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G-7V的使用技巧

RPG-7V的使用技巧,第1张

采用卧姿射击是最舒服、最平稳的射击方式。卧姿射击时,臂肘着地,身体与火箭筒轴线呈45度角以避免尾喷伤人。发射时膛口距地面15cm,以使火箭弹击发后尾翼打开时不致刮到地面,导致偏离目标。

如果有掩体,也可实施跪姿射击。这种射击姿态同样非常稳定,且击发后便于快速转移。如果用跪姿从矮墙或窗沿后实施射击,发射器膛口则要高出矮墙或窗沿15cm,不使火箭弹尾翼刮蹭矮墙或窗沿。

如果从建筑物内向外射击(不主张采用这种射击方式,因为室内射击产生的声音会非常震耳),武器背后必须有15cm以上的距离空间,这样可以防止尾喷冲到后面墙上折射回来后造成的潜在伤害。

虽然这种火箭筒是一种“发射后就跑”的武器,但站姿射击最容易将自己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而且射击的稳定性也不太好。如果真需要站姿射击,射手则需将武器贴身,双肘紧贴武器。

如果以站姿射击天空的飞机,射手应站在一块至少有15cm高的大石头上,火箭筒后面管口朝向要高于石头外缘,以免火箭弹击发后火箭筒的尾喷从身后地面反射回来伤及射手的下半身。还应指出,这种火箭筒和常规火炮不一样,它是一种线性直射武器,因此不能对目标实施曲射(即武器与目标之间不能由诸如丘陵等嶂碍相隔)。

逆风射击会使弹着点提前。同样,顺风又会使弹着点退后。因此,为补偿误差,射手射击时可根据风向调高或降低武器瞄准点。侧风也不利于RPG-7的射击,因为火箭弹在飞行时,侧风对火箭弹的尾翼和弹头都会产生影响,而对尾翼的影响更大,这会使弹头转向,失去目标。

RPG-7的光学瞄镜比较复杂。该瞄准镜是一具视域为13o的25倍棱镜式望远瞄镜。物镜下有一个温度补偿器。射手可根据发射时的气温高低向“+”号或“-”号转动补偿器。

瞄准镜内的十字分划以100m的间隔递增,标定射程为200—500m,风偏修正也是以100m的间隔递增,向左或向右的修正距离为100—500m。瞄准境内还装有测距仪十字分划,其视距范围与SVD狙击步枪上的望远瞄镜一样,但没有代表目标的人体上部轮廓图像,代之采用的是一辆坦克的轮廓图像。

十字分划的实心基准线上方标有从“2”(最高梯阶)到“10”(最贴近基准线)的偶数梯阶数字,每个梯阶数字的递进距离为200m。瞄准时,只要将敌人车辆的底部或车轮与基准线(横坐标线)重合即可击中车身,因为瞄准镜内的目标高度是以27m高的车辆目标为基础设定的。而与车辆顶部同高的纵坐标则表示与目标的距离,长度以米计算。

如果敌人车辆的实际高度高于或低于瞄准具中给定的目标数字,则应将车辆高出或低出的数字(如01m)乘以常数(4),然后再乘以瞄准具中目标影像顶部的数字,再将所得结果加上或减去视距分划上显示的距离数字,即可实施准确射击。

可以想象,在用瞄准具跟踪目标的同时,要完成上述一系列动作,真是一种极高的数学运算程序。就是这样,也还不是最后的结果,下面还需要计算射击时的风偏量。

在光学瞄准镜的目镜上方,有一个用橡胶做的头具,射手前额顶住此头具,可以使瞄准更为稳定。瞄准镜装有一个由电池供电的作战照明系统以供在光线低暗的环境中使用。光学瞄准镜采用内装式侧装支座。一般情况下,RPG7(v)使用的光学瞄准镜是装在一个瞄准镜袋中携带的,该瞄准镜袋中还装有一付电池擦拭布和其他配件。

在像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气候条件下,高一些的二级准星可以通过旋转进入使用位置。如果第一发弹因风偏未击中目标,还可以通过调整表尺距离实施风偏调整。

至于发射器使用的火箭弹,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就有好几种型号。最通用的型号是口径最大的PG7榴弹,为85mm。药型罩直径73mm,表面有凹槽,重23kg,火箭推进,尾翼稳定,采用反坦克空心高爆装药。由膛口装弹,撞击击发。

PG-7L榴弹药型罩直径93mm,可穿透600mm装甲钢板。PG-7LT是保加利亚生产的榴弹,这种榴弹和其他几种属于同种型号的榴弹都采用串联式战斗部,可穿透高达700mm的装甲板。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共和国和中国,也为RPG-7火箭筒系列生产了各种榴弹。

当榴弹的弹头撞击目标后,在内壁的挤压下,榴弹的电子程序引信便产生足够的电压激发弹体后部的雷管,引燃爆炸装药,药型罩装药爆炸后产生强大热气流。热气流又以强大的力量冲破装甲板进入车内并猛烈膨胀,进而发生二次爆炸,铜制药型罩在爆炸中粉碎成手指、泪珠大小的滚热熔液,像实心弹头一样产生极大的杀伤效应。

这种火箭弹发动机前端装有的文丘里管(一种流体流量测定装置)是一种“拖拉”式火箭弹。弹头飞出5m后进入待点火状态。起始飞行速度为1768m/s。飞行10m后,推进剂发动机点火,此时速度增至294m/s。前苏联的PG-7高爆反坦克火箭弹如果飞抵920m处还不爆炸,即会自行销毁。而中国的火箭筒则没有这项功能。前苏联PG-7火箭弹装有燃烧后会产生明亮红色曳光的曳光器,这也是它与其他火箭弹之间的一个区别。

前苏联还有一种OG-7杀伤火箭弹,该火箭弹采用82mm迫击炮弹使用的0-4M着发引信。还有一种由俄罗斯改进的高爆反坦克弹(HEAT),该弹通过弹头可以辨认,该弹与SPG-9无后坐力反坦克炮弹相同。

该弹的药型罩口径降到70mm,引信和点火系统以及发动机的性能都得到了改进,锥形弹头没有凹槽,而且长度也比老式PG-7长出一些,看上去比PG-7是瘦了一点。

中国为RPG7(v)火箭发射器生产了一种60万烛光的**照明弹,该弹照明直径不小于250m,照明时间40多秒。在中东战争中,该弹没有战术使用记录。中国还生产一种杀伤型“跳跃”式地雷火箭弹,标称不明,该弹首先弹尖着地,着地后向上弹起一定高度才引爆。

中国式RPG-7(v)火箭筒被称为69式火箭筒,这种火箭筒与俄罗斯的型号相比,在重要结构上有一些不同点。首先,它配有一个很有用的折叠式两脚架,还有一具可实施风偏调整的表尺。69式火箭筒装有可起隔热绝缘作用的护木,护木刻有槽纹,且十分坚固,发射筒发热后护木能有效阻断热的传导,有利于对射手的防护。该火箭筒表尺后侧还有一折叠式提手。

69-1式火箭筒是69式火箭筒的变型武器,它与69式火箭筒的区别仅在于在发射筒隔热绝缘护木后部增加了一个用一元宝螺丝固定的折叠式小握把。但不管俄罗斯的RPG-7v还是中国的69式火箭筒,它们都有一个的共同点,就是发射筒都加衬了铬衬套,使其硬度得到了加强。

RPG-7v还有一种可分解拆卸的型号,该型号被称为RPG-7D,主要用于空降部队,这种型号在中东很少见,但就那里的环境,却是一支很理想的武器。保加利亚、埃及、位于高加索南部的乔治亚共和国、伊拉克、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都生产过各种各样变型的RPG-7。伊拉克生产的RPG-7被称为Al纳希拉(Al-Nasirah),该火箭筒采用一种切线式表尺,发射筒没有铬衬套。

RPG-7火箭筒在装备使用时都随武器配装了配件及工具包,工具包括一根钢制双杆通条,一个黑色卵形鬃刷,这两件工具都插装在一个椭圆形的横臂中。

由射手实施的分解步骤非产简单,用一个小铜槌或橡皮槌将小握把前端的固定销击出,向下后方转动小握把,将其从发射筒上分解下来;用多功能工具上的开口钳逆时针拧动击针帽,将击针帽、复进簧及其导杆卸下即可,此后再没有可分解的东西了。擦拭程序是,擦拭击锤机构、去除推进剂燃烧后留下的积炭。最后按分解时的相反程序将火箭筒重新组装起来即可。

在萨尔瓦多战争期间,发现一发奇特的由FMLN共产恐怖分子应急配发的弹,这是一发美国M29A181mm迫击炮弹,但没有尾翼,代之装配了PG-7火箭弹发动机和喷射管。很明显,这个4kg重的大家伙是专门为恐怖分子提供一种便携式非直射火力而组装起来的,是专门用来对付萨尔瓦多的陆军、建筑物和电力设施的。RPG-7v火箭筒在发射这枚临时组装的弹时,还要在其左侧加装一个粗糙的土造量角器用以计算校正射击偏差。这具近距离武器(大约只有100m有效射程)在用来打击电力设施时,其表现也只能是一种混合性效应。

还有一种RPG-7v火箭筒的训练器。该训练器的原型无疑是苏联时期的,基本是一种单发式武器,发射762mm-39弹。弹药嵌在一个假的PG7弹发射器内,进而成为一种用于模拟真实火箭筒的训练装置。该训练器经锻造而成,非常结实。训练器上标有共产国家常用的五角星、生产年代(1976)及序号“HP”2646(“HP”是古斯拉夫语的字母)。击发机构上的序号和上述序号相匹。除击发机构组件外,其他所有部件均经过黑色烤磁处理。

击发机构前端有两个大的闭锁突笋,突笋前缘为圆头。当给击发机构通电时,突笋则像俄罗斯1891式莫辛-纳干步枪那样向左和向右呈水平状态。这和98式毛瑟步枪的闭锁系统正好相反,当98式毛瑟步枪的枪机被锁定后,其突笋则向上和向下呈垂直状态。

装上一发弹后,拉柄向下折叠,此时可将训练器插入发射筒。训练器插入发射管后,仍处于保险状态,射手可以通过按压击发机构后侧的一个簧力卡笋/释放杆移动击发机。机头上有一个普通拉壳钩,而且,击发机构内装有一簧力退壳挺。

训练器与PG-7榴弹一样和发射筒呈一直线,扣动扳机后,击针触动训练器的簧力触摆杆,簧力触摆杆反过来解脱簧力击针,击发弹底火。训练器侧面的簧力保险销阻止簧力触摆杆的运动。保险销很短,当训练器插入RPG-7v发射器后,不必充分按压以解脱簧力触摆杆。

这种训练器的发射管暴露在外,便于在哑弹弹头被拧下来时进行调整。管长49cm,有4条深陷的右旋膛线,膛线缠度为235mm。训练器调零也很独特,发射管后部有两个呈90o的带缩紧螺母的螺钉,通过这两个螺钉进行风偏和高低调整。

结构特点,美国RAW140mm火箭筒RAW火箭筒包括有固定支架、击发机构、涡轮组件和分离接头等。固定支架与枪管前端组件刚性联接,支架下部有发射管,管两端有简单轴承,涡轮旋转轴位于其间,可自由转动。旋转轴前面是涡轮气室,有两个起旋转作用的喷孔与外界相通,喷孔轴线与旋转轴线垂直并相隔一定距离,可构成喷射反作用旋转力矩。气室前面的分离接头组件与圆球形火箭弹相联接,气压导管与枪膛前端内壁相通,导管的另一端有击发机构。击针轴线与弹上的火帽位置相对应,平时由保险销锁定击针,以确保安全。发射时,先拨出保险销,解除击针保险,然后瞄准目标发射普通枪弹或空包弹。枪弹火药燃气有一部分通过导管驱动击针向前运动,剌发火箭弹上的火帽,火帽产生的火焰,经导火管点燃弹上发动机内的点火药和推进剂,将火箭弹发射出去。

瞄准装置

该火箭筒采用简易机械瞄准具。

弹药

该火箭筒配用杀伤火箭弹,弹体近似圆球形,用轻金属材料制成,在旋转轴上由前到后排列着触发引信和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装药结构设计成减面燃烧,以保证在发动机工作期间火箭弹沿水平直线弹道飞行。该杀伤火箭弹的预制破片为1000个钨合金小球,采用克莱莫杀伤地雷原理,爆炸时产生扇面方向性杀伤,杀伤半径是40毫米榴弹的5~10倍。

美国RAW140mm火箭筒。

中国研制火箭炮比苏联晚的多,但却比西方预计的要早。1948年解放军专家钟林在河北组建了火箭技术室,开始研制A3式6管102毫米野战火箭炮,后转五二工厂继续研制。

新中国诞生的第三天,该炮在北京卢沟桥地区进行了汇报表演,朱德总司令大加赞赏。1951年,中国研制成功427式和488式102毫米火箭弹,最大射程5公里。

由于后来中国统一采用苏制装备,也就是所谓的“制式化”,该野战火箭炮没有列入装备序列而转交越军,但它毕竟使中国火箭炮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0世纪50年代末,八四七厂吉松英等开始试制8公里野战火箭炮,八零三厂等单位有杨荫桐主持开始研制火箭炮使用的火箭弹。

在缺少经验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反复实验,于1963年设计定型1963式107毫米火箭炮。该炮有12个发射管,在7-9秒内可以完成一个齐放,火力极为猛烈。

火箭炮发射的火箭弹是靠自身发动机的推力飞行,不需复杂的反后坐装置,所以发射装置结构简单轻便。107毫米火箭炮设计合理,这方面优势更加突出,他的大多数部件不需要工具就能分解结合,操作、维修十分容易。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单管、两管、四管或八管简易发射。

该炮全重613公斤,体积外形尺寸小,重量轻,机动性好,可以由吉普车牵引或骡马拖拽,也可由人力分解搬运,很适合于戈壁、山地、丛林和水网地区作战。所用的火箭弹命名为1963式107毫米火箭炮杀伤爆破榴弹。这种火箭弹为涡轮旋转稳定结构,散布精度较好,最大射程8公里。尔后,又改进设计定型了63-1式107毫米火箭炮。

1975年再次改进,命名为1963-2型杀伤爆破榴弹。最大射程85公里,战斗部重833公斤,杀伤半径125米。这以后,还研制成功了107好火箭磷铝燃烧弹、攻击坦克装甲车以及坚固工事的碎甲弹以及箔条电子干扰弹等弹种,扩大了战场的应变能力。

63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于1961年研制,1963年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大量装备部队。

该炮体积小、重量轻,以吉普车牵引为主。该炮的管式定向器由3排定向管组成,中排定向管为定向器俯仰与支撑的基础;高低机为齿轮齿弧式,方向机为螺杆式结构;上架用于支撑定向器坐于下架之上;下架上的两个大架是火炮的两个后支撑,两个前支撑既是火炮发射时的前支脚,又是火炮行军时的定向器固定支杆;瞄准镜使用56式75MM无后坐力炮的瞄准镜。

火炮的发火电源是一台小型手摇发电机,发射间隔一般为06秒。

该炮配用63式107毫米涡轮式火箭弹。

rpg-7式40mm火箭筒

概述

随着世界各国主战坦克装甲性能不断改进和提高,前苏军装备的рпг-2式火箭筒的威力已明显不足,而且射程近、后喷火焰大、只能右肩射击。因此,在50年代末,苏联研制了рпг-7式40mm火箭筒。这是一种在рпг-2式基础上改进发展的新型反坦克武器,其发射原理、口径、瞄准具、发射和击发机构等,都与рпг-2式相同,但是改善了筒身结构,增加了主用光学瞄准镜和火箭增程发动机,重新设计了战斗部。配用的пг-7в式和пг-7вм式破甲弹,对轧制均质装甲穿透厚度分别是350mm和400mm,直射距离300m。此外,还配用ог-7式杀伤榴弹,以增强作战功能。

该火箭筒于1961年左右大批量生产,到1966年为止,全部取代了рпг-2式,成为步兵班的制式反坦克武器。除装备苏军外,还大量装备华约国军队以及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和中东、亚洲等不少国家的军队。1968年,苏空降兵部队还装备了一种可折叠的рпг-7д式40mm火箭筒。

рпг-7д式40mm火箭筒

1992年10月6~10日,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七届防御武器博览会上,还展出了供рпг-7в用的两种新型弹药:一种是攻坚爆破榴弹;另一种是弹径为105mm的串联战斗部火箭增程破甲弹,质量4.5kg,有效射程200m,据称能摧毁各种类型的现代坦克,包括装有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并可穿透1.5m厚的钢筋混凝土,对土木结构的野战工事,穿透厚度高达2.7m以上。

结构特点

рпг-7式火箭筒筒壁薄,质量小,威力大,射程远,后喷火焰小,结构坚固耐用,左、右肩均可射击。

1.火箭筒

该火箭筒由发射筒、瞄准具、手柄、护板、背带、两端护套、握把以及发射机构、击发机构、保险装置等组成。发射筒用合金钢制成,包括筒身和尾喷管两部分。前端有火箭弹定位销缺口,后端有护盘,以便偶然碰到地面时,防止土、砂和其他杂物堵塞尾喷管。筒身上部有准星座和表尺座,下部有握把联接耳、手柄固定凸壁和击针座室,筒身左侧有光学瞄准镜固定板,右面是两个固定护套带和背带环,木制护板由护板箍紧定,起隔热作用。发射机构位于握把内。击发机构由位于击针座室内的回弹式击针组件构成,保险机构用于闭锁扳机,防止走火。

早期的闭锁机构是钢索式的,后来改为杠杆式闭锁机。由于在发射机构内采用了带杠杆和弹簧的变换扣,并相应改变了保险装置的结构,因此,尾喷管部件与筒身在未结合到位前,扳机能自动处于保险状态。拆卸时,用左手握住筒身,大姆指压出闭锁机构杠杆,再用右手以逆时针方向将尾喷管组件拧开,然后折叠于筒身下方,由定位销和弹簧支架固定,即成为空降状态的集装武器。若需使用夜视瞄准具,可在准星座和握把之间装上两脚架。

2.瞄准装置

该火箭筒采用瞄测合一的光学瞄准镜为主瞄准具,其放大率为2.7倍,视场13°。瞄准镜的分划板上,有4条水平线,对应射程为100m、200m、300m和400m。

此外,该火箭筒还配有折叠式机械瞄准具;微光瞄准镜和红外夜视瞄准具,以便在星光下或其他微光条件下使用。

3.弹药

该火箭筒发射пг-7в式和пг-7вм式火箭增程破甲弹,火箭增程破甲弹包括空心装药战斗部、вп-7式压电引信、火箭发动机和尾翼组件等。发射药管旋接在火箭发动机的后面,尾翼组件的尾管、尾翼和涡轮容纳其中,战斗部质量为866g,内装388ga-ⅸ-1型炸药。引信头部机构旋入风帽绝缘套内,上面装有保护帽,防止压电元件在使用中受到意外撞击。配有延期自爆装置的引信底部机构位于炸药后面。火箭增程发动机采用单孔管状双基药推进剂。

пг-7вм式火箭弹是пг-7в制式弹的改进型,弹径70.5mm,质量稍小,破甲能力、射击精度和抗风偏能力,都强

于пг-7в式。此外,还研制了一种同口径的ог-7式杀伤榴弹,战斗部长250mm,配用触发引信,杀伤半径15m。

性能数据

口径---------------------------------------------------------------40mm

火箭筒长

рпг-7в式

рпг-7д式----------------------------------------------950mm

携行状态长---------------------------------------------------------630mm

战斗状态长---------------------------------------------------------960mm

火箭筒战斗总质量

含пг-7в式破甲弹-----------------------------------------86kg

含пг-7вм式破甲弹---------------------------------------87kg

含串联战斗部破甲弹-------------------------------------------------132kg

火箭筒质量(含光学瞄准镜)

рпг-7в式-----------------------------------------------63kg

рпг-7д式-----------------------------------------------69kg

脚架质量-----------------------------------------------------------720g

配用弹种

--------------------------------------------------------------------------------

пг-7в式破甲弹,

--------------------------------------------------------------------------------

пг-7вм式破甲弹,

--------------------------------------------------------------------------------

串联战斗部破甲弹,

--------------------------------------------------------------------------------

ог-7式杀伤榴弹

弹径

пг-7в式破甲弹---------------------------------------------85mm

пг-7вм式破甲弹-------------------------------------------705mm

ог-7式杀伤榴弹---------------------------------------------40mm

串联战斗部破甲弹---------------------------------------------105mm

弹长

пг-7в式破甲弹--------------------------------------------925mm

пг-7вм式破甲弹------------------------------------------940mm

弹质量

пг-7в式破甲弹--------------------------------------------23kg

пг-7вм式破甲弹------------------------------------------20kg

串联战斗部破甲弹--------------------------------------------45kg

初速

пг-7в式破甲弹---------------------------------------------120m/s

пг-7вм式破甲弹-------------------------------------------140m/s

最大速度-----------------------------------------------------------300m/s

直射距离

пг-7в式破甲弹---------------------------------------------330m

пг-7вм式破甲弹-------------------------------------------310m

有效射程-----------------------------------------------------------500m

最大射程-----------------------------------------------------------800m

射速---------------------------------------------------------------4~6发/min

破甲厚度

пг-7в式破甲弹----------------------------------------------350mm

пг-7вм式破甲弹--------------------------------------------400mm

瞄准装置----------------------------------------------------------

机械瞄准具,

光学瞄准镜,

红外夜视瞄准具,

微光瞄准镜

结构特点

达尔德120mm火箭筒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只有同类产品的1/2;装有磁电击发机构的前握把,可绕发射筒纵轴旋转180°,允许用左手或右手射击,使用方便。

火箭筒

该火箭筒采用敞开式平衡抛射发射方式和火箭发动机续航技术,发射筒筒身用凯夫拉复合材料制成,分前后两部分,前发射筒装有手枪式磁电击发机、手柄、弧形肩托和提把等,能多次使用。后发射筒兼作包装筒,用后抛弃,是火箭筒的核心部件。筒的中部有发射药室和发射药包,前部容纳破甲弹,后部有平衡体组件和消声装置,外面附有导火索组件,两端有保护盖。

射击前,应首先把包装/发射筒与前筒联接、锁定。发射时,通过击发机、火帽、导火索系统,点燃不含溶剂的双基无烟发射药,火药燃气将弹抛出筒口,此时续航火箭发动机也开始工作。同时,塑料薄片与被分割减弱的燃气一起喷向后方,保持武器的动量平衡,基本上实现了无后坐发射,后坐力仅5千克。尾焰也减弱,长不到1米;塑料片在空气阻力作用下,速度迅速衰减并散落在筒后地面上。

瞄准装置

该火箭筒配用固定式光学瞄准镜、西拉斯激光测距仪和光电火控系统(含激光测距仪、射角换算器以及温度、气压、风速、高度修正装置,微型计算机和夜视组件等)。

弹药

该火箭筒配用破甲火箭弹,破甲弹由战斗部、压电引信、续航火箭发动机、尾翼组件和尾挡板等组成。串联战斗部壳体用碳素纤维增强塑料制成,内装黑索金和梯恩梯混合炸药,炸药质量与战斗部总质量之比高出同类产品30%。续航火箭发动机用以保证射弹以恒定的速度(280米/秒)飞行。刀片型斜置尾翼由压缩弹簧启动张开,并准备用更有效、更精确的凸轮活塞装置取代弹簧组件。

中国现役的反坦克单兵武器主要有:

1、PF98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于1990年批量生产并陆续装备部队。PF89式火箭筒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威力大、精度好、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击毁T72坦克的复合装甲。

PF89式火箭筒由火箭破甲弹和火箭发射筒两大部分组成,在发射筒中80%的零件为塑料件,该型火箭筒全长90公分,发射筒重186公斤,火箭弹口径80毫米,空心装药战斗部采用双锥变壁厚的药型罩,弹重184公斤,武器系统全重37公斤,直射距离200米,破甲厚度180毫米/65度,垂直破甲深度630毫米。PF89式单兵火箭筒可以装备能击毁轻型装甲车和杀伤人员的多用途火箭弹(A型弹),和用以攻击反应装甲的串联战斗部火箭弹(B型弹)。

2、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该火箭筒于1998年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分为连用型和营用型两款,均配有破甲火箭弹、多用途火箭弹、云爆火箭弹和攻坚火箭弹等类型弹药,可打击多种目标,120毫米的口径堪称单兵大炮,性能先进、精度较高。

该型号发射筒重10公斤,破甲火箭弹重63公斤,多用途火箭弹重75公斤。营用型使用破甲弹有效射程为500m,使用多用途火箭弹有效射程达1800米,发射速度4至6发/秒,方向射界360度,高低射界-6度至

30度,反应时间小于10秒。破甲火箭弹使用串联战斗部和电子延时机电引信,战斗部垂直静破甲厚度800毫米,可用于打击披挂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和装甲车。

3、PF98(A)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针对PF98式火箭筒存在的一些缺点,在2006年我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与优化,并定型并命名为PF98A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PF98A的性能较PF98式的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主要体现在质量更轻、操作更简单、通用性更好等方面,PF98A式的发射筒由PF98式的10公斤降到了7公斤左右,微光瞄准镜实现了营连型的通用,质量由285公斤降到了12公斤,连续工作时间由7小时提高到了40个小时以上,其使用的弹药也有改进,脚架也经过重新设计

4、DZJ08式单兵多用途攻坚弹武器系统。它是采用封闭式平衡抛射发射原理的肩射武器。DZJ08式80mm单兵多用途攻坚弹系统主要由发射具和攻坚弹组件两大部分组成,全长971公分,攻坚弹采用两级串联战斗部,弹径80毫米,弹丸重165公斤,武器系统重质量75公斤,初速172米/秒,破甲厚度25毫米/65度,破墙孔直径50公分,表尺最大射程300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552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