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平定薛仁杲的故事是怎样的?

李世民平定薛仁杲的故事是怎样的?,第1张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薛仁杲与其父薛举起兵,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据陇西之地,扼丝路交通。618年,唐高祖李渊任命李世民为元帅,带兵攻打薛仁杲。十一月,李世民率军抵达高墌。薛仁杲派宗罗睺领兵抵抗李世民,宗罗睺屡番挑战,李世民都坚守营垒,拒不应战。众将领都请求出战,李世民说:“我军此前刚打了败仗,士气低落,敌人乘着胜利必定骄傲自满,轻视我们,这时候应当紧闭营门等待战机。他们骄傲,我们奋起,只需打一仗必定可以攻克他们。”双方对峙了六十多天,薛仁杲的粮草用尽,将领梁胡郎等人率领部下投降。李世民探听到薛仁杲的将士人心离散,命令行军总管梁实在浅水原扎营,引诱敌军。

      宗罗睺大喜,命令精锐兵力全部出动进攻打梁实。梁实遏守险要,不出兵交战。营地里没有水源,士兵与军马好几天都没水喝。宗罗睺的攻击非常猛烈,李世民估计敌军已经疲惫,告诉各将领准备进攻!天色微亮,李世民命令右武候大将军庞玉在浅水原布阵。宗罗睺集中兵力进攻庞玉,庞玉无法抵挡。李世民率大军出乎意料地从浅水原北边冲杀过来,他率领几十名骁勇的骑兵率先冲进敌阵,唐军内外奋力攻击,呼声震天动地。宗罗睺的军队大败,唐军斩杀敌人数千名。李世民追击宗罗睺,窦轨拉住马劝谏说:“薛仁杲占据着坚固的城池,我们虽然打败了宗罗睺,但还是不能轻易进攻,请求暂时按兵不动。”李世民说:“我早有打算,现在势如破竹,不能贻误战机!”于是进攻。

       薛仁杲在城下布阵,李世民沿着泾河扎营。薛仁杲手下的骁将浑干等人到唐阵前投降。薛仁杲惧怕,率领士兵进城拒守。黄昏时分唐大军相继抵达,将城池团团围住。半夜,守城的士兵争着攀下城墙投降。薛仁杲无法阻止,初八,出城投降。李世民得到薛仁杲精兵一万多人,百姓五万人。事后,众将领问:“大王打了一仗取得胜利,突然舍弃步兵,而率骑兵直接攻到城下。大家都认为攻克的把握很小,没想到很快夺取了城池,这是为什么?”李世民说:“宗罗睺的部下都是陇西人,都很剽悍勇敢。我只是出其不意地打败他们,斩杀俘获并不多,如果立刻停下攻势,他们都会退入城里,休整以后再次出战,那样就不容易攻克了。迅速追击,他们都会逃回陇西。城中虚弱,薛仁杲吓破了胆,没有时间谋划,因此被攻克。”

       回到长安后,李世民在街市将薛仁杲斩首。李世民在战斗中注重战前侦察,因此每次战斗都能做到知己知彼,善于制造战机。当敌强我弱时,他经常用“坚壁挫锐”的战法拖垮敌人,战斗中身先士卒,亲自率领骑兵突击敌阵,胜利后勇追穷寇,不给敌人喘息之机,因此获得了战役的胜利。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明于知将,选拔良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李世民用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大唐盛世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中国。

后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让位,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即位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

唐太宗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唐太宗在位23年,享年50岁,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扩展资料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

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封德彝之议,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

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于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参考资料:

李世民(唐太宗)-

面对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李世民浴血奋战,用7年的时间统一全国。

支离破碎的国家

李渊登基为唐高祖的时候,仅据关中一隅,面对的却是一个群雄割据的复杂形势。薛举父子占陇右、刘武周据代北、王世充洛阳称帝、窦建德河北建号大夏、杜伏威江淮为王、萧铣偏霸两湖,自武德元年七月攻薛举,至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讨平山东徐圆朗,将近七年的征战,才换来一个统一、安定的局面,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

七年征战中,除平江准、定两湖由李孝恭指挥外,李世民先后经历数战,夺陇右、克代北、攻洛阳、战武牢、决湍水、平山东,既表现了他颇知用兵之道的一面,又显示出他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一面。在历代帝王中也不多见。

京师骚动

李世民(公元598年—公元649年),唐高祖李渊次子,武德元年封为秦王,九年即帝位,是为唐太宗。

公元617年,李渊父子攻占长安后不久,占据陇右之地的薛举父子便以10万兵力进逼渭水,构成对李渊势力的严重威胁。李渊称帝后,薛举联络突厥“谋取京师”。刚刚被封为秦王的李世民以西讨元帅的名义,将八总管之兵迎击,被薛举精锐包抄掩袭,士卒死者过半,大将军被俘数人,致使“京师骚动”。面对这一战局,秦王并未气馁,积极进行休整。一个月后,亲为元帅,领兵迎敌。由于“士卒新败,锐气犹少”,他便“闭壁”与敌相持两月,“待其气衰后奋击”,一战而“陇西平”,解除了唐政权西北方面的威胁。

两天不吃饭,三天不解甲

陇右刚定,刘武周依其大将宋金刚之谋,“人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引突厥之众,连败唐军。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九月,逼近太原,齐王李元吉连夜携带妻小逃往长安。高古代昆虫祖李渊发出“晋阳强兵数万,食支十年;兴王之基,一旦弃之”的哀叹。十月,宋金刚攻占晋阳(今山西太原)。高祖无奈,亲写诏敕,欲“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秦王坚决反对,以太原为王业所基,国之根本,而一统大业未就,就要举而弃之,深以为恨,上表表示“愿假精兵三万,必冀平殄武周,克复汾、晋”。于是,高祖尽发关中之兵。十一月,秦王统率大军,履冰渡河以迎敌。两军相遇后,又采取“坚壁挫锐”的策略,使宋金刚粮尽计穷,不战自退。

第二年四月,秦王对后撤的敌军开始尾追。在吕州击败退军后,继续紧追不舍。有时,一昼夜行军200里,战数十合。粮草给养供不及时,总管刘弘基“执辔”劝谏说:“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秦王坚意穷追,“策马而进,将士不敢复言饥”。至雀鼠谷,一日八战。这时,秦王已是“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夜宿谷西原,军中只有一羊,烤熟后秦王与将士分而食之。天明后,继续追击。至介休,宋金刚以余众2万背城布阵,决一死战。秦王分兵挡其南、北阵,亲率精骑出其阵后,大败宋金刚,又追击数十里。刘武周知宋金刚全军覆灭,双双亡奔突厥,代北又回到唐政权的统治之下。

腹背受敌

刘武周南下之时,王世充借机扩大势力,据有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收复代北两个月后,征战的重点便转向关东。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秦王第三次挂帅,大军长驱河南。在进攻洛阳的要道慈涧,为了解敌情,秦王亲率轻骑探敌营,与王世充大军遭遇。因寡不敌众,道路险厄,被围军中。“左右成惧,太宗命左右先归,独留后殿”,“太宗左右射之,无不应弦而倒,获其大将燕顾”,逼退王世充。回到唐军营门,由于满脸尘垢,连守门的军士都认不出他是谁了。直到他解胄自言,方知是秦王。第二天,率步骑5万直逼敌营,王世充自知难敌,退守洛阳,唐军顺利地完成对洛阳的合围。半年的相持,突破洛阳外围防线,“秦王移军青城宫”。王世充以2万之众,欲与唐军决一死战。为察知敌军纵深情况,秦王又一次率精骑数十冲至敌阵背后。冲杀中,众骑失散,只有将军丘行恭一人侍从。王世充骑兵紧逼,秦王坐骑中箭。丘行恭回马紧射,挡住追兵,将坐骑让给秦王,自己执长刀步战,突阵而出,与大军会合。摸清敌阵部署,秦王挥军而进。王世充率众殊死搏斗,四次被唐军冲散,又四次迅速聚合。从早战至午,王世充军渐渐不支。秦王纵兵追杀、直抵城下。一边昼夜攻城一边拼死守城,战局处于胶着状。这时,唐军将士感到“疲弊”,“思归”心切,总管刘弘基等也建议班师。高祖李渊亦以洛阳守备坚固,久攻不下,密令秦王退兵。在这关键时刻,秦王强调:“洛阳孤城,势不能久,功在垂成,奈何弃之而去!”并下令军中:“洛阳未破,势必不还广主帅。”极大地鼓舞了攻城将士。不到一月,洛阳城中粮尽,公卿连糠屑也不足供,“死者相枕倚于道”,指日即可破城,当此之际,窦建德10万之众突然出现在唐军背后,要秦王西退潼关。

面对腹背受敌的复杂形势,秦王审时度势,冷静地分析了各种可能性,亲率骁勇3500人马急奔武牢关。两军对垒后,秦王侦知窦建德布署后,沿途设伏,仅以四人“与之偕进”。秦王“执弓矢”在前,尉迟敬德“执槊相随”。当距敌营三里左右,大喊“我秦王也”,射杀一将,引窦营5000余骑来追,秦王、尉迟先后射杀数十敌,诱其入埋伏圈,首战告捷,唐军士气大振。窦建德数战皆不利,军心涣散,被秦王设牧马之计彻底击溃,窦被俘。武牢获胜,使王世充待援无望,只能开城投降。统一关东的进程,因这两支劲敌的溃败,大大地加快了。

七年完成的伟业

班师不到一个月,窦建德旧部复起。不到半年,完全恢复了大夏政权的故地。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底,秦王第四次总戎出征。第二年三月,决沼水以淹敌众,一战获胜。七月,乘势攻徐圆朗,连下十余城,声振准泅。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五月,平定四方,完成统一大业。

唐朝的建立仅用了一年时间,而实现天下一统却花了将近七年的光景。秦王临敌气势夺人,遇挫斗志不减,战前亲察敌情,每战身先士卒,不避艰险,不畏劳苦,东征西讨,千里转战,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艰苦创业之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183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