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第1张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自己身体有哪些部位可以动。

 2、能用纸人偶创造性地摆出各种造型。

  活动预备

 画有人体轮廓的大纸六张:关节处用圆钉固定,身体各部份可以动的约人偶,幼儿人手一个;彩笔。

  活动过程

 1、幼儿分组操纵。

 发问: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位?哪些地方可以动?

 幼儿分成五个小组,每组一张人体轮廓图。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运动情况,将身体可以动的部位,用笔标记在人体图的相应位置上。

 2、集体讨论。

 将五幅图展现出来,请各个小组向大家介绍自己小组探索的结果。

 师生共同讨论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动,由老师在空白的人体图上标出。

 3、幼儿自由操纵。

 幼儿自由操纵纸人偶,用它摆出各种的动作造型。

 与同伴交换自己所摆的动作,可以相互做一做自己、对方摆的动作。

中班教案 篇2

 一、 活动目标

 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二、 重点和难点

 感受乐曲的欢快,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

 幼儿在表现乐曲中尝试和同伴共同感受欢快、愉悦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三、 材料准备

 “泼水歌”录音磁带

  四、 设计思路

 这首乐曲表现的是一种欢快的情绪,给中班的幼儿听赏,它的节奏感很强,并且具有很高的感染力,同时结合幼儿经过二个月暑假生活再次回到集体中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陌生的情绪特点,通过感受乐曲,表现乐曲,再次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五、 教育流程

 1.表演角活动,自由欣赏乐曲、感受乐曲——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乐趣——表演角活动,进一步感受乐曲、体会乐曲

 (1)表现角活动:自由欣赏乐曲、感受乐曲

 告诉幼儿有一首很好听的歌,要想跟着音乐拍手、跳舞都可以,激发幼儿兴趣。

 说明

 ①幼儿在老师的激发下会出现许多情况,如有的幼儿听着音乐会有节奏地拍手,有的幼儿还会跟着音乐跳跳舞,这些都是允许的。

 ②幼儿自由探索可以有2-3次,老师尽可能在这2-3次活动中吸收多的幼儿参加活动感受乐曲,在表演角活动结束后的讲评中发扬幼儿大胆学习新本领。

 (2)和幼儿共同参与表演角活动,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老师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儿童乐园”的游戏经验,如老师说爱玩“翘翘板”,老师就把它变成双手插腰、下蹲的动作随音乐曲跳起来,(跟着就音乐节奏拍二下手,再做“翘翘板”动作二次,同时大声地说出“翘—翘—板”,还可以请幼儿说说再玩玩。

 说明

 ①老师以平等身份和孩子一起玩,幼儿提出什么游戏就可能在乐曲的伴奏下玩起来,如幼儿提出玩“小飞机”,大家就可以随着音乐节奏拍二下手,再作“小飞机”动作(两臂侧平,身体左右侧摆)各一次,同时大声地说出“小飞机”。

 ②老师以平等身份游戏可有3—4次,同样是尽可能在这3—4次活动中吸收孩子一起玩,在讲评的过程中可以师生同台表演,以此更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2.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

 不错的同伴相玩的乐趣。

 (1) 观看老师的演出。

 说明

 ①老师定期地为幼儿表演一些文艺作品,搞一些文艺作品专场,对幼儿会有很大的影响。让幼儿观看老师表演的“欢乐园”,体会二个人相玩的乐趣能够激发幼儿强烈的兴趣和模仿欲。

 ②老师在表演之前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体会老师在乐曲中的情绪、老师在乐曲中的乐趣。

 (2) 集体活动师生共同感受、表现乐曲。

 ①老师以“你们想到‘儿童乐园’去玩吗?你们最喜欢玩些什么呢?”引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同时引导幼儿大胆地提出玩些什么游戏,幼儿讲到玩什么,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跟音乐做动作,边做边说。

 说明

 这一环节中有许多幼儿会大胆地说了玩诸如“小飞机”“翘翘板”“小转椅”等等,这些内容很多来源于角落游戏,老师应鼓励他们提出玩什么,还要用动作表示出来,再让大家听着音乐学一学。

 ②以“滚雪球”的方式和幼儿共同游戏。

 老师以“你们讲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也想去玩一玩,我要带一个小朋友一起玩,谁愿意和我去‘儿童乐园’呢?”请出一名幼儿跟老师一起舞蹈;第二遍由老师和这个小朋友去请另外二名幼儿,以此类推直至请出全班幼儿。

 说明

 ①舞蹈的动作有许多已在表演角里玩过,因此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同时由于舞蹈的时候幼儿会大声地说出玩的内容如“小飞机”“小转椅”等,因此幼儿会很容易地跟上节奏,表现出动作。

 ②要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老师在“滚雪球”的过程中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作大胆、表情夸张、大声朗诵的幼儿),这其间也可以请出个别幼儿表演,以激发其他幼儿的兴趣。

 4.表演角:延伸活动。

 (1) 继续引导幼儿大胆表现情绪、感受乐曲欢快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2) 引导幼儿在表演角中学习交换舞伴。

 (3) 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幼儿创编其他舞蹈动作。

 说明

 可以通过表演角讲评设制一个小舞台,让幼儿有表演机会,进一步激发表现的自信。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数字10的实际意义。

 2、能从多个物品中进行10以内的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

 3、乐意与同伴合作开展游戏活动。

  活动重点: 能从多个物品中进行10以内的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

  活动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更好的感知数字10的意义。

  活动准备:

 1、教师材料:教具“数、物拼板”、“数字与筹码”。

 2、幼儿材料:操作卡“数物拼板”。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说《数字歌》。

 2、教师指导操作。

 ①学习按物取数。

 教师出示教具“数物拼板”,任意拿起一张物卡,请幼儿先数一数并说出数量,师幼共同点数,检查是否正确,每数完一张物卡,请一名幼儿取出相应的数卡,与物卡一起拼接完整。

 ②学习按数取物。

 请幼儿将“数字与筹码”中的数字卡片任意选出几个,根据数字将相应数量的筹码摆放在数字卡片右方。

 3、游戏“掷骰子”

 4、自由游戏操作。

 幼儿进行操作卡“数物拼板”,进行数物对应,将其拼凑完整。

 5、交流小结,收拾、整理材料。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2、认识蒙古族,知道他们的民族特点。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

 课件《祖国大家庭》、祖国大地图。蒙古族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祖国地图。

 1、找出自己的位置。

 2、你去过哪儿。

 3、猜猜其它是什么地方。

  二、认识蒙古族。

 根据课件认识蒙古族,学跳蒙古舞。

 三 、在地图上找出他们的位置。

  四、根据音乐跳起蒙古族的舞蹈。

  教学反思:

 本堂活动设计,打破了以往只是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自己看,认,讲,跳等,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认识蒙古族,从中了解少数民族是一家。达到本活动的目标。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

 结合现阶段我班开展的主题《我在马路边》,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关注到的关于这一主题的内容也越来越高。但是,在这些孩子们的影响中,电瓶车、自行车、摩托车是他们最熟悉的,因为爸爸每天早上送他们来园的交通工具就是这些,所以在早晨他们交流的最多的也是这些了。结合培养我们的孩子的绘画能力,用线描的形式来让幼儿进行尝试和巩固。

  活动目标

 尝试运用直、横、斜线的连接和紧密排列体会线描的美感。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不同线条的连接组合)

 1、马路上滚来了两个轮子,会是什么车呢?(摩托车、自行车)

 2、看,许多线条宝宝都跑来了。哇,是一辆自行车。

 小结:我们可以用许多细细的线条表现自行车的样子。

 二、示范讨论(了解作画的要点)

 1、车轮上的钢丝怎样安装呢?

 从轮胎到中间的轴一根根连接起来,像旋转起来的大风车。

 2、我们怎样把车子组装起来呢?

 需要一个斜杠(我们用两根线条连接起来),我们还可以用两根线条画什么呢?(车座底部)你觉得还需要什么呢?(龙头车把,有几个呢)

 3、一辆自行车装好了,你还想添加些什么呢?(用横竖线条紧密组合成车篓,许多密密的横线条在一起变成衣包架)

 三、幼儿作画。

 我们也来用线条宝宝设计一辆漂亮的自行车。

 观察要点:

 1、车轮钢丝斜线条的旋转绘画。

 2、线条画得深而不破。

 四、交流讲评。

 你们觉得他的自行车什么地方漂亮,什么地方还需改进一下呢?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到了中班,幼儿开始积累数学的感性经验,对于数量的感知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如何让孩子在轻松、主动的氛围中习得规律数数的方法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偶然一次在区域活动—银行游戏中:“一名幼儿要取钱,“银行职员”说需要密码”给我启示我何不以一串数字组成的“密码”为载体,设计一节数学探究游戏活动,来帮助孩子呢于是《开宝箱》数学活动就这样诞生了。

  活动目标

 1 认识数字9,能正确感知9以内的数量。

 2 会按一定规律进行点数且排序。

 3 在开启百宝箱、分享糖果的过程中体验数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圆点和图案相匹配的信封若干个,自制大信封、密码箱各一个,三个内装提示语的神秘小盒,糖果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对5-8以内数量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1 兴趣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都看过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你们想请喜羊羊来做客吗

 师:(音乐声中出示布偶)喜羊羊来了!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箱礼物呢!让我们一起来打开看看吧!哎呀,怎么打不开噢!原来是一只有密码的百宝箱!

 2展开游戏

 (1)寻找打开百宝箱的方法

 师:我们怎么才能打开这个百宝箱呢?

 幼儿:输入密码,就能打开了。

 师:那密码是什么呢大家看一看密码箱的密码,由几个数字组成?(5个)猜猜会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呢(试用幼儿说的数字开箱)噢,还是打不开!(作和布偶耳语状)喜羊羊说啦,密码就藏在3只神秘的盒子里!快找一找神秘盒在哪里!

 (2)寻找密码

 ①打开第一个神秘盒

 师:这里有一张提示的纸条,上面说,密码就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一样多的信封里。(出示大信封)信封的正面和反面各有什么呢(圆点和图案)桌子上有很多信封,让我们都去找找看(幼儿第一次操作)。

 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你是怎么数的

 师:有谁发现信封里还有什么秘密吗(幼儿自主发现,取出信封里的数字纸片。)

 师:我们找到第一个数字啦,(请幼儿将数字纸片贴到黑板上。)还有谁找到了不同的数字(依次找到其他三个数字。)密码箱的密码一共由5个数字组成,我们已找到4个数字,还有1个数字藏在哪里呢

 ②打开第二个神秘盒

 师:让我们一起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哦,这张纸条上说,还有一个数字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都比8多1的信封里,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幼儿第二次操作,老师随机指导。)

 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是比8多1吗比8多1是几我们一起打开信封,看看是数字几看看9像什么

 ③打开第三个神秘盒

 师:我们把五个密码数全找到了,谁来把它放到密码箱的空格里(请一幼儿自由摆放。)

 咦,怎么还是打不开谁有什么好办法(幼儿讨论并试摆放,如幼儿仍无法进行,可启发幼儿关注第三个神秘盒。)

 (3)对密码

 师:哦,密码摆放正确了,看看密码箱能不能打开(请幼儿打开密码箱)啊!密码箱终于打开了!看看,喜羊羊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激发幼儿快乐情绪。)

 3、分享快乐

 品尝胜利果实,请幼儿一起分享喜羊羊送来的礼物――好吃的糖果。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来抓一把,提问:数一数你抓了几颗糖,今天喜羊羊送给大家9颗糖,请你数一数多了请还给喜羊羊,少了请在抓几个,都拿9颗糖,让我们带着礼物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开启百宝箱”这个载体引领孩子们对“寻找正确密码”进行了一次探秘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对“寻找正确密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游戏过程。我利用幼儿熟悉的喜羊羊导入活动,在情境游戏的过程中通过点数9以内的点子、图案感知9以内的数量,同时引导幼儿了解规律数数的方法,让幼儿按照提示自主排列密码,获得打开密码箱的成功体验。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七个阿姨来摘果》这首儿歌在内容上一句紧扣一句,句句有“七”,读起来朗朗上口。如果在形式上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再加上肢体语言的提示,以及诱人的游戏,就能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获得愉快的生活体验,所以我设计了这节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儿歌名称,了解儿歌的内容,学会有感情朗读儿歌;

 2、进一步熟悉水果,并初步学会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布置果园的场景。

 2、(七个阿姨、水果篮)、每位幼儿一个篮子。

 3、幼儿识字大挂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观察果园。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我们一起到果园去看一看,好不好?

 幼:好。(幼儿有秩序地观察果园)

 师: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水果?(幼儿自由回答)

  二、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 师:刚刚我们都已经参观了果园,也看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我们一起看看还有谁来到果园,好吗?(教师出示阿姨的) 幼:是阿姨。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原来是这么多的阿姨来到了果园,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位?(7位)

 引导幼儿通过从左往右、从右往左,顺数和倒数两种方法数出阿姨的人数。 小结: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2、师:那小朋友们,这些阿姨准备去干什么呢?

 幼:摘果子。

 师:几个阿姨去摘呀?

 幼:7个

 小结:七个阿姨来摘果(学习词:摘)引导幼儿一起模仿摘得动作。

 3、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阿姨摘的果子装在哪儿吗?

 幼:篮子里

 师:那7个阿姨有几只篮子呢?(7只)

 小结:七只篮子手中提。(学习词:提)引导幼儿一起模仿提的动作

 4、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阿姨的篮子里都摘了几种果子

 幼:幼儿数一数,7种。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些水果分别怎么摆放的?

 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摆放样子。

 小结:七种果子摆七样。

 5、带领幼儿说出七种果子的名称。 师:现在,让我们再来说一说这些好吃水果的名称吧! 小结:苹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老师把这些情景编成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就叫《七个阿姨来摘果》,现在听老师朗读一遍,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过渡语: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首儿歌有趣吗?(有)老师呀也觉得这首儿歌很好听,我们一起把它用好听的声音念出来,好吗?(好)

 三、出示识字大挂图,幼儿学习朗读儿歌,创编儿歌。

 1、教师出示识字大挂图,幼儿跟着老师一起练习2―3遍。

 师: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轻声地练习,要听清楚老师是怎么读的?

 一起来练习一下‘摘、手、中、石、柿’的发音,读准翘舌音。

 2、幼儿个别朗读的形式巩固练习。

 师:刚才,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练习了这首儿歌,现在,老师要请几位小朋友练习一下,××小朋友学得很认真,读得真不错。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有谁能勇敢地读给大家听?小朋友也读得真不错,请个别小朋友把自己学到的本领表演其他幼儿听听。

 3、初步学习创编儿歌。

 师:小朋友们,除了这些水果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水果?

中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充分让幼儿亲近图形,感受图形的特征,增强幼儿对图形的好奇心。

 2、能够根据老师的指导,区分图形并送图形宝宝回家。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操作、创造、体验合作的能力。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本活动中,我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一基本理念,采取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策略有效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合作、探索等能力。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为幼儿创造机会,如: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使幼儿不断参与活动,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发展。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幼儿学习资源:

 自制图形拼图卡;小蘑菇房子;音乐。

 教师材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出示"奇妙的口袋"引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袋子,你们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吗?

 2、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图形娃娃,让幼儿说其名称及特征。

 二、自由探索、操作、教师指导

 1、个别尝试师:谁能来试试帮图形娃娃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教师适时引导启发,激发幼儿动脑思考)师:你的方法真不错!帮图形娃娃找朋友的方玩多不多?

 2、幼儿自由探索实践师:还可以怎样找呢?大家都来玩一玩,看看谁的方法多!(教师观察,幼儿遇阻或出现问题是参与或提示,鼓励幼儿探索多种方法,利用幼儿的方法进行互相启发,激发幼儿多思考多创造,并留意合作的幼儿。)

 3、交流演示师:你找了几种方法?谁来演示你的方法?(教师请想法多样,方法奇特的幼儿做教多的讲解和演示,激发幼儿大胆创造想法。)

 叁、合作探索游戏

 1、以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图形娃娃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也来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戏吧!(激发幼儿合作游戏的欲望。)他和伙伴合作玩的好吗?你想和伙伴怎样玩呢?

 2、幼儿合作探索玩法师:幼儿每人挂一块图形胸卡,四处散开,音乐开始,幼儿随音乐节奏边拍手边找自己胸卡上一样的幼儿拉手成为好朋友。(教师观察幼儿,适当帮助没有伙伴的幼儿,给游戏受阻的幼儿以帮助和启发)

 3、交流游戏情况师:谁来讲一讲,你是怎么找到你的好朋友的?(教师对幼儿的交往和玩法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幼儿大胆交往,大胆体验。

 拓展延伸师:

 小朋友能用颜色、大小、形状来区分图形宝宝,真实太棒了!那么,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图形宝宝请你去研究一下好吗?(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和研究的欲望)设计意图:

 幼儿通过认识和区分,感受到图形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也及时教育幼儿,在生活中多多观察。这样,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而延伸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教学评价设计

 活动中我为幼儿创造了各种机会,使儿童不断体验成功。成功经验的积累,使幼儿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增强其自信心,也更加激发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反思:

 1、不死学,不硬背,实践才是硬道理,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让幼儿的兴趣跟着丰富有趣的活动环节走,游戏中学知识,学习中有快乐。活动结束后,幼儿精神愉悦,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

 2、整个活动密度适中,节奏稳定,形式多样,环节设计合理,层次分明,动静结合,很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整个教室的情景布置非常丰富,最大可能的利用了空间,让幼儿在其中穿梭、流连,新奇层出而不至乏味。既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对后面的活动环节充满期待。

 4、整个活动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最大限度的给了幼儿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自由的说,开心的玩,尽情的想象,大胆的创作,再加上教师的鼓励与肯定,幼儿的自信油然而生。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由于公开课的时间限制要求,最后幼儿在游戏找朋友中有个别幼儿未完成游戏。

 2、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切的感受到新教学法对教师的工作和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感到了自己教学机智的不足,所以,我今后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组织教学的灵活性。

 所以整个活动中,我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了学科间的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情境激趣,动手实践,探究创新来培养使幼儿终身受益的学习品质,在活动过程中我始终以平等民主的姿态与儿童目光对接,尽可能对其开展绿色教育,努力使幼儿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提高他们玩沙子时的安全意识。

 2通过玩沙子丰富孩子的触觉神经,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孩子合作交往的能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知道玩耍要注意安全。

 难点:在安全玩耍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活动准备

 道具:树枝、树叶、花草等等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我抓出一把沙子),让同学们猜一猜它是谁?接下来我们将和沙子成为朋友。说明本堂课的任务,让学生明白。

 2带领学生来到沙坑,自己用手捏一捏,认识沙子,学生动手感觉体验沙子的质感。

 3安全提示(在以后的玩耍中提高安全意识)

 沙子是很调皮的,它钻进我们的眼睛就不想出来了,所以我们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将沙子抛洒,扔向其他同学,也不要将玩过沙子的手揉眼睛等。

 4组织活动

 将小朋友分组,每四人一组(培养他们一起合作的意识,集思广益),在沙坑里创建自己自己的“王国”并且提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用上自己准备的道具。(观察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好活动总结)

 5展示成果

 请各小组选出代表,给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6活动结束,带领小朋友把手洗干净。

 点评在本次活动中大家的表现,多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

 玩沙是小朋友的天性,因此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的高,他们高兴的挖坑,堆建房屋,用树叶当小车运沙,有的小朋友将小花、小草栽在房屋周围,还有的小朋友在房屋前挖一条长长的小河,还将树叶当小船。这些现象都体现了小朋友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这次活动中没有出现安全事故,但是有部分小朋友只顾自己玩沙,而没有与其他小朋友商量合作,在这方面缺乏对学生的引导,还要多改进。

蒙古舞蹈入门20个基本动作介绍如下:

平手: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向正旁打开。

勒马手:手握空拳,拇指放在食指的第一个关节上。

叉腰手:四指握拳,拇指向手的正旁伸直打开。

平的鹰式位:平手,双臂向旁抬起和肩平,向前呈弧形。

高的鹰式位:在平的鹰式位上提起45°。

叉腰位:四指握拳,拇指打开,叉于腰间。

勒马位:勒马手呈下弧形状,向外伸出。

单手为单勒马位,双手在外称双勒马位。

扩展资料:

蒙古舞风格特色:

一是盅碗舞。

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

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语汇,表现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盅碗舞,舞姿质朴简单,没有严格的规律动作。 

二是筷子舞。

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

其肩部的动作既有律动感,又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融欢快、优美与矫健为一体。动作虽简单,但却以技巧取悦观众,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独舞,也有男女群舞。

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子发展为双手执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语汇也更加丰富。因此舞蹈显得欢快、明朗、新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三是安代舞。

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程序,都由“博”来主持。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兴安地区带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复存在,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民间歌舞传承下来。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

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蜷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等,这些优美潇洒的动作,

融稳、准、敏、轻、柔、健、美、韵、情为一体,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

四是查玛。

查玛是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阻止邪恶诱惑、坚定佛门信念而举办的一种带有庆典性质的艺术活动。历史上,在“殿宇雄壮、比拟佛国”的科尔沁地区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全境,绝大多数寺院召庙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们表演这种舞蹈。

至今,部分召寺依然传承表演这种舞蹈。查玛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是科尔沁“博”舞。

“博”,是萨满教中的巫师,研究者称之为“萨满”。蒙古人则自称为博。博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时所跳的舞蹈。博教曾为蒙古族所长期信奉,但自藏传佛教传入后即日渐衰落,仅有少量残存,主要流传于科尔沁草原。

博舞保留较完整的是兴安盟和通辽市。博舞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态,由于其自身的丰富内涵及其所具有的艺术性和娱乐性,不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科尔沁地区的行博,主要是用来祭祀求福和驱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驱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3、初步学习提、压腕的基本动作,感受蒙古族舞蹈奔放、舒展的风格特点。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提、压腕的基本动作,并与脚步动作协调一致。

 难点:掌握提、压腕动作的基本要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蒙古服装一套

 资料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

 课件:蒙古服饰、皮靴、蒙古舞蹈、蒙古包、蒙古草原、马头琴、摔跤等。

  活动过程:

 (一)、依次出示课件,让幼儿感知蒙古族,简单了解蒙古族人的生活。

 1、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初步认识蒙古族。

 “今天,孙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漂亮的,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播放课件)

 2、教师小结:

 蒙古族热情奔放,喜欢唱歌、跳舞,喜爱扎头巾、穿斜襟的衣服和皮靴,居住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包里,在大草原上放牧。喜欢喝奶茶、拉马头琴,还善于摔跤、骑马。

 (幼儿对色彩鲜艳的特别感兴趣,结合幼儿这一特点,我选用观察导入活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刺激了幼儿的视觉器官,激发了幼儿的观察欲望,以此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随音乐整体示范律动:

 1、启发引导幼儿学习骑马的动作:

 “小朋友都见过骑马的人,有的小朋友还骑过马,我请小朋友来学习一下骑马的动作。”(请2—3名幼儿到前面学骑马的动作)

 2、教师再次随音乐示范动作

 孙老师还把骑马的动作配上了音乐,编成了一个小小的律动,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师随音乐,整体示范动作)

 3、引导幼儿说一说、做一做孙老师都做了哪些动作,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体验蒙古族舞蹈奔放、舒展的风格特点。

 (幼儿的天性好动、好模仿,针对这一特点,我巧妙地将教师示范与幼儿体验联系在一起,让幼儿从教师的动作及优美的音乐中体验到骑马带来的乐趣,使幼儿产生想学、乐模仿的兴趣为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动作做了有力的铺垫)

 (三)、教师详细讲解示范律动的动作要领:

 1、骑马:

 骑马的时候身体微向前倾一下,双手放在身体的前方,双手半握拳做握绳状,拉住马缰绳提压腕。同时双脚并拢、脚尖着地,提起脚后跟,然后在同时压下去,一拍一次提压腕。边示范边鼓励幼儿说:“马儿马儿快快跑,驾驾驾......。”

 2、提压腕:

 手放在身体两侧,手掌伸平提压腕,同时头自然摆动。

 3、挤奶:

 两手腕在体前方相对提压腕两次,然后上下交替,提亚腕两次。

 4、扬鞭、甩鞭:

 左手在体前半握拳,手臂成半圆形,右手食指在头上方绕两圈后往下甩,做甩鞭动作。

 (本环节以学习动作为主要内容,也是活动的重点部分。由于中班幼儿年龄小、对于动作的掌握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形象的模仿与表现。抓住这一特点,教师采用灵活机智的示范法,将律动的动作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使得肢体动作更加易懂、易学,能使幼儿在学的过程中掌握技巧与方法。)

 (四)、师幼一起随音乐做律动:

 1、小朋友学的真快,咱们随着音乐来做一遍律动吧!

 2、请个别幼儿领着做律动,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

 (整个活动始终以纲要精神为指导,让幼儿在其中感受美,发现美,并在此基础上表现美,此环节从幼儿感受出发,给幼儿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做一做,带头做中增加自信,并享受其中的快乐。)

  活动延伸:

 欣赏教师准备的蒙古族舞蹈,让幼儿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活动。孙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蒙古族舞蹈,(幼儿闭眼睛片刻,师换衣服)在欢快气氛中结束教学。

  课后反思:

 活动开始部分观察蒙古族,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以此了解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惯、习俗等。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与小结语言可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了幼儿热爱蒙古族的情感。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与音乐感受的交替配合中,幼儿对舞蹈动作的求知欲望逐步加深,在感知舞蹈奔放、舒展的风格特点的同时,又激起了幼儿学习动作的兴趣。此环节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与分解动作讲解示范下,幼儿很快学会了动作,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的动作协调性也逐步加强。幼儿由被动到主动学习动作,师幼情感共鸣,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幼儿园教案 篇2

 游戏名称:你说我做。

 游戏目标:复习巩固100以内的各数,正确进行拨珠。

 游戏准备:1——100的珠数卡、算盘。

 游戏玩法:家长和孩子一起玩,爸爸或妈妈说100以内的任意一个数,让孩子找出相应的珠、数,并能在算盘上用正确的指法拨出。

 附:指法

 1) 拨、去11——14、21——24、31——34、41——44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右手都用拇指;去时左右手都用食指。

 2) 拨、去15、25、35、45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手用拇指、右手用食指;去时左手用食指、右手用食指。

 3) 拨、去16——19、26——29、36——39、46——49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手用拇指、右手用拇食指;去时左手用食指、右手用拇食指。

 4) 拨、去51——54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手用食指、右手用拇指;去时左手用食指、右手用食指。

 5) 拨、去55时指法都一样。左右手都用食指。

 6) 拨、去56——59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手用食指、右手用拇食指;去时左手用食指、右手用拇食指。

 7) 拨、去61——64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手用拇食指、右手用拇指。;去时左手用拇食指、右手用食指。

 8) 拨、去65、75、85、95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手用拇食指、右手用食指;去时左手用拇食指、右手用食指。

 9) 拨、去66——69、76——79、86——89、96——99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右手拇食指同时并拢;去时左右手用拇食指同时分开。

幼儿园教案 篇3

  一 活动内容: 会唱

  二 设计思路:

 托班幼儿年龄小,对色彩鲜艳的、有声响的、会动的物品感兴趣,喜欢重复摆弄物品。另外,幼儿手眼协调较弱,因此选择此活动以发展幼儿的手部小肌肉及手眼协调能力。也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因此选择《会唱歌的瓶宝宝》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小勺舀起各种豆子,较平稳地放入饮料瓶中。

 2 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3 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四 活动准备:小饮料瓶(瓶口大些的)每人一只,各种豆子分别放在几只小碗中,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勺,磁带和录音机。

 五 活动过程:1、出示瓶宝宝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选一个瓶宝宝作为自己的朋友。2、引导幼儿比较(老师手上的瓶娃娃装有豆子会“唱歌”)。让幼儿思考怎样使自己手上的瓶宝宝也唱起歌来。3、激发幼儿操作兴趣:让我们用豆子“喂”瓶宝宝,让瓶宝宝吃饱了唱歌。4、老师示范:拧开瓶盖——用勺子舀豆——轻轻放进瓶内——拧紧瓶盖。蚕豆一粒粒地喂,绿豆一勺一勺地喂。5、让幼儿自由选择豆子,练习喂瓶宝宝吃豆子,最后拧上瓶盖。6、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摇动.

 活动延伸:

 1 歌曲表演《瓶子操》。

 2 把瓶宝宝投放到活动区,供幼儿练习用勺子舀豆。

 生活游戏:我会搬椅子

 活动由来:

 宝贝们情绪稳定下来了,愿意参与班级活动。但是,还不会将小椅子一个一个的放好,经常乱放。搬椅子的方法也不对,拖着椅子走,推着椅子走,甚至有个别孩子还把椅子扛到了头上,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搬椅子的本领。

 活动名称:

 生活游戏:我会搬椅子

  目标:

 1、学会搬、摆小椅子的方法,会一个挨着一个摆。

 2、知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准备:

 1、小兔头饰人手一个、大灰狼的头饰一个。兔跳的音乐、大灰狼的音乐。

 2、场景布置:散放在活动室中的小椅子。

 3、教会幼儿说儿歌《搬椅子》

  过程:

 一、 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子,跳进活动室。

 师:“兔宝宝们在外面玩累了,和妈妈一起回家吧!”师生共同学小兔子跳进活动室,发现散放在地上、桌边的小椅子。兔妈妈:“哎呀,我们的家怎么这么的乱,小椅子怎么到处乱跑呀?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把椅子摆好。

 二、幼儿一边念儿歌《搬椅子》,教师根据儿歌内容,引导幼儿模仿搬椅子的方法。

 三、引导幼儿把椅子排成同字形,幼儿在中间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戏。

 我们用椅子来摆个家,好吗?来,和兔妈妈一起搭我们的新家。

 兔宝宝们摆得真整齐,一定很累了,我们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戏吧!请林老师来当大灰狼,待会大灰狼出来的时候,小兔子们要赶快回家哦。(坐回椅子上)玩游戏两遍。

 四、请幼儿把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天黑了,小椅子要去找它的桌子妈妈了,小兔子快把它送回家

 吧。记住怎么搬椅子了吗?

 五、小结:

 兔宝宝们都学会了搬摆小椅子,长了本领,妈妈真高兴。以后,记得要用我们学会的新本领来送小椅子回家,好吗?

 附儿歌《搬椅子》

 小椅子,我会搬,两手抓住放胸前。

 一个挨着一个放,整整齐齐真好看。

 活动后反思:

 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孩子们沉浸在游戏的情景之中,兴趣很高,在游戏中学会了搬、摆椅子的方法。这个活动结束后,大部分的孩子都掌握了搬椅子的方法。因为对他们来说不是学本领,而是玩游戏。以后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时,要多思考,多找些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使他们乐意参与,并愿意在游戏中学会的活动。

 家长开放日教学活动安排

 7:50—8:10:幼儿早操

 8:10—8:45:幼儿进餐,餐后自由活动。

 8:45—9:00:盥洗、喝水、课前准备。

 9:00—9:30:集体活动:小鞋找朋友

 活动目标:1、知道鞋有正和反,学习区分鞋的正反。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的兴趣。

 9:30—9:45:盥洗、喝水,手指操。

 9:45—10:15:户外体育活动(亲子游戏)

 (一)、小ji找家

 活动目标:1、模仿小ji捉虫的动作,会把捉到的小虫放到指定的位置,会根据游戏的规则找到圈圈。

 2、培养幼儿的灵敏性和大胆参与活动的能力。

 (二)、袋鼠跳

 活动目标:1、学习双脚向前跳的基本动作。

 2、乐于和成人一同参加游戏。

 10:15—10:20:盥洗、喝水,手指操。

 10:20—10:40:室内集体操作:给娃娃打扮

 活动目标:1、认识五官,知道它们的位置。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亲子活动方案:盖楼房

 活动名称:盖楼房

 适应年龄:1岁9个月---10个月

 设计意图:本设计意在让幼儿能和父母共同游戏,使幼儿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一般1岁9个月到10个月的孩子,它的心理特点就是喜欢将熟悉的形状匹配,还喜欢带着物品上床,还喜欢给容器盖上盖子或打开,也喜欢模仿成人的动作,也会认识几种不同的形状。在日常生活当中,幼儿还可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生理发育方面会开口表述个人需要。会说出常见物的用途。根据他们的生理发育和心理特点,特设计了此亲子游戏。

 活动目标:1、体验欢快情绪,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2、能将各种积木进行筑房,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3、发展幼儿四肢的协调性。

 活动过程:(一)准备部分

 (1) 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热身运动,跑步成圆形站立。

 (2) 一起做《圈圈操》。

 (二)进行部分

 (1) 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搭“轿子”的方法。体验共同欢快的情绪。

 (2) 引导幼儿和爸爸妈妈相互介绍方法,看哪一种方法最好。

 (3) 引导幼儿和爸爸妈妈进行盖“楼房”的游戏,裁判员介绍方法和规则。

 方法:游戏开始时,由爸爸妈妈手腕手交错相握,搭成“轿子”自己的孩子坐在“轿子”上,把盖“楼房”所用的一块三角形积木、两块长方形积木、两块圆柱形积木抱在怀里。

 老师发出口令后,爸爸妈妈开始抬“轿子”,从起点出发,经过河沟、草地,抬至终点后放下“轿子”让孩子到前面的建筑工地独立盖好“楼房”,最后三人依旧搭“轿子”跑回起点,盖的楼房又不倒且先返回起点者为胜。

 规则:1、必须等教师发出口令才能出发。

 2、必须让孩子在建筑工地独立盖“楼房”。

 (4) 引导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游戏中,孩子必须自己独立到建筑工地盖“楼房”,引导孩子盖各种各样的楼房,怎样使楼房不倒呢?

 家庭延伸:孩子可以和父母在家或是集体生活当中,用各种积木进行拼构,继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资源:1、知识经验准备:进行安全教育。

 2、物质材料准备:活动场地、三角形积木、长方形积木、圆柱形积木若干。

 3、做《圈圈操》的磁带,只要是四四拍的曲子都可以。

 串珠宝宝搬家

 游戏(区角活动)

 串珠宝宝搬家

 目标

 让幼儿练习使用勺子,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环境与准备

 托盘一个,小碗两只:一只碗中放入约半碗串珠;另一只饭碗空着,幼儿吃饭用勺一个。

 两只饭碗并排放在托盘中,勺子放在托盘上便于幼儿取放。

 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的串珠宝宝要搬家了,我们一起帮他们搬家好吗?

 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示范

 右手拿勺,慢慢舀起串珠,放到另一只碗里。先少舀一点。

 3、鼓励幼儿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将串珠从一个饭碗舀到另一只碗中。

 5、 结束后将托盘中的串珠放到碗里,将托盘放回原处。

 小熊猫吹泡泡

 活动目标

 幼儿会将圆圈填满画面的空白处,并按同一个方向把颜色填满。幼儿能耐心,细致的进行添画活动。

 活动准备

 画好小熊猫的绘画纸,蜡笔,吹泡泡的玩具若干,示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蚕参加活动的兴趣。

 教师出示吹泡泡的工具,并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想玩吗?”“我们来一起玩一会儿吧!”幼儿每人拿一个吹泡泡的玩具玩一会儿。

 2、幼儿认识吹出的泡泡,学会用线条来画泡泡。

 教师提问,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小朋友,吹出的泡泡好看吗?”“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总结:“泡泡是圆圆的、亮亮的、五彩的。”

 教师拿出示范画,讲解示范泡泡的画法。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展览作品,体念成功。

 教师小结:“小熊猫今天真高兴,小朋友给它画肋许多又大又圆、五颜六色的泡泡。”

 延伸活动

 做吹泡泡的游戏

 活动内容:彩色飞标

 活动内容: 彩色飞标

 活动目标:

 1. 能把皱纸撕成长条状,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做成飞标。

 2. 学习把飞标投向空中。

 3. 体验做飞标、玩飞标的快乐。

 活动准备:皱纸、木夹。

 活动过程:

 1. 出示彩色飞标:你们见过这个吗?它叫彩色飞标,可好玩了。

 2. 教师玩飞标,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3. 教师示范做飞标:先把皱纸撕成一条条,再把它们整齐地叠在一起,最后用夹子夹住,一个彩色飞标做好了。

 4.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帮助幼儿夹飞标。

 5. 户外玩飞标,指导幼儿用力把飞标抛向空中。

 提示与建议:

 可当户外活动玩具,教师抛飞标,幼儿捡飞标。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写生发展幼儿的观察和绘画能力。

 2、通过谈话,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l画笔、写生板、图画纸

  活动指导:

 1、写生

 师:你最喜欢幼儿园里的哪棵树?我们来给它照个像好吗?

 提出要求:

 1)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树的样子,然后选择一个石凳子坐下,边看树边画画。

 2)要求:画完树以后,要告诉大家你喜欢的树它长得怎样?它是落叶树或常绿树?

 2、集中谈话:

 师:你画的是什么名字的树?它长得什么样的?

 幼:我画的是象牙红,它只有花,没有叶子。

 幼:我画的是假槟榔,他的叶子像扇子。

 幼:我画的是南洋衫,它有一层一层的叶子,像楼房。

 幼:我画的是枇杷树,他比我小。

 幼:我画的是小榕树,它的样子就像一把伞。

 ……

 师:你知道哪些是落叶树,哪些是常绿树?

 幼:南洋衫是常绿树。

 幼:象牙红、玉兰树是落叶树。

 ……

 3、展示作品,幼儿互相参观,自由议论。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大肌肉运动,四肢协调活动的能力。

 2、通过游戏,让幼儿主动探索每种车的不同玩法,体验玩车的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同伴之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的品质。

  活动玩法:

 1、 扭扭车:

 a、能用不同的方法让车子往前,例如:坐在车上,双手握住车把手扭动;双膝跪在车上,双手握住车把手扭动;单膝跪在车上,一只脚蹬地使车子往前等。

 b、鼓励幼儿扭动车子滑上小桥,能掌握车速,不让车子滑到桥边。

 c、设置障碍,让幼儿在滑动车时钻过一定高度的橡皮筋。

 2、 三轮车:

 a、设置快慢车道以满足不同能力的幼儿,让幼儿知道“交通规则”。

 b、设置障碍,让幼儿在障碍中呈S形往前行驶。

 c、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玩,一人骑车,一人站在车后,在规定的路线上行驶。

 3、 独轮车:

 a、乐意推动独轮车,掌握平衡。

 b、在一定的路线中行驶,车上可放置物品,增加游戏的乐趣,例如:运西瓜,送礼物等。

幼儿园教案 篇6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a,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母的(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 a a。)

 2、用卡片出示四声符号,说说它们各是第几声。

 3、用卡片认读带调韵母a。

  (二)教学单韵母o及其四声。

 1、出示投影片:说说图上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一只大公鸡,清早喔喔啼。)教师范写。

 2、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张得比a小些,上下嘴唇收拢成圆形,气从嘴里自然流出,声音响亮。

 顺口溜:圆圆嘴巴o o o。

 3、教师范读,领读,看口形。

 4、练习o的四声,在语言环境中学习。

 ō 公鸡喔喔啼。ó 原来是这样。ǒ 现在我懂了。 真是太奇怪!

 5、指导o的描写及其书空:o一笔写成,从右上起笔写成半圆后继续往上写,与起笔处相接。

  (三)教学单韵母e及其四声。

 1、出示投影片:说说图上有什么在干什么(一只大白鹅在水里游来游去。)范写e

 2、半扶半放,用学o的方法学e及其四声。

 (1)发音要领:发音时嘴角向两边咧开,唇形是扁平的。顺口溜:扁扁嘴巴e e e。

 (2)跟老师读时要注意什么(仔细看口形)范读、领读。

 (3)练习e的四声。单韵母ē ē ē。大白鹅é é é。真恶心ě ě ě。肚子饿è è è。

 (4)指导e的书写。一笔写成,从里面的“一”起笔往上,再接着写左半圆。

  (四)复习巩固。

 1、用卡片打乱顺序读a o e。

 2、打乱带调单韵母卡片,开火车读。如:á è ǒ é à------

 3、猜字母,如: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像个圆圈是什么韵母白鹅倒影是什么韵母

  (五)课堂作业。认真描写o e。

  (六)布置回家作业。打乱顺序读a o e的四声。

这篇关于少儿民族舞:蒙古族舞蹈的基本风格鉴赏,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蒙族舞蹈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

 一、蒙古舞的风格

 蒙古族是一个骑马民族。骑着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使蒙古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草原文化风格。由于长期骑马的缘故,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多是以肩部和臂部为主。如硬肩、软肩、圆肩、甩肩、碎抖肩,硬手、软手、压腕、弹腕、翻腕等动作,再加上绕圆、拧转、横摆扭、拧倾等四种主要动律。这些不同的形体动作形成了蒙古舞蹈的特有风格特点。根据这些舞蹈风格特点,我们将其分成了以下几类:

 1《萨吾尔登》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间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区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新疆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跳萨吾尔登。萨吾尔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间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称,同时又是民间舞蹈的统称。萨吾尔登常在喜庆节日、男婚女嫁、迎宾送客的家宴等娱乐活动时跳。

 2《安代舞》,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在古代用于治疗“魔鬼附体”病、婚后不育等症,它具有驱鬼逐疫、求雨丰年的功能。在现代,主要用于节庆娱乐。舞蹈多在夏末、秋收之间举行。舞蹈领头人主要有“博”,他手持鼓鞭、单鼓,主持仪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载歌载舞,舞蹈有热烈奔放、粗放豪健的风格,舞蹈动作主要有“踏足”“顿足”“甩巾”以及圆圈队型组成。

 3《顶碗舞》,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2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顶灯、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掌握好基本动作、打筷子的规律之后,舞者现场即兴发挥,情绪激昂,动作、舞姿的变化丰富多彩,充分展现出舞者的技艺、智慧和民间舞蹈丰富、灵活、多变的特性。

 4《筷子舞》,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筷子舞是在婚礼、喜庆节目上,在弦乐及人声的伴唱中,由男性艺人单独表演的舞蹈形式。筷子舞须右手满把握筷,用碗部的力量上提下压,首先击手、击腿、击肩,然后击脚击地,随着碗部翻绕的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拧身左前倾,面向左下方,有时拧身右前倾,面向右下方。各种动作基本上保持着半蹲的舞蹈姿态。绕圆动律感强,绕肩韵味十足,整个舞姿手的动作和肩的动作非常突出,具有欢快、优美、矫健的风格,放映了蒙古人的热情豪放、热爱生活的感情特点。筷子舞自己的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得到了亚、欧、美的很多国家和民族的喜爱。

5太平鼓舞。“太平鼓”系用铜圈驴皮制成,呈圆形或椭圆形,鼓皮涂绘山、水、花哉或人物,饰以绒球、花穗,柄部小圈处系有小铁环。多于丰年节日由妇女表演,分集体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舞时,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动作名称有“拜鼓”“跑走马”“拉大锯”“扑堞”“弹棉花”“滚元宵”“赶鸟”串门”“滚秀球”等。顾名思义,这此名目繁多、变化多端的击鼓动作,与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联。身段动作一般比较夸张,基本舞姿多是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倾、侧。舞步开放有力,富有弹性,杂有跳、转等技巧,亦有技艺娴熟者可同时舞耍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盘绕回旋,带有杂技色彩。

 6《圈舞》,蒙古族民间流传的舞蹈。两脚交替悠晃步,粗矿奔放的跳踏步,明快潇洒的下身或侧身跑跳步等几种动作组成。上身动作有甩手,与人背后拉手,众人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舞,所以通常人们又称布里雅特民间舞蹈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欢快敏捷,跳跃性强。民风淳朴,具有远古色调,感情热烈豪放。

 二、蒙古舞的鉴赏

 舞蹈欣赏是一种精神活动,要求欣赏者融入作品之中,它除了要求欣赏者发挥形象思维之外,还要求欣赏者全身心地投入舞蹈欣赏的全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走进艺术的审美天地。

 观众在进行舞蹈欣赏时。首先注意的是舞蹈的气氛、舞蹈演员的形体和服装等。然后,才随着舞蹈作品的发展走进作品,将作品中的形象和情节与自己的生活阅历联系起来,开始主动参与其中活动,了解人物情感和事件的发展线索,进而发挥想像力,积极参与创作者、表演者的创作活动。这时观众进入理性思维阶段,并在较高层次上对舞蹈作品进行实质性的把握。观众只有从感性体验飞跃到理性思考,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舞蹈作品的美,领悟象外之象。这是一种深层的审美心理活动规律。

 感性的体验、理性的思考,是舞蹈欣赏活动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感性体验是被作品所吸引,理性思考是超脱作品的局限去把握无限。不过,在欣赏舞蹈时,如果始终保持“理智”的头脑,是不能够真正体会到艺术之美的。观众首先要融进舞蹈,然后再去思考舞蹈,才能做到对舞蹈艺术作品的真正把握。除此之外,欣赏舞蹈作品时,还要注意情感的投入。审美情感要随着舞蹈而流动。

 只有情感投入,才能真正体会到舞蹈艺术的魅力。舞蹈欣赏活动是欣赏者与创作者情感交流的活动,作品中凝聚着创作者的情感,创作者通过作品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欣赏者,欣赏鉴赏过程中逐步体验创作者的情感,进而达到与创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在进行舞蹈艺术欣赏时,观众的情感活动最初表现在对作品的认可,然后才为作品所感动。

 当欣赏者的情感与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一致时,进入了人的情感的层。如蒙古族双人舞《牧歌》中,一对蒙古族青年男女,以饱满的激情,充满时代感的舞蹈词汇和节奏,伴着令人倍感亲切的草原牧歌,把今日青年牧民所拥有的对草原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统统融入他们的舞蹈之中,给人以时代的、振奋向上的情绪感染力。

 除此之外,蒙古舞蹈的动作非常优美,很富有气质美,其气质主要来源于神与气,而且也是一个民族心理与生理等素质在自己本民族舞蹈艺术中的再现。

 蒙古舞的气质之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女性舞蹈优美、舒展、欢快、亮丽,给人以温柔不失健美,端庄不失俏丽的美感。而男性舞蹈就显得雄浑、刚健、粗犷、豪放,充满阳刚之气。

 蒙古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承袭优秀蒙古族舞蹈艺术、开展契合民族审美情味和弘扬优秀民族文明的需求,抓住蒙古舞的中心去创新,同时承袭与探求,才能使蒙古舞走向正确的发展轨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859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