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老人,一般能够活多久呢?

2型糖尿病老人,一般能够活多久呢?,第1张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形成的,一般2型糖尿病人的平均寿命约为70岁左右。但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比较晚,一般在50岁至70岁之间最为常见。

正确认识糖尿病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人群越趋年轻化,说明糖尿病其实与生活习惯有很大的联系,而且发病年龄不再局限于中老年人,在任何年龄阶段,都有可能罹患糖尿病。

而糖尿病大抵上分为四大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特殊型的糖尿病。而我们日常生活里常见的是2型糖尿病。

对于糖友来说,可怕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长期高血糖引发的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病以及神经病变等,这些并发症对生活质量和寿命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糖尿病影响预期寿命

糖尿病英国2010年报告称,2型糖尿病将预期寿命缩短了大约10年。同一份报告指出,1型糖尿病可能将预期寿命降低至少20年。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14年美国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64岁,女性为812岁。2012年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发现,5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女性平均寿命减少6年,男性失去5年。

2型糖尿病对患者寿命有什么影响?

糖尿病会导致各种并发症,比如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这些并发症都可能导致患者健康问题,或者导致各种意外发生。同时,糖尿病还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病风险,以及酮症酸中毒,这些都可能导致死亡。

人体的三高是有联系性的,所以高血糖状态可能会引发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而三高,甚至四高都是损伤人体的血管,之后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各种脏器损伤,也会有生命危险。

结语

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进行血糖监控,注意身体的异常情况,调整饮食以及合理使用药物,那么就能够降低死亡的风险,所以这意味着糖尿病患者长寿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糖尿病晚期可以活多久——除了精神上的护理,糖尿病晚期的日常物质护理也绝不能有所怠慢。糖尿病晚期的护理原则基本就是“三控制”——控制血糖,控制体重,控制血压。为了预防急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性高渗昏迷、感染等;预防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如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等,请将三控制从日常的细节做起,坚持就是胜利,千万不要拿自己生命开玩笑。糖尿病晚期可以活多久——5年,6年,100年!

有人说胖子比瘦子更长寿!胖子因为脂肪多就可以生病恢复更快吗?就会更长寿吗?这些说法是真的么?

科学家们第一次发现了细胞中的脂肪含量和寿命之间的关系,困扰了人们几十年的“肥胖悖论”也因此得以解释:为什么肥胖的人有着最低的死亡率,而瘦的人死亡率却较高。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三酰甘油(人和动物体内脂肪的主要成分)含量较高的酵母细胞寿命会更长一些,当细胞被阻止合成这种物质的时候,它们的寿命就会缩短。

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团队也发现,较胖的酵母细胞并不存在明显的生长缺陷,而且可以像正常的细胞一样繁殖。虽然要从酵母细胞飞跃到人类细胞还需要走一段相当长的路,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肥胖悖论一直是一个假设,即肥胖实际上可以保护某些群体,帮助他们获得更长的寿命。然而,体重的增加又会产生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因此才会出现了互相矛盾的情况。有科学家认为,额外的身体脂肪在某些情况下会对人体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肥胖一定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肥胖的标准是在怎样的呢?

一、世界肥胖标准

目前全世界都使用体重指数(BMI)来衡量一个人胖或不胖。

计算的方法是: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平方。

世界隆重组织拟定的世界标准是,

BMI在185-249时属正常范围,BMI大于25 为超重,MBI大于30为肥胖。

然而,与会专家指出,这个体重标准是根据欧美白人为基准制定的,对亚洲人不一定适用。

二、亚洲肥胖标准

亚洲人体偏小,用BMI185-249的世界“正常范围”体重标准来衡量,就不适宜。比如:日本人当BMI为249时,高血压危险已经增加3倍;在美国的日本人,BMI大于23时心血管病危险就开始明显增加;香港地区的中国人,BMI在237时死亡率最低,再高时便开始上升,这说明,体重指数正常上限249的世界标准,对亚洲人来说显然过高。

那么,亚洲人的肥胖标准应该是多少专家们认为,BMI在185-229时为正常水平,BMI大于23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这样,亚洲人的正常体重指数上限比欧美人要低2个指数,其差别不谓不大。

三、中国肥胖标准

我国专家认为,中国人虽属亚洲人种,但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上限却应比亚洲标准低些,在具体运用体重指数判断胖与不胖时应区别对待。因为我国人的肥胖有两大特点:体型小,指数小,肚皮大,危害大。

体型小决定了体重指数的正常上限要低些,一项针对中国人的调查表明,BMI大于226的中国人,其平均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水平都较BMI小于226的人地产高,而有益于人体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却低。因此,专家们认为,我国人正常体重指数上限不应大于226应比欧美的249和亚洲的229还低。

专家们认为,中国人体重指数的最佳值应该是20-226,BMI大于226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

腹型肥胖比例大是中国人肥胖的特点和潜在危险,国人体重指数超过25的比例明显小于欧美人,但腹型肥胖的比例比欧美人大。研究中发一,体重指数正常或不很高的人,若腹围男性大于101厘米,女性大于89厘米,或腰围/臀围比值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5的腹型肥胖者,其危害与体重指数高者一样大。

常见的肥胖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叫梨型肥胖,就是上半身比较正常而下肢尤其是腿部、臀部壮硕;

第二种肥胖叫苹果型肥胖,又叫中心型肥胖,体内脂肪堆积在腹部,好像在肚子这里带了一个救生圈的样子,亚洲人的肥胖大多数都是这种肥胖,而恰恰是这种肥胖更危险,它使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度增加,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肿瘤等等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以中国人的标准来算,男性保持在腰围在85公分以下,女性保持在80公分以下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尺度。

“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是导致肥胖症的因素之一。”来自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亚当教授解释说:“由于城市化生活节奏加快,快餐、速食之类的食物给我们节省了不少花在食物上的金钱和时间,但同时低营养高热量也为我们走向肥胖创造了捷径。”

肥胖如何伤害我们的身体

肥胖人群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得病率和因心脏问题猝死的几率要远高于正常人群,而患有两种或以上上述疾病的患者则可以被视为患有代谢综合症。“全球营养状况变迁会议”会议预计到2025年全球患2型糖尿病的人数将会达到3亿人,其中大部分增长将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10年,全球80%的心脏病都将是由与超重和肥胖症相关的2型糖尿病引发的。

综上所述,额外的身体脂肪在某些情况下会对人体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脂肪一定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超过标准的肥胖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疾病问题,威胁我们的健康。

获取更多知识,关注美呗APP(ID:meibeiapp)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563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