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人脖子被卡住快窒息的时候,被人救了,这时候可以给他做人工呼吸吗?

在一个人脖子被卡住快窒息的时候,被人救了,这时候可以给他做人工呼吸吗?,第1张

主要采取的办法是取仰额抬颏法进行口对口吹气,仰额抬颏法的操作方法是,一手大鱼际置于患者的额头轻度下压,同时用这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子,另一只手的食指与中指挑起患者下颏。第三、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在人工吹气的时候,一定要将患者的嘴唇充分包住,避免有漏气现象,吹气的时候平稳吹气,每次吹完气以后要松开鼻子,让患者吐出气体再进行二次吹气,一般吹气为两次,然后要进行30次胸外按压,再进行两次吹气。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为失去反应的患者提供氧气的快速且有效的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口对口呼吸的具体步骤:

1 用仰头提颏法开放患者气道;

2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用放在前额的手);

3 正常吸一口气(不需深吸气),用嘴唇封住患者的口周,使其完全不漏气;

4 每次人工呼吸持续1秒,给与呼吸时,观察胸廓是否隆起(若没有观察到胸廓隆起,重新做仰头提颏);

5 给予第二次人工呼吸(吹起约1秒)观察胸廓是否隆起;

6 尝试两次后,若仍无法对患者进行通气,应迅速恢复胸外按压。

以后遇到窒息情况时

千万不要慌乱

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处理

避免让意外夺走生命。

1、手指掏出法:适用于口腔内气道阻塞。急救者用手指伸入口腔内将碎骨片、泥沙、水草、分泌物等掏出来。有条件时可用吸引器吸净口腔内血液,止血。如果伤员牙关紧闭,可用两示指从口角处伸入口腔内顶住上下牙齿,两拇指与示指交叉用力打开口腔,并延伸至上下齿之间,将伤员的口张开。若伤员有呕吐,在没有颈椎骨折的情况下,将伤员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肺而造成窒息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气道畅通呼吸平稳后,将舌牵出固定或使用口咽通气管、鼻咽导管放入口腔后固定,将伤员置于端坐前倾位、侧卧或俯卧位,便于咽喉部的引流。

2、托下颌角法:适用于颅脑损伤深昏迷或舌后坠者。急救时将伤员取仰卧位,急救者用双手同时托起伤员两下颌角,一面使其头后仰,一面将下颌骨前移。闻有呼吸异常声时,迅速用手指扳开上下颌,采用掏出法取出口腔内异物或分泌物,待呼吸畅通后改俯卧位。

3、膈下上腹部推压法(海姆立克法):此法是排除气道异物梗阻的首选方法。患者神志清醒时,采取站立或坐位,急救者站在伤病员背后,用双手臂从伤员腋下至胸前,一手握拳,将拇指关节朝向伤病员上腹部正中剑突下,另一手紧握此手,快速用力向上向内推压,连续4~6次。患者神志不清时,将患者平卧于地,急救者跪在伤员大腿一侧,或两腿分开跪在伤员大腿两侧,用一手掌根按于伤病员的上腹部正中剑突下,另一手直接放在这只手上,迅速向上向内用力推压4~6次。

拓展内容:

心肺复苏的方法:

1、判断意识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叫病人,观察有无反应。 

2、呼救帮助立即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并携带除颤仪。

3、判断心跳、呼吸掀开棉被,解开外衣,触摸颈动脉,同时观察胸廓起伏,判断心跳、呼吸情况。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并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4、胸外按压①准备:挪开床头桌,迅速使病人去枕平卧,胸部下垫按压板,垫脚凳。②胸外按压30次(17秒完成):A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剑突上两横指B手法:采用双手叠扣法,腕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压C深度:胸骨下陷≥5cmD频率:≥100次/分。

5、开放气道①清理呼吸道:将病人头侧向一方,用右手食指清理口腔内异物②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方法为仰面抬颏法、托颌法。常用仰面抬颏法,方法为抢救者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手掌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右手中指、食指剪刀式分开放在病人颏下并向上托起,使气道伸直,颈部损伤者禁用,以免损伤脊髓。 

6、人工呼吸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2次,采用“EC手法”,每6-8秒行人工呼吸1次,8-10次/分,每次呼吸约1秒,通气约05升,可见胸部起伏。 

7、持续心肺复苏持续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以此法周而复始进行,直至复苏。 

8、观察心肺复苏有效指征①观察心跳、呼吸:触摸颈动脉(10秒),观察呼吸情况。②观察意识:观察瞳孔变化、压眶反应、对光反射。③观察循环:观察颜面、口唇、甲床紫绀变化、末梢循坏改善情况,测量血压。④判断复苏成功:继续给予高级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又称现场急救或初期复苏处理,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主要目标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脏器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

基本救命术(BLS)技巧对患有内科急症患者言,至少需包括心肺复苏术及哈姆立克法;对遭受创伤之病患而言,至少需要有止血、固定、包扎、搬运的基本救治才能得到合宜的帮忙。 所以基本救命术包含有心肺复苏术(CPR)、基本创伤救命术(BTLS)和哈姆立克法等技术。

扩展资料

基础生命支持步骤:

1、评估和现场安全:

急救者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还好吗?”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如果没有呼吸或者没有正常呼吸(即只有喘息),立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BLS程序已被简化,已把“看、听和感觉”从程序中删除,实施这些步骤既不合理又很耗时间,基于这个原因,2010心肺复苏指南强调对无反应且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的成人,立即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并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2、启动紧急医疗服务:

(1)、如发现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急救者应启动EMS体系(拨打120),取来AED(如果有条件),对患者实施CPR,如需要时立即进行除颤。

(2)、如有多名急救者在现场,其中一名急救者按步骤进行CPR,另一名启动EMS体系(拨打120),取来AED(如果有条件)。

(3)、在救助淹溺或窒息性心脏骤停患者时,急救者应先进行5个周期(2min)的CPR,然后拨打120启动EMS系统。

3、脉搏检查:

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不再强调训练其检查脉搏,只要发现无反应的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就应按心搏骤停处理。

对于医务人员,一般以一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搏动触点在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沟内)。检查脉搏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10秒,如10秒内仍不能确定有无脉搏,应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4、胸外按压(circulation, C):

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

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min,下压深度至少为125px,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

对于儿童患者,用单手或双手于乳头连线水平按压胸骨,对于婴儿,用两手指于紧贴乳头连线下放水平按压胸骨。为了尽量减少因通气而中断胸外按压,对于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30:2。对于婴儿和儿童,双人CPR时可采用15:2的比率。

如双人或多人施救,应每2分钟或5个周期CPR(每个周期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更换按压者,并在5秒钟内完成转换,因为研究表明,在按压开始1~2分钟后,操作者按压的质量就开始下降(表现为频率和幅度以及胸壁复位情况均不理想)。

5、开放气道(airway,A):

有两种方法可以开放气道提供人工呼吸:仰头抬颏法和推举下颌法。后者仅在怀疑头部或颈部损伤时使用,因为此法可以减少颈部和脊椎的移动。

遵循以下步骤实施仰头抬颏:将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然后用手掌推动,使其头部后仰;将另一只手的手指置于颏骨附近的下颌下方;提起下颌,使颏骨上抬。注意在开放气道同时应该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异物或呕吐物,有假牙者应取出假牙。

6、人工呼吸(breathing,B):

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该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

如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可再次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给予第二次通气;过度通气(多次吹气或吹入气量过大)可能有害,应避免。

7、AED除颤:

室颤是成人心脏骤停的最初发生的较为常见而且是较容易治疗的心律。对于VF患者,如果能在意识丧失的3-5min内立即实施CPR及除颤,存活率是最高的。对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或在监护心律的住院患者,迅速除颤是治疗短时间VF的好方法。

-基础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346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