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明朝一共进行了十几次次大规模的移民,都是从山西向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移民。如洪武六年(1373年),从山西及河北正定府移民至安徽凤阳垦荒,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从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移民1万户到北京。每次移民,少则几百户,多则数万户,前后人数达到100万以上。
这次大规模移民,是明朝政府主导的,可是安土重迁的山西汉族老百姓,故土难离,对朝廷的这项移民政策非常抵抗。因为他们在山西,安居乐业,老婆孩子热炕头,喝点小酒,吃两口小菜,其乐融融。而其他地方,刚刚遭受元朝末年的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土地都被荒废了,社会经济大幅度倒退。
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为1891万人,河北人口为1893万人,而山西人口却多达40304万人,比河南、河北人口的总和还多25万。
明朝政府看到山西老百姓太多了,而相邻的河北、河南中原等地,由于战乱,人口锐减,因此明朝才实行大迁徙、大移民的。可是这些山西老百姓不愿意移民,离开熟悉的土地,开拓未知的地方。
这时,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为了国家大计,为了充实中原地区,采取了强硬的措施,强制山西老百姓移民。据传说,当时为了防止移民逃跑,官兵将他们反绑起来,用一根长绳串联,排成长长的一条线。如果谁要大小便,就必须向官兵报告,让官兵解开手上的绳子,才能够解决个人问题。这就是“解手”一词的由来。而移民们反绑的动作,慢慢演变成了西北人走路背搭手的习惯。
政府为了移民,把不愿意迁移的老百姓反绑起来,如“牲口”一样驱赶。这确实有点夸张了,朝廷为了迁移山西老百姓,还不至于做出如此野蛮的事。不过,山西人不愿意迁移是真的。他们被迫迁移,迁移到河北、河南、北京、安徽等全国各地,四散分离,以后想再见一面亲戚朋友,难于上青天。面对茫然的未来,山西老百姓极不情愿地到洪洞县大槐树下集合,离开家乡,前去目的地。久而久之,这些被迁移的山西老百姓后裔连自己从哪来的都不知道了。
这时,有人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每个人的小脚趾的趾甲盖上砍上一刀,作为记号,以后凡是小脚趾趾甲上有裂痕,或小脚趾的趾甲分瓣的,就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就是老乡,可能几百年前是一家。
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细想一下,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不攻自破了。你想,如果像传说那样,小脚趾被砍了一刀就成这样了,世代遗传,那剖腹产的妇女们,肚子上挨了一刀,难道也会遗传吗?她的子女们肚子上也有疤痕?显然是没有的。因此,随便砍一刀,是不会遗传的,小脚趾是两半的人就是从山西大槐树出去的移民,也只是一个传说,并没有科学依据。
其实,小脚趾成两半,这种现象是跰趾,又称“复甲”、“跰甲”,在医学上称作瓣状甲。而西方医学认为,这是一种脚部的病变,是一种由摩擦生成的茧子。现代医学认为,瓣状甲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性状,能够代代相传,也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被保留下来。
关于瓣状甲,科学上有一种比较合理的摩擦学说,源于至少5000年前的古华夏时期,汉族老百姓长期农耕劳作,最脆弱和容易内翻的小脚趾开裂,原本一整块指甲变成两瓣,久而久之,就成型了,并一代代遗传下来。
那么,到底哪些人的小脚趾是两半呢?说出来你别不信,其实这种瓣状甲在各个民族,都有表现,只是在汉族人口之中,发生的概率大而已。一个人的小脚趾是否两半,并不能作为他是不是汉人、是不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证据。
从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六百多年的发展,当年移民的后裔,早已遍布大江南北。除了极少数家族有族谱确切记载,确实是从山西大槐树迁徙过去的,可以证明。其他普通老百姓,能够活下去就不错了,自然没有家谱记载,几百年过去了,早已不清楚到底是不是从大槐树出来的了。
其实,大槐树只是当时的一个比较大的集结地而已,并不是说所有的移民都是洪洞大槐树那儿的。洪洞大槐树已经成为了山西移民的符号,一种文化,一种传承。
近些年,中国人开始寻根问祖热潮,大槐树移民后裔也开始寻找自己的祖先。从1991年开始,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移民后裔来到洪洞大槐树,进行祭祖活动。当年十几次迁移,最少有百万山西移民,现在后代何止百万,最少千万以上。
有一首“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哇窝”的民谣,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移民寻根问祖的心声。
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己的脚或者是身边人的脚小脚趾是两瓣的,那么如果你的小脚趾甲是两瓣,那或许不是纯正汉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汉人的小脚趾甲是小趾甲,而且并非完整的一块,中间是分叉的;少数民族则是大趾甲,而且是完整的一块,中间并未分叉。
纯正汉人百分之百,汉人的小脚趾甲就是分叉的。从明朝前期,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的汉人向全国各地移民,那时就是如此了。
传说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乱不断,中原人口,特别是河南的人口锐减。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恢复中原的农业生产,就将当时人口稠密的山西人进行了迁移。
为了更好的区别移民的人和本地人,也为了让移民的山西人以后方便认祖归宗,朝廷决定让准备迁移的山西人都在洪洞县的大槐树底下,把自己脚的小拇指甲划一刀,于是完整的指甲盖成了两半。
还有一个故事是发生在唐朝,李世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自己的脚小拇指指甲是分叉的,瞬间雷霆大怒,下了密旨严查宫里所有人的脚小拇指指甲的情况。和他一模一样的这些人的身上都流淌着鲜卑族的血。唐太宗的母亲正是鲜卑人。
研究考察复旦大学副教授边建超、研究生郝卫国等人对出自洪洞的跰甲传说做了遗传学方面的考察和研究。结果发现,瓣状甲比例以山西为起点向东南方向呈递减趋势,与历史上发生过的移民史实相吻合。这表明,瓣状甲的分布确实与山西移民有关。
这种小脚趾的复趾形态在东亚地区普遍存在,在汉人中出现频率最高,而且北方明显比南方更多。
传说故事除了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还有个地方就是岭南粤北南雄县的珠玑巷。这里传得更神,一个说是他们祖先撞蹦左脚趾之后遗传下来的;还有一个说是南逃的人众里有位皇后,当即产下龙种,在被敌人追杀中母子被迫分开,皇后为日后相认,将儿子的脚趾咬破留下记号,从此皇子的后裔全部都是复趾。
纯正的汉人以及其他任何的民族都有可能出现瓣状甲,其实根本不用在意这么多了,我们只要知道我们是中华女儿就好了,为自己民族和国家而骄傲和奋斗就行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每个人都有两个脚趾头,并且都有十个脚趾头,没有人是没有脚趾头的,但是你是否有认真去观察过自己的脚趾头呢?我想很多人都没有去观察过自己的脚趾头吧,其实有些人的脚趾头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就比如说吧,有一些人的脚趾头在最小的那个脚趾头上,就可以看到她的指甲是分成两半的,并不是完整的一个指甲,那么对于这种分成两半的指甲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脚的小拇指指甲是分成两半吧,其实在临床医学上这种又被称为跰趾 ,同时也可以称为复甲或者跰甲 ,主要特征就是在最小的小脚趾,出现了瓣状的指甲,并且脚的小拇指是由两块瓣状的指甲拼凑而成,如果你不仔细观察,并还真就发现不了你的指甲还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很多人会觉得,为什么会有这种两瓣指甲的出现呢?难道是因为血统的原因吗?其实还真是,根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这种脚趾两瓣指甲的行为跟遗传学是有关系的,不信你可以回去观察一下你父母的脚指甲,肯定有一个人是在小拇指指甲中是两半组合而成的,正是因为你父母有这样的基因,所以才会导致你的小脚趾甲是这样的瓣状指甲。
这种瓣状的指甲起点是在山西,后来这种指甲逐渐向南方趋势发展,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瓣状指甲和移民分布以及地域趋势有关。之前有人说这种瓣状的指甲与是否是汉族人有关,但是根据后期的研究调查表明并不是每一个汉族人都是瓣状的指甲。所以初步判断瓣状甲有可能是一种生理特征,它是一种多元民族的融合产物。
分类: 社会/文化 >> 历史话题
解析: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他老妈独孤氏的小脚趾甲有轻微缺损,李渊的老婆窦皇后小脚趾甲中间明显开岔。到了唐太宗李世民,他的长孙皇后小脚趾干脆就没什么趾甲了。再往后,唐睿宗李旦又娶了一个窦皇后,又是小脚趾甲中间明显开岔。小脚趾缺损或开叉或许是鲜卑族人的民族特征,几百年下来,很多北方人都有了这个特征,北方人往往看作符号而非疾病。我不幸也有,而且我祖上的传说是,在大槐树下喝水时被树根绊裂的,凡从山西洪洞走出来的姓氏,都有此符号。传说当然未必可信,但四个鲜卑族女人的加入,确实使大唐李姓的一些支脉,有了王室后裔的荣耀或烦恼,经过1500年的繁衍,中国各地多有所见。
有些山东人小脚趾的指甲确实是两瓣或劈开的,这主要是由于一种称为瓣状甲的遗传特征。这种特征在山东、山西等北方地区尤为常见。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而是在人类基因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自然变化。拥有瓣状甲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也不会影响走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