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就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叫做一个好汉三个帮,也就是说你想要做成一番事业的话,那么肯定是离不开一群有能力的人的帮助的,而这句话在我们所熟知的三国历史之中,可谓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刘备因为得到了,嗯关羽和张飞,而最重要的是得到了诸葛亮的帮助之后才能够建立蜀国与曹操分庭抗礼。
而曹操的魏国最终能够一统天下,更是离不开麾下如云的良将与谋士。即便是偏居东南的孙权旗下,同样是有着诸多的良将,比如说鲁迅,吕蒙,鲁肃,还有甘宁。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曹操麾下的谋士郭嘉的故事,国家为什么要在临死之前劝告曹操必须要杀掉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国家又为什么极力的向曹操提出这样的建议呢?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郭嘉这个人。
郭嘉。
最开始国家并不是在曹操的帐下听命早期的时候,郭嘉其实是在袁绍的手底下做事情,但是呢,他得不到袁绍的赏识,同时郭嘉也认识到袁绍这个人做不了大事,于是就辞去了官职在家里复闲,而这一闲就直接在家里待了六年。
而曹操呢,他在失去了戏志才之后写信给荀彧,希望环艺能够给自己推荐一个能够接替戏志才的谋士来辅佐自己完成大业。
那么荀彧向曹操推荐了谁呢?荀彧所推荐的就是自己那不得志的好朋友郭嘉。而曹操在见到郭嘉之后,与郭嘉一番谈论,由此断定郭嘉能够帮助自己成就大业!
郭嘉之死。
郭嘉再投靠曹操之后大放溢彩,全心全意地辅佐着曹操,而他的才能也在这个过程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郭嘉料到了很多的事情,比如说他早就预见了孙策之死以及赤壁之战。
但是天妒英才,年仅38岁的国家最终病逝在了曹操征讨乌桓的路上,而他的死给曹操带来了非常大的打击,但是郭嘉在死之前却让曹操格外关注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司马懿。
当初郭嘉所说的是,司马懿用计之深,臣远不能及,臣死之后能用即用,不能用便杀之。
为什么要针对司马懿?
司马懿的名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非常的出名儿,郭嘉对于司马懿也很了解,此前曹操就曾经希望司马懿能够出山帮助自己,但是司马懿一直不愿意为曹操出谋划策,所以始终拒绝曹操。
而郭嘉认为司马懿这个人城府太深,自己在的时候还能够镇住他,而如果说自己死了,那么司马懿恐怕就要在曹操的军中一家独大,那么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司马懿将会左右整个曹魏的格局。
所以他说如果这个人愿意为曹操效力的话,那么就用如果不愿意那么就杀。
在很多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有郭嘉效命曹操而司马懿也在场的场景,但随着剧情的不断更新让观众也比较好奇在历史上郭嘉和司马懿有交集吗两人都是辅佐曹氏家族的人,但相比而言郭嘉却比司马懿去世的早,而司马懿最终成为曹氏四代元老。
郭嘉
司马懿和郭嘉什么关系
在历史上其实两人之间没有任何的交集,郭嘉做曹操谋臣的时候,司马懿还在不知道干什么,至于后来司马懿为什么做官怎么成了曹营的人,因为曹操对司马懿的威胁。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中都没有司马懿和郭嘉两人有交集的记载。当郭嘉已经选择曹操为其效命的时候,司马懿还在家中思索三国的局势,从这里可以看得出两人之间不会有联系。
司马懿
郭嘉和司马懿谁比较厉害
郭嘉的才能大家有所了解,在郭嘉辅佐曹营期间没有失利过一次,郭嘉的智慧让曹操很是喜欢,宠爱到真的可以做朋友的地步。郭嘉刚20 岁到投奔袁绍,但两人在一起共事没有几次郭嘉就已经看透袁绍是什么样的人,最后郭嘉选择离开他在家闲了有六年时间。曹操的谋士戏志才死了之后有人推荐郭嘉。曹操给郭嘉很高的评价,从一方面说明曹操对郭嘉是欣赏和信任的,之后郭嘉做的每一个决定都证明他是正确的,在郭嘉事业最为辉煌的时期却死了,这让曹操伤心很久。
郭嘉
郭嘉用兵堪称“奇”,而司马懿和他最大的不同就在这里,他更加稳重些,郭嘉的方法比较适合小战争,而司马懿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战争。其实两人之间没有什么可比性,毕竟两人随追逐的方向本来就不同。
东汉末年群雄争斗,最后却是司马懿历经三朝,在七十余岁高龄一举夺下政权,三国群雄都为他做了嫁衣。尤其是魏国曹操父子雄心壮志,败于隐忍多年的司马一族手下。司马懿如此谨慎,但是早在多年前郭嘉临终前,就留下遗言劝曹操诛杀司马懿,郭嘉是如何发现司马野心的呢?
郭嘉本就眼光独到,善于见微知著。郭嘉有两项本事,其一能识人,其二能推断事情发展。郭嘉本在袁绍麾下,但他却认为袁绍有谋略少决断,思虑多又少要领,难成大事。后来,荀彧将好友郭嘉推荐给曹操,曹操与郭嘉共议国家大事,郭嘉从这一番交谈中就知曹操可成大事,毅然出山随曹操南征北战。由此可见郭嘉识人之能。
司马懿虽然行事缜密,却也难免露出马脚。司马懿出身名门望族,家学渊源。曹操乃是阉宦之后,司马懿不愿意为曹操效命。是曹操百般邀请下,不得已才入朝为官。被强召做官,心中难免怀有怨怼。司马懿却是面色如常,而且勤于职守,还很快与曹丕处好关系。司马懿有雄豪志,却低伏做小。如此作为,难免让郭嘉起疑,欲除之而后快。
郭嘉欲杀司马懿也有宁可错杀,不能放过之心。郭嘉为人谨慎,对威胁曹魏政权的人,宁肯错杀也不能放过。尽管郭嘉临死前如此劝谏曹操,曹操仍然未曾采纳。司马懿一直培植自己势力,最终夺权,可惜了郭嘉一番苦心。
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是非成败转头空。但是三国作为一个群雄辈出的年代却成了史书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引后人不断评说品味,那么你在三国中又最为敬仰哪个人物呢?
上面说的这些,其实根本没有发生过,郭嘉何许人也?其是曹操麾下的第一谋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堪称是无一不通,无一不精,别说是三国了,就算是放眼世界上下五千年,都没有一位能和郭奉孝比肩的人物。什么诸葛、荀彧之流就不用说了,毕竟一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便早已说明一切。
咳咳,好了,不吹了,上面说的其实是网络上的郭嘉,不知为何,最近几年的网络上总是冒出来一些奇奇怪怪的人物,阴谋论和吹嘘论更是大行其道,什么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啊,什么白帝托孤后面埋着刀斧手啊;更有甚者还说诸葛亮不会打仗不懂军事,也就懂一点后勤啊。这些言论让人看着真的是无力吐槽。
还有上面这个标题,其实也是近段时间网络上的高手自己构思出来的东西,我们来聊聊郭嘉献的所有计策,你就会发现郭嘉根本没有干过这事儿。顺带说一句,曹操的第一谋士是荀彧,并不是郭嘉,郭嘉的列传排名甚至在王朗之后,而荀彧、荀攸、贾诩三人却是在曹家、夏侯家这些宗亲之后。
第一计,现身评袁
郭嘉刚开始是去投靠袁本初的,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对袁本初的谋臣有这么一番评价:“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嫌弃袁绍不行,后来曹操的前期第一某主戏志才身死,郭嘉被荀彧所见,刚好去替代了他。
第二计,下邳灭吕
《三国志,郭嘉传》: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语在荀攸传。
本来曹操久战吕布不下,都想退军算了,结果郭嘉对他说道:“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
后来正如其所言,吕布一代枭雄,最终白门楼殒命。
第三,一语诀孙策生死
在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之战相持时,久战不下,而此时的江东小霸王孙策已经拿下了江东全境,欲在此时直捣许昌城,曹家诸将全部担忧不已,唯独郭嘉,一脸若无其事,对曹操说道:“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结果呢?的确是这样,郭嘉就不是个谋士,我觉得是披着个谋士皮的预言家。
第三计,遗计灭辽东
官渡之战胜利,可袁家的残余势力仍然很大,袁谭和袁尚兄弟麾下还有精兵数万,曹操恐其卷土重来,便想乘胜追击,被郭嘉拦下了:“这两兄弟我们要是现在去攻击他,肯定会团结一致的抵抗我们,但我们要是不去打他,此二人必会自相残杀,到时候不费一兵一卒,袁家可灭。”
事实是什么?袁谭败,而袁尚投靠乌桓,曹操起兵追击,但走到半路又怕刘表派刘备来攻击许昌,反正老曹总是怕别人来打许昌,咱也不知道为啥。
后来被郭嘉劝了下,改变主意了,直接率兵追击,直捣乌桓,一战而胜,张辽阵斩踏顿。
此战回来的路上郭嘉就病逝了,郭嘉这孩子怎么说了,私生活比较浪,而且也不在意自己的身体,天天吃五石散,流连于青楼之中,长久以来,被酒色掏空了身子。
这些就是郭嘉传里的全部记载了,当然了,这短短的千字不到肯定不能彻底说完郭嘉的一生,除此之外,郭嘉还曾劝曹操不要杀刘备,此计怎么说呢,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正确的,但是长远来看无疑是不正确的。而标题上的计策的话,其实并没有过。
司马懿是公元208年出道的,而郭嘉却是207年去世的,这就是说,郭嘉去世之后,司马懿还没出来呢,虽说当时也有各自的关系网和情报网,但也就是一个较大范围的了解,不可能说对方的野心在面都没见过的情况下就可以把他摸透。
我承认,三国时期是一个群星荟萃的时期,我们所熟知的人物随便拿一个出来也是历史之人杰,可惜啊,就是这群人全部聚在一起,生生将汉末的六千万人打到了蜀国灭亡时的几百万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