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拉是体重多少倍合适 硬拉重量选择的原理

硬拉是体重多少倍合适 硬拉重量选择的原理,第1张

1 硬拉是体重多少倍合适

硬拉训练的重量和体重没有绝对关系,而是与一个人的身体力量有关。同样75公斤体重的人,一个身上脂肪很多而肥胖,另一个满肌肉十分精壮,他们的力量是不同的,拉起的硬拉重量也不一样。因此,硬拉重量不能根据体重来安排。

2 硬拉重量多少合适

硬拉重量应该根据一个人的身体力量来选择,而这个选择方法就是多次的尝试。

1最好的增长肌肉体积的重量:在该重量下,训练者所能连续做到最多硬拉次数是6-12次。

2最好的增长肌肉力量的重量:在该重量下,训练者所能连续做到最多硬拉次数是1-4次。

3 硬拉重量选择的原理

在健身中RM表示“最大重复值”。如当你在该重量下能连续做的最多次数是5次,那么该重量就是“5RM”,一般来说,1-4RM主要增长绝对肌力和体力,6-12RM主要增长肌肉围度。

4 硬拉是体重多少倍合格

虽然硬拉训练时的重量不应该由体重来决定,但是训练者体重和所能拉起的硬拉重量却体现了个人的力量水平。同样75公斤的人,一个能拉起120公斤,一个只能拉起80公斤,他们的力量显然不在一个水平上。下面是所能拉起的硬拉重量和体重对应的运动水平表。

男性硬拉水平对照表:

第1梯队:硬拉57公斤

健身房硬拉新手的水平,硬拉时手脚往往会有些颤抖,动作也不是很标准,大多数中国男性都只能停留在这个阶段。

第2梯队:硬拉107公斤

到了这个阶段,硬拉应该已经练了很长一段时间了,硬拉时动作会比较稳定,也比较标准了,摆脱了硬拉界垫底的存在,可喜可贺。

第3梯队:硬拉122公斤

这个阶段的你应该常年沉浸于健身,是一个硬拉高手了,硬拉的动作非常标准稳定,有向别人吹嘘的资本了。

第4梯队:硬拉172公斤

达到这个阶段的人少之又少,在普通商业健身房基本看不到的,你在练硬拉的时候,旁边的人都瑟瑟发抖,快去参加健美比赛吧。

第5梯队:硬拉217公斤

天赋异禀,骨骼精奇,能拉起217公斤无疑是一个硬拉大神,你是为力量举而生的!

男性硬拉的动作分解:

1、拉起杠铃,挺胸收腹,脚掌与肩同阔,注意肩胛骨一定要向后收实。

2、让髋关节屈曲,杠铃贴着身躯下降,膝关节稍为微曲。

3、膝关节保持微曲,上身躯干保持笔直,肩胛骨保持收实。

4、杠铃到达胫体中间,呼气,利用下腰及臀大肌将杠铃带回原来位置。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运动能力是和他的体重有关的,比如拳击比赛,也会分为很多体重级别,如54公斤级,57公斤级等。那么我们做硬拉训练要拉起多少,硬拉重量与体重比多少合适呢?

硬拉重量与体重比多少合适

硬拉重量与体重比可以检验一个人的身体力量强弱,但是进行硬拉训练的重量并不是按照体重来决定,而是决定于个人的运动水平。两个同样体重的人,身体力量较弱和身体力量较强者,用以训练的硬拉重量肯定不一样。

硬拉重量多少合适

做硬拉一般都是为了增长肌肉体积和力量。所以可以有两种做法:

1想要增长肌肉体积,那么重量标准应该是:该重量下你能连续做的最多次数是6-12次,那么就选择这个重量。

2想要增长绝对肌力和体力,重量标准是:该重量下你能连续做的最多次数是1-4次,那么就选择这个重量。

硬拉重量选择的原理

在健身中RM表示“最大重复值”。如当你在该重量下能连续做的最多次数是5次,那么该重量就是“5RM”,一般来说,1-4RM主要增长绝对肌力和体力,6-12RM主要增长肌肉围度。

硬拉重量与体重比多少才合格

训练中虽然不以体重决定硬拉重量,但是硬拉重量与体重比却表现了一个人的身体力量强弱,下图是从初未训练-初级-中级-高级-精英五个阶段相对应的硬拉重量和体重关系。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运动能力是和他的体重有关的,比如拳击比赛,也会分为很多体重级别,如54公斤级,57公斤级等。那么我们做硬拉训练要拉起多少,硬拉重量与体重比多少合适呢?

硬拉重量与体重比要注意什么

硬拉重量不能过轻,如果能够连续做15个以上,那么就变成了耐力训练,不能起到增长肌肉体积和力量的作用。如果超过25,那么就变成锻炼心肺功能的练习了。

硬拉130kg是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但具体要看个人的体重和训练时间等因素。一般来说,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男性,能够硬拉130kg的重量是比较不错的表现。但是,如果他已经有一定训练基础,这个重量可能只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此外,还要注意硬拉的动作规范和安全,如果不注意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可能会造成受伤或姿势不良等问题。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并且逐渐增加重量,以避免受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899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