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郭富城、杨千嬅领衔主演的**《麦路人》在香港公映。影片叙述了一群情况各不相同的路人,在快餐厅出现意外相逢、互相照顾,慢慢造成了亲人般感情的小故事。豆瓣网得出了76的高分数,许多网民评价,很久末见这般温暖的香港影片了。
虽还未在大陆宣布开播,却已入选第39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最佳男配角、最佳男主角等九个候选人荣誉奖。而最佳男主角的候选人万梓良,让观众们甚为出现意外,也甚为意外惊喜。剧图中的万梓良,一脸柔和,秀发胡须斑白,隔着屏幕都感受到心旷神怡的温暖。
怪不得有些人感叹:真没想到,很多年后,以前霸气侧漏的万梓良,也会慈爱如吴孟达。是的,以前红透千万家的万梓良,好像已被新闻媒体和社会发展忘却了好长时间。以致于提到万梓良,今日的很多年青人都不免有些生疏。
但将时间追朔至八九十年代,万梓良是香港最最红的超级巨星,也仅有周润发能够并列。到底有多红呢,放一张那时候万梓良来国内宣传策划影片的相片。比肩接踵的人群,密不透风的街道社区,疯狂的粉丝将其包围住。
那样的界面,就算是放到当今的演艺圈,又有几人会及?他爆红的情况下,香港都还没四大天王,一起协作的全是张国荣、梅艳芳、周润发等。他是**古惑仔的开山鼻祖,在**中叼着雪茄烟,扎着背头,背后小兄弟打伞,顶着2个可爱的小梨涡,却阴险毒辣无比的微笑,多少钱人心里的经典界面。
只遗憾,恍惚之境的演艺圈升级太快,稍有犹豫,就逃不过被沉封影象的运势。万梓良,1957年出生于台湾,本姓胡。因家境贫困,刚一出世就被爸爸妈妈赠给了万姓夫妻,后随父母拆迁到香港新界。自小常被人取笑“并不是父母生”,聚众斗殴是家常饭。
万姓家都不富有,万梓良只念了四个月的书,就迫不得已退学干了杂工。十九岁,诸多姻缘既会下,万梓良考上香港丽的电视台(亚视其前身)艺人培训班。许是老天爷看他儿时生活太过凄惨,就在工作上为万梓良会亮信号灯。刚出学校门就被亚眼睛视力捧,成名出道就是主人公。
1977年,二十岁的万梓良参演电视连续剧《三少爷的剑》,扮演三少爷谢晓峰,一战成名,快速发展为亚视的一线小生。1986年,万梓良搭挡女老大郑裕玲、刘嘉玲,出演电视连续剧《流氓大亨》,用户评价收视率爆棚,揽获当初收视率总冠军。
万梓良扮演的香港警员,既更新了香港人的认知能力,也让国内观众们好感度爆满。一时间,一炮而红,没有人不知。在剧里演惯了哥哥的万梓良,生活中也甚为照料刚入门的“小兄弟们”。他一手提携了现如今大名鼎鼎的周星驰。
早前,周星驰参与无线网络培训机构,很多年全是群众演员的人物角色,一度因看不到希望要想舍弃。可他却好运的,碰到了贵人相助万梓良。两个人第一次的协作,是在电视连续剧《生命之旅》中,虽触碰很少,但万梓良独具慧眼,和周星驰一见合得来,两面三刀对他吝惜赞美之词。
乃至使用人脉关系,向张彻的徒弟李修贤强烈推荐,签订周星驰,一改星仔飘泊没根的困境。周星驰本就勤奋,乘坐这股不可多得的车风,慢慢踏入工作顶峰,这才拥有华语乐坛**圈享有盛名的“周星驰”。1988年,周星驰凭着《霹雳先锋》夺得金马奖最好男配,他的感言便是:“谢谢万梓良老先生”。
摄像镜头大特写,是万梓良坐着观众席一脸高兴的微笑。世事多变,与周星驰乘势而上产生迥然不同的,是万梓良的风景不会再。1992年,拍完TVB的《巨人》以后,万梓良挑选了隐退,转到商业界。但却因欠缺商业头脑,项目投资的做生意连续落败,后又遭受金融危机,亏损了半世存款。
1999年,“星仔”回身成“周星驰”,踌躇满志提前准备拍摄《喜剧之王》。为报当初提携之恩,他对哥哥传出人物角色邀约,万梓良毫不在意。殊不知,人世间一直出现意外多过意外惊喜。某日,周星驰临时性更改了拍摄时间,却因工作员未立即通告,唯万梓良一人在拍戏现场空等一上午。
终究是以前叱诧风云的哥哥,怎能承受这般被忽略,万梓良心有戚戚,愤而辞演。当初演艺圈最受欢迎的新闻报道,恰好是:万梓良拍戏现场弃棋,与周星驰不告而别。果真是移花接木,节节败退。2019年,周星驰再一次开拍《新喜剧之王》,邀约万梓良参演似梦爸爸一角,期待解除当初芥蒂,可他却拒绝了此次邀约。
周星驰深感无可奈何:“万梓良是较难请的。”一段本该是报之以李的美谈,却演化为老死不相往来的缺憾。以前的小兄弟,在演艺圈开天辟地、无尽荣誉。而当初的哥哥,却为了更好地生活商业演出表演,去酒吧夜场和商业服务场地“街唱”。尽管令人感慨万千,却也意料之中,正所谓“你有了你的阳关道,我国我的过独木桥”。道不同,自然无需相谋了。
造物主在给你打开一扇窗的情况下,就给你合上另一扇窗。这句话放到万梓良一波三折的情感上,可以说恰到好处。1985年,万梓良和邓萃雯在拍摄电视连续剧《薛仁贵征东》时,出现意外弄出火苗。说起来也是命里注定,导演在拍摄前挑了很多新手,让万梓良选搭挡。
他一眼就看到了初露锋芒、一脸娇嫩的邓萃雯。两个人果真很有投缘,拍摄时心有灵犀十足。三个月拍摄完毕,万梓良和邓萃雯也大气十指紧扣。那时,27岁的万梓良已经是业界超级巨星,而不够二十岁的邓萃雯,或是个小丫头片子。
但万梓良却对邓萃雯甚为宠溺。当初的邓萃雯性子受欢迎,经常没原因地闹脾气,万梓良为了更好地求原谅,竟能街头向她跪下!由此可见恋爱中的男孩子,智力也是有很有可能为负。但令人出现意外的是,邓萃雯和万梓良的谈恋爱,从一开始也不以完婚为目地。
她不但数次在公共场合称万梓良为“父亲”,还经常放话“两个人仅仅亦师亦友”的关联。有些人说,这世界上最伤心的事莫过:我还在方案与你的将来,但你却只为与我做朋友。三番两次浪漫求婚被拒,还对外开放声称老人,这让哥哥的颜面往哪放?
一怒之下,万梓良就甩了邓萃雯,两个人这一段并不幸福的初恋情人,仅保持了一年半上下。正应了那句:此情该是常相守,倘若绝情我便休。1989年,万梓良受邀拍摄拍摄《大头仔》,不但一举夺得金马影帝,还与剧里的女一号恬妞日久生爱。
当初,万梓良31岁,恬妞三十岁。但万梓良却喜爱叫法恬妞“老前辈”,由于恬妞二十岁就取得了金马影后。可生活中的恬妞,却并不幸福快乐。在万梓良以前,曾经历一段被蒙骗充溢的不成功婚姻生活,还因而变成一位单身妈妈。
但恬妞天性开朗开朗,与比较敏感低沉的万梓良恰好相辅相成。遇上恬妞,如同一缕阳光点亮了万梓良的心室,一扫和邓萃雯那一段悲剧的恋爱经历。1992年,两个人宣布公布完婚,香港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到处都是恬妞“弃女再嫁”的新闻报道。
但霸气侧漏的万梓良立即怒斥:“三个人一条命!”他自己也是刚刚出生就被爸爸妈妈抛下的人,又怎么会狠心让恬妞抛下亲生女?结婚当场,欢欢喜喜,十分风景!节目主持人是TVB那时候的掌门邵逸夫,周星驰是顶尖伴郎团。
刘青云、张卫健、吴孟达等大牌明星如数在场,更有TVB全过程直播现场。可以说一派宾主尽欢、言笑晏晏的和睦界面。结婚后,万梓良果真对恬妞的闺女体贴入微,乃至舍弃生孕自身的小孩。为照料家中,万梓良劳动量急剧下降,甚少在公共场合出面。
来说也是旗鼓相当、男才女貌的组成,本认为二人会琴瑟和鸣、白头到老。可殊不知,只是四年后,就传来万梓良情断,两个人离异的信息。有些人说是由于三观不合,也有些人说是万梓良患有抑郁症,回绝与人相处。
多年以后,恬妞在采访中茫然若失:我能让全球高兴,唯有他不好。离婚之后,恬妞从没说过万梓良一个不字。而万梓良常常提到,总说成自身抱歉恬妞。虽然是一别两宽的缺憾收尾,却也保存了一别两宽的体面地。仅仅,很多年以往,恬妞再没有过完婚的想法。
离婚之后的万梓良也一度低落,工作风景不会再,情感连续落败。但所幸爱神之王仍未终止对他的惠顾。你是否还记得文章内容一开头那张粉丝全屏幕的相片吗,在其中正巧就会有万梓良的第二任老婆,河南洛阳的女孩郭明黎。
1986年万梓良来国内宣传策划《流氓大亨》,郭明黎恰巧和爸爸妈妈出门,在街上遇到了被粉丝看热闹的万梓良。金庸说:风陵渡口初相遇,望君一眼误终身。青春年少的郭明黎也恰好是在群体中多看看了一眼,就在心里埋下了崇拜偶像的种子。
她们的感情烂漫的像童话一般。1996年,曾任南航空中**的郭明黎,居然在飞到新加坡的飞机航班上,再一次巧遇自身的超级偶像。意外惊喜之情不言而喻。而与娱乐圈越来越远的万梓良,见到很多年以往,仍然有粉丝喜爱自身,颇为打动。
下飞机后立即邀约郭明黎去用餐歌唱。不愿,恰好是这2次巧遇,造就了一段让人羡慕嫉妒的姻缘。自此,两个人相处了整整的六年,最后在2002年,踏入婚姻生活圣殿。那时候,社会舆论一边倒地忽视郭明黎,皆称她是看到了万梓良的知名度和资产。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两个人完婚近20年依然甜美幸福快乐、相爱如初见。万梓良患有糖尿病患者,郭明黎学习培训熬汤健康养生,悉心照顾。郭明黎年纪较小,万梓良数次表明担忧,怕自身先走没有人照料她。
而为了更好地种活一家人,现如今63岁的万梓良仍在为生活奔忙,四处参与演出表演捞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是生病人体发胖,跟年轻漂亮的老婆在一起更好像“父亲和女儿”。台湾到洛阳的间距,16岁的年纪差别,生活中的油盐酱醋,都没能阻拦2个真心实意恩爱的人。
之后,孩子出世,取名字万大仟。一生“官路弯弯”、经历艰辛的哥哥,最后或是被幸运女神亲睐,拥有幸福的家中生活。也许人生就是这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太过恰如其分的人生,反倒失了一些蕴意。衷心祝福哥哥此生皆是欢爱,工作再创辉煌!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了11亿人,而处在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也已经超过了14亿人,这部分人群如果不注意饮食习惯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成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后,糖尿病就与您为伴,这一生都会被糖尿病缠身。
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比较多,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引起来的。胰岛素抵抗是指肌肉、脂肪组织社区及利用糖的时候出现了障碍。肝脏摄取糖的能力减弱,餐后对于肝糖原输出不能有效抑制。
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环境因素也非常重要。比如激素紊乱、药物影响、应激等等,而在环境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如果长期存在,也就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其中,以下几种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容易引起糖尿病。
高脂饮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吃起来会更香。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与膳食脂肪所提供的能量百分比呈正相关。含有高饱和脂肪的膳食早已经被证明可以增高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可以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发生。
缺乏体力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乏体力活动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与缺乏体力活动的人相比,那些能够坚持中等体力活动的人,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明显降低。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与低血浆胰岛素水平有关,体育锻炼能够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发生。
超重或肥胖体重超重和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体重超重24的人,糖尿病的发病率是体质指数正常者的两倍。而肥胖的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三倍。原因在于肥胖者的胰岛素受体减少和受体缺陷,发生胰岛素抵抗现象比较高,会影响到葡萄糖的转运、利用和蛋白质的合成。
微量元素缺乏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认为自己不存在营养素缺乏的情况。而实际上,也正因为物质水平的提高,以前吃不到的时候现在吃得太多,这就会造成部分营养素出现了缺乏。而在这些营养素中,铬、锌和硒元素的缺乏,都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比如硒元素缺乏会导致机体对氧化损伤的敏感性增加,过多的自由基积累则会引起生物膜磷脂汇总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系列反应而加重胰岛细胞的损伤和血管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虽然是一种代谢病疾病,但是因为糖尿病而引起的一些并发症却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感染。慢性并发症主要是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者会出现昏迷并危及生命,慢性并发症虽然不会直接致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糖控制不好也会造成糖尿病死亡。比如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大血管病变,就是糖尿病引起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控制好血糖,才能够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风险。而控制血糖,不能仅仅依赖于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仅仅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方面。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也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与药物治疗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和饮食治疗,三者不能缺少,三管齐下,血糖才能控制好。而血糖控制好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风险才会降低。有些血糖控制比较好的人,可能患上糖尿病已经三四十年的,但是出现的并发症却比较少,这就需要坚持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控血糖,更有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目录部分1:制定糖尿病治疗计划1、展开治疗计划前,先咨询医生。2、每天注射胰岛素。3、运动。4、减压。5、避免生病。6、修正糖尿病控制计划,以解决月经和更年期带来的问题。7、和医生安排进行定期检查。8、在展开治疗前,先咨询医生。9、尽量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糖尿病。10、做好准备终有一天必须接受更高强度的治疗。11、肥胖人士可考虑进行减肥手术。部分2:进行糖尿病检测1、每天检查血糖。2、每年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数次。3、如果你有酮症酸中毒症状,必须检查尿液里的酮体。4、定期接受足部和眼睛检查。部分3:控制饮食1、遵循饮食治疗师的意见。2、以低热量、高营养的饮食为目标。3、优先摄取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全谷类。4、吃富含纤维的食物。5、摄取源自精瘦肉的蛋白质。6、节制地摄取一些"好"脂肪。7、避免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8、谨慎喝酒。9、精明地控制分量。部分4:用药1、服用任何糖尿病药物前,先和医生讨论。2、用胰岛素控制血糖。3、口服糖尿病药物控制血糖。4、考虑补充其它药物。诊断出糖尿病无疑给许多人敲响了一记警钟。控制糖尿病就是控制血糖水平,要在生活中多运动,更加注重健康。药物(通常是胰岛素,有时也需服用其它药物)也有助于控制血糖和糖尿病症状。通过本文学习如何控制糖尿病,让自己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部分1:制定糖尿病治疗计划
1、展开治疗计划前,先咨询医生。1型糖尿病也被称为青少年糖尿病,是慢性疾病。虽然名称如此,但任何年纪的人都有可能患上这个病。1型糖尿病发生突然,毫无预兆。如果不治疗,症状会变得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制定对抗糖尿病计划时,合格医生或专科医师的意见很重要。本文的内容仅适用于一般情况,不可代替正牌医生的意见。虽然1型或2型糖尿病均无法彻底治愈,但只要毕生遵循治疗计划,你就能控制它们,并过着正常的生活。患上糖尿病后,越早开始治疗越好。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患有糖尿病,不要拖延,尽快看医生。由于1型糖尿病的初期症状可能很严重,患者经常在诊断后需要短期住院。
2、每天注射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无法制造胰岛素。这个化合物的作用是分解血液里的糖分(葡萄糖)。没有胰岛素,1型糖尿病的症状迅速恶化,最后导致死亡。明确地说,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否则就会死去。每天所需的胰岛素剂量将取决于体你的体型、饮食、活动量和基因。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先看医生,全面评估各个方面后,才能展开糖尿病治疗计划。胰岛素通常可分为几种,每一种都有特定用途,分别是:餐时(餐前)胰岛素:速效胰岛素。通常在用餐前注射,以免餐后血糖升高。
基础胰岛素:药效比较慢。通常每天在非用餐时间注射一或两次,以控制身体休息时(非用餐)的血糖水平。
预混胰岛素:餐前胰岛素与基础胰岛素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混合制剂。可以在早餐及晚餐前注射,以维持餐后及一整天的血糖水平。
3、运动。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应尽力让身体变得强壮。体育运动能降低身体的葡萄糖水平,有时候效果能维持24小时。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由葡萄糖水平升高所造成,所以运动是帮助患者控制葡萄糖的珍贵方法。此外,糖尿病患者也能从运动中获得和非糖尿病患者一样的好处,例如改善整体健康、减轻体重、增加体力和耐力、提高精力、改善情绪等。糖尿病相关资源通常建议患者每周至少运动数次。大部分资源建议最好结合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平衡或柔韧性训练。你可参阅如何锻炼一文,了解更多信息。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虽然最好把葡萄糖水平保持在可以控制的低水平,但在血糖低的情况下运动会导致血糖过低,体内血糖不足,就无法提够能量给运动中的肌肉及维持生命的重要机能。血糖过低导致头晕目眩、虚弱无力及昏厥。想要避免血糖过低,你可在运动时随身携带可迅速发挥作用的含糖碳水化合物,比如汽水或运动饮料。
4、减压。众所周知,无论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压力,都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从长远来看,长期承受压力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你可能需要吃更多药或更常运动,才能保持健康。对抗压力的最佳方法是预防它,经常做运动,获取充足睡眠,尽量避免有压力的情况,在问题变严重前与他人讨论,都能帮助你从一开始避免承受压力。其它的压力管理技巧包括咨询治疗师、进行冥想、不摄取咖啡因及培养健康的爱好。你可参阅减压一文,了解更多信息。
5、避免生病。生病除了让身体备受疾病折磨,也间接造成压力,使血糖水平波动。长期或严重的疾病甚至会影响你的糖尿病药物治疗和日常运动。说到生病,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避免生病,尽量过着健康、快乐、无压力的生活。但如果你真的病倒了,必须多休息,并服用所需的药物,让自己尽快好起来。如果感冒了,你可多喝水、吃非处方感冒药(避免服用含糖的止咳糖浆)及多休息。由于感冒会造成食欲不振,你也必须每小时摄取约15克的碳水化合物。感冒通常使血糖水平升高,但如果你因此而不进食,反而可能使血糖降到危险水平。
如果是严重的疾病,你通常需要求医,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严重疾病需要特别的药物和方法。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并认为自己患上比普通感冒更严重的疾病,请立刻看医生。
6、修正糖尿病控制计划,以解决月经和更年期带来的问题。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在月经及更年期时,在控制血糖方面面临严峻挑战。虽然糖尿病对每个女性的影响不同,但许多女性表示血糖水平在经期前几天升高,必须服用更多胰岛素,或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才能控制它。但是,你在月经时期的血糖水平可能与其他人不同,应向医生或妇科医生咨询具体的意见。此外,更年期也会改变血糖水平波动的方式。许多女性表示在更年期时,葡萄糖水平变得更难捉摸。更年期也造成体重增加、睡眠不足和暂时性的阴道疾病,从而导致身体的应激激素和葡萄糖水平升高。如果你患有糖尿病,而且正步入更年期, 可和医生讨论,找出适合你的治疗计划。
7、和医生安排进行定期检查。诊断出1型糖尿病后,你可能需要经常看医生(差不多每周一次或更多),了解要怎么做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医生可能需要花好几周,才能根据你的饮食和活动量,制定出合适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一旦有了糖尿病日常治疗方案,你就不需要常看医生。但是,你需要与医生保持良好关系,不时安排复诊。医生可以在问题变严重前,就先发现血糖水平差异;也能在你面对压力、疾病、怀孕等状况时,给你宝贵的意见,教导你如何控制糖尿病。总而言之,1型糖尿病患者制定了日常治疗方案后,应每3到6个月看一次医生。
2型糖尿病
1、在展开治疗前,先咨询医生。如果你患有2型糖尿病,身体还能产生一些胰岛素,而非像1型糖尿病那样完全没有胰岛素。然而身体产生胰岛素的能力下降,或是无法正确使用胰岛素。由于这关键性的不同,2型糖尿病的症状比1型糖尿病轻微,发病比较慢,不太需要高强度的治疗(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和1型糖尿病一样,你必须先看医生,才能展开治疗。只有合格的医疗专家才具备确切诊断糖尿病的知识,并按照你的个人需要制定出治疗方案。
2、尽量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糖尿病。如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并非完全没有能力制造及使用胰岛素,而是能力有所下降。由于身体还能制造一些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是有可能不需要人工胰岛素,就能控制病情。注重饮食和运动就能做到这点。这表示你需要减少摄取含糖食物,维持健康的体重,及经常运动。有些轻微的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注重饮食和运动量,基本上可以过"正常的生活"。然而务必记住,有些人的2型糖尿病病情比其他人严重,无法单靠饮食和运动控制,可能需要胰岛素或其它药物。
注意:请参阅以下部分,了解关于饮食和药物的信息。
3、做好准备终有一天必须接受更高强度的治疗。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是进行性疾病,时间久了,病情会恶化。这很可能是因为患者体内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过度工作而"损耗"。因此,曾经只需轻微治疗的2型糖尿病案列,过了几年后最终都需要接受更高强度的治疗,包括胰岛素治疗。这不是患者的过失所造成的状况。和1型糖尿病一样,如果你患有2型糖尿病,应和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检验可帮助你在2型糖尿病恶化前,预先检测到它的进展状况。
4、肥胖人士可考虑进行减肥手术。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会导致病情更危险及更难控制。肥胖给身体带来额外压力,使身体很难把血糖保持在健康水平。如果患者有很高的体质指数(通常超过35),医生有时候会建议他们进行减肥手术,以迅速控制体重。为了控制体重而进行的两种减肥手术分别是:胃绕道手术 — 胃被缩小到拇指大小,小肠被截短,从而减少身体从食物中吸收的热量。这个改变是永久性的。
腹腔镜胃束带手术(简称"胃束带")— 用束带束缚着胃部,吃的食物更少却感觉更饱。如有必要,可调节或移除束带。
部分2:进行糖尿病检测
1、每天检查血糖。糖尿病的危害都是由葡萄糖水平升高所造成,所以患者必须经常检查血糖水平。如今,只需要一个方便携带的小仪器,就能从一小滴血中测量出血糖水平。检查血糖的时间、地方和方式取决于你的年龄、糖尿病类型和健康状况。因此,你需要先与医生讨论,才开始监测血糖水平。以下意见适用于一般状况,不能代替医生的忠告。1型糖尿病患者经常被要求一天检查血糖3次或更多,通常在某顿饭前或饭后、运动前或运动后、临睡前甚至是夜间。生病或服用新药物时,必须更密切监测血糖。
另一方面,2型糖尿病患者不需要如此频繁地检查血糖,医生可能指示他们一天检查一次或更多。如果病情可通过非胰岛素药物控制,或是仅靠饮食和运动控制,你甚至可能不需要每天检查血糖。
2、每年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数次。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每天监测血糖固然重要,但全面地了解血糖水平的长期趋势也很重要。患者应定期接受糖化血红蛋白这项特别检查。医生可能指示你每个月或每两三个月接受这项检查一次,监测过去几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是瞬时血糖指数),以了解治疗方案是否有效。这项特别检查分析血液中被称为血红蛋白的分子。葡萄糖进入血液时,一些葡萄糖与血红蛋白分子结合。由于血红蛋白一般上只有3个月的寿命,分析与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百分比,就能反映过去几个月的血糖水平有多高。
3、如果你有酮症酸中毒症状,必须检查尿液里的酮体。体内胰岛素不足,无法分解血液里的葡萄糖,器官和组织很快就缺乏能量。这将引起被称为酮症酸中毒的危险状况。身体开始分解储存的脂肪,为重要的身体机能提供能量。虽然这么做可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但也产生大量酮体,如果让这个有毒化合物累积,可能会危及生命。要是你连续两次的血糖读数都超过250毫克/分升,或是出现下列症状,请立即检查是否患有酮症酸中毒(在药房柜台购买简单的尿液分析试纸,就能自己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你的尿液含有大量酮体,立即联系医生及寻求紧急治疗。酮症酸中毒症状是:恶心
呕吐
身体散发甜味,呼吸带有水果味
体重无缘无故下降。
4、定期接受足部和眼睛检查。2型糖尿病是逐步恶化的,患者难以察觉病程进展,因此检查是否出现并发症很重要,以便能在情况变严重前解决它们。糖尿病导致神经损伤,改变身体特定部位的血液循环,尤其是足部和眼睛。久而久之,患者会失去双脚或失明。1型和2型糖尿病都可能出现这些并发症。但是,由于2型糖尿病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恶化,所以安排进行定期的足部和眼睛检查非常重要,以免出现任何一种并发症。应安排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散瞳检查,确认是否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造成的视力下降)。在怀孕或生病期间,需更频繁地进行这方面的检查。
应安排每年进行一次足部检验,检查脉博、感觉以及是否有疮或溃疡。如果你曾有过足部溃疡,可能需要每3个月做一次检查。
部分3:控制饮食
1、遵循饮食治疗师的意见。饮食对控制糖尿病十分重要。谨慎控制你吃的食物类型和分量,就能控制血糖水平,从而直接影响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本部分意见均来自有声誉的糖尿病信息来源,但糖尿病治疗计划应根据你的年龄、体型、活动量、病情和基因因素量身打造。因此,这只可用作一般建议,不可代替合格医生或营养师的忠告。如果你不确定要如何获取专门的饮食信息,可和医生或普通医师讨论。他或她能指导你的饮食计划,或是把你转诊给这方面的专家。
2、以低热量、高营养的饮食为目标。如果摄取的热量比燃烧的热量多,体内血糖将会增加。糖尿病的症状正是血糖水平升高所致,所以患者必须避免让上述状况发生。患者应尽量吃富含必要营养的食物,同时将每天摄取的总热量保持在足够低的水平。富含营养而又热量低的食物,例如多种蔬菜,应构成糖尿病健康饮食的一大部分。低热量、高营养的饮食让你维持健康体重,对糖尿病有所帮助。肥胖已知是患上2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3、优先摄取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全谷类。近年来,碳水化合物构成的健康危害引起不少争议。而事实上,大部分糖尿病资源建议摄取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更具体地说是健康、有营养的碳水化合物。基本上,糖尿病患者需要把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减至适度的低水平,并确保吃的是全谷类及高纤维碳水化合物。下面为你更详细地解释:大部分碳水化合物是从小麦、燕麦、大米、大麦和类似谷物衍生而来的谷类食物。它们可被分为两类:全谷物和细粮。全谷物保留了整个谷物,包括富含营养的外皮(被称为麦麸和胚芽)。细粮则只剩下最里面的淀粉部分(被称为胚乳),营养价值不高。在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全谷物比细粮更富含营养,所以尝试优先摄取全谷类食物,其次才是小麦制成的白面包、面食、大米等。
4、吃富含纤维的食物。纤维是蔬菜、水果和其它植物性食物所含的营养。纤维基本上是无法消化的,吃入腹中的纤维大部分都是不被消化,直接进入肠道。虽然纤维不能提供很多营养,却有许多健康益处。比如说,它有助于控制饥饿感,帮助你把进食量控制在健康水平。它也保持消化系统健康,而且能使你排便顺畅。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高纤维食物是不错的选择,让他们更轻易把每天吃的食物分量控制在健康水平。高纤维食物包括大部分水果(尤其是覆盆子、梨和苹果)、全谷类、麦麸、豆科植物(尤其是豆类和小扁豆)以及蔬菜(特别是洋蓟、西兰花和豆角)。
5、摄取源自精瘦肉的蛋白质。蛋白质经常被誉为健康的能量来源,以及锻炼肌肉所需的营养,而事实的确如此。但某些蛋白质来源也含有大量脂肪。想要更明智地摄取蛋白质,你可选择低脂肪、高营养的精瘦蛋白质来源。据了解,除了提供健壮身体所需的营养,蛋白质也给你比其它热量来源更强、更持久的饱腹感。精瘦蛋白质来源包括去皮白肉鸡(鸡腿等深色肉含有稍微多一点的脂肪,而外皮的脂肪含量很高)、大部分鱼类、乳制品、豆类、鸡蛋、猪里脊肉和精瘦红肉。
6、节制地摄取一些"好"脂肪。和普遍的看法相反,饮食中的脂肪并非一无是处。事实上,特定类型的脂肪,也即是单元及多元不饱和脂肪(其中包括欧米茄3脂肪酸)对健康有益,能降低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就是所谓的"坏"胆固醇。然而,所有脂肪都有很高的热量,所以你需要节制地摄取脂肪,以保持健康体重。尽量在不增加每日总热量的情况下,将小分量的"好"脂肪添加到饮食中。医生或饮食治疗师能帮助你做到这点。富含"好"脂肪(单元及多元不饱和脂肪)的食物有鳄梨、大部分坚果类(包括杏仁、山核桃、腰果和花生)、鱼类、豆腐、亚麻籽等。
另一方面,富含"坏"脂肪(饱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食物有肥肉(包括普通牛肉或碎牛肉、培根、香肠等)、高脂肪乳制品(包括奶油、冰淇淋、全脂奶、奶酪、黄油等)、巧克力、猪油、椰子油、家禽肉的外皮、加工零食和油炸食品。
7、避免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胆固醇是油脂,是身体自然产生的一种脂肪分子,是形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虽然身体本来就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但血胆固醇升高会引起各种严重的心血管问题,像是心脏病和中风。糖尿病患者的胆固醇水平本来就不健康,所以和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监督胆固醇摄取量对他们非常重要。他们必须小心挑选食物,减少所摄取的胆固醇。胆固醇分为两种:低密度脂和高密度脂胆固醇,也即是所谓的"坏"胆固醇和"好"胆固醇。坏胆固醇沉积在动脉血管内壁,最后引起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而好胆固醇则帮助移除血液里的破坏性胆固醇。糖尿病患者必须尽量把"坏"胆固醇水平控制得越低越好,同时必须摄取适量的"好"胆固醇。
"坏"胆固醇来源包括:高脂肪的乳制品、蛋黄、肝脏和其它内脏、多脂肉类和家禽肉的外皮。
"好"胆固醇来源包括:燕麦、坚果类、大部分鱼类、橄榄油和含植物甾醇的食物。
8、谨慎喝酒。酒精常被称为无营养价值的热量来源,这并非毫无缘由的。啤酒、葡萄酒和烈酒等酒精饮料含有热量,但几乎无实际营养。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仍然可以适度地享受这些娱乐性饮料(非营养性)。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适量的酒精其实对血糖控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不会引起心脏病。因此,他们基本上鼓励患者遵循和非糖尿病患者一样的饮酒指南:男人每天可喝2杯酒,而女人可喝1杯。注意,医学上指的1杯酒是特定饮料的标准分量,啤酒是355毫升,葡萄酒是148毫升,而烈酒则是44毫升。
此外,这些指南并未计入可能添加到鸡尾酒的含糖饮料和添加剂,它们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造成负面影响。
9、精明地控制分量。任何饮食计划(包括糖尿病饮食)中最让人感到挫败的就是吃得太多,即使是健康、有营养的食物,也会造成体重增加,从而引起健康问题。糖尿病患者必须把体重维持在健康水平,所以分量控制是必须认真关注的问题。基本上,在分量大的一餐中(例如晚餐),患者必须吃大量有营养的高纤维蔬菜,一定量的精瘦蛋白质,以及含有淀粉的谷类或碳水化合物。许多糖尿病信息来源都有提供餐单样本,教育患者分量控制的重要性。大部分指南提供的建议和以下例子十分相似:
全餐量一半为不含淀粉的高纤维蔬菜,如羽衣甘蓝、菠菜、西兰花、豆角、白菜、洋葱、辣椒、芜菁、番茄、花椰菜等。
全餐量的四分之一为健康的淀粉和谷类,如全麦面包、燕麦、米饭、面食、土豆、豆类、豌豆、粗玉米粉、南瓜和爆米花。
剩下的四分之一则是精瘦蛋白质,如去皮鸡肉或火鸡、鱼类、海鲜、精瘦牛肉或猪肉、豆腐和鸡蛋。
部分4:用药
1、服用任何糖尿病药物前,先和医生讨论。糖尿病是严重疾病,需要特殊药物治疗。如果使用不当,这些药物也会引起严重疾病。在服用任何糖尿病药物前,先和医生讨论,制定一套把所有治疗方案(包括饮食和运动)都考虑在内的计划。糖尿病和所有严重的医疗状况一样,需要合格的专业人员给予建议。本部分的信息纯为提供信息,不应作为挑选药物或决定剂量的依据。此外,如果你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也未必需要停止目前服用的药物。医生在制定糖尿病治疗计划时,必须评估所有起作用的变量,包括你现在吃的药。
吃太多或太少糖尿病药物都会带来严重后果。例如,胰岛素过量会造成血糖过低,从而导致头昏、疲劳、意识混乱,严重的话甚至会陷入昏迷。
2、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胰岛素大概是最广为人知的糖尿病药物。胰岛素是胰脏自然生成的化学物质,帮助处理血糖,而医生开给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多是人工合成的。用餐后血糖升高时,健康人士的体内会分泌胰岛素分解糖分,把它从血液中转移出去,化为可用的能量。注射胰岛素可帮助身体正确地处理血糖。由于药用胰岛素有不同的强度和种类,你必须获取医生的建议,才可开始注射胰岛素。注意,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接受胰岛素治疗。他们的身体完全无法分泌胰岛素,所以病人必须自己把胰岛素注射到体内。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也可能无需胰岛素,这将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
3、口服糖尿病药物控制血糖。口服糖尿病药物(药丸)有许多种类可供选择。如果病情只属中等程度,医生通常会建议先试用这些口服药物,实在不行才使用胰岛素。胰岛素治疗方案更强烈,而且会影响生活。由于口服糖尿病药物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所以你必须先和医生讨论,确认可以安全服用这类药丸后,才开始用药。以下列出各类口服糖尿病药物,并简单描述每种药的作用机制:磺脲类药物 — 刺激胰脏分泌更多胰岛素。
双胍类药物 — 减少肝脏产生的葡萄糖,增强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氯茴苯酸类药物 — 刺激胰脏分泌更多胰岛素。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 减少肝脏产生的葡萄糖,增强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DPP-4(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 预防调节血糖水平的短暂化学机制崩解。
SGLT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 吸收肾脏的血糖。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阻止小肠里的淀粉分解,从而降低葡萄糖水平。此外,也能减缓葡萄糖分解。
胆酸螯合剂 — 减少胆固醇,同时也降低葡萄糖水平(目前尚不清楚其中的作用机制)。
4、考虑补充其它药物。以上专治糖尿病的药物并不是医生开给患者的唯一药物。医生还可能开出从阿司匹林到流感疫苗等一系列药物,帮助患者控制糖尿病。虽然这些药不如上述糖尿病药物"严重"或强效,但为了以防万一,最好还是先咨询医生,才补充这些药物。下面列出了一些补充药物:阿司匹林 — 医生有时开出阿司匹林,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其中的作用机制仍不为人知,但被认为与阿司匹林能抑制红血球粘附有关。
流感疫苗 — 流感和许多疾病一样,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令糖尿病更难控制。因此,医生常建议患者每年注射流感疫苗,降低感染流感的可能性。
草药补充剂 — 科学研究还不能确定大部分"顺势疗法"的补充剂是否有效,但一些糖尿病患者声称它们很有效(只是坊间证明,没有研究支持)。
小提示一旦发现高血糖症状有所变化(异常迹象),请立刻寻求治疗。糖尿病是严重疾病,会造成持久或无法补救的影响,需要立即及持续的医疗护理。科学家目前还未能揭开引起糖尿病的全部原因。
起初,胰脏里负责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受损,而引起糖尿病。细胞也开始“抵抗胰岛素”,增加胰脏的负担。我们吃的食物会转化为葡萄糖,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一旦没有了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肌肉、脂肪等),只能留在血液里,然后被排入尿液,身体始终无法好好利用葡萄糖(胰岛素不足)。如果不加以控制,葡萄糖在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前,会损坏肾脏,导致肾功能衰竭,同时也会损坏肝脏、心脏、神经和眼睛等器官。
如果出现糖尿病迹象,请立刻看医生,让医生进行适当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仍会出现1型糖尿病的症状,开始时很轻微,如果控制不好,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患上糖尿病的普遍迹象包括:食欲异常
脱水
频尿
明显的体重下降
精神不振
皮肤干燥
无法愈合的伤口
不断生病
肠胃问题
器官开始衰弱,如果无法控制病情,器官将会衰竭
糖尿病是身体无法分泌胰岛素所致,是不能治愈的疾病。科学家们不断努力寻找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比如促进胰脏生长、胰岛移植、胰脏移植和基因治疗。这些方法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像是防止胰岛素抗性、寻找方法分泌充足的胰岛素、保持胰脏功能健全等。
如果患上糖尿病,你有3个选择来避免日后产生许多问题:避免让血糖升高
缓解症状
寻求糖尿病治疗。中华糖尿病协会提供了许多1型和2型糖尿病治疗的研究信息。
当胰脏无法分泌酶和激素时(包括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如果不治疗,身体无法使用所吃的食物,会造成挨饿及死亡。在正常情况下,消化酶要进入小肠才会被活化来消化食物。如果消化酶在受损的胰脏里活化,就会开始攻击、消化及摧毁胰脏,引起胰脏炎。胰脏炎的的诱发原因包括滥用酒精、遗传病、受伤、疾病造成的感染(例如雷氏症候群、流行性腮腺炎、可萨奇B类病毒、支原体肺炎及弯曲杆菌)和癌症。人们可以摄取猪牛胰腺捣碎及干透后萃取到的物质,以及其它进一步纯化的高精炼酶和激素。
警告不要独自控制糖尿病,这会让你感到愤怒和疲惫,最后放弃努力。寻求医疗团队的帮助,一旦你养成习惯后,会感觉更好受及更容易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如果不加以控制,会造成心脏病、肾脏衰竭、皮肤干燥、神经损伤、失明、下肢感染、截肢,也可能导致死亡。
糖尿病患者在平时必须要多吃蔬菜水果,并且还要加强身体锻炼,同时还要戒烟戒酒。
相信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患有糖尿病的病人,而这些病人的身体往往要比普通人更虚弱一些,如果这些糖尿病患者想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多注意一下,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看起来显得更更健康一些。
一、多吃蔬菜和水果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含量。虽然说在水果当中会存在着一定的糖分,但是多吃蔬菜水果对于个人的健康,确实会有着极大的帮助。因为蔬菜和水果当中有很多营养成分,如果能够多补充这些营养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含量过高的情况,也会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多进行运动锻炼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含量过高的问题。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素质虽然要比正常人差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患者不能够从事运动锻炼,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够多进行运动锻炼,那么也能够加快体内血糖含量的新陈代谢,这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恢复也会带来很好的效果。因此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拒绝运动锻炼,因为多进行运动锻炼,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一定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三、糖尿病患者必须要戒烟戒酒。虽然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素质比较糟糕,但是依然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保持着抽烟喝酒的习惯。要知道这样的习惯,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不好的习惯,所以糖尿病患者就更应该戒烟戒酒,因为如果不戒烟戒酒的话,那么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将会变得更加糟糕,所以为了避免身体出现更为严重的情况,糖尿病患者就必须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起糖尿病,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血糖升高,但不是很明白血糖高了到底有什么危害,其实得了糖尿病不只是血管中的葡萄糖超过了正常范围,而是相当于得了“慢性癌症”,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大家都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可是生活中有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却没有这些典型症状,那么除了这些,糖尿病早期还有哪些症状呢?
1视力下降: 血液中的葡萄糖升高会引起体液平衡的变化,导致视力不稳定。少部分人视力有可能变好,但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或黑影,由于糖尿病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年老眼花而疏忽大意。
2皮肤干燥、瘙痒: 这种皮肤干燥,并不是像秋冬季节的那种干燥起皮,而是在手脚部位出现瘙痒感的那种干燥。
3伤口不易愈合: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但是却容易被忽略的表现,这个症状非常经典。为临床判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主要是因为外周血管的病变,出现了供血问题,再加上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较差,导致一旦出现伤口就很难愈合。
4睡眠呼吸暂停: 这种症状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常表现为轻度或中度的睡眠呼吸紊乱,夜晚睡觉鼾声过大,甚至呼吸暂停。
如果如果生活中发现了类似的症状,特别是高危人群,应该尽快去化验血糖来确认一下是否为糖尿病。
糖尿病高危人群,大概都有这样的共同点
1“脱离不开”的家族发病史
如果一个人的家庭中,不管是父母还是兄弟姐妹,只要有一个人是糖尿病患者,那这个人患病的可能是一般人的27倍。如果再“不幸”,父母均是糖尿病患者,那这个风险就上升到了平常人的8倍。
2 超重肥胖的人:因为肥胖的人胰岛素受体不敏感,会加重胰腺的负担,最终导致糖尿病。
3中老年人群:当步入中年以后,胰腺也会发生老化,胰岛素的受体开始出现异常,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有数据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60%。
4久坐不运动:平时不喜欢运动,活动量小,喜欢过宅居生活的人,很容易患上糖尿病。
其实,只要平时坚持 健康 的生活方式,少吃甜、咸、腻、辣、烟、酒,即使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也不一定会发病,而且也不会被其他疾病找上门。
有统计数据曾表示,在我国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是没有被检查出来,所以才会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没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最后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所以糖尿病在早期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都只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但是除此之外糖尿病在一些人的身上也会表现出来不典型的症状,而这些不典型的症状往往都会被人们忽略,最后的结果就是发现糖尿病的时候已经晚了。
那么糖尿病的非典型症状有哪些
1乏力,消瘦
糖尿病患者一般都会表现为乏力还有体重减少的情况这事因为自身胰岛素的缺乏或者是胰岛抵抗致使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充分的利用所以才会导致乏力的情况,糖分不能利用那么就会加速身体蛋白质的分解这样就会造成体重下降出现消瘦。
2有生过巨大儿的女性
一些女性在怀孕期间血糖偏高,所以胎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快速长大,发育就比正常胎儿要快,往往出生的时候体重都在8斤以上。
3腋窝,经播出发黑
正擦好难过情况下人的腋窝是有轻度的色素沉着,可以如果发现在即腋窝,腘窝还有颈脖处异常的发黑还洗不掉这个时候就要留意自己的血糖变化了,这可能是二型糖尿病的早期表现。
4视物模糊
我们都知道只有上年龄视力不好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如果你的视力正常,没有其他的基础疾病,突然发生看到东西模糊,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身体检查了,有可能是血糖高的表现,长时间的高血糖会引起晶状体增加水分含量引起反射变化,所以就会有一过性的食物模糊表现。
5异常出汗
糖尿病患者会引起植物神经病变,导致汗腺分泌异常,就是天气不炎热也会表现得大汗淋淋,一般情况下是只有上半身出大汗。
6直立性的低血压
糖尿病的患者会让你的植物神经发生病变造成血管功能异常,所以当你久坐或者长时间的躺着突然站立的时候会变现出来一过性的头晕眼花。
7手麻木
手麻木不仅是颈椎病的体现还是糖尿病的一种表现,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主要表现为手足麻木,疼痛,烧灼,走路时常感觉轻飘飘的,所以当你出现这样的情况排出其他疾病的的时候就需要留心自己的血糖变化了。
由此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不仅都只会有典型的症状他还会有其他的表现,所以当你的身体发生以上几种情况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血糖变化,最好是去医院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来判断自己的血糖手发生异常。
数据表明,我国有将近 三分之二 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因此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 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然而,糖尿病并非全是这幅“模样”。
据统计,有近一半的糖友症状不典型,许多患者以并发症相关症状为突出表现,尤其在老年患者中。
那么,糖尿病早期有哪些易被忽略的“蛛丝马迹”?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 “非典型症状” 呢?
1餐前低血糖
在2型糖尿病早期, 因为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 当餐后血糖升至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尚未达到峰值,等到血糖回落时,胰岛素分泌才达高峰,从而导致下一餐前低血糖,患者往往在餐前有明显的饥饿感,出现“餐前低血糖”。
2乏力、消瘦
糖尿病人由于自身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抵抗,致使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由于产能不足,导致身体疲乏无力。
另一方面,由于机体蛋白质分解加速, 患者体重往往有明显下降。
3脖颈、胳肢窝发黑
在某些重度肥胖者的颈部、腋窝、大腿根等处常常会发现皮肤黢黑,怎么洗也去不掉,临床谓之“黑棘皮症”,提示患者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黑棘皮症”也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早期表现。
4生过“巨大儿”的女性
女性在怀孕期间如果血糖偏高,胎儿在这种高糖环境下生长发育特别快,出生时体重往往在8斤以上,被称为“巨大儿”。
因此,凡是有巨大儿分娩史的女性,均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
5视物模糊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晶状体增加水分含量,引起光反射变化,导致一过性地看东西模糊、视力下降等。
6胃肠道不适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常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常表现为 腹胀、摄食量少或顽固性便秘,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 这类患者腹泻并不是因为感染,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
7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影响膀胱的收缩及排空,患者表现为小便困难、尿潴留及“张力性尿失禁”。
当男性出现上述症状时,不仅要想到前列腺肥大,还要注意排除糖尿病。
8异常出汗
糖尿病引起植物神经病变时,可导致患者汗液分泌异常,即便天气不热(尤其是吃饭时)也常常大汗淋漓, 特点是上半身出汗多,下半身出汗少或不出汗。
9直立性低血压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可造成血管收缩功能异常,当患者久坐、久卧后突然站立时,由于血管不能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下降而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
10性功能障碍
糖尿病可损害植物神经并引起周围血管病变,从而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即“阳痿”)。
据调查,男性糖尿患者合并不同程度勃起功能障碍的约占50%左右。因此,中年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要注意化验血糖,排除糖尿病。
11手足麻木
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表现为 对称性 的手足麻木、疼痛、灼热、感觉减退或消失, 也有人会产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觉。 所以,有原因不明的手足麻木者,应注意检查血糖。
12皮肤(或外阴)瘙痒
高血糖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皮肤及外阴瘙痒(尤其是女性),让人寝食难安,因此,有上述症状者应注意排除糖尿病。
13皮肤反复“生疖长疮”
高糖环境有利于病菌滋生,加之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因此, 病人容易发生皮肤、泌尿生殖道、呼吸道等部位感染。 所以,皮肤反复生疖长疮、经常尿路感染的人,也要检查血糖,排除糖尿病。
14伤口久不愈合
由于糖尿病患者存在外周血管病变,使得 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较差 ,加之患者营养物质丢失严重,因此,一旦受伤或手术,伤口往往不易愈合。对伤口久不愈合者,一定别忘了检查血糖。
15自发性皮肤水疱
“糖代谢异常”导致皮肤营养障碍和微血管损害,导致“糖尿病性水疱”。
水疱好发于指、趾、手足的背部,疱液清亮,颇似烫伤水疱,区别是 这种水疱周围无炎性红晕,而且不痛。
糖尿病性水疱发生突然,可自愈,但反复出现。故反复发生这种情况的人,也应查血糖。
16牙龈发炎及牙齿松动
高血糖可引起口腔黏膜感染及牙周炎。此外,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牙槽骨骨质疏松,造成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17“无痛性”心梗
由于存在感觉神经病变,糖尿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约有1/3的患者没有疼痛的感觉。因此,这种情况下也要注意排查糖尿病。
经常有患者问:“我用家里的血糖仪测得空腹血糖是7mmol/L,饭后12mmol/L,这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静脉血糖用于诊断:
诊断糖尿病需要抽静脉血测血糖,而且必须是血浆(指将全血离心去除红细胞等有形成分后剩余的部分)血糖,而血糖仪测的是末梢毛细血管的血糖,与静脉血糖存在偏差,通常是偏低的,因此,如果用血糖仪的检测结果来诊断糖尿病,很容易漏诊那些血糖轻度升高的早期糖尿病患者。
因此,在家用血糖仪测的血糖值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必须去医院测静脉血浆血糖才可以。
“双轨制”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外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这两项指标共同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以血糖作为诊断标准
(1)如果患者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糖尿病症状,只要空腹血糖 70mmol/L,或口服75g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后血糖 111mmoI/L,或随机血糖 111mmoI/L,便可确诊为糖尿病。
(2)如果患者没有“三多一少”糖尿病症状,则需要择日再重复化验一次血糖,两次结果均达到以上标准,同样可诊断为糖尿病。
2以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诊断标准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CDS)分别在2010年和2020年正式批准 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但是,当有一些影响红细胞寿命的因素存在时,HbA1c数值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宜采用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按照上面的标准,确诊糖尿病似乎不难。 但事实上,医生诊断糖尿病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有些情况下患者存在应激因素,如高烧、重症感染、急性心梗、脑卒中、严重创伤、大手术等,均可刺激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血糖升高,但是,这种血糖升高往往呈一过性,随着应激状态的解除,血糖可随之完全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属于“应激性高血糖”,而非真正的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非常突出的疾病,临床分为1型、2型等许多类型,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其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都不一样。
因此,医生确诊了糖尿病之后,还要对糖尿病进行分型,以便给患者精准施治并预测其未来转归,这时往往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其他检查,比如胰岛素抗体检测等。
如果忽视糖尿病分型,把不典型的“15型糖尿病”当成“2型糖尿病”治疗,就会延误病情,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作者:王建华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 主任医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