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器是什么?

驱动器是什么?,第1张

问题一:驱动是什么东西? 什么是驱动?

驱动程序虽然在你打开电脑进入系统之后就不断地在为你服务了,但是它不像电脑硬件那样触手可及,也不像操作系统那样一目了然,更不像游戏或者多媒体应用那样引人注目,它只是默默无闻的在后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因此总是被很多朋友忽略。

那么驱动是什么呢?驱动的英文就是Driver,简单的说来驱动程序就是用来向操作揣统提供一个访问、使用硬件设备的接口,实现操作系统和系统中所有的硬件设备的之间的通信程序,它能告诉系统硬件设备所包含的功能,并且在软件系统要实现某个功能时,调动硬件并使硬件用最有效的方式来完成它。

说的形象一点,驱动程序就是软件与硬件之间的“传令兵”,这个环节可是大大的重要,一旦出现了问题,那么软件提出的要求就要无人响应,而硬件却空有一身力气但无从发挥,那种状况下朋友们会发现自己那本来性能强大且多姿多彩的电脑竟然如同一洼死水,什么都做不来了。因此有人说驱动是硬件的灵魂,可毫不为过。

问题二:电脑的驱动器是什么东西? 是翻译有误,人们一看到器字 就觉得好像是硬件,其实不是。准确翻译应该是驱动者 驱动程序,是为硬件而而设计的驱动程序

问题三:驱动器是什么意思啊 通过某个文件系统格式化并带有一个驱动器号的存储区域。存储区域可以是软盘、CD、硬盘或其他类型的磁盘。单击“Windows 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中相应的图标可以查看驱动器的内容。

要想了解软盘和光盘中的信息,就必须把他们分别插入到软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中,供计算机对上面的数据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

软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都位于机箱中,只把它们的嘴巴露在外面,随时准备吃进软盘和光盘。

至于硬盘,由于它是不可移动的,所以被固定于驱动器之中,也就是说,硬盘和硬盘驱动器是一体的。将软盘插入软盘驱动器时要注意方向,35寂淘诓迦胧庇Ω檬棺轴面向下,金属片朝前,听到驱动器口下方的弹出按钮喀哒一声弹出,说明软盘插好了。

取出时,应该先按一下弹出按钮,软盘会自动弹出一部分,接着将软盘抽出。现在,使用525寂痰娜嗽嚼丛缴伲计算机上已很少安装525既砼糖动器。 值得注意的是,软盘驱动器的上方或下方有一个小小的指示灯,当指示灯亮时,说明计算机正在读或写这个驱动器内的软盘,硬盘驱动器的指示灯也位于主机箱前面板上,指示灯亮时,表明计算机正在读或写硬盘。

驱动器指示灯亮时,不能取出相应驱动器内的软盘或关机,否则可能会对磁盘造成损坏。

一台计算机可能有不止一个软、硬盘驱动器,怎样区别它们呢?我们采取给驱动器取名字的办法。驱动器的名字都是用单个的英文字母表示的,用A和B来表示软盘驱动器,用C、D、E来表示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一般用字母H来表示。这样,就有了我们常说的A驱、B驱、C驱、D驱,每台计算机一般只有一个光盘驱动器,所以经常简称之为光驱。

问题四:windows驱动器是什么 你的问题有些不大明确,WINDOWS,是微软的一款操作系统的泛称;而驱动器也是一个很泛的名词,比如电机驱动器,硬盘驱动器,通常指的是驱动一些功能性模块的部件。

问题五:驱动器G是什么 这个取决于你电脑上的分区,如果电脑上有CDEF,那么G一般都是光驱

问题六:硬盘和驱动器是什么? 你好。

硬盘是大容量存储设备,用来保存各种数据和文件甚至是操作系统。 硬盘里使用旋转盘片为基础,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储和检索数字数据,信息通过离磁性表面很近的磁头,由电磁流来改变极性方式被电磁流写到磁盘上,信息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式读取。硬盘可分为内置硬盘和外置硬盘。内置硬盘可由ATA,SATA,SCSI,SAS等等连接接口(视主板而定),主要是置放在主机里。而外置硬盘即移动硬盘可由USB,thunderbolt等等连接接口即可使用,即储存数据或读写数据。

而驱动器是软件,安装只要点鼠标就行了。简单来说,驱动程序就是让电脑硬件 作系统识别并且正常工作的相关程序。

容我这样来区别哦,你的电脑机箱里一般这些硬件,主板,显卡,硬盘,网卡,光驱等等,那么你的系统也必须安装主板驱动程序,显卡驱动程序,硬盘驱动程序,网卡驱动,光驱驱动程序等等。

希望这些资料能协助你。

问题七:磁盘驱动器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 就是你的硬盘

一块硬盘的存储部分,也是一块磁盘,需要设备来读写磁盘就是磁盘驱动器

我们用的硬盘 就是一个整体

如果还不明白,就想想光驱

光驱的全称就叫做光盘驱动器,怎么读盘呢,首先就是要把光盘放进光驱里啊

而硬盘里的磁盘本来就在磁盘驱动器里了

问题八:电机驱动器是什么东西 说白就是个开关,因为电机驱顶电流很大或者电压很高,一般的开关或者电子元件不能作为控制电机的开关时就要加个所谓的驱动器来控制电机。

驱动器也可以用来调速,控制电机正反转。

问题九:led驱动器是什么 也就是电源,一般是恒流的。即将交流电转为恒流的直流电(输出电流值与LED灯的驱动要求一致)

问题十:逻辑驱动器是什么? 1、逻辑驱动器是在基本主启动记录 (MBR) 磁盘的扩展磁盘分区中创建的卷。逻辑驱动器类似于主磁盘分区,只是每个磁盘最多只能有四个主磁盘分区,而在每个磁盘上创建的逻辑驱动器的数目不受限制。逻辑驱动器可以被格式化并指派驱动器号。

2、逻辑驱动器一般是称呼硬盘的若干个分区。新硬盘开始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分区。为了更好地利用硬盘空间,通常将其整体空间分成若干个区域,在操作系统上看硬盘,比如说Windows的“我的电脑”中,看到有“本地磁盘(C)”、“本地磁盘(D)”、“本地磁盘(E)”等,看起来好像有多个硬盘(多个物理驱动器也会表现为上述的形式),其实在逻辑上它们是在一块硬盘上的,这些硬盘分区,称之为逻辑驱动器。

“开肩”这是一个看似十分简单但是对于大多数健身健美训练者们开说,应该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语。

如果这里有一些读者,是舞蹈艺术或者武术练习的行家,反而会对这个词语有一些了解。这个词语实际上就是这两项运动的重要训练,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十分疑惑,那么这个看似与肩部肌肉很不相关的训练,与我们的健身健美能够有什么联系呢?

当然,很多读者心情肯定特别忐忑,感觉我们接下来会展开对于武术和舞蹈的讲解大家可以放心,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些技巧与训练方法,而不是通过一种我们可能一点都不了解的运动来帮助我们实现肌肉的塑造,这样的方法并不科学也不具备很大的操作性。

那么就让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上,走进“开肩”这一项技巧的学习。说是一项技巧,不过它实际上更像一个热身动作或者可以称作训练动作,它也有多种器械与操作方法的变换。它的作用就是经过系统的锻炼后,能够帮助我们强化肩袖的能力,使我们的肩部更加灵活与坚韧。

许多人可能对这一训练所带来的益处不以为意,认为只有一味地进行大重量练习、获得更大更多更强的肌肉才是王道。但是,一个全是肌肉而十分僵硬的肩膀真的好吗?那样的想法,造就的是身体十分不协调的肌肉怪物,而不是一个十分灵活而有力量的健身健美达人

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这一训练的学习。首先,这一训练可以安排在肩膀的肌肉训练开始之前,作为热身动作,保护我们相对比较脆弱的肩膀。也可以在家中或者休息日时,作为比较轻松的活动进行。

最简单的操作方法,便是平躺在一个平放的椅子或者床边,手持两个哑铃,伸直手臂、手心向上,靠近自己的双耳并自然垂在头部前方。

接下来通过肩部的发力,将手臂微微上抬30度左右然后缓慢得放下,进行重复。

然后便是上面这个动作得变式,将我们得手臂间距增加,两只胳膊呈现将近120度左右得夹角,然后保持宽距得状态、进行哑铃的抬起与下放,保持肩部的伸展与发力。

在运用哑铃进行的上下运动的“开肩”训练之后,就是水平方向上的练习。这一动作要求我们在双手自然贴近双耳的前提下,使手臂向身体两侧展开,两手臂将近180度时,缓慢得再将两只手臂靠近自己的双耳。

哑铃使用的好处是可以通过灵活的角度变换,全面活动肩部,而杠铃的使用,则可以很好得固定肩部锻炼的线路与过程。运用小杠铃杆,双手比肩部略宽的上下抬举锻炼,可以很好得活动我们肩部得外侧肌肉。

而逐渐地将两手之间的距离靠近,相距一只手或者完全靠拢时的窄距锻炼,则能对于肩部的内侧肌肉起到比较不错的锻炼效果。

最后,利用单杠进行自然地悬垂练习,也可以很好地打开我们的肩部。这一过程中,注意保持双手正握单杠,双手与肩部同宽即可,背部和颈部保持放松,自然地感受肩部的拉伸感与发力感。

“开肩”的锻炼到此就告一段落了

希望今天的教程,能够帮助那些肩部肌肉比较薄弱或者处于恢复期的训练者们更好地进行肩部肌肉锻炼与恢复。只要能够掌握与使用这一方法,拥有一个健康与强壮的肩部,就在不远的未来等着你!

驱动,计算机软件术语,是指驱动计算机里软件的程序。驱动程序全称设备驱动程序,是添加到操作系统中的特殊程序,其中包含有关硬件设备的信息。此信息能够使计算机与相应的设备进行通信。驱动程序是硬件厂商根据操作系统编写的配置文件,可以说没有驱动程序,计算机中的硬件就无法工作。

分类: 电脑/网络 >> 硬件

问题描述:

请问ATI显卡的驱动和催化剂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解析:

一、了解催化剂家族

这里先简单讲述一下ATi驱动的发展。起初,ATi自身对于驱动的开发速度,以及促使显卡性能得以提高上并没有什么要求,倒是由于自身产品线的扩张(如:率先推出All-in-Wonder显卡和TV Wonder电视卡)而不停地在显卡的多媒体集成驱动上下功夫,在这方面ATi至今仍是一个领先者。后来NVIDIA推出了大名鼎鼎的雷管系列驱动,随着用户对雷管驱动的赞誉四起,终于ATi坐不住了,也推出了自己系列显卡集成驱动,并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Catalyst催化剂。

催化剂驱动的发布形式比较特殊,有整合版本也有分离版本(即将显示驱动和控制面板等分开发布。当显示驱动有了小版本号改进时,我们只要升级显示驱动就可以了,不必再次下载控制面板。只有当出现38到39这种小数点首位的版本升级时才需要升级控制面板。对于分离版本,要求大家首次下载时需要注意显示驱动和控制面板同时下载,这是很多初级用户容易忽略的地方)。完整的催化剂驱动并不仅仅包含显示驱动和控制面板,这恐怕是很多中高级用户都没有注意到的。就拿最新的催化剂39来说,应该包括显示驱动795、多媒体中心Multimedia Center 87、双头显示控制软件HydraVision 321、双头显示控制软件基础版HydraVision Basic Edition 325、遥控器控制软件Remote Wonder 21和视频捕捉驱动WDM version 309,共6部分。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驱动的安装顺序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忽视往往会造成显卡工作不正常、游戏花屏跳出、电脑死机频繁等。在安装操作系统后,我们推荐先装SP补丁(Win2000安装SP4、WinXP安装SP1);如果是旧系统要更新驱动程序,那要先将老驱动卸载干净。一种是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删除程序中卸载,一种是使用ATi专门发布的卸载程序Cat-Uninstall(mydrivers/dir78/d31388)来删除,后者可以删除全系列的镭驱动,甚至包括多媒体控制中心MMC这些驱动。所以我们推荐使用后一种方法;然后就要安装主板驱动(如Intel的inf驱动和VIA的4in1驱动);接着是安装DirectX9;安装DirectX9后,我们再安装视频捕捉驱动WDM version和显卡驱动。在最后两者的安装顺序上,如果使用的系统是Win98可以先安装WDM version;如果使用的系统是Win2000或WinXP,那就可以随意了。

二、选择适合的驱动程序

ATi最近推出的催化剂驱动不仅增加了很多功能,而且基本上都通过了微软WHQL认证。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的最新版催化剂39版驱动在速度上也有提升。所以对普通用户我们推荐全系列镭显卡都使用催化剂39驱动。

但对于发烧友、硬件爱好者。我们还有一个推荐,那就是改版驱动。早期改版驱动大都是以提升显卡性能为目的,所以又把这些改版驱动称之为加速版驱动。它们的出现是因为一些用户对厂商提供的驱动在性能或参数设置上不太满意,或者是因为一些其他原因导致厂商不再对其产品提供技术支持,一些第三方团体或者个人出于需求和兴趣爱好就开始在官方驱动的基础上自己动手修改驱动。

目前流传最广的有3款:第一款,是伴随Radeon显卡同时出现的Omega加速版驱动(mydrivers/dir80/d32062)。Omega驱动在对ATi系列显示核心的支持上做得相当不错,一些不在官方驱动支持列表上的显示芯片都可以在Omega驱动中找到,例如Radeon 9600 TX和ATi主板芯片组整合显示核心IGP 340M、IGP 345M、IGP 320M,还有部分移动显示核心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Radeon 9800SE等等。它还集成了众多超频、锁定刷新率等工具,功能很全。

第二款NeutralCatalyst是由韩国网友制作的(.mydrivers/dir80/d32048),安装界面很有风格,它也集成了软改9800驱动(即通过驱动对9800进行改造)、WDM驱动、超频、锁定刷新率、测试等工具。

第三款是荷兰发烧友的DNA加速版驱动(mydrivers/dir80/d32298),它没有自带的安装程序,安装步骤和公版驱动类似。从它们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改版驱动不仅简化了安装,改进了公版驱动不支持超频的弱点,又提供了现成软改卡驱动等公版绝不会提供的东东,而且经过我们的测试,如老牌的Omega驱动甚至在游戏速度上对于公版驱动都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对于希望最大限度发挥系统性能,喜爱追新的朋友,或者有特殊需求的读者(比如通过驱动改造显卡),我们推荐使用Omega驱动。

三、催化剂3D选项详解与优化

下面我们就开始介绍如何设置优化催化剂驱动的各个选项,以及针对不同级别的ATi显卡该如何设置。从催化剂38开始,在驱动控制面板上作了很大改进,将Direct3D和OpenGL控制页面合二为一为“3D选项卡”,在该选项卡里我们可设置Direct3D和OpenGL的全屏抗锯齿FSAA和各向异性过滤AF。在设置前,我们首先要确定是对Direct3D还是OpenGL进行设定,对谁进行设定就要在“3D设置”下点选相应的选项,这一步是万万不能忘记的。接着我们看3D选项卡上方的性能滑杆,它可拖动,共有高性能、性能、均衡、质量、优化质量5个级别。而且在拖动性能滑杆时,在选项卡中央会有这一级别的具体设置介绍,包括抗锯齿、分辨率、各向异性过滤、纹理、垂直同步等几乎所有的可设置的3D选项,对于初级用户来说,调整极为方便。一般来说不论Direct3D还是OpenGL游戏,Radeon 9200及其以下显卡都应该选择均衡或性能这两个级别,Radeon9500及其以上显卡可以使用均衡或质量这两个级别,只有Radeon9800PRO或Radeon9800XT我们才推荐在条件允许时尝试一下优化质量这个级别的 ,毕竟此时已经4倍抗锯齿、16倍各向异性过滤了。这仅仅是粗略的优化,要想把显卡的潜力进行最大化的挖掘,还是要进行自定义设置。

1D3D自定义设置

点选“使用自定义设置”再点“自定义”按钮就切换到自定义页面。从Radeon 8500开始ATi就使用SMOOTHVISION来命名自己画质增强技术,到Radeon9800XT它已经发展到了21版。包括了全屏抗锯齿(就是驱动中命名的“消除混叠”)和各向异性过滤两个主要方面。

在ATi驱动的具体设置中,如果我们勾选了“应用程序首选项”就说明要将全屏抗锯齿和各向异性过滤的级别设置交给3D程序来处理,同时也意味着已经将驱动中的全屏抗锯齿和各向异性过滤加以关闭。如果我们将勾选取消,就可在驱动中自由设定两者级别。ATi驱动的全屏抗锯齿最高只能到6倍,而且在使用6倍抗锯齿时,可使用的最大分辨率也被控制在了1920×1200。看似这个级别比nVIDIA驱动最高可用的8倍抗锯齿小了一些,但这实际上是两种显卡设计思想的差异,显卡可用抗锯齿的最高级别并不和显卡的抗锯齿性能成正比。而且过高的抗锯齿会带来游戏性能的急速衰减,它的技术展示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所以ATi的工程师们把最高抗锯齿级别定在了6倍这个还有实际意义的数值上。在实际应用中Radeon9200及其以下显卡就不要开什么抗锯齿了,适当使用高分辨率才是这类低端卡提高画质的解决方法。而Radeon9500及其以上的中高端显卡可以适当使用2倍、4倍抗锯齿。至于6倍抗锯齿偶尔用来欣赏一下画质也就罢了。

各向异性过滤对显卡的资源消耗要比抗锯齿小得多,而且它能够有效地减少纹理混叠,提供更精确的贴图方式和更清爽的材质表现,从而提高画质。各向异性过滤的滑杆上方的性能和质量选项其实就是对应双线性过滤和三线性过滤,虽然使用双线性过滤可以轻微提高速度,但综合考虑还是推荐大家选择质量选项使用三线性过滤,来获得更逼真的画面效果。至于各向异性过滤的级别设定,Radeon9200及其以下显卡可以设置2倍,对于老游戏可以开到4倍,Radeon9500及其以上的中高端显卡可以尝试8倍或者16倍的各向异性过滤。但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当各向异性过滤开得过高时会导致部分游戏中文字笔画粘连,分辨不清。所以开高级别各向异性过滤时也要考虑好游戏类型哦。

纹理首选项:它定义了贴图纹理的细腻程度,分为高质量、质量、性能、高性能4个级别。降低它的质量对画质影响比较大,而且对速度的提升并不一定明显,所以我们推荐显卡设置都保持在质量这一级别上,即使是低端卡要追求速度,最差也要保证在性能这一水平上。高端卡统统使用高质量吧。

Mipmap详细程度:在3D游戏中,根据景物距离游戏者的远近差异,显卡会自动调用不同细节大小的纹理贴图,避免不同距离使用相同大小纹理引起的景深失真。在这里它同样也分为4个级别,基于与设置纹理首选项的相同原因,我们建议大家都使用质量级别,高端卡可以使用高质量级别。

等待垂直同步信号:此项打开时显示驱动在进行缓冲区交换时会等待显示器的垂直同步信号,也就是说游戏的帧数将受到显示器的屏幕刷新率的影响。所以这项我们要坚决关掉。不过关掉后可能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画面抖动、键盘鼠标输入延迟。好在这种情况产生的几率极小,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即可。

TRUFORM:这个曾经是Radeon 8500年代ATi大肆渲染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将人物角色的轮廓在使用多边形数目一定的情况下变得更为圆滑,比如肩部、关节肘部。本来这是一个不错的技术,但由于接受这个技术的游戏厂商并不多,而且它在实行圆滑命令时,往往不容易分清对象,将很多不该处理的部分也进行了变化,制造出游戏中圆圆的枪身这类可笑的效果,所以逐渐没落了。还有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技术在Radeon 8500上是硬件支持的,但据说它以后的显卡上这项技术因为支持厂商不多,而被ATi改为了软件支持。所以打开它后也会拖慢游戏速度。所以我们建议大家把这项设置为始终关闭最好。只有在玩明确标明支持这项技术的游戏时可以打开试试。

以上的选项我们是以Radeon 9800XT为蓝本来解释的,而Radeon 9200之类的低档卡在驱动设置界面上会有少许不同。其中全屏抗锯齿和各向异性过滤的级别没有什么变化,但各向异性过滤从SMOOTHVISION中分离了出来,而且SMOOTHVISION也没有了版本号,这意味着它是10版本。2倍抗锯齿最大分辨率也从2048×1536降到了1280×1024。其他选项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我们再来看D3D中的SMARTSHADER特效。这也是催化剂38中开始新加入的好玩东西。ATi把自己的渲染技术统称为SMARTSHADER,它利用了DX9的像素渲染特性,可以对渲染之后的显存帧缓存进行着色,为游戏添加有趣的效果。D3D下一共有黑白、古典、反转颜色等6种效果,特效各异,别有一番风味。而且开启这些特效对于游戏速度的影响并不大,大家都可以来试一试。不过特效的数量是随着显卡等级的降低而减少的。到Radeon 9200以下的显卡在D3D下就没有SMARTSHA DER特效了。

在3D选项页面中还有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兼容性设定。在它的里面会根据显卡的不同有不同兼容性设定。Radeon 9200这一级别显卡的选项反而比Radeon 9800XT要多,看来核心的改进的确提高了兼容性。其中“支持32位Z-缓冲深度”在3D环境中每个像素都会用一组数据来定义显示时的纵深,从而正确显示物体的前后位置。高级显卡可以支持到32位的Z-缓冲深度,在复杂场景中有助于避免闪烁现象的发生。但它会降低一定的游戏速度,所以低档卡还是默认关闭为好,而高档卡如Radeon 9800XT已经取消了这个选项,直接默认打开。还有一种“支持W缓冲”兼容设置,在游戏出现远景剪切交错的错误时,可以用它来代替Z-缓冲,但代价也是降低游戏速度。“Alpha抖动方式”在默认的“错误扩散”方式下可以解决好Alpha混合时的色斑过渡现象,但也有少数需要采用“有序的”方式才有更好的效果。“支持DXT纹理格式”这是昔日的显卡大佬S3最早提出的纹理压缩方式,后来被微软接受,成为了DirectX的标准之一。它可以有效降低纹理需求并最低限度减少画质损失,所以推荐打开。“替代像素中心”可以消除某些3D游戏在纹理周围显示垂直和水平线的问题,在出现这些问题时才推荐打开,因为它有可能会引起其它问题出现。

2OpenGL自定义设置

下面我们来看OpenGL设定,它的设定基本上和D3D一致,所以各个推荐设定也是相同的。只不过OpenGL的SMAR TSHADER特效数目要多于D3D,增加了格式化-彩色、素描、白色ASCII、绿色ASCII四种。Radeon 9200显卡这次也有了4种SMARTSHADER特效,虽然少了点,也聊胜于无。

OpenGL的兼容性设定和D3D不同。Radeon 9800XT有两项,Radeon 9200有3项。“强制Z-缓冲深度”的作用我们前文已经讲过,在这里就是可以强制精确设定Z-缓冲的深度,对于大多数游戏还是设定为禁止好。“三重缓冲”是从催化剂37开始增加的一个选项,启用它可以在启用垂直同步时略微提高游戏帧速度,不过要求此时帧速度要低于垂直同步刷新速度。而且在内存较少时,启用它反而会降低游戏性能,因为纹理和几何数据可用的帧缓存较少。三重缓冲是存储在主内存中的,如果内存不足以支持它运行,它便会被自动禁用。而且由于我们早已推荐关闭垂直同步刷新,所以这项也是推荐关闭。最后一个是“Alpha抖动方式”,我们已经讲述过,这里不再赘述。

3保存优化设置

相信每一个游戏爱好者都不仅仅喜爱一个游戏,而且每个游戏的最佳优化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这么多优化选项,难道我们每换一个游戏就要重复设置一遍么?当然不是,ATi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并允许我们为每个游戏设置不同优化并保存。下面我们以建立UT2003的配置文件为例,讲述配置文件的建立步骤。

①单击3D页面,点击Direct3D引擎。

②在当前的配置文件框内单击,输入配置文件名UT2003(名字可以自定)。

③勾选自定义配置,在自定义配置里的Direct3D页面里打开4×FSAA和8×AF,再保存。至此一个配件文件建立完成,这是不是很简单呢?读者可以举一反三,为自己喜欢的游戏建立多个配置文件。启用配置文件很简单,在当配置文件下拉框中选择要应用的配置文件,再点击应用按钮即可。

在玩游戏时,用户从一个游戏切换到另外一个游戏,想在游戏中应用适合自己的性能配置,只需切换一下配置文件,对读者来说确实是个很实用的功能。OpenGL的配置文件建立、应用和修改方法和Direct3D相同。

驱动是添加到操作系统中的特殊程序的意思。

驱动程序全称设备驱动程序,是添加到操作系统中的特殊程序,其中包含有关硬件设备的信息。此信息能够使计算机与相应的设备进行通信。驱动程序是硬件厂商根据操作系统编写的配置文件,可以说没有驱动程序,计算机中的硬件就无法工作。

因为CPU和内存无需驱动程序便可使用,不仅如此,绝大多数键盘、鼠标、硬盘、软驱、显示器和主板上的标准设备都可以用Windows自带的标准驱动程序来驱动,当然其它特定功能除外。如果你需要在Windows系统中的DOS模式下使用光驱,那么还需要在DOS模式下安装光驱驱动程序。

多数显卡、声卡、网卡等内置扩展卡和打印机、扫描仪、外置Modem等外设都需要安装与设备型号相符的驱动程序,否则无法发挥其部分或全部功能。驱动程序一般可通过三种途径得到,一是购买的硬件附带有驱动程序;二是Windows系统自带有大量驱动程序。

三是从Internet下载驱动程序。最后一种途径往往能够得到最新的驱动程序。供Windows 9x使用的驱动程序包通常由一些.vxd(或.386)、.drv、.sys、.dll或.exe等文件组成,在安装过程中,大部分文件都会被拷贝到“Windows\ System”目录下。

用哑铃练肩:

三角肌前束:哑铃前平举。手持哑铃,放在体侧,手心向后,用肩部力量向前、向上抬起,在高度略微超过肩部的位置停留1-2秒,然后用肩控制慢放。可双臂齐练,也可单臂轮流上抬。

三角肌中束:1 哑铃侧平举。手心在体侧对着大腿,向上抬起。肘部微屈。

2 哑铃上举。双手持铃,放于肩侧面,上举。可拳眼相对,也可掌心相对。

三角肌后束:俯身侧平举。下倾上体,与地面平行,外展哑铃。

用杠铃练肩:

小杠铃颈前推举。双手持铃,放于锁骨处,比肩略宽。用肩部前束的力量上举。主练三角肌前束。

小杠铃颈前推举。同上。主练三角肌后束。

也可在健身房用组合器械练推举。

每个动作练三组,每组间休息15分钟。每个动作间休息3分钟。

一般而言,用杠铃练有助于增加肌肉围度,用哑铃练有助于塑形。

肩部周围肌肉包括:三角肌(前束、中束、后束),胸肌(其上部与肩相连),斜方肌(从肩峰到脖子),背阔肌(上背部与三角肌后束相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447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