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姜维是谁?
姜维是谁?看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姜维,本名伯岳,天水蓟县人,汉族。三国时期,蜀汉赫赫有名,军衔都到了将军。他死后,被封为“明君”。姜维的背景会让很多人感到纠结,既是辅导员又是公务员。也是武将,善用兵。
江
姜维是蜀国军事家诸葛亮的徒弟,一生对蜀国贡献巨大。他原是魏国人,但当诸葛亮用越轨的手段遭到魏国怀疑时,他只好投降了蜀国。他从魏国加入蜀国后,与诸葛亮一起参加了四次北伐。诸葛亮死在途中后,沉着冷静,用计谋安排退路,使司马懿被诸葛亮的死吓退。独掌兵权后,决定北伐,完成前人未竟的事业,统一天下。他先后九次北伐。虽然胜多败少,却掏空了蜀国的国库。直到汉武帝刘投降,蜀国灭亡,命令他带兵投降时,他也假装投降,并利用钟会叛乱的机会复兴,从而表现出对蜀国的由衷感情。
有人认为诸葛亮重视姜维,不仅是因为姜维的文学策略有利于北伐,而且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姜维的生活比较节俭,正好对诸葛亮的胃口,因为诸葛亮一直认为自己应该节俭。从这些方面来说,诸葛亮看重姜维是很正常的。
历史长河中不朽的才子姜维。难忘的灵魂。
姜盾是怎么来的?
卫墩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东部的岳麓山山顶。地势相当高,可以俯瞰整个临洮县城及周边5公里。规模为南北长22米,东西宽14米,高10米,中间夯层厚014米。
姜维墩
姜维盾不是三国时期姜维建造的。蒋纬墩和另一个长约百米的码头建于秦汉时期,是秦汉时期的烽火台。后人将其修复使用,使其成为陇西县最高的_望塔。之所以叫姜维墩,是因为姜维北上伐魏时,多次走这条路线,故名。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国后期的一位将军,是诸葛亮衣钵的传人。但他出身武将,智谋终究不如诸葛亮。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于公元238年多次北伐,动摇了蜀国的根基。
但北伐期间,姜损失大,消耗少,蜀比魏轻。然而,这两个国家的实力是非常不同的。蜀国的消费虽然较轻,但也动摇了国家的根基。另一方面,魏可以支持这样一个长期的战争。姜维第十一次北伐失败后,整个蜀国也走到了尽头。
投降后,姜维假装投降了钟会,拥有了钟会,又让钟会造反,意图为蜀寻找机会,东山再起。但钟会谋反失败,被部下杀死,姜维自然逃不掉。即使在他死后,他还是被开膛破肚。一代名将死得很惨,连他的尸体也被魏国勒令不得下葬。只有忠心耿耿的部下偷偷取回衣服,埋在姜维的家乡,一个衣冠冢,那里埋葬着一代英雄。
姜屯田避祸典故
姜维在历史上有几个著名的典故,最著名的是“屯田避灾”。这个典故一直到现在都被很多历史学家所称道,也是很多普通人在闲暇之余开的一个玩笑。
姜避祸。
姜维避灾,说姜维在祁山与邓艾相持不下,略占上风。但因为宦官黄浩与想取代姜维的右将军严羽狼狈为奸,就进谗言罢免他。姜维被迫移兵,却不能求见。但是,他通过嬴政得知了真相。姜维一怒之下,想杀了黄皓,却被邢峥劝阻。应是在建议姜维带兵到半山腰屯田避祸,并列举了四个好处:一是可以为军队收割粮食;第二,他可以夺取陇右的大片土地和城市;第三,他可以让魏国的军队不敢对我们汉中做出过分的举动;最后,将军在外有兵权,没人敢暗算你,可以避祸。这才是护国安身之道。姜维非常感激嬴政。第二天,他召集人马,精心部署汉中的防御体系,率军北上安定田地。
通过姜维避灾的历史典故可以看出,要学会避灾自保,避免与敌人正面碰撞,防止自己得不偿失。这种策略有多种形式,在时间上可分为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在态度上可分为积极遏制和消极回避,在手段上可分为正当化和扭曲化。“去”或“不去”有时真的需要一些思考。如果该走的时候不走,不该走的时候又走,那就麻烦了。
姜维,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就政治家的操守而言,可以算是三国时期政治家中当之无愧的英雄。总结他的一生,他“恪尽职守,超越极致”
蜀国第四代统治者姜维简介
姜维,生于公元202年,卒于公元264年,享年62岁。姜子博岳,天水蓟县人,幼时随母生活。父亲姜炯战死后,姜维被郡主任命为中郎将。后期是蜀国有名的大将,受到大将的崇拜,在蜀国地位很高。
姜维剧照
姜维本是魏国大将,但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魏国怀疑不忠,不得不投靠蜀。他深受诸葛亮器重,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诸葛亮死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后来由于费贤等人的怀疑,军权被削弱,但费贤死后,姜维可谓独揽军权。
诸葛亮死后,姜维仍然率领蜀军北伐曹魏,两胜四胜,几次失利,但总的来说是胜多负少。但是,蜀国有人反对姜维北伐。毕竟诸葛亮死后,蜀国开始走下坡路,战争消耗国力,蜀国只会越来越弱。
后来,当姜维遭到伏击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刘禅投降了。姜维不甘心。他假意向魏国大将钟会投降,希望与钟会反目,通过反叛魏国赢得蜀国的生机。但钟会谋反失败,被部下杀死,而姜维见大势已去,拔剑自杀。
姜维神勇,足智多谋,但当时蜀国已经很弱了,暂时的假投降并没有改变什么。魏在马庄势力强大,即使蜀能暂时阻止,也只是强弩之末,结局不会改变,所以姜知道,钟会造反,会失败,蜀是没有机会的。
后人是如何评价姜维的?
历史总是会触动一些好奇者的心。人们想弄清楚,想知道那些日子里发生了什么,想知道真相是怎样的
江
姜维,男,评价很高。有些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仅次于诸葛亮。他文武双全,谋略不逊于主公。历史永远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没有人会得到所有的掌声和谩骂,众说纷纭的姜维也是如此。赞赏和批评总是能听到的。
很少有人意识到,在姜易死前,姜维受到了多大的控制;那些年,他在朝鲜是怎么被黄浩等人打压的?这是很多人很少提到的:诸葛亮北伐也有平衡钟书派和荆州派关系的目的;姜维是陇西首领,内部与蜀汉关系更为复杂。其实除了黄浩,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就是针对他的。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诸葛瞻和姜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所以,姜维其实是一个夹在夹缝中的人:他才华横溢,个人道德无可挑剔,但落到他手里的却是诸葛亮无法扭转的大局面,以及内心不断的斗争。但最终,蜀汉没有死在他的手里。即使面对魏的军队,他也在一堆中间,被邓艾的层层包围挡住了。他还是完美的杀了桥,躲过诸葛绪,回到剑阁,守住了钟,彻底破坏了魏的大部分西征计划。最终蜀汉死在了传说中的邓艾偷渡上,但直到成都被逼,钟会在剑阁,姜维也不能动。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这句名言所说,姜维在每个人眼里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涉及到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姜维在三国乱世人才辈出的年代,用他的一生写下了一首壮丽的诗篇。
姜维和赵云一战谁输了?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学者。他单枪匹马所向披靡。是刘备的忠臣。姜维投降蜀时,与赵云有一战。对于这场战争的成败,众说纷纭。
赵云
有一种说法是赵云战败,因为在战争中,赵云一脸惊恐的表情,回来后还夸奖姜维。从这些可以看出,姜维的实力超出了赵云的想象,这也是他感到惊讶甚至困惑的原因。所以从这些来看,赵云是被打败了。
但另一种说法是赵云赢了。我很惊讶,因为我误判了姜维的实力。我以为姜维只能走几个回合,没想到姜维跟他对峙,丝毫没有失败的迹象。至于欣赏,则是因为赵云已经很久没有遇到对手了,所以很惊讶姜维能挡住他这么久的攻势,进而欣赏姜维。
这方面的证据是,姜维投降蜀后,在战略上以诸葛亮为师。诸葛亮把一生所学传授给姜维,自己却在武学上追随赵云。赵赵的枪是姜维传下来的,所以赵的武力应该比姜维强。
当然又一波人反对。他们认为赵云其实算不上什么名将,充其量也就是个勇猛的侍卫,根本没办法和指挥三军的姜维相比。但我个人认为,即使赵云不是三军统帅,但在能力至上的乱世,赵云能在蜀军中德高望重,甚至还有刘备等人的支持,个人能力肯定是分不开的。
赵云和姜维只是发展路线不同而已。如果是单挑的话,姜维应该是被赵云打败的。
诸葛亮选姜维为接班人,是一生中最错误的计谋?_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三国鼎立之时,后期的蜀国风雨飘摇,丞相诸葛亮为国事鞠躬尽瘁,终于还是抱憾而终,于是将重担托付给了一干重臣,而姜维就是其中一个。谁料其他几个重臣相继离世后,大权落在了姜维身上,最后因为姜维犯的错误,蜀国灭亡了。有人说姜维是误国的罪人,还有人说诸葛亮这个接班人选错了。
姜维这个人确实有才干,个人能力在后期也确实很突出,不过他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将帅之才,若说让他做辅佐朝政的决策性人物,确实还差一些。诸葛亮选了这么一个人做自己的接班人,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说起来,最初姜维投奔诸葛亮,也纯属机缘巧合。228年,诸葛亮为了牵制魏军,派出赵云去占据了箕谷,作出一副要从褒斜道发兵的样子,让魏军以为他们会进攻d。曹睿果然疑心,派出曹真率领军队在d周围防守。诸葛亮趁这个机会率领主力军队进攻祁山,蜀军士气高涨天水等三个郡背叛了魏国,投奔到了蜀国。刚好那时姜维在天水任职,听说了三郡背叛的事便赶紧赶往上,谁料遭到了郭淮等人猜疑,不肯放他入城,又赶回翼县还是被关在城外不让进入,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去投奔了诸葛亮。
他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蜀国最后灭亡都说是因为他!且说诸葛亮见到了姜维,简直欣喜若狂,在给蒋琬写的信里也对他各种夸奖:姜维通晓天下大势,思虑缜密,马良等人都不如他。他对军事上的事很敏感,又有胆有谋,并且还心怀汉室天下,好好栽培一下,日后定成大器。
就是那一年,诸葛亮加封了姜维为奉义将军,他自己天资聪颖,加上诸葛亮悉心栽培,没过多久就升到了征西大将军的位置。
蜀军退出五丈原之后,诸葛亮病骨支离,于是做了一些安排,政事由蒋琬、费t、董允三人负责,军事上的事情全权交给了姜维。刚开始有政事上的三个大臣规劝着,姜维即便一直想举兵北伐,也被压了下来,可当其余三位相继离世之后,他成了名正言顺的蜀国第一权臣。
经历了多年的磨练,姜维的阅历经验增加不少,说起来,他确实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将军,可换一个高度就不一样了。政治方面的几位大臣陨落后,这些权力也伴随着压力落到了姜维身上。作为这么一个核心人物,国家的顶梁柱,脑子里光想着打仗是万万不行的,政治斗争必不可少。于是乎,遇到魏国主将郭淮等对政治游刃有余的对手,他是半丝便宜没占到,甚至可以说是一直处于下风。
他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蜀国最后灭亡都说是因为他!缺乏政治斗争的头脑也就罢了,顶多也就导致政治上毫无建树,然而致命的还是他对北伐的乐此不疲和执拗。费t生前便劝过他要打消北伐的念头,好好地经营蜀国,并告诫他说,咱们都不如丞相,他六出祁山都失败了,我们又怎么会成功呢!就连被说成不是大将之才的廖化也尽力劝他一味北伐只能劳民伤财云云,说白了两个同僚的意思很清楚,咱现在实力那么弱,能守住家底就已经很好了。可执着的姜维一意孤行,誓死要将北伐进行到底,然后前后共发起了九次北伐,基本上是胜多负少,寥寥几次胜利,也并没有得到胜利的果实,连半点目的都没达到,完全就是得不偿失。
后来姜维还废除了传统的分营防守制度,将所有兵力集中在一起,专门驻守在汉寿和乐城两处,而这个措施,等同于直接抛弃了重中之重的汉中。魏军看准时机,一举攻入汉中,蜀国灭亡,就此结束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他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蜀国最后灭亡都说是因为他!蜀国灭亡之后,也许姜维有过悔恨,有过内疚,然后他不顾荣辱,假装向魏军投降,得以生存下来。之后还各处奔走,寻求重新复兴蜀国的机会和办法。然而自古以来亡了的国家哪有复兴的先例,即便有,那也掀不起太大的浪花。
准确说来,也不算是诸葛亮用错了人,许是他知道姜维只可作为将相之才,所以才把军事大权交给他,要不然怎么临死前给刘禅推举的丞相人选没有姜维呢?只能是,历史的演变没有规则可循,聪明如孔明,也未曾料到最后蜀国的大权会完全落到姜维手里,即便料到了,那他又能如何,人才凋蔽的蜀国,还有谁人可堪重用。其实也许孔明早就料到了吧,无论把江山托付给谁,最终都难逃灭亡的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三国时代,蜀汉的将领姜维是蜀汉末期军事上的顶梁柱。他在执掌蜀汉军权之后,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矢志恢复汉室,北伐中原。虽然他多次北伐,未得寸土,但是大家对他的精神还是赞赏有加。直到他投降之后,还是想方设法的要恢复蜀汉江山,最终为蜀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可是,在姜维的身上,一直有着不同的声音,这个人是个备受争议的人。大家虽然对他的志向、品行都很赞赏,但是对他的能力、行动却多有微词。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是这样评价姜维的: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於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这个评价明明是对姜维个人的极其严厉的批评,那么,这个评价是怎样产生的呢?
一、继承诸葛亮衣钵的姜维。
姜维字伯约,本来是曹魏控制区天水郡人。他是个孤儿,父亲很早就战死在沙场。姜维和母亲相依为命,还折节向学,史书记载他对儒家郑玄的学说很有研究。长大后,因为父亲的功绩,他担任了中郎的官职,还参知本郡的军事。
谁知道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姜维被太守怀疑胸怀异心,被各处闭门不纳。姜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投奔了诸葛亮,并和诸葛亮一起撤回汉中,开始了自己在蜀汉任职的生涯。
诸葛亮对姜维的到来是很高兴的。他不但对别人夸奖姜维的长处,还有意识的培养姜维。诸葛亮汲取了马谡的教训,让姜维从带兵打仗开始学起。当时,诸葛亮的手下蜀军也就十二三万人,他就拨给了姜维五六千人,还是最精锐的中虎步兵。在教导姜维学习成就后,还派他去觐见刘禅。
诸葛亮亲自教导姜维,将自己的衣钵倾囊相授。在诸葛亮的培养下,姜维的能力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到诸葛亮去世的时候,姜维的能力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在五丈原撤军的时候,诸葛亮命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大家便发。这实际上把大军断后的任务交给了姜维。
姜维果然不负诸葛亮的使命。在魏延先撤走,不顾大军断后任务的情况下,姜维承担起了断后的任务。当司马懿逼近的时候,姜维做出进攻的姿态,吓退了司马懿。这一切都显示出姜维临危不惧的能力。于是,在返回成都后,姜维被蜀汉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
二、矢志北伐的姜维。
作为诸葛亮的学生,姜维一刻都没有忘记诸葛亮的遗愿。诸葛亮评价姜维其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姜维也当然不会浑浑噩噩的混过此生。
在诸葛亮死后,姜维就开始试探性的对曹魏进行袭扰。但是,继承诸葛亮职位的蒋琬、费祎都以修生养息为国策,不主张对曹魏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尤其的费祎,他对姜维说,“我们的才能都远不如诸葛亮,可连诸葛亮都没有能北定中原,何况我们呢!我们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至于谁建功立业,还是等待将来有能力的人。不要为了图侥幸成功而把胜负孤注一掷。这样,如果不能如愿,就会追悔莫及。”
在费祎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是费祎谨守着诸葛亮修生养息的遗策,二是对姜维的能力抱有质疑。因此,费祎不让姜维带领太多的人马,人数最多也不超过一万人。
直到延熙十六年,费祎遇刺后,接管了军权的姜维才有了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他对曹魏发动了多次进攻。在这些攻伐中,姜维既取得过大胜,也曾被打得大败。虽说胜多败少,可是到了后期,面对曹魏名将邓艾的防守,已经是一次不胜。在明眼人的眼中,已经看出,姜维的北伐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希望了。
在姜维北伐的过程中,反对他的声音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这是因为,大家对姜维的能力抱有疑虑。大家普遍认为,姜维的能力根本就不足以完成他的目标。因此,在姜维的屡次攻伐无功的情况下,对他的非议更是喧嚣尘上。
而当时的蜀汉政局也在慢慢变坏。在正直的老臣逐渐凋零的情况下,失去制约的刘禅开始宠幸奸佞小人。他手下的宦官黄皓慢慢把持了政局,姜维也和黄皓发生了矛盾。
在当时,以诸葛瞻为首的一批人,认为蜀汉的症结在于内有黄皓乱政,外有姜维黩武。这造成了东吴使者说的现象,“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不闻正言是因为黄皓乱政,而民皆菜色,是因为姜维黩武。因此,诸葛瞻等人想要内斩黄皓,外制姜维。
而黄皓也想趁机夺取姜维的权力,他甚至连接替姜维的人选都找好了,依附他的右大将军阎宇。姜维知道后,向刘禅进谏,要杀黄皓。但出乎姜维的意料,刘禅不但拒绝了姜维的建议,还把这件事泄露给了黄皓。姜维心生惧怕,为了避祸,他率领军队到沓中屯田。
三、给蜀汉带来灾难部署的姜维。
姜维多次北伐无功,消耗了蜀汉的大量人力、物力,使得蜀汉的国力衰弱。这虽然对蜀汉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还不至于让蜀汉灭亡。可是,姜维在曹魏灭蜀前后的一系列行动,却把蜀汉带进了灭亡的深渊。
首先,姜维改变了汉中的防御方针,改变了汉中的防御体系。
从魏延镇守汉中之后,就为汉中的防御制订了一个符合自己能力和当地地形的防御方针。那就是,如果敌人强大,就拒敌于国门之外,如果敌人兵力小,就放敌深入,全部歼灭。为此,魏延在汉中修建了一个完善的防御体系。
在魏延死后,后来镇守汉中的将军没有魏延的能力,不能有效的歼灭敌人。于是他们就秉承魏延的方针,御敌于国门之外。在兴势之战中,汉中的防御体系经受住了实战的考验。在曹魏的优势兵力的进攻下,蜀军凭借险要的地形和预先准备好的防御城寨,层层设防。蜀军终于将魏军堵在崇山峻岭之间,最终魏军只得撤军而归。
到了姜维时期,姜维完全改变了汉中的防御体系。史书记载说:
(姜)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臣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于是蜀汉采取姜维的意见,完全改变了汉中的防御方针和防御体系。“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於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现在我们看来,正是姜维的这个决定,给蜀汉带来了灭顶之灾。如果他不改变汉中的防御体系,那么有山险加强的蜀军,就能以少数兵力抵御钟会的进攻。这样,姜维的蜀军主力就可以机动作战。即使后来邓艾偷渡阴平,姜维也能够转用兵力消灭他。这样,蜀汉就不会那么轻易灭亡了。
第二,擅自放弃自己的指挥位置,将主力带往绝地。
姜维在曹魏灭蜀之战前,虽然改变了汉中的防御方针,但是,如果指挥得当,还是可以取得相当的战果的。在当年,魏延就曾经说过,如果曹魏的偏将率领十万人马来攻打汉中,就全部消灭它。用的战略就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略。
可是,姜维没有魏延的能力,他还想建立魏延所说的功业。那么,他就必须有一支机动的兵力作为汉中的预备队才行。可是,由于姜维为了避祸,却把这支最重要的力量带往沓中屯田避祸。这就彻底决定了姜维汉中防御战略的破产。
而且姜维不但带走了蜀汉的主力,还放弃了自己的职责。他当时身负大将军的职务,就要担负起大将军的职责。可是姜维一跑了之,将所有的一切都丢下不管。到得知曹魏已经有伐蜀的意图时,只是上个表章了事。自己不做准备,也不管后方的事物。结果在曹魏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手忙脚乱,丧失了先机。
第三,忽视阴平小道,铸成最后的大错。
等到曹魏灭蜀之战开始后,姜维所做一切的恶果都浮现了出来。姜维在西线,他和他的蜀军主力被邓艾和诸葛绪绊在沓中。如果不是曹魏军中有个愚蠢的将领诸葛绪,姜维连阴平桥头都过不去,很可能在一开始就全军覆没在西线了。
而东线,由于姜维擅自修改汉中的防御体系,并且带走了蜀军的主力,又放弃了自己的指挥责任,造成了汉中蜀军兵力的空虚。这使得魏军轻易的通过山险,直入汉中。在占领关口后,钟会长驱直入,一举打穿了姜维编织的包围网的网底。
姜维在这个时候已经乱了章法,他只得听从廖化的建议,抢占剑阁,才得以暂时阻止了钟会的进军。可是,姜维顾了东又忘了西,他忽视了阴平小道的重要性。他以为有阴平天险,邓艾绝不敢偷渡。兵法云,“地无兵不险,兵无地不强”。没兵防守的天险不是真正的天险,无人防守的阴平小道也无法阻止敌人的前进。
结果邓艾趁蜀军西线空虚,偷渡阴平小道,一举拿下江油。随后在绵竹之战击败诸葛瞻率领的蜀军最后的抵抗,直抵成都,迫降了刘禅,蜀汉灭亡。
四、结语。
如果我们回头审视那段蜀汉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姜维的所作所为,对蜀汉的灭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正是姜维的错误,才造成了蜀汉的灭亡。这是很多蜀汉的臣子对他不满的主要原因。
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一心匡扶汉室,进行北伐。可是,我们看姜维的北伐,没有战略战术,只是为了北伐而北伐。姜维在各方面都不占优的情况下,穷兵黩武,虚耗国力。在当时,针对姜维的这种情况,谯周就写了《仇国论》来劝谏他。可是,姜维并没有接受他人的意见。最后,蜀国国力消耗殆尽,处于亡国的边缘。
而在对抗曹魏灭蜀的战役中,姜维更是处置失措,漏洞百出。他先是好大喜功,不顾自己的能力和蜀魏的实力差距,改变了汉中的防御体系,开门揖盗。后又因为和刘禅、黄皓的矛盾,主动放弃指挥,率领蜀军主力躲到不重要的地方沓中屯田避祸。
在魏军马上就要进攻的时候,姜维还雷打不动,不赶快紧急处置,光是写封奏表报告情况就不管不问。结果在曹魏进攻时,姜维被绊住在沓中,钟会势如破竹取了汉中,造成了不可弥补的错失。
最终,姜维虽然在剑阁挡住了钟会的进攻,可是他忽视了西线的阴平小道。连当年诸葛亮留下的营寨都被他废弃了。这使得邓艾得以偷渡阴平,灭亡了蜀汉。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姜维的所作所为,才给蜀汉带来了灭顶之灾。如果没有姜维的穷兵黩武,倒行逆施,蜀汉还可能会多存活几年,姜维就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可是,这也没有办法,在蜀汉末期人才凋零的情况下,粗有文武的姜维也成为了蜀汉的佼佼者。这样,蜀汉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名著《三国演义》中,姜维是在诸葛亮使用计谋之下,才无奈归降了蜀汉,然而按照正史记载,姜维归降的确是因为不得已,但与诸葛亮没什么直接的关系。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祁山北伐,天水太守外出巡视,姜维与梁绪等人一同随行。后太守听闻蜀汉大军即将抵达的消息,各地纷纷响应,莫名怀疑姜维等怀有二心准备降蜀,所以连夜逃往上邽。姜维等人察觉之时已晚,追赶不及,待追到上邽,城门紧闭拒开,姜维于是折返冀县,但同样也吃了闭门羹,走投无路之下,姜维前往诸葛亮处。而恰逢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带着西县千户和姜维等收兵返回。
《魏略》记载:天水太守马遵带着姜维等人,随雍州刺史郭淮,从西县到洛门巡视,听闻诸葛亮至祁山,郭淮对马遵道:“来者不善。”所以向东赶往上邽,而马遵想到自己治理下的天水郡治所冀县也在西边,怕冀县响应蜀汉大军,所以也想着跟郭淮一起去上邽。
姜维劝说马遵返回冀县镇守,却被马遵斥责,称其乃是乱臣贼子,随即自顾自走了,没办法之下,姜维折返冀县,却还真的被城中百姓推举,去见了诸葛亮,最终赶鸭子上架,姜维莫名其妙成为了蜀汉的人。
姜维
不论哪个版本,大致的原因都是因为天水太守马遵觉得姜维有反意,所以最终迫走了姜维,但马遵到底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其实姜维被天水太守马遵猜忌,主要他有个习惯,就是“阴养死士”。傅玄在《傅子》中记载:“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
通常来说,阴养死士自然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比如后来的司马懿也喜欢阴养死士,其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大权,而姜维的目标没那么大,他阴养死士主要就是为了成就其将来的功名,只不过阴养死士这种事情,不为人知或者显赫势盛之人也就算了,但姜维当时在天水只不过是个参军而已,竟然不惜成本阴养死士,这就很让人怀疑了。
天水太守马遵,一早得知了姜维在背地里养了很多的死士,怀疑其有不臣之心,但马遵并没敢发作,毕竟保命要紧,把姜维给逼急了就完了。
马遵
之后恰逢诸葛亮北伐,马遵就觉得姜维是想要归降蜀汉,虽然这个想法没有任何真凭实据,都是马遵自己想出来的,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最终就上演了姜维被自家拒之门外,无奈之下莫名其妙投向了蜀汉的一幕。
姜维归蜀,扶摇直上九万里
姜维一脸懵地成为蜀汉之臣以后,最初被诸葛亮安排做了仓曹掾,主张粮草之类的时期,毕竟是魏国来的降将,到底靠不靠谱诸葛亮还是要细致考察一番才能做出决定,看能否重用,但很快的,诸葛亮就做出了决定。
《三国志·姜维传》有这么一段诸葛亮对于姜维的评价:“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诸葛亮的意思非常明白:第一,姜维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才华出众,尤其是在兵家事务之上;第二,姜维是个忠臣,心中仍有汉室的天下;第三,姜维能够担当大任。
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诸葛亮看人的眼光也的确是非常准,再者,诸葛亮对于当时才27岁的姜维如此赏识,也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当年,自己也是在27岁的时候被刘备请出了隆中共谋天下。
诸葛亮
姜维与诸葛亮很像,他们在本质上依旧属于“士”,这些人从先秦时代开始就与众不同,心中怀有真正的理想抱负。而且诸葛亮对姜维,正如当年刘备对诸葛亮,都有知遇之恩,当时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已故,诸葛瞻才一岁,诸葛亮的身边并没有能够奉养继承其衣钵的后辈,而对诸葛亮来说,姜维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在姜维身上,诸葛亮倾注了半生心血。
不论如何,不管是因为诸葛亮,还是因为蜀汉,姜维归蜀之后,确实“生为蜀臣,死为蜀魂”,在诸葛亮病故之后,姜维在蜀国日益崛起,在费祎被刺杀之后,蜀国上下姜维已称砥柱。
姜维的后半生大多数时间里,都继承着诸葛亮的遗志,不断兴兵北伐,即便是蜀汉被魏国所灭之后,姜维诈降,依旧想着如何光复汉室,可见其忠。
姜维为何对蜀汉死心塌地,乃至攻伐旧主
首先,诸葛亮的伯乐之恩,士为知己者死
姜维乃是魏国的降将,通常这样的人越是有能力,就越会受到猜忌与防范,但姜维在蜀受到的待遇恰恰相反,诸葛亮将其视作自己的接班人加以培养,对其极其欣赏重用。
在古代,知遇之恩极重,尤其是像诸葛亮与姜维这般的“士”,诸葛亮对刘备尽忠,姜维对诸葛亮尽忠,他们都是在对汉室尽忠,对自己的伯乐报效,这可能是很多现代人无法理解的。
其次,姜维在蜀汉的确更加有前途
姜维
姜维在魏时,虽然能力突出,但并没有受到重视,朝堂之上依旧是门阀士族们的天下,而且当时的魏国虽然强大,但身处魏国有一种不言而喻的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之感,三足鼎立之下最弱小的蜀汉,却充满生机与活力。
何况,仅仅是一点流言蜚语,姜维在魏国就已经被弄得走投无路,其就算是留在魏国也没什么前途,蜀国能给姜维的,远非曹魏可比,姜维在蜀位极人臣,进入蜀汉的核心领域,在魏,恐怕再怎么样,也就是个戍边的小吏。
最后,魏国也不能算是姜维的母国
姜维的师傅郑玄乃是儒学大师,从小开始,姜维的心里就有很强的正统思想,且姜维成长的时代里,汉室虽然日薄西山但依旧存在,他大多数时间身份都是汉朝之人,而不是曹魏,对于姜维来说,曹魏篡汉在其心中到底是一件怎样的事情还另说。
相较之下,刘备打着的是匡扶汉室的名义,且其本身也是汉室后裔,就算中间掺水那也算是名正言顺,姜维对蜀汉尽忠,似乎要更加合理。
姜维九伐中原,让他逆天胜利的背后是有很多人去帮他的。姜维这个人呢,他也是在三国之中非常有名的一个人。当时,诸葛亮也是非常重要的责任,然后本来想培养他为称为后人,但是没想到最后选择的是另一个人,当时他九伐中原呢,胜利也不是说他一个人就可以成功的,还是有很多人的。
在当时,姜维多次去进行北伐战争,这从侧面也增加了蜀国人民的负担,让人们身上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的雪上加霜。就像魏吴用兵要增加国内人民负担是是一样的道理。当时有了先帝的遗愿,刘备希望国家能够是强大的,希望在自己死后也依旧真的强大。诸葛亮继位以后,就开始了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工作精神。不断的进行管理国家,对于姜维这个人才也是非常的支持,所以姜维对于九次打仗也是有了国家的支持。
蜀国地理位置条件是非常的优越得。不管是从人口总数量还是国家总面积上来说,与曹吴相比蜀国都不占优势。而蜀国之所以能可以数次北伐的原因是因为,物质基础还是比较丰厚的。但是这些丰厚的物质都是来自人们的压榨,造成人们的生活过得比较的凄惨。人们这样可能不是特别的乐意。
其实姜维的这一生,还是有很多的悲剧。当时的他为了生存投靠了蜀国,就是因为被上司老是疑心他,他受不了了;他虽然成为诸葛亮唯一的学生,却是在诸葛亮去世的前几年,觉得现在认识姜维真的晚了,就很后悔。后来姜维虽然成为蜀国的第一大将,却因为自己是个别的国家投降的一个将军,所以受到很多人的排挤,在朝廷中也没有人帮他,也是特别可怜的。
姜维父亲早年死于羌、戎的叛乱中,与母亲相依为命,姜维喜欢汉朝学者郑玄的学说,时常结交一些豪杰,心中有大志。最初为曹魏将领,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祁山,当时姜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正与天水太守马遵同行,马遵听到汉军将至且诸县皆响应汉军,怀疑姜维等人皆有异心,遂弃姜维等人自行逃走,姜维等人察觉马遵已逃走,想回去,但城门已关闭,想回去冀城也被拒于门外,在情势所逼下投降蜀汉(《三国演义》记述姜维曾用计使诸葛亮北伐受挫,然后诸葛亮用计收降姜维)。姜维投降蜀汉后,年仅27岁就封侯拜将,官拜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诸葛亮对姜维评价很高,曾说:‘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我观察他的才能,李邵、马良都比不上他,为凉州的上选人才。’又说:‘姜维不但在军事上很有见解,而且为人勇敢大胆,深明义理,深解兵法。更为可贵的是此人心存汉室,我打算让他一边操练中虎步兵五六千人,一边将我平生所学的军事知识传授给他,然后就带他进宫去觐见天子,请天子予以重用。’。234年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后,蜀汉后主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238年,随诸葛亮的后继者蒋琬(时为大将军)迁往汉中。蒋琬不久升为大司马,便以姜维为司马。243年升为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247年升卫将军,与费祎共同行使尚书的职权,当年并平定汶山平康蛮人的反叛,以及在陇西、南安、金城界和魏国将军郭淮、夏侯霸交战。249年,刘禅授姜维假节,姜维出兵西平,没有什么重大战果就撤兵。费祎还健在的时候,和姜维的战略相左,主张主动攻击的姜维每次出兵,费祎只给他一万人的军队,所以没有重大失误(相比后来)。
姜维原本是魏国将领,但是到了蜀国以后却变的如此忠心,也是让很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姜维一个半路投诚的人还要如此表忠心呢原因就是诸葛亮彻底征服了姜维。姜维并不是主动归入诸葛亮麾下,而是诸葛亮想了很多办法才把姜维得到手,可见诸葛亮也是对姜维非常欣赏。后来也证明诸葛亮没看错人,姜维的确值得诸葛亮如此对待。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耀武扬威”,就和姜维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发生在诸葛亮“一出祁山”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姜维和夏侯楙。原文如下:
正行之间,逢数人奔走。楙问之,答曰:“我等是冀县百姓;今被姜维献了城池,归降诸葛亮,蜀将魏延纵火劫财,我等因此弃家奔走,投上邽去也。”楙又问曰:“今守天水城是谁”土人曰:“天水城中乃马太守也。”楙闻之,纵马望天水而行。又见百姓携男抱女远来,所说皆同。楙至天水城下叫门,城上人认得是夏侯楙,慌忙开门迎接。马遵惊拜问之。楙细言姜维之事;又将百姓所言说了。遵叹曰:“不想姜维反投蜀矣!”
正踌躇间,时已初更,蜀兵又来攻城。火光中见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大叫曰:“请夏侯都督答话!”夏侯楙与马遵等皆到城上,见姜维耀武扬威大叫曰:“我为都督而降,都督何背前言”楙曰:“汝受魏恩,何故降蜀有何前言耶”维应曰:“汝写书教我降蜀,何出此言汝要脱身,却将我陷了我今降蜀,加为上将,安有还魏之理”言讫,驱兵打城,至晓方退。原来夜间妆姜维者,乃孔明之计,令部卒形貌相似者,假扮姜维攻城,因火光之中,不辨真伪。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为了招降姜维,诸葛亮故意释放了夏侯楙,并在其返回天水的路上布置了众多细作,谎称姜维已经归顺北伐大军。等夏侯楙回到天水后,又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太守马遵。随后,诸葛亮又让长相与姜维相似的部卒假扮成姜维进攻天水。等后来姜维来到天水城下时,马遵等人认定姜维已经投敌。此时的姜维走投无路,只好投降了诸葛亮。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假扮姜维的北伐大军部卒在天水城下的举止,叫做“耀武扬威”,意为炫耀武力,显示威风。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中的“你这般耀武扬威待怎么!”
姜维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重要角色,也是小说后半部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为了招降姜维,诸葛亮可谓想尽了办法,最终才将姜维招致麾下。作者在小说第九十三回还特意借诸葛亮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由此来突出姜维对于诸葛亮的重要性。
不过,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姜维投降诸葛亮并没有这么复杂,也不是诸葛亮想方设法才让姜维归顺的。姜维之所以投降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意外事件,其关键人物是曹魏天水太守马遵。据《三国志•姜维传》载:“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为何马遵对于姜维会如此的不信任呢答案出现在《三国志•姜维传》注引《魏略》当中。按照《魏略》的记载,马遵对于姜维及冀县的士民都不放心,担心他们会响应诸葛亮而背叛自己,因此,当诸葛亮发动北伐之战后,马遵便立刻与雍州刺史郭淮前往上邽,而将姜维和其他冀县官吏弃之不顾,此举迅速激起了冀县士民的愤怒。士民们推举姜维与郡史上官子修为代表去拜见诸葛亮。姜维也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由一位曹魏的官吏变成了蜀汉的臣子。对于诸葛亮而言,姜维的归顺只能说是个意外的收获,不费吹灰之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