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 从军行 赏析

杨炯 从军行 赏析,第1张

从军行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2,心中自不平3。

牙璋辞凤阙4,铁骑绕龙城5。

雪暗凋旗画6,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7,不作一书生。

1《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以军旅战争之事为题材。

2蜂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从边境到内地,沿途高筑烽火台,有敌情就在台上点火示警,根据敌情之缓急,逐级增加烽火的炬数。照西京:是说报警的烽火已经照达西京(长安),表明敌情严重。

3不平:难以平静。

4牙璋:调兵的符牒。两块合成,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嵌合处呈齿状,故名。这里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铜凤,故称凤阙。后来常用作帝王宫阙的泛称。

5铁骑:精锐的骑兵,指唐军。绕:围。龙城: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故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侧。这里泛指敌方要塞。

6“雪暗”句:大雪弥漫,落满军旗,使旗帜上的图案暗淡失色。凋:原意是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7百夫长:泛指下级武官。此指赣江。

五言律诗是唐诗的主体,其形式与格律在初唐时已经完成。五律的一切规律和创作方法,可以通用到其他诗体,为此,这里我们再讲一首五律,顺便补充讲一点关于律诗的基础知识。

杨炯是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他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后人称他为杨盈川,他的诗文存于今者,称《杨盈川集》。

这首诗,先要讲题目。“从军行”本来不是诗题,而是一个乐府曲调的名词。远在西汉时代,汉武帝喜爱音乐歌曲,建置了一个中央音乐院,名为“乐府”。他聚集了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收集全国各地民歌,制定许多新的歌曲,颁布天下,供公私演奏。这种歌曲,称为“乐府歌曲”。配合这种歌曲的唱词,称为“乐府歌辞”①,或称“乐府诗”。在中、晚唐的时候,又称“歌诗”。从形式来讲,它们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也有三、五、七言混合的,一般都是歌行体诗,采用律诗体的很少。从作用来讲,它们是给伶人歌伎唱的。诗与乐府诗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唱不能唱、或谱曲不谱曲。

这里,必须补充一下,在汉代以前,所谓“诗”,就是指能唱的曲词。一部《诗经》,三百零五首诗,都是可以唱的。到了秦汉时期,古诗已失去了曲谱,这个“诗”字渐渐成为文学形式的名词。在东汉时期,谱曲歌唱的称为“乐府歌辞”,《诗经》式的四言诗,称为“诗”。当时新流行韵五、七言诗,称为“五言”或“七言”。可以想见,“诗”是四言诗的传统名词,五、七言诗还不算是诗。刚才我说,能唱的称为“乐府歌辞”或“乐府诗”,不能唱的称为“诗”,这是魏晋以后的文学概念。

《从军行》是汉魏流传下来的乐府歌曲。汉魏诗人作“从军行”,是乐府曲辞。但是到了唐代,《从军行》古曲已经不存在了,杨炯作这篇《从军行》,只是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而这首五言律诗,事实上是不能配合乐曲歌唱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诗题称为“乐府古题”。它并不表示这首诗的曲调,而是表明这首诗的内容。因为每一个古代乐府曲调,都有一个规定的内容。例如《孤儿行》是描写孤儿生活的,《从军行》是反映从军的辛苦的。杨炯做了这首五言律诗,用了这个乐府古题,但诗的内容已不同于汉魏时代的《从军行》,可知初唐诗人用乐府古题作为诗题,大多已失去了古义。这一种体式的诗,很难分类,可以列入“乐府诗”一类,也可以列入“五言律诗”一类。

这首诗的写作方法也是一般的,只要先读第一联和第四联,整首诗的内容都清楚了。第一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意思是说,边境上有敌人来犯,警报已传递到长安,使我心中起伏不平。为什么心中起伏不平呢因为自己只是一个书生,没有能力为国家御敌。于是第四联接下去说:“我宁可做一个小军官,也比做一个书生有用些。”周武王的兵制,以百人为一队,队长称“百夫长”。后世就用以表示下级军官。

第二联说:领了兵符,辞别京城,率领骁勇的骑兵去围攻蕃人的京城。牙璋即牙牌,是皇帝调发军队用的符牌。凤阙,指京城,不是一般的城市,与城阙不同,汉朝时,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直捣龙城。这龙城是匈奴首领所在的地方,也是主力军所在的地方。匈奴是游牧民族,龙城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唐人诗中常用龙城,意思只是说敌人的巢穴。

第三联是形容在西域与敌人战斗的情景。围困了敌人之后,便发动歼灭战,其时大雪纷飞,使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大风在四面八方杂着鼓声呼啸着。这时,正是百夫长为国效命的时候,一个书生能比得上他吗

此诗第二、三联只是修饰部分,对诗意并无增加。这正是律诗初形成时的风格,艺术手法还没有发展到高度。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以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以为作者看到敌人逼近西京,奋其不平之气,拜命赴边,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象书生那样无用。前者以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后者以为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述志诗。这样,从第二联以下,二人的体会都不同了。我以为吴昌祺的理解比较可取,因为第一联已说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说他是为了武人显赫而心有不平,这一句就不应该紧接在“烽火”句下了。

五、七言八句律诗,一共四个韵脚,在第二、四、六、八句尾。例如《野望》这首诗,“依”,“晖”、“归”、“薇”,是韵。“依”字是第一个韵,称为“起韵”。起韵一定,以后就得跟着用同韵的字。但《杜少府》的第一句“城阙辅三秦”,这个“秦”字已经是韵脚了。这首诗有五个韵:“秦”、“津”、“人”、“邻”、“巾”。现在,《从军行》第一句“京”字也是韵,这首诗也有五个韵。在这里,我们注意到律诗的两种协韵法。

律诗一般都用平声韵。这就意味着每首律诗第二、四、六、八句的末尾必须是平声字。于是,第一、三、五、七句的末尾相应地必须用仄声字。《野望》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这个“望”字是仄声字,不必协韵,故这首诗的起韵是第二句的“依”字。但律诗第一句末尾也可以用平声字,例如《杜少府》和《从军行》。这第一个平声句尾必须与第二句的起韵协韵。因此,这样的诗,就有了五个韵脚。但律诗的正格是用四个韵。第一句尾的韵称为引韵,不算入正韵。

关于律诗第一句的格律,有两句歌诀:“平起仄收”和“仄起平收”。起是指第一句第二字,收是指第一句第五字(七言律诗则指第七字)。“东皋薄暮望”,“皋”是平声,“望”是仄声,这是平起仄收。“烽火照西京”,“火”是仄声,“京”是平声,这是仄起平收。这两种句法的声调不一样,影响到以下七句的声调全不一样。平起仄收的律诗声调高亢雄壮,仄起平收的律诗声调较为低沉柔婉。唐人律诗以平起仄收为正格,仄起平收为变格。

学习或欣赏唐诗,要在具有四声平仄的基础知识上注意其对偶,和声和协韵。这是唐诗语言的三种艺术手法。对偶表现诗的文字美,和声、协韵表现诗的音乐美。关于对偶与协韵,我们已经谈到过一些。现在要讲一讲和声,唐人也称为调声。

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中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上句是和声的定义,下句是协韵的定义。异音相从就是说平仄相从。平声字要和仄声字配搭。无论在一句或一联中,平仄声字必须有适当的配搭。从陈隋到初唐,诗人们已摸索到平仄配搭的规律。现在把《从军行》全诗的平仄标出来,就易于体会平仄声对诗句音调美的关系。

烽火照西京 平仄仄平平

心中自不平 平平仄仄平

牙璋辞凤阙 平平平仄仄

铁骑绕龙城 仄仄仄平平

雪暗凋旗面 仄仄平平仄

风多杂鼓声 平平仄仄平

宁为百夫长 平平仄平仄

胜作一书生 仄仄仄平平

我国汉族人民的语言或文字,通常用两字组成一个语词,成为一个语文音节。在每一句五言诗中,第二字、第四字,最要注意和声结构(七言诗还要注意第六字的和声)。这首诗除第七句外,每句的语法结构都是两个语词(名词)加一个动词或副词。例如: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而第七句则是:

宁为——百夫长

但是在吟诵的时候,这三句都会读成: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宁为——百夫——长

这里就可以看到第二字和第四字的重要,语法结构和音节结构出现了矛盾。许多人朗诵古诗,只会按照语法结构读。所以读不出诗的音节美来。看了《从军行》的平仄表,你可以发现,在第一句之中,第二字如果是仄声,第四字一定要用平声。在一联之中,上句第二字如果用仄声,下句第二字必须用平声。第四字也同样。这就叫“异音相从”。第二联上句,即全诗第二句,应当仍和第一句异音,而与第二句音调相同。接下去,第三联上句应当和第二联下句音调相同,而和第二联上句异音。第四联也是同样,上句和第三联下句音调相同,而和上句异音。异音相从的方法,唐代人称为“粘缀”。该用平声字的地方,你用了仄声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体用了平声字,这就犯了“失粘”的声病。

如果你有多读五言诗的经验,你会发现五言诗的句法总是二字带三字,即所谓“上二下三”上二字是一个音节,下三字是一个半音节。可以是一二组合,例如“照西京”,也可以是二一组合,例如“白日晚”,也可以是一个三字名词,例如“维摩诘”。这种三字组合的名词绝对不能用在句子前面,造成上三下二的句式,就不可吟诵了②。

以上讲的是五言律诗的和声原则。这个原则也适用于七言律诗,不过七言律诗还要讲究每句第六字的和声。相传有两句歌诀,可以帮助记忆:

“一三五不拘,二四六分明。”

这是说:律诗的每句,第一、三、五字,可以不拘平仄,自由运用,但第二、四、六字必须按照和声规律用平声或仄声字。这是指七律而言,对于五律,则应当说:“一、三不拘,二、四分明。”一、三、五虽然不拘,但平仄二字,声调毕竟有区别,熟悉律诗声调的人,在这些地方,还应当选用一个声音较美的字。

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二日

① 这个“辞”字,魏晋以后,省作“词”。但唐宋以后,“词”字又多了些意义,在写作文学论文时,最好保留古写法,以示区别。本书在必要的时候,仍用“辞”字。

② 盛唐以后,出现了拗句,便突破了这个规律,有上三下二的五言句式。

杨炯(650—693),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唐初文坛“四杰”之一。他自幼聪明好学,博涉经传,尤爱学诗词。唐高宗显庆四年(659),他10岁应神童试登第,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再应制举试及第,补授校书郎。永淳元年(682),中书侍郎薛元超推荐他为弘文馆学士,后迁太子詹事司直。 684年,武则天连废中宗、睿宗,自己临朝称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杨炯的堂弟杨神让跟随徐敬业讨伐武则天执政,结果兵败被杀。杨炯由此事受到牵连,大约在685年被贬为梓州(故治在今四川三台县)司法参军。秩满后,于天授元年回到洛阳,在司艺馆任教。天授三年(692)七月十五日,洛阳宫中拿出盂兰盆分送佛寺,武则天与群臣在洛阳城门楼上观赏,杨炯立即写成《盂兰盆赋》一篇,进献给武则天,极力歌颂武则天的周王朝,并希望武则天“任贤相,淳风俗,远佞人,措刑狱,省游宴,披图策,捐珠玑,宝菽粟”等成为帝王的风范。大约当年,杨炯调任盈川县(故治在今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其地约为今之龙游县、衢江区的一部分)令。他在盈川大约三年多时间,卒于任所。后归葬于洛阳。705年,中宗复位,曾追赠他为著作郎。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杨炯的一生之所以会出现一连串的性格转变,是因为他少年成名,中年官场受挫,到老年的时候,他又凭借着自己的高情商再次重回官场,这与他的人生际遇是有很大关系的。

唐初四杰的杨炯少年成名

杨炯作为唐初四杰之一,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在这四位少年成名的诗人中,杨炯出生的最晚。《旧唐书》记载,杨炯祖上是武德年间右位将军,足以见得他的家境还是比较富足的,且杨炯的父母注重子女读书教育,所以在杨炯幼年的时候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与唐初四杰其他人一样,杨炯自小就是天才,他博学聪明,很小的时候能写出行文流畅的文章被人们称之为神童。在永隆二年,杨炯被薛元超推举为崇文馆学士,后来一路又官至东宫庶务,是个非常有前途的职位。

杨炯为武则天效力,但抱负难展

杨炯作为太子的陪读师傅,一做就做了十几年,空有一个职位,但却不能够施展宏图大志。杨炯此人又桀骜不驯,认为呆在太子身旁做小小的崇文馆学士是对自己才华的浪费。后来到了武则天时期,杨炯为了能够在官场上更快的向上提拔,所以写了很多文章献媚武则天。不过,杨炯的堂弟曾经讨伐武皇,所以,杨炯也被连带着受到牵连,甚至被贬谪到了四川,迎来人生的至暗时刻。

重回洛阳,逐渐收敛锋芒

在公元690年,杨炯任满之后,回到了洛阳做教习官人书,但她仍旧不满这个职位,所以不断的上书给武则天,并写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来夸赞武则天。这一招的确起到了作用,武则天随即给杨炯升官加职,让他出任盈川县令。

杨炯作为一代书生,年少时因为才华出众,而少年成名,到后面也因为堂弟讨伐武皇而,受到牵连遭致贬谪,但最后又凭借着自己的高情商而继续升官加职。

论名气,要数王勃的知名度最高,他性情高傲放荡不羁性格,搞出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如在斗鸡中为给沛王加油助威写《檄英王鸡》导致被贬,私藏犯人后来担惊受怕又杀掉犯人导致锒铛入狱,等等,但是无论,他的才气盖过了一切,一首《滕王阁序》让他从此名垂千古。

而杨炯的性格恰恰相反,他沉稳老成,甚至连唐朝的一代名将裴行俭都称赞他是“惟杨炯稍沉静,应得令终。”他对初唐四杰的评价最终也得到了验证。

杨炯一生中留存下的作品不多,仅仅30余首,但是令人过目不忘的依旧是那首令人荡气回肠的《从军行》。

在唐高宗年间,吐蕃和突厥等经常骚扰大唐的边境,尤其是甘肃一带经常处于战乱之中,此时唐朝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征,维护边疆的稳定。

唐朝和宋朝对人才的方针完全不同,宋朝重文轻武,唐朝却是重武轻文,唐朝崇尚武力,武官在当时极受重视,此时的杨炯,是一位官职不高的文官,更是没有存在感,在杨炯的心中,他也渴望能够上阵杀敌,建功立业,哪怕是在前线做一个最小的将士也好。感慨之余,他写下了《从军行》。

这一点,杨炯和南宋的辛弃疾和陆游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渴望在战场上上阵杀敌建功立业,但到头来依旧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终生郁郁不得志,只能靠笔墨抒写自己的心绪。

杨炯,一代书生,半世蹉跎,一辈子无法实现自己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梦想,也许只有在梦中才能实现这个愿望,又或许《从军行》也算成了他对梦想的一种寄托。

王勃。

初唐诗坛,出现了四个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以文章齐名天下,人们称之为“四杰”,而被推为“四杰之冠”《四库全书总目》的则是“神童”王勃。

初唐四杰是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为“王杨卢骆”。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

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即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

历史上杨炯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难居高位?

首先,我们先看这句话的出处:《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文苑上》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因为文采卓越,被人们称为“四杰”。一日,杨炯和三五好友提起这件事,对人说了这句话。当时杨炯的好友听了,也觉得是这样的。

王勃经常出名,很大一部分原因与《滕王阁序》有关。说到唱歌、名气、杨炯、陆照邻,罗宾王显然比不上他。历史上,杨炯的气质是一种比较直率的类型,针对自己的才华,或者有想法。其实杨炯并不骄傲,是一个很真实的人——但原来的自然环境迫使他做出一些改变。

26岁时,杨炯以出色的才华进入权利神经中枢,但被悲剧地分配给了皇太子李显。李显的母亲恰好是著名的武则天。她杀了前男友皇太子李贤,后来多次废除李显、李丹皇太子或皇帝的职责。作为李显的官僚,杨炯的运势显而易见。他一定很沮丧,甚至可能不小心失去了生命。

因此,杨炯在京城期间非常担心。有时,为了防止自己成为被压制的目标,他不得不奉承武则天。例如,著名的玉兰盆赋就是其中之一。这篇文章确实有很多关于武则天奉承的词,但与此同时,杨炯还是挽救了自己的道德底线,在原文中对武则天进行了训诫,比如亲贤臣、远小人、少用于俊臣、少用于土木工程。如果能和同时期的奉承和宗楚客联系起来,很容易造成杨炯珍贵精神本质的想法。如果你明白了这一点,很容易想出他羞于卢前,羞于皇后的心情。

然而,王勃并没有惹恼武则天。相反,他写了一篇关于《斗鸡》这样玩物的文章,这篇文章被唐高宗李治免职。不难看出,同样看政治问题,照邻选择的是完全不低头,杨炯选择的是关注陆照邻但适度让步,而王勃选择的是完全尴尬的叛徒,这条鄙视链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不仅如此,王勃还保护了官奴曹达,但他担心自己会被选中灭口,于是被判处死刑,拖累父亲贬职广东岭南。不要说杨炯是这种行为,即使大家都会觉得很可耻。因此,《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是一样的,讨论排名的人都允许杨炯的思想观点。因此,除了才华,王勃的正直与卢照邻、杨炯甚至罗宾王相比,差了18000英里。卢照邻、杨炯、罗宾王、王勃的排名,或者马上去掉王勃,都符合杨炯的期望。

总的来说,杨炯对老前辈卢照邻的经历有一种与生活相关的感觉,他非常钦佩自己完全不让步的标准,觉得自己比自己的半让步要崇高得多。因此,受伤的学生内疚被别人排在超级偶像卢照邻面前;虽然王勃的才华比他们都高,但无论是门第意识,还是王勃的《斗鸡》和《曹达事件》,都被杨炯看不起,所以杨炯羞于排在同龄人王勃后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615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