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美股完成绝地反击,股价飙升到1000美元之上,总市值正式超越丰田,成为全球车企第一名。这也是汽车历史上非常有意义的时刻,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大电动时代开启了。
A股的宁德时代也发力了,宁德时代的股价也达到了156元,走出了疫情之后的一个大V字,已经无限接近前期高点。
宁德时代刚刚又公布推出了长寿新电池,可实现16年超长寿命或200万公里行驶里程,成本相比当前电池增加不超10%。具备量产能力。
有消息称,目前宁德时代已与特斯拉合作,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汽车将使用此电池。这可能会抑制一波特斯拉的降价速度。
多家券商发布关于锂电池行业深度报告,中国银河分析指出,预计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复合增长率将达27%。
而这种大增长率的支撑就是目前的电池技术,还在蓬勃的发展之中。或者换句话说,目前这么不成熟的电动车技术水平尚且能催生出特斯拉这种超级巨头,那么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未来可期。
纯电动车在资本市场上,似乎又要开启一段轰轰烈烈的“大牛市”。
这次宁德时代自修复长寿命电池技术,就是一次突破。其核心在于减缓容量衰减速度,即控制活性锂消耗速度。容量衰减跟正极、负极、电解液都有关系。
该技术通用于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材料,已经具备量产能力,能够缓解用户里程衰减的痛点,大幅降低电池使用成本,提升电动汽车相对于燃油车的经济性。
可以开16年这个数字,基本也已经无限接近于日常燃油车的使用年限了,这也让电动车的保值率和可接受度在被不断提高。二手车市场的保值率,其实直接影响着新车的销售。
另外再从基本上上来看,2020年欧盟将启用更为严格的CO2排放标准,龙头车企面临合计超过350亿欧元的巨额罚款。
各厂商已加快发售新能源车降低平均排放标准。尽管疫情影响导致欧洲汽车销售同比大幅下滑,但3月、4月欧洲主要国家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80%、88%,创历史新高。
纯电动车在欧洲的逆势上扬,势必意味着纯电动车的占有率,正在逐步走高。
中性假设下,预计未来10年新能源车的复合增长率达27%。按各国家战略指引口径测算,预计2025年和2030年电动车渗透率将分别达到122%、275%,对应销量达1208万辆和2922万辆。
预计2025年、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分别将达到680GWh和2183GWh,分别是2019年需求的8倍和25倍。
这样大量的需求,将会促进纯电动车的电池更近一步发展。也就是从目前市场的上基本面上来看,已经形成了非常相互促进的上升循环势头。
目前全球市场上专门做电池的两大巨头分别是LG和宁德时代。如果按照预测的业绩增速来看,宁德时代的股价破千也并非不是没有可能。所以现在来看,电动车还处在未来5到10年的最低点。准备好抄底了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宁德。根据查询汽车之家显示,宁德本地人气排在第1名,时代一汽本地人气排名第11名,对比排名宁德好,同时在销量中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销量为69GWh,稳居行业第一。宁德时代2011年成立,2017年靠三元锂电池一炮而红,成为国内外最大电池供应商,生产的动力电池供应特斯拉最多,占比20%。此外还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上汽集团、一汽集团。
中国锂电池企业前十名分别是:
1、宁德时代
作为被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对标的国内的唯一一家竞争对手,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在国内当属领先,其电池技术和品质先后得到了国际豪华品牌宝马、大众的认可,也算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给国际车厂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与之合作的有东风汽车、上汽、长安汽车、吉利、广汽等。
2、比亚迪
比亚迪作为国内动力电池的龙头,依托于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带动,其动力电池业务在规模上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原先一直坚持磷酸铁锂技术的比亚迪,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刀片电池,而无论是什么技术路线,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比亚迪依托其多年的电池生产经验一定能将电池做好。
3、国轩
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的热度也让国轩高科大热。国轩高科以商用车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安凯和江淮,乘用车领域订到较少,未来的竞争力提升还要看其在乘用车领域的作为。
4、力神
2015年算是力神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大股东中海油退出,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CT)重新成为力神的控股股东。易主后的力神电池仍没有摆脱央企的机制,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力神总是会慢一步。但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龙头企业,力神在技术和产品上还是具备相当竞争力的。
5、中航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央企背景的锂电池企业,中航锂电是国内上公告目录最多的动力电池企业。但是客户以商用车为主短期内能快速将业绩做大,毕竟商用车不可能持续高速增长,未来的增长动力还要看乘用车方面的发展。
6、德赛
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公司已经成为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的知名厂商,与全球主要电芯厂开展合作。
7、沃特玛
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之一。产品覆盖国内31个省市,并远销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266%。公司产品符合CE、L、RoHS等安全及环保要求,并通过了相关认证及检测。
8、威能
威能环保目前的订单基本全部来自于商用车领域,威能环保的快速成长也是得益于商用车市场在2014年、2015年的井喷,未来的成长潜力还得看其在乘用车领域的布局。公司研发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已与中通客车、南京金龙、申沃客车、众泰、中国一汽、福田欧辉、沂星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出口欧洲、美洲。
9、微宏
微宏动力主打快充快放的钛酸锂动力电池,瞄准的市场为商用车市场,尤其是在公交和大巴领域,微宏动力收货颇丰。但是如何在乘用车领域突破是微宏动力应该考虑的事情,毕竟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潜力还是来自于乘用车。
10、南洋科技
南洋科技经营范围为锂电池隔膜及锂离子电池其他材料,拟建设年产1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专业电子薄膜制造企业之一。锂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力等传统领域和节能光源、通讯系统、铁路电气化、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兴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作者丨李安定、朱世耘
是走简单的路,还是困难的路?中国汽车产业正再次面临选择。
去年还是“香饽饽”的宁德时代NCM811高镍三元电池,在今年以来的多次电动汽车自燃事件中成为争议的焦点。直至近日一则宁德时代将放弃811路线的市场传闻,被舆论认为是导致9月7日宁德时代股价重挫的直接原因。
随即,宁德时代官方辟谣表示绝不会放弃811,“这是动力电池争取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必选之路。如果放弃了811,那就是放弃了高端市场。”
为何不应轻言放弃811
什么是高端电动汽车?特斯拉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近日,美国汽车研究公司iSeeCars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乘用二手车市场三年平均折旧率为391%。其中,油电混动和插混车型为409%,纯电动车型则高达52%。
但并非豪华“出身”的特斯拉却是其中的特例, Model 3 、Model X与Model S三款车,折旧率分别为102%,339%与363%。不但跑赢豪华品牌的纯电产品和行业平均水平,且Model 3近90%的三年保值率甚至大幅高于许多豪华品牌的燃油车型。SeeCars认为,特斯拉车型残值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其通过软件升级,“常用常新”。
高级别的的智能化与网联化正成为纯电汽车产品的高端化标签,而且也是汽车四化变革的“终局”目标,但前提是要解决“电”的问题。
依赖众多电气元件实现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智能汽车同时也是能耗“黑洞”。博格华纳2017年的研究显示,部分完全自动驾驶原型车对能源的消耗量达到2-4千瓦时。相比之下,目前特斯拉Model 3车主的百公里真实电耗大多在15千瓦时左右(不开空调,信息来源买车网)。
显然,要驱动众多智能设备所需的能耗,并不比驱动一台16吨的钢铁机器行进轻松多少。高能量密度电池成为纯电动汽车未来实现智能化和网联化竞赛中的关键赛点。
在Model 3上,特斯拉采用了新型21700电池,其材料采用高镍低钴的配比,成本大幅下降的同时,能量密度和耐热性大幅提升,单体能量密度更是高达300Wh/kg。
相比之下,LG 化学、松下电机等电池企业装机的最高系统能量密度为150~180Wh/kg;比亚迪刀片电池在汉EV上的表现为140Wh/kg;宁德时代在2019年拿出了量产装机NCM811 /石墨体系,电芯能量密度为27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180 Wh/kg。以及单体能量密度高达304Wh/kg的第二代811高镍/硅碳电池样品。
由此便不难理解宁德时代“放弃811,便是放弃了高端市场”的断论。当特斯拉Model 3在全球市场“大杀四方”时,感受到“灭顶之灾”的不应仅仅是“李想们”。
目前,LG化学、SKI、三星SDI,以及国内的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比亚迪、远景AESC等主流电池企业也都布局了NCM 811。
811不是一条简单的路
“如何进行能量密度的提升,成为制约电池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去年,在发布第二代811电池时,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由于目前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远大于正极,正极材料就成了‘木桶的短板’而提高能量密度就要不断升级正极材料。因此批量稳定供应高性能的高镍正极材料是关键技术难点。”
所谓811主要指正极材料采用80%的镍、10%的钴和10%的锰这样的配比,由此大幅提升其能量密度。但高镍的811并非一条简单的路。
NCM811材料受其高镍含量、表面残碱高、热稳定性差等因素的制约,对正极材料生产厂家及电池企业的生产制造环境及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镍材料的大规模商业化。
2017年,LG化学和SK创新曾宣布有望在2018年推出高能量密度的NCM811电芯,但之后不约而同地推迟了进程,可见其技术难度之大。
从811的正极材料来看,随着镍含量提高,三元材料的热分解温度降低,放热量增大,带来电池的热稳定性变差,这是材料的本征特性。为此需要从正极材料、电芯结构设计、电解液配方、隔膜特性、模组和电池包的安全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等一系列相关因素协同突破解决;
负极材料来看,811要搭配硅碳和硅氧使用,但是硅的氧化物—SiOX作为负极材料存在首次效率低的原因,需要预锂化工艺才能实现。金属锂粉稳定性差,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
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高镍材料对环境湿度控制的要求更高,由此带来制造成本上升,从而进一步限制其规模化的速度。
而且车企想要驾驭能量密度更高,更“敏感”的811也非易事。考较着车企从电芯到模组,到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整车的系统性匹配应用能力。采用高镍的21700电池后,特斯拉也以更为出色的电池管理系统为支持。
同样的,不少搭载811电池的车企,会将匹配过程直接提前到研发阶段,以求更深度的“契合”。
图注:2017-2018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平均数及中位数(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是否要走这条更难的路?
目前,多元化的技术路线格局已经形成。磷酸铁电池供应500公里以下,NCM523供应500-700公里续航车型,700公里以上的高镍811是唯一的选择。
东吴电芯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宁德时代整体装机量为33GWh,占据了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半壁江山。其中811占比12%;今年前七个月,宁德时代的装机量近112 GWh,811占比16%。
包括宝马、广汽、吉利、几何、小鹏在内的主流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的500及以上续航里程车型都搭载了宁德时代的811电池。而且将于10月开始批量生产的大众MEB平台车型也将采用811方案,宝马应用此技术的车型正向欧洲出口样品。
但811并非今年动力电池行业唯一的高光。
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通过结构重组,将磷酸铁锂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了50%;吉利几何C搭载宁德时代183Wh/Kg的5系高能量密度电池包,通过电池管理系统等诸多创新实现了550公里的超长续航。
似乎高电量、高续航不必依赖材料技术突破——这样“费时费力“的方法也能实现,是否可以就此选择这条比较简单的道路去走?
中国车企在燃油车领域的追赶已有先验。在完成了造型、匹配乃至发动机研发等一系列整车、部件乃至零件层面的技术攻关之后,中国车企开始艰难追赶百年跨国车企在动能、摩擦、震动等基础学科层面的领先技术优势。
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竞争格局也正在复制这一过程。
目前,SK创新已经在中国常州的合资电池公司量产了镍含量80%的高镍电池,同时已准备好生产镍钴锰比例为9/05/05的电池;LG化学明年将向通用提供包含90%镍的NCMA(镍钴锰铝)电池;更勿论松下为特斯拉提供的高镍电池方案将钴含量降低到了5%以下。
高镍低钴甚至无钴的技术路线在国际上已渐成共识,但这也意味着各家动力电池企业需要在材料化学这样的“根技术“领域展开全面竞争。与燃油车时代不同的是,这次我们与国际一流水平之间没有百年的”时差“,甚至中国头部动力电池还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技术领航者。
高镍技术路线代表的811电池目前尚未完全成熟,从技术突破到市场应用都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也正因如此,811电池将是影响中国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地位与发展的关键战略制高点,是不好走却一定要走的一条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动力电池全球前十强。
1-行业概况:我国企业已占据全球近60%的市场份额,并保持强劲势头加速全球市场的渗透。在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前十企业排名中,我国企业占据了6家,其中排名前三有两家分别为CATL和byd。
2-动力电池Top102022年全球TOP10动力电池企业合计装机量约为46728GWh,占全球的94%。前十依次为:1宁德时代、2LG、3比亚迪、4松下、5SK on、三星SDI、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孚能科技。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排名的前十企业中,有6家中国企业。其中前三有两家。
动力电池Top10企业。
Top1:宁德时代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锂电池回收利用业务。宁德动力电池系统连续6年为全球Top1,储能电池市占率均为全球Top1。
Top2:LG新能源LG新能源(LG EnergySolution),隶属LG集团。业务涵盖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等领域。2022年LG新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704GWh,与比亚迪相当。注:这块参考的SNE Research发布,和高工研究披露的有差。
Top3:比亚迪BYD于1995年成立,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电池、电子部件及组装、和轨道交通等领域。2022年BYD动力电池装机量704GWh,与LG相当。比亚迪装机攀升主要为自有新能源车型带动。
Top4:松下电池背景为拥有本土财团背景的百年企业,松下从2008年并购三洋电机并与特斯拉合作后正式进军动力电池领域。2020动力电池单独列为重点发展对象。2022年松下动力电池装机量38GWh,排名第四。
Top5:SKOn公司于2005年着手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并于2006年开始生产。依次与现代、戴姆勒、北汽等有过合作。2022年SKOn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278GWh,位居第五。
Top6:三星SDI三星SDI属于三星集团旗下子公司,成立于1970年,主要业务涉及电子材料和能源解决方案。2008年开始进入动力电池领域。2022年三星SDI全球动力电池装机电量243GWh,位居第六。
Top7:中创新航中创新航最早于2009年成立的中航锂电(洛阳)公司,2021年由中航锂电改名为中创新航。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的电芯、电池模组和电池包,以及储能系统产品。2022年中创新航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20GWh,位居第七。
Top8:国轩高科成立于2006年5月,总部坐落于合肥市包河区,拥有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储能、输配电设备等业务板块。2022年国轩高科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41GWh,位居第八。
Top9:欣旺达成立于1997年,主要业务为3C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智能硬件等领域。欣旺达于2008年开始布局动力电池业务。2022年欣旺达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92GWh,位居第九。
Top10:孚能科技公司成立于2002年,国内软包电池头部企业,主要业务领域为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池系统。2022年孚能科技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74GWh,位居第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