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如水,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挑战,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工作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工作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我整理的文学社工作计划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学社工作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为了积累同学们的写作素材,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致力于把野百合文学社办成真正培养同学们能力的社团。
二、工作重点
1、办好社刊
社刊《百合》是我们“野百合文学社”的一面镜子,标示着文学社的形象。本学期我们仍把办好《百合》作为我们工作的核心。《百合》的文章来自于我们社员的来稿,文学社对社员们的来稿将进行严格选编、修改,力争每期刊物都保质保量出版发行。
2、适时举办活动
针对同学们知识面狭窄,写作能力差的现状,文学社将由指导老师定期开设主题讲座,举办同学读书交流会,开展征文比赛及朗诵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
3、开展名著欣赏活动
写作需要积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我们文学社将组织社员定期阅读教材名著导读中提到的国内外名著,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繁星》、《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伊索寓言》……
4、完善野百合校园站
在原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站,本学期将把办好网站作为我们工作的另一核心,拓宽社员作品发表渠道,多方位完善、展示文学社形象,提高文学社的影响力。
5、参加不同级别的征文投稿活动
在原基础上,进一步稳固县级的三块阵地,加大发稿量。同时,适时进行投稿参赛活动,增强社员自信心,提高文学社影响力。
三、工作安排
九月份:开展“教师节”征文活动,出版新一期《百合》。宣传文学社,招收新社员。召开文学社全体社员会议,制定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布置任务。
十月份:开展“国庆”征文活动,开展阅读活动,出版新一期《百合》。实施扩社工作,将成立阅读分社、写作分社、朗诵分社,吸收更多的同学入社,壮大文学社队伍。
十一月份:照常开展工作,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出版新一期《百合》。
十二月份:照常开展工作,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出版新一期《百合》。
一月份:开展元旦征文活动,举行学生朗诵比赛,出版新一期《百合》。
野百合文学社
20xx年9月
文学社工作计划 篇2在网络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各类文学社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拔节而出。或许,创建一个文学社很简单。但是,要想把文学社做大做强,我想,还是需要花费一番心血的。
穿行于各个文学社,你也许会发现,有的文学社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而有的文学社却冷冷清清,门可罗雀。那么,在同样的条件之下,为什么差距会那么大?
我觉得,每个文学社的发展与壮大,都与其创建人的领导才能、管理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其写手数量和质量是密不可分的。就以上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建人的核心作用
对于一个文学社而言,创建人的个人魅力和领导才能在其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的“个人魅力”,一方面是指其人格魅力,另一方面是指其文字魅力。这里的“领导才能”,一方面是指其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是指其社交沟通能力。
1、一个优秀的版主,首先应该具备较强的“引力”。这里所说的“引力”,其内涵是比较广泛的,与“个性、学识、素养”等等有关,也与其文字带给人的吸引力有关。
2、作为一个优秀的版主,还尚需具备较强的“亲和力”。能把一个管理团队经营成一个有“家”的感觉的整体,的确不容易。版主与管理群组成员之间,应该是一种亲密无间、轻松愉悦的相处交流关系。如何在管理组内创造团结和谐的氛围,也算是一门学问。
3、优秀的版主,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管理人才。一个优秀的管理员,无异于版主的左膀右臂。他不仅可以为你分忧,而且可能带动整个管理群。
4、版主的率先垂范带头作用。很多文学社都制定了较为详尽的管理员规范,但真正要落到实处,不太容易。因为很多文学社的管理员都是无偿服务,没有利益制约,是否遵守规范,全靠自觉。因此,版主应当好领头雁。
二、管理员的综合素质问题
一个管理员,可以说是文学社的排头兵。做得好,可以促进文学社的健康良性发展。做得不好,轻则影响社的发展,重则导致整个文学社的衰亡。因此,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很重要。
1、必须具备过硬的文学功底。老话说:“打铁需本身硬”,没有过硬的文学功底,写不出好文章,更不谈去评论他人的作品。
2、需要有奉献精神。做文学社的管理,需要奉献时间和热情。一方面需要时间带头写作和发帖,另一方面需要时间看帖、编辑和点评。看帖、编辑和点评,是一件很细腻的事情,所以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和热情。没有足够的热情,管理是做不好、做不长的。
3、需要懂编辑配图等知识。咱农村有句老话:三分的人才,七分的打扮。那么,对于文章,是七分的文采,三分的打扮。合适的字体、颜色和配图,无疑会给文章添彩。给楼主的文章“打扮”,一方面是为了让人赏心悦目,以便更好地推荐,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作品的重视。
4、需要较为严谨认真。作为管理员,对待文友的作品,该有十分的认真态度。不能有完成任务的心态,不能敷衍作者。既为管理,该拿出一定的欣赏水平,以中肯的态度评论楼主的文章。作为管理,对文章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切不可人云亦云。
5、善用沟通技巧。评论文章,是与文友交流的一种渠道。一段点评,不仅可以看到你对文章的观点,也可以看到你对楼主的态度,是真诚热情,还是冷淡敷衍,我想我们是可以从评论中感知一二的。
6、善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一段善意而又能令人发笑的评论,无疑会给文友留下深刻的印象。轻松愉悦的发帖和赏阅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文友参与。
三、写手的数量和质量问题
一个文学群组,有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会写的人有多少。拥有较多优秀的写手,自然就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拥有较多优秀作品,也自然就能拥有很多的读者。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不愁文学社不红火。网络里,优秀写手很多,如何才能让他们愿意到自己的组发帖呢?这是很多文学社共同关心的问题。在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1、主动出击,网罗优秀写手。这就要求我们管理员要走出去,多到其他社去看。如此,才能发现人才。
2、发现好的写手,记得及时加为好友。方便在合适的时候发出邀请。
3、邀请朋友加入,一定要有足够的真诚,这就需要使用一些公关技巧了。
4、及时关注发帖新人。让文友感受到文学社的热情态度,是留住人才的基本措施。
5、尝试设立“最佳人气榜”和“优秀新人新作榜”,以周或月为单位。亦可以建立其他激励机制。
6、开展对优秀作品和热门文章的点评和讨论,增进文友之间的沟通。
写在结尾:其实,梅花做管理的时间并不长。由于才疏学浅,也并不能完全胜任管理的角色。只是,希望自己对文学社发展的一点浅见,能有抛砖引玉的功效。期待大家群策群力,踊跃发言,为文学社的发展献计献策。衷心感谢朋友们对梅花的厚爱与支持。
文学社工作计划 篇3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我们将把晨曦文学社办成学生群体中文学爱好者写作才华展示的星光大舞台。
一、社员招聘
1.宣传:在校园橱窗中张贴文学社招新海报,并委托各班的语文教师代为宣传。
2.报名:由学生自主报名,将个人介绍连带一篇个人作品交给专门负责人。通过此关即可成为正式社员。社员初定为100人。
3.干部筛选:由指导老师共同评议,确定参加复试的人选,约15人。通过此关,即可成为社团干部候选人。
4.复试:在阶梯教室设考场,现场面试。由指导老师共同评议,从中筛选出10人。面试合格者,即可正式成为社团干部。
5.公布:社干名单及其应选文章,我们将于近期张贴在校园橱窗栏内,接受学生群体监督。
二、活动计划
(一)校内活动
1.组织好《我的眼里只有你》的征稿及相关事宜,推选最佳作品在橱窗中张贴。
2.开展文学辅导课讲座:争取每两周举办一次辅导课。时间为周二中午,地点在阶梯教室。讲座由特聘的语文教师主讲,每次围绕写作的一个方面展开(如《修辞让你的文章“出彩”》、《谈谈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等等)。12月份,我们争取邀请兴化市作家协会主席以及部分作家给大家做一次写作专题讲座。
3.借着“三进”
”校园的强风,联合语文组共同承办中华经典诵读节:在校园内大力倡导古今诗词背诵,不定期举行现场诗歌默写大赛,并借此增加学生文学功底,营造校园文化气氛。
4.在全校范围内举行现场作文大赛。文学社将组织发动社员和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参加,活动地点在阶梯教室。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佳作由文学社指导老师评出。
5.每年“五四”、“十一”期间举办“读书论坛”演讲活动:演讲内容必须为社员自创,选材可近期阅读过的书目。
6.落实文学社下设的撰稿部的采访工作:采访学校领导、先进教师、优秀学生以及“校园艺术节”等相关活动中的主要负责人。
7.社员每两周至少上交一篇作品。文学社的社干和辅导老师从中斟选出优秀作品,争取每个月都能在校园橱窗内张贴社员的部分优秀习作。
8.及早落实校报的出刊以及发行工作。
(二)校外或涉外活动
1.组织社员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活动,如“板桥杯”、“兴中杯”、“新概念作文大赛”等,争取让较多学生获奖。
2.组织社员投寄作品到市内外各类刊物,力争发表。
文学社工作计划 篇4新的学期开始了,今年文学社在本学期又有了新的计划,包含两大项目,校刊和活动。
一校刊
校刊一直是文学社的重点,更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文学上的精神盛宴。以下有对期刊方面的计划。
1 首先要有创新的思想,在编辑排版上以及文学样式上不能一直沿袭一种模式来做。可以增加新的东西上去,也可以改变内容,做到每期都有新的亮点,可以增加蕴含哲理的`文章,如“滴水藏海”或“小人物大智慧”之类的篇幅短小,具有文学性又通俗易懂的文章。
2 在排版设计上,在每页上放入适合的及花边、边框加以修饰。使整篇文章充满美感,在每页的下面印上名人名言。或者生活小常识之类的话语,并且本刊将设立征集箱,征集各分院同学们的“心语心愿”。
3 在内容方面适时的做出更改,开设“小说连载专栏”“幽默故事专栏”等等。让校刊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在“笔端流云”这一板块,我们会向各个分院的同学征集优秀稿件,使我们的校刊更具文学性,增加原创作品。
4 在编辑方面,进行认真的文字编辑校对。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5 对于封面设计以及版面设计方面,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杂志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以便于文学社的杂志更加专业,质量更高等。
以上几点是对校刊总的设想,也希望文学社成员能够努力,把校刊越做好。
二文学社的活动。
1)在全校范围内举行现场作文大赛。文学社将组织发动社员和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参加,活动地点在阶梯教室。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佳作由文学社指导老师评出。
2)每个月定期征收全校范围内的优秀稿件,为文学社杂志光添彩,提高杂志质量,鼓励大家积极参加投稿活动,并给与相对的奖励,提高大家参与兴趣。
3)将于“五四青年”举办“红色诗歌朗诵比赛”:朗诵必须以爱国,红色为题材,内容积极向上,青春活力,激情飞扬。选材自定。
活动细则:
首先在东校区各个分院,选拔出一批人先进行预赛,最后在进行决赛。其活动流程大概如下:
1 请学生会文艺部成员担当礼仪,生活部负责评委的茶水,请办公室借合堂,向东校区各个分院的一些老师发出邀请担任评委。
2 每上台的选手朗诵完,评委会为其打分。最后赛制会设置一二三等奖,并各设奖品。每个名次设置不同的获奖人数。
3 在比赛束时,会插个小节目,作为结束曲。
4 为获奖的学生领奖,并让评委对此次比赛出点评。在比赛结束后,总结该活动的优缺点,优点发扬,缺点弥补,比保证后面活动中不会再有相同的缺点存在。朗诵比赛,不仅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自信心,更可以让参与其中的同学学到知识,提高修养。
在本学期,文学社的工作主要就校刊和活动两种,社内同学会相互团结,做好社内的事,对于新纳入的成员,会给他们一定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尽快的熟悉本社团的工作。
本学期文学社的目标是办好我们的校刊,搞好我们的活动,让老师和同学能从文学社充分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我们相信,我们是力量有限的一棵树,但是我们始终站在一起,共同努力,奋斗,那么我就成为了共同捍卫我们团队并拥有无限希望的广阔森林。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汉族人。字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五四运动前参加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中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压制民主、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他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还担任了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他编辑杂志、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揭露和抨击当局内战、独裁、卖国的罪行,呼吁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爱,有所恨,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广大的人民,为同一目标而斗争”,“汇为巨力致民主”,“转移风气,挽回世运”,开创“为万世开太平”的局面。
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6月,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1962年,叶圣陶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1979年民进四代大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
故居在东城区东四八条71号。
[编辑本段]笔名来历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他12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这样叶绍钧满意而去。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联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编辑本段]主要事迹
早年生活
叶圣陶于1894年10月2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出生。他的父亲帮当地一个地主做帐房,家境清苦。他六岁(1899年)时,进入当地的私塾就读,其后跟随父亲工作。在工作里,他有机会走遍苏州城,体会到低下阶层的生活。
1907年,叶圣陶进入当地的草桥中学(即后来的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就读。中学时期,开始接触外国小说及当时的文艺新潮。他不单喜爱阅读这些外国小说及新文学,更与同学组织诗会《放社》。1911年,三年中学毕业后,在当地一家初等学校任教,并试验当时的新式教学法。可惜,1914年,他被排挤出学校而离开失业。在他失业期间,他全心投入文言文小说的创作。这些小说都寄到《礼拜六》杂志发表。后来他被上海的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学校任教,同年,担任商务印书馆的小学教科书编辑。
叶圣陶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时代:他出生之年正值甲午战争,之后国家经历了百日维新,但很快又被列强割据。他早年的生活对他有很重要的影响,使他变得爱国,并致力投身于新闻及教育的工作上,藉以改善国家将来的命运。
文学推广运动
叶圣陶受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又名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叶圣陶终其一生都投入在推动文学运动。他曾参与北京大学的学生组织“新潮社”,并参与出版小说、新诗、小品、文学批评及剧本等各种文学作品。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并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成为文学家开办的书室“朴社”的编辑。
1936年,与茅盾及洪深参立“中国文艺家协会”。1941年,他成为了《文史教学》的编委会成员。叶圣陶亦是当时的反日组织“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的始创者。
政治生涯
叶圣陶曾担任多项职务。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编辑本段]活动年表
1894年,叶圣陶出生于苏州吴县。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开始文言小说创作。
1915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尚公学校国文教员,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后应聘到吴县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19年,加入了北京大学的新潮社,开始白话文学的创作。
1921年,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文学为人生”。
192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1930年,转入开明书店,主办《中学生》杂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抗战期间,他前往四川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
1946年,回到上海后,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及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
1949年,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后任全国文联委员。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进中央主席。
[编辑本段]记者生涯
“我的第一职业,我会说,是个编辑。”
“如果有人问我的职业,我会说,我的第一职业是编辑,我的第二职业是老师,” 叶圣陶说。 叶圣陶曾花费他人生的许多时间于编辑和出版工作。上海商务印书馆是叶圣陶编辑工作的起点。他于1923年成为该馆的编辑。
在1930年底,叶圣陶辞去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工作,成为开明书店的编辑。他开始编辑中文书籍和儿童故事书。
“编辑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 对叶圣陶来说,做一个编辑不再简单的是一份工作,而成为了一项职业。“在编辑当中粗心是不允许的,你必须自己检查所有的文字。编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他们的出版物,他们的报道和他们的读者。” 编辑在检查最终成果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叶圣陶认为 “认真” 对一个成功编辑的关键。 他在工作中一再重申这一观点。
叶圣陶一家在乐山的“合家欢”叶圣陶的一生致力于编辑与出版。 他从未停止过于自己“最初和最终”的职业的热爱。 在抗日战争中,叶圣陶与他的家庭一并移居到乐山,并在国立武汉大学担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他回到上海,在开明书店继续他的编辑生涯。
叶圣陶的出版物
叶圣陶将一生投注于新闻业。 1925年到1929年是叶圣陶出版工作的新时期。他编辑了很多著名的杂志和报纸,下面是他的部分著作:
现代出版业的新纪元
叶圣陶对现代汉语的视角促进了中国现代新闻业的发展。
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帮助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
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 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加快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叶圣陶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同时他也是一位伯乐。他教育和发掘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和编辑如巴金(1904年-2005年)、丁玲(1904年-1986年)、戴望舒(1905年-1950年)。
创办《公理日报》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了一起血腥惨案,被称为五卅惨案。大约2000名上海工人和学生加入了一场充满激情的反帝国运动,抗议帝国主义压迫并要求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示威者怒吼道“打倒帝国主义!”。遍及全中国的工人以全体罢工和集体示威游行的方式策应着这次活动。而后英国警察以暴力镇压示威者,早这起事件中造成12名中国人死亡。到6月1日有超过20名中国人被杀害。
“谁来讲述真相?”
没有一家上海报纸报道这起惨案。首页新闻大多是中国京剧演员的闲谈。上海报纸因为当局施压拒绝提及这起事件。作为一名记者,叶圣陶当众指责道“为什么新闻记者们如此无情地对这起骇人的血案熟视无睹?为什么他们这么害怕真相?可笑的事没有人敢说出真相。” 叶圣陶因此与郑振铎和胡愈之(1896年-1986年)一同创办了《公理日报》 他们不顾帝国主义强力压迫,全景展示这起惨案,是为了唤醒有良知和爱国心的普通大众。同时也为了推动“五卅精神”在中国的传播。
新闻报道新方式
为了更多的报道真相,《公理日报》提供了大众的讨论场所,名叫“社会裁判所” ,以鼓励读者表达他们对社会的观点看法。叶圣陶和其他《公理日报》的编辑们激烈的批评社会的不公。这份报纸起到了对专制政权的监督者作用,同时在早期中国现代社会中启蒙了“新闻自由”的观念。
由于财政困难和编辑们的意见不一,《公理日报》最终在创立22天后停刊。叶圣陶从没有停止追踪真相。在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他参与到反抗国民政府的斗争中,为民主国家的新闻自由而奋斗。
[编辑本段]公文写作
1983年6月20日叶老专门写过一篇《大家都来重视提高公文质量》,文中提出了如何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质量问题。叶老要求大家牢记一句话:“人家了解你的方针政策、具体办法之类全凭你写在公文上的书面语言,所以书面语言马虎不得”。叶老十分强调:写作必须做到“明确通顺”,即“必须把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没想清楚,即使是文章大家也做不到明确通顺。想清楚了,公文的组织结构自然是意思本身的组织结构,照样写下来,才能做到有条有理。这样的公文才能够让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其次,叶老认为,还要在语法修辞逻辑各方面用点儿劲。“不光是读些书本,尤其要在实践中随时留意。”叶老所指的意思,即要我们善于把书本上所讲的这些知识化为自己的实践,能够熟练地运用于说话、写文章。
除此以外,叶老认为提高写作质量,“必得把文字琢磨得停停当当,端端正正,拿出去才能算是表达了我的意见。”因此,我们在写作中“都应当斟酌尽善,做到再不能更动一个字,决不能出门不认货。”
写作中关于文风问题,叶老曾多次反复论述。如1956年写的《反对新八股,形成新文风》;1958年的《文风问题在哪儿》、《怎样改进文风》;1959年的《要写得便于听》;1961年《改善字风》;1979年的《端正文风》等。叶老认为:“文风是作风,也是思想风”,“端正文风是大家的事”,“我说的大家,不限于记者、作家,凡是写点书稿,写点文稿的人,乃至写一封信,写张字条的人,都包括在内。文风是风,风是刮来刮去的,彼此影响的,所以惟有大家来吹一种端端正正的好风,才能彼此促进,共同提高”。
如何改进文风呢?首先叶老反对说假话,说空话,包括现在还有影响的党八股、洋八股。“说假话就是言不由衷,说空话就是言之无物,”而且“在说假话和说空话这两点上,‘党八股、洋八股’的精神是相通的”。其次,叶老还强调字风。因为写作,尤其是应用文写作,必须特别注意“存心给公众看”。叶老大力呼吁“写信要为收信人着想,起什么稿子要为商量这份稿子的人着想;写的稿子准备付印付排的要为打字员排字工人着想”。再次,叶老反复强调文风改进,应努力充实自己,包括思想认识和表达技巧方面,并且要努力使文章具有正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节选自《应用写作》1989年第4期《叶圣陶谈应用写作》)
[编辑本段]文教理念
“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对改进现代中文教育有重要影响。他给中文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这一观点冲破了习惯于强烈依赖记忆和灌输的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此外,叶圣陶促进了批判思维的深入人心,让人们认识到个人价值判断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些学习技能应当被用来构筑学生的基础,同时也将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起点。
文学为人生
叶圣陶在他反思现实生活的作品中动情地写道:
“在记忆中,我似乎从来没有撰述过自己有些模糊或者不甚清楚的知识。换句话说,我不能写那些只是通过想象得来的东西,但我也没有失掉想象力。我生活在城市里,乡镇和农村,我写在那些地方观察到的事物。作为一名老师,我了解一些教育圈的生活,我也记录下来。在一些相当基础和浅显的层面,我关注着中国革命逐渐的发展,同时,我也记录下这些事情。”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CT 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引自59页。
他大多数的新闻作品由人们的生活得到灵感。他相信文学作品不仅是用来供人消遣,而且也是反映生活和鼓舞读者思考现实的工具。他感觉有义务去让读者知道在他们周围真实发生的事情。这就是他为什么想要将文学和新闻报道联系起来的原因。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也被用来唤醒青年对社会的关心与敏感。这个观点如同新闻工作者讲述真相的基本原则。叶圣陶也以记者为毕生职业。
易读性
在叶圣陶的作品中易读性是一个显著特征。它意味着读者更有效率的感知和理解文章内容。作为一名记者,叶圣陶作中强调词语的运用。这大概是因为在他做编辑之前,曾作了10多年的教师的缘故。他认为文章是为读者而作的,同时他把文章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工具。当时的作者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是他们不是拥有优秀写作技巧的素养。他们的表达是不准确且意义模糊的。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够欣赏他们的文章。作者不注意实用的重要性。因此,文学作品难于被普通大众接受。叶圣陶认为一个人只有把文章写得实际且易于理解,他才能够去只写一些风雅作品。如果读者不理解文章内容,文章就毫无用处。
[编辑本段]文学贡献
现实主义: 生活的镜子
现实主义是叶圣陶最为鲜明的特点。叶圣陶是现实主义写作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
因为是一名教育家,在叶圣陶的作品中,他记述了许多知识分子,他们中的许多人是被剥削者,是没有能力反抗的社会底层的人。叶圣陶在他的作品中一贯反映着真相与现实。他在自己的小说如《火灾》、《线下》和《稻草人》中表达了自己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思想。这些文章聚焦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生活。他的广受赞誉的小说《倪焕之》就记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悲情生活。
叶圣陶发现新中国的很多人是自私、冷淡、伪善和保守的。人们为了安稳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叶圣陶在作品中讽刺了这些人。他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希望唤醒人们的知觉并正视这些社会顽疾。叶圣陶不仅写故事,而且报道社会的谬误。他的作品不是用来消遣,而是用认知和对现实的思考来连填充人们的余暇。“……写作的基础是一双有洞察力和善于观察的眼睛,而我的眼睛却不怎么拥有洞察力……当然,没有必要以写作为目的训练而一个人的眼睛,对于眼睛的训练,是为了洞察现实,丰富生活。 ”(摘自—叶圣陶,《过去随谈》46页)
儿童文学: 培养年轻的心灵
叶圣陶的第一篇关于儿童文学的学术论文题作《儿童之观念》,批评了中国儿童受到的坏影响。
事实上,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 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另一个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讲述了一块石头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这个简单易读的故事背后的寓意是嘲笑专家的傲慢自大与人们的麻木。
叶圣陶的学生丁玲曾经称赞他的童话能够启迪人们对社会更多的思考。叶圣陶的童话是简单的,但是却拥有着深刻的内涵。他相信儿童对周围环境拥有个人看法,所以应当提高他们的批判能力。通过叶圣陶的故事,孩子们可以逐渐获得这个社会与他们之间关系的清晰认识。
语言与修辞
叶圣陶的语言是简练而感人的,他以用恰当的词语表述自己的能力而出名。叶圣陶在他的报道中强调感觉与情感。人物在叶圣陶的笔下鲜明活泼,他深深的洞察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知名作家赵景深盛赞叶圣陶是写作界的异数,拥有着杰出且惊人的才能。他的优美文章持久而韵美的留存于世。他表达的情感和感觉构筑了真相与现实的基础,也使他的文章充满无穷的力量。 “情感如同忽明忽暗的灯火,但是记述却因为这灯火而引人注目,” 叶圣陶说。这段谈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叶圣陶不仅是一为善于讲述故事的人,他更是一位艺术家。
注入外语元素
叶圣陶的现实主义写作形式成为许多作家效仿的对象。他承认阅读一些西方小说家的作品,对他的写作助益良多,“如果我没有阅读英文,如果我没有接触英文读物,我就不会写作小说 ” 他的作品是反思与思辨的。这些不知依靠感知,而且依靠切实而客观的观察。叶圣陶不仅是一位作家,而且是一名新闻记者。对现实的观察成为了他写作的源泉,他它为中国现代文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本刊的办刊理念是:坚持鲜明正确的政治方向,但不办成政治理论刊物,而是强调求真的科学性探讨;坚持科研服务于经济建设,但不一味急功近利,而着意于“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兼容并包,尤其注重精神文化领域的开拓;重视校内学术人才的扶持,着力展示校内教师创造的科研教学成果,但不画地为牢,近亲繁殖,而力求拓宽交流渠道,多吸纳一点校外前沿性科研成果,形成杂交优势。 本此理念,本刊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努力培植自身应有的特色:学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学术视野的广泛性与论域地方性的并包;学术热点与冷门的兼容;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力求期期都显示着学术上的创新精神、内容上的厚重感和风格的朴素坚实。 《鄂州大学学报》在历年的质量检查中不断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在学术界和社会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二次刊载逐年增多。《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国性信息收集单位均有转载、摘要和报道;多个国家级和省市图书馆均长期连续订购收藏;与全国数百家公开发行的学术杂志建立了长期交流关系;稿源不断拓宽,作者从青年学人到资深专家博导,从高校讲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构成了一支多层次的撰稿人队伍,保证了学报的清新气息和学术质量。
最近有不少同学问我:手抄报怎么画?下下面将会介绍一些手抄报的画法,会给你提供一定的信息量手抄报是中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形式之一。学生直接参与编辑、撰写、制作等的全过程,深受学生的喜爱。每当重大的节日我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达,或祝愿或庆祝或歌功,比如迎元旦、迎“五四”、庆“七一”、庆国庆等。
在这里,我与大家谈谈怎样进行手抄报的设计与制作,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一、美化与设计的步骤;二、报头、插图与尾花的表现;三、编辑抄写描绘制作过程。一、美化与设计手抄报的美化与设计涉及的范围主要有:版面设计与报头、题花、插图、尾花和花边设计等。1、版面设计版面设计是出好手抄报的重要环节。要设计好版面,须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本期手抄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选用有一定意义的报头(即报名)。一般报头应设计在最醒目的位置;(2)通读所编辑或撰写的文章并计算其字数,根据文章内容及篇幅的长短进行编辑(即排版)。一般重要文章放在显要位置(即头版);(3)要注意长短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动活泼;(4)排版还须注意:字的排列以横为主以竖为辅,行距要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要有空隙,篇与边之间要有空隙,且与纸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边。另外,报面始终要保持干净、整洁。
2、报头报头起着开门见山的作用,必须紧密配合主题内容,形象生动地反映手抄报的主要思想。报名要取得有积极、健康、富有意义的名字。报头一般由主题图形,报头文字和几何形体色块或花边而定,或严肃或活泼、或方形或圆形、或素雅或重彩。报头设计应注意:(1)构图要稳定,画面结构要紧凑,报头在设计与表现手法上力求简炼,要反映手抄报的主题,起“一目了然”之效;(2)其字要大,字体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3)其位置有几种设计方案:一是排版设计为两个版面的,应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设计为整版的,则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设计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3、题头题头(即题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与文章题图结合在一起。设计题头要注意以题目文字为主,字略大。装饰图形须根据文章内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标题字要书写得小于报题的文字,要大于正文的文字。总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4、插图与尾花插图是根据内容及版面装饰的需要进行设计,好的插图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插图及尾花占的位置不宜太大,易显得空且乱。尾花大都是出于版面美化的需要而设计的,多以花草或几何形图案为主。
中文编辑校对网,在结合全国几万编辑和校对的工作经验的同时认识到,编辑所从事的审稿、加工等工作,由于侧重点与校对有所不同,因而缺乏校对的职业性特点,更缺乏校对经验,通读书稿首先注意的是书稿中的观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有力,此篇稿件是否采用,怎样写审读报告等只属于编辑思考范围的内容,于是,书稿中难免会留下一些文字差错。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作者和编辑疏漏的,则是能够胜任对文字进行通读的校对。尽管,编辑和校对在消灭书稿文字差错这一功能上是统一的,但由于编辑和校对的职业特点不同,侧重面也自然有所不同。编辑一般注重相对大的宏观面,而校对较注重细微的一面。
而这些编辑校对理念和方法,也是中文编辑校对网所倡导、遵循、追求的。为了更好地规范、提升中文出版物的文字质量,于是,中文编辑校对网向全国出版工作者提出“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全新理念。
创刊于1951年
宗旨:
适合小学生4-6年级阅读。中少报组办的活动有,城乡孩子“手拉手”、全国“好儿童好少年” 评选、“国际少年书信写作比赛”、“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创造杯”、“快乐小队”、共建杯“红领巾书屋”等。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中国少年报》的办报宗旨。以向0至18岁少年儿童提供丰富的新闻信息和优质的精神食粮为己任,以“少儿特色、中国特色、时代特色”为编辑方针
简介
《中国少年报》是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办,是一张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有55年辉煌历史的综合类报纸。 创刊55年来,《中国少年报》凭借独特的办报理念和雄厚的采编力量,为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它创立的“知心姐姐”、“小虎子”、“动脑筋爷爷”、“小灵通”4个著名栏目形象,曾经影响了几代读者的成长道路;一批批时代杰出少年从报纸上走进当代小读者心中,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活动,不仅为少年儿童提供了展示才华和锻炼能力的舞台,而且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报刊信息
主管单位:共青团中央
中国少年报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编辑出版:中国少年报社
社 长:李学谦
主 编:丁乙
副 主 编:郎继霞
法律顾问:北京中永律师事务所李博律师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 丙12号楼
邮政编码:100022
社长信箱:本报编辑部转
全年定价:72元
月 价:600元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62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字0101号
印 刷:北京利丰雅高长城印刷有限公司
发展情况
中国少年报
《中国少年报》(含《中国少年报′读写No1》)发行量逾百万份,是一张有巨大影响力的报纸,《中国少年报》全心全意服务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努力和追求,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
以崭新姿态步入21世纪的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将承袭半个世纪的宝贵经验,发挥中国最大的少年儿童传媒集团的优势,发挥品牌、资源、资金、市场、人才优势,为亿万少年儿童提供迅捷、全面、优质的服务,为亿万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新的贡献。整合了品牌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的《中国少年报》,将在新世纪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发行刊物
《中国少年报》每周三出版发行,出版5张报纸(即《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中国儿童报-动物大世界》《中国中学生报》、《中国少年英语报》);出版10种期刊(即《中学生》、《我们爱科学》、《儿童文学》、《中国少年儿童》、《幼儿画报》、《婴儿画报》、《中国少年文摘》、《中国卡通》、《知心姐姐》、《中国少儿出版》);年出版1000多种少儿图书、音像多媒体制品;并开设有中少网站。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