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烈兀怒怼别儿哥:黄金家族决战高加索,蒙古世界征服就此终结

旭烈兀怒怼别儿哥:黄金家族决战高加索,蒙古世界征服就此终结,第1张

一个大家族闹矛盾,往往都是分家产造成的,尤其是,当老爷子(或者老太太)偏心眼的情况下。

1227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归天了,他的家产,包括直属部队、部民的分配,如下所示:

您瞅准喽, 129万精锐亲兵,小儿子拖雷独得101万人,比其他所有人份额的总和,还多好几倍。 铁木真老爷子偏心吗?可是他又没有偏到底,这至高无上的大汗宝座,给的是三儿子窝阔台。

最有实力者,却没有对等的名分。

这就好比在公司的董事会里,手握绝对控股权的人,却要低下头,管别人叫董事长—— 窝阔台和托雷这哥俩,其实心里都别扭 。

黄金家族分裂的种子,就是在此时种下的。

实力不占优,窝阔台还能上位,多亏了二哥察合台大力支持。这就要说到,成吉思汗还活着的时候,四个儿子就已经两边站队了。

在很多大家族里,都有这样有趣的现象, 老大和老小关系好,而中间的老二老三更亲密, 铁木真老爷子家也不能免俗。

据《史集》的记载,大哥术赤从小就跟老二察合台、老三窝阔台拌嘴争吵、龌龊不断,但与小弟拖雷,却一直很诚挚和睦。 亲上加亲的是,铁木真喜欢给孩子们包办婚姻,当年术赤和拖雷的妻子,就是同一个部落的亲姊妹。 兄弟加连襟,二人堪称天然盟友。

另一边,察合台和窝阔台也是紧紧抱团,相互扶持。在讨论接班人问题的家族议事会上,就是察合台挺身而出,先用言语激怒了术赤,和对方兑子,转脸就力推窝阔台。

此后窝阔台上位,弱君强臣,不能公开翻脸,但几年后,拖雷在大汗那里喝了一碗水,过后就“非正常死亡”了。虽然史书里没有明言,但种种迹象表明,拖雷就是毒发身亡。

此时,术赤早就在万里之遥的钦察草原,去世多年了。

这一代人的恩怨情仇,就此入土,留待下一代人身上,迎来更猛烈的爆发。

1235年,刚刚灭亡了金国的窝阔台汗,在首都哈拉和林召开全蒙古诸王大臣会议,商定远征欧洲,这便是日后威震欧亚大陆的蒙古“长子西征”。 黄金家族各支系宗王、驸马,下属各万户长、千户长,都要选派长子随军出征,故此得名。

术赤长子拔都(实为次子,因能力出众,顶替长子斡尔答,成为本支的代表)、察合台长孙不里(顶替早逝的长子木阿秃干)、窝阔台长子贵由、拖雷长子蒙哥,都带着各自的军队、部属,还有父辈的恩怨,加入了进来。

蒙古大军狂飙西进,战事非常顺利,一度攻陷波兰、匈牙利,饮马多瑙河,兵临亚得里亚海,此乃后话不表。但在一次宴会上,贵由连带不里,却和拔都翻了脸。起因也很狗血, 不过是在一次庆功宴上,拔都先喝了两杯酒。贵由和不里因此就要打拔都,不里的话尤其恶毒,说拔都是“长着胡子的女人”, 一场欢宴不欢而散。

要说起来,拔都是此次出征的成吉思汗孙辈中,年龄最长的,又是西征军的统帅,战功卓著,无论于公于私,都应当由他来领酒。贵由他们明显是寻隙滋事。

但在不里看来,大爷爷术赤血统存疑,术赤系的子孙,不过是自己爷爷察合台口中“蔑儿乞人的杂种”罢了。 当年弟弟欺侮哥哥,如今侄子辱骂叔叔。术赤系和察合台系,从此成为世仇。

过后,窝阔台召回了贵由,严加训斥,但窝阔台死后,贵由还是在一番复杂的权力运作之后,成为了继任的大汗。 因为旧日恩怨,拔都拒不出席选举贵由上位的忽里台大会,在全族面前,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贵由也不示弱,经过近两年的准备,点起大军从蒙古本土西进,口上说,要回新疆叶密立河一带自己的潜邸疗养,实际上,就是要和拔都兵戎相见。拖雷的寡妻唆鲁禾帖尼,此时是整个拖雷系的掌门人,赶紧给拔都通风报信。两边都厉兵秣马,黄金家族内战一触即发。

有趣的是,贵由此时却“恰到好处”的去世了, 有说是病死,更无厘头的说法是酒后斗殴而死,又有说,是被拔都毒杀,若当真如此,也真是一报还一报了。

在这一片权力真空中,拥有最强实力的托雷系,和现存资格最老、威望最高的术赤系汗王拔都联手,将拖雷长子蒙哥扶上了汗位。

此间详情,可参见拙作:从拖雷之死到蒙哥上位:丈夫失去的,女人筹谋二十年,又夺了回来

内战是制止了,但蒙哥却以雷霆手段,对察合台系和窝阔台系展开了大清洗,处死和处罚了多位宗王, 当年出言不逊的不里,也被送到钦察汗拔都的面前,被拔都勒令处决 。这是公元1251年前后的事。

此后的蒙古帝国,明面上还勉强能团结一致,继续对外征服,直到蒙哥暴毙,托雷系自己内讧起来……

1253 年,蒙哥汗发动了第三次蒙古西征,这也是蒙古帝国最后一次举全国之力发动的对外征伐。

拖雷第三子旭烈兀,奉大汗之命担任西征统帅,攻伐对象是波斯地区的木剌夷国和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

蒙古人一如既往的势不可挡,1258年攻陷巴格达,处死了阿拉伯帝国末代哈里发;1260年攻陷今天的叙利亚首都,千年名城大马士革,几乎控制了叙利亚全境。 此时,蒙哥在中国嘉陵江边的钓鱼城战死的消息,姗姗来迟, 旭烈兀于是收兵准备回蒙古本土,参加忽里台大会,选举新汗。

旭烈兀留给先锋官怯的不花2万杂牌军(也有说是1万人),其中只有5000蒙古骑士,让他镇守叙利亚并伺机出击埃及马穆鲁克王朝。 当年9月,这支偏师在今天巴勒斯坦地区的艾因贾鲁以少敌多,被兵力占优的马穆鲁克骑兵击溃,怯的不花受伤被俘。 在被处决之前,他骄傲地说:

怯的不花不知道, 旭烈兀并未走远,但也没有回头 蒙古人的马蹄止步于此,永远也没有踏上非洲的土地。

说没走远,因为在蒙古本土,幼弟阿里不哥和二哥忽必烈为了争夺汗位,已经动上了手,旭烈兀索性留守西亚这份家业,坐观虎斗,不久便自帝一方,成立了伊尔汗国。

说没有回头,因为北方的邻居,术赤系的钦察汗国,虎视眈眈就要来抢家产,旭烈兀已经顾不上埃及那边了。

这就奇怪了,托雷系和术赤系不是一直交好吗?这又是闹那套呢?

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

旭烈兀是西征统帅不假,但如前所述,这次远征是集蒙古全国之力的公共事业,根据蒙哥大汗指示: 从成吉思汗分给诸子、诸弟和诸侄的全体军队中,每十个人抽取两人,充实西征大军,交予旭烈兀指挥。

其中,术赤系的钦察汗国因为近水楼台,为此次西征出力极大,动员了术赤长子斡尔答的儿子忽里,术赤五子昔班的儿子巴剌罕,术赤七子孙忽儿的儿子秃塔儿,以及忽里的三个儿子秃篾干、秃蛮、明罕, 一 共六位宗王率部参战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钦察各宗王对于战后新征服土地的划分充满了期待。

据说,早在成吉思汗的时代,就把大不里士、篾剌合、哈马丹、阿兰等地方划给了长子术赤及其后代。 如今蒙哥突然去世,旭烈兀在没有受大汗封赏的情况下,如何能把大蒙古国集体血战打下的地盘和战利品,都据为己有呢?

大家族的矛盾,再次因为分家产而激化。

史书里没有记载,钦察各宗王是如何明争暗斗的,只知道,他们后来全部被旭烈兀所杀。

据《史集》的记载,巴剌罕被指责行使妖术谋害旭烈兀,被告发后处死,不久之后忽里和秃塔儿也突然死去,很有可能是被毒杀。

据亚美尼亚的《引弓民族史》记载,巴剌罕和秃塔儿是被旭烈兀下令用弓弦绞死的。而忽里当时已病故,儿子明罕等人被长期囚禁致死。

显然,伊尔汗国和钦察汗国这血海深仇,就算是结下了。

在此说明一下——

当时的旭烈兀,曾得到蒙古本土忽必烈方面的旨意,受封在占领区建国,自帝一方, 但忽必烈自己仍在和阿里不哥争斗,地位也未定,他以蒙古大汗身份册封旭烈兀为伊尔汗,要等到1264年。 当然,从实质上来讲,伊尔汗国的 历史 早已拉开了帷幕。

再说回钦察汗国,时任大汗是拔都的弟弟,也就是旭烈兀和蒙哥的堂兄弟,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别儿哥。有的观点认为,别儿哥和旭烈兀交恶,是由于宗教问题,因为旭烈兀倾向于聂斯脱利派基督教,残酷杀害了伊斯兰世界的宗教领袖:巴格达哈里发。

其实,这只是诱因之一, 后来双方手足相残,主要还是为了争家产,尤其是今天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一带,外高加索水草丰美的木干草原。

哪管什么血缘亲情,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1261年, 钦察汗别儿哥居然与埃及马穆鲁克王朝互派使者,结成了反伊尔汗国的联盟。 有了钦察汗国背后牵制,旭烈兀想要重征埃及,给怯的不花报仇,基本上不可能了。

1262年,得知钦察汗国大军将要进犯国境,旭烈兀主动出击,挑起了战端。

伊尔汗和钦察汗最终谁胜谁负?

各类史料的记载基本一致——

同为成吉思汗的子孙,谁比谁差多少呢?双方你来我往,战况极为惨烈,比如别儿哥的侄孙那海,一只眼睛都给打瞎了。大家都吃过肉、也都挨过打,谁都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边界基本维持在天然地理分割线:高加索山一带。

东部本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内战,是黄金家族成员破天荒的撕破脸开仗,但那毕竟是为了争夺大汗宝座,又是在蒙古本土的“兄弟阋于墙”,影响还不算最恶劣。

而旭烈兀和别儿哥的死斗,却是两大汗国为了攻城略地,赤裸裸的兵戎相见,使得“蒙古共同体”在全世界面前丢足了颜面,于公于私,都是两败俱伤。

钦察汗国这边,公然和曾经的敌人,非我族类的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结盟,南北夹击堂兄弟。但一报还一报, 别儿哥在西边夹击伊尔汗,东边就被世仇察合台汗国趁火打劫突然袭击,丢了原花拉子模地区的大片领地,损失惨重还无暇还手,吃了哑巴亏

伊尔汗国就更是如此,因为要对付钦察汗国,收复叙利亚的计划一拖再拖,后期甚至要远渡重洋去西欧,联络英王“长腿爱德华”(**《勇敢的心》中的爱德华一世)、法王“美男子菲力”和罗马教皇,相约一同对付埃及的穆斯林。 世界征服者如此放低身段,在成吉思汗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中东地区本就是四战之地,伊尔汗国立国不过百年,同时与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埃及为敌,几乎都是在战乱中渡过的,也因此成为了蒙古几大汗国中,国祚最短的。

13世纪的中叶,正是蒙古人武功最鼎盛的时期。 即使只分得了几千名成吉思汗亲兵的钦察汗国,直到1259年时,仍然能独自远征欧洲,扫荡立陶宛,攻陷波兰首都克拉科夫。 如果不是自己折腾,相互倾轧、内讧不止,那么很有可能,蒙古的世界征服仍将继续,“蒙古共同体”也会比当年更加扩大和强大吧?

以史为鉴,足以见得,当堡垒内部稳固时,外敌再强大,也是很难攻克的。

中国历史上的元朝那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朝代,因为元朝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少数民族称帝的朝代,当时称帝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北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蒙古最美的写照,蒙古族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元朝时期的元宪宗皇帝,据说,元宪宗是唯一一位战士沙场的皇帝,关于元宪宗的生平我们一起来看看!

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国可汗,史称蒙哥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其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母唆鲁禾帖尼。即位前曾参加拔都统帅的长子军西征,活捉钦察首领八赤蛮,进攻俄罗斯等地。即位后主要致力于攻灭南宋、大理等国。并派遣旭烈兀西征西亚诸国。1259年病逝于合川东钓鱼山下。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蒙哥庙号为宪宗,谥号桓肃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生平经历

早年生活

元太祖三年十二月三日(1209年1月10日),蒙哥生于漠北草原,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的长子,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所生的嫡长子(元世祖忽必烈是嫡次子,旭烈兀是嫡三子,阿里不哥是嫡四子)。蒙哥的意思是永久。元太宗窝阔台即位之前,以蒙哥为养子,让昂灰皇后抚育蒙哥。在他长大后,为他娶火鲁剌部女子火里差为妃,并且分给他部民。元太宗四年(1232年)农历九月拖雷去世后,才让他回去继承拖雷的封地。蒙哥多次跟随窝阔台参加征伐,屡立奇功。蒙哥沉默寡言、不好侈靡,喜欢打猎。元太宗七年(1235年),蒙哥参加第二次蒙古西征,与拔都、贵由西征欧洲的不里阿耳、钦察、斡罗思等地,屡立战功,在里海附近,活捉钦察首领八赤蛮。

争得帝位

1248年农历三月元定宗贵由去世后,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临朝称制,由于贵由与拔都早年不和,拔都拒绝奔丧。为了对抗窝阔台家族,拔都以长支宗王的身份遣使邀请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亚草原的驻地召开忽里台,商议推举新大汗。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宗王们多数拒绝前往,贵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只派大臣八剌为代表到会。唆鲁禾帖尼则命长子蒙哥率诸弟及家臣应召前往。

1250年,忽里台大会在中亚地区拔都的驻地召开,拔都在会上极力称赞蒙哥能力出众,又有西征大功,应当即位,并指出贵由之立违背了窝阔台遗命(窝阔台遗命失烈门即位),窝阔台后人无继承汗位的资格。大会通过了拔都的提议,推举蒙哥为大汗。窝阔台、察合台两家据不承认,唆鲁禾帖尼和蒙哥又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台,拔都派其弟别儿哥率大军随同蒙哥前往斡难河畔,但窝阔台、察合台两家很多宗王仍不肯应召,大会拖延了很长时间。

由于蒙哥的母亲唆鲁禾帖尼的威望甚高,并且善于笼络宗王贵族,多数宗王大臣最终应召前来,1251年农历六月在蒙古草原斡难河畔举行忽里台大会,元宪宗元年六月十一日(1251年7月1日),宗王大臣们共同拥戴蒙哥登基,蒙哥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即位的当日,尊唆鲁禾帖尼为皇太后。此后,为了巩固汗位,唆鲁禾帖尼镇压反对者毫不留情,并亲自下令处死元定宗贵由的皇后斡兀立海迷失。

自此汗位继承,便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皇族内部的分裂,为后来大蒙古国的彻底分裂,埋下伏笔。

在位政绩

1251年7月1日,蒙哥即位后,窝阔台系诸宗王拒绝承认,后率兵镇压之,又以弟忽必烈领漠南汉地军政事务。

他在位时,两位畏兀儿人因为与窝阔台家有牵连被害,一位名为镇海,一位名为萨伦迪的亦都护,后者因为被指准备在星期五礼拜对别失八里的回回人进行屠杀,后来被送到和林处死。

1258年,高丽崔氏政权跨台,高丽国王投降大蒙古国,双方达成和平协议。高丽成为大蒙古国藩属国,但保留高丽原有政府体系和传统文化,从其国俗、自奏选属官。

灭大理取云南

元宪宗二年(1252年)六月,命弟忽必烈南征大理国。七月,忽必烈率军出发。元宪宗三年(1253年)八月,忽必烈率军从陕西出发,进攻位于今云南等地的大理国。元宪宗三年十二月十二日(1254年1月2日),忽必烈攻克大理城,国王段兴智投降,大理国灭亡,云贵高原并入大蒙古国版图。1256年,段兴智前往漠北和林皇宫觐见蒙哥,被蒙哥任命为大理总管,子孙世袭。

从1254年元宪宗的皇弟忽必烈灭大理国,到1382年驻守云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兵败自杀,元朝大理总管段世战败归降明军,元朝统治云南地区长达128年。

远征西亚

元宪宗三年(1253年)六月,蒙哥命弟旭烈兀率大军十万西征。旭烈兀的西征军从漠北草原出发,1256年大军渡过阿姆河后所向披靡,先攻灭波斯南部的卢尔人政权,1256年攻灭位于波斯西部的木剌夷国(阿萨辛派),1258年灭亡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1260年3月1日,灭亡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并派兵攻占了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

攻占叙利亚后,旭烈兀西征军兵锋抵达今天地中海东岸的的巴勒斯坦地区,即将与埃及的马木留克王朝交战,此时旭烈兀得到使者带来的帝国最高统治者蒙哥在四川去世的消息,于是只派先锋怯的不花率不到一万军队驻守叙利亚,自己率大军开始东返。1260年9月3日,埃及马木留克王朝趁着旭烈兀攻率主力东返,攻占叙利亚,杀怯的不花,旭烈兀愤怒至极,本想率军继续西征,但此时他和钦察汗国的别儿哥汗因为争夺阿塞拜疆爆发了战争,只好结束西征。

旭烈兀东返途中得到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的消息,于是留在西亚,自帝一方,并宣布支持忽必烈,后来被忽必烈封为伊儿汗,西亚的伊儿汗国从此建立。

征伐南宋

元宪宗八年(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1258年农历七月,蒙哥亲率主力进攻四川,一路所向披靡,攻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区,1259年初,在合州(今重庆合川区)钓鱼城下攻势受阻。数月不能攻克,元宪宗九年七月二十一日(1259年8月11日),蒙哥因病去世于合州钓鱼山,享年五十岁。蒙哥临终前留下遗言,将来若攻下钓鱼城,必屠杀全部军民百姓(此事《元史》《新元史》《史集》均无记载,应该是野史传闻,此三本史书记载的蒙哥是病逝,和钓鱼城无关)。不过,后来钓鱼城于1279年投降时,忽必烈赦免了所有军民。

蒙哥去世前虽未能灭南宋统一天下,但是他的去世,对当时的世界格局,有极大的影响,蒙哥去世导致了旭烈兀统帅的第三次蒙古西征被迫中止,而且,蒙哥去世以后即爆发了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继位之争,最终导致大蒙古国(蒙古帝国)的分裂。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蒙古大汗的汗位传承,自打成吉思汗那时候开始,就是推举制的。1219年,成吉思汗准备挥师西征。他与皇后们话别,也遂皇后说:“诸皇子中,嫡出的共有四人,主上千秋万岁后,应由何人承统?您顶柱般的御体一倒,象群雀般的国民由谁来管?”成吉思汗叹道:“虽是妇女,也遂的话是对的。世上没有长生不老之人,是到了确定后嗣的时候啦。”成吉思汗当下召见诸子及胞弟,议定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

不过,成吉思汗虽然表达了他希望窝阔台做自己继承人的愿望,但事实上谁能做汗,还是要由蒙古的忽里台(即诸王及贵族参加的大会)推举决定。所以在成吉思汗死后、王位空缺的两年内,拖雷监摄国政。1229年秋,蒙古宗王和重要大臣便正式举行选举大会。大会争议了40天,分成两派,一部分人主张推举拖雷做大汗(这实际上就是反对成吉思汗的意思,但支持者还是很多),另一部分则支持窝阔台。在此时刻,察合台投下关键一票给了窝阔台,由此奠定大局。

1246年,窝阔台死后谁来继承这个汗位?同样是忽里台大会,诸王、贵族都到和林来参加大会。诸王中,“长子西征”统帅拔都威望最高,但是他不愿意支持窝阔台的儿子贵由,却又没有别的人选,所以只能托辞有病,拒绝赴会,让自己的弟弟过来参加。而这一次大会的推选结果,确实是选了贵由做大汗——也就是在这次大会上,蒙古贵族还立誓道:“只要你(指贵由)的家族中还留一个哪怕是裹在油脂和草中的人,我们都不会把汗位再给别人。”

贵由死后,拔都便以长支宗王的身份发飚,他遣使邀请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亚草原的驻地召开了一次忽里台,在会上他极力称赞蒙哥能力出众,应当即位,而窝阔台后人,已经没有继承汗位的资格(因为违背了忽里台大会的宗旨,限定了继承人)。所以最终这次大会的结果,是拖雷的长子蒙哥成了大汗。

也正是这一次大会,造成了窝阔台、察合台两家与术赤、拖雷两家的对立。蒙哥于是又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台,最后在1251年再度选举,蒙哥终于获得多数票,成为广受认可的蒙古大汗。

所以说,从成吉思汗开始,窝阔台、贵由、蒙哥都是忽里台大会选举的结果,这是蒙古人认可的首领产生模式——但是,忽必烈不是这样的!

此时,忽里台大会仍在发挥其作用,但忽必烈,却没有经过任何大会的推选,便自称大汗(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好比是当初的启,在父亲禹死后自立为国君,开启了中国式父死子继的时代)。忽必烈这么做,当然是违背了蒙古的传统政治规则的,察合台、窝阔台两系以及蒙哥的儿子们,都支持阿里不哥继承。1260年的忽里台大会,最后选举出来的蒙古大汗,就是阿里不哥。而拔都后裔那边,同样对阿里不哥表示支持,譬如说金帐汗国稍后的钱币,就是刻着阿里不哥的名字。惟有伊儿汗,貌似对忽必烈有所支持。

双方征战的结果,却是阿里不哥输给了忽必烈。也就是说,忽里台大会选举制输给了皇帝继承制。但是,虽然忽必烈赢得了战争,却没能赢得全体蒙古人对他的认可。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系,都与元朝开始各奔东西,甚至是与元朝关系最好的伊儿汗,事实上也走上了独立之路——换句话说,蒙古汗国的共同体机制,由此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其实,如果窝阔台一开始就决定把汗位传给长子贵由的话,汗位就不可能转移给拖雷儿子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窝阔台一生有个最喜欢的人和一个最不喜欢的人。

(窝阔台)

他最喜欢的人,是他的六皇后脱列哥那,他在位期间,几乎所有的政事都要和脱列哥那商量。在晚年的时候,他甚至干脆把政事完全交给脱列哥那,自己专心一意喝酒嬉乐。

他最不喜欢的人,就是他与脱列哥那生的长子贵由。他把王储之位给了他第三个儿子阔出(阔出的母亲在历史上没有记载),而不是长子贵由;在组织西征的时候,他把统帅之位给术赤的儿子拔都,副统帅之位给了老将军速不台,就是不给贵由;当阔出在南宋战场上战死后,他又说要把汗位给阔出的儿子、他的孙子失烈门(那时候失烈门还是个小孩子),就是不给贵由。

一般都是“母以子贵”,或者“子以母贵”。像窝阔台这种,最喜欢母亲,却最不喜欢儿子的,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窝阔台为什么不喜欢贵由?史料上并没有记载。根据史料进行分析,大约有三个原因:一是贵由长得比较瘦弱,不大像个强悍的蒙古男人。二是贵由有拘挛病。“拘挛”就是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缩,关节经常不能自由活动。《灵枢·邪客》上有记载:“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三是贵由有些意气用事,不够大气。

窝阔台喜欢母亲,不喜欢儿子的糊涂政治表现,就造成他去世后,汗位继承出现了变故。

窝阔台是酗酒猝死的(也有一种说法是窝阔台被六皇后脱列哥那,以及脱列哥那的宠臣兼情人奥都剌合蛮谋害的)。窝阔台去世之前,并没有来得及把他说的,要立失烈门为王储的话,写成遗诏(有一种说法是,正因为窝阔台说了这句话,脱列哥那和奥都剌合蛮才把窝阔台谋害)。没有遗诏,因此,脱列哥那就找宰相耶律楚材商量,说失烈门太小了,是不是立贵由为大汗。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汉人思维,老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绝对不能改,因此不同意。这时候奥都剌合蛮说,要不,就让太后(脱列哥那)监国,等失烈门长大了再说。耶律楚材还是不同意。奥都剌合蛮怒视耶律楚材,脱列哥那也拂袖而去。

耶律楚材回去后,便一病不起去世。这样,脱列哥那就名正言顺监国。

史料记载,脱列哥那在监国的五年时间里,政出多门,大肆挥霍国库,造成朝政混乱,财政严重赤字,国家分崩离析。

照理说,脱列哥那在窝阔台时期就一直在处理政事,而且处理得不错,让窝阔台很满意。她应该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为什么单独监国的时候,却搞得这么糟糕呢?原来,她监国的时候,干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大肆赏赐宗王贵族。因为蒙古的汗位继承是要选的,虽然老大汗确立了继承人,但还要经过选的程序。因此,脱列哥那其实就是在“贿选”,希望大家能在大会上选他的儿子。

财政毕竟是有限的,要把钱拿出来,大肆“贿选”,钱就不够。于是,脱列哥那就需要她的宠臣兼情人奥都剌合蛮帮她搜刮钱财。奥都剌合蛮是个色目商人,他让脱列哥那采用“包税制”,把全国的税收交给他,由他来承包。接着,又让脱列哥那给他许多空白的诏书,他自己填内容随便发放。这样一来,奥都剌合蛮就大肆搜刮,随便发诏书,搞得民怨沸腾。

脱列哥那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五年以后,她如愿以偿在大会上帮她儿子贵由夺得大汗之位。

(贵由)

贵由得到汗位后,因为拔都没有来参会,很不高兴,借口西征,领兵攻打拔都。但是半道上,自己先去世了(去世的原因,有的说是和他爹一样,酗酒过度猝死;也有的说是拔都派人下毒)。

贵由去世后,贵由的遗孀海迷失监国。海迷失为什么要监国?因为国内有人呼吁把汗位还给失烈门。海迷失不愿意,就效仿脱列哥纳。海迷失是一个更没有政事处理能力的人,她又信巫蛊,同时她的运气也不好,连年灾害。所以,整个国家的人都不满。拔都便在这时候宣布,他要主持开会选大汗,他的候选人是蒙哥,蒙哥是拖雷的长子。

成吉思汗早就和大家盟誓,汗位必须在窝阔台的后人中传递,蒙哥是拖雷的后人,拔都为什么敢以他为候选人呢?因为蒙哥虽然是拖雷的长子,但他又是窝阔台的养子。窝阔台的二皇后昂灰没有儿子,就把蒙哥过继过来当养子。因此,说蒙哥是窝阔台的儿子,也是说得过去的。

再加上拔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而贵由的儿子忽察、脑忽、和忽三人,受他们母亲乱政的影响,支持率又低,因此,在拔都的胁迫下,汗位就从窝阔台系,转移到拖雷系。

我们假设五种情况:第一,如果当初窝阔台一开始就立长子贵由为继承人;第二种,如果窝阔台立阔出为继承人后,不让脱列哥纳干政;第三种,如果阔出去世,窝阔台回头又立贵由为继承人,而不是立一个小孙子失烈门;第四种,如果脱列哥纳监国的时候不挥霍国库讨好蒙古宗王贵族,把国家搞乱;第五种,如果贵由去世后,海迷失不效仿脱列哥纳监国,而是把汗位还给失烈门。只要有任何一种情况成立,是不是汗位就不可能从窝阔台系,转移到拖雷系了呢?

窝阔台 元太宗窝阔台(1186年—1241年)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尔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在1229年的库里尔台大会中被推举为继任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他在任内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主要是继续西征和南下中原。他在位期成功完全征服中亚和华北。在位十二年(1229~1241), 1230年,亲伐金朝。1231年召开官山会议(今内蒙古九十九泉),决定兵分三路进攻金。三年内占领陕西南部、河南北部以及淮西一带。1234年冬联合南宋攻蔡州,金哀宗自缢,金亡。但与此同时,由于与南宋接壤,双方的冲突日渐加剧,也拉开了双方往后45年不断争战的序幕。在南方战线僵持不下之时,蒙古大军的铁蹄转往东方的高丽,并使他们臣服,西线方面,蒙古大军完全控制了波斯,并继续西进,占领了除诺夫哥罗德以外罗斯诸国的全部,以及波兰和匈牙利的全境。 1241年,窝阔台因为酗酒而突然暴毙,使他的西征进程被逼中止。当时大军正朝往维也纳推进,但为了赶返参加位于蒙古的库里尔台大会而急忙撤军,自此以后,蒙古大军再也没有踏足这片土地。 窝阔台死后五年,一直都由他的皇后乃马真专政,直到他的儿子贵由继任为止。 在位期间,制定蒙古地区值百抽一的赋税制,无水处挖井,迁牧民居住。设驿站,制定乌拉制(驿站服役),加强了蒙古本土与占领地区之间的联系。1235年筑蒙古首都哈剌和林城,建万安宫。制定中原和西域的赋税制度,令耶律楚材主持中原赋调,麻合没的滑剌西迷主持西域赋调。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立中书省,以耶律楚材为中书令,粘合重山为左丞相,镇海为右丞相。置十路征收课税使。始行交钞。立燕京编修所和平阳经籍所。封孔子五十一世孙孔元措为衍圣公,修孔庙,试诸路儒士,中选者除任本地议事官外,还得四千零三十人,免除他们的赋税。为加强蒙古统治阶级的统治权,任命失吉忽秃忽为中州断事官,设治燕京(今北京),“主治汉民”。1238年,将中原课税以二百二十万两卖给回回商人奥都剌合蛮,并命他为提领诸路课税所官,加重了中原人民的负担。1240年命张柔伐宋。 拖雷 拖雷(1193——1232)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生蒙哥、元世祖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子,1213年,成吉思汗分兵伐金,拖雷从其父率领中路军,攻克宣德府,遂攻德兴府。拖雷与驸马赤驹先登,拔其城。即而挥师南下,拨涿洲、易州,残破河北、山东诸郡县。1219年,从成吉思汗西征,攻陷不花剌、撒麻耳干。1221年,分领一军进入呼罗珊境,陷马鲁、尼沙不儿,渡搠搠阑河,降也里。遂与成吉思汗合兵攻塔里寒寨。按照蒙古习俗,幼子继承父业,而年长诸子则分析外出,自谋生计。故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所有在斡难和怯绿连的斡耳朵,牧地及军队。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共有129万人。其中101万由拖雷继承。1227年成吉思汗死后,拖雷监国。1229年,在选举大汗的忽里台上,推窝阔台即大汗位。1231年,与窝阔台分道伐金,拖雷总右军自凤翔渡渭水,过宝鸡,入大散关。11月,蒙古军假道南宋境,沿汉水而下,经兴元(今陕西汉中)、洋州(今陕西洋县)在均州(今湖北均县西北)、光化(今湖北光化北)一带,渡汉水,北上进入金境。1232年初与金军在均州(今河南禹县)遭遇。拖雷乘雪夜天寒大败金将完颜合达、移刺蒲阿、完颜斜烈于三峰山,尽歼金军精锐。此役毕,拖雷与自白坡渡河南下的窝阔台军会合。同年北返,病死途中。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谥号景襄皇帝,庙号睿宗。子蒙哥(宪宗)、忽必烈(世祖)相继称帝。 成吉思汗病死后,由他监国。公元1227年8月至1229年秋在位,计3年。 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儿帖生有4个儿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拖雷少年时就随其父出征,他与三个哥哥一样,能干善战,随从成吉思汗东征西伐,为蒙古帝国的奠基立下汗马功劳,他们好比帝国的四根大的台柱。成吉思汗按照4个儿子的特长与才能,分别赋予他们职掌不同的职别:术赤管狩猎,察合台掌法令,窝阔台主朝政,拖雷统军队。 拖雷职业生涯公元1213年,拖雷攻占金国德兴府(今河北省涿鹿县),后来又随父攻克宋的雄、霸、莫、河间等河北州郡和山东各州郡。 公元1219年西征时,拖雷与其父成吉思汗统率主力越过沙漠,直趋不花剌。父子俩率蒙古军从那黑沙石出发,过铁门关(今乌兹别克沙赫尔夏勃兹南90公里拜松山中的布兹加勒山口)南下。成吉思汗从诸军中选拔强悍者组成了一支精锐部队,命拖雷率领,先渡阿母河去取呼罗珊诸城。后来,成吉思汗进围塔里寒寨(今阿富汗木尔加布河上游之北)。塔里寒军民凭险据守,蒙古军围攻7个月,直到拖雷奉召回军与其父会合时才将此山城攻克下来。该城的守军和人民皆被屠杀殆尽。不久,拖雷受其父之命进入呼罗珊地区,对敢于反抗蒙古的城市进行残暴的报复。有一次,因一支蒙古小部队在马鲁城下被歼灭,拖雷于公元1221年3月就率7万精兵围攻马鲁,马鲁长官出城投降,拖雷假许不杀,但在蒙古军人城后只选取工匠400人后将全部居民和降卒进行屠杀,死者达70万人,马鲁城被夷为平地。 公元1221年5月,拖雷再攻你沙不儿,城中遣教长、绅士出城请降,拖雷不许,下令架大炮、抛石机猛攻,人城后纵兵肆杀。此外,途思、奈撒(今土库曼阿什哈巴德东)、志费因诸城都遭到疾风烈火般的扫荡。因时至盛暑,拖雷军被成吉思汗召回塔里寒。拖雷军于回途时攻打也里(今阿富汗赫拉特),也里城军民抵抗,8天后守军长官阵亡,拖雷允许城内居民投降,免于屠城,但札兰丁的12万将土全部被杀。 在公元1219年,拖雷参加西征后,按照蒙古幼征出发前,成吉思汗的忽兰夫人从行,她对成吉思汗说:“诸皇子中,嫡子有4人,主上万岁后应由何人承统”成吉思汗听后认为话中有理,当下召见诺弟和诸子,议定将来由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后来,成吉思汗在临死前,再次把诸子召到身边,要他们服从窝阔台的领导,兄弟间要精诚团结。不久,成吉思汗病死,按照封建帝制王驾崩,应立即由他指定继承人登基即位,可是蒙古的库里勒台制(部落议事会制度)仍然在起作用,窝阔台不能因其父的遗命继位,必须等待库里勒台的最后决定。后来,王位空缺两年,便由拖雷监摄国政。 公元1229年秋,为了推选新大汗,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们举行大会。宫廷内就有人恪守旧制,主张立幼子拖雷,反对成吉思汗的遗命,大会争议了40天。此时术赤已死,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拖雷势力孤单,只得拥立其兄窝阔台即位。 公元1230年,拖雷和窝阔台分兵攻金。他们遵照其父成吉思汗的遗嘱,用武力假道宋境。公元1231年冬天,拖雷在均州三峰山(今河南禹县境内)打败金军的主力部队,乘胜攻占了河南诸郡等地。 拖雷是一位军事家,他掌有蒙古军队的80%,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攻金战役中,他更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在蒙古宫廷斗争中,这不能不引起其兄窝阔台的忌恨。公元1232年夏,由于天气酷热,拖雷只得率军回师,后在途中得病而死。另一说,他是被窝阔台害死的。当时拖雷从金国班师北还途中,窝阔台装神弄鬼,拖雷侍奉他,珊蜜巫师念着咒文,将窝阔台的疾病涤除在水杯中。拖雷对兄长爱戴,便拿起杯子祈祷,喝下了杯中除病的水,于是窝阔台病愈,拖雷告辞启行。但拖雷饮的水中却被窝阔台投放了毒药,几天后便死了,拖雷终年40岁,葬处不详。 拖雷个人荣誉拖雷死后追谥为睿宗。 蒙哥汗 元宪宗 蒙哥(1209-1259),元宪宗。 成吉思汗孙、托雷长子。1251-1259年在位。即位前曾参加长子军西征,活捉钦察首领八赤蛮,进攻俄罗斯等地。1251年,被拔都拥立为大汗。即位后,以忙哥撒儿为断事官;以孛鲁合掌宣发号令、朝觐贡献及内外闻奏诸事;以海云掌佛教事;以道士李真常掌道教事;以帖哥、阔阔术等掌帑藏;孛兰合剌孙掌斡脱;阿忽察掌祭祀、医巫、卜筮;以只儿斡带掌传驿所需;以孛鲁合掌必赤写发宣诏及诸色目官职。 公元1253年(元宪宗三年)蒙古军攻入大理,段兴智东逃善阐,高太样被斩。 公元1255年(元宪宗五年)蒙古军平定云南全境,赦段兴智,封“摩河罗峻”。仍管原八府。 平息窝阔台孙失烈门、脑忽、忽秃黑三王之乱,处决了坐诱诸王为乱者七十余人,把反对派的诸王、诸皇后分迁到各地,贵由的海迷失哈敦(皇后)和失烈门的母亲合答合赤被处死。针对窝阔台以来汗廷重臣和诸王贵族以权谋私情况,蒙哥大汗对中央政府的官吏规定了严格的纪律,禁止中央政府官吏勾结商人放高利贷,不准他们贪污受贿,也不允许他们直接逮捕人;既不允许官吏私设公堂,鱼肉百姓,又要求他们对了解到的案情及时上报大汗,将刑法大权收归中央政府和大汗。为了加强法治,根除诸王、官吏特权,颁布诏书:凡朝廷及诸王滥发牌印、诏旨、宣令尽收之;诸王驰驿,只许乘三匹马,远行者不得超过四匹;诸王不得擅招民户;诸官属不得以朝觐为名赋敛民财;民粮远输者,许于近仓输之。停止了由一千五百人修建哈剌和林的工程。设置燕京等处行尚书省、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等三个行省,分别由牙剌瓦赤、赛典赤、讷怀三人主事。1252年,命其弟忽必烈经甘肃、四川至云南,从背后攻打南宋。次年,忽必烈灭大理,招降吐蕃,占领了云南和西藏。同年,令其弟旭烈兀西征,灭木剌夷、阿拉伯帝国。为一举消灭南宋,1258年命忽必烈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大将兀良合台攻潭州(今湖南长沙),亲率大军入四川。次年七月,在合州(今重庆合川)钓鱼城战斗中一说中流矢致死,一说城下病死。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九年。"帝刚明雄毅,沉断而寡言,不乐燕饮,不好侈靡……太宗朝,群臣擅权,政出多门。至是,凡有诏旨,帝必亲起草,更易数四,然后行之"(《元史·宪宗本纪》)。蒙哥汗挽救了将要崩溃的大蒙古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276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