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茶壶
紫砂生产始于北宋中叶,至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开始兴盛,并涌现出了许多民间艺人。其中供春, 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而成为最早的著名民间艺人。至万历年间,名匠辈出,各人自立门户,争奇斗 胜。在制品的烧制技术上也得到改进,使产品增加了色彩和光洁度。万历以后 紫砂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体系, 而进入百品竞新的兴盛时期,除了生产茶具外,还生产文房雅玩、香盒等工艺品。明未,紫砂被葡萄牙商人带 到欧洲,称为"红色瓷器"。清代,紫砂工艺迅速发展,产品的式样和风格比明代更为奇特,新品种也不断增加 ,如紫砂花盆以及种种陈设和玩具。其中有借鉴花果造型和古铜器式样的茶壶,还有用各种粉彩山水装饰的紫 砂壶以及花生、荸荠各式果品的紫砂象形品。由于壶艺精进,常被宫廷皇室选为贡品,并向欧洲、日本、东南 亚及南美各国出口。民国4年,宜兴紫砂首次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获奖。民国6年,江苏省立陶器工厂在蜀山 成立,招聘陶瓷专家和技术工人生产紫砂器,并对紫砂泥质、泥色以及造型等进行研究和改进。民国10年,利 用公司在蜀山开办利用陶工传习所,招收和培养紫砂艺徒,并建造龙窑1座,烧造紫砂产品。其时,紫砂生产分 布于蜀山、潜洛、上袁等地,烧造紫砂产品的窑已有10座,年产量达100多万件。到了民国21年,紫砂人业人数 已达600多人,全年共140窑,年产量220万件,年产值约42万元,占宜兴陶瓷工业总产的15%左右,并直接接受 日本、东南亚等国的订货,是紫砂工业特盛的一年。是年,朱可心、陈寿珍、俞国良、吴云根、范福奎等紫砂 艺人的作品[云龙鼎]、[掇球]、[仿古]、[传炉]等均获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优秀奖。
抗日战争前,由于日本政府不断提高紫砂进口的关税率,并在常滑等地仿制紫砂陶以及民国23年的 大旱灾,削弱了人民的购买力,致使紫砂生产逐渐衰落。抗日战争期间,有7座紫砂窑和100多间厂房相继灭性 打击被毁,技工大量流散,整个蜀山窑场全年所烧紫砂茶壶不满千把。抗战胜利后至解放前,由于物价波动、 销路呆滞,产量仅占抗日战争前的578%,整个紫砂业几乎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
1950年11月,县政府批准成立了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同时组织紫砂产品参加本地和外地举办的城乡物资交 流大会以及展览会,为产品打开了销路。1954年起,将流散各地的紫砂从业人员组织起来生产,同时,拨出资 金筹建改造原有生产设备和工场。1955年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开始招收青年艺徒,并指派具有丰富经验和 高超技艺的老艺人负责培训。是年,紫砂产量已达75万件,比1949年增加213倍,年产值117万元,比1949年增 加33倍。1956年,紫砂恢复出口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中,由于紫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致使产品供大 于求而造成大量积压。1960年底起精简职工,到1963年底,紫砂工艺厂的从业人数为578人,仅为1958年的28% 。1965年,紫砂的年产量为109万件,比1955年增加45%,年产值722万元,比1955年增加52倍。1966年4月, 紫砂工艺厂成立中心试验室,负责业务指导和产品创新。"文化大革命"使紫砂生产受到影响,从1971年起,生 产开始回升,产量和产值遂年增长。1979年后,宜兴紫砂工艺厂加强了工艺管理和技术改进工作,使产品质量 不断提高,并不断开发新产品。1980年,紫砂的产量已达364万件,产值24865万元,创利润681万元。随着国 内外市场对宜兴紫砂需求量的不断增多,部分乡镇也开始发展紫砂生产,1981年1月,周墅公社紫砂厂(现名宜 兴紫砂工艺二厂)建成投产。1987年7月,川埠乡的宜兴紫砂三厂建成投产,同年9月,周墅乡常安村办的宜兴 紫砂四厂建成投产。是年,宜兴紫砂产品有壶、杯、瓶、鼎、餐具、花盆、水底、挂盘、文房雅玩、假山石、 盆景、人物雕塑等1000多个品种。4家紫砂厂的从业人数在2620人,年产量129022万件,年产值18509万元, 创利润54849万元。
由于紫砂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方圆牌"高级茶具于1983年获国家金质奖,"百寿瓶" 和"竹简茶具"在1984年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上获金质奖。1985年宜兴县紫砂工艺二厂(周墅乡)生产的"蠡龙"紫 砂高档系列茶具获轻工业部优秀新产品奖。"竹简"紫砂茶具等4只产品获省轻工业厅优秀新产品奖。1987年, 宜兴紫砂工艺厂获江苏省轻工业厅和轻工业部优秀质量管理奖,该厂的40件(套)精品被选入中南海紫光阁, 获得国务院颁发的荣誉证书。
1979-1987年中,宜兴紫砂分别参加在加拿大、日本和香港举办的展览会,紫砂艺人还分别到澳大利亚、美 国、日本、孟加拉国和香港地区进行考察和操作表演。同时,紫砂行业还根据国际市场的信息,不断调整品种 结构:产品由单件逐步向系列、配套发展;档次也从中档向中高档、创特色方向发展。随着宜兴紫砂在国际市 场的声誉不断提高,幕名到宜兴紫砂工艺厂参观的外国人士和港澳台同胞,每年平均有3000人左右,最多时达 5000余人,由此带来的旅游外汇年收可达70~80万元人民币。到1987年,宜兴紫砂已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宜兴紫砂工艺厂、紫砂工艺二厂、紫砂工艺三厂的出口值共达673万元(含旅游产品值),比1978年增加563 倍。
1949年后,老一辈紫砂艺人在致力传统工艺的研究的新产品的开发的同时,还不断培养新的技艺人员。任淦 庭是专门从事紫砂刻画、装饰工艺、雕刻技术全面的艺人,装饰画面以山水花鸟为主。他培养了大批人才,为 现代紫砂雕刻艺术作出了贡献;吴云根成型技艺高超,擅长于制作方圆壶型与竹子类壶型,风格朴实稳重,他 制作的提折觚菱壶、大型竹提壶、线支壶等多次选送国内外展览;王寅春是一位多产的艺人,以制壶多而快著 名,所制茶壶线条框括清晰,口盖准缝严密,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培养了大批技艺人员;裴石民善 制紫砂文房雅玩,如水孟、杯盘、炉鼎等,他曾分别为紫砂大师__供春的树瘿壶及项圣思的大桃杯配制壶盖 子及托盘而享名,其作品风格厚重,气势觉沉稳,在紫砂艺苑里别树一帜;朱可心从1955年起着手培养新中国 第一批艺徒,所制茶壶常以自然花树为题材,如报春壶、松鼠葡萄壶及翠蝶壶、云龙盘等,70年代,为适应出 口的需要,他分别以松、竹、梅、柏、桃为题材,设计了同一造型多种装饰的系列茶具;蒋蓉是解放后的第一 位女工艺师,作品以陈设观赏为主,兼有一定的实用性,所制花生、核桃、瓜子、菱角、茨菰、板栗等象形果 品,早在50年代就被为国家礼品;顾景舟所制紫砂壶,施艺严谨,风格多样,创制新作,都具有较高的艺术造 诣,且雅好书法、篆刻,熟知紫砂生产工艺全过程,对紫砂沿革、古陶鉴赏均有较深的研究,他的代表作品" 提壁茶具"和"雪华壶",工艺精巧,朴茂雅致,博得国内外人士高评价。此外,一大批中青年紫砂艺人也脱而 出,他们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改革产品的造型、色泽和装饰手法等方面,设计创作了许多名、优、 新、特产品。其中助理工艺师顾绍培设计制作、助理工艺师毛国强陶的"百寿瓶"和工艺师李昌鸿设计、工艺师 沈巨华制作、助理工艺师沈汉生陶的"竹简茶具",获得1984年民主德国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的金质奖章。
紫砂创始在何时,在我国陶瓷史上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明、清时代的史籍中明确地说,紫砂 陶器创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金沙寺的和尚和书僮是创始人。如明周高起在[阳羡名壶系-创始篇]中 说:”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兴陶缸翁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 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传口柄盖的,附陶家穴烧成,人遂传用”。周容[宜兴瓷壶记]说:“今吴中较茶 者,必言宜兴瓷,始万历,大朝山寺僧(即金沙寺僧)传供春者,吴氏小吏也”。供春和吴氏是何许人呢? [宜兴县志]记载说:供春是明正德年间公元1504年__公元1521年提学副使吴颐山随带的书僮,吴读书于 湖洑金沙寺中(此寺今仍尚存遗址)。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说:“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之功。信陶 壶之鼻,亦天下之良工”。这些记载清楚地说明紫砂创制于明代中晚期,绝对不提宋代已有紫砂的事实。
1976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在施工中发现了紫砂古窑遗址,才得到证实宜兴陶瓷生产的始于新 石器时代。宜兴是个古老的县,始设县于秦,远在新石器时代,勤劳的人民就在这里开创了原始陶瓷生产 活动。先后多次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古文化遗址七处,其中就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五处。古窑址近百处,其 中有汉代窑址三处,六朝窑址三处,隋、唐、五代窑址九处,宋、元窑址二十处,明、清窑址六十多处。 因此民间传说,把越国的范蠡奉为“宜兴陶瓷创业的祖师”或“陶朱公”是不真实的。
古紫砂窑址位于宜兴蠡墅村羊角山,是丁蜀镇黄龙山的支脉系统,这里是盛产紫砂泥矿的地方,所以古 人把窑建在原料的产地。古紫砂窑址是埋在长约十公尺的土堆下面,经破土清理,共分三层,上层厚二 公尺余,为近代废窑陶瓷碎片堆积,以缸、翁碎片为主。第二层为混合堆积,从元代以迄清代初年,延续 时间较长,堆积层较厚,约二至三公尺,多为瓯窑缸、缶、翁和肩部饰有菱花的陶罐、玉壶式的釉陶壶等残 片,尤其后两种具有元、明代陶瓷造型风格;其次还发现“宜均器”残片,与瓯窑制品极为相似。另外 在附近偏北方向,发现有瓯窑遗迹,说明所堆积是元未明初瓯窑的堆积物。第三层为早期紫砂堆积层,厚 15公尺,断面呈灰紫色,主要是紫砂壶残片,有壶身、壶嘴、壶盖等。在此堆积的附近,发现了一座长 约十公尺、宽约一公尺余的龙窑一座,其中亦有紫砂片。窑的下层,是黄土,是建窑时用黄土人工填成的 南端用小砖砌成倾斜的砖垛两排,这一种小砖与江南 地区常见宋墓砖极为相似。
根据发掘出土的大量紫砂器残片分析研究,可以分辨出主要造型有:壶、罐两个大类,其中以壶为大部, 均呈紫红色,器物里外无釉,从残片复原的器型分有高颈壶、矮颈壶、提梁壶等三类。紫砂泥质较粗糙, 器身表面细密度亦差。由于没有用匣装,而是直接入窑烧成,因而常有火疵现象,在成型方法上已脱离用 陶轮拉坯的做法,根据紫砂泥不同于其他陶土性能,而采用泥片镶接法,壶嘴、壶把、壶的子(俗称壶盖、 壶顶)的粘接,则采用穿洞捏塞法。为后世紫砂器成型开创了新的工艺,奠定了紫砂器造型的基础。例如: 龙头壶的壶嘴,捏成龙头型。六方形壶,壶的颈部起线,壶嘴根部附加菱花形纹饰,以及壶把上带有小孔 的处理等,都相当成熟。从复原的三件造型、装饰来看,线条流畅,饰纹恰到好处,绝非免强而为之的 处女之作。
此外,镇江博物馆近年来在一座南宋古井里发现了两件紫砂壶。壶身、壶嘴、壶底用泥片捏成, 壶颈部留有刀削痕,壶身留有很明显的手捏痕,并且上半截还施了釉。据考证,认为是宋代酒壶。从用 泥粗糙,制型朴素,比较古老看,在时代上可能早于南宋。不过今后还得作进一步研究,才能得出更正确 的结论。
紫砂陶又称紫砂器或紫砂陶器,是我国独特的陶器工艺品,向以造型多样,色泽古雅,质坚耐用,技 术精湛而著称于世。最明显的特征,是用较粗的紫砂泥烧制,多呈紫红色,一般不施釉故黍紫砂陶器。在 紫砂制品中,最为突出的是紫砂茶壶,无论地下出土、世间流传,大部分是茶具。因为紫砂茶壶式样多种, 各有特色,不仅富于民族风格,而且具有:用开水沏茶,冬不易冷,夏不灸手和泡不走味,贮不变色,盛夏 不易发馊等特殊功能。所以博得人们“一壶在手,爱不忍释”,高士名儒更视为“拱璧”。特别推崇,极 力提倡,因面茶壶成了盛行的上品,数量多,流传广。自明代嘉靖年间以后,紫砂制品走向繁荣时期,紫砂 茶壶居于首位。
紫砂壶的早期制品,从宋代延续至明正德、嘉靖、万历年,随著饮茶、品茶、论茶风气之盛行,制壶技 艺变化很大,从煮茶的大壶转变为文玩小壶,以及其他的美术作品相应得到发展。然而,明代以前紫砂的名 手,不见于籍典,器上亦不留名。自明正德以后,大师名手见于籍典或留名于壶的就大有人在了。
从历史上来看,金沙寺僧和供春两人是将紫砂器专业化和艺术化的开创者。而金沙寺和供春所生活的明代弘 治、正德年间(公元十五世纪未至十六世纪初),可以看作为宜兴紫砂产品真正形成工艺体系的时间。
在嘉靖到隆庆年间(公元1522__1572年),继供春而起的紫砂名艺人有董翰、赵梁、时朋、和元畅四 人,并称为“名壶四大家“。其中董翰以制作菱花式壶最著称,赵梁所制壶多为提梁壶。看来,这些名家均 以造型的艺术化取胜。同期的壶艺名家还有李茂林,他善制小圆壶,精美朴雅,不加款式,仅以朱书为号, 人们认为可与供春壶媲美。 在万历年间(公元1573__1620年)继起的名家有时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师徒三人,他们的壶艺都很 高超,在当时就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