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上出现息肉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轻微的情况下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很多人没有引起重视。但息肉不控制,可能会随着病情发展不断增大,这时候就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胆囊息肉分为不同的情况,息肉直径不大的情况下,身体没有其它异常的现象,一般是不用治疗的。只要多锻炼,多喝水,提高身体代谢的速度,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病情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但是胆囊息肉严重的情况下,需要手术进行治疗,直径超过两厘米的息肉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切除,避免病情加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中医是比较不错的一种方式,能够将身体调理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通过药物可以疏肝,清热,活血化瘀,对于胆有着养胆护胆的效果,中药可以选择喝徳辅利柦束茶。患者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对症下药才能好的更快。
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健康饮食,少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油炸类的食物最好避而远之,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补充纤维素,调理好身体,疾病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胆囊息肉的高危人群
1、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及很少吃早餐的人比正常人群患胆囊息肉的几率要高许多。
2、经常喝酒及进食海鲜、动物内脏、肥甘厚腻食物的人也是胆囊息肉的高发人群。
3、胆囊息肉以工作生活比较大,经常出现烦躁易怒、情绪抑郁、体育活动比较少的人为高危人群。
4、胆囊息肉病症也较为多见于生活不规律及经常熬夜的人。
预防胆囊息肉的措施
1、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早餐要吃好。胆囊中的胆汁具有促进消化的功能,如果不吃早餐,胆囊分泌的胆汁不能发挥其作用,导致胆汁在胆囊中长时间潴留,从而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
2、建议饮食以低胆固醇为主,因为过多的胆固醇摄入不仅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而且还会造成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上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胆囊息肉。
3、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经常熬夜,保持心情舒畅,忌烟酒及含酒精类饮料,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和抵抗力。
胆囊息肉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系。尤其是肥胖,吸烟,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肝硬化,上消化道和胆道的解刨异常,是胆囊息肉的好发因素。通过饮食辅助和坚持锻炼来慢慢的改善胆囊息肉。
一,胆囊肉是什么?如何形成的?胆囊息肉是起始于胆囊壁厚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因为大部分胆囊息肉都是没有症状的,只是通过B超发现的,很难初步定性其恶性或良性,只要B超发现就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大概有03-10%的人有胆囊息肉,男性对于女性,在胆囊息肉中约有5%可能癌变。
至于什么原因导致了胆囊息肉,目前并不是很明确,可能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尤其是肥胖,吸烟,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肝硬化,上消化道和胆道的解刨异常,是胆囊息肉的好发因素。
也就是高脂血症,胆固醇代谢异常是胆囊息肉形成的一个因素。
二,胆囊息肉有哪些表现?大部分的胆囊息肉没有表现,只是体检发现,但是胆囊息肉容易合并胆囊相关疾病,就会有以下表现:
1,胆绞痛。
右上腹不适,或右上腹疼痛,或向右肩,以及背部放散疼痛,进食油腻食物有加重。
2,慢性胆囊炎。
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
3,急性胆囊炎。
发热,乏力,全身皮肤黄疸,尿黄,恶心,呕吐,厌油腻,右上腹疼痛,或向右肩,以及背部放散疼痛。
三,如何放囊肉缩小并且消失?如果出现并发症,比如各种炎症,那就需要按照别的疾病来治疗。对于单纯的胆囊息肉,并没有出现合并症,一般需要根据息肉大小决定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控制饮食,也就是少吃油腻,坚持锻炼,控制体重,监测血脂,如果血脂异常不能通过健康生活控制,需要降脂药物治疗。
2,手术治疗。
以下6种情况建议手术治疗的胆囊息肉:
1,息肉直径>1厘米。
2,息肉基底宽广。
3,单发息肉。
4,大于50岁患者。
5,息肉合并结石。
6,患者担心癌变,强烈要求。
一般来说,都发息肉,年龄小于30岁,直径小于5毫米,恶性概率小于5%。但如果基底宽广,单发,合并结石,年龄大于50岁,恶性概率大于15%。
小于7毫米,单发或多发,建议:3-6个月复查B超,如果没有进展,继续健康生活观察。如果突然增大,或合并相关性腹痛,建议手术。
怀疑恶性或直径大于1厘米,建议微创先做病理,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进行手术。一般手术后,息肉切除后,胆囊息肉可以治愈,切除后病理如果是恶性,需要按照癌症继续正规治疗。
总之,饮食和高血脂及胆固醇升高有密切关系,而高血脂又是胆囊息肉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对于胆囊息肉患者需要从健康饮食做起,坚持运动,并且需要B超监测胆囊息肉的变化。
胆囊息肉无法治愈,但某些胆囊息肉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减缓增长,甚至出现缩小的情况。胆囊息肉是生长在胆囊腔内的良性病变,可以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其中肿瘤性息肉为腺瘤样息肉,腺瘤样息肉属于一种良性肿瘤,但有可能会出现癌变,导致胆囊癌的可能。这类的肿瘤必须定期密切随访,如果超过1cm,建议尽快手术治疗。肿瘤性息肉是无法通过外界的调控缩小的,只能通过手术进行根治。还有非肿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主要是由于慢性胆囊炎,导致胆囊壁的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在积极的进行利胆消炎的治疗后,有可能能够控制炎症性息肉的增长,但无法达到治愈。胆固醇性息肉主要是由于胆汁中胆固醇和胆汁酸比例失调,形成的胆固醇结晶,需要积极的饮食控制,多喝水,多运动,降低血胆固醇的浓度,有可能会让胆固醇性的胆囊息肉缩小,并有极低概率可能会消失。胆囊息肉中只有胆固醇性的息肉,有小概率的可能会治愈。
胆囊有息肉较严重,胆囊本身是在人体的深在,大夫看不见摸不着,因为有超声的普及,通过检查发现大量的胆囊内长息肉。胆囊息肉其实叫胆囊息肉样病变,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胆囊息肉主要分三种,第一种是癌性病变,叫早期胆囊癌,也叫胆囊息状病变,可以产生胆囊黏膜层有局限性的隆起性病变,隆起性病变在短期内发展相对较快,需要做处理。对胆囊早期的胆囊癌,我们做胆囊切除术,如果做得及时,病人生命没有大的影响,五年存活率高达80-90%,所以对恶性胆囊息肉病变需要及早手术。还有一种胆囊息肉病变较倾向于癌变,如胆囊腺瘤或胆囊腺肌症,胆囊腺瘤之所以需要做手术,是因为胆囊腺瘤有癌变,大概癌变率在5%-10%之间,它是根据腺瘤大小来决定。还有一种胆囊息肉病变叫胆囊胆固醇沉着症,胆固醇沉积症也分两种,一种是在胆囊壁上有很多胆固醇结晶沉积到胆囊黏膜上,叫草莓征,超声下可以看到很明确的草莓征,腹腔镜切下胆囊,打开胆囊就可以看到胆囊壁上有很多**的米粒样的结晶,还有一种胆囊息肉病变胆固醇沉积症叫整个的胆囊黏膜病变,像串珠状、葡萄状的胆固醇结晶存到上边,这两种胆固醇沉积症不发生癌变,再向前发展是产生胆固醇结石。所以在临床上要判定它到底是癌,还是倾向癌的疾病,还是胆囊胆固醇沉着症至关重要。直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检查,如超声、CT,甚至核磁检查,在手术前都不能判定胆囊息肉病变到底是哪一种类型。所以为了预防癌变的发生,对胆囊息肉大于一公分,胆囊息肉基底比较宽,单发的胆囊息肉,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胆囊息肉病人又惧怕癌症,坚决要切除的胆囊息肉,建议做胆囊切除,有报道如果胆囊息肉小于5mm,癌变的发生率大概不到5%,但是如果大于一个公分,癌变发生率大概是15%,如果大于两个公分,癌变的发生率大概在30%。正因为胆囊息肉会发生癌变,或者无法判定胆囊息肉样病变到底是不是癌,就要根据病人胆囊息肉大小、单发、多发、基底宽不宽等情况而进行决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