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我们学校也要写
一个孩子出于对母亲一时的气愤,跑出家门,对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这个孩子有点吃惊,回来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我。母亲把他带回山边,让他喊“我爱你,我爱你”。小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也在山谷里对他喊:“我爱你——我爱你——”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此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甜咸人生
年轻时,吃东西讲求“大甜大咸”。
喝茶喝咖啡,一只小小的杯,却得下足三大汤匙的炼奶;煮红豆汤绿豆汤,毫不考虑的将一大勺一大勺的白糖往内倾。
每啜一口,都好似在将液体的白砂糖倒进喉咙里。
吃东西时,不管端到眼前来的是什么,都必须“敬礼”似的在上面倒一圈酱油。有时,嫌不够味,还抓一撮盐拌进酱油里。
每咬一口,都好像在咀嚼咸得令人味蕾发颤的盐巴。
大甜大咸,充分地发挥了“敢死队”的精神。
对人,也是一样的:大爱大恨。心里喜欢,便觉得对方十全十美、无懈可击;心里讨厌,便觉得对方缺点多如牛毛,一无是处。在那种年轻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日子里,不屑也不愿掩饰那一份“自以为是”的感觉,往往“误伤良民”而不自知。
慢慢的,人到中年。
健康意识提高,饮食口味改变。大量减少对糖份和盐份的摄取,以“微甜”和“微咸”作为烹调食物的准则。过去,对于那些甜成不分、味儿暧昧的食物如甜酸肉、芒果鸭、蜜糖鸡等等,总是深恶而痛绝。可是,现在,不但接受了,而且,居然也渐渐的喜欢了——甜中有咸而咸中有甜,原本就是人生的写照嘛!
大爱与大恨,应该仅仅属于舞台的。真实的人生,该有更多的宽容、有更多转寰的余地。尽管目前我离“不嗔不怨、不怒不恨”的境界还很远很远,然而,至少,我已懂得了在“大爱”和“大恨”之间,有个“中庸之道”。
愿以至诚之心继续领受岁月的教诲。
甜咸人生
年轻时,吃东西讲求“大甜大咸”。
喝茶喝咖啡,一只小小的杯,却得下足三大汤匙的炼奶;煮红豆汤绿豆汤,毫不考虑的将一大勺一大勺的白糖往内倾。
每啜一口,都好似在将液体的白砂糖倒进喉咙里。
吃东西时,不管端到眼前来的是什么,都必须“敬礼”似的在上面倒一圈酱油。有时,嫌不够味,还抓一撮盐拌进酱油里。
每咬一口,都好像在咀嚼咸得令人味蕾发颤的盐巴。
大甜大咸,充分地发挥了“敢死队”的精神。
对人,也是一样的:大爱大恨。心里喜欢,便觉得对方十全十美、无懈可击;心里讨厌,便觉得对方缺点多如牛毛,一无是处。在那种年轻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日子里,不屑也不愿掩饰那一份“自以为是”的感觉,往往“误伤良民”而不自知。
慢慢的,人到中年。
健康意识提高,饮食口味改变。大量减少对糖份和盐份的摄取,以“微甜”和“微咸”作为烹调食物的准则。过去,对于那些甜成不分、味儿暧昧的食物如甜酸肉、芒果鸭、蜜糖鸡等等,总是深恶而痛绝。可是,现在,不但接受了,而且,居然也渐渐的喜欢了——甜中有咸而咸中有甜,原本就是人生的写照嘛!
大爱与大恨,应该仅仅属于舞台的。真实的人生,该有更多的宽容、有更多转寰的余地。尽管目前我离“不嗔不怨、不怒不恨”的境界还很远很远,然而,至少,我已懂得了在“大爱”和“大恨”之间,有个“中庸之道”。
愿以至诚之心继续领受岁月的教诲。
(1) 2001年7月8星期天 天气:晴
今天是放寒假的第二天,为了赶紧做好寒假作业,痛痛快快地玩,我一下子就把《寒假园地》做完了,我心中的大石头也总算落了下来,终于可以轻松喽!我高兴地吁了一口气,去向爸爸妈妈“报喜”,本以为爸爸妈妈会替我高兴,可没料到爸爸却冷漠而严厉地说:“做这么快有什么用呢?老师布置的这些作业都是让你们一两天就完成的吗?那怎能好好地掌握暑假知识、好好复习上学期的知识呢?”我听后,觉得爸爸讲得很有道理。哎!要是早知如此,我就不会这样做了,但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呢?总而言之,我以后再也不会像这次一样“范傻”了!
(2) 2001年7月9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今天,我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一个鬼要杀我,因为他说他的弟弟被我害死了,所以到了阎王爷那儿找我偿命,可我根本没害过人呀,于是,我就跟他讲起道理来,他不但不听,还露出满嘴带着黑斑而锋利的牙齿,向我咬来。我赶紧跑呀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做恶梦可真倒霉呀!我长大了,一定要发明一种药,人吃了以后,就不会再做恶梦了。
(3) 2001年7月10日 星期 二 天气:晴
晚上,我趴在阳台上看夜景,那一颗颗小星星正在对我挤眉弄眼。这时,我想起了邻居王奶奶的一句话:“地上有多少人,天上就有多少颗星。如果地上的一个人死了,天上的一颗星就会从天上掉下来,变成石头。”我想,王奶奶讲的不是和安徒生童话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意思一样吗?
不管王奶奶说的是真是假,我长大后,要当一名宇航员,架着宇宙飞船,飞到宇宙上,探索其中的奥秘,也算是为航空事业献的一份爱心。我期待着快点儿长大!
(4) 2001年7月11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我读了一个童话故事,名叫《点金术》,令我受益匪浅。
故事是讲,有个国王很爱钱,希望身边有数之不尽的黄金。于是,国王就亲自去找神仙,向神仙说了自己的愿望——自己碰到任何东西都会变成金子,神仙只是笑了笑而爽快地满足了他的要求。国王高兴极了,命人准备酒宴。可是,当他拿起一块面包时,面包却变成了金子,可国王还高兴着,没看到面包已变成了金子,便咬了一口面包,没想到国王的那两颗大门牙都被咬掉了。从此,国王再也没吃过东西,终于被活活地饿死了
在美国一个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
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可以吗?”
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
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
老头摇摇头:“不行,你走吧!”
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
这时,老头动心了。
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可以吗?”
洛克菲勒说:“快滚出去吧!”
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
洛克菲勒同意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
总裁先生说:“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必须马上?”
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吗?”
总裁先生当然同意了。
虽然这个故事不尽真实,存在许多令人疑窦之处,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沟通的力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沟通时,信心非常重要,只有心里认定了这件对双方都有好处,才能获得对方的配合,取得沟通的成功。而且认定了这一点后,还要不屈不挠,不怕拒绝,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沟通是个很大的课题,非三言两语可说清楚。下面,让我们结合几个小故事来看看沟通的技巧:
● 公主的月亮
一个小公主病了,她娇憨地告诉国王,如果她能拥有月亮,病就会好。国王立刻召集全国的聪明智士,要他们想办法拿月亮。
总理大臣说:“它远在三万五千里外,比公主的房间还大,而且是由熔化的铜所做成的。”
魔法师说:“它有十五万里远,用绿奶酪做的,而且整整是皇宫的两倍大。”
数学家说:“月亮远在三万里外,又圆又平像个钱币,有半个王国大,还被粘在天上,不可能有人能拿下它。”
国王又烦又气,只好叫宫廷小丑来弹琴给他解闷。小丑问明一切后,得到了一个结论:如果这些有学问的人说得都对,那么月亮的大小一定和每个人想的一样大、一样远。 所以当务之急便是要弄清楚小公主心目中的月亮到底有多大、多远。
于是,小丑到公主房里探望公主,并顺口问公主 ,“月亮有多大?”“大概比我拇指的指甲小一点吧!因为我只要把拇指的指甲对着月亮就可以把它遮住了。”公主说。
“那么有多远呢?”“不会比窗外的那棵大树高! 因为有时候它会卡在树梢间。”
“用什么做的呢?”“当然是金子!”公主斩钉截铁地回答。
比拇指指甲还要小、比树还要矮,用金子做的月亮当然容易拿啦!小丑立刻找金匠打了个小月亮、穿上金链子,给公主当项链,公主好高兴,第二天病就好了。
说明:人们较少关注顾客的真实需求,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结果不论多么努力,效果总是不好。而沟通才是掌握顾客的心理的最好方法。另外,选择好沟通的内容也十分重要,沟通内容选择好了,才能直入主题,简洁高效。
● 应万变的能力
鸟儿们聚在一起推举它们的国王。孔雀说它最漂亮,应该由它当,立刻得到所有鸟儿的赞成。只有穴鸟不以为然地说:“当你统治鸟国的时候,如果有老鹰来追赶我们,你如何救我们呢?”孔雀哑口无言。
说明:沟通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想到任何对方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制订应对策略,否则很难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 鹦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却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它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为什么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说明:只有找准了沟通对象,才能取得沟通成功,否则再努力也是白搭。比如说推销一件产品,无论你跟前台**谈得多么愉快,可能都很难于把产品推销给公司。只有找到有效的沟通对象,找到能做出决定的人,才是沟通的捷径。
● 张曼玉的业务
在一部**中,张曼玉扮演一位保险业务员,好不容易见到目标客户后,对方却给了她一枚硬币,说是给她回家的路费。当时她很生气,在她扭头要走的一瞬间,她看到客户的办公室里挂了一张小孩的头像,于是她对头像深鞠一躬说“对不起,我帮不了你了。”客户大为惊讶,忙问究竟,于是头一单生意就这样谈成了。原来这个客户最爱护他的儿子,所以把儿子的画挂在办公室里天天看。
说明:沟通的切入点很重要。这需要我们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找准对方关心的事情,消除其抗拒心理,从而调动对方的参与程度,增加成功沟通的概率。
● 秀才买材
有一个秀才去买材,他对卖材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材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材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材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材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材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材就走了。
说明: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是沟通成功的保障。如果一个销售人员完全从技术的角度向消费者讲解产品的好处,我想效果一定不会好。
● 推销梳子的故事
有一个单位招聘业务员,由于公司待遇很好,所以很多人面试。经理为了考验大家就出了一个题目:让他们用一天的时间去推销梳子,向和尚推销。很多人都说这不可能的,和尚是没有头发的,怎么可能向他们推销?于是很多人就放弃了这个机会。但是有三个人愿意试试。第三天,他们回来了。
第一个人卖了1把梳子,他对经理说:“我看到一个小和尚,头上生了很多虱子,很痒,在那里用手抓。我就骗他说抓头用梳子抓,于是我就卖出了一把。”
第二个人卖了10把梳子。他对经理说:“我找到庙里的主持,对他说如果上山礼佛的人的头发被山风吹乱了,就表示对佛不尊敬,是一种罪过,假如在每个佛像前摆一把梳子,游客来了梳完头再拜佛就更好!于是我卖了10把梳子。”
第三个人卖了3000把梳子!他对经理说:“我到了最大的寺庙里,直接跟方丈讲,你想不想增加收入?方丈说想。我就告诉他,在寺庙最繁华的地方贴上标语,捐钱有礼物拿。什么礼物呢,一把功德梳。这个梳子有个特点,一定要在人多的地方梳头,这样就能梳去晦气梳来运气。于是很多人捐钱后就梳头又使很多人去捐钱。一下子就卖出了3000把。”
说明:在沟通时,我们要找到对方的需求并给予解决,只有增加了对方的价值,才能达成自己的期望。
● 钥匙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说明: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所以沟通时,一定要多为对方着想,以心换心,以情动人。
我们每天都要进行许多次沟通,但您都注意到沟通的效果了吗?通过以上几个小故事的分享,相信您应该对沟通的技巧有所了解了吧。最后,我们再来整理一下沟通的要点:
◆认识到沟通的好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必须途径。
◆沟通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找对沟通的主题、沟通的对象、时间、环境等。
◆找对沟通的时机和切入点将会事半功倍。
◆懂得倾听的人,才会赢得对方的尊敬。
◆只有先解决别人的问题,增加对方的价值,才能提高别人的参与度,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
◆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沟通。
◆ 沟通时,信心非常重要,只有充满信心,说话才会有理有力。
关于沟通的故事- -
沟通方式万千种。概念是死的,而鲜活的故事,尤其是那些失败了的沟通故事,细细品味一下,或会让我们在尴尬中成长。
自卑作怪
以前我管理的下属公司有一位总经理,公司经营百废待兴,举止失措,不知从何处下手;公司上下关系也比较紧张;异地工作,急需关怀的老小都在千里之外,自己在工作上、生活上也少有顾及,很辛苦。身体上的辛劳是可以言状的,精神上的疲惫则是说不清的。他在位接近两年,工作没有起色,员工有大堆意见,平级也没有说好的,上级也少有欣赏的。孤家寡人的滋味品尝起来很是苦涩。
我们两个进行了坦率交流。他左思右想,不知问题在什么地方;我告诉他,问题在于他很难与周围的人沟通,有些上下左右的摩擦,是可以通过沟通避免的。他申言,也想跟人沟通,但是别人不愿意;其实,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就看有没有与人沟通的愿力。他承认他不太会说话,想到的说不出来;其实,沟通不是个说话技巧问题,而是首先要跳出自我的框框,成为一个社会人,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搞清楚你要与之沟通的人想些什么、关心什么。他表示,平时琢磨人少了,在这方面没动心思;其实,关心他人这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心中没有别人,怎么去琢磨对方心里想什么!他申明,他这个外地人心底里绝对没有看不起谁;其实,心里没有跟看得起看不起没关系,有时自卑与漠视他人的需要有更多的关联。他惊讶,很少流露自卑的情绪,怎么为我洞见;其实,经理人更应该注重开发自我、思考自我,借此来观察世界。沟通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做人的问题。这个总经理最后有所醒悟,可惜醒悟晚了。他已届不惑之年,一些做人的原则已基本定型了,市场给一个公司和一个经理的机会是有限的。他同意我不让他当总经理的提议,确实,骨子里的自卑防碍了很多事。
侠义当道
另有一位总经理,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个沟通高手。清华大学毕业,有着多年公司经理的经验,北方汉子,喜欢交友,说话就带着一股爽劲。他接手一个公司想做出点成绩来,不是考虑整个台的建制与民心民气的调动和鼓励,而是采取了短期投机的心理,把宝单一地押在了月销售量上,而对一些基本的技术问题则不管不问,结果因为技术支持问题,客户连续几个月负增长。财务管理混乱他不操心,代销点有一年没对清帐目,他不当回事,而是到处给代销点开空头支票,给当时和后续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他特别醉心的是与营销员打成一片,常常一起喝酒,说话份外投机。营销员感到工资低了,他就鼓励营销员自己开档口,搞经营;业务员需要什么,只要他身上有的就能拿出来。一个台经营的一些基本原则,就消失在杯觥交错中了。
对上级的沟通他也有一套,“王总你放心”,“王总你再给我点时间”,“可来了一个懂行的老总,我有信心把公司搞上去”,等等。这些令人舒心的话,他是张嘴就来。这话说第一次,OK;说第二次,我心里打鼓了:反复说同样的话却不见工作上的改进;只是在语言上认同我,行动上全不是那么回事,我容得了,员工容不了,市场容不了。后来我就直接上阵了,每天8:30之前必到公司,直接安排配对外出对库核帐。这样一上劲,就有人藏不住了。以前他最为信赖的一个营销员,借着管理的漏洞玩了好多猫腻没法交帐,只好畏罪潜逃。对这个营销员的出逃,打死他他都不信。
生活常识一再昭示我们,酒肉朋友的沟通是经不住风雨的。作为长久的朋友,作为知己,并不是一时的话语痛快,而是在做人的一些本原的东西上的认同,他们分享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明了各自的思维过程,并且能相互长期地增进快乐。这些成就知己的因素,不是一起喝喝酒痛快一下就可以的了。这个经理有两个简单化,一是简单地把一起喝酒痛快的人,当成了可用的知己;二是简单地把个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当成了管理的秩序。
公司的经营管理有一些不变的原则,就像人活着要呼吸要吃饭一样。一个公司的经理如果拿原则做交易,最后就只能是被人欺侮。这个总经理自以为得意的沟通方式,不只是没有给公司带来任何益处,而且那个业务员也不买他的好,早就断言:“经理在利用我”。既然你这个经理可以利用他,那么他反过来利用一下你这个经理也就顺理成章了。一个公司的最高行政主管,如果不能找到恰当的沟通方式,不能把公司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不能建立起全方位的责任体制,不能使员工的创造力得到痛快淋漓的发挥,那么,这个最高行政主管就是不称职的。
这个总经理错把哥们儿义气当成与员工沟通方式,其实还是一个混字当头,没想好好经营这个公司,缺乏最起码的责任心,缺乏做人的一些最本原的东西。当今严酷的市场生态和企业生态不接受这样的怯懦者。
谣言杀人
沟通带来的不只是快乐,也会带来烦恼、厌恶甚至仇恨。
一个公司,曾经饱尝了这种不当沟通的苦果。那里,活跃着一些热衷于小道消息的人,张三说了李四什么,李四又说了张三什么,再说了王五什么。随后,“说三”变成了“道四”,甚至被成倍地放大。更糟糕的是,该部的管理人员,也有意无意地加盟这股歪风,并且成为风源(管理者的话注定要成为风源)。公司的秩序,也就被这种相互传话和彼此伤害搅乱了。这些员工在说悄悄话时,或也能尝到沟通的快感,可惜那只是一时的,当她们议论第三者的话被第三者知道后,快乐就成了痛苦,本来很好的友谊,也同时变为仇恨。任何不负责任的悄悄话,都是在埋葬自己的前程。最丰裕的精神,在极大的灾难面前,也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奏起最昂扬的乐章;最贫乏的精神,在阳光普照的坦途,也会为一时苟安,而将自己的命运投入他人嘴巴的随意性之中。
权谋主宰
一个公司的故事也发人深省。员工间有意见,一时解不开疙瘩,是一种正常状态,但这个公司几个员工主管的矛盾,持续时间却特别长。这些员工本质不坏,工作也都努力,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去了这个公司几次,心里有点底了,召集了有经理和几个主管参加的会议。会上我建议大家要直诉衷肠,要沟通,要先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一些问题。
角色这么一转换,大家真还多了不少新认识:对方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又都有自己的一些难事和付出的辛苦,这些难事和辛苦放在谁身上都不轻松。事情说到后来特别简单:一个主管平时接触经理多了点,只去努力完成经理交代的任务,而对份内的其它事则表现不出热情;经理不在她就看看书,打几个私人电话,跟其他员工很少交流,久而久之,隔阂产生。其实,这个主管前段时间正经历了很艰难的人生变故,小孩刚刚一岁,却要遭逢离异的苦痛。她所承受的压力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公司内没有朋友可以一诉衷肠。这个平时比较孤立的主管,终于被人理解,激动地哭了,另外的人递递纸巾、拉拉手,通过一些细小的动作表示关怀。看起来坚不可摧的冰层,在不到1小时坦诚的双向沟通中就融化了。新鲜的空气充盈起来,大家都感到很痛快。我接着提出了一个令大家瞠目结舌的问题:这么简单的沟通,怎么这么长时间就搞不掂呢?
大家七嘴八舌,理出这么几条:以前逢事考虑自己多了点,很少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面对面的交流少了,把问题想复杂了;勇于负责、自己挑战自己不够,光顾去挑剔别人了;领导可能也喜欢下面有点事,这样向心力可能更强一点。这最后一条让我震惊。以前封建帝王为维系孤家寡人的统治,常常有意挑起所属大臣的相互攻讦;时下有些官僚对业务不精,但对调理属下的关系却分外热心,让属下相互间都疙疙瘩瘩,惟独感到跟他的关系铁。借某种技巧,与人交好,获得一种情报,去随时无原则地调整管理方略。这种人我也见过,那是搞“政治薄/SPAN>
(一)心态
1、瓦伦达心态
心理学上有一种“瓦伦达心态”。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丝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时间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
这项研究从反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温馨提示:事物的法则就是这样:如果太注重成功或失败,结果往往会失败。只要你注重事物本身的特点及规律,专心致志地做好它,你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们常说:“心态最重要。”
甜辣粽子
在新加坡文艺协会主办的新春聚餐会里,我与张挥先生同桌。
吃鱼翅时,赫然看到他舀起一大匙辣椒酱,面不改色地倒进碗里,和鱼翅一起吃。不久,上了烧鸡,又见他把鸡肉整块地浸入辣椒酱里,酱汁淋漓地送入嘴内。我暗暗心惊之余,不免偷偷忖道:待会儿甜品马蹄露上桌时,不知道张挥先生会不会也舀一匙辣椒酱来拌和着吃?
家庭背景不同,往往造就不同的饮食习惯。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全集) 在线点播(含下载)
http://cfzbccom/forumdisplayphpfid=23
百家讲坛全集下载 历史上最全的百家讲坛视频下载,39个专辑2千多集资源
下载地址:http://cfzbccom/forumdisplayphpfid=30&page=1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0%D9%BC%D2%BD%B2%CC%B3%B6%AB%B7%BD%CB%B7
内容简介:
汉武帝时期是人才济济的一个时代,不但出现了像李广、卫青、霍去病这样能征惯战的武将,还出现了像汲黯、公孙弘等这样的文臣。在这众多的人才之中,东方朔的出现为这一时期增添了一丝不一样的色彩。东方朔满腹经纶,却没有一句治国安邦之言,他放纵不羁,又疾恶如仇,他行为滑稽,举止可笑,是大臣们眼中的另类人物。那么这样一位与旁人格格不入的东方朔是怎么走进汉武帝的视线的呢?东方朔的行为到底另类不另类呢?
根据史书的记载,在武帝初年,汉武帝广招贤才,这时东方朔就走进的他的视线,东方朔靠着海吹为自己赢得了一张入门券,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逗乐了汉武帝,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惩罚。东方朔的表现与武帝时期的其他大臣相比,真是与众不同,在朝堂上,丞相公孙弘是曲意逢迎、酷吏张汤是用尽心计,惟独东方朔能自我解嘲,恶搞做秀。那么东方朔仅凭这些本事就可以放浪于武帝的朝堂之上吗?他有什么本事能让汉武帝对他刮目相看呢?
有人曾给于东方朔以“智圣”的称号,因为人们在东方朔的身上,看到了他智慧的一面,东方朔的特立独行也可以说有他的智慧做资本,才凸显了这个人的与众不同。但是东方朔的生活也未必一帆风顺,一个人经常得到皇帝的奖赏,就未免遭人嫉妒,那么对于嫉妒他的人,东方朔会怎么表现呢?
东方朔不同寻常的种种表现,让后世的人们对这个人物有了很多的猜测和评价,以至于有人说他是不折不扣的小丑,那么东方朔为什么要这样表现?他对自己是一个怎样的认识呢?
东方朔对自己有一个评价,他把自己当做隐士,他之所以离奇古怪,是因为他把朝堂当作了自己的一个隐身之地。但是反过来我们要问,东方朔经常在汉武帝面前“大逆不道”,却很少受到过惩处,这是为什么?汉武帝为什么能容忍一个大臣如此放肆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之《另类奇才》。
参考讲稿:(与实际讲座内容可能不符)
武帝一朝人才济济:卫青开疆扩土,霍去病克敌制胜,汲黯心忧社稷,张汤严刑峻法。唯有一人,难以定义:他满腹经纶却没有几句治国安邦之言,他放浪形骸又疾恶如仇;皇上对他百依百顺,群臣眼中他又无足轻重。他是谁?是旷世奇才还是跳梁小丑?是喜剧之王还是悲情智圣?
这位匪夷所思的人物就是东方朔。当时社会,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现代价值多元,倒是有一个词差可比拟:另类。
“另类”这词儿好。首先,它没有褒贬。我们要讲的是东方朔如何与众不同,为什么与众不同;至于他这样对不对,好不好,要不要模仿,就见仁见智了。其次,就字面看,“另类”就是“别一类”,既然“别一类”,我们就要跳出各种古典的或现代的条条框框去看他。
东方朔有什么本事将“另类”进行到底?
71 功名俸禄一担挑
第一,求职。
汉武帝喜欢“海选”。大家记不记得那个凿空西域的张骞?他就是借一次“海选”当上全权大使。“海选”,就是“不设门槛地选人才”。“海吹”自然就是“不着边际地吹大牛”。
汉武继位之后,于建元元年(前140)下诏,要求各地广泛推举贤良方正之士。这次“海选”活动,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衔鬻者以千数,盛况空前。而且一旦选中,待以不次之位,不拘辈分授于官职,待遇优厚。
果然,“海选”中汉武帝淘到两大宝贝。
第一个宝贝就是董仲舒。董仲舒是公羊派《春秋》的大师,他的《天人三策》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建成“天人合一”的“大一统”思想体系,才华横溢,思维缜密;并提出一系列治国方略。因此,董仲舒的入选是中规中矩,武帝对他是相见恨晚。
第二个宝贝就是东方朔。这次“海选”只比文章,不比才艺;还不是东方朔的最强项。但他依然能够在数以千计的谋位者中脱颖而出。
凭什么令当朝天子“一见倾心”?东方朔的办法是“海吹”。
且看东方朔怎么吹的吧——
草民东方朔,爹妈早逝,由哥嫂养大。十二岁读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已经够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兵法,也读了二十二万字。
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两米多)。眼睛亮得像珍珠,牙齿像贝壳一样整齐洁白,兼有孟贲(古代卫国勇士)之勇,庆忌(先秦以敏捷著称的人)之敏捷,鲍叔(齐国大夫,与管仲分财,自取其少者)之廉洁,尾生(先秦人名,与女友约于桥下,友人不至,河水上涨,尾生坚守不离,被淹死)之诚信。我是文武兼备,才貌双全,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
东方朔这番个人简历,《史记》评之为“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不过,他出奇制胜,先声夺人,汉武帝一下记住“东方朔”这三个字,并且大加赞叹(上伟之)。
如果说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一剂大补丸,利胆养心,东方朔的这篇文章就是一瓶辣椒酱,开胃醒脑。东方先生的另类自不待言:一是不谈治国,二是自我标榜。从头到尾,没有一句经纬之论。
但是,汉武帝愣是被东方朔深深吸引,视为奇才。不过,汉武帝非常有分寸;毕竟这只是“高自称誉”的小打小闹,没有提出任何治国之道。比起董仲舒,东方朔当然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上。汉武帝对董仲舒是连发三策,而对东方朔只给了一个待诏“公车”署(就是在“公车署”这个衙门里等待皇上的诏令,实际上就是一个下级顾问)的待遇。比起同年级的董仲舒、公孙弘,东方朔地位低,待遇差,平常也难得一见汉武帝(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
东方朔这第一次亮相,的确让人大跌眼镜。武帝一朝,言辞放肆的不止东方朔一人,汲黯也常常令武帝哭笑不得。但汲黯因为不会说话,才出言不逊;而东方朔这番海吹,引经据典,铺陈比喻,还基本在理,如果不是“王婆卖瓜”,也称得上一篇美文。他这是有意给集中阅卷、审美疲劳的汉武帝制造一次感官冲击。东方朔的“另类”透着一股诡诈之气!
第二,提职。
东方朔不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读书人,他的身上不仅充满诡诈之气,而且还有一股诙谐之风。
东方朔刚刚待诏“公车”时非常兴奋。可是,时间一长(久之),东方朔就犯嘀咕了。眼看董仲舒、公孙弘官居显赫,东方同学还是一个小小的“公车”待诏,无权无利,跟天庭里的弼马温一样,不过是个摆设,说晾就晾起来了。怎么办?难道也来一次“大闹天宫”?自找死路,不成。东方朔不管三七二十一,没有人提拔自己,就自己提拔自己!
东方朔思来想去,就从“弼马温”入手。他找来为皇帝喂马的侏儒,声色俱厉地对他们说:皇上说你们耕田没有力气,当官不能治理百姓,打仗又不勇敢,一点用处也没有,还白白消耗国家的粮食;准备把你们这些白吃白喝的人通通杀掉!
侏儒们吓得嚎啕大哭,求他出手相救。东方朔想了一想,说:假如皇上路过这里,你们就跪下来求饶,或许会有点作用。
过了一会儿,汉武帝从这儿路过,侏儒们齐刷刷、黑压压跪了一大片,哭哭啼啼,高呼“皇上饶命”。汉武帝莫名其妙。侏儒们说:东方朔说皇上要把我们这些人全杀了!汉武帝一听,知道是东方朔捣鬼,便质问他:你把侏儒们吓得半死,到底为什么?
东方朔理直气壮地说:那些侏儒们不过三尺,俸禄却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我身高九尺三,俸禄也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他们吃得肚皮都要撑破,我却饿得前心贴后背。如果陛下觉得我的口才还有用,就先让我吃饱饭。如果觉得我没用,请立即罢免,也好为长安节约点米。汉武帝一听,乐不可支,立即让东方朔从“公车”待诏转到金马门待诏,这样,东方朔收入提高了,和武帝接触的机会也明显多了。
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长安索米”的故事。
东方朔借侏儒和自己身高悬殊,却享受同等俸禄一事,恫吓侏儒,表达不满。这种对比极富喜剧性,东方朔一没要官,二没索地,只求填饱肚子;轻松诙谐,言语得当,因此惹得汉武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化解了对东方朔“恶搞”的不满。
至此以后,这个东方朔的胆子越来越大!前次自己一人“海吹”,这回更出位,找了一帮群众演员来讨米要待遇!难道他从来不会害怕,不知反省吗?也不是。东方朔也曾在文武百官面前深刻检讨。“东方式”的检讨是什么状况?
第三,检讨。
有一年伏日(三伏天的祭祀日),汉武帝下诏赏赐诸大臣鲜肉。大臣们早早来到宫中,一直等到太阳偏西,主持分肉的官员也不来。大家伙都在苦等。东方朔可没有那么好的涵养,拔出刀来就割肉。一边割一边说:不好意思了,今天热浪袭人,我先走一步!说着,把一大块肉揣在怀里,大摇大摆地走了。在场大臣目瞪口呆,眼睁睁看东方朔将肉席卷而去。
第二天上朝,主持分肉的官员将东方朔擅自割肉一事上奏给汉武帝。汉武帝便问:你为什么不等分肉官员来,就自己切下肉跑了?东方朔立即脱下帽子请罪。汉武帝佯装生气,板着脸说:先生起来吧,当众做个自我批评,朕就不治罪了。东方朔一听,张口就来:东方朔啊东方朔啊,不等皇上分赏,你擅自拿走赐物,真是无礼至极!拔剑割肉,多么壮观!只切了一小块,多么廉洁!一点不吃,全部带给老婆,真是爱妻模范!(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壹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
东方朔话音未落,汉武帝已经笑弯了腰。
汉武帝又赏了东方朔一石酒和一百斤肉,让他回家送给太太。
这哪里是自我批评啊?完全在自我吹嘘嘛!但是,武帝就吃他这一套。朝堂肃穆,百官惶恐,为博龙颜一悦:公孙弘曲意逢迎,张汤机关用尽;只有东方朔敢于摇舌鼓唇,恶搞作秀,在所不惜。因为他明白,讨得皇帝欢心,一切尽在掌中。
东方朔的搞笑天分可谓登峰造极。但东方朔最为后世津津乐道还是的他“智圣”形象。这就是下一个故事。
72 浪得知识换财富
第四,咨询。
东方朔奉旨顾问的故事首载于《史记&S226;滑(gǔ,古)稽列传》中褚少孙的补传。原来,《史记》自流传以后,一直有人为其作补,其中,最有名的是褚少孙的补传。《史记》的《东方朔传》即为褚少孙所补。
据《史记》褚少孙补传记载:有一天,长安的建章宫跑出来一个怪物,外形很像麋鹿。消息传到宫中,惊动了汉武帝,也想见识一下这个不速之客,来自何方,缘何而来?武帝想起了东方朔,立即传旨叫东方先生来掌掌眼。
东方朔看过之后,胸有成竹地说:我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但是,您一定要赐我美酒、佳肴,让我饱餐一顿后才说。汉武帝立即同意。东方朔喝完酒,吃完饭,并没有马上回答,又对汉武帝说:有一块地方,有公田、鱼溏、蒲苇,加起来好几顷,请陛下把这块地方赏给我,我就回答您的问题。东方朔得寸进尺,汉武帝急火攻心。无可奈何,只好马上传旨:可以赏给你。(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梁饭大飱臣,臣乃言。诏曰:可。已飱,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诏曰:可。)东方朔酒足饭饱,又得了皇上赏赐,半生有靠,这才不紧不慢地说:这个东西叫“驺(zōu,邹)牙”。它满嘴的牙齿完全相同,排列得又像驺骑一样整齐,所以叫做“驺牙”。如果远方有人前来归降大汉,“驺牙”就会提前出现。
一年多后,匈奴浑邪王果然带领十万之众前来归降,汉武帝再次重赏东方朔。
本来,作为臣子,皇上有了旨意,应当立即奉旨,不得延误,否则就是抗旨。但东方朔恣肆妄为,我行我素,要吃要喝,要田要地,心满意足之后,方才侃侃而谈。
东方朔的确聪明过人,他的智慧和博学就是无所顾忌向皇上要待遇的资本。“智圣”的称誉看来绝不是浪得虚名。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出东方朔的现实和另类。他真正懂得什么叫皇帝,什么叫价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哪有这么温情脉脉?要酬劳、分地产,就是皇帝一句话。只有你能为皇帝办事,皇帝才能赏赐你;只有具有使用价值,你才能获取价值。
东方朔心安理得,用知识换财富,表现了他不屑儒家“谦谦君子”的独特个性。
另外,从头至尾,我们发现,东方朔最大的另类就是敢要。
遇到皇上请教,臣子一般都是毕恭毕敬,只有回答问题的份儿;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较劲儿、耍大牌?东方朔就敢!
东方朔为什么如此胆大妄为?
一是东方朔完全有把握回答皇上的疑问;
二是东方朔完全有能力在皇上发怒时,瞬间让其转怒为笑。
把握皇上的心理,不失时机地投其所好,为我所用,使东方朔在汉武帝的诸多臣子中别具一格,才智机敏明显高出一筹。但是论地位,他又似乎专职逗乐帝王,好比一“优”,无足轻重。
既然已经担着油滑不恭的虚名,东方朔更加无所顾忌,及时行乐。这位“爱妻模范”的婚姻观也惊世骇俗。
73 乐得避世在朝堂
第五,婚姻。
《史记》记载:取**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
东方朔娶妻有三条铁律:一是专娶京城长安的女人,二是专娶小美女(好女、**),三是一年一换。皇上赏给他的钱财,他全都用来打发旧美女,迎娶新美女。
群臣看不惯他这一套,都说东方朔是“狂人”。汉武帝说:假如东方朔没有这些毛病,你们谁能赶上他?(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
其实,封建社会的男人即使妻妾成群,旁人也不能说一句不是。厌倦了可以放在家里养着,没必要离婚。东方朔不同,他偏要放爱一条生路,看来这个“情场浪子”还是懂得怜香惜玉。
第六,获赏。
东方朔获得皇上赏赐的方式和别人大不相同。
皇上赐饭,有的大臣即使晚年退休在家,也是弯着腰、低着头,细嚼慢咽,毕恭毕敬,诚惶诚恐。
东方朔没有那么多规矩!当着皇帝的面,狼吞虎咽,不顾吃相。吃完之后,剩饭菜扔了可惜,东方朔就脱下衣服,把油乎乎的肉兜起来,拎着就走。所以,多数时间东方朔的衣服都是龌龊不堪,别人冷眼相看,他也满不在乎。(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有人以为打包是中国人向外国人学的;其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打包的人是东方朔。
皇上赏赐绢帛,东方朔如数照收,担揭而去,从不谦让。而皇上赏赐的这些绢帛,东方朔全都用来迎娶美女。
东方朔如此另类,却依然深得武帝喜爱,难免引来同僚们的嫉妒。对付嫉妒者,东方朔也有怪招。
第七,遭嫉。
一天,汉武帝在宫里玩,他把一只壁虎放在盆下让大臣们猜是何物,大臣们都猜不出来。东方朔说:说它是龙吧,它没有角;说它是蛇吧,却有脚;能在墙壁上爬,这不是壁虎,就是蜥蜴。皇上说:猜得好。赏了他十匹绢帛。接着让他再猜其他东西,结果东方朔是连连猜中,得了一大堆赏赐。
武帝另一个宠臣郭舍人不服气,大喊大叫:东方朔是蒙对的,不算猜中,我找个东西让他猜,他如果猜中了我情愿挨一百大板,他猜不中请皇上赏我绢帛。郭舍人在树上找了一个长有菌芝的树叶让东方朔猜,东方朔应声而答。汉武帝马上令人打郭舍人一百大板,郭舍人吃了哑巴亏。
东方朔见郭舍人挨打,只管袖手旁观,冷嘲热讽。
郭舍人还不服气,又出了个谜语,东方朔又猜了出来。众人慨叹,东方朔也不再张狂。
这次猜谜之后,众大臣对东方朔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汉武帝也十分高兴,提拔东方朔任常侍郎。
但是好景不长,一个另类得离了谱的事,让东方朔丢官卸职。
什么事呢?
一次,东方朔喝醉了酒,竟然在皇帝的朝堂上撒了一泡尿(先是,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这一次汉武帝真火了,下令把东方朔的官撤了,只留他待诏宦者署(劾不敬,有诏免为庶人,待诏宦者署)。
有人问东方朔:人们都认为你是个疯子,脑子有毛病,是这样吗?
东方朔说:我只是一个在朝廷中避世的人。古人到山中避世,我不同,我是避世在朝。(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
据《史记》记载,在一次酒宴上,东方朔即席作了一首歌: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意思是:
在世俗中随波逐流,
避世在皇宫之中,
宫中也能避世全身,
我何必非住深山草屋?
这首歌是东方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所以,明清以后的古诗选本把这首歌称作《据地歌》。
东方朔的“避世于朝廷间”,到了晋代王康琚《反招隐诗》,演绎成“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白居易在《中隐》诗中,又提出“中隐”的概念。这样,就有了“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说法。
依赖周围环境忘却世事,这是小隐;藏身市井之中,是中隐;隐身朝野之中,才是大隐。
从进入仕途,到与汉武帝相处,东方朔始终另类,原因在于他从未把朝堂看得很神圣,他不是怀着敬畏之心在朝堂上供职,而是把朝堂当作隐居之地,用一种调侃的方式,和至高无上的汉武帝相处。
既然朝堂是隐居之所,东方朔唯求无拘无束地生活,快快乐乐地生活,随心所欲地生活,实实在在地生活。
可汉武帝不是慈善家,凭什么一次一次容忍他的另类?
答案只有一个:快乐!
东方朔不是董仲舒,《天人三策》解答了那么多沉重问题;东方朔也不是汲黯,你不戴好帽子他都会挑你个不是;东方朔无论干什么都让汉武帝觉得开心!他写封求职信,汉武看了直乐;他自比侏儒,只为加薪;这样一个人,汉武帝干吗不要?汉武帝不仅需要建功立业的董仲舒、汲黯、卫青,也需要能让他整天快乐的东方朔。
虽然我们不能用已有的价值观去理解东方朔,但还是忍不住要问:东方朔真的“隐于朝”了吗?他的哪一句话不是把准了皇帝的脉才开口的?他一出场就挟带一股诡诈之气,岂是凭空而来?他那一泡便溺,何等蹊跷?如果说官场多“伪君子”,那么,东方朔更像一个“伪小人”。武帝是快乐了,可东方朔快乐吗?他满腹诗书,就甘心做一个跳梁小丑吗?他千辛万苦,入朝为官,难道只图衣食无忧?
您好!! 中国雪景胜地 白雪皑皑的一片景色真的好美好美!冬天里最喜悦的事莫过于在纷纷扬扬的大雪后赏雪了,春节带上自己的家人一起到中国十大 雪景胜地走一走,也别有一番滋味!现在你不是也在期盼大雪的来临啊? 断桥残雪 目的地:浙江杭州 位于杭州西湖,得名于断桥荒藓合(唐代张佑)的佳句。每当冬末春初,积雪未消,春水刚生,拱桥倒映,把人带回到了许仙、 白娘子的年代,有一种苍凉的感觉。 特产提示: 西湖莼菜、西湖龙井茶、西湖藕粉、西湖绸伞 厘峰积雪 目的地:太湖 江苏吴县西南太湖洞庭东山的厘峰积雪景色迷人。每当下雪过后,青山就会银装素裹。与之辉映的洞庭西山也是赏雪的好去处。 特产提示:藏书羊肉、太湖三白、元宝鸡、莼菜、树参 悠闲风景 目的地:大别山 驾车在“大别山”,曾经创造过革命壮举的地方,翻山越岭,旅行中体验人生———无限风光在险峰!无论是“擎天一柱”的天 柱山,还是“雄壮神秘”的天堂寨都将大别山的“大气”展露无余。特别推荐天堂寨的“吊锅宴”,味美价廉。 特产提示:灵芝、天麻、木耳、核桃 银苍玉洱 目的地:云南大理 云南大理的洱海与西岸苍山的积雪交相辉映,在当地的风花雪月四景中,雪与月景最为引人入胜,素有银苍玉洱之美誉。 特产提示:大理茶叶、毡、大理草编、大理石工艺品、大理扎染、民族金银首饰 西山晴雪 目的地:北京 北京西山的西山晴雪是燕京八景之一。雪后天晴,最令人心旷神怡的是座座山峰白雪皑皑。 特产提示:冰花酥、冰花球、北京粽子、王致和臭豆、北京烤鸭、 “六必居”、水晶门 江天暮雪 目的地:湖南长沙 湖南长沙湘江中的橘子洲头暮雪景观为潇湘著名八景之一。暮雪之际,伫立洲头,眺望江面,心情自然会很不同。 特产提示:铜官陶器、湘绣、羽绒制品、石雕艺术品、毛尖茉莉花茶、浏阳花炮、浏阳豆豉、浏阳黑山羊、长沙糕点、麻辣子鸡 太白积雪 目的地:陕西太白山 陕西眉县城南的太白山是中原地区最高峰,伟大的唐代诗人李白曾作《登太白峰》一诗,就有太白积雪六月天的说法,是长安八景之一。 特产提示:洛南杏醋、丹凤葡萄酒、岭南核桃、镇安大板栗、商州柿子糖、商洛核桃、商洛冬青木烙花筷子、石泉酸辣子 银装素裹 目的地:信阳 河南信阳东南鸡公山的雪景名副其实的银装素裹。雪后,漫山的琼枝玉叶,晶莹剔透,令人神清气爽,辛劳尽忘。 特产提示:栾川木耳、信阳毛尖茶、灵宝大枣、封丘石榴、杜康酒、淮阳金针菜、黄河鲤鱼 尧山冬雪 目的地:广西桂林 广西桂林的尧山延伸十余里,为桂林诸山之冠,严冬季节,峰顶积雪,情趣盎然。 特产提示:桂林辣椒酱、桂林三花酒、桂林腐乳、桂林马蹄、沙田柚、罗汉果 玉山积雪 目的地:台湾 台湾的玉山为宝岛的最高峰。山上终年积雪,故以玉山称之。隆冬季节,一座座白雪皑皑的山峰,与苍翠的林木交相辉映,美不 胜收,不愧为台湾八景之一。 特产提示:海草地毯、美浓油纸伞、澎湖四室、白毫乌龙、冻顶乌龙
答案:会的
腋臭隔代遗传现象很多
大部分的人是在青春期症状还是表现明显起来。发病的根源就是青春期大汗腺生长旺盛,分泌物和汗水排出后,经过皮肤表层的细菌分解后产生的臭味。
少部分的人是后天形成因素,例如:精神紧张,身体肥胖,食用含激素类药物,拔腋毛和青春期体内激素水平,女性生育体内激素水平刺激汗腺生长旺盛而造成。
武帝一朝人才济济:卫青开疆扩土,霍去病克敌制胜,汲黯心忧社稷,张汤严刑峻法。唯有一人,难以定义:他满腹经纶却没有几句治国安邦之言,他放浪形骸又疾恶如仇;皇上对他百依百顺,群臣眼中他又无足轻重。他是谁?是旷世奇才还是跳梁小丑?是喜剧之王还是悲情智圣?
这位匪夷所思的人物就是东方朔。当时社会,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现代价值多元,倒是有一个词差可比拟:另类。
“另类”这词儿好。首先,它没有褒贬。我们要讲的是东方朔如何与众不同,为什么与众不同;至于他这样对不对,好不好,要不要模仿,就见仁见智了。其次,就字面看,“另类”就是“别一类”,既然“别一类”,我们就要跳出各种古典的或现代的条条框框去看他。
东方朔有什么本事将“另类”进行到底?
71 功名俸禄一担挑
第一,求职。
汉武帝喜欢“海选”。大家记不记得那个凿空西域的张骞?他就是借一次“海选”当上全权大使。“海选”,就是“不设门槛地选人才”。“海吹”自然就是“不着边际地吹大牛”。
汉武继位之后,于建元元年(前140)下诏,要求各地广泛推举贤良方正之士。这次“海选”活动,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衔鬻者以千数,盛况空前。而且一旦选中,待以不次之位,不拘辈分授于官职,待遇优厚。
果然,“海选”中汉武帝淘到两大宝贝。
第一个宝贝就是董仲舒。董仲舒是公羊派《春秋》的大师,他的《天人三策》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建成“天人合一”的“大一统”思想体系,才华横溢,思维缜密;并提出一系列治国方略。因此,董仲舒的入选是中规中矩,武帝对他是相见恨晚。
第二个宝贝就是东方朔。这次“海选”只比文章,不比才艺;还不是东方朔的最强项。但他依然能够在数以千计的谋位者中脱颖而出。
凭什么令当朝天子“一见倾心”?东方朔的办法是“海吹”。
且看东方朔怎么吹的吧——
草民东方朔,爹妈早逝,由哥嫂养大。十二岁读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已经够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兵法,也读了二十二万字。
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两米多)。眼睛亮得像珍珠,牙齿像贝壳一样整齐洁白,兼有孟贲(古代卫国勇士)之勇,庆忌(先秦以敏捷著称的人)之敏捷,鲍叔(齐国大夫,与管仲分财,自取其少者)之廉洁,尾生(先秦人名,与女友约于桥下,友人不至,河水上涨,尾生坚守不离,被淹死)之诚信。我是文武兼备,才貌双全,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
东方朔这番个人简历,《史记》评之为“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不过,他出奇制胜,先声夺人,汉武帝一下记住“东方朔”这三个字,并且大加赞叹(上伟之)。
如果说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一剂大补丸,利胆养心,东方朔的这篇文章就是一瓶辣椒酱,开胃醒脑。东方先生的另类自不待言:一是不谈治国,二是自我标榜。从头到尾,没有一句经纬之论。
但是,汉武帝愣是被东方朔深深吸引,视为奇才。不过,汉武帝非常有分寸;毕竟这只是“高自称誉”的小打小闹,没有提出任何治国之道。比起董仲舒,东方朔当然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上。汉武帝对董仲舒是连发三策,而对东方朔只给了一个待诏“公车”署(就是在“公车署”这个衙门里等待皇上的诏令,实际上就是一个下级顾问)的待遇。比起同年级的董仲舒、公孙弘,东方朔地位低,待遇差,平常也难得一见汉武帝(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
东方朔这第一次亮相,的确让人大跌眼镜。武帝一朝,言辞放肆的不止东方朔一人,汲黯也常常令武帝哭笑不得。但汲黯因为不会说话,才出言不逊;而东方朔这番海吹,引经据典,铺陈比喻,还基本在理,如果不是“王婆卖瓜”,也称得上一篇美文。他这是有意给集中阅卷、审美疲劳的汉武帝制造一次感官冲击。东方朔的“另类”透着一股诡诈之气!
第二,提职。
东方朔不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读书人,他的身上不仅充满诡诈之气,而且还有一股诙谐之风。
东方朔刚刚待诏“公车”时非常兴奋。可是,时间一长(久之),东方朔就犯嘀咕了。眼看董仲舒、公孙弘官居显赫,东方同学还是一个小小的“公车”待诏,无权无利,跟天庭里的弼马温一样,不过是个摆设,说晾就晾起来了。怎么办?难道也来一次“大闹天宫”?自找死路,不成。东方朔不管三七二十一,没有人提拔自己,就自己提拔自己!
东方朔思来想去,就从“弼马温”入手。他找来为皇帝喂马的侏儒,声色俱厉地对他们说:皇上说你们耕田没有力气,当官不能治理百姓,打仗又不勇敢,一点用处也没有,还白白消耗国家的粮食;准备把你们这些白吃白喝的人通通杀掉!
侏儒们吓得嚎啕大哭,求他出手相救。东方朔想了一想,说:假如皇上路过这里,你们就跪下来求饶,或许会有点作用。
过了一会儿,汉武帝从这儿路过,侏儒们齐刷刷、黑压压跪了一大片,哭哭啼啼,高呼“皇上饶命”。汉武帝莫名其妙。侏儒们说:东方朔说皇上要把我们这些人全杀了!汉武帝一听,知道是东方朔捣鬼,便质问他:你把侏儒们吓得半死,到底为什么?
东方朔理直气壮地说:那些侏儒们不过三尺,俸禄却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我身高九尺三,俸禄也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他们吃得肚皮都要撑破,我却饿得前心贴后背。如果陛下觉得我的口才还有用,就先让我吃饱饭。如果觉得我没用,请立即罢免,也好为长安节约点米。汉武帝一听,乐不可支,立即让东方朔从“公车”待诏转到金马门待诏,这样,东方朔收入提高了,和武帝接触的机会也明显多了。
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长安索米”的故事。
东方朔借侏儒和自己身高悬殊,却享受同等俸禄一事,恫吓侏儒,表达不满。这种对比极富喜剧性,东方朔一没要官,二没索地,只求填饱肚子;轻松诙谐,言语得当,因此惹得汉武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化解了对东方朔“恶搞”的不满。
至此以后,这个东方朔的胆子越来越大!前次自己一人“海吹”,这回更出位,找了一帮群众演员来讨米要待遇!难道他从来不会害怕,不知反省吗?也不是。东方朔也曾在文武百官面前深刻检讨。“东方式”的检讨是什么状况?
第三,检讨。
有一年伏日(三伏天的祭祀日),汉武帝下诏赏赐诸大臣鲜肉。大臣们早早来到宫中,一直等到太阳偏西,主持分肉的官员也不来。大家伙都在苦等。东方朔可没有那么好的涵养,拔出刀来就割肉。一边割一边说:不好意思了,今天热浪袭人,我先走一步!说着,把一大块肉揣在怀里,大摇大摆地走了。在场大臣目瞪口呆,眼睁睁看东方朔将肉席卷而去。
第二天上朝,主持分肉的官员将东方朔擅自割肉一事上奏给汉武帝。汉武帝便问:你为什么不等分肉官员来,就自己切下肉跑了?东方朔立即脱下帽子请罪。汉武帝佯装生气,板着脸说:先生起来吧,当众做个自我批评,朕就不治罪了。东方朔一听,张口就来:东方朔啊东方朔啊,不等皇上分赏,你擅自拿走赐物,真是无礼至极!拔剑割肉,多么壮观!只切了一小块,多么廉洁!一点不吃,全部带给老婆,真是爱妻模范!(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壹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
东方朔话音未落,汉武帝已经笑弯了腰。
汉武帝又赏了东方朔一石酒和一百斤肉,让他回家送给太太。
这哪里是自我批评啊?完全在自我吹嘘嘛!但是,武帝就吃他这一套。朝堂肃穆,百官惶恐,为博龙颜一悦:公孙弘曲意逢迎,张汤机关用尽;只有东方朔敢于摇舌鼓唇,恶搞作秀,在所不惜。因为他明白,讨得皇帝欢心,一切尽在掌中。
东方朔的搞笑天分可谓登峰造极。但东方朔最为后世津津乐道还是的他“智圣”形象。这就是下一个故事。
72 浪得知识换财富
第四,咨询。
东方朔奉旨顾问的故事首载于《史记•滑(gǔ,古)稽列传》中褚少孙的补传。原来,《史记》自流传以后,一直有人为其作补,其中,最有名的是褚少孙的补传。《史记》的《东方朔传》即为褚少孙所补。
据《史记》褚少孙补传记载:有一天,长安的建章宫跑出来一个怪物,外形很像麋鹿。消息传到宫中,惊动了汉武帝,也想见识一下这个不速之客,来自何方,缘何而来?武帝想起了东方朔,立即传旨叫东方先生来掌掌眼。
东方朔看过之后,胸有成竹地说:我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但是,您一定要赐我美酒、佳肴,让我饱餐一顿后才说。汉武帝立即同意。东方朔喝完酒,吃完饭,并没有马上回答,又对汉武帝说:有一块地方,有公田、鱼溏、蒲苇,加起来好几顷,请陛下把这块地方赏给我,我就回答您的问题。东方朔得寸进尺,汉武帝急火攻心。无可奈何,只好马上传旨:可以赏给你。(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梁饭大飱臣,臣乃言。诏曰:可。已飱,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诏曰:可。)东方朔酒足饭饱,又得了皇上赏赐,半生有靠,这才不紧不慢地说:这个东西叫“驺(zōu,邹)牙”。它满嘴的牙齿完全相同,排列得又像驺骑一样整齐,所以叫做“驺牙”。如果远方有人前来归降大汉,“驺牙”就会提前出现。
一年多后,匈奴浑邪王果然带领十万之众前来归降,汉武帝再次重赏东方朔。
本来,作为臣子,皇上有了旨意,应当立即奉旨,不得延误,否则就是抗旨。但东方朔恣肆妄为,我行我素,要吃要喝,要田要地,心满意足之后,方才侃侃而谈。
东方朔的确聪明过人,他的智慧和博学就是无所顾忌向皇上要待遇的资本。“智圣”的称誉看来绝不是浪得虚名。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出东方朔的现实和另类。他真正懂得什么叫皇帝,什么叫价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哪有这么温情脉脉?要酬劳、分地产,就是皇帝一句话。只有你能为皇帝办事,皇帝才能赏赐你;只有具有使用价值,你才能获取价值。
东方朔心安理得,用知识换财富,表现了他不屑儒家“谦谦君子”的独特个性。
另外,从头至尾,我们发现,东方朔最大的另类就是敢要。
遇到皇上请教,臣子一般都是毕恭毕敬,只有回答问题的份儿;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较劲儿、耍大牌?东方朔就敢!
东方朔为什么如此胆大妄为?
一是东方朔完全有把握回答皇上的疑问;
二是东方朔完全有能力在皇上发怒时,瞬间让其转怒为笑。
把握皇上的心理,不失时机地投其所好,为我所用,使东方朔在汉武帝的诸多臣子中别具一格,才智机敏明显高出一筹。但是论地位,他又似乎专职逗乐帝王,好比一“优”,无足轻重。
既然已经担着油滑不恭的虚名,东方朔更加无所顾忌,及时行乐。这位“爱妻模范”的婚姻观也惊世骇俗。
73 乐得避世在朝堂
第五,婚姻。
《史记》记载:取**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
东方朔娶妻有三条铁律:一是专娶京城长安的女人,二是专娶小美女(好女、**),三是一年一换。皇上赏给他的钱财,他全都用来打发旧美女,迎娶新美女。
群臣看不惯他这一套,都说东方朔是“狂人”。汉武帝说:假如东方朔没有这些毛病,你们谁能赶上他?(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
其实,封建社会的男人即使妻妾成群,旁人也不能说一句不是。厌倦了可以放在家里养着,没必要离婚。东方朔不同,他偏要放爱一条生路,看来这个“情场浪子”还是懂得怜香惜玉。
第六,获赏。
东方朔获得皇上赏赐的方式和别人大不相同。
皇上赐饭,有的大臣即使晚年退休在家,也是弯着腰、低着头,细嚼慢咽,毕恭毕敬,诚惶诚恐。
东方朔没有那么多规矩!当着皇帝的面,狼吞虎咽,不顾吃相。吃完之后,剩饭菜扔了可惜,东方朔就脱下衣服,把油乎乎的肉兜起来,拎着就走。所以,多数时间东方朔的衣服都是龌龊不堪,别人冷眼相看,他也满不在乎。(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有人以为打包是中国人向外国人学的;其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打包的人是东方朔。
皇上赏赐绢帛,东方朔如数照收,担揭而去,从不谦让。而皇上赏赐的这些绢帛,东方朔全都用来迎娶美女。
东方朔如此另类,却依然深得武帝喜爱,难免引来同僚们的嫉妒。对付嫉妒者,东方朔也有怪招。
第七,遭嫉。
一天,汉武帝在宫里玩,他把一只壁虎放在盆下让大臣们猜是何物,大臣们都猜不出来。东方朔说:说它是龙吧,它没有角;说它是蛇吧,却有脚;能在墙壁上爬,这不是壁虎,就是蜥蜴。皇上说:猜得好。赏了他十匹绢帛。接着让他再猜其他东西,结果东方朔是连连猜中,得了一大堆赏赐。
武帝另一个宠臣郭舍人不服气,大喊大叫:东方朔是蒙对的,不算猜中,我找个东西让他猜,他如果猜中了我情愿挨一百大板,他猜不中请皇上赏我绢帛。郭舍人在树上找了一个长有菌芝的树叶让东方朔猜,东方朔应声而答。汉武帝马上令人打郭舍人一百大板,郭舍人吃了哑巴亏。
东方朔见郭舍人挨打,只管袖手旁观,冷嘲热讽。
郭舍人还不服气,又出了个谜语,东方朔又猜了出来。众人慨叹,东方朔也不再张狂。
这次猜谜之后,众大臣对东方朔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汉武帝也十分高兴,提拔东方朔任常侍郎。
但是好景不长,一个另类得离了谱的事,让东方朔丢官卸职。
什么事呢?
一次,东方朔喝醉了酒,竟然在皇帝的朝堂上撒了一泡尿(先是,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这一次汉武帝真火了,下令把东方朔的官撤了,只留他待诏宦者署(劾不敬,有诏免为庶人,待诏宦者署)。
有人问东方朔:人们都认为你是个疯子,脑子有毛病,是这样吗?
东方朔说:我只是一个在朝廷中避世的人。古人到山中避世,我不同,我是避世在朝。(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
据《史记》记载,在一次酒宴上,东方朔即席作了一首歌: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意思是:
在世俗中随波逐流,
避世在皇宫之中,
宫中也能避世全身,
我何必非住深山草屋?
这首歌是东方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所以,明清以后的古诗选本把这首歌称作《据地歌》。
东方朔的“避世于朝廷间”,到了晋代王康琚《反招隐诗》,演绎成“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白居易在《中隐》诗中,又提出“中隐”的概念。这样,就有了“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说法。
依赖周围环境忘却世事,这是小隐;藏身市井之中,是中隐;隐身朝野之中,才是大隐。
从进入仕途,到与汉武帝相处,东方朔始终另类,原因在于他从未把朝堂看得很神圣,他不是怀着敬畏之心在朝堂上供职,而是把朝堂当作隐居之地,用一种调侃的方式,和至高无上的汉武帝相处。
既然朝堂是隐居之所,东方朔唯求无拘无束地生活,快快乐乐地生活,随心所欲地生活,实实在在地生活。
可汉武帝不是慈善家,凭什么一次一次容忍他的另类?
答案只有一个:快乐!
东方朔不是董仲舒,《天人三策》解答了那么多沉重问题;东方朔也不是汲黯,你不戴好帽子他都会挑你个不是;东方朔无论干什么都让汉武帝觉得开心!他写封求职信,汉武看了直乐;他自比侏儒,只为加薪;这样一个人,汉武帝干吗不要?汉武帝不仅需要建功立业的董仲舒、汲黯、卫青,也需要能让他整天快乐的东方朔。
虽然我们不能用已有的价值观去理解东方朔,但还是忍不住要问:东方朔真的“隐于朝”了吗?他的哪一句话不是把准了皇帝的脉才开口的?他一出场就挟带一股诡诈之气,岂是凭空而来?他那一泡便溺,何等蹊跷?如果说官场多“伪君子”,那么,东方朔更像一个“伪小人”。武帝是快乐了,可东方朔快乐吗?他满腹诗书,就甘心做一个跳梁小丑吗?他千辛万苦,入朝为官,难道只图衣食无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