康熙的态度,上演了一出“江湖术士”算命测字制造“八王大”的所谓“天意”舆论。

一时间八阿哥胤禩的人气如日中天。似乎是“志在必得”。

而此时的四阿哥胤禛尽管已经有了夺嫡的想法,并且也在努力地争取皇上康熙和朝野的重视和支持,但是他的势力和实力与八阿哥相比还是相差悬殊,眼看着这个有着“八贤王”口碑和绝大部分朝廷官员支持以及“八王大”的舆论的八阿哥胤禩似乎就要大功告成了,胤禛不仅仅是“忧心忡忡”,而是“心急如焚”了。

尤其是胤禛听到了康熙的那句:“江湖术士的话,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因为他多少还代表一些民意”的时候,他甚至有些心灰意冷了。

这个关键的时候,他的师爷邬思道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邬思道做了两件事,就重新燃起了胤禛夺嫡的希望。第一件事就是告诉胤禛: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你爹康熙不是一个随便用一个“捉鬼放鬼”的把戏就能哄住的糊涂老头,你爹是一个古今少有的“圣主”,怪力乱神那一套他根本不会相信。至于江湖术士的拆字游戏,邬思道仅仅让不识几个大字的李卫把“八王大”倒着念一遍,就解开了胤禛的心里的疙瘩——李卫念的是“大王八”。

胤禛一下子就“茅塞顿开”,他很兴奋:就为这三个字就可以喝完一坛子酒啊!

通过邬思道的分析,四阿哥胤禛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判断:这一次的公开推举太子,极大的可能是他老爹康熙皇上的“请君入瓮”,而且八阿哥胤禩以及佟国维已经进了那个“瓮”。这样一来,他的夺嫡的希望就大大地增加了。

事实上就在邬思道和胤禛分析形势的同时,康熙请佟国维共进晚餐,向佟国维摊牌,君臣之间达成了交易,老八被狠狠地坑了一把。

邬思道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替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草拟了一个奏折,内容就是举荐复立废太子胤礽。

邬思道在拿出这个奏折之前,通过一个小故事,给四阿哥胤禛的夺嫡之路定了调子:不争是争。这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主张“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唯夫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个原则是邬思道分析了康熙的心理和八阿哥胤禩“锋芒毕露”,“寸土必争”,“争锋相对”的行为带来的教训之后为胤禛制定的非常正确并且非常有效的“夺嫡方略”。

这个方略最重要的核心是要让满朝文武,特别是康熙皇帝深信胤禛这个冷面王是一心只惦记江山社稷的安危,一心只为康熙皇上排忧解难的“实干家”,对于储君之位毫无“觊觎之心”。

所以,邬思道草拟了一个保举复立废太子胤礽的折子,其目的是告诉康熙:我胤禛对太子之位不感兴趣,也不支持其他皇子觊觎太子之位,太子之位还是还给废太子胤礽为好。

康熙对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的奏折感到非常满意,评价是三个字:好,好,好!这两份保举废太子的奏折加上张廷玉保举废太子的密折,给康熙打击八阿哥胤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邬思道对康熙的研究已经是深入骨髓,康熙所做的一切,邬思道基本上都是“洞若观火”,有这样一位师爷,四阿哥胤禛焉能不胜?

自清代以来,佟家一直跟随爱新觉罗家族,形成了一个以皇室利益为重的大家庭。作为这个家族的大家长,佟国维有责任带领整个家族在复杂的政治变革中延续家族的财富和荣誉,同时保证自己能够走出家族。那是在钢丝绳上行走。这同样困难。

所以,佟国维始终在保持对皇家效忠的前提下寻找新的家族继承人,完成政治博弈。而在康熙朝晚期的局面下,太子无能,摇摇欲坠,能否跟对皇子,搞清政治站位,这就成为一切政治布局的关键。当然,佟国维的政治智慧,他是绝不会傻到以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康熙的什么决议的,只能是在洞悉了康熙的想法后,顺应局面,顺水推舟。而议举新太子,就把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实话说,在议举新太子的问题上,前期风风火火,佟国维恐怕也有那么一丝猜测,康熙可能要扶老八上位了。但看似整日笑呵呵的仁君康熙,骨子里其实是个乾纲独断的人,但凡结成朋党者在他手下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更何况这其中还牵连着皇子这么敏感的人群。所以佟国维敏锐地觉察到,事情并不简单。

这时,康熙请佟国维吃饭,话里话外念叨人老了,该腾地方了,佟国维这下就洞若观火了。他连忙把隆科多推到前台,然后借支持老八之机,牺牲自己,退居二线。这样既成全了康熙整治八爷党的需要,也使得佟家的利益完成了最大化。而同样是上书房大臣,张廷玉要考虑的显然就少得多,他只需紧跟大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事就够了,也不用过多考虑自己的家族如何如何,毕竟皇帝想让哪个家族玩完,它就得玩完。所以无论是在康熙朝还是雍正朝,张廷玉一直都是谨言慎行的样子,遇事总会停三下,看三秒,可一旦打定主意了,出手绝对稳准狠。

但在讨论新太子时,张廷玉却不能说佟国维比他强,至少不比他差。因为在这件事上,康熙虽然没有说得很清楚,但却把佟国维当成了一个政治伙伴一样的存在,暗中给他下了牌,他只需要知道,然后跟着做就可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241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