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怎么抱被子教程

新生儿怎么抱被子教程,第1张

刚出生的宝宝是需要我们去不断呵护的,是需要时刻关注的。一般来说,宝宝出生之后就要包小被子,那样可以防止宝宝受凉。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初生婴儿怎么包小被子以及怎么给宝宝挑选小被子的一些内容。

初生婴儿怎么包小被子

第一,把四方形的抱被反折一个角。

第二,把宝宝放在包被中间上,宝宝的肩与包被的反折角保持在一条线上。

第三,轻轻地将宝宝肩部边的抱被反折回来。

第四,过长的抱被可以轻压在宝宝身体的另一侧,然后反折宝宝脚下的那一端。反折前要先让宝宝腿伸直,再轻压一下宝宝的膝关节,留一个手掌的位置,再反折一确保宝宝脚的活动度。

第五,盖住腹部后,就可以把另外一面反折回来,也是轻压在身体的另一侧。

怎么给宝宝挑选小被子

第一,春秋季。春秋季的婴儿对于室温15摄氏度左右比较敏感。所以被子需要稍微买大一点,特别是手脚盖好,手部,所以可以购买精品棉制的,不要太厚,最好被子在1斤左右。春夏交替的时候,可以选择稍微薄一点的棉质。

第二,夏季。夏季较为炎热,所以被子不宜太厚,最好是蚕丝或者薄毛巾。但是一定要盖好腹部,手脚裸露没有什么大碍。并且防止婴儿踢被子。

第三,冬季。冬季温度较为低,气温降低,这时候被子就要相对较厚,而且最好使用睡袋,这样就防止宝宝乱踢被子,被子在35kg左右。特别是脚部和手部要细心的处理好。

判断被子厚度是否适合:可以手测宝宝后劲部是否温暖,如果温暖,那么时候,如果手脚都发热,那么被子就多了。

根据婴儿年龄进行婴儿小被子尺寸选择,新生儿身高一般在50cm左右,婴儿小被子尺寸为:1012m比较合适,当宝宝一岁时其身高在:70cm-75cm之间,这时婴儿小被子尺寸就会有所增加,婴儿小被子尺寸为:115m。宝宝在一岁后就会在床上滚来滚去,婴儿小被子最好选择长方形,这样就可以尽可能长时间地盖住小肚皮,避免在翻滚中婴儿小被子被甩掉。两三岁的孩子,婴儿小被子尺寸为:1216m。

由此看来,不同季节宝宝被子的挑选也是不尽相同的。宝宝包被子多少方法步骤都是比较简单的,需要的朋友可以学习一下哦。有一些宝宝的皮肤是比较敏感的,所以爸爸妈妈在给宝宝挑被子的时候,要尽量挑选那些柔软,舒服的被子。

正确包裹新生儿的方法为:把宝宝放在包被中间上,宝宝的肩与包被的反折角保持在一条线上。轻轻地将宝宝肩部边的抱被反折回来即可包裹。

把宝宝的右胳膊平放在身体的右侧,拉起毯子的左边一角向右裹,宝宝的右胳膊和身体都包进去。毯子超出宝宝身体的部分折起来掖在身后,越紧越好。宝宝的左胳膊要露在外面。把宝宝的左胳膊放下来,拉起毯子下面的一角盖住宝宝的左肩膀。

长出的部分折起来掖在宝宝的左胳膊下面。毯子的右边一角向外拉紧,从前面裹住宝宝的身体,可以把宝宝向右侧稍微滚一点。包裹宝宝的理由:新生儿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神经髓鞘尚未形成,受到外来声音、摇动等刺激很容易发生全身反应。

扩展资料:

包裹新生儿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随着季节和室温的不同,包裹方法也应不同。冬季室温较低时,可用被子的一角绕宝宝头围成半圆形帽状。如果室温能达到20℃左右则不必围头,可将包被角下折,使宝宝头、上肢露在外面。包被包裹松紧要适度。

捆绑过紧不利于宝宝四肢自由活动,影响生长发育。夏季天气较热时,只需给宝宝穿上单薄的衣服或是包一条纯棉质料的毛巾就可以了。注意不要采取“蜡烛包”式来包裹宝宝,这种“蜡烛包”不仅限制了宝宝的自由活动和正常呼吸,而且严重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

凤凰网-新妈必修课 舒服包裹宝宝技巧

凤凰网-母婴护理之新生儿包裹方法

给小婴儿脱前开扣的连体衣,1解开连体衣裆部的扣子,一只手从裆部伸进裤腿,握住宝宝的脚踝;另一只手向下拉裤脚,脱下这侧裤腿。用同样的方法脱下另一侧裤腿。2解开连体衣衣襟处的扣子,一只手从肩部伸入袖子,握住宝宝的肘部,另一只手向外向下拉袖口,脱下这侧袖子。用同样的方法脱下另一侧袖子。3一只手轻轻托起宝宝的臀部,另一只把压在宝宝腰背部的连体衣拉出来,再轻轻放下宝宝的臀部。4一只手轻轻托起宝宝的头颈部,另一只手把压在宝宝颈背部的连体衣拉出来,再轻轻放下宝宝的头颈部。给小婴儿脱肩开扣的背心和上衣。1如果是长袖上衣,一只手从肩部伸入袖子,握住宝宝的肘部,另一只手向外向下拉袖口,脱下这侧袖子。

用同样的方法脱下另一侧袖子。2一只手轻轻托起宝宝的腰背部,另一只手把整件衣服向上收折,再轻轻放下宝宝的腰背部。3双手从衣服底部伸到领口,将衣服尽量向上收起来捏住,并尽量撑开领口,然后迅速轻柔地将领口向上脱离宝宝的头顶,尽量不要刮蹭宝宝的脸。4一只手轻轻托起宝宝的头颈部,另一只手把压在宝宝颈背部的衣服向上拉出来,再轻轻放下宝宝的头颈部。给小婴儿脱裤子,1松开裤子的腰带。2一只手轻轻托起宝宝的臀部,另一只手把裤腰向下拉至大腿以下,再轻轻放下宝宝的臀部。3一只手从裆部伸进裤腿,握住宝宝的脚踝,另一只手向下拉裤脚,脱下这侧裤腿。用同样的方法脱下另一侧裤腿。

 

 1、四方形抱被反折一个角,把宝宝放在中间上;2、宝宝的肩与抱被反折角保持在一条线上,轻轻地将宝宝肩部边的抱被反折回来;3、过长的抱被轻压在宝宝身体的另一侧,然后反折宝宝脚下的一端;4、反折前让宝宝腿伸直,再轻压宝宝的膝关节,留一个手掌的位置;5、盖住腹部,把另外一面反折回来,轻压在身体的另一侧即可。

  婴儿包被子的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婴儿有惊跳反射,睡觉时很容易惊醒。裹上包被,重置子宫环境,包裹得好的宝宝不会被自己的惊吓反射干扰,能帮助小宝宝睡得更安稳。同时,新生儿身体柔软,不能抬头,不易将新生儿抱起来,尤其是在喂奶时,很不方便。

 因此,用床包被将新生儿包起来,既可使新生儿有足够的温暖和安全感,又方便母亲抱起来喂奶。因此,正确使用包被非常重要。 传统的做法是用一个包被将新生儿包起来,外面再用布带子将新生儿结结实实地捆起来,像一根蜡烛一样,俗称“蜡烛包”。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方法是先反折一个角,让宝宝的头部放在反折点的中端/中心位置;将反折角剩余的部分反折宝宝的头部,反折一次后以耳朵处为折点,再轻轻地反折一次;盖过腹部,把过长的部分轻轻压在身体的另一侧,另外一侧也是重复以上步骤,最后把脚部反折至腹部即可。

个人经验:后撤步是球场上非常实用的一招,用好了你可以所向无敌(夸张了)。一个好的射手,永远是对方的大忌。一手好的中投功夫,令对方永远都要粘着你(可以突破,哈哈)。

目的:后撤步是为了拉开空间,也是给自己创造的投篮空间。

运用后撤步之后,面前是一片空白,你可以投篮,也可以虚晃一下,再投篮(最后用非中枢脚来一个前插步,对方是绝对被你过干净了)

具体动作:运球到你习惯的区域,呵呵,那当然。先往前迈上一大步,对方会跟着你后退(此时是最好的机会,对方后退,无法干扰你投篮),也可以假装突破,原则就是让对手不清楚你是要使用这招的意图,与对方寻求身体接触,轻撞一下对方(注意是轻撞),左脚(以右手运球为例,反之则左)脚尖点地(为什么是点而不是蹬呢?个人感觉吧),右脚后收的同时左脚并步急停(相当于跳了一下,两个脚都可以作为中枢脚),收脚的时候收球,同时注意对方的黑手(可以拨开,但不能打)。收脚并步的时候可以一右脚先着地,左脚再拉回来。(这时右脚为中枢脚)

进阶:想晃倒他吗?假装突破时你可以左右晃,加上头部肩部的晃动,观察到对方重心不稳时轻撞一下。哈哈,是不是倒了。(手上可以加动作要小一点,但不推荐,毕竟不好嘛!能进就行)

大家看外星人的,他的节奏掌握的很好,才能有很高的命中。所以总结起来后撤步跳投就两个字:节奏。脚步是一个方面,最后的发力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第一要从膝盖发力,第二手指要柔和,其他的我就不废话了,大家总结的很好了!

司机的步伐比较大,后仰也比较飘,其实实际中后撤一小步就足以拉开空间。

前撤步:呵呵应该没有这样的叫法 他也是一种撤步是向前运球,球在向前下地的时候接着撤步,要在球向前的时候有一只脚向前一只脚向后然后才可以撤步

刚刚出生的宝宝怎么包被子

 刚刚出生的宝宝怎么包被子,刚出生的宝宝身体比较虚弱,这时候就离不开父母的照顾了,照顾宝宝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衣服的选择也要格外注意,为大家分享刚刚出生的宝宝怎么包被子。

刚刚出生的宝宝怎么包被子1

 第1步:将孩子放在合适的位置。取一块长方形的毛巾(大浴巾就可以),将一角折起来,把孩子放在折起来的地方,注意要让孩子的头部刚好处于折角上面的位置。

 第2步:先包一侧。提起孩子身子一侧的毛巾,贴着孩子的一侧肩膀折起来,压在另一侧的身子下。

 第3步:包好脚下。提起孩子脚下的毛巾往上叠,把毛巾的末端塞进一侧折叠的地方。

 第4步:包好另一侧。把毛巾的另一侧包过来,盖住孩子的身体,然后压在另一侧身下,这个襁褓就算打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包裹宝宝的衣被要柔软、轻、暖和,并应选用纯棉、浅色质料的内衣;冬天可将内衣和薄绒衣或薄棉袄套在一起穿。随着季节和室温的不同,包裹方法也应不同。冬季室温较低时,可用被子的一角绕宝宝头围成半圆形帽状;

 如果室温能达到20℃左右则不必围头,可将包被角下折,使宝宝头、上肢露在外面。夏季天气较热时,只需给宝宝穿上单薄的衣服或是包一条纯棉质料的毛巾就可以了。

 另外,包被包裹松紧要适度,太松或太紧都会令宝宝感到不舒服。

 包裹能让新生儿感到温暖和安全

 新生儿身体柔软,不能抬头,不易将新生儿抱起来,尤其是在喂奶时,很不方便。因此,用床包被将新生儿包起来,既可使新生儿有足够的温暖和安全感,又方便母亲抱起来喂奶。

刚刚出生的宝宝怎么包被子2

 第一,把四方形的抱被反折一个角。

 第二,把宝宝放在包被中间上,宝宝的肩与包被的反折角保持在一条线上。

 第三,轻轻地将宝宝肩部边的抱被反折回来。

 第四,过长的抱被可以轻压在宝宝身体的另一侧,然后反折宝宝脚下的那一端。反折前要先让宝宝腿伸直,再轻压一下宝宝的膝关节,留一个手掌的位置,再反折一确保宝宝脚的活动度。

 第五,盖住腹部后,就可以把另外一面反折回来,也是轻压在身体的另一侧。

  怎么给宝宝挑选小被子

 第一,春秋季。春秋季的婴儿对于室温15摄氏度左右比较敏感。所以被子需要稍微买大一点,特别是手脚盖好,手部,所以可以购买精品棉制的,不要太厚,最好被子在1斤左右。春夏交替的'时候,可以选择稍微薄一点的棉质。

 第二,夏季。夏季较为炎热,所以被子不宜太厚,最好是蚕丝或者薄毛巾。但是一定要盖好腹部,手脚裸露没有什么大碍。并且防止婴儿踢被子。

 第三,冬季。冬季温度较为低,气温降低,这时候被子就要相对较厚,而且最好使用睡袋,这样就防止宝宝乱踢被子,被子在35kg左右。特别是脚部和手部要细心的处理好。

 判断被子厚度是否适合:可以手测宝宝后劲部是否温暖,如果温暖,那么时候,如果手脚都发热,那么被子就多了。

 根据婴儿年龄进行婴儿小被子尺寸选择,新生儿身高一般在50cm左右,婴儿小被子尺寸为:1012m比较合适,当宝宝一岁时其身高在:70cm-75cm之间,这时婴儿小被子尺寸就会有所增加,婴儿小被子尺寸为:115m。

 宝宝在一岁后就会在床上滚来滚去,婴儿小被子最好选择长方形,这样就可以尽可能长时间地盖住小肚皮,避免在翻滚中婴儿小被子被甩掉。两三岁的孩子,婴儿小被子尺寸为:1216m。

 由此看来,不同季节宝宝被子的挑选也是不尽相同的。宝宝包被子多少方法步骤都是比较简单的,需要的朋友可以学习一下哦。有一些宝宝的皮肤是比较敏感的,所以爸爸妈妈在给宝宝挑被子的时候,要尽量挑选那些柔软,舒服的被子。

刚刚出生的宝宝怎么包被子3

 新生儿包被裹得好,可以让宝宝睡得更安稳,新生儿包被在冬天和夏天的时候包裹方法是不同的,家长千万不要为了预防罗圈腿,把宝宝裹成蜡烛包,这样会对宝宝的生长和发育造成许多不良影响。

 大家都知道新生儿出生以后需要用到婴儿包被,婴儿包被除了可以保暖以外,还可以避免宝宝受到惊吓,让宝宝睡得更安稳。除此之外,婴儿包被还可以起到固定作用,方便妈妈把宝宝抱起来喂奶。

  新生儿夏天怎么包被子

 1、首先家长需要给宝宝准备一个柔软又透气性好的包被,先把四方形的包背反折一个角。

 2、然后家长轻轻的把宝宝放到包被的中间,宝宝的肩膀部位需要跟包被的反折角保持在一条线上。

 3、家长要把宝宝肩部的包被反着折回来,折的时候用力要轻,避免伤害到宝宝。

 4、如果包被过长的话,需要家长轻轻的把包被压在宝宝身体的另外一侧,然后反折在宝宝脚下边。注意在反折以前,要先让宝宝的腿伸直,再轻轻把宝宝的膝关节压一下,给宝宝脚边留一个手掌的位置,再把婴儿包被折回来就可以了。

  新生儿冬天怎么抱被子

 1、首先应该先把包背反折一个角,然后让宝宝的头部置于中心位置,用反折角剩余的部分盖住宝宝的头部,然后在耳朵那里再折一次。

 2、用被子盖住腹部,把剩余的部分轻轻的压在宝宝身体的另一边。

 3、另一侧也需要重复以上步骤,先把宝宝的头包裹好,然后在耳朵旁边反折,把宝宝的肚子盖住,把剩下的部分压在宝宝的另外一侧,把脚上的包被反折回来折到腹部。

 新生儿包被冬天和夏天的使用方法是不同的,夏天可以折得凉快一些,冬天则要注意保暖。新生儿包被只要包起来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外面再用带子把宝宝绑起来,这样不仅会导致宝宝呼吸不畅,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GHS)又称不整齐肩(malaligned shoulder),在偏瘫患者中很常见。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GHS可能于偏瘫患者的肩痛有关,可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预后差的标志。GHS的发生率的报道差异很大(0-80%),多在30%-50%之间 。 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主要考虑有如下几个方面:

(1)以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机能低下,以三角肌,尤其是以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其稳定作用的肌肉瘫痪、肌张力低下被认为是肩关节半脱位的最重要的原因。

(2)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破坏级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

(3)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 。 肩关节半脱位并非偏瘫后马上出现,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坐位等活动后才发现。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适感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失。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合并肩关节受限者较无半脱位者多。

查体可见:

肩部三角肌塌陷、关节囊松弛、肱骨头向下前移位,呈轻度方肩畸形。关节孟处空虚,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触到明显的凹陷,可容纳1--2横指。随着肌张力的增高与运动功能提高,上述体征可逐渐减轻甚或消失。多数患者仅在托起上肢或精神紧张、活动、用力时出现一时性的减轻、消失,在坐位放松上肢无支持下垂时仍呈明显的半脱位表现。

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向下旋转,可见关节盂向下倾斜。随着肌张力增高,可见肩胛骨后缩,内缘隆起,位于距脊柱更近的位置,尤其是下角内收,低于对侧下角。握住肩胛骨下端,充分的向外上方牵拉,可使半脱位改善。

早期被动活动肩胛骨及肩关节是可感到无明显阻力。出现痉挛后,被动运动可感到阻力增加,部分患者出现肩痛和肩关节受限,因失去了肌肉的保护,在处理时可因过度牵拉损伤臂丛神经而出现相应的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脊柱侧弯 。 肩关节半脱位尚无公认的诊断标准与方法,使用的临床方法级放射学方法对康复预后的指导意义不大,多只能反映肱骨头下移的程度。

(1)临床方法

①触诊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检查者用示指触诊患侧肩峰突起和肱骨头之间的距离,以其间可容纳的横指数表示脱位的程度。

②人体测量学方法:用带有刻度的两脚规分别测量两侧肩峰突起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的距离。

(2)放射学方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以45度角倾斜投射角拍双侧肩关节X光片,测量肱骨头中心的水平延长线与关节盂中心的水平延长线间的垂直距离,或肩峰与肱骨头间隙的距离超过14mm或两侧间隙之差大于10mm。

(3)其他:分级的Smith法及Van langenberghe法、Poppen法、测量肱骨头的下降率、肩胛骨下旋角等方法。 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指伸展;患侧卧位时,患侧肩前伸,前屈,伸肘,前臂旋后;健侧卧位时,患侧肩和上肢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

坐位时,在患肢前方放置一平桌,将患肢托起,避免自然下垂。 1、患侧负重:患者取坐位,头转向患侧,健手协助控制使患侧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患手放在坐位臀部水平略外侧,让躯体向患侧倾斜。患上肢的负重训练,通过对上肢关节的挤压,反射性的刺激肌肉的活动。治疗师一定要用手保证肩胛骨、躯干和肩关节的正确位置。

2、治疗师一只手支持患臂伸向前,另一只手轻轻向上拍打肱骨头。肘的牵拉反射使三角肌和冈上肌的张力活动增加。

3、关节挤压: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方,患侧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治疗师一手放在肘关节处,另一手握患侧手,手掌相触,沿上肢纵轴,向肩关节处施加压力,患者予以对抗,让患者体会在此过程中的感觉,逐渐学会抵抗治疗师手。

4、快速刺激:治疗师手指伸直,在冈上肌、三角肌、肱三头肌上由近及远做快速摩擦或以冰块刺激。 应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下进行,被动活动肩关节时,弛缓期肩关节有被动活动范围要控制在正常活动度的50%,随着肌力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加,无论在治疗中,还是在日常生活转移过程中,治疗师及家始终应牢记加强对患肩的保护,千万不可牵拉患侧上肢,以防加重脱位,造成肩痛,增加治疗难度。

1、肩胸关节的被动运动训练:患者取坐位,治疗师一手扶持患侧上肢近端,一手拖住肩胛骨下脚,辅助患者完成肩胛骨上举、外展、下降、内收的逆时针方向运动。然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反方向的运动。随着患者主动运动的出现,逐渐由被动运动过度到辅助主动运动、主动运动。患者健侧手搭在患肩上,告诉患者完成肩关节向自己鼻子的方向运动,使肩胛骨前伸,矫正肩胛骨后撤的异常姿势。

2、肩关节屈曲、外展运动:治疗师一手扶持肩胛骨,另一手固定上肢,按肩肱关节与肩胛胸廓关节2 :1的运动比例向前上方运动,肩关节运动过程中,要将肱骨头向关节窝处挤压。在被动活动患侧臂时,在整个运动中,治疗师都要保证肱骨头在盂肱关节中的正确位置。 易化上肢近端的控制能力,抑制远端痉挛

1、患者在治疗台前取坐位,患手放在球上控制不动治疗师协助调整姿势,使肩胛骨尽量外展,上肢前伸,两侧肩呈水平状态

2、治疗师可在患者维持训练时与其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对控制有困难的患者可以协助患手保持腕关节背伸及远端固定根据患者功能水平的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运动模式,加大训练难度

3、对近端弛缓的肌群,如三角肌中部与后部纤维,冈上肌,菱形肌等,可施加扣击方法,口打前要调整患上肢呈抑制痉挛模式体位(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平放在治疗台上)治疗师用大腿压住患手,维持远端的固定及稳定,防止叩打手法对痉挛的影响叩打手法节奏要快,力量均匀,用手指指腹接触患者身体

4、上肢操球训练

5、肩胛带负重训练

1)患者面向治疗台,双手支撑于治疗台上。为缓解上肢痉挛,治疗者协助完成患肢肘关节伸展位,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让患者身体重心前移,用上肢支撑体重,然后完成重心左右交替转移,骨盆前倾、后倾,练习肩关节各方向的控制。

2)患者背向治疗台,双侧上肢伸展、外旋,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支撑在治疗台上,髋关节、膝关节伸展,使臀部离开治疗台,上肢充分负重。骨盆完成前、后倾运动,调整肩关节的负重。

3)患者取膝手卧位,治疗师协助患肢肘关节伸展,根据患者上肢负重水平,用移动身体重心的方法调整负荷。治疗师可在肩胛骨处施加外力,或垂直向下,或前后、左右轻轻摆动,使上肢远端固定,活动近端,缓解上肢痉挛。 偏瘫患者若因患侧肌张力降低,而是肩部肌肉无法支持手臂的重量,将导致肩关节半脱位现象。

1、 贴扎时机:搭配诱发肩部主动动作的运动;

2、 贴扎目的:促进棘上肌与三角肌,支持手臂;

3、 体位:手臂摆放在肩胛平面,外展45度;

4、 贴布形状:I型螺旋贴布;

5、 贴法:贴布基部固定于肩胛后侧,其余贴布以自然拉力环绕上臂贴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293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