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没有得到过世界杯冠军,为什么仍被球迷称为“球王”?

梅西没有得到过世界杯冠军,为什么仍被球迷称为“球王”?,第1张

梅西未曾获得过世界杯冠军的殊荣,却仍被很多球迷称为球王,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梅西在球场上展现出了绝对的实力和统治力;(二)梅西所获得的荣誉已经可以和球王媲美;(三)梅西拥有大量的球迷和巨大的世界影响力。

绝对实力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竞技体育方面更是如此,想要的获得认可,必须要在球场上展现出相当的实力和统治力,而梅西的实力早已得到了世界的公认,年过三十的他在足坛至今仍有极强的统治力。

进球数据或许能直接能反映出梅西的绝对实力,迄今他踢过八百多场比赛,场均创造的进球已经超过一粒,这一进球数据和进球效率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但就绝对实力而言,梅西拥有成为球王的底气。

获得荣誉

运动员的实力不单需要场上表现的展现,更有有荣誉进行证明。梅西无论是个人荣誉还是集体荣誉都足以让他名留青史。

自2009年第一次拿到金球奖,截止到2019年,梅西一共斩获了6座金球奖杯,成为了该奖项的历史第一人,在个人荣誉上他已经创造了历史;集体荣誉方面,率领俱乐部四夺欧冠 ,还带领阿根廷国家队拿过两次美洲杯和一次世界杯亚军。

虽然未获得世界杯冠军,但梅西的伟大已经用目共睹。

巨大的影响力

梅西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量的球迷和巨大的影响力,这也是他被球迷视为球王的一大原因,当一位运动员被很多人视为偶像,并且自身也拥有绝对的实力时,他自然会被推举到更高的位置上来。

邓亚萍的 励志 故事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邓亚萍在剑桥大学读书的励志故事

每天凌晨5点起床攻读

1998年2月26日邓亚萍怀着复杂的心情,飞向剑桥。对她来说,这自然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但却又是一个艰难的起步。

“第二天就是开学上课的日子,全班一共9个同学,教室不大,9张课桌椅向着黑板,摆成半圆形。老师先让大家做自我介绍。接下来给每人发了两张讲义就开始讲课,课堂上没什么纪律,讲解方式也很随意,老师一边讲课,同学们一边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问题。我在云山雾罩中上完了课。四五个星期过去了,每天十五、六个小时的付出,但收效并不大,英语水平的提高也不显著。作为一个插班生要赶上其他同学困难太大。加上没有教材,每次上课才能拿到老师发的讲义,这种教学方法也很难让我适应。”

“生活的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到英国 留学 的留学生,多数都是住在学校所安排的英国人家里,我也不例外。本想住在英国人家里,一来可以更多地了解英国的风俗民情,二来可以有更多的英语会话机会。但是我所居住的这个女房东家,距学校太远,而且房费伙食费很高,每月除了要交200多英镑房租,还要交100多英镑饭费,两项合起来每月的支出约合人民币将近5000元。对于自费到英国上学的我来说,惜金和惜时同样重要。”

“记得当我头一次穿着防雨运动衣,骑着自行车到学校时,许多同学见了都大为不解:怎么世界冠军还骑自行车来上学是啊,世界冠军也是凡人,我的所有,是我用汗水换来的,它来之不易,我必须十分珍惜它。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困扰着我,我急切盼望能改变这种状况。”

“刚到英国不久,我想往家寄点钱,然而到邮局拿了单子,却不知如何填写,邮局的人在单子上指指点点,我却一脸茫然,我站在邮局前,两眼发呆,我能怎么办问谁去问了,自己还是听不懂,最后,只好悻悻而归。”

“开学前,为了让我熟悉一下环境,房东开车送我去学校转了一圈。第二天人家不送了,我虽然买了辆自行车,却找不到上学的路了,七拐八拐,赶到学校已经上课了。一向守时的我成了迟到生。我急得迸出几个单词解释,然而解释不明白,那滋味,那窘迫,现在都忘不了!”

邓亚萍就读的纽汉姆学院是隶属剑桥大学的一所小学院,类似于国内的语言进修学院。这里的学生主要以外国留学生为主,而邓亚萍是唯一来自中国内地的留学生。

“刚到剑桥的那段时间,我虽然比较刻苦,效果却不明显。我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语言基础还相当薄弱,要想在剑桥这个精英云集的学府里站得住、学得好,更需要全力以赴地去拼搏。做学问与体育训练一样,没有任何捷径可寻,更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儿,一切靠自己去拼去搏吧。”为了赶功课,邓亚萍起早贪黑,每天只睡几小时。

“开始的一两个月之内,根本听不懂老师在上面讲什么,我把老师所有写在黑板上的东西照抄一遍。回到家里以后,自己再翻字典,再看。每天的生活比较单调,上课时间是四个半小时。下了课还有很多作业,吃饭对我来说好像都很费事,中午休息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我一般都不回宿舍,就是吃上午带去的三明治,然后看一会儿书。晚上经常吃的东西就是自己做的方便面条加青菜、西红柿和鸡蛋。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12点才能睡觉。”

虽然基础比其他同学差,她总是不甘心,想超过别人。这种好胜的 心理 后来才慢慢开始转变:“毕竟基础不同,从运动员到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转折,学习上升也要有个过程。”

回到清华,邓亚萍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国球的历史及发展》。从开题报告、到第一次提交论文、以至论文的最终修订,邓亚萍不仅每一项都达到标准,而且步步提前,赶在时间表前完成。

“我终于戴上了学士帽,在毕业典礼上,我用流利的英语向老师致词。”

邓亚萍在诺丁汉大学读书的励志故事

一看她学习的劲头就知道她是世界冠军

2001年9月,邓亚萍从清华走进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原本更喜欢剑桥,那里风景可人,令我心醉。可我还是投奔了诺丁汉大学,因为诺丁汉大学有全英国最棒的外语系。”

“导师对我不太了解,似乎有些不放心,担心一个运动员能否完成学业。我恳切地对导师说:我可能比您的其他学生基础要差,请你多费心了,别人能听懂的课程,我可能要两次甚至多次,别人需要一年,我可能需要一年半甚至两年。但不管费多少力、多长时间,我都要把学业拿下来!我是那种很要强,性子也很犟的人,因此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

“在英国,修硕士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类似于应试教育。就是上一门课考一门,直到通过所有课程;另外一种是跟导师做课题研究,研究结束后做论文,如果论文通过就可以毕业,我采取的是第二种办法。比语言更难的是这里的学习方式,和国内真是大不一样。我有自己的导师,但并不经常见面。往往是他给我提供一个阅读书目清单,我自己到图书馆或大学找书,然后阅读。有了问题才和他预约见面、答疑。开始时,我很不习惯这种方式。而且我修的方向是‘中国当代研究’,一个似乎和体育无关的冷门专业,即便图书馆里也不一定有相关材料。这样,我就必须在不同的图书馆和大学里去找。不过,现在看来,这也是我在国外学习的重要收获之一。新的学习方式让我学会了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找到实现目标的办法。”

“打球的时候,视力两眼都是15,上学以后下降得很快,现在有一只眼已经06了。学习和打球相比完全是两码事,睡眠不足,上课总是犯困,眼睛睁不开,越坐越困,恨不得用根棍儿把眼皮撑起来。可对面坐着的是老师,你又不可能睡觉,更不可能溜号。刚开始时这种感觉特别明显,后来慢慢适应了这种生活,知道该怎样安排好作息,找到一些规律。”

“我的研究课题是《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例子用的就是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为了研究这个课题,我阅读了一些对中国女运动员的研究材料,大部分是外国人写的。这些外国人并没有真正了解中国女运动员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因此他们的研究并不到位。我希望能够从我开始,有人真正关注中国妇女和中国女运动员的研究。我也希望通过在国外学习,在工作中便可以尽量避免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以便更好地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而在国际体育界,能让人理解你的见解,接纳你的主张并非易事。”

学习上的她拿出打球时的劲头。按说老师安排的课程已经呈饱和状,每周天天有课,周末的作业也不轻松,做罢作业还要准备下一周的课,周而复始。可她还是觉得“吸收”得不够。

也难怪,她心里真的是着急。邓亚萍刚撂下球拍儿,就成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一位年轻的委员,她恨不得赴会时能立马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于是,这位乒乓球世界冠军心底悄悄萌生着愿望早一点进入高级班,明年向Master(硕士学位)进军。

在诺丁汉大学上课的过程中,邓亚萍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抢着发言。老师用开玩笑说从她学习的劲头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世界冠军。“下了课,我必须匆匆赶到另一个老师那里去做个别辅导,这是学校针对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同而特别安排的单独辅导时间。每次出去开会之前,我的老师都会帮助我准备发言材料,纠正我的语音语调和演讲的方式方法。另外学校还专门为我开了一门课,教我如何用英语进行采访。在学校我过着典型的大学生三点一线式生活,和校园里那些普通的女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硕士学位我非拿不可,而且一定要在国外的大学里拿到。”那样的话,在中国的奥运会冠军当中,她可能又拿了一项第一。作为诺丁汉大学的一名学生,邓亚萍每天的时间表比较紧。“除了上语言系的课,还要上英语系的课。下了课还有很多作业,中午休息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

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的励志故事

“过语言关对我来说还有着另外的意义。当时我是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同时还负责国际乒联的一个项目,如果你没有办法跟别人交流,那么一切都是零。同时还有一个公众形象,就是说我毕竟代表着中国,同时代表着中国运动员,所以精神风貌是很重要的。”

一年后,邓亚萍面对严格的考官,用英语宣读了3万5千字的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以翔实生动的材料和清晰有力的论点论述了中国妇女及中国妇女体育的巨大发展和变化。临场考官的一致结论是:无条件一次通过!2002年12月22日,她如愿获得硕士学位。萨马兰奇先生称赞她“拥有了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至此,从1997年进入清华大学起,邓亚萍已在校园度过了近六个春秋,并将自己当年的小学“学历”变为研究生学历。邓亚萍坦言,从运动员到学生,尤其是一个留学生,她付出的努力并不亚于打球。“从对英语一窍不通到熟练地用英语与教授交流,从人生地不熟到朋友遍英国,从开始时的迷茫到后来的迎接挑战,每一步都走得很辛苦。但海外生活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真正了解了世界。”

其间,她还作为北京申奥成员,赴莫斯科为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作了贡献。

2001年7月13日,邓亚萍用流利的英语向国际奥委会委员呼吁:请给中国运动员一个机会,让我们做一次奥运会的东道主!

知识,没有止境。2002年,她如同一个长跑运动员,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新的拼搏——满怀信心地攻读剑桥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2008奥运会对当代中国的影响”,邓亚萍的“中国研究”又得以继续下去了。

2003年2月24日,正在剑桥攻读博士的邓亚萍又回来了,在北京奥组委,新的忙碌又开始了。“我在剑桥的导师彼德·纽伦是一位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已经研究中国经济30余年,他深知2008年奥运会对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会有极高的经济研究价值,他认为我回国,不仅能为祖国服务,也能为论文收集第一手珍贵材料,因此,他特批我回国边工作,边学习。未来的工作很艰苦,但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2004年的春节假期,她为了赶写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放弃了与亲人的团聚,买来一堆速冻饺子,每天的水饺餐伴她度过了假日。

“有人可能觉得我这是自讨苦吃,甚至有人说你的荣誉多得一大把,不攻读什么学位,后半生照样可以过得不错,即使读学位也不必那么辛苦,甚至不妨找个‘枪手’代笔写论文。但我读书上大学可不是为了‘镀金’,我上学只是要圆自己的读书之梦。我从自己与外国朋友交往中深切感受到知识缺乏、交流不畅。尽管基础差,我不想投机取巧走捷径,更不要说我就读的清华、剑桥等国际知名大学治学严谨,容不得弄虚作假!”

饺子可以速冻,人才却难以速成。邓亚萍学业上的成功与打乒乓球的辉煌,其实并非得益于她具备多大的天赋。恰恰相反,无论学业还是打球,她都是在先天条件不大有利的情况下,靠坚忍不拔的毅力,靠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金牌。

“我现在依然是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和改革委员会三个委员。特别是运动员委员会,委员都是很有名的奥运会冠军,都有自己代表的权益,很长一段时间我是唯一的亚洲委员,因此我不仅代表中国,而且还是亚洲的代表,有责任为亚洲和第三世界国家运动员争取权益。”在邓亚萍的努力下,运动员委员会已经向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提出在推举奥委会委员时必须有一名(共8人)亚洲委员的建议。

而她在剑桥的博士学业也已经到了第二年,谈到学业,邓亚萍说:“难啊,真是太难了,感觉压力很大。一天到晚就是绷着,所以感觉特别辛苦。但我要感谢当学生的这段经历,因为它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找到了自己新的价值。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在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

拼搏、拼搏、再拼搏!无论是做运动员还是做学生,邓亚萍对自己的要求都几近苛刻:“必须做好,我没有理由做不好!”这就是一份自信!

“你们为什么不告诉我弟弟去世了?” 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质问跟在她身后的父母

这个流着泪的女孩就是我国著名的排球女将朱婷,在此之前,她年幼的弟弟因为白血病不幸离世。

这个消息一直没有传到朱婷的耳朵里,直到她休假回家,要见弟弟的时候,她的父母才将整件事和盘托出。

对于朱婷来说,弟弟的年幼离世一直是她心中一道无法治愈的伤疤。

为什么朱婷的父母要瞒着这个消息呢?朱婷后来又怎么样了?

朱婷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人,郸城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贫困县,直到2019年才摘掉这个帽子。

朱婷的家庭处于郸城县中,她的家境可想而知。

朱婷的父母都是农民,夫妻俩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着双手勉强糊口。

在朱婷出生之前,朱婷的父母已经生下了两个女儿, 在她出生之后,他们又接连生下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一个贫困的多口之家总是容易让人有重男轻女的不好联想。

朱婷家不一样,虽然稍大的几个孩子都是女孩,但父母却从来没有因为要优待男孩而苛刻对待他们。

对于一个八口之家来说,吃饱穿暖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八个人八张嘴,每个人都要吃饱,这意味着朱婷的父母必须加倍努力挣钱才能维持家庭的运转。

为了挣钱,朱婷的父亲朱安亮张罗起了一个修车棚,靠手艺挣取一些外快。

由于朱安亮手艺不错,收费也很合理,因此他的修车棚总是人来人往,生意络绎不绝。

靠着修车这碗饭,朱安亮总算是能够勉强养活一大家子人。

在这种艰难却又温馨的环境中,朱婷悄悄长大了,与同龄小姑娘不同的是,朱婷才初中就展现了惊人的身高天赋。

当同龄小姑娘还在踮起脚尖量身高的时候,朱婷已经长到了17米。

这个身高在人群中可谓是鹤立鸡群,很多同龄男孩子在朱婷面前也要甘拜下风。

因为朱婷的身高,她的班主任特意找她谈话,建议她去搞 体育 。

朱婷当时年仅13岁,自然不能做主,她蹬蹬蹬跑回家,把父亲朱安亮带到了班主任面前。

班主任跟朱安亮交流了很多,朱安亮听完之后,也觉得 体育 是个不错的出路。

“小婷,学习 体育 会吃很多苦,你确定你能坚持吗?” 朱安亮不忘征求女儿的意见。

彼时,朱婷笔直地站在班主任的办公室中,骄傲地拍了拍胸脯,保证一定没问题。

得到家长的允许和朱婷的答复后,朱婷的班主任把朱婷引荐到了河南周口 体育 运动学校。

朱婷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父母供好几个孩子念书实属吃力。

考虑到家里的情况,朱婷最开始有些退缩,她告诉父亲自己想出去打工。

朱安亮一口回绝了朱婷的提议, 他告诉朱婷钱的事不用她操心,她只需要安心训练就好了。

除了学费之外,朱婷在学校里的生活开支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竞技 体育 的训练非常消耗体力,为了保持最好的状态,朱婷每天必须要吃肉。

对于零几年的普通家庭来说,肉还不是一个能随便买的东西。

为了支持朱婷,朱安亮向亲戚朋友借了一笔钱,这笔钱尽数用在朱婷的学费和生活费上。

在朱婷面前,朱安亮从来不会暴露家里的窘迫, 他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她应有的支持。

好在,朱婷并没有辜负父亲的苦心,她在体校的优异表现很快引起了校长的注意。

校长认定朱婷是一个好苗子,专门为她制定了训练计划。

2008年,在周口 体育 运动学校训练满一年的朱婷经过层层选拔,顺利进入河南省体校。

河南省体校的学费比周口 体育 运动学校高出一截,昂贵的学费让朱婷又一次打起了退堂鼓。

朱安亮此时从朱婷的教练处得知了她在 体育 上的天赋, 他当即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供朱婷继续读下去。

体育 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普通学校不同,绝大多数 体育 学校都会要求学生进行封闭式训练。

当时朱婷才14岁,她不得不远离家乡和亲人,长时间在外求学。

白天,朱婷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还要进行长达六七个小时的高强度体能训练。

这对于一个14岁的小女孩来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够做到的事情。

每当朱婷觉得自己无法坚持的时候,她总会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父母付出了许多心血才把她送到 体育 学校, 她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能报答父母。

在体校,朱婷时常会想念妈妈做的馒头,朱安亮得知这件事后,总是骑着三轮车亲自送过来给她吃。

这是朱婷和父亲难得的见面机会,每次朱安亮过来的时候,朱婷总是格外高兴。

有一次,朱婷去拿馒头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妈妈和弟弟也过来了,这可是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朱婷激动地跑过去抱住妈妈和弟弟,关切地抚摸着弟弟的脑袋。

朱婷的弟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因为这一点,朱婷的姐姐妹妹们都很疼爱他。

朱婷的弟弟也非常懂事,从来不会仗着自己年纪小提出无理的要求。

“小婷,学校里训练辛苦吗?”朱安亮关切地问朱婷。

“不辛苦,我都习惯了,今天怎么爸爸妈妈和弟弟都过来给我送馒头了。”

朱婷的母亲把朱婷的弟弟抱起来说:“他说他想小婷姐姐啦,我们就带他过来看看。”

朱婷这时候才发现,弟弟的嘴唇紧闭着,往日红润的脸色不知为什么显得有些苍白。

她最开始还以为弟弟是因为路上颠簸有些不舒服,连忙拿出包里的棒棒糖递给他。

朱婷的弟弟接过棒棒糖,有气无力地笑了一下,脸上的病容越发明显。

“弟弟是不是生病了?严不严重?他怎么瘦了这么多?”朱婷像竹筒倒豆子一般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他前几天出去玩不小心着凉了,过几天就好了,你安心训练吧。” 朱婷母亲的眼神有些闪烁。

朱婷毕竟还是个孩子,父母说弟弟没事她就信以为真,她轻轻抱了一下弟弟,让父母赶紧带弟弟去休息。

“等你病好了,姐姐会给你买好吃的东西。” 听到这句话,朱婷弟弟脸上出现了喜悦的表情。

“小婷,我们带弟弟去打针了。”很快,朱婷的父母就急匆匆带着儿子离开了。

朱婷不疑有他,将父母送到校门口,告别前她把自己省吃俭用买回来的酸奶递给弟弟。

看到这一幕,朱婷的父母眼中蓄满了泪水,他们强忍心痛,转身离开。

朱婷不知道的是,就在这时,她的弟弟已经确诊了急性白血病。

朱安亮知道朱婷很疼爱这个小弟弟,如果她知道弟弟得了白血病,一定会请假回来照顾弟弟。

这样一来,朱婷的训练就会落下,这对一个需要时刻保持状态的运动员来说非常致命。

为了让朱婷能在学校里安心训练,一家人达成了共识,谁也不告诉朱婷这件事。

因此朱婷一直被蒙在鼓里,她以为弟弟只是简单的发烧咳嗽,很快就会痊愈。

在训练的间隙,朱婷一直幻想着下次休假回家和弟弟见面的场景。

与此同时,朱婷的父母正在为朱婷弟弟的治疗费忧心。

白血病是较难治愈的癌症,想要彻底根治必须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而骨髓移植手术所需的费用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座大山。

朱婷父母为了供朱婷去体校读书,几乎掏空了家里的所有存款,甚至还欠下不少外债。

在这种状况下, 朱婷弟弟的医疗费就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朱安亮夫妻俩喘不过气来。

为了凑钱,朱安亮变卖了家里所有能换成钱的固定资产,朱婷的两个姐姐也都在外面打工赚钱。

虽然朱婷一家已经很努力,可是还是没能凑够让朱婷弟弟接受手术的费用。

好在朱婷家里有个亲戚愿意为他们做担保,朱安亮费尽千辛万苦,终于从银行借到了钱。

就在这时,愿意为朱婷弟弟捐献骨髓的好心人也找到了,事情看起来正在好转。

手术那天,朱婷一家人紧张地不得了,每个人都在手术室外踱步,祈求手术顺利。

几个小时后,医生终于把朱婷弟弟推了出来: “恭喜你们,手术很成功。”

朱安亮夫妻俩喜极而泣,连忙把儿子推回病房,小心照顾。

朱安亮本来以为,只需要等一段时间,儿子的身体就会好起来,到那时他们就能够一家团聚。

可谁也没想到,仅仅一个月,朱婷弟弟的身体内就产生了排异反应。

在发现这件事后,医院尽力对孩子进行了抢救。

但病魔无情,无论人们怎么努力,都无法打败执意要取人性命的病魔。

抢救室外的红灯啪地一声熄灭,医生带着沉痛的表情“宣判”了“死刑”。

朱婷父母痛不欲生,他们牺牲一切也要救回来的儿子,终究还是离开了他们。

为了保证朱婷的训练,这个消息他们依旧瞒着朱婷,期间朱婷曾经多次打电话回来询问弟弟的情况。

朱安亮每一次都强忍着内心的悲痛, 告诉朱婷“家里和弟弟一切都好”。

过了一段时间,结束训练的朱婷风风火火地赶回了家,她的手里还拿着专门给弟弟买的酸奶。

“妈妈,弟弟呢?我给他买了酸奶,他怎么不出来?” 朱婷摸了摸脑袋,问妈妈。

朱婷的母亲不知道怎么开口,她的嘴巴张了又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朱婷的注视下,朱婷母亲的眼睛一酸,竟然流出了悲痛的眼泪。

朱婷当即如遭雷劈,她仿佛明白了一切 ,朱安亮看到这一幕,知道纸包不住火,索性把事情的真相全部告诉了朱婷。

在父母的带领下,朱婷来到了弟弟的墓碑前,她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脸上早已泪流满面。

“爸爸、妈妈,你们放心!给弟弟做治疗的费用,我一定会还的!” 得知真相后的朱婷坚定地说道。

经过这件事后,朱婷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

她更加努力地训练,一分一秒也不想浪费,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进入国家队,努力赚钱还债。

经过训练后,朱婷的排球天赋渐渐显露出来,她也因此被推举到排球队中。

2011年,17岁的朱婷因为表现优异,过五关斩六将,成为了国家青年女排中的一员。

在国家队中,朱婷更加用心,她很快就掌握了排球技巧,在国家队中站稳了脚跟。

2015年,中国女排强势出击,在世界杯上摘得了金牌,在这场赛事中,朱婷光芒毕现。

她夺得了赛场上的“MVP”,同时,她本人也被称为是 “中国女排30年才能诞生的天才”

在此之后,朱婷在排球场上大放异彩,中国女排的成功,离不开朱婷和每一位女排队员的努力付出。

鲜花、掌声、荣誉、冠军都是朱婷的囊中之物,通过努力,她终于还清了父母欠下的债。

除了帮父母还债之外,她还捐献了一大笔钱给家乡,为家乡修建起宽敞明亮的马路。

这个从农村中走出来的超级排球明星,没有一天忘记过自己的初心。

2022年,朱婷因伤病不得不暂时退出女排训练 ,暂别赛场对于热爱排球的朱婷来说,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

为了早日重返赛场,她一直在努力积极地配合医生做治疗和康复训练。

在不久的将来,或许我们还能在排球赛场上看到朱婷飒爽的英姿。

朱婷加油!中国排球加油!

-完-

中国 体育 英雄联盟第三集:《邓亚萍对话朱婷。邓亚萍“主攻手你是世界第一”朱婷“目前是!”》

编辑 | 不误小星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192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