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禔是康熙长子,为何康熙从未考虑过,要立他为太子?

胤禔是康熙长子,为何康熙从未考虑过,要立他为太子?,第1张

康熙十三年,胤礽于坤宁宫出生,一年之后,康熙将其立为皇太子。其实胤礽并不是康熙长子,他上面还有个哥哥叫做胤禔。那为什么康熙不立长子胤禔为太子,而要立次子呢?

古代皇帝册立太子,主要有“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立贤不立长”几种形式。就是说有的以“嫡子”优先,没有嫡子的情况下,“长子”优先。而有的朝代更注重才能,因此“贤德”的皇子优先。

康熙之所以册立胤礽,而不册立胤禔,是因为胤礽是他的嫡子。胤礽在坤宁宫出生,这是皇后的住所,他的生母就是康熙的发妻孝诚仁皇后。皇后和康熙感情甚笃,可惜在生下胤礽两个时辰后,便不幸去世了。

康熙悲痛地为皇后办完丧礼后,便承担起养育胤礽的重任。对他来说,胤礽并非一个嫡子那么简单,还是他与孝诚仁皇后仅有的血脉,因此对胤礽寄予厚望。

而胤禔生母是惠妃,他原本排行第五,可惜前面几个哥哥未序齿就夭折了,他便成为了长子。即使他是康熙长子,康熙也从未考虑过,要立他为太子。

康熙将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胤礽身上,但是胤礽却辜负了他的期望。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废掉了胤礽,他认为胤礽是:

“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既然胤礽已经被废,那么作为长子的胤禔,是不是就有机会了呢?然而事实却是,康熙废掉胤礽后,又在畅春园召集群臣和诸位皇子,商议该立谁为皇太子。康熙特意声明,群臣推举的人选,必须是除胤禔以外的皇子。

原来,康熙会废掉胤礽,胤禔在当中出了不少力。是他向康熙报告,说胤礽有诸多不良表现,比如暴戾不仁,克扣贡品,纵容手下等等。康熙对他的话深信不疑,于是对胤礽开始改观。

后来皇十八子生病,康熙为此很是焦急,可胤礽作为兄长却无动于衷,这更让康熙对他大失所望。最后忍无可忍,便将他废黜了。

可是当胤礽被废后,胤禔不仅没有关爱弟弟,还趁机落井下石。他整日关注着康熙对胤礽的态度,见到康熙气急败坏,便趁机请求处死胤礽。还说要是康熙下不了手,那么自己来替他下手。

康熙虽然生气,但心中还是关心着胤礽的,毕竟爱之深责之切。可胤禔竟狠心想要兄弟死,这让康熙看清了他的真面目。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康熙对胤禔失望至极时,皇三子胤祉又站出来,举报胤禔用魇术导致太子被废。不仅如此,群臣又在这时推举皇八子胤禩为太子,康熙便认定胤禩与胤禔结党营私,共同对胤礽不利,还觊觎储位。

于是,康熙将胤禔夺爵罢官,下令永久囚禁于宗人府。直到雍正十二年,胤禔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胤禔作为康熙的长子,原则上来说,他也是有希望继位的。可惜在他之下有个嫡子胤礽挡着,虽说清朝没有“立嫡不立长”的规矩,但胤礽是孝诚仁皇后所生,对康熙来说极为珍贵,其他儿子是没法和他比的。

而胤礽第一次被废的时候,正是考验储位皇子的重要时机。此时急于上位的,不关心兄弟的,落井下石的,都会被康熙排除。胤禔、胤祉、胤禩、胤祥都是典型的例子,不关心胤礽被关,为他说好话也被关。

最聪明的就是皇四子胤禛,什么事都不做,等康熙气消了,再去为胤礽求情,这也是康熙对胤禛改观的重要原因。

要说“立长不立贤”,但胤禔只是庶长子,所以他注定要输给嫡子胤礽。要说“立贤不立长”,胤禔不念手足之情,实在担不起一个“贤”字,所以他仍然当不了太子。

综上所述,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康熙都不会选择胤禔,来做自己的继承人。

康熙皇帝生的孩子颇多,有记录的一共有35个儿子和20个女儿。这个阵容打一场足球赛,还能有充足的后备队员。这么多孩子当中,皇次子胤礽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因为他年仅周岁大,就被立为了皇太子,生母是赫舍里皇后。为何康熙要将这么小的皇子,给立为皇太子呢?

1自古嫡长子继位,是最合适不过的继承方式。

很多人说,立贤不立长,这种说法是真的站不住脚,因为你根本就看不出你的儿子里,到底哪个是真的贤明。理密亲王允礽,圣祖第二子。康熙十四年十二月乙丑,圣祖以太皇太后、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太子方幼,上亲教之读书。六岁就傅,令大学士张英、李光地为之师,又命大学士熊赐履授以性理诸书。---《清史稿》

人都是会演戏的动物,真正的面目,或许你一辈子都看不明白。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果王莽没有篡位之前就去世了,那么王莽铁定会成为另外一个圣人,因为这哥们儿实在是太讲道理了。

而嫡长子这就不一样了,永远是无法改变的。而且嫡长子只要智商没什么问题,是兄弟们的大哥,也能镇得住诸位兄弟,而且能善待兄弟们。嫡子也就是正房太太生的儿子,嫡长子就是正房太太生的大儿子。正房太太的地位是小妾所无法比的。在宫中皇后的地位是妃嫔们无法企及的。

胤礽并不是嫡长子,他是嫡次子。因为赫舍里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承祜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胤礽才派上了嫡长子的位置。胤礽出生于1674年,在前一年也就是1673年的时候,吴三桂带领三藩造反,几乎打下了半个江山。康熙在这个时候立皇太子,其实是为了稳固江山社稷。

嫡长子继承皇位,这是中原王朝自古以来的传统。康熙皇帝立了皇太子以后,那么国家的根本也就得以延续了,这是康熙的无奈之举。

2康熙对赫舍里皇后,是有感情的。

赫舍里皇后,应该是康熙皇帝最钟爱的女人。她12岁就入宫,成为了康熙的皇后,那时候康熙本人也才不过12岁大。所以说这两个人是非常有感情的,属于青梅竹马的那种。赫舍里皇后给康熙生了嫡长子承祜死了以后,她非常伤心,又给康熙生下了嫡子胤礽。可惜因为这次难产,导致赫舍里香消玉殒。

圣祖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辅政大臣、一等大臣索尼孙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女。康熙四年七月,册为皇后。十三年五月丙寅,生皇二子允礽,即於是日崩,年二十二。谥曰仁孝皇后。二十年,葬孝东陵之东,即景陵也。---《清史稿》

赫舍里皇后死的时候,恰逢三藩作乱。康熙皇帝是心乱如麻,他对赫舍里十分思念,从五月初五开始,康熙每天都要去赫舍里的梓宫看望死去的赫舍里,为她默哀,一直到吴越二十七日将她的梓宫送到巩华城为止。

此后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去巩华城拜祭赫舍里皇后34次,康熙十四年去了24次,康熙十五年去了15次。要知道那段时间,康熙非常困难。平定三藩花费了足足8年时间,可见当时战局还没有朝着康熙这边靠拢。

此后康熙基本上每年都要去看望赫舍里皇后,即使新任皇后上位以后,康熙依旧毫不避讳地去探望她,可见两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在胤礽犯了大错,康熙要废掉胤礽的时候,曾经多次因为想起了赫舍里,从而不忍心下手。第一次废掉胤礽后,康熙甚至又想起了赫舍里,于是给了胤礽第二次机会。

3胤礽背后,是强大的索尼家族作为支撑。

胤礽的母亲赫舍里,那可不是一般人家出身的女儿,她的爷爷是当朝首辅大臣索尼,不是卖耳机的那个。她的父亲是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可以说她们家,是荣宠一时。

尤其是索尼,当年是追随皇太极征战天下的名将,此后多尔衮和豪格争权的时候,以索尼为首的一干大臣们,表示只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登基,这才有了顺治登基的机会。

索额图,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索尼第二子。初授侍卫,自三等洊升一等。康熙七年,授吏部侍郎。八年五月,自请解任效力左右,复为一等侍卫。及鼇拜获罪,大学士班布尔善坐党诛,授索额图国史院大学士,兼佐领。---《清史稿》

所以说索尼对康熙这一脉的皇族来说,还是有恩情的。顺治皇帝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年仅8岁的康熙。他不放心年幼的康熙,所以就设立了四个辅政大臣,索尼资历最老,是辅政大臣中的大哥。鳌拜、苏克萨哈和遏必隆都要让索尼三分,康熙皇帝傍上了索尼这棵大树,那他的皇位可就稳稳当当的了。

此后索尼虽然在1667年就去世了,但是索尼的儿子索额图还在朝中,而且此时已经是平定鳌拜的大英雄,也是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之一。胤礽当然是得到索额图大力支持的,所以康熙皇帝当时立胤礽为太子,也能够得到索额图及其家族的大力支持。

要知道皇帝一个人是玩不转所有事务的,只有靠大臣们齐心协力,都帮着皇帝一起做事,才能够让皇权真正体现出价值来。

总结:皇帝不生儿子不行,生太多也不行。

皇帝家里是真的有江山需要继承,所以不生儿子是万万不行的。比如说明朝明武宗朱厚照,他就是整天只知道玩耍,却忘记了生孩子,31岁死了以后,只好把皇位让给了堂兄弟。断了明君朱佑樘这一脉的香火,此后备受后世皇帝们的冷落。

而且生不出儿子比较容易亡国,比如说天启皇帝没儿子,把皇位给了崇祯,结果就亡国了。同治皇帝没儿子,传位给光绪,光绪也没儿子,传位给宣统,结果也亡国了。可是儿子生太多,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事。康熙皇帝一口气生了35个儿子,其中有24个是长大成人的。

这么多儿子该选择谁来继承江山,其实是一件十分头疼的问题。不是说你立了胤礽做太子就搞定了一切的,因为其他儿子们都盯着这个宝座呢!一岁就立为太子的胤礽,被其他孩子盯了几十年,最终还是被他们给搞下马了。雍正登基以后,将胤礽幽禁致死,享年51岁。

胤礽是清朝时期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明立的皇太子,他出生不久就被父亲康熙帝立为了皇太子,不足一岁就成为了皇位的继承人,不得不说这胤礽命好啊。这胤礽为何会在一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呢?

他是嫡长子,皇位合法的继承人

胤礽是康熙帝的第七位儿子,但是前六位皇子中,五位皇子早夭,另外一位是庶出,所以胤礽就成为了康熙的嫡长子,胤礽被立为皇太子是合理合法的事情。

因母亲的宠爱,爱屋及乌

胤礽的母亲是赫舍里氏,赫舍里氏是索尼的孙女,当时孝庄太后为了能够遏制住鳌拜的势力,于是让康熙联姻大臣索尼的孙女,以此来削弱鳌拜的势力。康熙与赫舍里氏成婚之后,两人相敬如宾,十分恩爱,康熙八年的时候,赫舍里氏为康熙生下了皇子,康熙十分欢喜,但是三年之后,小皇子染病早夭,赫舍里氏十分悲伤,看着自己的孩子就这样离开了自己,小皇子从小便十分聪慧,而且深受康熙帝喜欢,但是上天没有让康熙帝享受到更多的欢乐,就将自己的孩子带走了,康熙帝十分悲伤,并且郁闷了很久。

康熙帝虽然悲伤,但是知道自己的皇后赫舍里氏更加悲伤,于是便开始安慰赫舍里氏,赫舍里氏虽然有着康熙帝的安慰,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孩子离世了就十分悲伤。康熙十一年的时候,康熙帝在宫外陪着孝庄太后,当时皇后赫舍里氏因悲伤过度而生病,康熙本来是要陪着孝庄太后一起在汤泉疗疾的,但是得知皇后生病后,康熙帝便立刻赶回了宫中,康熙帝去到皇后身边一直照顾着她,一直到病好。

康熙十三年的时候,赫舍里氏生下了第二位皇子,也就是胤礽,胤礽出生不久,赫舍里氏因为难产而病逝,当时的赫舍里氏只有二十二岁,康熙帝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十分悲痛,当时康熙帝辍朝五天,并且命令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持服二十七日,葬礼过后康熙依旧十分想念皇后,于是便立刚出生不久的胤礽为太子。

康熙剧照

康熙二十九年,胤礽被康熙帝废除,不到一岁便成为了皇太子为何长大之后却又被康熙亲自废除?

康熙二十九年的时候,在乌兰布通之战的前夕,康熙帝生病,当时命皇太子胤礽和皇三子一起去迎接康熙,当时的胤礽看见康熙帝生病却没有丝毫的悲伤忧愁的样子,康熙帝看在眼里,心里十分伤心,他认为胤礽没有忠君爱父的心,于是康熙帝便让他先回去,之后的一些事情也展现出了太子的不孝顺,康熙帝回朝之后,气愤的责备胤礽,认为他身为嫡长子,但是却毫无嫡长子、毫无兄长的样子,胤礽从小就是被康熙、乳母宠爱着长大的,从来没被如此严厉的批评过,太子胤礽心中开始对康熙帝不满,也开始叛逆起来,因此康熙帝决定废除太子,在这一年的十一月里,康熙帝废除了太子胤礽。

康熙四十八年,由于大阿哥和八阿哥争位失败,皇子之间的矛盾十分剧烈,康熙帝为了缓和这种局势,于是又立废太子胤礽为太子,但是胤礽在被废后,精神变得有些不正常,康熙经常怀疑他被鬼附身,康熙帝想到这的时候经常是痛哭不已,并且回想起废太子的那天,天色忽然变暗,皇十八子病死,当晚还梦见了胤礽的母亲赫舍里氏,梦中赫舍里氏十分生气,康熙帝十分悲伤难过。

康熙四十九年的时候,由于康熙帝过于愧疚,过于想念赫舍里皇后,而且皇子之间的争夺十分激烈,康熙知道这个事情没能够解决立储的矛盾,当时由于皇子之间的竞争激烈,皇太子胤礽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逼着康熙帝退位,康熙帝大怒,原本皇子之间的竞争就已经很让他头疼,如今皇太子还来逼迫自己让位,于是康熙帝立刻废除了太子。

胤礽被废除完全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他原本可以靠着康熙帝对自己母亲的想念和宠爱,坐稳这个太子之位的,但是由于自己的作践导致太子之没有了。胤礽在做太子的时候是十分放肆的,十分残暴不仁,放纵奶妈的丈夫对下属进行敲诈,而且还肆意的欺负其他皇子,康熙帝听闻之后更加生气,太子之位保不住是必定的,如果赫舍里氏还在世的话,可能会帮助胤礽一把,但是赫舍里氏早早就难产死掉了。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能成为深受欢迎的经典之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剧中充满了权谋之争,剧情节节入胜,让人脑洞大开。

其中,在康熙废立太子这段戏,更是充满的智慧和谋略的争锋,在太子被废以后,新太子人选悬而未决,引得百官议论纷纷,于是康熙就让百官讨论并举荐新太子的人选。康熙让百官举荐新太子,除了稳定朝局之外,当然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在众多谋臣中,只有3个人猜到康熙的心思:佟国维、邬思道和张廷玉,这三个都是足智多谋的人,而三人中最清楚康熙目的的当属张廷玉了。

邬思道是胤禛府里的一个幕僚,但是对于朝局的把控和认识不亚于朝中的重臣们,胤禛能赢得康熙的青睐,除了自身足够优秀,邬思道的谋略更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看出康熙此次让百官推举新太子只是个形式,并不会决定新太子的人选,因为立谁为新太子,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康熙手里,而且通过对太子违逆的事情调查之后,废太子实有冤屈,是背后有人捣鬼,让百官举荐太子,不过为了查出幕后黑手,并不会择立其他皇子,太子的人选很可能还是废太子,此时出头反而不好,因此邬思道让胤禛和胤祥都还推举胤礽为新太子,一来是顺遂康熙的心思,二来让胤禛暂避锋芒。

佟国维是康熙的重臣,三个上书房大臣中,佟国维排名第一位,老谋深算,通过在他跟隆科多的那次夜谈,可以看出佟国维也明白这次推举新太子并非康熙的真实意图,作为跟随康熙多年的老臣,他肯定知道康熙选择太子储君不可能会按照朝臣的意愿来进行,但他也拿捏不定康熙中意的太子人选到底是谁,有可能是原太子胤礽,也有可能是八阿哥胤禩,当然更有可能是四阿哥胤禛。

如果原太子胤礽复立的话,那么他仍会成为众多参与夺嫡斗争皇子攻击的目标,难免被再次扳倒,而且他是八阿哥胤禩的铁杆支持者,所以他选择投八阿哥胤禩,不过他对胤禩也没有十足的信心,于是他就趁这次推举太子的契机布了一盘大棋,自己一边烧八阿哥胤禩的热灶,另外一边告诫侄子隆科多不要乱站队,并将隆科多安排到理藩院,暗中去烧四阿哥胤禛这边的冷灶,这样无论最终是哪一方获胜,都能保证他们佟氏一门的长盛不衰。

除了佟国维和邬思道,另外一个猜到康熙心思的便是张廷玉了,而且作为跟随康熙多年的心腹老臣,张廷玉对康熙心思的揣度应该是最准的。

张廷玉在太子储君的争夺战中并没有去站皇子们的队,而是自始至终都站在康熙这边,尽一个忠臣的本分,在康熙让百官推举新太子之前,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就是张廷玉发现太子那张调兵的手谕有问题,于是提醒了一下康熙,然后康熙才恍然大悟,心急火燎的让张廷玉马上去查到底是谁伪造的,但是张廷玉却告诉他现在查,无从着手,应该从容查办。

从康熙的紧张着急程度来看,伪造太子调兵手谕这件事要比太子犯下的那些罪行更加严重,因此这件事一定要弄明白。张廷玉作为康熙的近臣,这么机密的事儿康熙只跟他一人商议过,所以,康熙为什么要让百官举荐新太子,张廷玉也心知肚明!让百官推举新太子就是康熙设下的圈套,目的就是要引出那个伪造太子手谕的人,摸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同时,也希望趁这个机会有人能站出来重新推举废太子,然后康熙顺势而为,再给胤礽一次机会,毕竟自己也培养了那么多年,在康熙心目中最合适的太子人选还是原来的太子胤礽。

要摸清楚是谁在背后捣鬼很简单,在百官推荐新太子的时候,谁受益最大,谁的嫌疑就最大。但是要想重立废太子,他还需要一个恰当的理由来收回自己之前的决定,毕竟废立太子事关重大,作为一国之君,在废立太子这种大事岂能儿戏,换句话说,康熙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台阶。作为康熙的心腹大臣,张廷玉自然知道此时的康熙迫切需要有人站出来推举废太子,支持废太子就是在支持康熙,而且自己作为上书房大臣,陈言建议还是相当有分量的。所以,自己必须要站出来推荐废太子胤礽为新的太子!

在朝堂当众唱票的时候,大多数官员举荐的都是八阿哥胤禩,无一人推举废太子,康熙看着层层摞起举荐八阿哥的奏折,表情凝重,甚至当众问难道就没人推举胤礽吗?此时,张廷玉当机立断的拿出自己的奏折,说自己举荐废太子,康熙听完大喜过望,连忙拿着张廷玉的奏折自己查看,并当众读了一段奏折内容,奏折中张廷玉说:

所谓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况太子之过,因心疾所致。伏祈陛下念父子之情,施德华之道。外则延医,以药石治其病;内则教诲,以圣德感其心。倘能使太子病去身健,修心向善,则不仅为天家之福,亦天下臣民之福。

张廷玉真不愧为久经官场的谋臣,奏折中只字不提太子忤逆的大罪,避重就轻,把太子的过失都归结于心病,这个理由真是太高了,不仅遮了康熙的丑,还巧妙的为废太子辩解,是人都会生病,有病治就好了,所以,废太子仍堪当大任!

张廷玉老成谋国,度君主之所想,解君主之所急,能深得康、雍、乾三朝皇帝的宠信,赢得配享太庙的荣誉,也不无道理!

立太子在任何一个朝代都被是备受关注,非常重要的事件,确立皇位继承人,也被非常形象的称为确立国本,什么是国本,立国之根本,立国之基础。

胤礽除去康熙皇帝早殇的皇子外,他是皇次子,也是嫡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立胤礽为太子是情理之中的,只不过胤礽才满周岁就被立为太子,这个情况的确比较特殊,因为古代医学条件比较差,即便是在皇室,皇子早殇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所以通常会等皇子稍微年长一些后,才确立太子。

胤礽是孝诚仁皇后为康熙所生育的次子,长子承祜在康熙11年2月,两岁时早殇,康熙皇帝并没有立承祜为太子,虽然胤礽被立为太子和孝诚仁皇后难产而死有关系,但是康熙皇帝作为统治者,显然不会仅仅因为感情立胤礽为太子,外部的环境也非常的关键。

康熙皇帝的嫡长子承祜出生于康熙八年十二月,这个时候康熙皇帝刚扳倒了鳌拜,正式亲政,对于康熙皇帝而言,自己的执政生涯这才算是刚刚开始,加上人也年轻,不考虑过早立太子也是比较正常的。

但是几年后当胤礽出生时,康熙皇帝面临的执政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胤礽在康熙十三年五月出生,此时,三藩之乱已经爆发,滇、黔、湘、桂、闽、川六省均被叛军占领,清军节节败退,天下大乱。

孝诚仁皇后虽然因难产而死,但是胤礽的出生,无疑让康熙皇帝松了一口气,不久后,康熙皇帝处死了吴三桂唯一的儿子吴应熊,在胤礽刚满周岁,就争得了孝庄太皇太后的同意立胤礽为太子,目的就是为了稳定清朝内部的人心。

另外一方面在三藩之乱前,朝中很多大臣并不同意削藩,但是康熙皇帝还是坚持削藩,最后导致了三藩之乱,清军在最初不断败退,这在满清高层显然是动摇了康熙皇帝的统治地位,为了防止满清贵族内斗,在混乱之时加强康熙皇帝的权威,康熙皇帝才选择立胤礽为太子,进一步巩固了皇权。

所以康熙皇帝将才满周岁的胤礽立为太子,更多是出于政治考量的目的,既要稳定人心,又要巩固皇权,胤礽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康熙帝在位期间为整个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因为在选择继承人这一事上,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下继承人,结果导致九子夺嫡的悲剧发生。康熙帝的35个儿子中,在胤礽刚满周岁的时候,就被康熙帝立为皇太子。但是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时候,由于皇太子胤礽有弑逆的嫌疑,所以康熙帝一怒之下将胤礽废了,并且囚禁于咸安宫。而当时的八阿哥受到群臣的赞扬,想要举荐八阿哥为太子,结果康熙帝大发雷霆,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首先就是康熙帝说八阿哥年的年纪太小不适合成为太子。其实在废了太子胤礽后,康熙帝就后悔了,所以就用这个理由来拒绝八阿哥成为太子。在康熙帝的心中,八阿哥年纪小,不能成为储君,那么意思就是对年纪大的胤礽还抱有希望。

其次就是因为八阿哥的人缘好,还拉拢了兄弟三人,并且与朝中的大臣交好,但是八阿哥这样的行为却让康熙帝很忌惮。毕竟对于皇帝而言,根本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的势力要大过自己,并且八阿哥的这个小集团让康熙帝觉得自己的政权受到了威胁。尤其是发现在立太子的时候,有这么多的大臣推举八阿哥为太子,这就让康熙帝对八阿哥更不放心了,所以之后的八阿哥一直被打压。

其实八阿哥的本人确实是有才华,可惜生在了帝王家,这样的能力反而带来了灾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829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